
28/07/2025
【ADHD都有唔同版本⁉️】認清High-functioning ADHD 助人助己✨
以香港人口推算,ADHD患者約有21萬人,當中兒童及青少年約5萬人,成人則約15.7萬人,但實際求診人數遠低於此🤯。High-functioning ADHD患者隱藏率高,特徵難以察覺,加上坊間對ADHD認識不足,許多患者一生未曾獲得診斷和治療,導致心理負擔沉重😣,更可能增加酗酒或藥物成癮的風險。
精神科專科醫生黃清怡醫生🗣️從三方面教大家認識High-functioning ADHD患者:
1️⃣ 行為特徵
普通ADHD患者通常表現出專注力不足、多動及衝動行為,特徵明顯且對外有一定影響,容易被察覺。相反,High-functioning ADHD患者自幼具備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症狀大多被強烈的動機或補償策略掩蓋,肢體多動症狀隱晦不顯眼,大部分衝動想法只存在於腦海內🤯。即使有專注力不足的症狀,患者亦懂得利用補償機制,例減少環境中的干擾以幫助專注、善用工具幫助組織和管理任務、調整任務(e.g. 分段完成任務、交替活動) 以避免長時間的單一活動。因此,兒童時期的High-functioning ADHD患者難以被察覺😥。
2️⃣ 潛在風險
兒童時期的High-functioning ADHD患者客觀上可能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隨著成長,大腦更成熟,患者更能理解社交環境的各種規範,肢體多動或衝動症狀可能變得更加隱晦🥷🏻。然而,成人世界需要管理的事務不僅限於學業或校內表現,責任和生活壓力增加,對大腦執行功能要求更高 (e.g. 組織能力、時間管理)。自我約束與多動或衝動行為持續碰撞,患者需耗費更多能量和時間來掩飾或補償症狀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導致心理負擔持續增加。部分患者更可能出現焦慮等狀況😵💫。由於對ADHD認識不足,患者本人難以察覺自己身陷High-functioning ADHD症狀,連如何求助🆘亦無從入手。求助無門的患者因而更可能利用逃避機制,例如酗酒或藥物成癮,來舒緩自身症狀。
3️⃣ 緩解方法
雖然ADHD看似影響廣泛,但黃醫生表示,只要智慧地✨選擇適合的工種及生活模式,便可大大減輕心理負擔。ADHD患者富創造力及活力💪🏻,只要避免單調、重複性高的工作,選擇具互動性、高彈性及靈活性的生活模式,便能有效揚長避短,在生活及職場上如魚得水😎!
發現狀況切勿硬撐!應盡早諮詢醫生。由於病徵隱晦🤐,若發現身邊的人有類似困擾,不妨鼓勵他們及早尋求協助🙌🏻。尊重自己的身心狀況,必要時尋求支援!
#專注力失調及過動活躍症 #專注力不足 #過度活躍症 #多動症 #黃清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