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Sex, Relationships and Choices 情性選擇題

  • Home
  • Love, Sex, Relationships and Choices 情性選擇題

Love, Sex, Relationships and Choices 情性選擇題 戀愛、婚姻關係、人際關係、情緒管理、個人成長輔導
性生活啓導、親密?

以性治療師的角度與大家分享正確的性知識, 對情愛, 關係的想法

有關感情及性的問題, 歡迎來訊息或電郵查詢.

網上討論大家要保護自己及他人的私隠, 同時尊重他人的意見和立場,

希望給大家廣闊的討論空間, 但建立本頁旨在提供符合治療操守的資訊, 討論內容若擬侵犯他人, 會予以刪除.

🌸《擁抱自己——與你的私密部位建立更溫柔關係》第二場工作坊 載譽歸來這是一場你與自己身體的重遇,你最值得擁有,認識與呵護自己的時間,你擁有完全的自主權,每項內容都用自己舒服的節奏與方式參與...內容包括: 🌿 身體覺察與感官探索——溫柔引導...
19/07/2025

🌸《擁抱自己——與你的私密部位建立更溫柔關係》第二場工作坊 載譽歸來

這是一場你與自己身體的重遇,
你最值得擁有,
認識與呵護自己的時間,
你擁有完全的自主權,
每項內容都用自己舒服的節奏與方式參與...

內容包括: 🌿 身體覺察與感官探索——溫柔引導下細緻感受自己
🌸 私密部位認識與照護——性治療師講解及答疑(可匿名)
🎨 藝術表達——釋放情緒,加深與身體的理解

📅 日期:2025年8月8日(五)
⏰ 時間:香港 9pm / 英國 2pm(約1小時45分鐘)
📍 地點:Zoom 線上參與,自由開鏡與否
👩 主持:劉康琳(性治療師、註冊社工、親密關係教練、善養嚮導)
💰 按能力隨心支付
📩 詳情 及報名
https://www.growtogetherparentingclub.com/webinar/gentle-intimacy-workshop/register

#自我療癒 #身心連結 # 產前產後 #親密關係

衝突似愈來愈多,  甜蜜不再,有時甚至懷疑如何走下去?小事不時變大吵,即使沒大吵, 亦面阻阻、冷戰,心中苦澀;😶‍🌫️ 關係緊張,😓要小心翼翼扮無事,怕多說一句又出事?🌟想短時間化解衝突🌟 其實並非想像中困難✨一節網上【親密關係溝通諮詢】,...
19/06/2025

衝突似愈來愈多, 甜蜜不再,
有時甚至懷疑如何走下去?

小事不時變大吵,
即使沒大吵, 亦面阻阻、冷戰,心中苦澀;
😶‍🌫️ 關係緊張,😓要小心翼翼扮無事,
怕多說一句又出事?

🌟想短時間化解衝突🌟 其實並非想像中困難
✨一節網上【親密關係溝通諮詢】,
🔑 就可學到簡單六步,
💞 重拾與伴侶的甜蜜連結!

二人同來、又或一人來為關係先踏出一步,
甚至是及時重修舊好也一樣合適。

📩 按此問詳情及預約:
🌸
https://wa.me/85259227034

第二場將於本星期四舉行, 有興趣嘅家長快報名!確認報名成功的家長會收到筆記及Zoom連結!
25/05/2025

第二場將於本星期四舉行, 有興趣嘅家長快報名!

確認報名成功的家長會收到筆記及Zoom連結!

【全新温柔育兒網站 - Grow Together Parenting Club  🌱】成為父母絕對係非常美好,同時又攰到暈、甚至偶爾極之迷失嘅旅程,加上夫婦間、唔同照顧者之間有關育兒方式嘅磨合,都真正係非一般挑戰。感謝  ⁩邀請我聯同一班...
19/05/2025

【全新温柔育兒網站 - Grow Together Parenting Club 🌱】

成為父母絕對係非常美好,同時又攰到暈、甚至偶爾極之迷失嘅旅程,加上夫婦間、唔同照顧者之間有關育兒方式嘅磨合,都真正係非一般挑戰。

感謝 ⁩邀請我聯同一班擁有唔同背景嘅專家父母,一齊開辦咗一個全新嘅育兒平台:

🌐 Grow Together Parenting Club

除咗我呢個 #性治療師 / #親密關係與親職教練之外, 團隊仲包括睡眠顧問、不同教養方式嘅育兒教練、兒童為本遊戲治療師、非暴力溝通導師、註冊社工。

我哋都希望為香港及海外家長提供貼地、溫暖嘅支援,協助你自信面對每日育兒上嘅大小挑戰。如果你正搵緊一個尊重孩子、同時明白及支持家長嘅育兒方式,我哋就喺度等緊你~

我哋即將舉辦多個不同類型嘅活動,輸入你嘅電郵地址,登記每月通訊,就可以收到活動通知,仲有由我哋幾位專家父母送畀你嘅育兒貼士!

分享埋呢個post畀你嘅媽咪爹哋朋友啦 😉

5月活動:
🎭 爸媽的日與夜 – 告別校園時(一人一故事劇場)
🙅🏻‍♀️家長必修- 讓孩子在網絡世界自帶保護(網上工作坊)
🤝 和孩子的情緒做朋友(公益線上分享會)

https://www.growtogetherparentingclub.com/

🌐 【家長必修|讓孩子在網絡世界自帶保護--網上工作坊】詳情及報名連結見留言在這個📱一部手機就能通往全世界的年代, 你有否想過:孩子的價值觀可能早已不只來自你和學校, 而是來自每一次👆滑動、每一則🎞️短片、每一段💬留言?你是否也有這些煩惱?...
21/04/2025

🌐 【家長必修|讓孩子在網絡世界自帶保護--網上工作坊】
詳情及報名連結見留言

在這個📱一部手機就能通往全世界的年代, 你有否想過:孩子的價值觀可能早已不只來自你和學校, 而是來自每一次👆滑動、每一則🎞️短片、每一段💬留言?

你是否也有這些煩惱?
😬「在家已經設定家長監控,但監控不了他同學的手機...」
🫥「知道網絡有危險,但不知怎處理... 說太多怕他反感,說太少又怕他不懂危險...」
😶‍🌫️「孩子和同輩有興趣的資訊我已經不太了解,尤其移民外地後......」

🔎 根據調查,青少年平均每 39 秒 就接觸到一則與性、暴力或不良價值有關的網絡內容。
即使我們努力設下保護屏障🛡️, 也無法阻止這些資訊甚至侵害—— 從各途徑滲入孩子的世界。
你可以做的, 是讓孩子在心裡建起一套自帶的保護系統。

🧠 |工作坊內容簡介|
我們將透過🎙️導師講解、📖案例故事、🎭情境模擬練習及問答討論環節等,一起去探討:
1️⃣ 影響孩子身心健康及自尊感的偏差性健康資訊及廣告
2️⃣ 網絡上性剝削及侵犯手法
3️⃣ 毒害孩子的性別偏見與極端主義
4️⃣ 如何落實基本保護,並與孩子開啟討論,建立他們的🧠心理彈性與🕵️‍♀️批判思考力!

💡 與其 被動擔心, 不如 主動學習如何陪伴孩子看懂這個世界!
讓孩子在面對網絡資訊時,
✅ 有警覺、✅ 能批判、✅ 有支持與力量守護自己!

衝突中的戲劇三角(下)轉化Drama,成為關係中的成長力量上回說到,當我們發現自己不時在關係中轉圈圈,覺得「被誤解」、「又係我錯」、「又係要我攪」或「我講咩無人理」,游走憤怒、無力、逃避等情緒之間,好可能我們已經進入了戲劇三角的某個角色。跳...
10/04/2025

衝突中的戲劇三角(下)

轉化Drama,成為關係中的成長力量

上回說到,當我們發現自己不時在關係中轉圈圈,覺得「被誤解」、「又係我錯」、「又係要我攪」或「我講咩無人理」,游走憤怒、無力、逃避等情緒之間,好可能我們已經進入了戲劇三角的某個角色。

跳出戲劇三角的方式之一,是轉向「增力 三角」(Empowerment Triangle):
由「受害者」轉為創造者(Creator),看見自己內在的需求,看見自己創建與選擇的力量,為自己負責;
由「迫害者」轉為挑戰者(Challenger),以清晰與尊重的方式指出界線與實相;
由「拯救者」轉為教練(Coach),信任及支持對方發展自己的力量,而非代為解決。

親子關係中,一位媽媽面對孩子做功課有阻滯,可能會出於焦慮變成「迫害者」指責孩子,或變成「拯救者」替他完成。若她轉為教練角色,表達的可能就大大不同:「我留意你似乎遇到困難,如果你想,我可以陪伴你,一起看看是什麼狀況,甚或一起找方法。」
覺察自己當下的角色,並選擇一個更有力量的角色,是我們走出戲劇循環、建立更真誠連結的開始。

衝突中的戲劇三角(上)「都話唔係呢個意思咯😵‍💫」、「又係我錯🤨」、「又係要我攪返掂😥」「我講嘢無人理嘅🤡」日常伴侶,親子、手足之間Drama 不斷?在親密關係,例如親子、伴侶關係之中,我們有時會無意中陷入戲劇三角(Drama Triang...
08/04/2025

衝突中的戲劇三角(上)

「都話唔係呢個意思咯😵‍💫」、
「又係我錯🤨」、
「又係要我攪返掂😥」
「我講嘢無人理嘅🤡」

日常伴侶,親子、手足之間Drama 不斷?

在親密關係,例如親子、伴侶關係之中,我們有時會無意中陷入戲劇三角(Drama Triangle)──受害者、拯救者與迫害者三種角色中。這概念描述由心理學家Stephen Karpman於1968年提出,他指出這些角色不是固定的,而是我們在情緒壓力下的反應模式。

例如,父母在孩子哭鬧時感到無力,可能進入「受害者」模式,覺得自己怎樣做都錯;或轉為「迫害者」,用批評或威脅來控制局面;又或者跳到「拯救者」,過度幫忙,剝奪孩子學習理解情緒的機會。

在伴侶關係中,類似情況亦常出現。當一方感到未被聆聽,可能會產生「我永遠不被理解」的委屈感,陷入「受害者」角色;而另一方若感到被責備,可能會轉化為「迫害者」,用冷漠或激烈語言回應。又或者跳到「拯救者」,過度向對方提意見,然後對方感到進一步不被理解又可能跳入「迫害者」,冷言或反搏去拒絕。這樣的循環令人疲累,長遠侵蝕信任。

不妨試試帶著好奇覺察:當我反應激烈時,我是在扮演哪個角色?這是否重複了過去的舊劇本?

下篇我們來談談相對應的力量三角(Empowerment triangle), 看看有什麼轉化方向可參考。

  是心理學家 John Gottman 提出的理論,形象化地把健康的親密關係比喻成一座堅固小屋。這座「關係之屋」由七個層層相疊的元素構成,包括**認識對方的世界、喜歡與欣賞的表達、有來有往正面回應彼此、正面看待伴侶、良好衝突管理、實現人生...
30/03/2025

是心理學家 John Gottman 提出的理論,形象化地把健康的親密關係比喻成一座堅固小屋。這座「關係之屋」由七個層層相疊的元素構成,包括**認識對方的世界、喜歡與欣賞的表達、有來有往正面回應彼此、正面看待伴侶、良好衝突管理、實現人生夢想,以及建立共同意義。而支撐這整座房子的樑柱,正是 #信任和承諾。

這個理論強調關係不是靠激情或偶然的默契維繫,而是透過細水長流的努力。例如:

#喜歡與欣賞的表達, #有來有往正面回應:記下對方最喜歡的咖啡口味,出門前給對方一個擁抱,對方給你一杯茶你會停下手中事一下來說謝。

#認識對方的世界:每週安排一場「沒手機的約會」,專注享受彼此的陪伴和了解。

#正面看待伴侶:當對方忘了給買東西,傾向去想:「他最近真的很忙,沒關係,我順道去買吧!」,當然這也是長期友好而建立的傾向,而不是刻意違心去正面。

#良好衝突管理:爭吵時暫停 10 分鐘,冷靜後再友善討論,而不是讓衝突無限升溫,需要的話主動尋求學習有效溝通處理衝突

#支持彼此的夢想:對方想換工作或學新技能,給予最大聆聽,一起計劃實現的可能。

這些小行動就像建造房子的磚瓦,無論是情侶、夫妻、親子關係,都可以從 Sound Relationship House 中獲益。今日你又樂意為你的小屋如何加固維護?

最近接觸幾個新個案,伴侶之間嘅相處同溝通困難都持續咗多年,當中雙方朋友、家人嘅參與所造成嘅修補阻力都好突出,所以就試講吓。 #同朋友或者家人傾訴關係問題實在唔係個好主意,除非佢哋本身嘅專業就係處理伴侶關係。首先,你嘅親友通常會企喺你嗰邊,未...
18/03/2025

最近接觸幾個新個案,伴侶之間嘅相處同溝通困難都持續咗多年,當中雙方朋友、家人嘅參與所造成嘅修補阻力都好突出,所以就試講吓。

#同朋友或者家人傾訴關係問題實在唔係個好主意,除非佢哋本身嘅專業就係處理伴侶關係。

首先,你嘅親友通常會企喺你嗰邊,未必可以客觀分析問題,甚至會強化你對伴侶嘅不滿。

其次,你同伴侶之間嘅問題可能慢慢解決,但朋友或者家人對佢嘅負面印象就未必咁容易改變,影響之後大家相處。

再者,親密關係好複雜,親友好難完全明白當中嘅細節,俾嘅建議都較可能基於自己經歷,而唔係真係適合你同伴侶。

相比之下,直接同伴侶學新方法坦誠溝通,或者搵專業人士傾吓,就更有機會可以帶嚟有建設性嘅改變。

#人生好短唔好拖
#見到本嚟嘅小問題令大家嘅苦都以年計真令人心痛啊
#小朋友就仲受害
#好多問題都比想像中易解決
#又有好多小事都比想像中影響至深
#性治療及親密關係教練服務

抬頭見到大心心🩷

你哋有無危機警號響緊呢?
12/03/2025

你哋有無危機警號響緊呢?

10/03/2025

Address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Love, Sex, Relationships and Choices 情性選擇題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Love, Sex, Relationships and Choices 情性選擇題:

Shortcuts

  • Address
  • Telephone
  • Alerts
  • Contact The Practice
  • Claim ownership or report listing
  • Want your practice to be the top-listed Clinic?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