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6/2025
🌞熱辣辣夏至養生重點🌱
適逢黃埔診所一歲生日㊗️,又喺夏至,今日想同大家深入分享夏至呢個重要節氣,從中醫角度點樣科學養生,令身體同心靈都達到最佳狀態!
🔬 夏至節氣與中醫理論:
夏至係二十四節氣中陽氣最鼎盛的一日,日照最長,萬物生長最旺。中醫認為「陽盛於外,陰伏於內」,人體陽氣隨外界升發,但過盛嘅暑熱同濕氣容易損耗正氣,影響脾胃與心臟功能。
🌿 夏至常見體質反應:
- 暑濕困脾:濕熱交蒸,易見攰、食欲不振、口淡無味、四肢困重。
- 心火偏旺:易心煩氣躁、生痱滋、失眠、多夢、舌尖紅。
- 腸胃功能減弱:飲食不節易致腹瀉、腹脹、消化不良。
💡 養生建議:
1️⃣ 戒飲過寒,順應陽氣
夏天雖然熱,但過量飲用冰凍飲品/冷食,易傷脾胃陽氣,令消化功能減弱,反而加重濕困。建議選擇性質平和嘅飲品,如菊花茶、荷葉茶、陳皮水,有助清熱養心,同時唔傷脾胃。
2️⃣ 健脾祛濕,預防暑濕
多食健脾利濕食材,如薏米、赤小豆、扁豆、冬瓜、玉米鬚,有助排濕氣、預防水腫、促進腸胃吸收。可用上述材料煲湯或煮粥,簡單又健康。
3️⃣ 適量運動,養陽疏汗
夏至陽氣充沛,適合進行戶外運動如散步、太極、慢跑,有助氣血運行及陽氣發散。但唔好長時間劇烈運動或爆汗,以免耗傷心氣。運動後宜飲杯淡鹽水,補充水分但避免冰凍。
4️⃣ 靜心養神,夏季養心
夏至心火易旺,建議保持心情平和,多做冥想、深呼吸、聽輕音樂,有助靜心安神。夜間宜早睡早起,順應晝長夜短嘅自然規律,養護心神。
5️⃣ 飲食清淡,忌肥膩辛辣
建議多食新鮮蔬果,忌過食油膩、辛辣、煎炸食物,以防加重內熱濕氣。
#潘健燊 #行醫日記 #註冊中醫師 #夏至 #中醫養生 #健脾祛濕 #養心安神 #順應節氣 #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