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mier Clinic HK 柏賢專科中心

Premier Clinic HK 柏賢專科中心 服務範圍 全科及家庭醫學
皮膚疾病及激光治療
婦產科及泌尿婦科
體格檢查及婦女健康檢查
急診安排入院進行檢查
外科檢驗及手術

五歲以上的兒童還會  #尿床 嗎?若小朋友出現  #夜遺尿(俗稱夜間「瀨尿」)的情況,家長千萬別顧著責駡,此症可因膀胱容量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等多種原因引起,家長宜帶小朋友求診醫生,了解病因和改善方法。 #尿床  #親子關係  #兒童健...
04/09/2025

五歲以上的兒童還會 #尿床 嗎?若小朋友出現 #夜遺尿(俗稱夜間「瀨尿」)的情況,家長千萬別顧著責駡,此症可因膀胱容量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等多種原因引起,家長宜帶小朋友求診醫生,了解病因和改善方法。

#尿床 #親子關係 #兒童健康
= = = = = = = = = = = = =
【兒童常見夜遺尿問題 家長先了解原因勿指責】(MameShare)
// 李太很苦惱應否讓就讀小四的兒子參加學校夏令營,因為兒子仍有尿床問題,她擔心兒子會因此被其他同學嘲笑「咁大個仲瀨尿」。另有家長為了減少子女夜尿情況,不惜每晚強行喚醒小朋友上廁所,甚至大聲喝罵。

事實上,這些方法無助解決問題,反而對子女構成巨大的心理壓力,破壞親子關係,更讓大人小朋友又會因睡眠不足導致精神渙散,長遠影響身心健康。

認識夜遺尿
夜遺尿又俗稱夜間「瀨尿」,在幼兒期十分普遍。五歲以上的兒童日間排尿正常,但在睡眠中不自主排尿(每週多於兩次且持續三個月以上),便是夜遺尿。

夜遺尿成因分兩大類
夜遺尿可分為兩類:原發性(指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一直未能控制夜遺尿)和繼發性(指兒童在連續六個月能有效控制夜間排尿後,再度開始有夜遺尿的現象)。

原發性夜遺尿大多數成因未明,而相關因素亦是孩子無法控制或改變的,包括:
-生理因素:如膀胱容量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等;
-遺傳:家族中(尤其是父母)有遺尿史的孩子,更易受影響;
-發展因素:排尿功能可能較為遲熟;

至於繼發性夜遺尿成因或與以下情況有關:
-心理與環境因素:焦慮、壓力或情緒問題;
-因睡眠環境改變或過度疲勞;
-其他疾病引致,例如便秘、尿道炎、糖尿病和腎臟功能受損等。

夜遺尿特徵
夜遺尿的特徵通常是在夜間睡眠中無法控制排尿,但日間排尿正常。若伴隨白天尿頻或尿急的情況,則需注意是否與膀胱功能相關。尿床的頻率因人而異,從偶爾到每晚不等。

家長可怎樣做?4個行為療法改善夜遺尿
大部分孩童都會自然痊癒,家長無需過慮。視乎病情需要,醫生或會使用藥物治療,但須注意藥物初時見效較快,但停藥後易再復發,且有機會出現副作用,故一般建議家長先採用行為療法,包括:

-改善孩子生活習慣,如睡前兩小時限水及睡前排清尿液;
-家長可跟從醫生建議為孩子定出飲水和排尿的時間表,讓子女按著時間表定時飲水和排尿,令膀胱習慣在若干程度漲滿時才排尿;
-考慮夜間使用尿床感應器,感應器遇上尿濕時會發出聲響,喚醒孩子起床小便,從而訓練孩子的「條件反射」:每當感覺到膀胱漲滿時,便自動起床小便;
-若子女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夜遺尿嚴重受損、學業倒退或人際關係惡化,建議家長安排子女進行心理治療。

家長要明白,夜遺尿不是子女懶惰或刻意造成,可先了解子女出現夜遺尿的原因,避免責駡;若孩子沒有遺尿,翌日應讚賞和鼓勵他們,加強他們的自信心。

#蘇勇柏醫生
#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 //

原文轉載:

李太很苦惱應否讓就讀小四的兒子參加學校夏令營,因為兒子仍有尿床問題,她擔心兒子會因此被其他同學嘲笑「咁大個仲瀨尿」。另有家長為了減少子女夜尿情況,不惜每晚強行喚醒小朋友上廁所,甚至大聲喝罵。 事實上,.....

夏季不少人都會穿上靚靚涼鞋,但潮濕悶熱的天氣容易令真菌生長,增加患上  #灰甲 和  #香港腳 的機會。究竟有什麼預防和治療方法?立即了解更多: #灰甲真菌  #灰甲激光  #香港腳傳染  #激光治療 ===================...
28/08/2025

夏季不少人都會穿上靚靚涼鞋,但潮濕悶熱的天氣容易令真菌生長,增加患上 #灰甲 和 #香港腳 的機會。究竟有什麼預防和治療方法?立即了解更多:

#灰甲真菌 #灰甲激光 #香港腳傳染 #激光治療
=============================
【換季穿涼鞋隱患 了解灰甲成因、病徵、治療方法】
// 夏天熱辣辣,任職文員的黃小姐經常穿涼鞋上班。最近她發現左腳姆指指甲變得啡啡黑黑,影響外觀,故前來求醫。經真菌培植化驗後,證實她患上了灰甲,細問之下發現她的家人正患上香港腳,相信是真菌作怪。

7大常見 #灰甲症狀
黃小姐的情況並不罕見,尤其香港夏天潮濕悶熱,利於真菌生長,每逢炎夏灰甲個案也有所增加,大約每6人當中就有1人患上灰甲。當指甲或腳甲受真菌感染,常見症狀包括甲面變色、甲板變厚、變弱、變形,發出異味或造成疼痛,嚴重者更可出現脫甲及其他併發症。

灰甲與「香港腳」原來有關係?
灰甲由真菌(包括皮癬菌、黴菌及酵母菌)引致,並具傳染性,除了可影響其他指甲,更有機會傳染他人。與患者直接接觸,觸碰或共用患者的鞋子、手套、毛巾、指甲鋏等,均有機會受感染。引致灰甲的真菌同樣是造成「香港腳」(又稱腳癬)的元兇,可蔓延到指甲和腳甲而形成灰甲,因此香港腳患者應盡快處理醫治,避免交叉感染。

灰甲治療常見有3種
現時主要有三種治療方法:第一,以外用抗真菌藥物治療腳趾灰甲,需時9至12個月或以上,治癒率約為50%,但對嚴重患者未必有效;第二,口服抗真菌藥物治療腳趾灰甲就需時約12個星期,因藥物可影響肝功能,須定時驗血,也不適用於部份長期服藥人士。第三種較新的激光治療,治癒率超過70%,整個療程一般為3至5次,研究顯示經激光治療後的指甲,超過90%有臨床上的改善,效果甚佳。

#袁靜怡醫生
全科醫生 //

原文刊載:
healthyD.com(https://bit.ly/3oU7nKl)

夏天熱辣辣,任職文員的黃小姐經常穿涼鞋上班。最近她發現左腳姆指指甲變得啡啡黑黑,影響外觀,故前來求醫。經真菌培...

明明還未夠40歲,卻已出現  #月經失調、 #不孕、 #潮熱盜汗 等情況?此症有機會與  #卵巢早衰 有關,建議及早求診醫生作相關檢查! #盆腔超聲波  #卵巢早衰  #雌激素= = = = = = = = = = = = =【卵巢提早罷工...
21/08/2025

明明還未夠40歲,卻已出現 #月經失調、 #不孕、 #潮熱盜汗 等情況?此症有機會與 #卵巢早衰 有關,建議及早求診醫生作相關檢查!

#盆腔超聲波 #卵巢早衰 #雌激素
= = = = = = = = = = = = =
【卵巢提早罷工怎麼辦?】(信報財經新聞)
// 正常女性的卵巢功能,一般於40歲後逐漸衰退,如果卵巢發出提早退休訊號怎算好?

剛踏入34歲的芷婷,婚後一直積極備孕卻不果。最初她以為因壓力大所致,近半年開始經期疏落,有時兩個月才來經一次;她非但沒成功懷孕,偶然還會皮膚熱燙、晚間渾身出汗,她為此焦慮而求醫。

醫生為芷婷安排驗血及盆腔超聲波檢查,綜合結果顯示她沒有男性荷爾蒙過剩的症狀,亦排除了與多囊卵巢綜合症有關。惟醫生發現其促卵泡激素(FSH)分泌過高,雌激素水平偏低,數據顯示卵巢儲備功能明顯下降;醫生診斷為卵巢早衰,對渴望成為媽媽的芷婷無疑是沉重打擊。

年齡40歲以下女性,約百分之一會受卵巢早衰影響,月經變得紊亂甚至停經;同時有機會出現不孕、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等雌激素不足相關症狀,並提早出現更年期不適,如潮熱、盜汗、陰道乾澀等。

目前,醫學上對此症的成因未明,但推斷與家族遺傳,或患有免疫系統疾病(如紅斑狼瘡症)、特納氏綜合症、脆性X綜合症等染色體疾病有關。若婦女常吸煙酗酒、曾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卵巢手術或卵巢曾受病毒感染發炎等,都有機會加速卵巢功能衰退。

要緩解卵巢早衰症狀,醫生建議芷婷接受口服荷爾蒙補充療法,補充雌激素及黃體酮,預防缺乏雌激素引起的健康風險。一般建議40歲前的患者只需服藥至50歲,與平常婦女的收經時間相若,以免過量服用雌激素誘發乳癌等婦科疾病。

由於芷婷有意生育,醫生建議可嘗試其他方法如進行人工受孕或試管嬰兒療程。另外,患上卵巢早衰容易令情緒低落,伴侶及家人的支持很重要,如有需要可尋求心理諮詢。

#陳穎賢醫生
婦產科專科醫生 //

原文刊載《信報財經新聞》:

正常女性的卵巢功能,一般於40歲後逐漸衰退,如果卵巢發出提早退休訊號怎算好? 剛踏入34歲的芷婷,婚後一直積極備孕卻不果。最初她以為因壓力大所致,近半年開始經期疏落,有時兩個月才來...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課題,預早訂立「 #平安三寶」( #遺囑、 #持久授權書 和  #預設醫療指示)可為自己提前計劃未來,確保在傷病、甚至離世後的意願得到遵從,減輕家人負擔。即看醫生專欄: #平安紙  #晚年生活 = = = = = ...
14/08/2025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課題,預早訂立「 #平安三寶」( #遺囑、 #持久授權書 和 #預設醫療指示)可為自己提前計劃未來,確保在傷病、甚至離世後的意願得到遵從,減輕家人負擔。即看醫生專欄:

#平安紙 #晚年生活
= = = = = = = = = = = = = =
【備妥「三寶」 為晚年安排】(信報財經新聞)
// 已退休的Ken(化名),開始計劃黃金下半場。朋友問他有否準備「平安三寶」,他對此茫無頭緒。細問之下,原來三寶是指遺囑、持久授權書和預設醫療指示。Ken認為自己尚未年老,健康良好,暗忖有此必要嗎?

後來他到相熟的診所接受詳細身體檢查,言談間跟家庭醫生聊起這個話題。醫生解釋,銀髮族患上中風、認知障礙症等疾病的風險較年輕時高,設立三寶可為長者在晚年生活提供法律保障和支援。萬一他們因病失去言語及自理能力時,仍能按照自己訂下的意願處理事務、財產和醫療安排。

以設立預設醫療指示為例,適合患有嚴重、持續惡化及不可逆轉疾病的病人,在意識清醒的狀態之下,預先決定在生命末段且不能自決時,何時拒絕維生治療。這能確保長者即使在喪失精神行為能力或彌留時,其意願也得到尊重和執行。

至於授權書,較常用的「一般授權書」在授權人變為精神上無行為能力時,便會失去效力。而「持久授權書」則容許授權人在其精神上有能力行事時委任受權人,以便其日後喪失精神行為能力後,受權人仍可照顧其財務事項。持久授權書必須由醫生及律師見證授權人簽署,受權人並須向高等法院註冊文件才生效。

俗稱「平安紙」的遺囑,可有效避免根據《無遺囑者遺產條例》分配遺產所帶來的紛爭,確保財產按照立遺囑人的意願分配給指定受益人。要注意,若立遺囑人年事已高、患認知障礙症或曾中風等,建議在訂立時,先經醫生檢查和記錄其精神狀況,以免日後被質疑訂立遺囑時精神錯亂,影響文件的法律效力。

醫生着Ken別介懷,準備「三寶」可視為預先為自己未來作妥善安排,減輕家人壓力。

#蘇勇柏醫生
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 //

原文刊載(節錄):
http://bit.ly/4myR5E1

炎炎夏日,飲返杯綠茶清爽又提神!而綠茶除了可幫助抗炎、護心和預防腦退化,對緩解部分婦科疾病也有裨益!即看  #婦產科專科醫生陳穎賢 的分享: #綠茶功效  #兒茶素  = = = = = = = = = = = = =【綠茶神奇功效 緩解婦...
07/08/2025

炎炎夏日,飲返杯綠茶清爽又提神!而綠茶除了可幫助抗炎、護心和預防腦退化,對緩解部分婦科疾病也有裨益!即看 #婦產科專科醫生陳穎賢 的分享:

#綠茶功效 #兒茶素
= = = = = = = = = = = = =
【綠茶神奇功效 緩解婦科病】(信報財經新聞)
// 喝一口綠茶芳香清醇,既提神也能消除飽膩感;或在炎夏來一客冰凍綠茶甜點,更屬消暑佳品。除了欣賞茶香,從健康方面看,綠茶富含多酚類化合物──兒茶素(Catechins),又稱綠茶素,這種營養素包含超強抗氧化物「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能保護體內細胞免受氧化應激反應造成的損傷,並具有抗炎特性。

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NIH)指出,經常飲用綠茶,能有助減低血壓及膽固醇水平,保護心臟和血管健康;另有多項相關研究認為,綠茶或有助改善神經細胞功能及預防退化性腦疾病。

除了幫助抗炎、護心和預防腦退化,原來綠茶對緩解部分婦科疾病也有裨益。當中包括常見的子宮肌瘤,多項研究發現,EGCG有助縮小肌瘤、紓緩經痛及經量多的症狀。
此外,有研究顯示綠茶中的兒茶素能提升身體的基礎代謝率,促進脂肪氧化,達至減重;亦能降低雄激素水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改善胰島素敏感度及穩定血糖水平,喝綠茶可視為輔助體重管理和胰島素抵抗,或減輕多囊卵巢綜合症症狀。

至於綠茶是否具防癌功效?部分研究顯示,EGCG能抑制癌細胞增殖,以及阻斷腫瘤的血管生成。據《美國婦產科期刊》的研究發現,婦女每天喝綠茶,能減少患卵巢癌的風險逾六成,尤其每天至少喝兩杯茶的女性,她們患卵巢癌的風險,較沒有喝茶的女性少四分之一。當然,相關研究始終有局限性,目前仍需更多臨床研究證實綠茶的抗癌作用。

愛喝咖啡和奶茶的女士,不妨將綠茶納入日常健康飲品清單。惟要留意的是,綠茶雖然有益,但始終含有咖啡因,過量攝取有機會出現心悸、焦慮和失眠等不適。如考慮服用綠茶素補充劑或濃縮綠茶抽出物,更應諮詢醫生意見。

#陳穎賢醫生
婦產科專科醫生 //

原文刊載《信報財經新聞》:
http://bit.ly/4mzPEET

 #柏金遜症 不止發生於長者,本港有大約兩成個案早於50歲前發病!若察覺患者身體於靜止時  #顫抖、  #肌肉僵硬、 #動作緩慢 或  #平衡困難 等明顯病徵,應儘早求診。立即了解更多: #腸道微生態失衡  #柏金遜症前兆 = = = = ...
31/07/2025

#柏金遜症 不止發生於長者,本港有大約兩成個案早於50歲前發病!若察覺患者身體於靜止時 #顫抖、 #肌肉僵硬、 #動作緩慢 或 #平衡困難 等明顯病徵,應儘早求診。立即了解更多:

#腸道微生態失衡 #柏金遜症前兆
= = = = = = = = = = = = = =
【柏金遜症 有跡可尋】(信報財經新聞)
// 40歲的Edwin事業有成,卻不時被小毛病困擾,例如莫名疲憊,長期便秘,太太偶爾投訴他睡覺時會「夢遊」揮動手腳;Edwin自忖與工作壓力、不良飲食習慣有關。直到一次吃飯,他發現手握餐具時不自覺地輕微震顫,故決心求醫。醫生推斷,這些看似毫不相關的「小毛病」,可能是早發性柏金遜症的徵兆。

原來在本港約1.2萬名柏金遜症患者中,約兩成早於50歲前發病。此病是一種慢性腦神經系統退化疾病,無法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導致肌肉控制功能受損。大部分個案成因不明,但普遍認為年齡增長、男性、抑鬱症為風險因素,少部分個案與遺傳有關;而腦部曾受創傷、中風,或曾接觸一氧化碳等毒素,都可能誘發柏金遜症。

柏金遜症患者較明顯的徵狀包括四大動作功能障礙:身體於靜止時顫抖、肌肉僵硬、動作緩慢和平衡困難。然而,近年許多研究指出,在身體出現徵狀的10至20年前,或已顯現一些「隱形」先兆:嗅覺失靈是最早期先兆之一,患者的嗅覺會變得遲鈍。

由於多巴胺同時影響情緒,患者會持續出現不明原因的情緒低落,對平常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此外,睡眠障礙亦是重要先兆,例如容易發噩夢、手腳隨夢境郁動,即醫學上所指的「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亦發現,早期柏金遜症患者普遍存在腸道微生態失衡,導致大便變硬,須用力排便並可能感到排便不清,逐漸演變成長期且嚴重的便秘。

由於徵狀與其他疾病相似,醫生或會採用腦部掃描、大腸鏡等檢查以作區別。治療上主要以藥物補充多巴胺,配合物理治療和調整生活習慣,延緩柏金遜患者病情惡化。

#蘇勇柏醫生
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 //

原文刊載(節錄):
http://bit.ly/4oj9uGa

40歲的 Edwin事業有成,卻不時被小毛病困擾,例如莫名疲憊,長期便秘,太太偶爾投訴他睡覺時會「夢遊」揮動手腳;Edwin自忖與工作壓力、不良飲食習慣有關。直到一次吃飯,他發現手...

曾有個案在準備接受  #試管嬰兒療程 時,發現患上  #子宮內膜瘜肉。此症可能阻礙胚胎著床,影響受孕機會,因此一般建議先以手術移除瘜肉,再作生育安排。即看  #婦產科專科醫生陳穎賢 的分享: #人工受孕   #試管嬰兒  #不孕  #懷孕 ...
24/07/2025

曾有個案在準備接受 #試管嬰兒療程 時,發現患上 #子宮內膜瘜肉。此症可能阻礙胚胎著床,影響受孕機會,因此一般建議先以手術移除瘜肉,再作生育安排。即看 #婦產科專科醫生陳穎賢 的分享:

#人工受孕 #試管嬰兒 #不孕 #懷孕 #備孕
= = = = = = = = = = = = =
【清除人工受孕障礙:瘜肉】(信報財經新聞)
// 已婚十年的Ivy(假名),一直嘗試自然受孕卻未如願,由於她已40歲,與丈夫諮詢醫生意見後,決定嘗試體外受孕(IVF)。

半年內經歷兩次胚胎結合失敗,第三回終於成功。正當Ivy準備接受胚胎植入宮腔,醫生以宮腔窺鏡檢查子宮內狀況時,發現子宮內膜裏長了4顆約1厘米大的瘜肉。醫生建議她先進行子宮鏡微創手術,將所有瘜肉切除並化驗;若結果屬良性,可再等待下個來經周期恢復植入胚胎。

這消息對已等待多時的Ivy無疑是沉重打擊,她回想自己不曾出現劇烈經痛,來經周期準時,亦沒有異常出血的情況,不太理解何時患上子宮內膜瘜肉;此類瘜肉多屬良性,只有極少數情況會演變為惡性腫瘤,成因源於子宮腔黏膜細胞異常增生,並於子宮腔內慢慢生長,但許多患者跟Ivy一樣,未必有明顯症狀而不察覺。

Ivy懇求道:「能否先嘗試植入胚胎呢?」醫生解釋,進行瘜肉切除手術並不會阻礙日後體外受孕治療,反而要為胚胎着床清除阻礙,因為瘜肉佔據了宮腔的空間,就如土壤裏有石頭阻礙種子着床,即使植入胚胎,最終或因無法着床而浪費機會。

此外,有研究證實,瘜肉會讓子宮內膜處於持續輕微發炎的狀態,這個發炎環境對脆弱的胚胎有害,冒險植入不單會干擾其發育,嚴重者更會影響其存活率;再者,植入胚胎準備着床的72小時內,子宮內膜需要釋放「訊號」迎接胚胎;但瘜肉的存在會擾亂這些訊號的傳遞,有機會導致子宮未做好應對胚胎着床的準備,錯失成功受孕機會。

聽畢醫生解釋後,Ivy恢復平靜,遵從醫囑先完成瘜肉切除手術。醫生建議她可在術後約四個月,再嘗試進行胚胎植入程序,有望增加受孕機會。

#陳穎賢醫生
婦產科專科醫生 //

原文刊載《信報財經新聞》:
https://bit.ly/4o5G91s

現時,「 #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已為合資格的小學女學童提供免費的九價人類乳頭瘤病毒( )疫苗,而部分家長擔心接種疫苗後會否影響女童來經及日後生育。究竟為何要及早接種HPV疫苗?成年人錯過了黃金保護期還需考慮接種嗎?立即了解: #子宮頸癌疫...
18/07/2025

現時,「 #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已為合資格的小學女學童提供免費的九價人類乳頭瘤病毒( )疫苗,而部分家長擔心接種疫苗後會否影響女童來經及日後生育。究竟為何要及早接種HPV疫苗?成年人錯過了黃金保護期還需考慮接種嗎?立即了解:

#子宮頸癌疫苗 #子宮頸癌
= = = = = = = = = = = = =
【幾歲接種最理想?男孩、成人也需接種?醫生拆解HPV常見迷思】(healthyD.com)
近年愈來愈多人關注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包括疫苗功效和接種時機,某部分家長亦擔心接種疫苗後會否影響女童來經及日後生育。

認識HPV病毒感染
據香港十大常見癌症(女性)新症數目,子宮頸癌位列第九位,情況不容小覷。大部分子宮頸癌都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引致,而目前尚未有針對HPV的治療方法,接種疫苗則有效預防感染HPV病毒。

此病毒可經性接觸(即使有使用避孕套)或其他較親密的皮膚接觸而傳染,若持續感染高風險類型的HPV,有機會引致子宮頸的細胞病變,繼而惡化成子宮頸癌。同時HPV病毒亦與其他生殖器官癌症(如陰道癌、外陰癌、陰莖癌)、肛門癌、甚至頭頸癌(包括鼻咽癌、口腔和咽喉癌及唾液腺腫瘤)及俗稱「椰菜花」的性器疣有關。

本地女學童接種HPV疫苗的時機
現時,「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已為合資格的小學女學童提供免費的九價HPV疫苗,對象主要為就讀於參與計劃小學的五年級女學童接種第一劑,並於下一學年(即小學六年級)接種第二劑。

根據接種時的年齡,九價HPV疫苗的接種劑次有所不同:

9至14歲: 一般建議接種兩劑(兩劑之間可相隔6-12個月)
15歲或以上: 接種三劑(根據每劑的時間表,於12個月內完成三劑)
若果錯過了學校接種計劃,或在非參與計劃學校就讀的女童,家長亦可諮詢醫生,安排在9歲或以上開始自費接種。

為何要及早接種?把握「黃金保護期」
許多家長可能會疑惑:「我的孩子年紀還小,有需要這麼早打HPV針嗎?」這跟HPV疫苗的保護效能,與接種時的年齡,及是否已有性經驗密切相關。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9至14歲為兒童及青少年接種HPV疫苗的理想時間。由於HPV病毒主要透過性接觸傳播,在孩子尚未有任何性經驗,即未有機會暴露於HPV病毒之前完成整個疫苗接種程序,才能達致最理想的預防效果。一旦已有性經驗並感染HPV,即使該病毒類型為疫苗所覆蓋,疫苗的預防效能亦會大大降低,體內的HPV亦難以清除。

男孩子也需要接種HPV疫苗嗎?
另外醫學界也鼓勵男性接種HPV疫苗。事實上,HPV病毒感染並非女性獨有。有研究指,九成以上患有肛門癌及椰菜花(性病疣)的男性,都是由感染HPV而起。正因為HPV病毒同樣會攻擊男性,接種疫苗可預防HPV感染引致肛門癌、陰莖癌、口咽癌及生殖器官濕疣等問題。

成年人錯過了黃金保護期仍需要接種HPV疫苗嗎?
不少成年人年輕時未有接種HPV疫苗,或錯過了接種時機,那麼現在打疫苗仍有效嗎?雖然疫苗在未有性經驗前接種的效果最好,但對於已有性經驗的成年人,接種疫苗依然能有效預防現時身體未曾感染過,但日後有機會接觸到的HPV病毒類型。九價疫苗能覆蓋合共九種HPV病毒(七種高風險及兩種低風險)。即使已感染其中一兩種病毒,疫苗仍能為其餘的病毒類型提供保護,從而減低日後患上相關癌症及疾病的風險。

HPV疫苗常見誤解
此外,部分女生疑惑接種疫苗後,是否代表完全不會患上子宮頸癌呢? 這絕對是誤解!因為接種疫苗並不代表對子宮頸癌免疫,即使曾接種疫苗的女性,基於疫苗所涵蓋的病毒類型有限,醫生一般建議女生有性行為後,仍需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
根據多項科研結果,其安全性及成效已得到臨床研究和實際數據支持。一般來說,常見的副作用與其他疫苗相似,多屬輕微及短暫,例如注射部位紅腫疼痛、輕微發燒或頭痛等。接種疫苗後亦不會對女性來經造成影響或阻礙生育。

總括而言,不論男女,最理想的接種時機是在未有性行為之前,並於9至14歲這個免疫反應最佳的年齡段完成。對於已錯過黃金期的成年人,接種疫苗仍然是利大於弊的保護措施。各位如對接種HPV疫苗有疑問,可諮詢家庭醫生意見,了解最適合的HPV疫苗接種方案。

#袁靜怡醫生
全科醫生 //

原文刊載(節錄):
https://www.healthyd.com/articles/expert-blog/hpv%e7%96%ab%e8%8b%97%e8%bf%b7%e6%80%9d-%e5%ad%90%e5%ae%ae%e9%a0%b8%e7%99%8c%e9%a0%90%e9%98%b2-%e8%a2%81%e9%9d%9c%e6%80%a1%e9%86%ab%e7%94%9f

據香港十大常見癌症(女性)新症數目,子宮頸癌位列第九位,情況不容小覷。大部分子宮頸癌都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引致,而目前尚未有針對HPV的治療方法,接種疫苗則有效預防感染HPV病毒。

身體的微細症狀很多時也反映著健康問題,例如刷牙時流牙血,可能因  #牙齦發炎 引起,長遠更有機會影響  #心血管健康!而醫生的角色就是透過詳細問診及檢查,為患者找出病因: #冠心病  #牙周炎  #心肌梗塞  #動脈粥樣硬化= = = = ...
10/07/2025

身體的微細症狀很多時也反映著健康問題,例如刷牙時流牙血,可能因 #牙齦發炎 引起,長遠更有機會影響 #心血管健康!而醫生的角色就是透過詳細問診及檢查,為患者找出病因:

#冠心病 #牙周炎 #心肌梗塞 #動脈粥樣硬化
= = = = = = = = = = = = = =
【牙周病影響心血管健康】(信報財經新聞)
// 六十多歲的李先生數月前發覺容易感到氣喘,連行平路亦比從前吃力,偶然更出現頭赤、頭暈,兒子於是催促他求醫。醫生先為李先生安排抽血檢驗及幾項相關檢查,包括腦部磁力共振和心臟冠狀動脈造影。

報告顯示李先生腦部功能正常,但血液中的發炎指數偏高,冠狀動脈造影掃描亦發現心血管變狹窄,潛在患上冠心病的風險。經詳細問診,李先生回想當初先是牙痛,逐漸伴隨頭痛,醫生循例問:「最近刷牙時有流牙血嗎?」原來牙齦流血纏繞李先生多年,惟他認為原因只是刷牙力度過大,沒多加理會。醫生推斷李先生的心臟血管增厚由牙齦發炎誘發,故轉介他到相關專科醫生診治,確定患上嚴重牙周病。

事實上,有研究發現,牙周病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一旦患有牙周病,病菌可透過牙齦傷口入侵血液,並隨血液流至心臟及心血管,造成「暫時性菌血症」;而黏附在受損血管內壁或心臟瓣膜上的菌斑,會直接加劇血管發炎反應,或促進動脈粥樣形成,增加血栓風險。多項醫學研究甚至在心臟病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檢測到這些致病菌的蹤跡。

另一方面,牙周病亦可間接影響心血管健康。因局部慢性發炎會刺激身體產生大量發炎物質,並會隨着血液循環擴散至全身。當全身持續出現慢性發炎,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促進壞膽固醇的氧化和沉積,繼而導致冠心病、心肌梗塞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

李先生接受牙周病治療數月後,牙齦出血情況明顯好轉,血液中的發炎指數亦有所回落。提提大家切勿輕視身體的健康訊號,即使牙痛亦可能潛藏心血管疾病風險,若對症狀存疑,宜及早尋醫解難。

#蘇勇柏醫生
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 //

原文刊載(節錄):
http://bit.ly/4eH6LBF

【夏季注意防曬防暑😊】🔔溫馨提示,本中心將於7月1日(星期二)公衆假期休息一天,其餘日子照常服務。踏入盛夏,大家出行應留意天氣變化,切記以下6招預防中暑:☀️帶備及補充足夠水分☀️穿著淺色、透氣、薄身衣物☀️帶備防曬遮陽工具、帽子☀️戶外活...
30/06/2025

【夏季注意防曬防暑😊】
🔔溫馨提示,本中心將於7月1日(星期二)公衆假期休息一天,其餘日子照常服務。

踏入盛夏,大家出行應留意天氣變化,切記以下6招預防中暑:
☀️帶備及補充足夠水分
☀️穿著淺色、透氣、薄身衣物
☀️帶備防曬遮陽工具、帽子
☀️戶外活動最好安排在早上或下午較後的時間進行
☀️不應留在停泊及沒有空調的汽車內
☀️減少飲含咖啡因及酒精飲品,以免加速身體水分流失
=========================

查詢:2834 2200
Whatsapp:6612 2330

指甲顏色、形狀原來可能反映著身體健康狀況?例如指甲蒼白、分離或易斷等症狀,也有機會與  #婦科健康 有關!立即了解更多: #指甲  #貧血  #多囊卵巢綜合症  #甲狀腺= = = = = = = = = = = = =【指甲反映健康】(信...
25/06/2025

指甲顏色、形狀原來可能反映著身體健康狀況?例如指甲蒼白、分離或易斷等症狀,也有機會與 #婦科健康 有關!立即了解更多:

#指甲 #貧血 #多囊卵巢綜合症 #甲狀腺
= = = = = = = = = = = = =
【指甲反映健康】(信報財經新聞)
// 提起指甲問題,談論最多的是「灰甲」。原來透過觀察指甲顏色、形狀等表徵,某程度上可作微線索反映健康狀況,例如指甲蒼白、分離或易斷等症狀,可能與婦科健康有關。如出現疑似婦科病症,盡快求診是最穩妥做法。

#指甲蒼白:大學生Elize因經量過多,經常頭暈易倦求診。醫生留意到她的面色、指甲也呈蒼白,初步推斷她或患缺鐵性貧血。若患者缺鐵情況嚴重,更會出現湯匙狀指甲。經盆腔超聲波檢查,發現Elize經量過多原來由子宮肌瘤引起。醫生處方補鐵丸及藥物控制病情,並建議她多吃高鐵質食物,減少攝取激素食物,以免刺激肌瘤成長。數個月後,Elize的貧血情況明顯改善,面色和指甲恢復紅潤,仍需定期檢查監測肌瘤大小。

#甲狀分離:30歲的美鈴體形豐滿兼常長暗瘡,她向醫生透露已兩個月未有來經。醫生推斷她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症,另她表示沒有咬指甲習慣,指甲卻出現甲狀分離徵狀。有研究指出,部分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由於指甲角質層受破壞,引致甲板與甲床分離。若同時患血糖代謝異常,病情更明顯。經抽血檢驗荷爾蒙水平和盆腔超聲波檢查,顯示美鈴的男性荷爾蒙水平過盛,卵巢表面布滿卵泡,無法正常排卵。醫生建議先接受荷爾蒙治療,同時運動減重,進行高纖低升糖指數飲食。

#指甲易斷:張太疑因更年期致經期紊亂而求診,同時容易疲倦,進食不多但體重增加,指甲亦乾燥易碎,且生長緩慢。綜合上述症狀,醫生為張太安排甲狀腺功能檢驗,結果顯示甲狀腺素水平偏低,並為她處方甲狀腺素補充劑。日後張太須定期覆診監察甲狀腺素水平及調校藥物劑量。

#陳穎賢醫生
婦產科專科醫生 //

原文刊載《信報財經新聞》:
https://health.hkej.com/health/article?suid=4022696&subjectline=%E6%8C%87%E7%94%B2%E5%8F%8D%E6%98%A0%E5%81%A5%E5%BA%B7

經常被投訴鼻鼾聲如行雷?無論睡多久,日間仍然不自覺打瞌睡?小心是患上  #睡眠窒息症!此症長遠可會增加  #心肌梗塞、 #中風 等風險,立即了解相關測試與改善方法: #高血壓  #睡眠質素  #睡眠測試  #正氣壓呼吸機  #鼻鼾= = =...
19/06/2025

經常被投訴鼻鼾聲如行雷?無論睡多久,日間仍然不自覺打瞌睡?小心是患上 #睡眠窒息症!此症長遠可會增加 #心肌梗塞、 #中風 等風險,立即了解相關測試與改善方法:

#高血壓 #睡眠質素 #睡眠測試 #正氣壓呼吸機 #鼻鼾
= = = = = = = = = = = = = =
【擾夢枕邊人】(信報財經新聞)
// Endy被太太投訴每晚鼻鼾聲嚴重如行雷,導致她無法入眠。即使他嘗試側睡、更換睡枕等仍無效,太太無奈選擇分房睡覺。

他倆前往求診,希望「挽救」夫妻關係。醫生解釋睡覺時出現輕微鼻鼾實屬正常,源於軟顎、舌頭及咽喉肌肉等軟組織於睡眠期間放鬆,致上呼吸道收窄,呼吸時產生震動形成鼻鼾。若鼻鼾聲過大就需注意呼吸道阻塞程度嚴重,甚至可能令呼吸短暫且反覆地停頓,即睡眠窒息症。此症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高齡人士,當中以肥胖、男性、頸圍較大、鼻瘜肉或鼻骨移位患者、下顎後縮或過小者有較高風險。

醫生提醒Endy先要運動減重,因脂肪積聚於頸及咽喉兩旁,患睡眠窒息症的機會更高;此症亦與高血壓、慢性心肺疾病等息息相關,容易誘發心肌梗塞、中風等併發症,嚴重更可猝死。

而睡眠窒息出現之際,人體會因應血含氧量下降而啟動自我保護機制,不斷「扎醒」來維持正常呼吸,導致睡眠質素欠佳,睡醒後仍感疲倦、頭痛,出現記憶力及認知力衰退等症狀。Endy表示認同,即使睡夠了仍精神渙散。

「如何知悉病情有多嚴重?」太太十分擔心。醫生建議Endy考慮在家進行睡眠測試,儀器會記錄數據,分析測試者是否患有睡眠窒息症及評估其嚴重程度,一般會以每小時窒息次數為指標:5至15次可視作輕微;15至30次為中度;一旦達30次以上,則屬嚴重。

睡眠窒息患者可使用正氣壓呼吸機紓緩病情(俗稱戴機睡覺),於睡眠期間利用儀器產生的氣壓「打通」上呼吸道,防止窒息。若屬鼻腔或下顎結構問題,患者則宜採取外科手術治療。

當症狀緩解後,晚間熟睡時間變長,日間精神狀態有望改善。

#蘇勇柏醫生
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 //
原文刊載(節錄):

Endy被太太投訴每晚鼻鼾聲嚴重如行雷,導致她無法入眠。即使他嘗試側睡、更換睡枕等仍無效,太太無奈選擇分房睡覺...

Address

皇后大道中70號卡佛大廈1001室
Hong Kong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13:30
15:00 - 19:00
Tuesday 10:00 - 13:30
15:00 - 19:00
Wednesday 10:00 - 13:30
15:00 - 19:00
Thursday 10:00 - 13:30
15:00 - 19:00
Friday 10:00 - 13:30
15:00 - 19:00
Saturday 10:00 - 13:00

Telephone

+852283422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Premier Clinic HK 柏賢專科中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Premier Clinic HK 柏賢專科中心: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