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mier Clinic HK 柏賢專科中心

Premier Clinic HK 柏賢專科中心 服務範圍 全科及家庭醫學
皮膚疾病及激光治療
婦產科及泌尿婦科
體格檢查及婦女健康檢查
急診安排入院進行檢查
外科檢驗及手術

你是否也經常提舉重物?此舉不但可能引發痛症,女士更容易損害  #骨盆底肌肉,長遠誘發婦科危機,例如  #骨盆底器官脫垂、 #尿滲 等問題。即看  #婦產科專科醫生陳穎賢 的分享: #盆底肌  #子宮下垂  #尿失禁= = = = = = =...
23/10/2025

你是否也經常提舉重物?此舉不但可能引發痛症,女士更容易損害 #骨盆底肌肉,長遠誘發婦科危機,例如 #骨盆底器官脫垂、 #尿滲 等問題。即看 #婦產科專科醫生陳穎賢 的分享:

#盆底肌 #子宮下垂 #尿失禁
= = = = = = = = = = = = =
【保護盆底肌 慎防提重物】(信報財經新聞)
// 已退休的劉太早前接受婦科手術後,覆診時醫生提醒她要小心護理傷口,避免提舉重物以防傷口破裂。筆者留意到許多女士在日常生活中毫不「錫身」,經常提取重物,長遠會誘發婦科問題,包括對盆底肌造成損害。

盆底肌是骨盆底部最薄弱的肌肉,猶如一張具彈性的「吊床」,承托子宮、膀胱、陰道和直腸。每當婦女用力提重物、劇烈咳嗽或用力排便,腹部肌肉收縮,並向盆底肌施壓,若腹部持續受壓,會令盆底肌變得鬆弛並失去承托力,嚴重可導致骨盆底器官脫垂(又稱子宮下垂)。

以往從事清潔或搬運工作的婦女,較常出現子宮下垂症狀。即使是全職主婦的劉太,既要幫忙湊孫,又要搜羅日用品,雙手經常提滿重物,不單加重腰部負擔,還令腹部長期受壓。隨年齡增長,盆底肌漸漸鬆弛,加上劉太平日甚少運動鍛煉,以致盆底肌失去支撐力而引致子宮脫垂。最讓她困擾的是,每當打噴嚏時,會不由自主地出現尿滲,相當尷尬。

除了更年期婦女及婦科手術康復者,產後媽媽也要多加警惕,因為懷胎的重量、分娩時擴張和損耗盆底肌,過早提重物或會影響產後修復。

婦女產後初期欲增強盆底肌的承托力,宜循序漸進地適量運動,切勿過早進行劇烈運動,以免令未及復元的骨盆組織再受創傷。

至於如何保養身體,除了學習正確姿勢,以及多利用輔助工具提舉重物,更要勤做骨盆底肌肉運動鍛煉。便秘亦是令盆底肌受壓的潛在原因,宜保持高纖飲食、多補充水份,改善排便狀況。

現在有不少時下女生流行自學重量訓練,建議她們應該向專業教練學習正確發力技巧,避免過度或錯誤向腹部施壓引發損傷;以往曾有女性舉重選手因身體長期負重,導致骨盆腔器官從陰道脫垂的個案。

#陳穎賢醫生
婦產科專科醫生 //

原文刊載《信報財經新聞》:

已退休的劉太早前接受婦科手術後,覆診時醫生提醒她要小心護理傷口,避免提舉重物以防傷口破裂。筆者留意到許多女士在日常生活中毫不「錫身」,經常提取重物,長遠會誘發婦科問題,包括對盆底肌...

發覺自己成日  #頭暈暈?還不時  #耳脹、 #耳鳴?頭暈或跟視力、神經和平衡系統衰退有關,但也可涉及藥物、情緒及環境因素,甚至關乎耳、腦、心臟等器官,即睇頭暈類別及常見成因: #耳水不平衡  #美尼爾氏症  #耳石症= = = = = =...
16/10/2025

發覺自己成日 #頭暈暈?還不時 #耳脹、 #耳鳴?頭暈或跟視力、神經和平衡系統衰退有關,但也可涉及藥物、情緒及環境因素,甚至關乎耳、腦、心臟等器官,即睇頭暈類別及常見成因:

#耳水不平衡 #美尼爾氏症 #耳石症
= = = = = = = = = = = = =
【耳水不平衡易頭暈?】(信報財經新聞)
// 馬婆婆某天起床時,突然感到天旋地轉,需家人攙扶求診。醫生問症得知她頭暈已持續數小時,左耳伴有耳脹、耳鳴,聽力亦受影響。

「醫生,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耳水不平衡嗎?」馬婆婆心想,可能近日忙着湊孫,欠缺休息所致。長者頭暈是常見的老化現象,或跟視力、神經和平衡系統衰退有關,但頭暈成因也可涉及藥物、情緒及環境因素,甚至關乎耳、腦、心臟等器官。

醫生一般會將頭暈細分為四類:第一類是感覺天旋地轉的「暈眩」,屬最常見;第二類是出現不平衡感,無法站穩;第三類指瀕臨昏厥,將近失去意識;第四類為「頭重腳輕」,患者難以專注。

在暈眩個案當中,大部分由周邊性暈眩引起。位於內耳的前庭系統負責人體的平衡感與空間感,內耳淋巴液(耳水)及耳石會隨頭部姿勢變化而流動,刺激前庭系統將訊號傳送腦部,控制身體平衡;當平衡功能失調,便會產生暈眩。

目前醫學界相信,耳石症(良性陣發性位置性暈眩)是周邊性暈眩的常見原因。此症指耳石移位,影響耳水流動,令感官訊號出錯。當頭部轉動時(如躺下或起床)才引發短暫暈眩,於頭部靜止時便逐漸消散。因移位的耳石會被身體吸收,多在數星期至數月內可自行康復。

針對馬太的提問,醫生解釋耳水不平衡(美尼爾氏症)屬於內耳問題,即內耳耳水積聚過多引發頭暈。病發時暈眩持續十分鐘至數小時,甚至會窒礙聽力,經常發作且較難根治。

由於暈眩的成因複雜,要分辨是美尼爾氏症、耳石症還是其他問題,醫生會安排純音聽力測試、耳蝸電圖及相關檢查。若診斷為前者,可處方止暈藥物、利尿藥等促進患者耳水循環,減少病發機會。

#蘇勇柏醫生
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 //

原文刊載(節錄):

馬婆婆某天起床時,突然感到天旋地轉,需家人攙扶求診。醫生問症得知她頭暈已持續數小時,左耳伴有耳脹、耳鳴,聽力亦受影響。 「醫生,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耳水不平衡嗎?」馬婆婆心想,可能近日...

身體突然出現  #白斑,究竟是甚麼?全科醫生袁靜怡醫生解釋, #白蝕 醫學上又稱為  #白斑症 或  #白癜風,醫學界普遍認為與自身免疫系統出錯有關,嚴重曬傷或皮膚外傷,家族遺傳、精神壓力都可能是誘發因素! #防曬  #皮膚健康  #皮膚病...
09/10/2025

身體突然出現 #白斑,究竟是甚麼?全科醫生袁靜怡醫生解釋, #白蝕 醫學上又稱為 #白斑症 或 #白癜風,醫學界普遍認為與自身免疫系統出錯有關,嚴重曬傷或皮膚外傷,家族遺傳、精神壓力都可能是誘發因素!

#防曬 #皮膚健康 #皮膚病 #紫外線指數
= = = = = = = = = = = = =
【身體出現「白色地圖」?正視白蝕學會與它和平共存】(healthyD.com)
快將踏入10月,陽光依舊灼熱,提提大家切記要做足防曬和預防中暑的措施!對於部分皮膚疾病及免疫系統疾病患者,例如濕疹、紅斑狼瘡症,在陽光最猛烈時更要多加塗足防曬用品,或留在室內活動更穩妥。

除了上述問題,其實還有一種與免疫系統相關的皮膚狀況,患者對陽光同樣需要特別警惕,那就是「白蝕」。對白蝕患者來說,防曬不僅為了防止曬黑或曬傷,更是控制病情、避免惡化的關鍵一環,因為嚴重曬傷是誘發白蝕的因素之一。

免疫系統出錯導致皮膚白化
白蝕(Vitiligo),醫學上又稱為白斑症或白癜風,屬於慢性皮膚問題。目前成因未明,男女患病比例相若,但醫學界普遍認為,這與自身的免疫系統出錯有關。 簡單來說,身體的免疫系統錯誤地將「黑色素細胞」當成敵人,並對其進行攻擊,導致這些細胞死亡或喪失功能。黑色素細胞負責產生黑色素,除了用作防護紫外線,亦賦予皮膚、毛髮天然色澤;一旦被破壞,皮膚便會失去色素,形成一塊塊如牛奶般的白色斑塊。

白蝕較常見於年輕族群,超過八成的患者在30歲前發病。誘發因素除了嚴重曬傷或皮膚外傷,家族遺傳、精神壓力都可能是誘發因素。

白蝕病情觸發情緒病
這些白斑不會傳染他人,亦不會致命,但會影響患者外貌,打擊自信心。有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白蝕病人患上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因確診白蝕的過程繁複(耗時平均2年或以上),期間需反覆求診,治療效果卻可能未如理想,以致患者經常及持續擔心病情惡化、白斑增多;亦可能因旁人奇異目光,引發日積月累的不安及壓力,觸發負面情緒。患者因此更容易陷入白蝕與情緒病的惡性循環。

如何診斷白蝕
患者求診時,醫生通常會透過幾個步驟來診斷白蝕:
臨床評估: 檢視白斑的形態、大小和分佈,並了解患者及其家族病史。
伍德燈(Wood's Lamp)檢查: 在特殊的紫外線燈照射下,白蝕斑塊會呈現明顯的螢光反應,與正常皮膚形成強烈對比,有助準確界定範圍。
皮膚切片檢查: 如需要進一步診斷,醫生會取一小塊皮膚樣本,在顯微鏡下確認黑色素細胞是否明顯減少甚至消失。

白蝕會變皮膚癌嗎?
異常白斑出現令許多白蝕患者擔心是否為皮膚癌的先兆。慶幸白蝕和皮膚癌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前者是黑色素「減少」的良性問題;而後者則是黑色素細胞異常增生的惡性腫瘤,通常呈不規則形狀及邊界、顏色不均或大小出現不尋常變化。但兩種病患都不能忽視防曬的重要性。

改善白蝕患者外觀方法
白蝕不會危害健康,但無法徹底根治;病情亦較難預測,部分個案的白斑有機會受控,部分則可能逐漸擴大。治療主要以控制病情、防止白斑擴散為目標,並盡量改善外觀。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採取相應治療:
-初期、較小範圍的白斑:目前可選擇採用外用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藥膏。
-白斑範圍擴大,或對外用藥物無效:可考慮進行紫外光燈治療,抑制患處過分活躍的免疫系統;而治療需時至少3個月才見改善,並要持續一年以上。
-患者病情已穩定,且白斑範圍較小:可選擇黑色素細胞移植手術,從不顯眼的部位如臀部等,在健康皮膚中抽取正常的黑色素細胞,移植到白斑區域,惟手術患處有可能受感染及留疤。

近年白蝕治療也有突破性進展,除上述的傳統治療方法,患者可採用最新治療方案:外用JAK激酶抑制劑 —— 蘆可替尼 (Ruxolitinib) 乳膏,治療效果隨治療時間持續改善,副作用亦相對較少。

患者與白蝕共存的護理方法
由於白蝕涉及遺傳和免疫系統,目前難以完全預防。若不幸患上,可參考以下方式與它共存,延緩惡化:
-防曬措施要做足,外出時使用SPF 30或以上的高效防曬產品,並佩戴帽子、穿長袖衫等防曬衣物。因白斑位置缺乏黑色素保護,極易曬傷,繼而加劇病情或誘發新的白斑。
-避免割傷、擦傷等皮膚外傷,因為傷口有機會誘發新的白斑出現。
-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維他命B12、葉酸、鋅和銅等有益皮膚健康的營養素。
-定期覆診監測病情變化,有助醫生調整治療策略。
-患者可採用醫學界認可的遮暇膏來修飾白斑,改善外觀有助重拾自信。

#袁靜怡醫生
全科醫生 //

原文刊載(節錄):
https://tinyurl.com/mjdfn7f7

快將踏入10月,陽光依舊灼熱,提提大家切記要做足防曬和預防中暑的措施!對於部分皮膚疾病及免疫系統疾病患者,例如...

【NEW!2025/26年最新流感疫苗可供接種】溫馨提示📢衛生署2025/26年  #疫苗資助計劃 已經展開,合資格人士可到參加計劃的私家醫生或政府公營接種點接種免費或獲資助的  #季節性流感疫苗。由於流感疫苗需大約2星期時間建立抗體,為保...
02/10/2025

【NEW!2025/26年最新流感疫苗可供接種】
溫馨提示📢衛生署2025/26年 #疫苗資助計劃 已經展開,合資格人士可到參加計劃的私家醫生或政府公營接種點接種免費或獲資助的 #季節性流感疫苗。

由於流感疫苗需大約2星期時間建立抗體,為保障個人和家人健康,建議高風險人士,包括幼兒、孕婦、長者及長期病患者,都應及早考慮接種。

衛生署疫苗資助計劃:
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45849.html

📝流感健康資訊:
流感高峰期|兒童感冒發燒抽筋 醫生提醒應急處理(MameShare)
https://bit.ly/48tT603
接種流感疫苗應對秋季高峰期!( healthyD.com )
https://bit.ly/44NvQpk

#流感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查詢或預約:2834 2200
Whatsapp:6612 2330
Website:www.premierclinic.hk

【國慶中秋假期 服務時間安排📣】 #柏賢專科中心 預祝大家假期愉快🥳,中秋佳節人月兩團圓!🤩❣️10月1日(國慶 星期三)休息❣️10月6日(中秋節 星期一)營業至下午3時❣️10月7日(中秋節翌日 星期二)休息其餘日子照常服務😊  = =...
29/09/2025

【國慶中秋假期 服務時間安排📣】
#柏賢專科中心 預祝大家假期愉快🥳,中秋佳節人月兩團圓!🤩

❣️10月1日(國慶 星期三)休息
❣️10月6日(中秋節 星期一)營業至下午3時
❣️10月7日(中秋節翌日 星期二)休息

其餘日子照常服務😊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查詢:2834 2200
Whatsapp :6612 2330
網頁:www.premierclinic.hk

孕媽媽最關心的就是寶寶健康!若要及早了解胎兒遺傳病風險,醫生通常會建議孕婦在懷孕早期接受相關檢查,常見包括:無創性胎兒染色體篩查( )、  產前篩查等等。即看  #婦產科專科醫生陳穎賢 的分享: #孕婦檢查  #唐氏綜合症    = = =...
25/09/2025

孕媽媽最關心的就是寶寶健康!若要及早了解胎兒遺傳病風險,醫生通常會建議孕婦在懷孕早期接受相關檢查,常見包括:無創性胎兒染色體篩查( )、 產前篩查等等。即看 #婦產科專科醫生陳穎賢 的分享:

#孕婦檢查 #唐氏綜合症
= = = = = = = = = = = = =
【孕檢若「砸界」 準父母勿慌】(信報財經新聞)
// 無論初次懷孕抑或已有經驗的媽媽,每次孕程也會戰戰兢兢,假如早期產檢結果異常,更會感到忐忑不安。早前,某瑜伽界網紅媽媽,分享自己在懷孕約12周時進行T21產檢的經歷,報告顯示胎兒的13號染色體異常,出現「砸界」情況,有患上巴陶氏綜合症的風險。

這項產前檢查屬於「無創性胎兒染色體篩查」(NIPT),通過分析孕婦血液中的胎兒DNA,偵測是否出現三染色體異常疾病,包括唐氏綜合症(T21)、巴陶氏綜合症 (T13)和愛德華氏綜合症(T18)。

該名孕媽媽為此情緒低落,經過諮詢後,再進行另一項同屬無創的Panorama產前篩查,報告結果則顯示「低風險」,代表寶寶的13號染色體出現異常的機率甚微。

因為NIPT檢查屬於篩查作用,當篩查結果出現不確定,醫生會建議孕婦考慮在10至14周進行微創絨毛膜絨毛抽取(抽絨毛),或在16至20周進行羊膜刺穿手術(抽羊水),以更準確診斷胎兒有否異常。前者用針抽取胎盤邊緣的絨毛細胞樣本,後者則會用針經肚皮收集羊水取胎兒細胞,並將樣本進行染色體分析,能更精準地檢測出胎兒是否出現三染色體異常疾病。相比NIPT檢查,還可了解胎兒是否患有地中海貧血等遺傳病。惟留意此兩項屬入侵性微創檢查,仍有輕微流產風險。

若胎兒不幸診斷患上巴陶氏綜合症,大部分個案的存活率較低。即使順利生產,嬰兒可能出現兔唇、多指畸形及智力受損等嚴重先天缺陷,亦有機會無法存活至一歲,醫生一般建議夫婦終止懷孕。

慶幸網紅媽媽的胎兒發育正常,再展歡顏。她的個案反映當NIPT篩查出現模糊結果,準爸媽別恐慌,宜先諮詢婦產科醫生意見,該如何進行下一步診斷得出最確切答案再作安排。

#陳穎賢醫生
婦產科專科醫生 //

原文刊載《信報財經新聞》:
http://bit.ly/3VARDgC

步入退休生活,如何讓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下半場呢?全科醫生蘇勇柏醫生特別分享「三加一減」簡單法則,幫大家輕鬆管理健康,讓生活更舒泰。  #銀髮族  #退休生活  = = = = = = = = = = = = = = 【銀髮族擁抱黃金下半場 ...
18/09/2025

步入退休生活,如何讓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下半場呢?全科醫生蘇勇柏醫生特別分享「三加一減」簡單法則,幫大家輕鬆管理健康,讓生活更舒泰。

#銀髮族 #退休生活
= = = = = = = = = = = = = =
【銀髮族擁抱黃金下半場 「三加一減」法則 活出健康晚年】(信報財經新聞)
// 人生如球賽,當步入人生下半場,銀髮族應施展什麼策略踢出精采賽事呢?筆者認為,長者不應「消極作賽」,正如之前提過備妥「平安三寶」的重要性,為晚年生活未雨綢繆。今次為一眾老友記介紹「三加一減」退休生活新法則,幫助長者管理健康。

香港人長壽可說是全球聞名,在人生下半場的悠長日子,長者不妨透過「三加一減」簡單法則,讓生活更舒泰。

第一加:善用電子產品
過去,長者常被視為科技產品的絕緣體,隨着智能手錶等穿戴式裝置愈加普及,讓長者可以更輕鬆地掌握健康數據。由簡單每日步數與活動量,以至一些關鍵生理數據,例如實時監測心率,部分更支援心電圖功能。《美國心臟期刊》一項研究指出,運動手錶可檢測到心律不整,能準確辨識超過九成未診斷的心房顫動,有效預防誘發其他心血管疾病及中風。

此外,量度血氧水平(SpO2)功能有助患有哮喘、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睡眠窒息症的長者,監測血氧水平,評估病情嚴重程度。

再者,不少長者受失眠困擾,透過電子產品內置的睡眠品質分析功能,記錄深層睡眠、淺層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期(發夢期)的時長與比例,尤其睡眠障礙屬柏金遜症早期先兆之一,能盡早發現潛藏警號。

聽力衰退亦是長者常見問題之一,某手機品牌的無線耳機新增了助聽器功能,在社交媒體引起熱議,不少照顧者表示希望能幫助患聽障的長者家人呢!

這些智能產品,配合手機應用程式自動同步測量數據,令長者可隨時審視身體變化;而子女或照顧者也能透過應用程式,遠端關心其健康狀況。筆者亦鼓勵病人直接向醫生展示完整數據紀錄,有助精準評估病情與調整治療方案,便利醫患之間溝通。

第二加:注重體檢頻率
許多慢性疾病和癌症雖然在早期階段幾乎沒有病徵,但透過定期體檢可及早偵測異常情況。

建議65歲以上長者,即使感覺無大礙,亦應至少每年進行一次全面身體檢查。若患有高膽固醇、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更須定期(約每3至6個月)覆診及進行相關追蹤檢查。另建議長者納入針對性篩查項目,包括心血管及中風檢查,例如依據風險因素安排頸動脈超聲波、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掃描等進階檢驗,評估心血管阻塞、動脈硬化的風險。

癌症篩查亦是重要一環,建議50歲或以上人士進行大腸鏡檢查篩查大腸癌。對於長期吸煙或有肺癌家族史的高風險族群,宜接受低放射劑量胸腔掃描,篩查早期肺癌。女性定期接受乳房X光造影、盆腔超聲波及子宮頸柏氏抹片;男性則可進行抽血檢測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指數)及前列腺超聲波;停經後婦女及50歲以上男性,建議接受骨質密度檢查(DEXA),篩查骨質疏鬆症。

第三加:享受社交時間
精神富足與身體健康同等重要,長者退而不休,為自己增加娛樂和社交時間,亦是延緩腦退化的良方。多項研究指出,體能活動可促進海馬體神經元成長和神經突觸的可塑性,有效預防認知缺損,而快步行、耍太極、打兵乓球等運動也是不錯的選擇。

靜態活動例如打麻將、桌上遊戲等則鼓勵長者社交互動,減少孤獨感。學習新技能並非年輕人專利,長者透過藝術活動能改善記憶、專注力;網上亦有專為銀髮族而設的自學課程,擴展新技能可提升長者自我價值和幸福感。

唯一減:清雜物斷捨離
在「三加」之後,唯一「減法」就是家居斷捨離!堆積雜物除了難以清潔家居造成衞生問題,更甚是雜物會增加跌倒受傷的風險。長者萬一跌倒,可能會導致髖部骨折、顱內出血,甚至致命。惟部分長者有囤積問題,要留意背後原因會否跟患上認知障礙症有關。

若想評估自己是否患有囤積問題,可參考「雜物影像評量表」,以初步了解囤積的嚴重程度。若對整理家居感到無從入手,建議尋求專業幫助,例如專業整理師、社工支援等實行解決方案。

#蘇勇柏醫生
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 //

原文刊載(節錄):
https://tinyurl.com/pec72hmu

夜晚想睡個好覺,但總是有股強烈的衝動想移動雙腿?感覺腿部有螞蟻在爬般瘙癢,甚至出現踢腿、腿部不自主抽搐的情況?原因可能是患上  #不寧腿綜合症!     #睡眠障礙  #失眠原因 = = = = = = = = = = = = =【中年港婦...
11/09/2025

夜晚想睡個好覺,但總是有股強烈的衝動想移動雙腿?感覺腿部有螞蟻在爬般瘙癢,甚至出現踢腿、腿部不自主抽搐的情況?原因可能是患上 #不寧腿綜合症!

#睡眠障礙 #失眠原因
= = = = = = = = = = = = =
【中年港婦無法安眠原來因腿抽搐!推斷成因與大腦欠缺一種物質相關】(healthyD.com)

早前據稱能助眠的鎂鹽皂掀起搶購熱潮,可見「一覺瞓天光」對香港人來說有多重要。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近7成香港人在受訪前的半年內曾有失眠問題,主要原因與工作或學業壓力有關。除此之外,也有因其他原因失眠而求診的個案,例如部分人因枕邊人睡覺時發出震耳欲聾的鼻鼾聲而睡不著;亦有情況是因一雙腿無法安放而引致失眠。

不寧腿綜合症個案
四十多歲的黃女士每當久坐時(如在戲院觀看電影、長途飛行期間),雙腿就會彷似有螞蟻在爬般瘙癢,到晚上症狀更明顯,會出現踢腿、腿部不自主抽搐的情況,有時更持續整晚。黃女士因而長期睡眠不足,開始對生活造成困擾,家人鼓勵她求醫。醫生初步診斷她可能正被一種常被忽略的睡眠障礙 —— 不寧腿綜合症 (Restless Legs Syndrome, RLS) 所困擾。

不寧腿綜合症豈是簡單的「腳痕」
不寧腿綜合症是一種神經感覺系統失調的疾病,常見徵狀為患者於靜止或睡眠時下肢無論如何擺放都會產生一股強烈、甚至無法抗拒的衝動想要移動自己的雙腿;同時伴隨著不適的感覺,例如:

-爬行感:像有昆蟲或螞蟻在皮膚下爬行。
-拉扯感:肌肉或筋腱被拉扯的感覺。
-觸電感或搔癢感。
-痠軟、脹痛,但又與運動後的肌肉疲勞不同。

診斷不寧腿綜合症的4大明顯症狀
從醫學角度,診斷不寧腿綜合症主要依賴患者的主觀描述,若完全符合以下4種明顯症狀,便極有可能被診斷為不寧腿綜合症:

-有一股強烈的衝動想移動雙腿,通常伴隨腳部的不適感。
-當身體處於休息或靜止狀態時(例如靜坐或躺下),症狀會開始出現或加劇。
-透過走動、伸展、按摩或擺動雙腿,想移動的衝動或不適感會得到短暫緩解。
-症狀在傍晚或夜間會明顯惡化,這也是它嚴重影響睡眠的主因。

不寧腿綜合症成因未明
此症成因未明,其中女性的發病率約為男性兩倍,而發病率隨年齡增加。醫學界推斷成因可能與大腦欠缺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有關,導致無法控制肌肉運動。於40歲或之前發病的患者,較大機會與家族遺傳相關。

其他身體狀況或病患也可能引發不寧腿綜合症,包括:
-鐵質不足:體內含鐵量水平過低,會影響多巴胺的合成及功能;即使鐵量未低至引起貧血,也有機會引發或加劇不寧腿綜合症的症狀。
-懷孕:與懷孕期賀爾蒙變化相關,通常在分娩後會自行消失。
-腎衰竭:腎臟清除體內毒素的功能受影響,腎功能衰竭患者更可能同時患有缺鐵及貧血,以致發病率相當高。
-周邊神經病變:例如糖尿病或過量酒精,影響神經系統功能。
-柏金遜症:不寧腿綜合症與柏金遜症同屬「中樞多巴胺系統障礙」,源於腦部欠缺足夠的多巴胺分泌,愈來愈多研究顯示不寧腿綜合症和柏金遜病前兆有關聯。

不寧腿綜合症治療方法——從生活到藥物
醫生一般會根據成因和病情的嚴重程度來決定治療方案,症狀輕微的患者大部份可透過改善生活習慣,舒緩不寧腿綜合症的不適:

-規律作息及適度運動,但避免在睡前進行劇烈運動。
-睡前進行腿部伸展、按摩或用溫水浸腳。
-避免或減少攝取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
如病症由缺鐵或其他疾病引起,醫生會安排相關檢查以求找出病因,採取適當治療,並按情況處方口服鐵質補充劑以改善症狀。

症狀嚴重,或並非由其他病症引起的不寧腿綜合症,醫生會考慮為患者處方藥物,例如多巴胺促進劑 (Dopamine Agonists) 提升多巴胺水平,改善腳部不自主抽搐的症狀。

若懷疑自己或家人正受不寧腿綜合症困擾,並嚴重干擾睡眠質素,引致日間疲倦、專注力下降及情緒問題,建議儘早尋求醫生的專業診斷,重拾健康睡眠。

#袁靜怡醫生
全科醫生 //

原文刊載(節錄):
https://tinyurl.com/bdz3867d

早前據稱能助眠的鎂鹽皂掀起搶購熱潮,可見「一覺瞓天光」對香港人來說有多重要。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近7成...

五歲以上的兒童還會  #尿床 嗎?若小朋友出現  #夜遺尿(俗稱夜間「瀨尿」)的情況,家長千萬別顧著責駡,此症可因膀胱容量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等多種原因引起,家長宜帶小朋友求診醫生,了解病因和改善方法。 #尿床  #親子關係  #兒童健...
04/09/2025

五歲以上的兒童還會 #尿床 嗎?若小朋友出現 #夜遺尿(俗稱夜間「瀨尿」)的情況,家長千萬別顧著責駡,此症可因膀胱容量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等多種原因引起,家長宜帶小朋友求診醫生,了解病因和改善方法。

#尿床 #親子關係 #兒童健康
= = = = = = = = = = = = =
【兒童常見夜遺尿問題 家長先了解原因勿指責】(MameShare)
// 李太很苦惱應否讓就讀小四的兒子參加學校夏令營,因為兒子仍有尿床問題,她擔心兒子會因此被其他同學嘲笑「咁大個仲瀨尿」。另有家長為了減少子女夜尿情況,不惜每晚強行喚醒小朋友上廁所,甚至大聲喝罵。

事實上,這些方法無助解決問題,反而對子女構成巨大的心理壓力,破壞親子關係,更讓大人小朋友又會因睡眠不足導致精神渙散,長遠影響身心健康。

認識夜遺尿
夜遺尿又俗稱夜間「瀨尿」,在幼兒期十分普遍。五歲以上的兒童日間排尿正常,但在睡眠中不自主排尿(每週多於兩次且持續三個月以上),便是夜遺尿。

夜遺尿成因分兩大類
夜遺尿可分為兩類:原發性(指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一直未能控制夜遺尿)和繼發性(指兒童在連續六個月能有效控制夜間排尿後,再度開始有夜遺尿的現象)。

原發性夜遺尿大多數成因未明,而相關因素亦是孩子無法控制或改變的,包括:
-生理因素:如膀胱容量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等;
-遺傳:家族中(尤其是父母)有遺尿史的孩子,更易受影響;
-發展因素:排尿功能可能較為遲熟;

至於繼發性夜遺尿成因或與以下情況有關:
-心理與環境因素:焦慮、壓力或情緒問題;
-因睡眠環境改變或過度疲勞;
-其他疾病引致,例如便秘、尿道炎、糖尿病和腎臟功能受損等。

夜遺尿特徵
夜遺尿的特徵通常是在夜間睡眠中無法控制排尿,但日間排尿正常。若伴隨白天尿頻或尿急的情況,則需注意是否與膀胱功能相關。尿床的頻率因人而異,從偶爾到每晚不等。

家長可怎樣做?4個行為療法改善夜遺尿
大部分孩童都會自然痊癒,家長無需過慮。視乎病情需要,醫生或會使用藥物治療,但須注意藥物初時見效較快,但停藥後易再復發,且有機會出現副作用,故一般建議家長先採用行為療法,包括:

-改善孩子生活習慣,如睡前兩小時限水及睡前排清尿液;
-家長可跟從醫生建議為孩子定出飲水和排尿的時間表,讓子女按著時間表定時飲水和排尿,令膀胱習慣在若干程度漲滿時才排尿;
-考慮夜間使用尿床感應器,感應器遇上尿濕時會發出聲響,喚醒孩子起床小便,從而訓練孩子的「條件反射」:每當感覺到膀胱漲滿時,便自動起床小便;
-若子女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夜遺尿嚴重受損、學業倒退或人際關係惡化,建議家長安排子女進行心理治療。

家長要明白,夜遺尿不是子女懶惰或刻意造成,可先了解子女出現夜遺尿的原因,避免責駡;若孩子沒有遺尿,翌日應讚賞和鼓勵他們,加強他們的自信心。

#蘇勇柏醫生
#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 //

原文轉載:

李太很苦惱應否讓就讀小四的兒子參加學校夏令營,因為兒子仍有尿床問題,她擔心兒子會因此被其他同學嘲笑「咁大個仲瀨尿」。另有家長為了減少子女夜尿情況,不惜每晚強行喚醒小朋友上廁所,甚至大聲喝罵。 事實上,.....

夏季不少人都會穿上靚靚涼鞋,但潮濕悶熱的天氣容易令真菌生長,增加患上  #灰甲 和  #香港腳 的機會。究竟有什麼預防和治療方法?立即了解更多: #灰甲真菌  #灰甲激光  #香港腳傳染  #激光治療 ===================...
28/08/2025

夏季不少人都會穿上靚靚涼鞋,但潮濕悶熱的天氣容易令真菌生長,增加患上 #灰甲 和 #香港腳 的機會。究竟有什麼預防和治療方法?立即了解更多:

#灰甲真菌 #灰甲激光 #香港腳傳染 #激光治療
=============================
【換季穿涼鞋隱患 了解灰甲成因、病徵、治療方法】
// 夏天熱辣辣,任職文員的黃小姐經常穿涼鞋上班。最近她發現左腳姆指指甲變得啡啡黑黑,影響外觀,故前來求醫。經真菌培植化驗後,證實她患上了灰甲,細問之下發現她的家人正患上香港腳,相信是真菌作怪。

7大常見 #灰甲症狀
黃小姐的情況並不罕見,尤其香港夏天潮濕悶熱,利於真菌生長,每逢炎夏灰甲個案也有所增加,大約每6人當中就有1人患上灰甲。當指甲或腳甲受真菌感染,常見症狀包括甲面變色、甲板變厚、變弱、變形,發出異味或造成疼痛,嚴重者更可出現脫甲及其他併發症。

灰甲與「香港腳」原來有關係?
灰甲由真菌(包括皮癬菌、黴菌及酵母菌)引致,並具傳染性,除了可影響其他指甲,更有機會傳染他人。與患者直接接觸,觸碰或共用患者的鞋子、手套、毛巾、指甲鋏等,均有機會受感染。引致灰甲的真菌同樣是造成「香港腳」(又稱腳癬)的元兇,可蔓延到指甲和腳甲而形成灰甲,因此香港腳患者應盡快處理醫治,避免交叉感染。

灰甲治療常見有3種
現時主要有三種治療方法:第一,以外用抗真菌藥物治療腳趾灰甲,需時9至12個月或以上,治癒率約為50%,但對嚴重患者未必有效;第二,口服抗真菌藥物治療腳趾灰甲就需時約12個星期,因藥物可影響肝功能,須定時驗血,也不適用於部份長期服藥人士。第三種較新的激光治療,治癒率超過70%,整個療程一般為3至5次,研究顯示經激光治療後的指甲,超過90%有臨床上的改善,效果甚佳。

#袁靜怡醫生
全科醫生 //

原文刊載:
healthyD.com(https://bit.ly/3oU7nKl)

夏天熱辣辣,任職文員的黃小姐經常穿涼鞋上班。最近她發現左腳姆指指甲變得啡啡黑黑,影響外觀,故前來求醫。經真菌培...

明明還未夠40歲,卻已出現  #月經失調、 #不孕、 #潮熱盜汗 等情況?此症有機會與  #卵巢早衰 有關,建議及早求診醫生作相關檢查! #盆腔超聲波  #卵巢早衰  #雌激素= = = = = = = = = = = = =【卵巢提早罷工...
21/08/2025

明明還未夠40歲,卻已出現 #月經失調、 #不孕、 #潮熱盜汗 等情況?此症有機會與 #卵巢早衰 有關,建議及早求診醫生作相關檢查!

#盆腔超聲波 #卵巢早衰 #雌激素
= = = = = = = = = = = = =
【卵巢提早罷工怎麼辦?】(信報財經新聞)
// 正常女性的卵巢功能,一般於40歲後逐漸衰退,如果卵巢發出提早退休訊號怎算好?

剛踏入34歲的芷婷,婚後一直積極備孕卻不果。最初她以為因壓力大所致,近半年開始經期疏落,有時兩個月才來經一次;她非但沒成功懷孕,偶然還會皮膚熱燙、晚間渾身出汗,她為此焦慮而求醫。

醫生為芷婷安排驗血及盆腔超聲波檢查,綜合結果顯示她沒有男性荷爾蒙過剩的症狀,亦排除了與多囊卵巢綜合症有關。惟醫生發現其促卵泡激素(FSH)分泌過高,雌激素水平偏低,數據顯示卵巢儲備功能明顯下降;醫生診斷為卵巢早衰,對渴望成為媽媽的芷婷無疑是沉重打擊。

年齡40歲以下女性,約百分之一會受卵巢早衰影響,月經變得紊亂甚至停經;同時有機會出現不孕、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等雌激素不足相關症狀,並提早出現更年期不適,如潮熱、盜汗、陰道乾澀等。

目前,醫學上對此症的成因未明,但推斷與家族遺傳,或患有免疫系統疾病(如紅斑狼瘡症)、特納氏綜合症、脆性X綜合症等染色體疾病有關。若婦女常吸煙酗酒、曾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卵巢手術或卵巢曾受病毒感染發炎等,都有機會加速卵巢功能衰退。

要緩解卵巢早衰症狀,醫生建議芷婷接受口服荷爾蒙補充療法,補充雌激素及黃體酮,預防缺乏雌激素引起的健康風險。一般建議40歲前的患者只需服藥至50歲,與平常婦女的收經時間相若,以免過量服用雌激素誘發乳癌等婦科疾病。

由於芷婷有意生育,醫生建議可嘗試其他方法如進行人工受孕或試管嬰兒療程。另外,患上卵巢早衰容易令情緒低落,伴侶及家人的支持很重要,如有需要可尋求心理諮詢。

#陳穎賢醫生
婦產科專科醫生 //

原文刊載《信報財經新聞》:

正常女性的卵巢功能,一般於40歲後逐漸衰退,如果卵巢發出提早退休訊號怎算好? 剛踏入34歲的芷婷,婚後一直積極備孕卻不果。最初她以為因壓力大所致,近半年開始經期疏落,有時兩個月才來...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課題,預早訂立「 #平安三寶」( #遺囑、 #持久授權書 和  #預設醫療指示)可為自己提前計劃未來,確保在傷病、甚至離世後的意願得到遵從,減輕家人負擔。即看醫生專欄: #平安紙  #晚年生活 = = = = = ...
14/08/2025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課題,預早訂立「 #平安三寶」( #遺囑、 #持久授權書 和 #預設醫療指示)可為自己提前計劃未來,確保在傷病、甚至離世後的意願得到遵從,減輕家人負擔。即看醫生專欄:

#平安紙 #晚年生活
= = = = = = = = = = = = = =
【備妥「三寶」 為晚年安排】(信報財經新聞)
// 已退休的Ken(化名),開始計劃黃金下半場。朋友問他有否準備「平安三寶」,他對此茫無頭緒。細問之下,原來三寶是指遺囑、持久授權書和預設醫療指示。Ken認為自己尚未年老,健康良好,暗忖有此必要嗎?

後來他到相熟的診所接受詳細身體檢查,言談間跟家庭醫生聊起這個話題。醫生解釋,銀髮族患上中風、認知障礙症等疾病的風險較年輕時高,設立三寶可為長者在晚年生活提供法律保障和支援。萬一他們因病失去言語及自理能力時,仍能按照自己訂下的意願處理事務、財產和醫療安排。

以設立預設醫療指示為例,適合患有嚴重、持續惡化及不可逆轉疾病的病人,在意識清醒的狀態之下,預先決定在生命末段且不能自決時,何時拒絕維生治療。這能確保長者即使在喪失精神行為能力或彌留時,其意願也得到尊重和執行。

至於授權書,較常用的「一般授權書」在授權人變為精神上無行為能力時,便會失去效力。而「持久授權書」則容許授權人在其精神上有能力行事時委任受權人,以便其日後喪失精神行為能力後,受權人仍可照顧其財務事項。持久授權書必須由醫生及律師見證授權人簽署,受權人並須向高等法院註冊文件才生效。

俗稱「平安紙」的遺囑,可有效避免根據《無遺囑者遺產條例》分配遺產所帶來的紛爭,確保財產按照立遺囑人的意願分配給指定受益人。要注意,若立遺囑人年事已高、患認知障礙症或曾中風等,建議在訂立時,先經醫生檢查和記錄其精神狀況,以免日後被質疑訂立遺囑時精神錯亂,影響文件的法律效力。

醫生着Ken別介懷,準備「三寶」可視為預先為自己未來作妥善安排,減輕家人壓力。

#蘇勇柏醫生
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 //

原文刊載(節錄):
http://bit.ly/4myR5E1

Address

皇后大道中70號卡佛大廈1001室
Hong Kong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13:30
15:00 - 19:00
Tuesday 10:00 - 13:30
15:00 - 19:00
Wednesday 10:00 - 13:30
15:00 - 19:00
Thursday 10:00 - 13:30
15:00 - 19:00
Friday 10:00 - 13:30
15:00 - 19:00
Saturday 10:00 - 13:00

Telephone

+852283422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Premier Clinic HK 柏賢專科中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Premier Clinic HK 柏賢專科中心: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