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兒童心理健康中心

香港兒童心理健康中心 無論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我們始終相信孩子生來就是獨一無二? 本專頁除介紹本中心最新服務及優惠詳情外,也設專家Q&A環節,及兒童心理、親職最新資訊。凡讚好本專頁者,其直系親屬惠顧本中心服務時可獲額外九折優惠。

可以的話,千萬不要跟孩子説:『當初生你,是出於意外』。這句話孩子會一生銘記於心,影响他一生的存在意義。你輕輕的一句,影响的深遠無法想像。如果你不幸説了,切記要不斷惡補這一句:『當初爸爸媽媽以為自己没有能力再要孩子,但神/上天藉你告訴我們,我...
24/03/2025

可以的話,千萬不要跟孩子説:『當初生你,是出於意外』。這句話孩子會一生銘記於心,影响他一生的存在意義。你輕輕的一句,影响的深遠無法想像。

如果你不幸説了,切記要不斷惡補這一句:『當初爸爸媽媽以為自己没有能力再要孩子,但神/上天藉你告訴我們,我們仍有能力去愛,你就是神/上天特定送給我們的,你是寶貴的禮物,你來到這個家,就是提醒我們要去愛,特别是去愛你。你是很重要的。』

Dr. Louis Kok

#我不是多餘的

《破·地獄中的醫治》很多人都對劇中人郭文玥的一個所為不明所以,身為救護員的她為何每次失救一個人,都跟着與有婦之夫上床,繼而每次上床後都明言自己與對方不是情人,甚至不是朋友,為何她會淪落至此?從病態心理的角度,當一個人不喜歡自己,覺得自己一文...
29/12/2024

《破·地獄中的醫治》

很多人都對劇中人郭文玥的一個所為不明所以,身為救護員的她為何每次失救一個人,都跟着與有婦之夫上床,繼而每次上床後都明言自己與對方不是情人,甚至不是朋友,為何她會淪落至此?

從病態心理的角度,當一個人不喜歡自己,覺得自己一文不值,他就會放棄自己,甚至作賤自己。郭文玥就是這樣成長的人,她不覺得自己有價值,因為家中重男輕女,她不覺得父親愛她,重視她,更甚者,她覺得父親嫌棄她,因為她有經血,被認為骯髒污穢。一個自覺身體已是污穢的人,又怎會怕性濫交會給身體帶來更多的污穢呢?正如曾經被性侵犯的受害者,也很難學會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一樣。

大家可以看到,一個缺乏愛的人,很難自愛。很多人都會安慰得不到愛的人要學懂自愛,這某程度好像是對的,因為這世界除了你自己之外,很難再找到第二位可以給你足夠之愛。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未被愛過的人,又怎知道愛是何物?要如何才算得上是愛自己,而不流於頭腦上的知識?

郭文玥最後之所以被超渡,就是從新感受到爸爸是愛她的,就是因為感受到這愛,她才能站起來,依着爸爸的囑咐,在餘生把自己視為『珍寶』。先是感覺自己是爸爸的『珍寶』,再有力為爸爸也好,為自己也好,決心日後珍惜自己,保存這珍寶。

大家有没有留意到,當被愛時,帶來被肯定。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比自己更強大的人來肯定自己,這個肯定才會有份量。

只有愛可治癒一切,只有得到愛,你才懂得愛自己。

Dr. Louis Kok
Psychologist

#破地獄
#被愛與肯定

《破·地獄的療癒點在哪裡?》(含少許劇透,慎入)很多人看過『破·地獄』的人雖然覺得很療癒,但卻懷疑多年父女的心病及兄妹的心結是否可以透過一場法事,或一紙遺囑便可完滿梳理?這是否只是電影橋段,現實生活根本没有可能發生?大家可能沒有留意,劇中父...
22/12/2024

《破·地獄的療癒點在哪裡?》
(含少許劇透,慎入)

很多人看過『破·地獄』的人雖然覺得很療癒,但卻懷疑多年父女的心病及兄妹的心結是否可以透過一場法事,或一紙遺囑便可完滿梳理?這是否只是電影橋段,現實生活根本没有可能發生?

大家可能沒有留意,劇中父女之間及兄妹之間的心結之所以能夠冰釋有着一個條件:父親已去逝。當一個人已去逝,無論你對他有多麽記恨,你心裡總會響起一個聲音:『是時候隨着對方的離開而了結』,即所謂粤語有云:『人都死咗,要嬲都嬲唔落』。

每個人都會經歷這種心路歷程,當『恨』不再恨時,『愛』便隨之而生。其實,在很多有問題的關係中,當中不是沒有愛,而是既有愛又有恨。但當愛與恨並存時,愛便被恨壓抑下來,使當事人覺得自己不再愛對方,或感受不到對方的愛。我們可以説,在你內的『愛的管道』被恨意瘀塞了,以致愛完全不能流溢。

為何當人去世,你便可以做到?

因為在那個情況下,你容易去寬恕。只有寬恕,真心的寬恕,恨意便會褪卻。而當恨褪色時,埋藏已久的愛便會再次顯露出來。當你能夠寬恕,你不只重新唤醒你去愛的能力,你對愛的觸感也更敏鋭。寛恕就是敲打瘀塞管道的工具,只要敲打得宜,『愛的管道』便重新啟動。

所以,關键的地方在於寬恕,你愈能夠去寬恕,你愈感受到世間有愛,否則你帶着恨意,所看到的,所着眼的,就是無數的不公和委屈。

是不是只有到『死』的一刻,才可以寛恕?

絶對不是,每個人都有寬恕的能力,只要你願意慢慢鬆開你手執『恨意』的手,你便開始對寬恕有新的體會。要記得,寬恕不是為別人,而是為你自己。當你去寬恕,你便開始感受到愛。

另外,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中,就算關係良好,你總不能期望時刻感受到對方的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限制和性格及成長上的缺憾,就算某人是上佳的好人,也不可能時刻讓身邊的人感受到愛;如果對方是平凡人,感受到愛的地方更少之又少,有時甚至帶着少不免的傷害。我們要明白,別人對你的愛猶如河流灌溉田地,河流總不能有太多的分支,把水份帶到每一幅田地,但我們可以在河流分支所到之處取水,然後用人力搬運到荒蕪乾涸之地灌溉。我們的心也是一樣,我們不可能在毎一個地方都感受别人的愛,但我們可以在收到愛時好好把握着這份愛,把它用來灌溉和滋潤我們心裡面那些乾涸之地,讓每一處都感受到愛的滋潤。我們可以藉此告訴自己:我是一個被愛的人。

Dr. Louis Kok
Psychologist

#破地獄
#愛與恨
#愛與寬恕
#家人之愛

甚麽是童年創傷?童年創傷源於童年受虐的經驗,而童年受虐有以下三個類别∶1. 情感虐待 - 這是最普遍的。由於父母不懂得與孩子相處,用錯了教導的方法而強加控制,或父母有自己的心理障礙或創傷而利用了孩子,這無形的影响將伴隨孩子一生。孩子長大後,...
13/10/2024

甚麽是童年創傷?

童年創傷源於童年受虐的經驗,而童年受虐有以下三個類别∶

1. 情感虐待 - 這是最普遍的。由於父母不懂得與孩子相處,用錯了教導的方法而強加控制,或父母有自己的心理障礙或創傷而利用了孩子,這無形的影响將伴隨孩子一生。孩子長大後,任何自身自然發出的情绪都會牽動過去被束缚、被控制、被勒索的經驗,而使到事情和個人情緖更加複雜,難於處理。

2. 軀体虐待 - 持續的身体虐待造成孩子自我與别人的界線受到破壞,别人可隨意闖入他的界線。孩子長大後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因為連最起碼保護自己都做不到。

3. 性虐待 - 這是最嚴重的,因為被利用為發洩的工具,孩子作為一個人的自我感覺被嚴重摧毁,孩子自己感到淪為一個没有生命的物質,甚至是一件玩具。

其實,很多人以為虐待是來自有接觸的攻擊。不,有一種被動的虐待是來自「忽視」。由於每個孩子都需要「被保護」、「被滋養」、「被愛 - 真正無條件下被愛着」,才能長成一個「有人性」、「有人味」的人,而不是一個徒具成長軀殼的人。所以,任何故意的忽視或無意的忽視都會造成傷害。

一個在受忽視下長大的人,當他需要保護他人時、滋養他人時、愛他人時,他會覺得力不從心,他會懷疑自己的付出,他會感到自己內心『很枯乾』,有種不真實,無以為繼的感覺。

Dr. Louis Kok
資深心理學家

#童年創傷
#童年虐待
#童年被忽視

25/09/2024

再次討論甚麽是『真愛』?

我始終認為,真的愛必須在犧牲,必須在苦痛下仍舊去愛對方,那才算得上。幾時你愛對方愛到底,但願意給對方自由選擇愛你多少、或不愛你,或根本不選擇與你在一起。你願意承擔風險,願意承擔不被對方選擇、不被接納的痛苦;這種世俗人認為很白痴、很儍、很戆居的愛就是『真愛』。

『真愛』找不到嗎?很多人窮其一生去尋找『真愛』,但找不着,因為『真愛』不是能找的,而是要建立的。

Dr. Louis Kok
資深心理學家。


#真愛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一生不會發亮發光,而催迫孩子從小,每個階段都要發亮發光。其實,人生哪有永遠都發亮發光的道理,孩子此刻不能發亮發光,不代表10年後,或20年後,或終其一生都不能發亮發光。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其發光發亮的時候,為何你不能等待,讓他們...
08/09/2024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一生不會發亮發光,而催迫孩子從小,每個階段都要發亮發光。其實,人生哪有永遠都發亮發光的道理,孩子此刻不能發亮發光,不代表10年後,或20年後,或終其一生都不能發亮發光。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其發光發亮的時候,為何你不能等待,讓他們有自己發光發亮的時候呢?

反而家長其實最需要做的,是不讓孩子的心火在成長中熄滅。那就已經足夠了。

Dr. Louis Kok
資深心理學家


#讓孩子發光的秘訣

很多孩子都喜歡看「憨豆先生」,你更要讓他們看一看「憨豆先生」的真人版成長故事∶憨豆先生(羅溫艾金森飾)-一個從未放棄夢想的男人的故事。羅溫·艾金森出生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小時候就因為口吃而飽受折磨。他也因為長相而在學校成為被嘲笑和欺負的對象...
13/07/2024

很多孩子都喜歡看「憨豆先生」,你更要讓他們看一看「憨豆先生」的真人版成長故事∶

憨豆先生(羅溫艾金森飾)-一個從未放棄夢想的男人的故事。

羅溫·艾金森出生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小時候就因為口吃而飽受折磨。他也因為長相而在學校成為被嘲笑和欺負的對象。霸凌他的人認為他看起來像外星人。他的一位老師認定他是一個奇怪的人,因此他變咸一個非常害羞、孤僻的孩子,沒有多少朋友。他只有埋首在科學領域,然而老師認為他並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更認為他不可能成為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但他證明了每個人都錯了。在考入牛津大學期間,他開始愛上表演,但由於語言障礙而無法表演。他獲得了電機工程碩士學位,獲得學位後,他才出現在任何電影或電視節目中。

很多電視節目都拒絕了他,儘管遭到了許多拒絕,他雖然感到很沮喪,但他從未停止相信自己。他非常熱衷於讓人們開懷大笑,並且知道自己非常擅長。他開始越來越專注於自己的原創喜劇小品,他很快意識到,每當他扮演某個角色時,他都能流利地說出話來。他找到了克服口吃的方法,這也為他的表演提供了靈感。在攻讀碩士期間,羅溫‧艾金森 (Rowan Atkinson) 與他人共同創作了一個奇怪、超現實、會說話的角色,稱為「憨豆先生」。

他在其他節目中取得了成功,《憨豆先生》使他享譽全球,儘管他因外表和言語障礙而面臨種種障礙,但他證明,即使沒有健碩的身體或好萊塢的面孔,你也可以成為其中之一個演員。羅溫·阿特金森的勵志成功故事如此鼓舞人心,因為它告訴我們,要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熱情、努力、奉獻和永不放棄。你更要相信自己💪。

故事的啟示:
沒有人是生來完美的。不要害怕。儘管有弱點和失敗,人們每天仍然可以完成令人驚奇的事情。所以,在你僅有的一生中,盡力而為吧。

13/07/2024

當青年有亞斯伯格症……

患有亞斯伯格症的青少年可能在社交互動、自我照顧、人際關係(社交和浪漫)、組織等方面有困難。

在青少年時期,患有亞斯伯格症的人可能會經歷焦慮、憂鬱和嚴重的精神創傷。憂鬱症是由於無法形成有意義的友誼和關係或無法與他人互動而引起的。有些人也可能患有情緒障礙和其他需要治療和解決的精神疾病。許多患有這種問題的兒童成年後仍留在家裡,但其中一些可能會結婚並獨立工作。早期介入對於這些兒童的潛在正常功能至關重要。

心理輔導雖不能完全治好亞斯伯格症,但卻可提昇他們與人相處的適應性,繼而提昇他們的自我感覺趨向正面,不容易受情緖病所牽絆。患有亞斯伯格症的人一生也可以活得很好。

Dr. Louis Kok
資深兒童心理學家

#亞斯伯格症青年


《清晨的恐懼》很多人都經歷過清晨時一覺醒來的恐懼感,這種恐懼感使你非常驚恐,像跌入深淵,這種感覺使你不願起床,不想上班或上學,全身沒有動力,所以亦有人稱為「清晨的抑鬱」。恐懼的來源不僅是要面對新的一天,而是從睡夢中醒來,重新發現現實世界是那...
05/07/2024

《清晨的恐懼》

很多人都經歷過清晨時一覺醒來的恐懼感,這種恐懼感使你非常驚恐,像跌入深淵,這種感覺使你不願起床,不想上班或上學,全身沒有動力,所以亦有人稱為「清晨的抑鬱」。

恐懼的來源不僅是要面對新的一天,而是從睡夢中醒來,重新發現現實世界是那麽的殘酷,而自己又是那麽的無能和無力。當這些意識在你醒來的一刻從天而降時,因為你的所有防禦機制還未啟動,你便只有「硬食」,棄械投降,跟着照單全收。最後,你感到自己的抑鬱又復發了,呆在床上,不停在問题上愈鑽愈深。

然而,要解決這清晨的恐懼其實可以很簡單。當你醒來時,盡快有行動地起床。就算不能蹦跳起床,也必須緩慢地起床,例如:穿衣,摺被子,腳踏在地上……上洗手間,甚至喝水/吃東西等,只要你有持續的行動,你的大腦便會完全甦醒過來。雖然你仍可能對新的一天充滿恐懼,但你心理上的防禦機制已然唤醒,你不會一面倒相信新的一天一定糟到透頂,或許就算糟到透頂,你總有方法幫自己過得舒服些。

所以,要記得,醒來時要立即起床,愈懒床,情況愈糟。

資深心理學家
Dr. Louis Kok , MD, PhD

#清晨的恐懼
#清晨的抑鬱
#醒後不願起床

《「愛人如己」我知道,為何我總是愛得不徹底?》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期望得到愛,也渴望活在一個彼此相愛和尊重的環境。但是,我們知道要塑造這個環境必須要由自己做起,最少你是一個心中有愛的人,你才感受到世間有愛。然而,實際上我們總發現自己很難去愛...
05/05/2024

《「愛人如己」我知道,為何我總是愛得不徹底?》

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期望得到愛,也渴望活在一個彼此相愛和尊重的環境。但是,我們知道要塑造這個環境必須要由自己做起,最少你是一個心中有愛的人,你才感受到世間有愛。

然而,實際上我們總發現自己很難去愛,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愛得力不從心,我們感到氣餒,甚至覺得愛是不可能的。

其實,要去愛别人除了第一步你需要懂得去愛自己之外,你還需要排除三個心理障礙:

1. 愛不應帶有期望 -
很多人對人表現愛心,心中附帶着對那人的期望;期望他得到愛的滋潤後,有所改變。在很多婚姻中,很多人都帶着這誤解,期望用愛去改變對方的品性,行為,習慣,往往弄得焦頭爛額收場。愛就是不應帶有期望,如果帶有期望,愛就變成一個工具去改變對方,愛已自動失去了其價值。真愛應該是無條件的 - 愛昨天過去的他,愛今天原本的他,也愛明天將要成為的他。

2. 去愛的人不應站在高地 -
如果你去愛某人,你從一個高位上去看那人,這愛便成了「可憐」和「施捨」,那人縱使接受了你的愛,你付出的愛也很難幫助那人變得堅强。我們最少要用一個同等的位置,甚至比那人更低的位置去愛那人,這樣別人不單容易接受,不會因接受你的愛而損害自己的尊嚴,你付出的愛也變得更有力量,更療癒人心。另外,切萬不要因為你付出愛,而自覺高人一等。很多人藉付出去抬高自己,這根本已不是「愛」了。愛與被愛本來就是你的本能,我們反璞歸真,沒有什麽了不起呢!

3. 去愛要放下心理的武裝
很多人害怕去愛就是懼怕被傷害。很多人去愛時,對人諸多防範,設立過多的警戒心,這樣不但别人很難領受到愛,自己也覺得自己愛得綁手綁腳。不錯,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也需警覺自己的善心有沒有被人利用,但是,如果我們付出愛時,老是在猜度和計算,擔心自己被傷害,你又有多少心思放在你所愛的人身上呢?要愛得徹底,你就是預備有受到傷害的可能。你要不計較吃虧和受傷害,愛才會是「不保留」的,否則只會處處留有一手。要受得起傷害當然不是易事,所以去愛別人前必先懂得愛自己。一個懂得愛自己的人,可以肯定到自己的價值,他才能站得穩,他也更能經得起付出愛後别人的反應,甚至傷害。傷害對他不礙事,因為他穩住自己的腳步,沒有損害到自己的價值。

Dr. Louis Kok
資深心理學家

#為什麽很難去愛

21/02/2024

我對孩子們説:
『如果你要靠外物去承托你,你在人前才顯得有價值,你其實自覺自己一點價值也没有。甚麽名牌電話、衣物都如是,你的珍貴其實都不在於此。』

如果你的孩子在外面遭遇挫折, 因而情緒低落而把自己鎖在房間內, 各位爸爸媽媽:切記, 切記, 不要強迫他/她與你溝通, 雖然你很擔心和不了解他/她的情況.記得, 重新接觸是由「關心」開始, 而非由「溝通」開始. 不要在此刻強調「溝通」, 溝...
09/01/2024

如果你的孩子在外面遭遇挫折, 因而情緒低落而把自己鎖在房間內,

各位爸爸媽媽:切記, 切記, 不要強迫他/她與你溝通, 雖然你很擔心和不了解他/她的情況.

記得, 重新接觸是由「關心」開始, 而非由「溝通」開始.

不要在此刻強調「溝通」, 溝通不是萬靈丹, 他們此刻需要的是「關心」, 而非「溝通」.

其實, 一個無聲的「關心」可能更實際🥰

Dr. Louis Kok
Child Psychologist

#無聲的關心
#溝通不是萬靈丹

Address

Wan Chai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7:00
Tuesday 09:00 - 17:00
Wednesday 09:00 - 17:00
Thursday 09:00 - 17:00
Friday 09:00 - 17:00
Saturday 09:00 - 17:0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香港兒童心理健康中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香港兒童心理健康中心: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