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肇聯中醫師

盧肇聯中醫師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師(註冊編號 Register Number :005810)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學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風及臨床神經科學理學碩士
Bachelor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aster of Science in Stroke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臨床興趣:
痛症、頸椎病、腰痛、坐骨神經痛、關節損傷、中風後調理、腸胃病、戒毒

13/10/2025

讓人不抗拒的針灸方法

日常經常被問到「針灸有甚麼用」,「針灸痛唔痛」的問題。

這兩個問題的思考,經過多年和患者溝通的累積,其實很大可能是

「如何既得到針灸的好處,又可以減少針灸的成本(通常係痛楚和恐懼)」

減少針灸成本(疼痛)的方法

會引起針灸疼痛的感覺,具體上有2個位置比較明顯

1. 皮膚淺層約1-2mm 深度
2. 血管及血管旁邊位置

減少 (1 )引起的疼痛: 加快入針速度,短時間讓針穿過有痛感神經末梢的皮膚深度(最面層的1-2mm)

如何做到: 醫師必須有足夠的指力,及熟練的落針方法,才可以在進針時快速讓針穿過皮膚。可以通過有目的性的訓練達成。

用比較幼的針灸針具:直徑0.18mm 或0.12mm( 美顏針),可以減輕進針時的不適感。常用的針灸針粗度是 0.25mm)

減少( 2) 引起的疼痛:
只要避開可見的血管,針灸疼痛感起碼可減少一半。

如何做到:在需要落針的穴位,皮膚可見到清晰的靜脈(青筋),可以用左手輕輕推移皮膚,右手落針時避開血管,可以有效減少刺痛感覺。

待續🙂

70歲女士 突發性耳聾案例2025年4月尾初診,當時主訴聽力下降已2個月而且聽聲音好似「隔咗一層膜」 的感覺,和有雜聲。最初她告訴我,很害怕失聰,希望針灸可以幫助她恢復聽力。治療了2個月,針灸了10次低音(250Hz)由最初40分貝,提升到...
08/07/2025

70歲女士
突發性耳聾案例

2025年4月尾初診,當時主訴
聽力下降已2個月
而且聽聲音好似「隔咗一層膜」 的感覺,和有雜聲。

最初她告訴我,很害怕失聰,希望針灸可以幫助她恢復聽力。

治療了2個月,針灸了10次
低音(250Hz)由最初40分貝,提升到25分貝,就可以聽到。

500Hz 由最初55分貝,改善到45分貝就聽到。

分享本病案,是因為有不同病人對我講,如果唔係睇到之前寫的案例,耳嗚也不知道該找哪一科的醫生求助。

從這個案例,針灸及中藥治療,有助加快神經的修復。希望可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沙田中醫 #中醫 #針灸

26-6-2025出席香港中醫醫院項目第十二輪諮詢會關注香港中醫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校友會 #中醫
30/06/2025

26-6-2025

出席香港中醫醫院項目
第十二輪諮詢會

關注香港中醫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校友會
#中醫

感謝教育大學趙教授及蘇博士團隊新華中醫中藥促進會剛過去的星期六( 28-6-2025)晚上為三間大學中醫畢業生主辦了中醫師職場幸福感  及生涯發展工作坊大家獲益良多😁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校友會
30/06/2025

感謝
教育大學趙教授及蘇博士團隊
新華中醫中藥促進會

剛過去的星期六( 28-6-2025)晚上

為三間大學中醫畢業生主辦了
中醫師職場幸福感 及
生涯發展工作坊

大家獲益良多😁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校友會

近期處理的濕疹案例3星期,共6次治療繼續努力❤️ #沙田中醫  #濕疹 #針灸
29/04/2025

近期處理的濕疹案例
3星期,共6次治療

繼續努力❤️
#沙田中醫 #濕疹
#針灸

06/03/2025

街頭健身

昨日完成第9堂的Calisthenics ,進度良好。

Calisthenics 中文的譯法有好多,有時叫街頭健身,或者徒手健身,我沒有深入研究。
至於為何選擇徒手健身,大致有以下3種原因:

1. 唔知幾時睇咗D文獻1 :雙手握力越好,通常會比較長壽
2. 唔知幾時睇咗D文獻2:身體肌肉量越多,通常會比較長壽
3. 增強核心肌群(Core) 肌力和協調(穏定性),可以減少腰痛,頸痛,跌倒等風險

仲有,我比較喜歡呢種運動員既身型。

平時有邊種運動,可以
1. 增加握力?
2. 增加肌肉量?

我諗到係重量訓練,即係做gym,而另一樣就係徒手健身。

徒手健身以自身體重來做訓練,當然有佢既好處,亦都有佢嘅唔好處

先講好處:
就係相對簡單,唔洗太多額外工具,基本上有一條單槓,同雙槓就可以做到

常做的動作包括
推:掌上壓 ( Push Up) ,雙槓撐體(Dips)
拉:引體上升 ( Pull Up)
腹(核心) :捲腹,L-sit
腳: 深蹲,單腳蹲,弓步 等

再高階D既動作:
前水平,後水平,手倒立,暴力上槓,人旗,俄式挺身等等
仲可以玩埋花式

唔好既地方:
1. 動作一係做到,一係做唔到:做唔到既動作,如果無合適方法一步一步學習,通常會因為做唔到而好快放棄。
2. 無乜gear 可以消費,亦唔潮流。

由入門到熟悉既過程,當中有好多知識需要學習。
如何解構一個高階動作,拆細練習;
每個動作如何做可以避免受傷;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訓練課表;
如何衡量進度;
如何令練習變得更有趣味等;

每一樣都需要時間去學習,亦都將大部份的問題交俾教練。

想長壽和健康,記住要增加握力,全身肌肉量,和核心穩定性。
徒手健身只係其中一個方法,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方法。

Day 65
#中醫 #脾主肌肉 #運動可以健脾 #健脾袪濕
#直到可以做到前水平

27/02/2025

養生- Less is more

保持健康的方法很多,確實令人眼花撩亂,無所適從。

養生,可以話複雜,可以話簡單。

我傾向覺得佢得簡單。

中醫學講體質理論,我們在這一刻各自有自己的體質狀態。

簡單講,
體質一般唔會短時間有太大改變

因為,
現在體質=先天 + 後天生活習慣

所以,
有乜習慣,基本上就有乜嘢體質。

例如,
你鍾意食甜嘢,食大量澱粉質,就會傾向痰濕體質;
濕氣重就易攰,攰就想食大量甜食,澱粉質。
未來就容易有糖尿病,三高,水瘤,脂肪瘤,水腫等
唔舒服睇中醫,醫師就話你濕氣重,叫你唔好食甜嘢,易生濕氣既嘢。

無限loop

想保持健康,可以先了解自己的生活習慣,
看看有沒有妨礙自己恢復健康的障礙,一步一步移除它。

內經 《素問·上古天真論》:「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即係 Minimalism,Less is more 。

唔係叫你乜都唔做,係要㨂得精、重要的來做啫

Day 58
#直到可以做到前水平

美容小姐姐第一張相啲色調奇奇怪怪 #佐敦  #中醫  #針灸 #濕疹  #婦科  #調經
20/02/2025

美容小姐姐
第一張相啲色調奇奇怪怪

#佐敦 #中醫 #針灸
#濕疹 #婦科 #調經

膽大心細,心狠手辣一個中風病案今天,70歲的X女士因為膝頭痛來覆診。X的丈夫Y,在不久之前也來找我看診,對上一次見Y都好幾年前。我對Y的印象不算太深刻,但他每次對我都很熱情,好像認識了很久,有一種曾經共過患難的感覺。但我翻查病歷,過往替Y處...
20/02/2025

膽大心細,心狠手辣
一個中風病案

今天,70歲的X女士因為膝頭痛來覆診。

X的丈夫Y,在不久之前也來找我看診,對上一次見Y都好幾年前。我對Y的印象不算太深刻,但他每次對我都很熱情,好像認識了很久,有一種曾經共過患難的感覺。但我翻查病歷,過往替Y處理的問題,都是一般小狀況,沒有太多記憶。

直到有一次,我替Y治療時,他的電話響起,屏幕顯示出X女士的名字,我才知道到底發生過甚麼事。

X今天告訴我,2024年睇胃痛那段期間,她的左眼左上角,突然出現一個黑影,持續了數天。
當時診症的整個畫面立即在腦海中浮現:我替她做了視野檢查。

這個檢查,是在求學時讀眼科時學的。操作算是簡單。
當時我憑這個很「陽春」的檢查,發現到她左眼左上方的視野出現缺損,這情況一是視網膜出現問題(脫落),一是腦神經出現問題。我立即叮囑她必須去找眼科,就這樣有幾個月都沒有再見X。

原來,當時X中風了,幸好只是少範圍的血管堵塞,影響到腦部視覺區域,負責左眼視力的部分受損,經過醫院的檢查及治療,情況已經穏定,不過回想起來仍是覺得驚險。

她再回想起來,在視力缺失前,面部曾經試過麻痹,我估計應該是TIA (短暫性腦缺血)引致,是一種接近中風的狀況。腦血管短暫地被血塊堵塞,相應的部位出現功能缺損,如腦部負責手活動的部位缺血,就會手部乏力,如負責言語的部份(左腦)受損,就會說話能力下降。

出現TIA後,如無合適的處理,日後中風的機會非常大,要重視。

回想起整件事,我仍然覺得驚險。
很慶幸
1. 多年前上堂有聽書,我識做個檢查
2. 當時我有為她檢查
3. 能當機立斷叫她立即去睇眼科,而因為我們之間有信任,她有去找醫生
4. 眼科醫生也作出合適的轉介。

才能避免一次更嚴重的中風。

師兄教落
行醫,八個字:膽大心細,心狠手辣

銘記於心。
果然,我哋係共過患難😊。

#沙田中醫 #佐敦 #中風 #針灸

18/02/2025

肝血不足 (附:桂圓枸子紅棗茶)

如果你發現朋友個朋友經常神不守舍,好易驚,又易發怒,可能係肝血不足。

《黃帝內經•靈樞》第八•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

肝藏血,肝要有足夠的血,才能發揮應有的功能。肝的功能就是疏泄,主全身之氣血的流動。肝氣不流動,就可算是肝氣鬱結,出現上以上一連串的症狀。

成日話情緒唔好,就係肝氣鬱結。
其實:
有情緒 不一定 等如 肝氣鬱結

身體的血不足,肝唔夠血就會影響肝的疏泄功能,全身的氣血的流動就會受到影響。
有時覺得驚,有時覺得嬲,都是反映肝的問題。

至於為何唔夠血,下次再講。

桂圓枸子紅棗茶

材料:
桂圓(龍眼肉) 15克(約5-8粒)
枸杞子 15克 (約20-30粒)
紅棗2-3粒

做法:
枸杞子、紅棗清水沖洗淨,紅棗開邊
所有材料放入玻璃杯中,以開水沖泡服用,或者用水煮沸放涼,即可飲用。

#養生 #養血
#沙田中醫 #佐敦中醫

18/02/2025

養生的習慣(附:雲苓白朮袪濕茶 )

養生,另一個說法是健康管理。

身體健康與否,取決定好習慣和壞習慣的累積。
有充足的睡眠,理應比睡眠不足健康一些

在建立習慣前,我們先要問,為何我們要保持健康?管理健康?
我認為需要找到自己要保持健康的原因,才能持續有動力地去管理健康

例如:

達成自己的願望(興趣,事業,財富目標等)
提升生活質素 (每日精神奕奕,開心等)
享受生活(和重要的人相處,飲食,旅遊等)
照顧家人
陪伴孩子成長
為其他人作出貢獻

有一個說法,10000。
健康是1, 在前面,其他如家庭、人脈、事業、財富等是後面的0 。如果失去了健康,空有其他的人和事,也享受不了,最終也只得0。

要健康,首先問問自己,我為何要健康?
如果暫時未想到原因的話,不緊要
煲以下的袪濕湯水,做住先,慢慢再尋找自己健康的Why 。

雲苓白朮袪濕茶 (2-3人份量)
材料:
雲茯苓 30克
白朮 15克
扁豆衣 20克
蜜棗 2粒
水 2-3公升

做法:
1. 浸泡並洗淨雲苓、白朮及扁豆衣
2. 材料放入煲內,加水煲滾
3. 轉慢火煲60分鐘即可隔渣,平時當茶水飲用
4. 可適量加少量糖調味

這個茶可以健脾袪濕
適合容易肚瀉,大便粘滯,經常疲累,手腳重,眼腫面腫的人士飲用。

近期天氣潮濕,可以1星期煲2次。

#沙田中醫 #佐敦中醫 #養生
#袪濕 #健脾

南瓜小米粥(2人份量)小米功效: 補脾養胃,補腎益精,安神助眠,幫助排便。材料: 小米 60g日本南瓜 150g枸杞子 10g水 適量鹽/糖  適量做法:1. 小米洗淨,瀝乾;南瓜去皮去籽,切小塊;杞子洗淨,瀝乾。2. 加6碗水入煲,煲滾後...
13/02/2025

南瓜小米粥(2人份量)

小米功效: 補脾養胃,補腎益精,安神助眠,幫助排便。

材料:
小米 60g
日本南瓜 150g
枸杞子 10g
水 適量
鹽/糖 適量

做法:
1. 小米洗淨,瀝乾;南瓜去皮去籽,切小塊;杞子洗淨,瀝乾。

2. 加6碗水入煲,煲滾後放入小米,用中慢火煮沸,撈走表面泡泡雜質。

3. 加入南瓜塊煮30分鐘,適時攪拌,以防黐底。

4. 放入已洗淨好的杞子煲10分鐘,加鹽調味。

煮好後的南瓜小米粥濃稠香黏,如喜歡甜食的可以轉用糖熬煮。

小米味甘、鹹,性平,微寒,入腎、脾、胃經。
《本草綱目》所載,小米功效為:「養胃氣,去脾胃中熱,益氣,陳者苦寒,治胃熱消渴,利小便……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

#養生 #沙田中醫 #佐敦中醫

Address

榮福堂 新界沙田乙明邨11號地舖
Hong Kong

Opening Hours

Tuesday 09:00 - 19:30
Thursday 09:00 - 19:30
Saturday 09:00 - 17: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盧肇聯中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盧肇聯中醫師: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

痛中尋醫

痛症是都市人最常見的健康問題。一般由疾病、意外或長期姿勢不良等引發,嚴重影響身心,牽動情緒疾病。

有見及此,盧肇聯註冊中醫師透過豐富的臨床經驗,綜合「古法中醫精髓」和「現代科學結晶」,分享一些常見的痛症資訊,如關節退化、肩周炎、坐骨神經痛、網球肘等,提升大家對於痛症的認識及了解,並學會管理疼痛、心體兼治,免受痛症支配。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學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風及臨床神經科學理學碩士 Bachelor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aster of Science in Stroke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臨床興趣: 痛症、頸椎病、腰痛、坐骨神經痛、關節損傷、中風後調理、腸胃病、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