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Seed

Play Seed 將遊戲的恩賜、熱情及知識服侍小孩,讓孩子在愛、自信、被尊重的環境成長。

丘成瑤 女士
Ms Yoyo Yau
RPT (T4182), RSW, MSocSc (Counselling)

• 美國遊戲治療協會 註冊遊戲治療師
• 香港社會工作協會 註冊社工
•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工作學士及香港大學輔導學碩士
• Mameshare 親子平台「繪本童心」專欄作家
• 書伴我行香港基金會(Bring Me A Book Hong Kong)專業培訓導師


現為兩名孩子的母親。Yoyo 受訓於香港大學及美國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的遊戲治療課程與督導,多年來從事親子共讀培訓 及遊戲治療輔導工作。她致力為家長提供親子關係治療培訓 (Child-Parent Relationship Therapy 「親子遊戲家長小組」),幫助改善親子關係,並將繪本應用於兒童輔導工作,藉此幫助孩子舒緩情緒, 帶來治療的果效。現時她以私人執業的形式為學校、社福機構及個人提供遊戲輔導、訓練小組、工作坊 等,為家長提供正面的支援,促進兒童在愛中快樂成長。


Products
為學校、社會服務機構、教會等不同團體提供遊戲培訓、兒童遊戲治療及親職教育小組、講座及工作坊等,亦可為各類機構度身訂造合適的服務。

家中的考試戰場 — 周婉芬博士
03/06/2025

家中的考試戰場 — 周婉芬博士

最常出現親子矛盾的戰場,應該是做功課溫習的書桌了。...

“Children are likely to live up to what you believe of them.“  - Lady Bird Johnson #考試準備  #考試壓力  #親子關係  #家長  #小朋友
31/05/2025

“Children are likely to live up to what you believe of them.“
- Lady Bird Johnson

#考試準備 #考試壓力 #親子關係 #家長 #小朋友

See you on April 27!
25/03/2025

See you on April 27!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參加 🤗講題: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工具、技巧、心法」日期: 2024年12月8日(星期日)時間: 下午2時至下午3時30分地點: 香港中央圖書館 (2/F 兒童圖書館)講者: 丘成瑤女士備註:• 活動以粵語進行。• 免...
30/10/2024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參加 🤗

講題: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工具、技巧、心法」
日期: 2024年12月8日(星期日)
時間: 下午2時至下午3時30分
地點: 香港中央圖書館 (2/F 兒童圖書館)
講者: 丘成瑤女士
備註:
• 活動以粵語進行。
• 免費入場。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 公眾人士可於講座舉行前兩星期開始以電話登記留座。

查詢電話: 2921 0385

https://www.hkpl.gov.hk/tc/extension-activities/event-detail/262365/how-to-help-young-children-fall-in-love-with-reading-tools-techniques-and-methods

25/09/2024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培養自律和守時的品德至關重要。一個清晨,我聽到鄰居一位父親的怒吼,他的話語中流露出極度的不耐煩:「你今天不用去學校了!我已經叫了你十分鐘,你到底在幹什麼?」隨後是孩子的哭聲和父親更...

08/06/2024

👉👉👉 突發回應:保安道圖書館躁婦打罵女童

大家還記得自己學習時,你最想父母或老師做什麼嗎?

做功課和溫習經常成為父母和子女的戰場,就近日一則新聞,母親在圖書館打罵其女兒,心裏感到難過!心痛是女孩子那份驚恐,更甚是母親責罵的說話,會令她以為自己十分蠢和無用!

💡我們借這事對父母作一些提醒:

1)父母在協助子女溫習時,假如已經很激氣,不妨給大家十分鐘的小息,否則脾氣便會爆發。父母的盛怒會令孩子感到驚慌,在驚恐下學習,無論在學習動機和成效上也只會有負面影響。⛔️😮‍💨

2)父母盛怒時侮辱的說話,孩子會照單全收,直接傷害他們的自尊和自信,所造成的傷害是一生之久!比測驗考試成績退步,影響更加大和深遠!🈲🤐

3)溫習和做功課對孩子是一個苦差,在開始或整個過程多讚賞孩子的努力,嘉許孩子合作的態度,和做得對的部分,不要只去批評他的錯處。因為「讚賞」對學習的情緒、動機和成效,都有極好的幫助!👍☺️

#親子遊戲 #遊戲治療 #親子關係 #子女 #家長 #管教 #管教 #圖書館

01/11/2023

#新書推出

🤩新書預購78折優惠
😢希望學感動出版《別告訴孩子月亮會來割耳朵——戲劇治療師的育兒心語》/ 陳凌軒著

就在中秋之夜,讓我們一起扭轉上一代無意識地傳承下來的恐懼吧!
誰說我們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

的而且確,在華人社會,民間廣泛流轉著這麼一個神秘的傳說:「不要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月亮會來把你的耳朵割下來。」《別告訴孩子月亮會來割耳朵——戲劇治療師的育兒心語》作者陳凌軒,小時候就曾因為媽媽無意地拋下的這一句話,而陷入深深的恐懼。
藉著本書的出版,陳凌軒帶領我們反抗藉恐懼來規管教育下一代的華人文化,並鏗鏘擲下育兒宣言:「上一代無意識地傳承下來的憂慮與恐懼,我們帶著意識割除,讓下一代可以更自由地當自己。」
本書輯錄作為戲劇治療師的她,十年來寫下的育兒心語,一個個親身經歷的片段充滿了智慧的省思、溫暖的情感,讓每日營役掙扎於教養子女的父母,在閱讀之時得著心靈安慰,放下不必要的內疚與自責,以寬廣的心重拾育兒的趣味。
在書中,陳凌軒許下最真誠的盼望:「孩子,我心裡常常暗暗祈求,希望,你的世界不會因為我而變小;但或許,我的世界會因為你而變大。」🥰

本書推薦序
何比(Sage Farmily創辦人)
哈克​​(本名黃士鈞,諮商輔導博士)
莫宜端(言語治療師)

聯合推薦人
王理書(從親職到靈性工作的深耕者)
林嘉欣(演員)
洪曉嫻(詩人)
莊梅岩(劇作家)
張志豪博士(戲劇治療教育及實務工作者)
黃明樂(作家/人生教練)

🥳希望學現正推出新書78折優惠!
如購買本新書,同時加購其他任何希望學書籍合共滿1,200新台幣以上,更將享75折優惠!
凡購買任何希望學書籍合共達20本以上,還享有港澳台免運費。
請在以下網站輸入優惠碼 Hope_jfy 直接訂購:
https://booksunion.com/hopology

#希望學 #親子散文系列 #親籽 #中秋佳節 #月亮節 #中秋節快樂 #一年容易又中秋 #大家有沒有聽過其他月亮傳說

「一個人的洞有時就是一個洞,其他種種都未必能合適填補。能怎樣?就跟這個洞共存⋯⋯」
14/06/2023

「一個人的洞有時就是一個洞,其他種種都未必能合適填補。能怎樣?就跟這個洞共存⋯⋯」

女兒拼一副一千塊的 拼圖 。完成的時候發現無法完成。缺了那麼一塊。愁雲慘霧。全家總動員給她地毯式搜索不果。細佬很輕鬆:「你不去找它的時候,它自然就會跑出來。」但家中其他人沒有細佬的境界。爸爸一直唸,肯定....

【繪本童心】管教態度不一起爭執 孩子要站那一邊?文章分享:丘成瑤,Yoyo Yau,美國註冊遊戲治療師家長小組中,有兩位參加者不約而同地表示自己與伴侶的管教態度不一致,令伴侶很不滿,而自己亦因未能符合對方的要求,也感到很無奈和委屈。自孩子出...
24/05/2023

【繪本童心】管教態度不一起爭執 孩子要站那一邊?
文章分享:丘成瑤,Yoyo Yau,美國註冊遊戲治療師

家長小組中,有兩位參加者不約而同地表示自己與伴侶的管教態度不一致,令伴侶很不滿,而自己亦因未能符合對方的要求,也感到很無奈和委屈。

自孩子出生以後,夫妻的關係亦隨即產生很大的變化。雙方由獨立自主,逐漸變成合作伙伴,成為照顧和管教孩子的重要拍檔。可是有時會因彼此性格不同而很難協調,甚至產生磨擦。例如,有些妻子會投訴丈夫,自己總是要擔當「壞人」的角色來教導孩子,而對方卻做順人意的「好人」。最後,孩子往往找爸爸做擋箭牌或安慰,令媽媽感到又傷心又生氣。

在處理孩子的管教方向時,父母宜先彼此達成共識,讓管教子女時的態度堅定一致,更重要是執行時要互相尊重,因為孩子正在觀察父母間的互動。

另外,避免當面批評對方的管教方式,有需要可事後再與對方討論或建議。例如,當其一方處理孩子問題時,另一方不宜作出批評或推翻對方的決定,因為會令對方感到不尊重及影響夫妻關係,更重要是會影響對方管教時的權威性,令孩子覺得只需聽從「話事」的一方。假如對方做決定後,孩子嘗試尋求你出手改變結果,你可以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好唔開心,但爸爸已經決定了!」我們可以明白孩子的感受,但仍然尊重對方的決定,無需因遷就孩子的情緒而改變結果。藉此讓孩子經驗情緒不能控制父母,而父母的態度是堅定又一致。

父和母是教養孩子的最佳拍檔,在管教過程中互相扶持及一起成長。也許會因為彼此的價值觀或成長經驗不同,而產生很多磨擦,但學會良好的溝通及互相接納是重要的夫妻之道。

提提大家,除了在內心珍惜你的最佳拍檔,也可以透過一些小行動或一句肯定的說話,來表達你對拍檔的感謝及欣賞,成為彼此前行的動力。

延伸閱讀書目:
1) 《要站哪一邊》
作者 / 繪者: 黃郁欽

2) 《吵架的松鼠 / The Squirrels Who Squabbled》
作者: 瑞秋‧布萊特 (Rachel Bright)

3) 《媽媽變成鴨》
作者: 鄧惠文,小巫愛麗

4) 《這不是你的錯》
作者:伊洛娜‧拉姆汀克 (Ilona Lammertink)

5) 《好一個吵架天 / Quarreling Book》
作者:夏洛特.佐羅托 (Charlotte Zolotow)

March 27, 2023
全文:https://www.mameshare.com/夫妻關係-管教-爭執-為婚姻保鮮-吵架的藝術-繪本/

#親子共讀 #繪本分享 #好書推介 #親子關係 #遊戲治療 #繪本童心 #幼兒教育 #管教方法

如何為夫妻關係保鮮?家長小組中,有兩位參加者不約而同地表示自己與伴侶的管教態度不一致,令伴侶很不滿,而自己亦因未能符合對方的要求,也感到很無奈和委屈。自孩子出生以後,夫妻的關係亦隨即產生很大的變化。雙...

【繪本童心】認識獨特的我﹒認同自我價值文章分享:丘成瑤,Yoyo Yau,美國註冊遊戲治療師最近與孩子共讀 Amy Krouse Rosenthal (1965-2017)創作的《我是驚嘆號(Exclamation Mark)》,故事內容十...
24/05/2023

【繪本童心】認識獨特的我﹒認同自我價值
文章分享:丘成瑤,Yoyo Yau,美國註冊遊戲治療師

最近與孩子共讀 Amy Krouse Rosenthal (1965-2017)創作的《我是驚嘆號(Exclamation Mark)》,故事內容十分有趣。「驚嘆號」從一開始就與別不同,因為它的外型較高,站在「句號」中間,總是鶴立雞群般引人注意。於是,「驚嘆號」努力想辦法試著融入,它希望跟大家一樣。但無論如何也不成功,這令它感到很「洩氣」、「困惑」及「不知所措」。

這時候我將故事暫停了一下,然後問孩子:「你有沒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經驗?你的感受是否跟驚嘆號一樣?」孩子的回答讓我感到有點意外,她說:「有的,就是很多同學都帶眼鏡,但我沒有(帶眼鏡)呢!不過我沒有『驚嘆號』那樣不開心,因為感覺這是一件好事,而且我很喜歡自己這樣!」雖然只是小事一樁,但她那句「喜歡自己這樣」卻令我感到很安慰,因為孩子很滿意自己。

從群體生活中,我們也許會跟「驚嘆號」一樣,發現自己與眾不同之處。然而你會為此感到耿耿於懷又沮喪,還是接受和認同自己的獨特處?

家長要幫助孩子肯定自我價值,其中最重要是「接納」孩子的獨特性,試想像如果父母對自己諸多批評,孩子又怎會認同自己呢?除了少批評外,父母亦不宜將孩子比較,因為「比較」令孩子覺得自己的價值不及別人。

在作者Amy的另一本作品《我是湯匙/Spoon》中,從小湯匙的故事提醒我們不需要和別人比較,也不必羨慕別人總比自己更好,因為每個人都有他獨一無二的價值。

作者Amy的作品經常透過有趣的故事,讓孩子了解每個人獨特的價值,學會好好欣賞自己。大家可以翻閱更多她的作品,或瀏覽她的專頁:https://www.whoisamy.com 了解更多創作背後的故事。

延伸閱讀書目:
1) 《我是驚嘆號/Exclamation Mark》
作者: 艾美.克蘿思.羅森朵 (Amy Krouse Rosenthal)

2) 《我是湯匙/Spoon》
作者: 艾美.克蘿思.羅森朵 (Amy Krouse Rosenthal)

3) 《Little Pea》
作者: 艾美.克蘿思.羅森朵 (Amy Krouse Rosenthal)

4) 《Cookies: Bite-Size Life Lessons》
作者: 艾美.克蘿思.羅森朵 (Amy Krouse Rosenthal)

May 15, 2023
全文:https://www.mameshare.com/認識自我價值-繪本童心/

#親子共讀 #繪本分享 #好書推介 #親子關係 #遊戲治療 #繪本童心 #幼兒教育 #管教方法

最近與孩子共讀 Amy Krouse Rosenthal (1965-2017)創作的《我是驚嘆號(Exclamation Mark)》,故事內容十分有趣。「驚嘆號」從一開始就與別不同,因為它的外型較高,站在「句號」中間,總是鶴立雞群般引人注意。於是,「驚嘆號」....

【繪本童心】真正的贏與輸?文章分享:丘成瑤,Yoyo Yau,美國註冊遊戲治療師感恩今年農曆新年期間,正是防疫政策大大放寬之際,親友們可以聚首一堂共渡節日。聚會免不了會進行一些聯誼活動,剛好今年團拜期間,孩子們聚在一起玩桌上遊戲,大女兒開始...
24/05/2023

【繪本童心】真正的贏與輸?
文章分享:丘成瑤,Yoyo Yau,美國註冊遊戲治療師

感恩今年農曆新年期間,正是防疫政策大大放寬之際,親友們可以聚首一堂共渡節日。聚會免不了會進行一些聯誼活動,剛好今年團拜期間,孩子們聚在一起玩桌上遊戲,大女兒開始時已經不太想參與,半推半拉才坐下來一起玩。

結果,她在遊戲中一直落後。她的心情當然感到不快,但總是以笑臉遮蓋尷尬,也嘗試找方法離場,但卻不成功。而更不幸的是有些長輩們總喜歡幸災樂禍,特別強調每個人輸的數目,甚至問孩子「點解你次次都輸嫁?」。當然,這些長輩不是要惡意批評,只是沒想到孩子也需要「同理心」和「尊重」。試想像假如對方是成人或同輩去發出同樣的問題,這樣會令對方何等尷尬,而問題背後的意思就是指對方比其他人弱和失敗。不過,我很欣賞女兒在面對困難時的態度,至少她沒有因為一直輸而發脾氣離場,這份氣量及參與精神很難得。

睡前的分享時間,我再問她當天的感受。她直言玩遊戲時,那些長輩的說話令她感到很不愉快,而我即時大力稱讚及肯定地告訴她:「我很欣賞你的勇氣,因為遊戲總有輸贏,而每個人都會害怕面對輸和失敗,但你仍然勇敢參與,而且在落後時也沒有放棄,這才是真正的贏家!況且,遊戲過後無論輸或贏,大家
都不會記在心中,過程開心才是最重要。」女兒聽後,好像解開一天的心結,然後很快便入睡了。我相信對孩子來說,更重要是感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注和肯定,而不是將焦點放在輸贏的結果上。

孩子的成長總會面對不同的挑戰,每一次的經歷都是人生的一課,而能夠從實戰中反思和學習一定會更深刻,但願我們每次都能把握的機會引導孩子成長。

延伸閱讀書目:
1) 《不要一直比啦!》
作者/繪者: 童嘉

2) 《超級兔子》/《超級烏龜》
作者/繪者: 俞雪花

3) 《小耳朵系列:蘿蔔大賽》
作者: 小石強納森, 湯婷婷

4) 《很慢很慢的蝸牛》
作者/繪者:陳致元

January 28, 2023
全文:

感恩今年農曆新年期間,正是防疫政策大大放寬之際,親友們可以聚首一堂共渡節日。聚會免不了會進行一些聯誼活動,剛好今年團拜期間,孩子們聚在一起玩桌上遊戲,大女兒開始時已經不太想參與,半推半拉才坐下來一起玩...

Address

Hong Kong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Play Seed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Play Seed: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