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thing aroma 香事兒

Something aroma 香事兒 讓香氣引領你回到蓋亞的懷抱

30/04/2023

茶的香味來自於什麼化合物?
資料來源:《好茶的科學》

15/04/2023

〈莎草跟香附是同一種植物嗎?你以為的莎草竟然不是莎草精油的原料?〉

  有芳療師朋友問我 #莎草 跟 #香附 到底有什麼不同,是使用不同部位嗎?還是根本不同植物?於是我花了不少時間去查,到底芳療上所謂的莎草究竟是蝦咪東東。不查不知道,一查發現問題一堆堆。今天就來跟大家說清楚,講明白。

一、無論用「 #莎草精油」或是「 Essential Oil」做為關鍵字,通常會出現很弔詭的情況,就是 #植物學名、 #照片、 #原產地 三個是無法對應的。網路上莎草精油給的學名幾乎都是Cyperus scariosus。但是呢所有莎草精油的照片幾乎都是 #輪傘莎草(學名:Cyperus alternifolius subsp. flabelliformis)的照片,純度高達99.99%。輪傘莎草可以藥用、製肥、編織,也有燒成灰作鹼水的紀錄,地下根莖應該也是可以當成救荒食物,但是就是沒有萃取精油。

二、 scariosus原產於新幾內亞和澳洲,相關資料極少,網路上的照片寥寥可數,但是比對標本,可以確定它的葉狀總苞很短,跟輪傘莎草絕對不會搞錯。此外,這個植物在澳洲當地沒有栽培資料,也沒有查到萃取精油的資料?一個所有人都陌生的植物, #如何能成為芳療上普遍使用的精油植物?

三、容易跟 scariosus搞錯的植物是Cyperus pertenuis,它是原生於孟加拉與緬甸的植物。資料顯示,它是當地的藥用植物,也用來萃取精油,做為香水,或是保養品,其名稱常被誤寫做Cyperus scariosus。但是Cyperus pertenuis與Cyperus scariosus是不同的物種,不是同種異名。而且依舊十分奇怪,這樣的植物照片還是少的可憐。如果是工業用植物,有可能都沒有照片嗎?

四、多數莎草精油廠商都標榜自己的莎草 #來自印度,野生採集,所以我覺得最有可能用來萃取莎草精油的植物是 #節莎草(學名:Cyperus articulatus)。它廣泛分布在熱帶美洲、非洲與南亞、中南半島。它原本就是知名的芳香植物,地下根莖可以做香料、薰香,也可以萃取精油;全草都可以入藥、桿可以編織。最重要的是照片很多,相關研究期刊報告也很多,而且印度是它的原生地。

五、芳療圈所謂的 #香附,學名是Cyperus rotundus。一般較常稱為香附子,《本草綱目》記載,又稱為莎草、雀頭香。廣泛分布在南歐洲、非洲、亞洲至大洋洲,熱帶至暖溫帶。是我從小就認識的植物,台語稱為 #土香(thôo-hiunn)。算是標準的斬草不除根,不用春風吹也生。雖然是雜草,但 #地下根莖可以食用、藥用、萃取精油。

六、結論,不論是莎草精油、或香附精油,都是用地下根莖來萃取。所以他們是 #不同的植物,而不是同一種植物不同部位。另外,莎草精油的原料,應該是節莎草(學名:Cyperus articulatus),不太可能是Cyperus scariosus。

  如果大家還有關於植物的問題,都歡迎提出喔!有機會再來跟大家說清楚,講明白。

開花的化學
03/04/2023

開花的化學

Spring is here, and flowers will soon be starting to bloom. What makes this happen, and what's the biochemistry behind flowers' different colors and aromas? https://fal.cn/3x4Fc Compound Interest

29/03/2023

什麼是 Biodynamic 生機互動農法?

Biodynamic (BD 農法) 是人智學 (Anthroposophy) 其中一個應用在農業上的範疇,而人智學是由奧地利哲學家 Dr. Rudolf Steiner 所創立的一門關於靈性科學 (spiritual science) 的哲學。

單從名字就可以理解到人智學是一種關於人類 (Anthropo) 的學理,而人類藉著對自身、對大自然、對宇宙的觀察及有意識地生活,發展出人類的智慧,用以讓人了解人—自己,進而令自己在靈性層面上有意識地提升,為人類和宇宙的進化努力。

大地母親是孕育與滋養萬物生命的泉源,只有在健康和有生命力的土地上成長的植物,才能獲得來自宇宙的靈性力量,找回食物最原始的風貌,提供完整的營養。BD農法著重以飼養動物或種植綠肥來製作堆肥,使農場邁向成為一個能自給自足健康的個體 (individuality) ,即是一個擁有土壤、植物、動物和人(地、水、風、火)同時共生的農場生命體 (farm organism)。BD農法也會以動物、植物和礦物製作和使用獨有的 biodynamic preparations (BD 配方) ,使土壤能持續地及更快地增加有機質 (organic matters) ,也能補充回因為收成農作物而從土地剝奪的靈性養分。

作為靈性科學,從事BD農法不會像現代農耕一樣只用唯物觀 (materialistic) 的方法分析和對待事物,而是著重事物的真正本質,透過重塑大地母親的生命力,營造友善且配合天體運行的自然環境,例如運用太陽月亮和其他行星的力量去幫助植物擁有來自宇宙的力量。因為我們相信實踐 biodynamic 不單只是提升食物的營養和力量去滋養我們的身、心、靈,而是透過 biodynamic 去改善和療癒地球環境,幫助地球和人類的進化到下一個時代。

https://brightbirdbio.com/?p=3136

在IFA meeting 過後,收到很多關於Co2的查詢,很多芳療師所知道的CO2就是二氧化碳萃取,比較昂貴,市面亦比較少有。除此之外的資訊就不多了。無疑法國芳療對CO2的研究會比較多,但就算是CO2的先驅荷蘭資深護士兼芳療導師Madele...
15/03/2023

在IFA meeting 過後,收到很多關於Co2的查詢,很多芳療師所知道的CO2就是二氧化碳萃取,比較昂貴,市面亦比較少有。除此之外的資訊就不多了。

無疑法國芳療對CO2的研究會比較多,但就算是CO2的先驅荷蘭資深護士兼芳療導師Madeleine 也得承認,芳療界對CO2還是所知有限,由此證明Co2的確是芳療界非常新晉明星,有很多潛能有待發掘。

以往上法蘭貢課也有學習Co2萃取物,之所以稱為萃取物是因為在法國,Co2因為成份有所不同,而不能被稱為精油(HE),只能稱為萃取物(HA)那兩者成份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精油大家也了解都9成的精油是透過蒸餾法所獲得,蒸餾法的強項是可以更多捕獲植物中的揮發性物質,所以精油又被稱為有機揮發性物質VOC , 但Co2因為沒有使用任何溫度操作,萃取過程在室溫下進行,令CO2萃取物能獲得更完整的份子結構,當中包含含都脂質成份的大份子,所以基於這個原因,CO2並非全部成份皆為揮發性物質,所以不能被稱為精油。

而在法系芳療中,CO2的萃取由於含有大份子及非揮發性物質的關係,是不適用於擴香,正如大家不會用植物油擴香一樣,精油中的份子,最大去到15碳(倍半萜)到20碳雙萜,30碳已經是植物油的事了,就像鳶尾根就是C30,型態已為膏裝,不能稱為精油了。所以CO2因為成份會含有非揮發性大份子,所以不會稱為精油,也不建議用來擴香。

那功效上又是否和精油一樣呢?Co2又有什麼優勝之處?

正如上面說過,CO2萃取出更完整的份子結構,也有更多的有效成份,所以療效上可以和精油互補長短,怎麼說呢?例如大家很了解的薑精油,我們都說蒸餾萃取的薑,稀釋塗皮膚並沒有辛辣感,那是因為蒸餾的薑所能獲得的辣椒素只有4%,但CO2的薑最高能獲得40%辣椒素,辛辣感十足,但當然辣椒素不是愈高愈好,需要的是對症下藥,不代表蒸餾薑就沒有好處,蒸餾的薑對於抗新血管生成,抗炎症還是相當有力的。

又例如黑種草精油,大家也知道黑種草Nigella sativa 黑种草是一款非常有療效的植物,在歐洲被美譽為,除了死亡,什麼都能治好的植物,而黑種草有效成份是百里醌,但蒸餾的黑種草中,百里醌這個成份會在蒸餾過程中被水解,以至最後成品所獲得百里醌非常少,而CO2黑種草就能成功捕獲更豐富的百里醌,就是因為在萃取過程中不會有水以避免了水解這一問題。

所以隨著愈來愈多研究,CO2逐漸在很多處方中會出現,可以說某程度上彌補了蒸餾精油一些療效上的空缺,但並沒有所謂那一款比較好,正於先前所說,處方精油/萃取物,甚至香草食療,也是需要對症下藥,沒有所謂那一種可以完全取締另一種,不論原精、精油、CO2,都有其不同功效,芳療最終是以人為本,治療師需要依據受者的情況靈活運用,達至最高療效,那才是真正的治療。

#精油 #香事兒 #芳療 #香薰治療 #香薰治療師 #蒸餾 #黑種草 #薑 #法系芳療

10/03/2023

〈今天是觀世音菩薩生日,那你知道什麼植物跟觀世音菩薩有關嗎?〉

  一般講到觀世音菩薩,大家都會想到他手上拿蓮花或柳枝,今天來分享個進階版。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治病合藥經》當中出現多次,具有避邪效果的拙具羅香,以及婦人胎死腹中時的用藥阿婆末唎草。

  拙具羅香就是懷特沒藥,又稱印度沒藥,英文是Guggul tree,是來自梵文的गुग्गुल,轉寫為guggula,佛經音譯做掘具羅、求求羅、窶具攞、拙具羅、局崛羅、窶具羅。阿婆末唎草是土牛膝,梵文是अपामार्ग,轉寫為apamarga,佛經音譯為阿波末利伽、阿波末利加、阿婆末唎、阿波麼羅誐等。

  想知道更多佛經記載的植物,請務必購買《悉達多的花園──佛系熱帶植物誌》,助印胖胖樹的書,讓胖胖樹早日實現夢想,在胖胖樹的熱帶雨林文化植物園裡弄一區悉達多的花園,相信佛祖一定會保佑您,感恩。

大家去台灣也可以去坐坐由扁柏和檜木制的小火車,深呼吸感受一下芬多精香氣了
26/02/2023

大家去台灣也可以去坐坐由扁柏和檜木制的小火車,深呼吸感受一下芬多精香氣了

18/02/2023
終於有一篇專業文章弄清楚各種茴香,香港在超市或市場內會見到連球莖的是球莖茴香,芳療師說的小茴香其實是孜然,別儍儍分不清。另外,借機會想和同業呼籲,轉載別人的專業文章,建議給予被轉載者完整credit, 這樣做除了是對創作者的尊重,也是對知識...
12/02/2023

終於有一篇專業文章弄清楚各種茴香,香港在超市或市場內會見到連球莖的是球莖茴香,芳療師說的小茴香其實是孜然,別儍儍分不清。

另外,借機會想和同業呼籲,轉載別人的專業文章,建議給予被轉載者完整credit, 這樣做除了是對創作者的尊重,也是對知識產權的尊重。將別人的文章切頭切尾copy & paste 再加個不完整的credit其實也和偷文無異。敬希同業可以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其實轉載別人文章不會就令你流失支持,反而懂得尊重和大方欣賞比自己優秀的作品,更顯涵養。

我知我的專頁也有台灣朋友,這個市集很推薦大家去逛逛,有香事兒的香友魔女的攤,魔女是台灣小農,有自家的蒸餾純露、精油,全部都和台灣土地有很深連結,香事兒也曾經親身到她的農田,滿滿的生命能量,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22/12/2022

我知我的專頁也有台灣朋友,這個市集很推薦大家去逛逛,有香事兒的香友魔女的攤,魔女是台灣小農,有自家的蒸餾純露、精油,全部都和台灣土地有很深連結,香事兒也曾經親身到她的農田,滿滿的生命能量,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2023/01/08(霧裡油市集)活動攤位介紹

7號滿月之夜,開啟新空間儀式。
帶領人 孵 光 捕 息 | Catch A Rest

在霧裡|聽的禮物|寂靜之流,共聲之息

靜觀內在空間,感受外在流動,在這特別的日子,祈願自在放鬆的寧靜,在霧裡擴散。

◦ ❍◯ ◦ ◯ 圓 • 既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回歸。
))) 聲 (((( 空無之間(無限之靜(發送與收受 (( 生命的流。

我們從來沒有一刻終止聆聽——聽覺,作為唯一無法關閉的感官,持續在每個當下將外界訊息轉入內在覺察。隨著聲音的開始到消散,從漣漪至水清,沈澱安放自己的心。
「當萬籟俱寂,就會明白一切都是為了產生一種生命、自然的循環。圓形的缽就是一條路徑,讓我們走進一個靜而無爭的世界。」——聽聞頌缽,曾文通


所謂夢想,就是要有不怕白費力氣的勇氣。
頌缽的圓,是開始,是結束,每一圈繞著,形成無限。

「霧裡」
是在承租下這個空間後
空間自己取的名字

霧裡看花
我給了它新的解釋
在生命旅程中尋找那個治癒你的植物
就像您來到這個空間,感受到植物的滋養
霧裡看花意境 像極了黑夜裡的一盞明燈
在這裏引導著您道路的方向。

身體是大地
你來到霧裡
水滋養土地
大地開始復甦
火的力量是轉化重生
大地開始循環
水被轉化成霧回到空氣中
這是風的能量

這是霧裡的中心思想
植物滋養土地、可以生生不息。

攤位市集 小礦石
魔女柑仔店 台灣小農精油、純露
赫茲風格天然保養 Hertz Cosmetics
安姆希兒 I'm Here
堝刮 guagua
Ching 4 illustrations
樂禮微光

療癒師(獨立空間,可事先預約)
Gigi no more rules 塔羅占卜
塔羅占卜30分鐘$900

聖火靈氣、希塔療癒
體驗聖火靈氣30分鐘$900

Kanedo的創造天堂 Kanedo's creative heaven
Insha療癒 世界自然神聖療法

活動日期
1/8 午後12:30-1800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251巷12弄4號
忠孝復興3號出口步行3分鐘。

10/12/2022

拒絕喝那杯沒藥酒


黎智英與壹傳媒行政總監黃偉強,因違反租契被控欺詐,早前裁定罪成,今早「国安法指定法官」陳廣池在區域法院判刑:黎智英被判監禁5年9個月,另罰款200萬元,黃偉強則判囚21個月。雖然早已料到這個陳廣池不會輕判,但聽到「5年9個月」這刑期,還是覺得既荒謬,又心酸。

據報道,陳廣池指黎智英沒求情或呈交求情信,「表示他沒有一絲一毫悔意」,沒有減扣刑期基礎。陳又形容黃偉強「忠於黎智英」、「聽從其指示助紂為虐」,像負責駕車,協助劫匪逃走的人。「助紂為虐」四字,由一個重判政治犯(還要是年紀這麼大的政治犯)的法官說出口,的確極盡諷刺。

前天(12月8日)是黎生74歲生日,人生還有多少個5年?光是那項「違反租契」罪,服刑期滿,黎生已差不多80歲了。明年他還要面對更嚴酷的所謂国安罪審訊,長夜漫漫,相信他已有心理準備。陳廣池指黎生不求情,代表他「沒有一絲一毫悔意」,其實這跟「悔意」無關。黎智英不求情,只讓我想起馬爾谷福音一句話:「就拿沒藥調和的酒給他喝,耶穌卻沒有接受。」

耶穌被釘十字架時,曾有人給祂喝摻了沒藥的酒,為什麼福音書要強調「沒藥」(myrrh)呢?原來沒藥是一種有止血、止痛、防腐作用的香料,所以沒藥調過的酒,具有紓緩痛楚的功效。耶穌不喝這酒,表示祂完全接受天父的使命,下定決心,要徹底承受一切苦難。

沒藥這東西,其實命運早有伏筆。耶穌出生的時候,東方三博士給祂送的禮物,分別是黃金、乳香和沒藥——沒藥由於有防腐作用,古人往往拿來裹屍,象徵死亡。從世俗眼光看,生日送沒藥其實很「觸霉頭」。

但耶穌不是一個世俗人。真正的智慧,不視死亡為人生的終點,而是領悟人由呱呱墜地開始,每天都在死亡,正如古羅馬哲人Seneca寫給Lucilius的書信所言:

「我們往前看,以為死亡就在前面,錯了;大部分的死亡已經過去。一切逝去的在後頭的歲月,都握在死亡手裏。(In hoc enim fallimur, quod mortem prospicimus; magna pars eius iam praeterit. Quicquid aetatis retro est, mors tenet)」

明白死亡如影隨形,才曉得人生如夢似幻,這樣才真正學懂捨離,學懂接受命運。沒藥在耶穌一生中的意義,我覺得就在於此。

在黎先生的大半生中,相信很多人曾試圖給他喝「沒藥調和的酒」,但他都一一拒絕。從他當年那張把蘋果擺在頭上,自甘當眾矢之的的經典照片來看,他難道沒想過這預兆了自己的使命嗎?然而他完全接受了,像耶穌接受天父的安排,殉道精神令人動容。請教友們為他祈禱,願他平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efirot

圖/ 美聯社

08/12/2022
長文慎入這本書我誠意推薦給大家花了一段時間將它看完,因為能啃書的時間只有上班時那麼一段坐車的路上,幾頁的翻一翻,當初是被書名吸引,一看了就停不下來。我自己對人很敏感,有時候很習慣觀察不同的人,有些路上你看到的瘋子、有些時你在坐車時坐附近在講...
25/11/2022

長文慎入

這本書我誠意推薦給大家

花了一段時間將它看完,因為能啃書的時間只有上班時那麼一段坐車的路上,幾頁的翻一翻,當初是被書名吸引,一看了就停不下來。

我自己對人很敏感,有時候很習慣觀察不同的人,有些路上你看到的瘋子、有些時你在坐車時坐附近在講電話的路人,或者在街上吵架的情侶,有時是熟悉的朋友,公司的客人,有時他們會有一些你不解的行為,例如為何朋友多次被情傷卻仍然會愛上渣男,又為何有些人什麼都要計算得一清二楚,為什麼你上司喜怒無常,為什麼那個同事好像故意要和你作對,為何隔迫那孩子的家長為何每天都大吼大鬧

人生中遇到過很多不同人的不同面向,缺陷,我心中都有個疑問,到底這個人的生命中發生過什麼事讓她今天有這樣的行徑呢?到底什麼樣的經歷讓他的性格行為變成今天那樣,但自己也不是讀心理學,不懂也沒可能去了解深究。但原來「你發生過什麼」這樣一個問題,已經是開啟了療癒之門,但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卻不是很多人會關心,也不是很多醫療機構的相關治療師會去願意深入了解。現今的醫療體系只著重改善你現在,你睡的不好就開安眠藥,孩子不專心過動就開藥,她大叫大吼就把她關起來或者開鎮定劑。沒有人關心過有抑鬱過動創傷後遺症的人,究竟生命中發生過什麼事。

如果「身體的傷,心靈會記住」是讓人了解創傷是什麼一回事,是開啟了解創傷對人的影響的大門鎖匙的話,歐普拉(Oprah Winfrey)與培理醫生(Bruce D Perry M.D .,Ph.D.) 合著的What Happened to You? 則是讓人更深入了解創傷如何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創傷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從而改變我們的思維模式,再如何影響我們今日的行為,而成為今日別人眼中的自己。

透過對談訪問模式,歐普拉結合自身受虐的例子,加上培理醫生多年接觸過受虐兒童、成人的案例,深入淺出去剖析了今日我們眼中很多人的失序行為,都源自於創傷,更多的是童年的創傷。如果接觸過身心靈界,都會很多時提及創傷,但培理醫生認為,創傷這個病被扭曲了,過度強調創傷會令心靈脆弱化,而忽視了真正應該處理的問題。所以我更加想知道的是,常常說要去療癒創傷,那究竟什麼是創傷,究竟傷口在哪,又要如何療癒,看了這本書,讓我真正了解並內觀覺察到自己的創傷,亦了解了很多關於創傷發生時,神經傳遞的過程如何會影響著人的失序行為。頓時有「啊嗄!」的當頭棒喝之感。

但如果你以為培理醫生只會用很科學理性的方向去處理創傷,那就太低估他了,在書中他解構了要療癒的真正方向,我很喜歡他的說法,人要找到一個能夠令自己調適的頻率,一個韻律,那是連結的基礎,還有現代社會尤其身心靈界別強調的療癒大多是個人化的,但真正要令有創傷的人能重新找到平衡和社會連結,強化的人際關係網絡才是關鍵,為了印證此一理論,培理醫生更找到了部落原住民,去找尋他們部落關係連結與療癒創傷的關係,那讓我想到薩滿,薩滿一向也崇尚人與自然的連結,與族人的連結,與四方神明的連結。那才是真正療癒心靈的關竅。

這本書更令我了解在壓力下神經細胞的傳遞方式如何運作,而反思芳療如何能在此發揮作用,更加是了解了創傷與成癮之間的關係,是如何密不可分,然後你再看到那些落泊的癮君子,成癮者,其實他們都有著很深刻的創傷。更加知道了受虐兒童的創傷是如何影響他們一輩子,很多人以為兒童很容易從創傷中復原,但其實童年的創傷,不單是受虐、性侵或目睹至親受虐,更加多是被情感忽視的創傷如何影響他日後在情密關係中的行為反應,可以說是影響巨大。有些人陷於失序行為一輩子,不明白為何自己總遇到渣男/女,又為何每段感情都重複着一樣的遭遇,而不得善終,其實他們只是帶著了一身的傷,卻沒有人問一句「你發生過什麼」,以致只能嘆息自己命途多舛,或者自怨自艾,我不配得到幸福,能守住一個就很好,那樣的悲劇可是會一代代遺傳下去。。。

但可幸的是,培理醫生認為療癒永遠不會太遲,也不會無法改變,人的神經可以被調適,可以被訓練,只要有人真心的去問,去了解發生過什麼,有強大的人際關係網,教會、小組、社群,只要是有能真正見面的互動關係,都能令神經系統有更好的調適,減低對壓力的敏感度,可以達至真正的療癒,適應良好,重新找到和人的連結及安全感。但培理醫生強調,要真正達至連結一定要面對面互動,而不是只透過網上媒體,那是不足夠的。

看畢後隨即購入了培理醫生另一本著作,對於一個想療癒自己童年創傷、原生家庭創傷、所謂療癒內在小孩的人,誠意推薦這本書,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筆記起來細細思量,想走上療癒之路,先去了解創傷,了解自己為何會成為今日的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創傷 #療癒 #你發生過什麼事 #好書推薦 #童年創傷

看見很多人在討論今晚開始的「血月全月蝕」當然不乏見到很多「大凶」「陰氣重」「股災」之類的說話,散播恐懼從來廉價又效益高。但身心靈的修練卻不是要你止於看見恐懼,而是如何面對恐懼與突破它,全然信賴宇宙如何透過不同的運作,去令我們從所謂的「災難」...
08/11/2022

看見很多人在討論今晚開始的「血月全月蝕」當然不乏見到很多「大凶」「陰氣重」「股災」之類的說話,散播恐懼從來廉價又效益高。

但身心靈的修練卻不是要你止於看見恐懼,而是如何面對恐懼與突破它,全然信賴宇宙如何透過不同的運作,去令我們從所謂的「災難」「挫折」「變化」中去活出靈魂的最高版本,更貼近宇宙的愛。並且如果能深深相信宇宙的目並不是要你撤底被打敗,也不是要你只停留在恐懼與沮喪之中,而是透過不同的生命歷程去學會覺察,並重新找到靈魂的真實需求,並不停留在物質層面,而是靈魂的昇華,好迎接未來更著重意識層面的新世紀。

而月全蝕的影響不會只在一晚,如此大的星體變化影響會比較遠,眾星能量聚焦在天蠍,天蠍的能量就是褪變,一個又一個的轉捩點,宇宙會透過一次次的大變化,去重整生命的方向,因為香事兒星盤就是很強天蠍能量,回首這些年的人生真的充滿一個個分水嶺,那感覺並不是踏著碎石般,而是直接撞上大鋼板!宇宙就是透過這樣一塊塊大鋼板去提醒我們要轉向,所以不應該只聚焦在撞上鋼板的恐懼與痛苦,而是眼前所開僻出的新道路。

星盤上強烈金牛與天蠍能量的人對這次月蝕可能比較有感,所以需要做的事只有內省,去覺察自己一些恐懼的來源,尤其對金錢、物質,固有價值觀,可能透過這次的月蝕會有打破重生的經歷與感受。但無論如何也不應該讓自己停留在恐懼之中,反而應該透過今次機會,去覺察自己一直堅守的信念是否真的能帶領自己成長,還是只是窒礙自己成長的絆腳石?這也是一個關於安全感的議題,憾動的可能是最固守的一塊領地。這也是足以讓生命徹底改變。

昨晚看了唐國師的木星雙魚直播,一整個有感。唐老師說木星從上年到今年3次進入雙魚,分別是14/5/2021-7月底29/12/2021-5/2022第三次就是現在,由28/10開始走完了雙魚就算完滿了,再進入牧羊展開另一段新生回想上年正是5月...
01/11/2022

昨晚看了唐國師的木星雙魚直播,一整個有感。

唐老師說木星從上年到今年3次進入雙魚,分別是

14/5/2021-7月底
29/12/2021-5/2022
第三次就是現在,由28/10開始

走完了雙魚就算完滿了,再進入牧羊展開另一段新生

回想上年正是5月的時間發現自己有高血壓,木星的幸運也會時在問題惡化前為你揭露問題,讓你有時間去處理原本看不見的問題,當時做了個小手術,心靈層面也是受到了衝擊。從那時開始像一個警號,提醒我開始要為自己思考,要好好善待自己,得到自己應得的關愛與照顧,7月如果我沒記錯,我就遞辭職信告別令人不舒服的位置。

木雙魚的影響!

到了今年1月到5月,剛好是伴侶需要出差一段時間,我突然有半年時間都一個人,開始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去了學解夢,去找靈修之士為我解讀人生,去了學畫唐卡,去看星盤,做冥想,拋開了芳療課,把時間留給自己,去做美容、按摩、hightea,不再把自己迫得太緊,好好照顧自己,樂得一個人的生活。

雙魚從來也是療癒,星星的旅程來到雙魚,他走遍了人生高低跌宕,自然會看破一切形式上的事,進入到心靈層面,沒有什麼比療心更重要,我們最後需要把握的只是我們的心,療癒的目的也就是愛,一切也離不開愛,雙魚的愛是更高階的大愛,不局限於小愛。這3次的木雙魚更加是要放大這份愛。完滿這一趟旅程。

我們現在正經歷木雙魚最後一次相遇,他是為了讓我們可以由小愛昇華至大愛,像不受拘束的水,至什麼容器他就成什麼形狀,讓我們的心為即將到來的寶瓶世代做好準備。很期待今次的木雙魚能帶給我怎樣的旅程。

21/10/2022

常見食用花,你吃過幾種呢?
花不僅賞心悅目~有些還能入菜
搖身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或茶點
來看看花帶來的美味饗宴吧😋

🔸金針花:食用花苞,可鮮食或加工成乾金針
新鮮金針含有「秋水仙鹼」,食用前建議用水浸泡一小時以上,再以沸水煮熟。
金針鮮蕾適合搭配當季時蔬熱炒,乾金針則建議打結後烹煮,口感更脆、外型也較漂亮飽滿,搭配煮湯好鮮甜

🔸洛神葵:食用花萼
可糖漬成蜜餞、熬煮成果醬或乾燥為果乾泡茶

🔸野薑花:食用花
花曬乾可泡茶、葉可包粽
塊狀莖醃漬或做替代薑

🔸杭菊:食用花,有白雪(白花)、黃金菊(黃花)兩種
以熱水沖泡3-5分鐘即可,或搭配枸杞、紅棗飲用

🔸桂花:食用花,臺灣種植多屬四季桂,烘乾後可做花釀、入酒和泡茶
可說是吃比觀賞還要有名的花

🔸玫瑰:食用花
洗淨乾燥後可作醬、泡茶、甜點或料理裝飾

Address

香港
Hong Kong
0000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Something aroma 香事兒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Something aroma 香事兒: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