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CARE

OK CARE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OK CARE, Home Health Care Service, Room 912, 9/F. , Melborne Plaza, 33 Queen's road Central, Central, Hong Kong.

OK CARE 要回家,您的健康護理網上平台,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專業優質的上門物理治療、醫療、護理服務。

OK CARE is a online healthcare platform, provides professional and top quality on-site physiotherapy, medical and nursing services to people in need.

【膝蓋健康警訊】你的膝蓋在求救嗎?🦵💥 #膝蓋保健必讀  #關節退化不是老人專利  #物理治療師建議膝蓋是支撐我們行走、奔跑、跳躍的關鍵關節,但你知道嗎?每走一步路,膝蓋就要承受體重1.5倍的壓力;上下樓梯時,壓力更達到體重的3-4倍!今天...
21/10/2025

【膝蓋健康警訊】你的膝蓋在求救嗎?🦵💥
#膝蓋保健必讀 #關節退化不是老人專利 #物理治療師建議
膝蓋是支撐我們行走、奔跑、跳躍的關鍵關節,但你知道嗎?每走一步路,膝蓋就要承受體重1.5倍的壓力;上下樓梯時,壓力更達到體重的3-4倍!今天就來了解如何保護這個「任勞任怨」的重要關節。
⚠️ 膝蓋問題的5大元凶
1️⃣ 「反覆磨損」軟骨就像輪胎會磨損
膝關節軟骨隨著使用年限自然退化,過度使用更會加速磨損
2️⃣ 「舊傷未癒」年輕時的傷,年老時還
曾經扭傷、骨折過的患者,退化風險高出3-5倍
3️⃣ 「體重超標」每多1公斤,膝蓋多4公斤負擔
體重過重是加速關節退化的關鍵因素
4️⃣ 「職業傷害」久站、久走都是負擔
工作需要長期站立或行走者,膝蓋使用頻率更高
5️⃣ 「鞋具不當」一雙壞鞋,毀掉一雙膝蓋
不合腳的鞋子會改變走路姿勢,增加膝蓋壓力
🚨 膝蓋發出的求救信號
• 膝部紅腫熱痛,晚上特別明顯
• 上下樓梯變得困難,需要扶扶手
• 早晨起床時膝蓋僵硬,需要活動一會才能舒展
• 蹲下後站不起來,需要支撐
• 嚴重時膝蓋變形,出現O型腿或X型腿
💪 物理治療師的7大解方
🏥 專業治療:
• 手力治療:放鬆緊繃肌肉
• 冷敷治療:急性期消腫止痛
• 短波深層熱療:促進血液循環
• 超聲波治療:加速組織修復
• 電療止痛:阻斷疼痛訊號
🏠 居家保養:
• 肌力訓練:強化大腿四頭肌
• 輔具使用:臏骨帶減輕壓力
🎯 特別關注:行山愛好者必看!
秋高氣爽行山季,但很多上班族平時缺乏運動,行山後膝蓋痛到不行!記得:
✅ 行山前:
• 熱身10分鐘,活化肌肉
• 選擇有支撑的行山鞋
• 準備行山杖分散壓力
✅ 行山中:
• 每30分鐘休息5分鐘
• 使用「之字形」走法減輕斜坡壓力
• 適量補水保持關節潤滑
✅ 行山後:
• 一定要做「冷卻運動」!
• 輕度拉伸10分鐘
• 如有不適應立即冰敷
📋 康復時間表與居家運動
通常經過6次專業治療後會有明顯改善,搭配居家運動效果更佳:
1️⃣ 直腿抬高:每天10次,強化四頭肌
2️⃣ 壁式深蹲:每天8次,增強穩定性
3️⃣ 平衡訓練:單腿站立30秒,訓練本體感覺
💡 生活習慣小改變,膝蓋健康大不同
• 控制體重在理想範圍內
• 選擇有足夠支撑的鞋具
• 避免長時間蹲跪姿勢
• 運動前一定要熱身
• 均衡飲食,適當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
🌟 溫馨提示:
如果膝蓋疼痛持續3天以上,或者影響日常行走,請務必尋求專業協助!早期治療效果更好,恢復更快!
保護膝蓋就是保護行動的自由,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用心照顧這個重要的關節吧!❤️
OK Care服務支援全香港18區、及支援澳門地區。
#香港 #澳門 #膝蓋保健 #關節炎預防 #運動傷害 #物理治療 #健康生活 #行山安全

【膝蓋健康警訊】你的膝蓋在求救嗎?🦵💥 #膝蓋保健必讀  #關節退化不是老人專利  #物理治療師建議膝蓋是支撐我們行走、奔跑、跳躍的關鍵關節,但你知道嗎?每走一步路,膝蓋就要承受體重1.5倍的壓力;上下樓梯時,壓力更達到體重的3-4倍!今天...
17/10/2025

【膝蓋健康警訊】你的膝蓋在求救嗎?🦵💥
#膝蓋保健必讀 #關節退化不是老人專利 #物理治療師建議
膝蓋是支撐我們行走、奔跑、跳躍的關鍵關節,但你知道嗎?每走一步路,膝蓋就要承受體重1.5倍的壓力;上下樓梯時,壓力更達到體重的3-4倍!今天就來了解如何保護這個「任勞任怨」的重要關節。
⚠️ 膝蓋問題的5大元凶
1️⃣ 「反覆磨損」軟骨就像輪胎會磨損
膝關節軟骨隨著使用年限自然退化,過度使用更會加速磨損
2️⃣ 「舊傷未癒」年輕時的傷,年老時還
曾經扭傷、骨折過的患者,退化風險高出3-5倍
3️⃣ 「體重超標」每多1公斤,膝蓋多4公斤負擔
體重過重是加速關節退化的關鍵因素
4️⃣ 「職業傷害」久站、久走都是負擔
工作需要長期站立或行走者,膝蓋使用頻率更高
5️⃣ 「鞋具不當」一雙壞鞋,毀掉一雙膝蓋
不合腳的鞋子會改變走路姿勢,增加膝蓋壓力
🚨 膝蓋發出的求救信號
• 膝部紅腫熱痛,晚上特別明顯
• 上下樓梯變得困難,需要扶扶手
• 早晨起床時膝蓋僵硬,需要活動一會才能舒展
• 蹲下後站不起來,需要支撐
• 嚴重時膝蓋變形,出現O型腿或X型腿
💪 物理治療師的7大解方
🏥 專業治療:
• 手力治療:放鬆緊繃肌肉
• 冷敷治療:急性期消腫止痛
• 短波深層熱療:促進血液循環
• 超聲波治療:加速組織修復
• 電療止痛:阻斷疼痛訊號
🏠 居家保養:
• 肌力訓練:強化大腿四頭肌
• 輔具使用:臏骨帶減輕壓力
🎯 特別關注:行山愛好者必看!
秋高氣爽行山季,但很多上班族平時缺乏運動,行山後膝蓋痛到不行!記得:
✅ 行山前:
• 熱身10分鐘,活化肌肉
• 選擇有支撑的行山鞋
• 準備行山杖分散壓力
✅ 行山中:
• 每30分鐘休息5分鐘
• 使用「之字形」走法減輕斜坡壓力
• 適量補水保持關節潤滑
✅ 行山後:
• 一定要做「冷卻運動」!
• 輕度拉伸10分鐘
• 如有不適應立即冰敷
📋 康復時間表與居家運動
通常經過6次專業治療後會有明顯改善,搭配居家運動效果更佳:
1️⃣ 直腿抬高:每天10次,強化四頭肌
2️⃣ 壁式深蹲:每天8次,增強穩定性
3️⃣ 平衡訓練:單腿站立30秒,訓練本體感覺
💡 生活習慣小改變,膝蓋健康大不同
• 控制體重在理想範圍內
• 選擇有足夠支撑的鞋具
• 避免長時間蹲跪姿勢
• 運動前一定要熱身
• 均衡飲食,適當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
🌟 溫馨提示:
如果膝蓋疼痛持續3天以上,或者影響日常行走,請務必尋求專業協助!早期治療效果更好,恢復更快!
保護膝蓋就是保護行動的自由,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用心照顧這個重要的關節吧!❤️
OK Care服務支援全香港18區、及支援澳門地區。
#膝蓋保健 #關節炎預防 #運動傷害 #物理治療 #健康生活 #行山安全知識你要知

【膝蓋健康警訊】你的膝蓋在求救嗎?🦵💥 #膝蓋保健必讀  #關節退化不是老人專利  #物理治療師建議膝蓋是支撐我們行走、奔跑、跳躍的關鍵關節,但你知道嗎?每走一步路,膝蓋就要承受體重1.5倍的壓力;上下樓梯時,壓力更達到體重的3-4倍!今天...
16/10/2025

【膝蓋健康警訊】你的膝蓋在求救嗎?🦵💥
#膝蓋保健必讀 #關節退化不是老人專利 #物理治療師建議
膝蓋是支撐我們行走、奔跑、跳躍的關鍵關節,但你知道嗎?每走一步路,膝蓋就要承受體重1.5倍的壓力;上下樓梯時,壓力更達到體重的3-4倍!今天就來了解如何保護這個「任勞任怨」的重要關節。
⚠️ 膝蓋問題的5大元凶
1️⃣ 「反覆磨損」軟骨就像輪胎會磨損
膝關節軟骨隨著使用年限自然退化,過度使用更會加速磨損
2️⃣ 「舊傷未癒」年輕時的傷,年老時還
曾經扭傷、骨折過的患者,退化風險高出3-5倍
3️⃣ 「體重超標」每多1公斤,膝蓋多4公斤負擔
體重過重是加速關節退化的關鍵因素
4️⃣ 「職業傷害」久站、久走都是負擔
工作需要長期站立或行走者,膝蓋使用頻率更高
5️⃣ 「鞋具不當」一雙壞鞋,毀掉一雙膝蓋
不合腳的鞋子會改變走路姿勢,增加膝蓋壓力
🚨 膝蓋發出的求救信號
• 膝部紅腫熱痛,晚上特別明顯
• 上下樓梯變得困難,需要扶扶手
• 早晨起床時膝蓋僵硬,需要活動一會才能舒展
• 蹲下後站不起來,需要支撐
• 嚴重時膝蓋變形,出現O型腿或X型腿
💪 物理治療師的7大解方
🏥 專業治療:
• 手力治療:放鬆緊繃肌肉
• 冷敷治療:急性期消腫止痛
• 短波深層熱療:促進血液循環
• 超聲波治療:加速組織修復
• 電療止痛:阻斷疼痛訊號
🏠 居家保養:
• 肌力訓練:強化大腿四頭肌
• 輔具使用:臏骨帶減輕壓力
🎯 特別關注:行山愛好者必看!
秋高氣爽行山季,但很多上班族平時缺乏運動,行山後膝蓋痛到不行!記得:
✅ 行山前:
• 熱身10分鐘,活化肌肉
• 選擇有支撑的行山鞋
• 準備行山杖分散壓力
✅ 行山中:
• 每30分鐘休息5分鐘
• 使用「之字形」走法減輕斜坡壓力
• 適量補水保持關節潤滑
✅ 行山後:
• 一定要做「冷卻運動」!
• 輕度拉伸10分鐘
• 如有不適應立即冰敷
📋 康復時間表與居家運動
通常經過6次專業治療後會有明顯改善,搭配居家運動效果更佳:
1️⃣ 直腿抬高:每天10次,強化四頭肌
2️⃣ 壁式深蹲:每天8次,增強穩定性
3️⃣ 平衡訓練:單腿站立30秒,訓練本體感覺
💡 生活習慣小改變,膝蓋健康大不同
• 控制體重在理想範圍內
• 選擇有足夠支撑的鞋具
• 避免長時間蹲跪姿勢
• 運動前一定要熱身
• 均衡飲食,適當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
🌟 溫馨提示:
如果膝蓋疼痛持續3天以上,或者影響日常行走,請務必尋求專業協助!早期治療效果更好,恢復更快!
保護膝蓋就是保護行動的自由,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用心照顧這個重要的關節吧!❤️
OK Care服務支援全香港18區、及支援澳門地區。
#膝蓋保健 #關節炎預防 #運動傷害 #物理治療 #健康生活 #行山安全

📢 姿勢不良成隱形健康殺手:上班族肩頸痠痛恐衍生疾病親愛的用戶們,👋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現代上班族長時間使用電腦,加上下班後缺乏運動,導致肩頸痠痛與頭痛問題日益普遍。😫 醫學研究指出,這些症狀多與不良姿勢密切相關,若不及時調整,可能進一步引...
10/10/2025

📢 姿勢不良成隱形健康殺手:上班族肩頸痠痛恐衍生疾病
親愛的用戶們,👋
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現代上班族長時間使用電腦,加上下班後缺乏運動,導致肩頸痠痛與頭痛問題日益普遍。😫 醫學研究指出,這些症狀多與不良姿勢密切相關,若不及時調整,可能進一步引發脊椎疾病。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不良姿勢的影響、肩頸痠痛的成因,以及實用的解決方案!💪
不良姿勢的類型與危害
常見的不良姿勢包括「駝背姿勢」、「低頭族姿勢」與「翹腳坐姿」。駝背使上半身前傾、肩部內縮,導致肩頸肌肉過度緊繃;低頭看螢幕會增加頸椎壓力,長期可能壓迫神經;翹腳則易造成骨盆歪斜,影響脊椎排列。這些姿勢會改變脊椎的自然S形曲線,進而引發肌肉勞損,甚至導致頸椎病或椎間盤突出。⚠️
肩頸痠痛的症狀與警訊
初期症狀包括肩頸僵硬、痠痛、頭痛與暈眩,若未改善,可能出現手臂麻木、手指無力等神經壓迫症狀。長期忽略恐演變為慢性疾病,影響生活品質。🛑
調整姿勢與日常保健
1. 坐姿調整:選擇高度適中的椅子,雙腳平放地面,背部緊靠椅背,避免前傾。
2. 螢幕位置:螢幕頂端與眼睛平行,減少低頭需求。
3. 定時伸展:每小時起身活動,進行肩部轉圈、頸部拉伸等動作,放鬆肌肉。
4. 輔助工具:使用護頸枕或矯正肩帶,搭配核心肌群訓練,增強脊椎穩定性。
肩帶輔助:緩解與預防並行
針對久坐導致的肩部勞損,肩帶成為熱門輔助工具。固定肩帶可提供支撐,減輕肌肉負擔;矯正肩助於改善駝背。使用時需注意:
• 每日穿戴2-4小時,漸進增加時間。
• 搭配肩部旋轉伸展(如手臂前伸,旋轉肩部10次)。
• 避免長時間依賴,若疼痛加劇應立即就醫。🏥
超聲波治療:科技緩解僵硬
對於慢性肩頸僵硬,超聲波治療為非侵入性選擇,透過高頻聲波產生熱效應,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纖維,並加速組織修復。適用於肩頸痠痛、慢性筋膜炎等症狀。💆‍♂️
專家提醒:預防勝於治療
根據醫學人體工程學,維持正確姿勢是避免肩頸問題的關鍵。除了工具輔助,養成運動習慣、強化核心肌群更能標本兼治。若症狀持續,應及早尋求醫療協助,避免小問題演變為嚴重疾病。🩺
結語
肩頸痠痛雖常見,卻不可輕忽!透過姿勢調整、輔具使用與科技治療,上班族能有效擺脫疼痛困擾,重拾健康生活。讓我們一起關注自己的姿勢,保持健康!✨💖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或經驗分享,歡迎在下方留言!💬
OK Care服務支援全香港18區、及支援澳門地區。
關鍵詞: #姿勢不良 #肩頸痠痛 #健康 #預防 #上班族 #超聲波治療 #生活品質 #運動習慣

Address

Room 912, 9/F. , Melborne Plaza, 33 Queen's Road Central, Central
Hong Ko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OK CARE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