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 Quotient and Neurofeedback Technology Center - BQNF

Brain Quotient and Neurofeedback Technology Center - BQNF BQNF
1. Brain Quotient Report - Brain Health, Functions, Development
2.Neurofeedback Training

14/08/2025

本中心將恢復今天2:00pm起的預約。路上注意安全☔️

14/8(四)
14/08/2025

14/8(四)

05/08/2025
29/07/2025

由於現時已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中心暫時關閉直至改發紅雨,受影響的訓練將會順延。請學員留中安全的地方。

如改發紅雨後,中心將會於1-2小時後恢復運作。謝謝。

有疑必問是對的,但…公幹住酒店,出門工作前都必定食自助早餐。由於只有自己一人,取食物時都試被人坐了自己的位子(雖然已有「用餐中」的牌展示在桌上,所以自己習慣帶些「信物」放在位子上(如帽子、外套等)。有一次,取完一碟食物放桌子上,已放了一頂帽...
16/07/2025

有疑必問是對的,但…

公幹住酒店,出門工作前都必定食自助早餐。由於只有自己一人,取食物時都試被人坐了自己的位子(雖然已有「用餐中」的牌展示在桌上,所以自己習慣帶些「信物」放在位子上(如帽子、外套等)。

有一次,取完一碟食物放桌子上,已放了一頂帽子在旁,然後再去取杯咖啡走回位,就見及聽到一名7-8歲的孩子問媽媽:「可不可以坐這𥚃?」我心想,他見不到有碟全未被進食的食物、一頂帽子和一個「用餐中」的牌嗎?

「有疑必問」、「事事問准家長」是正常的教養方式,但問題是「這問題真的要問嗎?」會否孩子平常很少自己用眼睛觀察和留意?會否年幼時一遇問題旁邊的成人就立刻提供答案,或幫其解決?會否平時很少訓練認知思考能力?

就算是資優孩子(處理訊息速度快、敏銳),如果前額葉弱,他/她可能會不停提問,但問之前未必會先思考及問之後未必會深入理解消化;如果頂葉弱,即觀察力弱,可能答案早已展現在面前/早說了也不會知。所以聰明不等於會思考、資優不等於能展現在行為學習上。要懂得了解、栽培才能真正有所成就、作為的!

認識腦特性和掌握培養的方法何等重要!?

Ricky Chan

足夠「放鬆力」才可以享受人生!一般老師和家長,都緊張孩子的專、注力是否不足,誰知如果專、注力強而放不鬆,根本就無法看清、享受、珍惜目前所擁有的!此話怎說?試想,就算渡假旅遊,如果集中力(專力)太強,每天都為作所定下了的目標,如去看某幅畫作、...
09/07/2025

足夠「放鬆力」才可以享受人生!

一般老師和家長,都緊張孩子的專、注力是否不足,誰知如果專、注力強而放不鬆,根本就無法看清、享受、珍惜目前所擁有的!

此話怎說?試想,就算渡假旅遊,如果集中力(專力)太強,每天都為作所定下了的目標,如去看某幅畫作、某打咭景點,而不斷將行程排密(專力就是堅持去完成目標)、不斷趕時間,食頓飯都要趕,都掛住計劃行程,坐車也不會欣賞沿途的景色,甚至邊旅遊都邊掛住覆訊息、開會,又怎靜心聆聽至親身邊人的分享?

放鬆力及專、注力都夠強,才會放得下,才會瀟灑,才會投入聆聽相處、才會感受思考,否則連泡溫泉、聽音樂、嘆下午茶也沒耐性,就算成就高(專、注力強能爭取成功),也只是成了跑數的人生。

留心你身邊人的呼吸、說話、行走速度,就知他/她能否放鬆。提提他們深呼吸吧!

當然,現代很多年青人的放鬆力都超高,所以什麼也不在乎,我們就不要再鼓勵其再放鬆了!

捨命拍住上!忙到學期尾也找不到足夠時間為學校講10個「全年腦效能分析報告」(BQ report)及10位同學的訓練進度檢討(Progress review), 唯有安排一天講7個報名/進度檢討。有相關經驗的朋友都知,講BQ挑戰壓力很大,因只...
09/07/2025

捨命拍住上!

忙到學期尾也找不到足夠時間為學校講10個「全年腦效能分析報告」(BQ report)及10位同學的訓練進度檢討(Progress review), 唯有安排一天講7個報名/進度檢討。有相關經驗的朋友都知,講BQ挑戰壓力很大,因只以數據推斷孩子的問題,並要與家長所觀察的性格、行為、特性吻合,數據才有價值(完全不認識而講中,即腦效能問題被證實,建議的改善方法才有針對性);而進度檢討需逐幅腦波圖分析比較(一期36次),所以腦力消耗極大,通常講一天講三個已很吃力,所以每天連續講到第三個已感覺沒氣。

雖然是透支付出,但一切是值得的,因這個星期一講了兩位學生訓練了三十多次的進度,數據上明顯有改善,而家長分享孩子訓練後的表現,更是使我喜上眉梢,充滿力量:

第一位:
-情緒改善
-以前不跟母親傾談的,現在會傾心事(Depress-Brightness)
-自我要求高了
-自己能堅持起床
-老師沒有需要再致電家長
-感覺自己的成績進步(因未派成績表)

第二位:
-以往脾氣暴躁,現在脾氣好很多
-跟家長有衝突時,反而快平靜且能勸家長
-以前不出街活動,現在多出街做群體活動、打波
-打機少了

他們能這麼快有改善,全賴負責的老師們的認真切實安排、推動學生堅持做,也跟其他老師溝通而諒解之、配合之。負責老師們聽完我講解後會撮寫重點交給家長和班主任跟進,這樣才是真真正正的因材施教,切切實實的為學生!

今次講的報告中,原來很多位都是資優孩子,甚至是左右腦均資優,但礙於靜態注意力弱上課易走神、動態注意力弱而疏忽錯漏多、集中力弱無法堅持完成任務、左右腦不同步而難於表達、轉數一緊張就慢而小學常被取笑質疑所以信心盡失、生理緊張坐不定甚至情緒不穩⋯⋯,倘若他們落入一般老師的手,潛能可能永遠不會被發現,所以神童不被適當的培育,最終大多是屈屈不得志而抱憾終身。

相信這間學校的老師在一致了解孩子的「寶」及「阻礙」後,會更懂得珍惜和愛護他們,再加上一、兩期的神經反饋訓練,必定如上述兩位訓練後的學生一樣大有可為,還我本色。大家認為跟這樣的學校、老師攜手,不是做表面功夫,真正幫助每一個孩子改變改善人生,辛苦是否都值得?

這間中學收生沒有問題,擁有20套腦波掃描及神經反饋儀器,每年都為十多位學生提供三個月至半年的神經反饋訓練作課外活動,全校老師都已接受「腦基礎教學」三天以上的培訓,及絕大部份有分析「腦波圖」的基礎培訓。這間是明愛莊月明中學。

我衷心致敬,感恩能同行!尤其是負責的羅老師!🫡

#資優
#還我本色
#腦波分析
#神經反饋
#每個學生都獨特
#學習多樣性
#教師致敬
#明愛莊月明中學

了解孩子腦特性+腦科學培育策略+在家腦波訓練(全套快速改善策略)要真正有效及快速改善孩子學習/行為/情緒問題,宜:(1)透過腦波分析(BQ report)了解孩子百思不得其解的核心問題(應用腦神經學);(2)針對核心問題的培育、溝通、課外活...
06/07/2025

了解孩子腦特性+腦科學培育策略+在家腦波訓練(全套快速改善策略)

要真正有效及快速改善孩子學習/行為/情緒問題,宜:
(1)透過腦波分析(BQ report)了解孩子百思不得其解的核心問題(應用腦神經學);

(2)針對核心問題的培育、溝通、課外活動建議(教育學+認知心理學);

(3)添置腦波訓練儀器幫孩子在家提升改善核心問題,而家長亦懂得辨識訓練數據和進度,從而諒解和修正相處之道(教育神經學)

由於我們的初心、理想是推動「腦教育」及真正改善下一代的「教養」,所以我們不會只售賣儀器給家長,而是提供全套針對性的教育/培訓。如果家長沒時間抽空學習,就唯有讓孩子到我們中心訓練,讓導師在進程中提供上述「應用神經學」、「教育學」、「認知心理學」、「教育神經學」的輔助和建議。倘若沒有相關輔助,只賣儀器,可能家長仍沿用過往誤解孩子、刺激孩子弱點的方法,再加上錯誤解讀數據,孩子進步被視為退步,就可能讓家長及孩子,愈訓練愈失望,糟蹋了原本可增進彼此了解及改善的機會。因此我們不輕易賣儀器給家長的!

今年我實在太忙,沒空開「腦波分析」基礎課程給家長,很多想添置儀器在家訓練的(例如住得較遠),便望門興嘆。因此,之前便開放了條件,只要參加了暑期三天「學習多樣性-資優及特殊教育需要的培育」工作坊便可購置儀器在家訓練(仍要通過儀器操作課程),因三天課程已包括上述基礎原理的介紹、針對專、注、放鬆力及左/右腦資優的培育和訓練方法,亦包括可用半價為孩子做BQ report(不設講解,因工作坊內可學習到主要數據的解讀),邊訓練邊實習分析。

雖然我會在工作坊介紹添置手續,但由於我們中心的同事也很忙,今年只會提供「幾個」購置名額,所以有興趣購置及已/會參加課程的家長朋友,請先私訊(PM)我作留位,先到先得(如上了課程但未獲今年名額,可來年候補購置,所以學到的知識不會浪費)。

Ricky Chan

下面附暑期課程報名連結,名額有限,請通知有需要的家長朋友爭取:
https://forms.gle/wvahX3wusLnf6YfG8

我們提供上述專業服務的導師/顧問學歷:
- 認知心理學博士(1位)
- 教育學博士(1位)
- 應用腦神經學碩士(3位)
- 國際認可腦基礎培訓導師(2位)
- 教育學碩士(1位)
- 心理學-特殊教育碩士(1位)
- 心理學/輔導學學士(多位)

你願意學習利用科技,幫助自己及有需要的孩子嗎?(有需要者應該皮質醇高,沒耐性看完文章,所以請看完者通知有需要者)很多孩子及成年人,會到我們的中心做腦波掃描分析及神經反饋訓練,無論是過度活躍、自閉譜系、注意力缺乏、焦慮抑鬱、情緒不穩、生理或精...
29/06/2025

你願意學習利用科技,幫助自己及有需要的孩子嗎?
(有需要者應該皮質醇高,沒耐性看完文章,所以請看完者通知有需要者)

很多孩子及成年人,會到我們的中心做腦波掃描分析及神經反饋訓練,無論是過度活躍、自閉譜系、注意力缺乏、焦慮抑鬱、情緒不穩、生理或精神緊張的徵狀,堅持訓練一段時間後,大都有明顯的改善,原因是腦波分析及神經反饋訓練,在當今科學界已擁有無數的實證研究支持。

每星期要三次到中心訓練,很多家長都希望購置儀器,讓孩子在家訓練,省卻交通往返時間。問題是,腦波掃描及訓練儀器並不等於家庭電器,即戴即用就有效果,它功能是反映人腦在設定情境下的狀態,從而使身邊人/照顧者了解及適當的加以跟進,而跟進的方式可以是透過儀器的反饋,使訓練者/照顧者了解跟進方式所產生的效果,並不時進行調節修正。

試想像如果我們不懂得心電圖監測儀器背後的原理,也不懂得解讀心律不正/心臟危怠時所顯示的數據,同時也不掌握心律出現不同問題時的對應跟進方法(例如:心外壓、人工呼吸、心臟除顫器、注射腎上腺素等配套程序),單賣個心電圖監測儀器給你,送你親人回家,教你有危險時的簡單方法自己處理便算,你會接受嗎?

正如賣儀器的有沒有教導大家哪些腦波代表專力、注力?動態跟靜態掃描究竟代表甚麼?出現不同顏色、形狀的腦波又代表孩子生理、心理、情緒、精神等狀態出現甚麼問題?如果訓練兩次後出現了不同形態的腦波,究竟代表訓練得對抑或錯?在行為表徵上又會見到甚麼才是正常?不懂看腦波圖/數據,你知道訓練的情況、進度、有什麼問題出現要處理嗎?

附圖舉例一般被老師投訴孩子上課不留心,注意力有問題,表象看去差不多,但背後的神經運作原因可能不同,包括精神體力不足、下意識煩惱困擾、恍惚發呆、討厭被動聆聽(生理緊張/資優)、遲緩/學習無助感、太投入任務而忽略環境等(見所附多幅腦波圖),都可能使老師認為孩子不留心、走神,不過因應背後真正的原因,改善最直接的方法可能並不是做神經反饋,如精神體力不足者是否應留意營養、做運動和增加睡眠時間先?又或孩子是資優而討厭被動聆聽和被迫做沒意義的事,那麼父母迫其在家做訓練,會否增加彼此衝突或孩子得過且過做訓練?而不懂看數據,你又懂得分辨孩子是求其做的嗎?倘若孩子覺得訓練沒意義,是否應先向孩子解釋腦波分析及訓練的原理,使他感興趣?

還有,如果孩子走神原因是內心的煩惱困擾,如果家長引入訓練後,使他因分數不高而更感困擾,家長是否應先自己了解遊戲分數代表什麼,再開解安慰孩子,這樣才能使訓練更有成效!?不過如果家長根本不懂得看圖,又怎了解問題所在及使孩子愈訓練愈差?!因此,基於上面的例子,過往買儀器回家訓練的家長,七、八成以上都不會成功,直至疫情期間,我們要求家長必須上「腦科學與教育」基礎課程,及之後參加「腦波分析」基礎課程,才會售賣儀器給家長,避免浪費了他們的金錢和時間,最終對這可造福人類的科技失去信心,斷絕其可真正了解孩子,幫助孩子改變一生的路。當然只為售賣儀器賺錢的,就不會像我們這麽多要求!

孩子到中心來訓練,上述透過分析腦波,因應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跟孩子相處,鼓勵孩子訓練,發現問題即時跟進,將輔助改善方式適時跟父母介紹,甚或發現親子溝通方式可能刺激到孩子的腦特性需要提醒父母,全都交由我們的導師負責,所以孩子才這麼喜歡、接受我們中心的導師。我們不是要煩大家,而是真正希望有效果,因我們關心的是孩子!

身邊很多有心/有需要的家長都有興趣買儀器回家幫孩子及自己訓練,可惜我今年太忙,就算有時間開「腦科學與教育」基礎課程,也應該無法開「腦波分析」基礎課程,這樣所有這些有興趣/有需要的家長又要等多一年。因此,我們決定,如果修讀完暑期三天「資優及特殊教育需要孩子/ 學生的辨識及培育/教學策略」課程的,都可購置儀器回家替孩子/親人/自己訓練(還需上操作、培訓基礎課程)。其實,如果家長自己學懂看腦波圖及分析數據,家中亦有儀器,日後有親友到訪,是否也可為他們做靜態及動態掃描,大致排除他們對孩子專注力、過度活躍、自閉譜系等的誤解?透過你掌握的知識,可能幫到很多人脫離煩惱苦海。

我這篇文章很長,有需要的家長皮質醇一般太高,應該沒耐性看完,所以希望能看到這裡的家長、教師朋友,向有需要的親友提醒。代他們感謝你!

我們中心的同事都很忙(全部精力差不多用於孩子身上),所以供購置儀器的名額有限,到時在工作坊公佈及依報名先後次序接納。請盡快報名!

暑期課程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wvahX3wusLnf6YfG8
(課程內會練習分辨典型特殊教育需要類別的腦波圖及數據特徵)

《你有沒有費盡心思卻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前段時間,我們帶 Rita 去了水族館,希望她可以近距離接觸一下海洋生物。當我們剛踏進水族館時,另外三位媽媽也各自帶著大約一歲多的小朋友一起進場。由於大家是同一時間入場,所以參觀的初期,我們都在彼...
28/06/2025

《你有沒有費盡心思卻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前段時間,我們帶 Rita 去了水族館,希望她可以近距離接觸一下海洋生物。當我們剛踏進水族館時,另外三位媽媽也各自帶著大約一歲多的小朋友一起進場。由於大家是同一時間入場,所以參觀的初期,我們都在彼此附近活動。不過,接下來發生的一些事情,卻讓我決定帶著 Rita 離開他們一段距離。

這些媽媽並沒有做出什麼缺乏公德心的行為,也沒有打罵小孩或表現得特別奇怪。相反地,她們所做的事情,其實正是很多家長在帶小朋友認識新事物時常見的做法,而且她們做得特別「投入」、「熱情」。

每當看到一種新的海洋生物,例如鯊魚、河豚,甚至食人魚之類,她們就會不停地對自己的孩子說:「你睇下呢度,係鯊魚啊!」、「你睇下有幾多條食人魚?驚唔驚呀?」一邊說還一邊用手指出那些想讓孩子看的魚。然而,她們或許沒意識到,這樣的行為其實正在無形中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在進一步分析這種行為為何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之前,我想先簡單說明一下「專注力」到底是什麼。「專」指的是集中力,就是一個人能否專心於一件事物,深入分析、把精神集中在一點上的能力;而「注」則是指注意力,是一個人對周圍環境的警覺程度,以及能否留意細節、將注意力從一點轉移到另一點的能力。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媽媽的行為,到底為什麼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假設這些小朋友本身健康正常,專注力處於一般水平,他們自然就具備「專」和「注」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說,他們本來就有能力專心觀察某樣東西,也能注意到事物的細節及身邊的環境。那大人又何必一直指這指那,告訴孩子「你看這個」「你看那個」呢?如果孩子正專注觀察著什麼,大人不斷介入、干擾,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習慣性地只看你指出來的事物,反而忽略了其他可能同樣有趣、甚至更有價值的細節。我自己觀察到 Rita 的行為是這樣的:她除了看游動的魚之外,還會觀察水波的流動、玻璃上的青苔,甚至會去摸摸石頭上的紋路。如果我一直打斷她探索這些事物的機會,豈不是很可惜?

那如果是專注力本身就比較弱的孩子,這種「指來指去」的方法是不是就合適呢?答案還是否定的。因為專注力並不是透過外界不斷「指出」就能有效培養出來的,而是需要透過適當的引導,讓孩子自己完成「專心集中」和「注意細節」的過程,才能真正培養出「專」和「注」的神經網絡,訓練到這兩種能力。

因此,訓練「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孩子專心觀察的時候不要打擾他,讓他自行完成集中注意力的過程。如果發現他走神了,輕輕問一句:「頭先做緊咩?」、「集中做埋先啦」,就可以幫他把集中力拉回來。至於訓練「注」,則應該讓孩子自己在整體畫面(big picture)中發現不同的細節。例如可以問他:「魚缸內有幾多條紅色的魚?」、「邊條魚最大隻?」、「河豚身上有咩特別嘅地方?」等等。透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主動觀察、發現細節,才是真正有效的注意力訓練方法。

我相信這三位媽媽都是很用心照顧孩子的母親,才會特地帶孩子來水族館,又希望把自己覺得有趣的東西分享給孩子看。但如果不了解人腦背後的運作機制與理論,有時候即使出於好意,也可能會用錯方法,無意中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發展。

所以我希望提醒各位家長,無論你的孩子有多大,每天都應該讓他有一段安靜思考、閱讀、玩耍或研究自己感興趣事物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盡量不要打擾他。當你想引導他發現新事物時,也可以試著用問題去啟發他自己去觀察、去發現。

這樣,才是符合腦科學原理的專注力訓練方式。

Dr. Eric Chan

🧠😍BQNF暑期優惠☀️⛱️[由即日起至6月30日(一)]把握機會,請向我們預約及報名啦^^😍另有暑期組合計劃,請PM或whatsapp我們了解電話:📞 (852) 2622 2322WhatsApp (文字查詢):📱 (852) 5400...
14/06/2025

🧠😍BQNF暑期優惠☀️⛱️
[由即日起至6月30日(一)]

把握機會,請向我們預約及報名啦^^😍
另有暑期組合計劃,請PM或whatsapp我們了解

電話:📞 (852) 2622 2322
WhatsApp (文字查詢):📱 (852) 5400 2484 或 https://wa.me/85254002484

Address

Office C, 11/F, Legend Tower, 7 Shing Yip Street, Kwun Tong, Kowloon
Hong Kong

Opening Hours

Monday 11:00 - 19:00
Tuesday 11:00 - 19:00
Wednesday 11:00 - 19:00
Thursday 11:00 - 19:00
Saturday 10:00 - 18:00
Sunday 10:00 - 18: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Brain Quotient and Neurofeedback Technology Center - BQNF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Brain Quotient and Neurofeedback Technology Center - BQNF: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