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心靈 Soul Rebuilt

築心靈 Soul Rebuilt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築心靈 Soul Rebuilt, Mental Health Service, 北角渣華道18號嘉匯商業大廈, Hong Kong.

《築心靈》的帖文以輔導經歷及自身生活的體會為主,希望讀者共鳴及易學易用。

強身健體,香港人多年前已十分着重,可是心靈健康卻經常被忽略。原因是心靈損傷遠不及身體病患明顯,我們知道身體開始感冒,卻察覺不到心靈受創。

感受到受輔者的切膚之痛,我想如果他們能夠早些面對及處理就好了!眼看許多有需要的不懂或不願求助,我心中有股激動,鼓勵他們不單只要強身健體,更要「強心健靈」,在心靈未重創到難以復原前先處理及求助,「病向淺中醫」。

請分享此專頁及帖文,鼓勵建築心靈,尋獲快樂人生。 人生上半場,我是建築師及項目經理。

人生下半場,我是心理輔導員及培訓導師。

曾經因為家庭、婚姻、感情及工作等種種問題,每天都感到很痛苦。某年,實在感到苦無出路,戰戰競競地嘗試了第一次心理輔導。

渡過難關後,心裡有股催促,希望更多人可以像我一樣,在困境中找到同行者,助其脫困。一年後,在忙碌的工作及家庭生活中,也毅然報讀了心理輔導碩士課程。

修讀輔導期間,利用每一份作業不斷反思,得著許多覺悟及改變,包括發現了自己原來從小至今,都一直努力以各種方法治癒自己,如看書、繪畫、作文、唱歌等等。多年來的自我治癒經驗,成為了我現時助人的寶貴資源。

畢業後一直在南亞路德會作義務輔導員,高峰期間一星期三、四晚於正職放工後趕往輔導,卻仍然樂此不疲,甚至還感到十分滿足。於是,我就知道,成為全職輔導員是我下半生的理想。

2021年,我實現了成為全職輔導員的理想!

未來還有許多未知的路,我都會勇敢地面對!

就像我遇見過或將會遇見的受助者,也在勇敢地面對他們艱難的生活。

一起努力,互勉!

《易學日常》之十二|第24卦〈復〉:感激歡送「阻腦怪」,食吓雪糕「嘆世怪」!治療師與我看著修改後的怪獸,繼續治療。「可以說說這幅畫在說些什麼?」——我把右腦加大,與左腦差不多大,因為我希望同樣重視它們。然後畫了一個圓,把腦和身體統合在一起—...
08/09/2025

《易學日常》之十二|第24卦〈復〉:感激歡送「阻腦怪」,食吓雪糕「嘆世怪」!

治療師與我看著修改後的怪獸,繼續治療。

「可以說說這幅畫在說些什麼?」——我把右腦加大,與左腦差不多大,因為我希望同樣重視它們。然後畫了一個圓,把腦和身體統合在一起——因為人的身、心、靈本為一體,只是我們習慣了把它們切割開來研究。再把原本的直線改成曲線,因為自然界沒有直線,生命應該是流動、變化的。最後,我為牠加上感官——鼻子、耳朵、舌頭,讓牠露出笑容,手裡還拿著一杯雪糕,正在好好享受。

「你作畫的時候,有什麼感覺?」——愈畫愈開心,好像忘記了時間和周遭,世界只剩下我與畫。

「這幅畫在告訴你什麼?」——覺悟到為什麼我這麼難學會「臣服」Surrender——跟隨生命的流動。因為從小資源匱乏,如果不靠「生存」Survival 模式死拼,我可能真的活不下去。這份不許失敗、時刻拼命的習慣帶我走到今天,也讓我過度準備、過度承擔。現在,我要學會接受自己:這些努力已經夠了,我也有資格去休息、去享樂,追尋自己真正想要的,不為他人。

「你會想對這怪獸說什麼?」——已經夠喇!你已經做得好好喇!你可以休息吓,嘆吓世界啦,食吓雪糕啦!說著說著,我感到了一種久違的解脫。

懷著轉化的興奮,我腦海依然翻湧,但這次思索的拼命已是出於喜好,而非盲目的生存本能。

回想〈剝〉卦的智慧。治療前半看見「阻腦怪」,體會到〈剝〉卦的智慧——剝去過度承擔、過度準備與匱乏模式,只留下核心的真我。

《鬼滅之刃》裡的厲鬼「上弦之叁」猗窩座。他拼命追求強大,只因想守護重要的人,可悲的是他們早已不在,他卻停不下來。直到最後一刻,才覺悟到自己已經「夠了」。這與我何其相似:長年活在「不夠」的驅使下,不斷拼死加碼,卻忘了看見多年累積的成果。

至於「24」這個讓我被選中的幸運數字所對應的〈復〉卦,卦象是「雷在地中」——冬至後一陽初生,極暗之時,光明回歸。卦辭說:「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意思是,走到極陰,陽氣自然復返;只要恢復原初的節奏,生命自會再次暢順。〈復〉提醒我:重生不是再要堆砌什麼,而是回到最根本的狀態,循自然的節奏重新開始,就是生命真正的福分。

電影《Perfect Days》裡,主角每天做著簡單重複的清潔工作,卻能在樹影、光影與雲影間,活出豐富與新鮮。

〈剝〉是卸下過度的前半生,〈復〉是專注核心重新出發。

感激歡送「阻腦怪」,因為它讓我走過生存的歲月,而現在我已經不太需要他,可以好好為它餞行。

食吓雪糕「嘆世怪」!提醒我已足夠,現在只要學會休息,打開感官,全然感受日常的豐富,與世界和他人連結,真正活著!

#易學日常 #復卦 #剝極而復 #重生的力量 #心流體驗 #靈性成長 #生活修行 #內在修行 #陰陽轉化 #易經智慧 #自我成長 #生命敘事 #心靈覺察 #放下與重生 #感官之旅 #鬼滅之刃 #猗窩座 #阻腦怪 #嘆世怪

《易學日常》之十一|第23卦〈剝〉:看見死拼「阻腦怪」,放下重擔與匱乏最近參加了「敘事繪畫治療法」的工作坊「怪獸你好!」第一個練習是畫出自己近期的壓力怪獸。我即時想起一次面試:不斷閱讀、背誦,準備到最後一分鐘。於是我畫了一隻「阻腦怪」——左...
07/09/2025

《易學日常》之十一|第23卦〈剝〉:看見死拼「阻腦怪」,放下重擔與匱乏

最近參加了「敘事繪畫治療法」的工作坊「怪獸你好!」第一個練習是畫出自己近期的壓力怪獸。

我即時想起一次面試:不斷閱讀、背誦,準備到最後一分鐘。於是我畫了一隻「阻腦怪」——左腦特大,瘋狂吸收資訊;右腦卻委縮,感官與創意被關掉,只剩下疲累、緊張,無法專注於當下。

課堂最精彩的部份是現場示範,由老師當治療師,選一位同學作案主。老師先寫下一個神秘數字,再請大家各自說出心中想的數字,誰最接近老師的就會被選中。對學習及成長非常渴求的我,十分希望被選中。

我心裡閃過「24」,因為早前為面試問卦時,腦中已浮現過這個數字,得〈復〉卦。心想:若宇宙真要我體驗示範,數字自然會吻合。

結果老師的答案是「23」,與我最接近。那一刻,我感到一種平靜的欣喜——好像宇宙在提醒我:時機已到。

示範開始,我成了案主:
「怪獸在說什麼?」——我不停準備,把自己壓得太緊。
「為什麼笑?」——因為覺得太傻,準備了一堆根本用不上的東西。
「說出來和不說的分別?」——說出來,被同學聽見,讓我感到被承認、被接納,感到連結與活著。

治療師引導我回憶類似的壓力。我想到當年剛畢業,家裡買了房子,要我立即承擔房貸。那份壓力,使我自小累積的匱乏感更加深刻——不容失敗,只能死拼。這模式延續至今,讓我習慣「過度承擔」。當我流淚說出:「原來我也有資格追求快樂!」時,心裡像卸下一份重擔。

課後回家,我好奇老師所寫的數字,會不會也有什麼啟示?於是查了卦序,第 23 卦是〈 剝〉。卦象山附於地,象徵萬物剝落、舊有結構崩解。不是毀壞,而是深刻的篩選:把多餘的、無謂的、阻礙流動的東西剝去,只留下最真實、最核心的部分。

這正對應著我治療的體驗:
剝去「一定要準備好才安全」的舊信念;
剝去「凡事過度承擔」的自我要求;
剝去「根植於匱乏」的慣性模式。

留下的,是更輕盈、更真實的我。

回到堂上後續的治療,老師說如果帶著新的覺悟與轉化,我會如何修改那怪獸?

我一拿起畫筆,轉瞬之間便進入心流的狀態——忘了地點、人物與時間,只剩下自己與畫。當治療師好幾次提醒我是否完成時,我才依依不捨地停筆。

這隻新怪獸有趣極了,叫「嘆世怪」!

待續。

#易學日常 #剝卦 #卸下過度 #陰陽轉化 #心流體驗 #靈性成長 #內在修行 #易經應用 #生活修行 #身心覺察 #自我成長 #生命敘事 #心靈覺察 #過度承擔 #匱乏感 #剝極而復 #療癒之路

《易學日常》之十|下定決心,與易學一年之約回望這九篇文章,這是我最艱難卻也最充實的系列。易經浩瀚,解讀紛紜。南懷瑾、傅佩榮、曾仕強、王思迅等名家,各有角度,各見精微。我邊讀邊想,腦中常如雲層翻湧,一週才能寫成一篇。一路下來,我嘗試了三種方法...
29/08/2025

《易學日常》之十|下定決心,與易學一年之約

回望這九篇文章,這是我最艱難卻也最充實的系列。

易經浩瀚,解讀紛紜。南懷瑾、傅佩榮、曾仕強、王思迅等名家,各有角度,各見精微。我邊讀邊想,腦中常如雲層翻湧,一週才能寫成一篇。

一路下來,我嘗試了三種方法:

卜卦=問天(第1、2篇)
閉目靜心求數字,得〈隨〉;以日期、時間、情緒計算,得〈解〉。再以卦象反思事件。

尋卦=觀己(第3、4、7、8、9篇)
主動尋找與經歷呼應的卦:〈乾坤〉(陰陽的人生敘事)、〈剝復〉(死亡與重生)、〈姤〉(雲月邂逅)、〈需〉(等待的從容)。

閱卦=讀經(第5、6篇)
依序讀到〈屯〉與〈蒙〉,不對應事件,只從爻辭領悟「萬事起頭難」與「回到單純的學習心」。

雖然只寫了九篇,我已感覺自己不少轉變:
對世界與人際,多了一份接受與安穩;
面對事情,少了焦躁,多了從容。
甚至感染到身邊的人,感到自然與放鬆。

若每週一篇,走完六十四卦至少還需一年以上。好奇又期待完成後的我會是什麼模樣,於是在此下定決心,與易學一年之約。

#易學日常 #九卦回顧 #契子 #卜卦 #閱卦 #尋卦 #易經智慧 #六十四卦 #現代易經 #生活修行 #心靈修行 #陰陽智慧 #自我成長 #生命敘事 #每日易經

《易學日常》之九|第5卦〈需〉:雲聚而未雨,終將化雨潤大地中午散步,陽光熾熱,腳步卻被腦中翻湧的待辦催促——今晚的家聚、明天的輔導課程、未完成的報告、昨晚的爭執。細想下,這些事沒有一件需要此刻解決。那份不安,原來來自潛意識裡的一條規則——「...
23/08/2025

《易學日常》之九|第5卦〈需〉:雲聚而未雨,終將化雨潤大地

中午散步,陽光熾熱,腳步卻被腦中翻湧的待辦催促——今晚的家聚、明天的輔導課程、未完成的報告、昨晚的爭執。

細想下,這些事沒有一件需要此刻解決。那份不安,原來來自潛意識裡的一條規則——「沒完全準備好,就不能放鬆」。於是,我常逼自己反覆思量,哪怕走路、吃飯、睡覺。原本可以細細感受的當下,就這樣變成了無形的賽道。

翻開易經,看到〈需〉卦。上坎下乾,象曰:「雲上於天」,雲聚而未雨。提醒人:時候未到,應養精蓄銳,靜候時機。卦辭言「需,有孚,光亨,貞吉」,等待不是空白,而是懷著信任與堅守去蓄勢。

幾件心事,竟與爻辭呼應:

- 報告 → 初九:「需於郊,利用恆,無咎。」停在郊外觀望,持之以恆便能免於過失。就像報告,不必急交,按部就班反而穩妥。

- 輔導課程 → 九二:「需於沙,小有言,終吉。」沙洲邊等待,可能有人質疑,但最後仍吉。提醒我簡報已準備充足,不必過度修正或追求完美。

- 爭執 → 六三:「需於泥,致寇至。」
陷在泥濘,容易引來災禍。對應昨晚的爭執,若糾纏只會越陷越深,不如先放下。

- 家聚 → 九五:「需於酒食,貞吉。」
在筵席間安心等待,守住正道便吉。家聚的意義,不在安排得完美,而在真誠感謝與連結。

等待的智慧,就是在不同處境裡找到相應的態度:有時遠觀不急,有時信任不催,有時放下不陷,有時守正不偏。

等待,不是無為,而是一種信任:相信天地自有安排,相信自己在時機來臨時,能從容應對。

雲雖聚而未雨,終將化雨滋潤大地。人生亦然——靜守片刻,時機自會到來,心亦會因此安然。

#易學日常 #需卦 #雲聚未雨 #等待中的從容 #順應天時 #陰陽智慧 #現代易經 #心靈修行 #生活修行 #身心覺察 #生活覺察 #東方智慧 #內在修行 #身心靈成長 #每日易經 #自我成長 #學會等待 #放過自己 #信任天命 #時機的藝術

《易學日常》之八|第44卦〈姤〉:雲月邂逅,緣起緣滅夜跑時喜見美景,一縷白雲緊隨明亮圓月,乍看相逐,實則各行其道:月循其軌,雲隨其風,相逢恰好在瞬間。人總愛替景象賦意——雲追月,是依戀?競逐?還是告別?然而現實中,它們只是自然運行;但我們被...
16/08/2025

《易學日常》之八|第44卦〈姤〉:雲月邂逅,緣起緣滅

夜跑時喜見美景,一縷白雲緊隨明亮圓月,乍看相逐,實則各行其道:月循其軌,雲隨其風,相逢恰好在瞬間。

人總愛替景象賦意——雲追月,是依戀?競逐?還是告別?然而現實中,它們只是自然運行;但我們被觸動的當下,未嘗不是宇宙以一幅畫向我們低語。

翻閱《易經》,找到一卦談相遇——〈姤〉卦。卦象為「天下有風」,風行於天下,所經之處,萬物雖未相觸,卻在同一股氣流中產生了連結與共鳴。《彖》曰:「女壯,勿用取女」,意指遇合有時,需順其自然,不可強求;該來的時候真誠相對,該散的那刻安然放手。

〈姤〉的「姤」,即邂逅中的「逅」,帶著偶然與不期而遇的意味。人生的邂逅就像雲與月:有人擦肩而過,有人同行一程,有人半生相守。而在輔導中的遇見更是奇妙,會面時間雖短,連結卻常能深入心處、縈繞不斷。

重要的不是時間長短,而是那一刻是否全然在場,真誠契合。唯有全心投入當下,才能讓這一瞬化作生命中無可替代的一筆。

風過天清,月自分明;你我各行其道,有緣便會再遇。或許,就像那晚的雲與月,下一次的重逢,已在不遠的天邊靜靜等候。

#易學日常 #姤卦 #相遇之美 #緣起緣滅 #不強求 #順勢而為 #陰陽智慧 #現代易經 #生活修行 #內在修行 #心靈覺察 #珍惜當下 #東方哲學 #生命敘事 #邂逅之道 #順應天時 #陰陽轉化 #風雲相會 #靜觀自然 #生命啟示 #當下的力量 #人際智慧 #易經生活 #遇見的藝術 #自然之道 #心靈連結 #無常之美

《易學日常》之七|第 23 與24 卦——〈剝〉與〈復〉從親友的喪禮回家,已是今年的第三場。修讀輔導後,讀過不少關於死亡的書,寫過許多哀悼的文章,也輔導過多位經歷親友離去的案主。以為已看透生死,但每當親友離去時,還是悲從中來,久久消化不來。...
11/08/2025

《易學日常》之七|第 23 與24 卦——〈剝〉與〈復〉

從親友的喪禮回家,已是今年的第三場。

修讀輔導後,讀過不少關於死亡的書,寫過許多哀悼的文章,也輔導過多位經歷親友離去的案主。以為已看透生死,但每當親友離去時,還是悲從中來,久久消化不來。

想起數年前我做中年轉業研究,爽快及愛助人的他,二話不說便答應成為訪談對象。

「你唔試,永遠冇機會。」
「呢個世界有啲嘢,唔係你叻先有人教你,而係你肯問、肯學,就一定學到。」
「唔好成日計住條數先行,有時遇到機會,就要即刻接住嚟做。」

他的訪談金句像有無窮力量,推動了當時猶疑不決的我踏出第一步,轉業全職輔導。若不是他,我可能至今仍也未嘗踏入這行業,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當中的辛酸與滿足。

想起他,已經無力再消化死亡。

像溺水的人胡亂找身邊可以依靠的,我抓到了易學書藉。

〈剝〉與〈復〉是成對的卦。〈剝〉卦,山在地上,象徵萬物剝落、舊有結構崩解,如同死亡——形體消逝,聲音寂靜。然而,〈剝〉不只是崩解,更是一場深刻的篩選——剝去物質、表象與虛浮,留下最真實、最長存的核心。〈復〉卦則是雷在地中,一陽初生,如冬至後的第一縷晨光,承接著那份核心再次萌芽。

好友的離去,也是如此——剝落了肉身與聲音,留下的,是他專注熱愛、不懼嘗試、全情投入的精神與品格,這些將在我心中延續發光。

畫面左側,是棺木內的絕望人影——象徵「人死燈滅」;右側,則是我敬重的前輩形象——象徵精神的承繼與再創。這正是〈剝〉與〈復〉的生命動態:剝落不是終點,而是復歸的起點。

David Harkins 的詩〈他已離去〉亦道出了這份轉化的力量:我們可以沉溺於離別的痛,也可以選擇帶著他的光與愛繼續前行。

死亡不是忘記,而是將對方的精神,化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延續活下去。

#易學日常 #剝卦 #復卦 #對卦 #陰陽轉化 #生死之道 #靈性承接 #精神傳承 #現代易經 #生活修行 #內在修行 #剝極而復 #東方智慧 #死亡教育 #哀傷轉化 #身心靈成長 #易經哲學 #生命敘事 #畫中有道 #自我成長 #轉化的智慧

《易學日常》之六|第4卦〈山水蒙〉:回到單純學習心,自會紥實而長久。黑雨的早晨,城市靜得出奇。不用上班,我卻依舊像摩打般忙過不停,閱讀、整理資料,甚至賴床時也在燒腦——思索《妳一生的預言》小說的科學基礎。午飯後,看著好像窗簾般的雨幕,我感到...
05/08/2025

《易學日常》之六|第4卦〈山水蒙〉:回到單純學習心,自會紥實而長久。

黑雨的早晨,城市靜得出奇。

不用上班,我卻依舊像摩打般忙過不停,閱讀、整理資料,甚至賴床時也在燒腦——思索《妳一生的預言》小說的科學基礎。

午飯後,看著好像窗簾般的雨幕,我感到奇怪——為什麼明明是額外的一天假期,我卻這樣忙碌?其實我要知道這麼多,究竟是為了什麼?

這一年,我全情投入身心靈探索:臣服實驗、靈性覺醒、吸引力法則、Reality Transurfing、陰陽之道,到現在走進《易經》的世界。

飢渴求知的心像海綿一樣拼命吸收,奇妙的洞見讓我飽足一會,卻很快又飢餓起來,令我疲於奔命地學習與反思。

看到《易經》第四卦〈山水蒙〉,上艮下坎,山下有水,象徵初學的迷霧與潛藏的智慧。

《象傳》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就像泉水從山下緩緩流出,學習需要沉澱、謙卑、循序漸進,才能讓智慧生根。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學習若無秩序與自律,只貪快,終會迷失。對我來說,就是提醒自己先定下學習節奏,別急著要立即學懂。

九二。「包蒙,吉。」
像懷抱幼苗一樣包容、慢慢培養,才會吉祥。我要學會慢下來,讓知識消化後再成為自己的力量。

六五。「童蒙,吉。」
回到單純的學習心態,虛心、謙卑、不焦躁、不自滿,學習才會踏實而長久。

我覺悟到,《易經》的學習是一生的功課,不必急於完成,至於旅行的預備、知識的追求、靈性的進深,也有時間慢慢來。

許多事退一步看,現在停下不做,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

真正的成長,不靠猛推,而靠頤養。慢下來,讓智慧像種子一樣,在心裡靜靜發芽,依據自然的節奏,拙狀成長,自會安然走在屬於它的路上。

#易學日常 #山水蒙 #慢下來 #養心而明 #陰陽智慧 #現代易經 #心靈修行 #生活修行 #身心覺察 #生活覺察 #能量平衡 #動靜互生 #東方智慧 #陰陽哲學 #內在修行 #身心靈成長 #每日易經 #自我成長 #學習心態 #啟蒙智慧 #養心修性 #靜觀生活 #慢生活 #陰陽生活智慧

《易學日常》之五|第3卦〈水雷屯〉:萬事起頭難,積累孕成長自從以陰陽解對立,開啟新的生命敘事,我急切地投入易經世界——大量閱讀、反思、寫作,卻很快感到疲憊,知識在腦中翻湧卻無法消化。直到學習屯卦,我選擇慢下來。清晨翻閱三本參考書,靜靜對照爻...
03/08/2025

《易學日常》之五|第3卦〈水雷屯〉:萬事起頭難,積累孕成長

自從以陰陽解對立,開啟新的生命敘事,我急切地投入易經世界——大量閱讀、反思、寫作,卻很快感到疲憊,知識在腦中翻湧卻無法消化。

直到學習屯卦,我選擇慢下來。清晨翻閱三本參考書,靜靜對照爻辭與自身經驗,用心寫下這篇文章。這一刻我明白:慢下來、沉澱,讓知識與生活交融,力量才會真正長出來。

屯卦上坎水、下震雷,象徵新生事物在困難中萌芽。

- 乾卦提醒我:陽中要藏陰,才不至於亢竭;
- 坤卦提醒我:陰中能孕陽,柔順是力量的根;
- 而屯卦告訴我:萬事起頭難,真正的成長,需要在困頓中踏實積累。

兩條爻辭特別觸動我:
-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初期困難重重,阻力並非敵意,而是自然規律。這提醒我,先適應、先積累,不急於突破。
- 九三|「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若急於求成,沒有準備好,反而易陷困境。對我而言,就是學習與行動都要留白與反思,力量才能真正沉澱。

生活上,我開始將這份智慧落地:
- 《易學日常》的創作,從追求速度轉為踏實積累;
- 家庭互動,也嘗試以柔守剛,不急於干預或改變對方;
- 工作與閱讀,刻意留白,讓內在節奏領先於外在節奏。

屯卦給我的啟發是:當生命邁入新階段,初期的慢與難是必經之路。

沉著觀察、踏實積累、等待天時——能量會在靜中孕育;當時機成熟,自然能迎來屬於自己的雷鳴與雨水。

#易學日常 #水雷屯 #萬事起頭難 #積累孕成長 #陰陽互根 #現代易經 #心靈修行 #生活修行 #身心覺察 #生活覺察 #能量平衡 #剛柔相濟 #動靜互生 #東方智慧 #陰陽哲學 #內在修行 #身心靈成長 #每日易經

《易學日常》之四|第 2 卦〈坤〉:陰中孕陽載萬物坤卦六爻皆陰,象徵大地,特質是承載、包容、順應。過去我以為陰只是休息和不作為,甚至有些消極;但細讀爻辭後,我明白了:陰不是空白,而是正在孕育陽的力量。反思近月生活,我發現自己曾多次在柔和退守...
01/08/2025

《易學日常》之四|第 2 卦〈坤〉:陰中孕陽載萬物

坤卦六爻皆陰,象徵大地,特質是承載、包容、順應。

過去我以為陰只是休息和不作為,甚至有些消極;但細讀爻辭後,我明白了:陰不是空白,而是正在孕育陽的力量。

反思近月生活,我發現自己曾多次在柔和退守中,孕育了實質的行動力——

家庭衝突的退讓
家人爭執,我沒有急著調停,而是安靜觀察、思考部署。表面是退讓(陰),實則是冷靜地減低衝突(陽),正如六二爻:「直方大,不習無不利」——正直端莊,心胸寬大,不必干預,自會順利。

雨中靜心的安穩
黑雨中上班,我專注感受雨聲與城市的氣息,毫無抱怨。這份安穩(陰)讓我在隨後的會議中沉著傾聽、順勢推進議程(陽),呼應六四爻:「括囊,無咎無譽」——收斂自己,就能避開過失,不失名聲。

靜觀休養的儲備
連續幾天靜觀與感官覺察,表面無為(陰),卻讓我隔日精神充盈、行動更有效率(陽),正是六五:「黃裳元吉」——像黃裳一樣內斂而高貴,內在孕育吉祥。

乾卦教我:陽剛中要留陰柔;
坤卦提醒我:以柔守剛,陰中孕陽。

當我安住於陰而不急於動,力量自會在內心慢慢成形。待時而動,便能靜而不滯,動而不躁,剛柔並濟,進退自如。

#易學日常 #坤卦智慧 #陰中孕陽 #陰陽互根 #陰陽生活智慧 #六十四卦 #現代易經 #心靈修行 #生活修行 #身心覺察 #生活覺察 #能量平衡 #自我反思 #心靈覺察 #剛柔相濟 #動靜互生 #東方智慧 #陰陽哲學 #陽剛與柔和 #內在修行 #身心靈成長 #每日易經 #靜觀練習

《易學日常》之三|第1卦〈乾〉:陽剛更要帶陰柔問卦需要配合精神與時機,還要細讀解說,我感到自己還未適合問第三卦。反而想先反思這段時間運用陰陽原則的效果與難處。於是忽發奇想:不如直接翻看六十四卦中最陽與最陰的兩卦——乾與坤——看看能帶給我什麼...
01/08/2025

《易學日常》之三|第1卦〈乾〉:陽剛更要帶陰柔

問卦需要配合精神與時機,還要細讀解說,我感到自己還未適合問第三卦。反而想先反思這段時間運用陰陽原則的效果與難處。於是忽發奇想:不如直接翻看六十四卦中最陽與最陰的兩卦——乾與坤——看看能帶給我什麼啟示?因此,第三與第四篇就以這兩卦作為切入,借題發揮。

在《易學日常》的第一篇,我整理了陰陽的三個原則:兩儀分立;互為其根;動靜復生。

互為其根——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對我來說依然難以實踐。我的舊信念總以為陰陽是先後交替:陽極生陰,好像必須先經歷「大陽」之後,才會出現「一點陰」。

然而,當我細讀乾卦與坤卦的爻辭後,慢慢體會到:陰陽並非輪流出現,而是同時存在,只是比例不同。陽中一直有陰,陰中也一直有陽。如果在陽的運行中不留一絲陰柔,最終就會如乾卦上九所警示的——亢龍有悔。

乾卦六爻皆陽,象徵天、創造、進取與領導,是純陽之力。然而,爻辭卻不斷提醒我陽中需留陰:
- 初九|潛龍勿用 —— 陽初生時,要有陰的隱忍與內斂
- 九三|終日乾乾,夕惕若厲 —— 陽盛時,要以陰的警覺與收斂保護自己
- 上九|亢龍有悔 —— 陽極必衰,需預留陰之地

乾卦提醒我:真正強大的剛陽,定必內含陰柔。就像飛龍在天,也要懂得雲間盤旋,而非盲目直衝。

憑著這份覺悟,我將開始嘗試在日常中「陽中藏陰」:
- 工作:會議或專案推動時,不急於發言或掌控,先以陰性的聆聽承接,再以陽性的行動收斂總結。
- 家庭互動:以前我習慣盡量遷就家人,現在會先觀察、感受,再給予適度引導。
- 創作與修習:連續長時間高效創作或深入閱讀後,刻意安排完全的靜觀時光,讓身心沉澱。這段陰性的休息,不是浪費,而是給陽氣更厚實的根基。

期盼乾卦的智慧慢慢滲入我的日常,讓陽剛的力量更長久,也更溫潤。

#易學日常 #乾卦智慧 #陽中藏陰 #陰陽互根 #陰陽生活智慧 #六十四卦 #現代易經 #心靈修行 #自我成長 #身心平衡 #剛柔相濟 #動靜互生 #生活易學 #生活覺察 #自我反思 #心靈覺察 #能量平衡 #身心靈成長 #靜觀練習 #每日易經 #東方智慧 #陰陽哲學 #陽剛與柔和 #內在節奏 #內在修行 #養生之道 #生活修行

《易學日常》之二|第40卦〈雷水解〉:無壓之心解天下早餐時閉目靜心,為高層會議默問天意:「如何面對這場會議?」因為已經閱讀過幾個卦的意思,怕影響了自己直接想數目字的結果,所以我選擇另一個起卦方法,即以當時日子、時間、情緒及直覺起卦:1. 年...
31/07/2025

《易學日常》之二|第40卦〈雷水解〉:無壓之心解天下

早餐時閉目靜心,為高層會議默問天意:「如何面對這場會議?」

因為已經閱讀過幾個卦的意思,怕影響了自己直接想數目字的結果,所以我選擇另一個起卦方法,即以當時日子、時間、情緒及直覺起卦:
1. 年(2025)+ 月(7)+ 日(29)+ 時(9)+ 當下幾種情緒強度(3+8+3=14)+ 直覺浮現數字(8)= 2092
2. 2092 除 64 餘 40
3. 第 40 卦〈雷水解〉

《解》為解除、釋放,象徵經歷壓力後的鬆動與通透。上卦☳震(雷),下卦☵坎(水),為「雷鳴穿雲,雨過天晴」之象,亦是鬆解壓力、化解困局的時機。

當天上班途中,黑色暴雨加上雷暴警告,卦中「雷」與「水」都齊集,彷彿自然與卦象在我眼前真實展演,但如何「解」救?我雙腳盡濕,卻沒有抱怨,而是純粹地體驗當下——雨點打在傘上的節奏、地面上水珠飛濺的舞動、街道在雨幕籠罩下的深沉氣氛。算不算是解開了天氣差的鬱結?

同事因暴雨遲到,我沒有刻意與他人閒聊,而是默默準備討論事項,更進行了靜觀的身體掃描。會議中,我不急於主導,而是放下偏執、開懷傾聽,結果眾人意見自然流動,方向清晰,過程順利。

感覺易經像是一位前輩,從另一維度說明你的壯況,提出你那維度想不到的意見,啟發你對當下人和事的多一重的理解,獲得多一重的智慧,然後從容處之。

#易學日常 #雷水解 #靜觀生活 #無壓智慧 #內在節奏 #六爻反思 #身心整合 #會議策略 #現代易經 #臣服實踐 #情緒自覺 #起卦練習 #職場洞察 #易經應用

《易學日常》之一|第17卦「澤雷隨」:跟隨生命流動,不忘真我原則閉目靜心求上天:「我想探索人生方向,請賜予我一個數字。」腦中浮現:17。之後再刻意多想幾次,還是17。《易經》第17卦為「澤雷隨」,象徵順從與追隨。卦象為下震上兌,震為雷,兌為...
29/07/2025

《易學日常》之一|第17卦「澤雷隨」:跟隨生命流動,不忘真我原則

閉目靜心求上天:「我想探索人生方向,請賜予我一個數字。」

腦中浮現:17。之後再刻意多想幾次,還是17。

《易經》第17卦為「澤雷隨」,象徵順從與追隨。卦象為下震上兌,震為雷,兌為澤,意為雷入澤中——本性震動的雷,乖乖潛入水中。隨卦並非一味盲從,而是要在適當時機,以堅定守正的態度,隨機應變。《象傳》曰:「君子以嚮晦入宴息」——真正的「隨」,是在日落之時選擇安頓;在時機來臨之前,懂得停下來整合、蓄勢待發。

我感到十分驚訝,這卦的意思竟與我現在的生活方式何其相似——以「陰」的態度跟隨生命流動,與生命連結與共感。

更令人震撼的是,卦中六爻之內容,簡直就是我人生的縮影: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當年為了成為專業人士(官)而努力多年,漸漸發掘設計與管理的趣味(渝),始終保持專業操守(貞),發展尚算順利(交有功)。

六二|係小子,失丈夫
一度過度在意效率與掌控,深陷生活瑣事與情緒耗損(小子),逐漸迷失方向與穩定(失丈夫)。

六三|係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修習輔導後,開始放下迎合他人與過度欲望(小子),轉而聚焦真正重要之事(丈夫),並堅持自己的價值與熱誠(居貞)。雖表面有所失,卻因此得到內心極大的滿足(求得)。

九四|隨有獲,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當擁有與地位提升時(獲),若違背內心真我(貞),將招致內在掙扎與外在失衡(凶)。提醒自己:無論多成功,都要誠信(孚)、走正道(在道)、保持清明(明),如此才能安然無恙(無咎)。

九五|孚於嘉,吉
在輔導與創作中找到真心喜愛的事物(嘉),全心投入(孚),不再懷疑,便得內在平靜與喜悅(吉)。

上六|王用亨於西山;宴息
歷經多年奮力設計人生,直到去年偶遇「臣服」的概念,頓悟是時候停下腳步(宴息),讓身心重新沉澱,平靜安穩,享受當下(亨於西山)。

這卦像是上天對我當下生活方式的肯定,也許是祂了解我偶爾信心不足、志向未明的狀態吧!我心充滿感恩。第17卦作為系列文章的首卦,真是再合適不過!

後記:隔天,我走進書局尋找易經書籍,翻開逐卦解說頁面,竟在兩本不同的書中都翻中了第17卦。彷彿上天還怕我忘記「隨順生命流動」的提醒。放心,我會記得的!

#易學日常 #澤雷隨 #跟隨生命流動 #陰陽智慧 #易經六爻 #現代易經 #心靈覺察 #人生方向 #靈性成長 #自我反思 #角色轉化 #情緒自覺 #生活靜觀 #易經入門 #命運之道 #臣服之路 #順流而行 #每日易經 #內在整合 #陰陽人生 #易經生活應用 #東方智慧 #每日靜心 #身心覺察 #自我探索

Address

北角渣華道18號嘉匯商業大廈
Hong Ko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築心靈 Soul Rebuilt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築心靈 Soul Rebuilt: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Our Story

輔導員 : 張志偉 Counsellor : Cheung Chi Wai, Andy 加拿大輔導及心理治療協會專業會員 Professional Member, Canadian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Association 亞洲專業輔導及心理協會註冊輔導員 Registered Counsellor, Asian Professional Counselling and Psychology Association 香港專業輔導協會候選認證輔導師 Certified Counsellor Candidacy, Hong Kong Professional Counselling Association 美國奧利弗拿撒勒大學專業輔導碩士 Master of Arts in Professional Counseling, Olivet Nazarene University, US 美國身心語言程式學協會執行師 NLP Practitioner, Society of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US 香港註冊建築師 Registered Architect, Architect’s Registration Broad, HK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員 Member of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香港大學建築碩士 Master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大學建築學文學士 Bachelor of Arts (Architectur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願景是普及心理輔導,讓大家懂得在有需要時尋求輔導服務 ; 與需要輔助的人同行,讓他/ 她們發現潛能,走出困局 ; 分享培養健康心靈的資料,讓大家提高心靈抗疫力。 小時希望當畫家,卻成了建築師,現兼為心理治療師。比起建造宏偉的樓宇,我更關心建「築心靈」的健康。自己從小就經常陷入思想及情緒的迷陣,每每愁眉不展。感恩可以摸索不同的藝術媒介如繪畫、寫作及唱歌等等作自我療癒。後來接受過心理輔導後,才驚覺原來可以這樣助人,便湧起了從事心理輔導的極大熱忱。 您或您身邊有親人或朋友想去改變某些情緒或行為 (如人際關係丶家庭丶工作及學習等等),卻苦無進展而感到困擾嗎?如有的話,歡迎傳送訊息丶whatsapp或致電 5349 6816查詢。 輔導一節長50分鐘。輔導為義工服務,費用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