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懿清中醫師

許懿清中醫師 註冊中醫師許懿清博士曾任職註冊護士及助產士近10年,其後在香港浸會大學修讀全日制中醫學位,畢業後一直行醫執業,已超過10年

已出版的著作:
《合家歡簡易養生茶》、《全方位坐月食譜》、《全方位懷孕食譜》、《全方位中醫美容》、《全方位BB成長食譜》、《全方位男女助孕食譜》、《自家製四季滋補湯水》、《自家製滋潤湯水、甜品》、《自家製美味滋潤甜品》、《自家製養生家常菜》、《全方位靜心寧神食療大全》、《自家製兒童強身補腦食療》、《全方位保健、抗癌、防癌湯水食療》、《全方位保健強身四季湯水》、《自家製青少年助長湯水食療》等。

三棗茶以紅棗、南棗、蜜棗補氣養血,適合手腳冰冷、氣血虛者,但並非人人適用。
21/07/2025

三棗茶以紅棗、南棗、蜜棗補氣養血,適合手腳冰冷、氣血虛者,但並非人人適用。

保健湯水|三棗茶的做法簡單,對於補氣養血、改善疲勞和增強免疫力有著顯著的效果。它作為一種傳統的養生飲品,因其獨特的營養成分和保健功效,逐漸

13/07/2025

轉眼又快到三伏天🌞,最近好多朋友問我關於「天灸療法」的細節,不如直接分享我以往和《信報》合作的詳細講解影片給大家~

這系列會分幾集講解,從原理、適用症狀到注意事項一一拆解,今集先帶大家認識什麼是天灸、為什麼要選在三伏天進行?

面部色澤是臟腑氣血的外部表現,黃乃「脾」之色。脾主運化,脾不健運則水濕內停,氣血不充,導致面色泛黃。全文:https://bit.ly/4nxEhhR
05/07/2025

面部色澤是臟腑氣血的外部表現,黃乃「脾」之色。脾主運化,脾不健運則水濕內停,氣血不充,導致面色泛黃。

全文:https://bit.ly/4nxEhhR

🍵 喝涼茶前先了解體質 🍵廣東涼茶家喻戶曉知其可清熱去濕,但是如果未懂得自己的體質屬性就貿然隨便飲用,很可能保健變成害病,所以飲涼茶前請先了解自己的體質偏向。坊間通常很籠統地將人的體質分成寒底或熱底,但中醫學認為人的體質正常來說是沒有絕對寒...
02/07/2025

🍵 喝涼茶前先了解體質 🍵

廣東涼茶家喻戶曉知其可清熱去濕,但是如果未懂得自己的體質屬性就貿然隨便飲用,很可能保健變成害病,所以飲涼茶前請先了解自己的體質偏向。

坊間通常很籠統地將人的體質分成寒底或熱底,但中醫學認為人的體質正常來說是沒有絕對寒底、熱底之分的,可以同時寒熱相兼,也可以在不同時間偏寒或偏熱,食療方面對體質的考慮,通常只會大致把體質分為偏向寒、偏向熱、偏向濕、偏向燥等幾大類;但最多數的會是平人,即是體質中性,不偏寒也不偏熱。其中醫理論認為健康的標誌是陰陽平衡,包括機體內部、機體與環境之間的平衡。

【體質偏向熱的特徵】一般正常來說,偏熱的人喜涼惡熱,大便乾燥偏硬,進食煎炸食物會容易「熱氣」、心情煩躁、喉乾舌燥,不會特別怕冷,冬天時不容易出現手腳冰凍的情況。較易長暗瘡,尿黃,舌色紅,眼屎多,易牙肉發炎。

在夏季,可喝五花茶,其性微寒,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消暑去濕。可喝夏桑菊,其性涼,具有清熱解毒的效,可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等。

【體質偏向寒的特徵】一般正常來說,偏寒的人喜熱惡涼,大便多是稀爛的,比較容易怕冷,食寒削食物會感到不舒服,更可能有頭暈、泄瀉、反胃、口淡的感覺,手腳特別容易冰冷,背脊經常感到寒冷,小便色較淡,舌色不紅,吹風後易出現頭痛不適。

在夏季若想喝涼茶,可喝酸梅湯,其性不涼,但也具有解熱、止渴、防暑、祛毒等功效。也可喝冬瓜荷葉陳皮茶,有利水消腫、防暑熱及去暑濕的功效,冬瓜雖然略為涼些,但在夏日適量地喝,即使體質偏寒也能以之來消散暑熱。

【體質中性的特徵】多數無寒熱喜惡,大便不硬不軟。對寒涼或溫熱食物的接受力較強,不會吃少少以上食物就出現身體不適,舌色淡紅,尿色淡黃,不易受寒或被「熱親」。

在夏天,基本上如有需要,是可以適當地喝一些「大路」的涼茶的,但是不能天天喝、大量喝,問題改善了就要停止。

【體質偏向濕的特徵】一般正常來說,偏濕的人很易受天氣影響,濕度高時常出現身體困倦、四肢重墜,易水腫或脘腹悶脹,容易覺得口中黏膩,即使睡足或休息夠也會精神不振、疲倦嗜睡,便溏(大便稀爛不成形),有些人更會冇胃口及周身關節痛。

在夏天,可喝祛濕茶,祛濕茶的功效以祛濕利水為主,但仍具清熱功效,濕得來偏熱者較為適合,濕得來偏寒者,宜喝健脾又不寒涼的清補涼湯。

【體質偏向燥的特徵】一般正常來說,偏燥的人皮膚會較易乾,大便易呈粒狀,眼睛乾涸甚至多紅筋,口、舌易生痱滋,易喉嚨乾痛,小便較濃濁,易有乾咳,即使喝夠水也仍然覺得口渴。另外,偏燥的人有時亦會感到手腳寒冷,但多數不會全身手腳冰凍,通常是指尖、腳踭較為冰冷。

在夏季,港人偏燥者較少,秋天較多見,這時可喝雪耳水、雪梨茶、杏仁茶等,具有潤燥功效的食療。

體質的偏向性會轉變?

會,但是需要在一些特定條件。舉例,如果體質偏寒的人不斷吃溫熱食物或中藥,即使體質平衡後仍不懂得停止,日子一久體質就會變成偏熱了。同樣地,體質偏熱的人經常飲涼茶、吃寒涼食物,日子一久,亦有機會變為偏寒的。另外,經過大病、生育、居住地域之遷移等,體質偏向可能會轉變,各個體質偏向也是會互相轉換,又或同時二者相兼的。

夏日坐月飲食宜忌 在夏季,氣溫高,天氣翳熱,不能穿背心、短褲,不能直接吹涼風的坐月媽媽怎麼辦?大家都知道坐月時的飲食是很考究及多顧忌的,大熱天時,一般人胃口較差及傾向飲食清淡,而坐月時的飲食多偏於溫補,這時應如何調節呢?產後婦女需要進補,多...
29/06/2025

夏日坐月飲食宜忌

在夏季,氣溫高,天氣翳熱,不能穿背心、短褲,不能直接吹涼風的坐月媽媽怎麼辦?大家都知道坐月時的飲食是很考究及多顧忌的,大熱天時,一般人胃口較差及傾向飲食清淡,而坐月時的飲食多偏於溫補,這時應如何調節呢?

產後婦女需要進補,多補充營養,有利盡快回復健康的體魄,更需要確保身體養份充足,有助分泌乳汁餵哺嬰兒,夏日坐月的婦女,很多時會因為天氣的關係變得食慾不振、口淡淡、腹脹等,到底坐月婦女要怎樣做才可改善胃口呢?以下介紹一些夏日坐月需要注意的事項。

產後初期消化較弱,飲食應以易消化、易吸收為原則,最好用蒸、 煮、燉、滷、烚等烹調方式,避免過於油膩的煎炸方式,不會令食物「增熱氣」,也不易使媽媽們坐月時易有上火等不適,同時亦要暫時少吃辛辣和容易產生腹脹氣的食物,要喝足夠的開水,夏日怕喝溫水者,最多只能喝室溫水,坐月時一定不能喝冰水,每日也要吃足量的蔬菜及適量的生果,否則容易引發便秘問題。

夏日坐月時若胃口不佳,加上消化力較弱時,應以「少吃多餐」的形式進食。在一日三餐的基礎上再增加兩餐,一餐在早餐和午餐之間,另一餐則在午餐和晚餐之間,每餐份量不宜過多,以營養均衡及食材性質平和為主,有助消化及吸收營養,同時又可避免吃得過多,令人發胖。

夏天炎熱,人容易流失水份,餵哺母乳更加需要快速補充水份,故應喝適量湯水,以補充水份及促進母乳分泌,原則是不喝寒涼的湯水,但又可適當地煮得清淡些,可以不像冬天坐月時那樣滋補,例如清補涼雪耳湯、清雞湯、番茄薯仔椰菜魚湯、花生紅豆八爪魚湯等,均是很好的選擇。

蔬菜方面挑非寒涼類即可,除了最大路的菜芯及節瓜外,以下的蔬菜皆不寒涼的:西蘭花、椰菜花、唐蒿、燈籠椒、茴香菜、蜜糖豆、辣椒葉。生果可選蘋果、榴槤、提子、櫻桃、桃、荔枝、龍眼、紅肉火龍果、人參果等,但要切記「雪凍」的生果不能即時吃,要放在室溫下「回暖」才可食用。

以下一些常見食材很適合夏日坐月時食用:

黑豆:豆類蘊含豐富的營養,黑豆更可以養血、烏髮、補腎。

紅蘿蔔:含有大量維他命A、維他命B、維他命C和胡蘿蔔素,胡蘿蔔素對補血有促進作用。

龍眼肉:補血、養心、益腎,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磷、鐵、鈣、糖、維他命B和維他命C,可改善健忘、心悸、神經衰弱導致的失眠等症狀。

紅棗:可補血、改善心血虛、肝血虛、心脾兩虛等狀況,產後多吃可養精力、增體力。

粥:粥易於消化和吸收,夏天出汗多,易「汗多傷陰」,應吃多些粥利吸收,粥也可以補養胃氣及補充水份,適合夏日作為主食。但要注意,產後婦女吃的粥,煮時一定要加陳皮及薑同煮,以利養胃及祛風。

南杏北杏的分別及應用廣東人煲湯及煮杏仁茶時會南、北杏同用,至於我的習慣,要止咳、平喘、化痰時多用北杏;要潤膚、潤肺、通便時多用南杏。杏仁 (Apricot kernel) 是薔薇科植物種子,南、北杏同科不同種屬。南杏又名甜杏仁 (Prunu...
25/06/2025

南杏北杏的分別及應用

廣東人煲湯及煮杏仁茶時會南、北杏同用,至於我的習慣,要止咳、平喘、化痰時多用北杏;要潤膚、潤肺、通便時多用南杏。

杏仁 (Apricot kernel) 是薔薇科植物種子,南、北杏同科不同種屬。南杏又名甜杏仁 (Prunus armeniaca L.),屬杏屬、落葉喬木杏樹的乾燥成熟種子;北杏又名苦杏仁或山杏 (Prunus armeniaca Linne var. ansu Maximowicz),為李屬、山杏的乾燥成熟種子,兩者味道和功效略有不同。

北杏仁 (Bitter Apricot Kernel)

味苦、性微溫,有小毒;具有降氣、止咳、平喘、化痰,以及潤腸通便功效。臨床上主要用來治療咳嗽、氣喘、胸悶痰多、腸燥便秘等疾。現代研究發現,其有效成份苦杏仁甙,又名氰甙,能被腸道微生物酶或苦杏仁自身的酶水解,生成氫氰酸與苯甲醛,發揮鎮咳平喘、降氣化痰作用,其所含脂肪油,能潤腸通便。

北杏仁具有小毒,服食北杏仁中毒主要原因是用量超過安全標準及未經烹煮所致,內服5至10克屬安全受量,烹調湯水及煎藥時,不超過20克都安全的。服用過量時,可能出現頭暈、惡心、嘔吐、心悸、胸悶等不適;嚴重時出現呼吸困難、意識不清、全身痙攣、休克,甚至死亡情況。

南杏仁 (Sweet Apricot Kernel)

味甘,性平;具有潤肺止咳、補虛、化痰,以及潤腸通便等功效。臨床上主要用來治療虛勞咳、肺燥、腸燥便秘等疾。它的藥性緩和,止咳作用較北杏弱。

南杏的不飽和脂肪含量較北杏多,因此,它的潤腸通便功效較好,並且能輔助降低膽固醇,以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南杏含有蛋白質、醣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B、鈣、鐵、磷等營養成份,可潤膚、潤肺、潤腸通便,預防秋燥。

備註:一般日常食用的堅果仁中的杏仁 (Almond),與南、北杏無關,其正確名稱為「扁桃」

早前6月21日為夏至,過了該日,意味着炎炎夏日正式開始,隨後的天氣會愈來愈熱。古代有文學作品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意謂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並且認為夏至日始便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麋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
24/06/2025

早前6月21日為夏至,過了該日,意味着炎炎夏日正式開始,隨後的天氣會愈來愈熱。

古代有文學作品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意謂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並且認為夏至日始便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麋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麋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二候蟬始鳴,意指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因此而有炎炎夏日,蟬鳴荔熟之說。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草藥,多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生長而得名;到了炎熱的仲夏,喜陰的植物長,而喜陽的卻開始衰落。

自古以來民間有「冬至餃子夏至麵」的習俗,夏至吃麵是因為新麥在夏至登場,此時吃麵有趁快嘗新之意。

夏至的起居養生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為主,宜稍晚睡早起。天氣雖然炎熱但不主張冷水洗澡,特別是別用冷水洗頭,宜用略溫的水洗澡,溫水沖涼不會令毛孔驟然收縮,除了有助清潔皮膚之外,更不會造成表虛,有助消暑防病。若然,在酷暑時期過於用冷水沖擦身體、特別是冷水淋頭,這樣會令腠理開泄得太過,人體便易受風寒、濕、暑邪侵襲,導致生病,或即使無病也常頭痛。

中醫向來主張夏月不能過分飲冷乘涼,在現實生活中的體現就是睡房的氣溫不宜太低,睡覺的時候更不要讓風扇直接對着身體固定吹風,更不宜在晚上於室外露宿,入睡時身體暴露於夜霧朝露易令人生病。

保持神清氣和

過了陽氣最旺的夏至,人應順應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宜每天午睡半小時,有助保持身體健康。飲食宜清淡,可添點苦,苦瓜是此段時期的佳餚。易口乾者可以多吃粥,粥有生津止渴、易為身體吸收的好處。蘋果、提子、木瓜、枇杷這類平性的水果在此時多加食用。

中醫認為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濕、清涼解暑、促進食慾等作用,夏至後吃多些苦味蔬菜,如苦瓜、芥菜、芫荽、菊苣等有助卻濕解熱。

夏日炎炎容易使人煩躁或倦怠,更要保持神清氣和、心情舒暢、以利氣脈的通泄;切忌情緒大起大落,特別是長者或心臟病患者,更不要大發脾氣,以免加重甚至誘發心臟病。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意指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泄。與此相反,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鬱,則有礙氣機通跳,皆非所宜。嵇康《養生論》對炎夏有其獨到之見,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人若心靜則自然涼,此乃夏季養生中的精神調養法。

臨床發現不少長新冠患者皆存在不同程度及證型的腎虛問題,如咳嗽時上氣不接下氣、腰膝痠軟、四肢乏力等。從中醫角度,「腎虛不能納氣」是主要病因,治療可以補腎益氣方藥為主,配合溫腎袪寒、化痰平喘的藥材,同時建議患者規律作息、適度運動。
19/06/2025

臨床發現不少長新冠患者皆存在不同程度及證型的腎虛問題,如咳嗽時上氣不接下氣、腰膝痠軟、四肢乏力等。從中醫角度,「腎虛不能納氣」是主要病因,治療可以補腎益氣方藥為主,配合溫腎袪寒、化痰平喘的藥材,同時建議患者規律作息、適度運動。

近月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增多,並多了很多因新冠肺炎導致的「新冠肺炎長期綜合後遺症」(長新冠)患者。長新冠常見症狀包括:疲倦、氣促、認知功能障礙、頭痛、胸痛、關節疼等,最近有病人更出現皮...

男士們隨著年齡增長,腎氣自然衰退,但熬夜、壓力、飲食不節更會加速腎虛,臨床常見有腰膝酸軟、易疲勞、畏寒等症狀。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雲耳等都能有助改善腎虛,配合穴位按壓,能逐漸促進腎氣運行,增強腎臟功能。適逢父親節,特別分享3款補腎食療...
15/06/2025

男士們隨著年齡增長,腎氣自然衰退,但熬夜、壓力、飲食不節更會加速腎虛,臨床常見有腰膝酸軟、易疲勞、畏寒等症狀。

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雲耳等都能有助改善腎虛,配合穴位按壓,能逐漸促進腎氣運行,增強腎臟功能。適逢父親節,特別分享3款補腎食療,助爸爸強健體魄 :)

對於要孭起成頭家而日夜操勞的父親,除了經常身心俱疲外,更容易對腎臟功能構成不良影響。正所謂「好腰好腎好男人」,找來註冊中

腎氣充足是男士延緩衰老的關鍵,以下推介一些常見補腎食材,與及一款有助強壯腎氣、養血補虛的食療「塘蝨魚黑豆黑棗湯」🙂
22/05/2025

腎氣充足是男士延緩衰老的關鍵,以下推介一些常見補腎食材,與及一款有助強壯腎氣、養血補虛的食療「塘蝨魚黑豆黑棗湯」🙂

父親節就快到,身為子女,有冇諗過,親自煮一道適合男士的餸菜或湯水給父親品嘗?可以寓孝心於養生美饌之中,亦能藉着有助健康的美食慰勞父親。 有云「女人唔補好易老」,其實,男士亦都一樣,...

小滿防皮膚病復發本月5月21日是小滿,這個節氣到之日氣溫明顯增高,如果(貪涼臥睡)喜歡開大冷氣及風扇來睡覺,很容易引發風濕、濕性皮膚病等疾患。小滿至下一個節氣的養生,最重要是做好「未病先防」這一點。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與外界環...
20/05/2025

小滿防皮膚病復發

本月5月21日是小滿,這個節氣到之日氣溫明顯增高,如果(貪涼臥睡)喜歡開大冷氣及風扇來睡覺,很容易引發風濕、濕性皮膚病等疾患。

小滿至下一個節氣的養生,最重要是做好「未病先防」這一點。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與外界環境也是息息相關,人們必須掌握自然規律,順應自然界變化,保持身體內環境與自然界外環境的協調,才能健康無病。

傳統上,小滿開始就是各類皮膚病的好發期,特別是西醫稱之為蕁麻疹的「風疹」。《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篇》說:「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顯示古代醫家對此病早已有所認識。

風疹的病因病機主要是:

1. 由於腸胃積熱,復感風邪,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鬱於皮毛腠理之間而來。

2. 濕鬱肌膚,復感風熱或風寒,與濕相博,鬱於肌膚皮毛腠理之間而發病。

3. 與身體狀況有關,多吃魚、蝦、蟹等食物過敏導致脾胃不和,蘊濕生熱,鬱於肌膚發而為病。

風疹可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發病迅速,皮膚上會突然出現大小不等的皮疹,或成塊成片,或呈丘疹樣,此起彼伏,疏密不一,並伴有皮膚異常瘙癢,隨氣候冷熱而減輕或加劇。

風疹一般可分為3個證型:

1. 風濕型:皮疹色白或微紅,兼有身重,脈見浮緩,身受風濕之邪鬱於肌膚。

2. 風熱型:其疹色紅赤,癢甚,遇熱加重,脈見浮數,此為感受風熱之邪。

3. 胃腸積熱型:疹色紅赤,兼見脘腹疼痛,大便秘結或泄瀉,脈多見數風疹色紅為熱,腹痛便秘為腑氣不通,胃腸積熱之徵。

不論是何種證型,飲食均宜以清淡為主,多吃具有清熱利濕作用的食物,如:薏米、赤小豆、綠豆、冬瓜、絲瓜、青瓜、西芹、馬蹄、西瓜、山藥等。忌食肥甘厚味,生濕助濕的食物,如動物脂肪、海鮮、生冷凍飲、甜食,酸澀、辛辣、溫熱助火之品,以及油炸、煎焗、燒烤之物,如蔥、生蒜、生薑、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蘑菇、蝦、蟹等各種海鮮,發物如、牛、羊、鵝等肉類,也不可吃竹筍、草菇、花生、酒類等。

以下推介一個食療「西芹冬瓜豆腐綠豆湯」,有助預防濕熱型的風疹復發及作輔助食療 🙂

【材料】
西芹菜半斤,冬瓜1斤,豆腐2磚,綠豆1両,瘦肉1斤,生薑3片,鹽少許,麻油1茶匙,水1,800毫升。

【煮法】
1. 芹菜去根、洗淨,切成小段。
2. 豆腐成幾塊;冬瓜去皮、籽及囊,切成小塊。
3. 綠豆洗淨、以清水浸2小時。瘦肉洗淨、汆水,切成小塊。
4. 先放冬瓜、綠豆及水在煲內,以大火煮滾後改中火煮20分鐘。
5. 加入西芹、瘦肉煮20分鐘
6. 加入豆腐煮15分鐘,加鹽及麻油調味即成。

【功效】
平肝清熱、利濕解毒,祛風涼血。適合體質偏熱而又易患皮膚病的人服用。有助預防濕熱型的風疹復發及作輔助食療。可每周吃1-2次。

【宜忌】
體寒、陽虛者不宜。

養氣養陽 迎接炎夏雖說「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櫳」,不過香港位於嶺南地區,在立夏已過、小滿將至的時候,便已經變得炎熱。今年的5月21日為二十四節氣的小滿,是人體開始準備適應炎熱夏天來臨的重要時間,應特別注重養氣、養陽,同時要隨時預備薄外套,以...
15/05/2025

養氣養陽 迎接炎夏

雖說「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櫳」,不過香港位於嶺南地區,在立夏已過、小滿將至的時候,便已經變得炎熱。今年的5月21日為二十四節氣的小滿,是人體開始準備適應炎熱夏天來臨的重要時間,應特別注重養氣、養陽,同時要隨時預備薄外套,以免天氣反覆而著涼。

現時氣溫已幾近攝氏30度,陽光猛烈,日照時間變長,如果沒有好好調養身體,會容易變得煩躁不安。特別是氣虛人士,輕微走動之下更會大汗淋漓。從中醫角度,出汗過多會傷陽氣和傷陰,故除了補充足夠水分和電解質外,這個時節更要注重養氣。

不宜過吃生冷

在飲食方面,不少人見天氣熱便會飲凍飲、吃生冷如壽司、刺身等日本菜,或沙律等,但小滿前後不宜過分吃生冷食物,否則腸胃容易因而燥濕。另應少吃熱氣食物,晚上宜早休息,否則整個夏天都會容易生病。

湯水去濕氣

食療湯水方面,建議可以多喝祛濕茶、老黃瓜赤小豆豬橫脷湯或冬瓜荷葉蓮篷赤小豆湯等。蓮篷有補腎、養陽的作用,而且不熱氣,特別適合嶺南天氣。此外,食物方面應要有米氣以護脾胃。對於素體陽虛、虛寒者,除可吃消暑食物外,亦要注意吃一些溫性食物調和一下,最簡單是炒菜時以薑蒜起鑊,煲湯時加薑及陳皮中和食物的寒涼便可。

薄外套預防著涼

走到街上,不難發現不少商場已經開大冷氣。表虛、氣虛、陽虛人士,出汗後若要進入冷氣地方,記得先抹乾身,有需要亦可穿上薄外套,以免一冷一熱而著涼。現時天氣濕熱,濕邪開始進入高峰,表虛、氣虛人士如吹風吹冷氣、吃太多海鮮、素體濕熱又嗜吃生冷,便容易在轉季時出現癮疹、風癩,甚至本身的皮膚過敏、濕疹都會復發。

最後提醒要注意室內空氣質素,使用冷氣前最好找專業人士先清潔一次;也要使用抽濕機,避免濕氣太重讓細菌病毒孳生。

Address

Central District

Opening Hours

Monday 11:30 - 19:00
Wednesday 12:00 - 17:00
Thursday 14:00 - 19:30
Friday 12:00 - 17:30
Saturday 10:30 - 15:3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許懿清中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許懿清中醫師: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