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懿清中醫師

許懿清中醫師 註冊中醫師許懿清博士曾任職註冊護士及助產士近10年,其後在香港浸會大學修讀全日制中醫學位,畢業後一直行醫執業,已超過10年

已出版的著作:
《合家歡簡易養生茶》、《全方位坐月食譜》、《全方位懷孕食譜》、《全方位中醫美容》、《全方位BB成長食譜》、《全方位男女助孕食譜》、《自家製四季滋補湯水》、《自家製滋潤湯水、甜品》、《自家製美味滋潤甜品》、《自家製養生家常菜》、《全方位靜心寧神食療大全》、《自家製兒童強身補腦食療》、《全方位保健、抗癌、防癌湯水食療》、《全方位保健強身四季湯水》、《自家製青少年助長湯水食療》等。

「霜降」將至 (10月23日),傳統上有「霜降吃柿」的習俗。柿子性寒,味甘澀,具有健脾胃、潤腸潤肺、祛痰止咳,生津止渴等功效。以下分享一些秋末至隆冬的養生方法,與及柿子4個部分的各種功效及食用宜忌 🙂全文:http://bit.ly/4oO...
20/10/2025

「霜降」將至 (10月23日),傳統上有「霜降吃柿」的習俗。柿子性寒,味甘澀,具有健脾胃、潤腸潤肺、祛痰止咳,生津止渴等功效。以下分享一些秋末至隆冬的養生方法,與及柿子4個部分的各種功效及食用宜忌 🙂

全文:http://bit.ly/4oO3Paz

無花果性平,味甘,具有清熱生津、潤肺利咽、潤腸通便的功效。秋天乾燥,無花果的生津潤肺作用,有效改善因秋燥而引致的身體不適,例如喉嚨痛、口乾、咽涸、乾咳等,也有助改善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狀。
18/10/2025

無花果性平,味甘,具有清熱生津、潤肺利咽、潤腸通便的功效。秋天乾燥,無花果的生津潤肺作用,有效改善因秋燥而引致的身體不適,例如喉嚨痛、口乾、咽涸、乾咳等,也有助改善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狀。

無花果是蕁麻目桑科榕屬植物,拉丁學名Ficus carica L.,英文名Fig,成熟的果實可作水果食用,也常製成乾果,既可入饌亦能直接食用,具有清熱生津、潤肺利咽、潤腸通便的功效...

入秋是濕疹好發及復發的季節,此時,長者及小孩的皮膚較薄及弱,而平素皮膚易過敏及乾性皮膚的人,也易出現「身痕」問題。這是因為秋日空氣中的濕度明顯減少,再加上香港的秋日仍然非常炎熱,不能不開冷氣,這令到皮膚乾上加乾,便容易出現因乾燥而引致的搔癢...
17/10/2025

入秋是濕疹好發及復發的季節,此時,長者及小孩的皮膚較薄及弱,而平素皮膚易過敏及乾性皮膚的人,也易出現「身痕」問題。這是因為秋日空氣中的濕度明顯減少,再加上香港的秋日仍然非常炎熱,不能不開冷氣,這令到皮膚乾上加乾,便容易出現因乾燥而引致的搔癢問題。

入秋是濕疹好發及復發的季節,此時,長者及小孩的皮膚較薄及弱,而平素皮膚易過敏及乾性皮膚的人,也易出現「身痕」問題。這是因為秋日空氣中的濕度

從中醫角度來看,秋季「燥邪」當旺,容易耗傷津液,導致皮膚缺水、陰液滋養不足。與此同時,入秋後天氣轉涼,皮膚真皮層的血管收縮,水分和營養的輸送減少,加上皮脂分泌量減少,皮膚的天然屏障功能減弱,水分更易流失。秋季護膚應要從內在調養,多吃滋陰潤肺...
10/10/2025

從中醫角度來看,秋季「燥邪」當旺,容易耗傷津液,導致皮膚缺水、陰液滋養不足。與此同時,入秋後天氣轉涼,皮膚真皮層的血管收縮,水分和營養的輸送減少,加上皮脂分泌量減少,皮膚的天然屏障功能減弱,水分更易流失。

秋季護膚應要從內在調養,多吃滋陰潤肺食物,從根源改善乾燥問題。

中秋過後,天氣轉趨乾燥,皮膚先嗌救命,所謂「一乾老三歲」,唔保養皮膚好易變老。註冊中醫師許懿清認為,秋天想改善膚質可從食

「秋分」是秋天第四個節氣,有云:「秋分暝日對分。」意指秋分這天日夜等長,這天後白天會愈來愈短,黑夜逐漸加長,天氣亦慢慢轉涼。秋分當日太陽位於赤道正上方,令南北半球晝夜均分,是標誌季節變化的重要節氣,而最適合就是吃螃蟹,具有清熱解毒、滋陰養血...
02/10/2025

「秋分」是秋天第四個節氣,有云:「秋分暝日對分。」意指秋分這天日夜等長,這天後白天會愈來愈短,黑夜逐漸加長,天氣亦慢慢轉涼。秋分當日太陽位於赤道正上方,令南北半球晝夜均分,是標誌季節變化的重要節氣,而最適合就是吃螃蟹,具有清熱解毒、滋陰養血、強筋壯骨等功效,但有七類患者則不宜品嘗。

全文:
https://bit.ly/4mLfrcU

「冷氣病」並非正式病名,是現代都市人常見的身體失和問題。中醫認為,冷氣屬「寒邪」,長期處於低溫環境會損耗陽氣,導致氣血不暢、免疫力下降,甚至引發頭痛、鼻敏感、腸胃不適、皮膚過敏等症狀。
02/08/2025

「冷氣病」並非正式病名,是現代都市人常見的身體失和問題。中醫認為,冷氣屬「寒邪」,長期處於低溫環境會損耗陽氣,導致氣血不暢、免疫力下降,甚至引發頭痛、鼻敏感、腸胃不適、皮膚過敏等症狀。

「冷氣病」並非正式病名,是現代都市人常見的身體失和問題。中醫認為,冷氣屬「寒邪」,長期處於低溫環境會損耗陽氣,導致氣血不暢、免疫力下降,甚至引發頭痛、鼻敏感、腸胃不適、皮膚過敏等症...

28/07/2025

上集簡介了「三伏天灸療法」,今集繼續講講藥貼有哪些溫熱成分,與及穴位貼藥貼對經絡的作用。另外,亦會講解哪些人適合或不適合天灸 :)

一個人出汗過多,會令津液大量損失,進而傷及陰液。而陰液是人體重要的物質基礎,陰液不足會導致陰陽失衡。一般情況下,心肺氣虛、肝膽濕熱、腸胃濕熱、臟腑虛火、胃積食熱的體質人士都較易出汗。💁🏻‍♀️ 推介改善汗臭外洗內服方劑:荊芥外洗方、清肝除味...
27/07/2025

一個人出汗過多,會令津液大量損失,進而傷及陰液。而陰液是人體重要的物質基礎,陰液不足會導致陰陽失衡。一般情況下,心肺氣虛、肝膽濕熱、腸胃濕熱、臟腑虛火、胃積食熱的體質人士都較易出汗。

💁🏻‍♀️ 推介改善汗臭外洗內服方劑:
荊芥外洗方、清肝除味斂汗湯

全文:https://bit.ly/4lHAflG

三棗茶以紅棗、南棗、蜜棗補氣養血,適合手腳冰冷、氣血虛者,但並非人人適用。
21/07/2025

三棗茶以紅棗、南棗、蜜棗補氣養血,適合手腳冰冷、氣血虛者,但並非人人適用。

保健湯水|三棗茶的做法簡單,對於補氣養血、改善疲勞和增強免疫力有著顯著的效果。它作為一種傳統的養生飲品,因其獨特的營養成分和保健功效,逐漸

13/07/2025

轉眼又快到三伏天🌞,最近好多朋友問我關於「天灸療法」的細節,不如直接分享我以往和《信報》合作的詳細講解影片給大家~

這系列會分幾集講解,從原理、適用症狀到注意事項一一拆解,今集先帶大家認識什麼是天灸、為什麼要選在三伏天進行?

面部色澤是臟腑氣血的外部表現,黃乃「脾」之色。脾主運化,脾不健運則水濕內停,氣血不充,導致面色泛黃。全文:https://bit.ly/4nxEhhR
05/07/2025

面部色澤是臟腑氣血的外部表現,黃乃「脾」之色。脾主運化,脾不健運則水濕內停,氣血不充,導致面色泛黃。

全文:https://bit.ly/4nxEhhR

🍵 喝涼茶前先了解體質 🍵廣東涼茶家喻戶曉知其可清熱去濕,但是如果未懂得自己的體質屬性就貿然隨便飲用,很可能保健變成害病,所以飲涼茶前請先了解自己的體質偏向。坊間通常很籠統地將人的體質分成寒底或熱底,但中醫學認為人的體質正常來說是沒有絕對寒...
02/07/2025

🍵 喝涼茶前先了解體質 🍵

廣東涼茶家喻戶曉知其可清熱去濕,但是如果未懂得自己的體質屬性就貿然隨便飲用,很可能保健變成害病,所以飲涼茶前請先了解自己的體質偏向。

坊間通常很籠統地將人的體質分成寒底或熱底,但中醫學認為人的體質正常來說是沒有絕對寒底、熱底之分的,可以同時寒熱相兼,也可以在不同時間偏寒或偏熱,食療方面對體質的考慮,通常只會大致把體質分為偏向寒、偏向熱、偏向濕、偏向燥等幾大類;但最多數的會是平人,即是體質中性,不偏寒也不偏熱。其中醫理論認為健康的標誌是陰陽平衡,包括機體內部、機體與環境之間的平衡。

【體質偏向熱的特徵】一般正常來說,偏熱的人喜涼惡熱,大便乾燥偏硬,進食煎炸食物會容易「熱氣」、心情煩躁、喉乾舌燥,不會特別怕冷,冬天時不容易出現手腳冰凍的情況。較易長暗瘡,尿黃,舌色紅,眼屎多,易牙肉發炎。

在夏季,可喝五花茶,其性微寒,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消暑去濕。可喝夏桑菊,其性涼,具有清熱解毒的效,可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等。

【體質偏向寒的特徵】一般正常來說,偏寒的人喜熱惡涼,大便多是稀爛的,比較容易怕冷,食寒削食物會感到不舒服,更可能有頭暈、泄瀉、反胃、口淡的感覺,手腳特別容易冰冷,背脊經常感到寒冷,小便色較淡,舌色不紅,吹風後易出現頭痛不適。

在夏季若想喝涼茶,可喝酸梅湯,其性不涼,但也具有解熱、止渴、防暑、祛毒等功效。也可喝冬瓜荷葉陳皮茶,有利水消腫、防暑熱及去暑濕的功效,冬瓜雖然略為涼些,但在夏日適量地喝,即使體質偏寒也能以之來消散暑熱。

【體質中性的特徵】多數無寒熱喜惡,大便不硬不軟。對寒涼或溫熱食物的接受力較強,不會吃少少以上食物就出現身體不適,舌色淡紅,尿色淡黃,不易受寒或被「熱親」。

在夏天,基本上如有需要,是可以適當地喝一些「大路」的涼茶的,但是不能天天喝、大量喝,問題改善了就要停止。

【體質偏向濕的特徵】一般正常來說,偏濕的人很易受天氣影響,濕度高時常出現身體困倦、四肢重墜,易水腫或脘腹悶脹,容易覺得口中黏膩,即使睡足或休息夠也會精神不振、疲倦嗜睡,便溏(大便稀爛不成形),有些人更會冇胃口及周身關節痛。

在夏天,可喝祛濕茶,祛濕茶的功效以祛濕利水為主,但仍具清熱功效,濕得來偏熱者較為適合,濕得來偏寒者,宜喝健脾又不寒涼的清補涼湯。

【體質偏向燥的特徵】一般正常來說,偏燥的人皮膚會較易乾,大便易呈粒狀,眼睛乾涸甚至多紅筋,口、舌易生痱滋,易喉嚨乾痛,小便較濃濁,易有乾咳,即使喝夠水也仍然覺得口渴。另外,偏燥的人有時亦會感到手腳寒冷,但多數不會全身手腳冰凍,通常是指尖、腳踭較為冰冷。

在夏季,港人偏燥者較少,秋天較多見,這時可喝雪耳水、雪梨茶、杏仁茶等,具有潤燥功效的食療。

體質的偏向性會轉變?

會,但是需要在一些特定條件。舉例,如果體質偏寒的人不斷吃溫熱食物或中藥,即使體質平衡後仍不懂得停止,日子一久體質就會變成偏熱了。同樣地,體質偏熱的人經常飲涼茶、吃寒涼食物,日子一久,亦有機會變為偏寒的。另外,經過大病、生育、居住地域之遷移等,體質偏向可能會轉變,各個體質偏向也是會互相轉換,又或同時二者相兼的。

Address

香港中環德輔道中112-114號順安商業大廈14樓A室
Hong Kong

Opening Hours

Monday 11:30 - 19:00
Wednesday 12:00 - 17:00
Thursday 14:00 - 19:30
Friday 12:00 - 17:30
Saturday 10:30 - 15:3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許懿清中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許懿清中醫師: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