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09/2025
當代人越來越重視身心健康,而《黃帝內經》作為中醫養生的經典之作,其「四時養生」理論更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實踐。今天就來分享一篇文章,帶你走進古人的智慧,學會順應四季、調養身心的生活方式。
🌿《黃帝內經》四時養生法|順天而養,身心皆安
你知道嗎?早在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就提出了「四時養生」的概念,強調人應順應自然節律,調整生活作息與情志,才能真正做到「未病先防」。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
這句話揭示了四季養生的核心——順應陰陽變化,春夏注重陽氣的升發與宣洩,秋冬則重在陰氣的收斂與潛藏。
🌸春三月|養肝升陽
春天是萬物生髮的季節,人體肝氣旺盛,宜疏肝理氣。
• 作息:夜臥早起,晨起披髮緩行
• 飲食:多食辛甘發散之品,如蔥、韭菜
• 情志:保持愉悅,避免抑鬱
• 原文摘錄:「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夏三月|清心養陽
夏季陽氣最盛,心臟功能活躍,重在養心、祛暑。
• 作息:夜臥早起,無厭於日
• 飲食:清淡為主,苦以入心,如苦瓜
• 情志:心境平和,忌怒
• 原文摘錄:「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秋三月|斂神養肺
秋天氣候乾燥,肺氣易傷,宜收斂神氣、潤肺養陰。
• 作息: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 飲食:多食酸甘潤燥之品,如梨、百合、蜂蜜
• 情志:安寧平和,忌悲
• 原文摘錄:「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冬三月|藏精養腎
冬季萬物閉藏,腎氣旺盛,是養精蓄銳的好時機。
• 作息:早臥晚起,待日而作
• 飲食:溫補養腎為主,如黑豆、羊肉、核桃
• 情志:內斂沉靜,忌躁
• 原文摘錄:「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結語|順時而養,與道相合
《黃帝內經》不只是一本醫書,更是一部生活哲學。它教我們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如何在四季中找到身心的平衡。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這句話提醒我們:養生,從日常開始。不妨從今天起,依四季調整你的生活節奏,讓身體與天地同步,活出真正的健康與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