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館

中國醫館 中國醫館是一家專注於中醫保健服務的機構,源自於1968年,由黃天賜教授及父親黃道益先生共同創立,以中醫的核心價值「治未病」為信念,致力於為您提供個性化和綜合性的健康管理方案。

【生活養生小百科  #廿四節氣 之  #寒露】 寒露是秋高氣爽的時候,最適合登高遠足。所謂「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寒露就需注重足部保暖,避免寒氣從腳流竄全身。 飲食方面,則以「平補、養陰防燥、潤肺益胃」為主,想知有何宜忌,即看本文的圖片...
08/10/2025

【生活養生小百科 #廿四節氣 之 #寒露】
寒露是秋高氣爽的時候,最適合登高遠足。所謂「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寒露就需注重足部保暖,避免寒氣從腳流竄全身。

飲食方面,則以「平補、養陰防燥、潤肺益胃」為主,想知有何宜忌,即看本文的圖片~

#中國醫館 #創辦人黃天賜 #治未病 #中醫健康服務 #中醫 #以痛為腧 #治病必求治本 #養生

【生活養生小百科  #廿四節氣 之  #秋分】 秋分屬「涼燥」,需要補肺益氣,亦宜讓情志平和,培養樂觀情緒,因為情感起伏會引致氣血紊亂,甚至失眠。 飲食方面方面宜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的食物,詳情即看本文的圖片~  #中國醫館  #創辦人黃天賜...
23/09/2025

【生活養生小百科 #廿四節氣 之 #秋分】
秋分屬「涼燥」,需要補肺益氣,亦宜讓情志平和,培養樂觀情緒,因為情感起伏會引致氣血紊亂,甚至失眠。
飲食方面方面宜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的食物,詳情即看本文的圖片~

#中國醫館 #創辦人黃天賜 #治未病 #中醫健康服務 #中醫 #以痛為腧 #治病必求治本 #廿四節氣 #養生

15/09/2025

早前我們的創辦人黃天賜教授接受資深傳媒工作者陳小芝的訪問,分享了他以中醫學知識幫助都市病患者的點滴。

一齊收看相關訪問︰https://cutt.ly/erVottnE

#中國醫館 #創辦人黃天賜 #治未病 #中醫健康服務 #中醫 #以痛為腧 #治病必求治本 #養生

【中醫體質分類與調理建議】經常聽講中醫將體質分類,不同體質有不同的生理特徵與病理傾向,調理方向亦不盡相同。根據中醫理論,體質分為陰虛、陽虛、氣虛、痰濕、濕熱、血瘀、氣鬱、平和、特稟等九種基本體質(見本文圖片),但體質特徵具有高度重疊性,如氣...
15/09/2025

【中醫體質分類與調理建議】
經常聽講中醫將體質分類,不同體質有不同的生理特徵與病理傾向,調理方向亦不盡相同。

根據中醫理論,體質分為陰虛、陽虛、氣虛、痰濕、濕熱、血瘀、氣鬱、平和、特稟等九種基本體質(見本文圖片),但體質特徵具有高度重疊性,如氣虛與陽虛皆可能表現為疲勞乏力,如錯誤判斷會做成體質更加失衡。

瀏覽本文圖片或 https://cutt.ly/CrZDSEcD了解更多關於體質調理的概念。

#中國醫館 #創辦人黃天賜 #治未病 #中醫健康服務 #中醫 #以痛為腧 #治病必求治本 #養生

【生活養生小百科  #廿四節氣 之  #白露】白露是秋天的節氣,夜間氣溫下降較快而令到水氣開始凝結成露水。秋高氣爽,是運動的好時期,但此時亦需要滋陰、潤肺。想知飲食及運動有何宜忌,即看本文的圖片~ #中國醫館  #創辦人黃天賜  #治未病 ...
07/09/2025

【生活養生小百科 #廿四節氣 之 #白露】
白露是秋天的節氣,夜間氣溫下降較快而令到水氣開始凝結成露水。
秋高氣爽,是運動的好時期,但此時亦需要滋陰、潤肺。想知飲食及運動有何宜忌,即看本文的圖片~

#中國醫館 #創辦人黃天賜 #治未病 #中醫健康服務 #中醫 #以痛為腧 #治病必求治本 #養生

【中醫如何調理失眠與壓力問題?】新學年開始,不少學生及家長的壓力隨之而出現。在現代社會節奏快速的生活中,失眠與壓力已成為許多人無法擺脫的困擾。中醫認為,失眠是人體陰陽失調、氣血不和的表現,壓力過大導致肝氣鬱結,心神不安,進而影響睡眠。因此,...
01/09/2025

【中醫如何調理失眠與壓力問題?】
新學年開始,不少學生及家長的壓力隨之而出現。在現代社會節奏快速的生活中,失眠與壓力已成為許多人無法擺脫的困擾。中醫認為,失眠是人體陰陽失調、氣血不和的表現,壓力過大導致肝氣鬱結,心神不安,進而影響睡眠。因此,調理方法應透過疏肝理氣、養心安神的方式,恢復人體的自然平衡。

中醫治療失眠強調「辨證論治」,對於不同類型失眠,會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調理,中藥調理是中醫治療的核心手段之一。瀏覽本文圖片或 https://cutt.ly/arFg55dg 了解更多。

#中國醫館 #創辦人黃天賜 #治未病 #中醫健康服務 #中醫 #以痛為腧 #治病必求治本 #養生

【生活養生小百科  #廿四節氣 之  #處暑】 處暑,即表示暑氣將退伏而潛處,是一個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此時人們普遍會有懶洋洋的疲乏感,早睡可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 至於飲食方面有什麼宜忌?即看本文的圖片~  #中國醫館  ...
23/08/2025

【生活養生小百科 #廿四節氣 之 #處暑】
處暑,即表示暑氣將退伏而潛處,是一個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此時人們普遍會有懶洋洋的疲乏感,早睡可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

至於飲食方面有什麼宜忌?即看本文的圖片~

#中國醫館 #創辦人黃天賜 #治未病 #中醫健康服務 #中醫 #以痛為腧 #治病必求治本 #養生

【什麼是「冷氣病」?】炎炎夏日,很多都市人都會長時間留在室內歎冷氣,但可能伴隨著「冷氣病」!所謂的「冷氣病」就是夏日冷氣頭痛,常見的症狀包括頭痛連及頸項、肩背僵硬,患者往往會感到怕風怕冷,頭部有沉重感,思緒不清,嚴重時甚至會伴隨畏寒、流清涕...
20/08/2025

【什麼是「冷氣病」?】
炎炎夏日,很多都市人都會長時間留在室內歎冷氣,但可能伴隨著「冷氣病」!所謂的「冷氣病」就是夏日冷氣頭痛,常見的症狀包括頭痛連及頸項、肩背僵硬,患者往往會感到怕風怕冷,頭部有沉重感,思緒不清,嚴重時甚至會伴隨畏寒、流清涕等類似感冒的症狀。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冷氣頭痛的發生與人體的氣血運行密切相關。當寒邪侵襲頭部經絡時,會阻礙氣血的正常流通,導致頭部經絡瘀滯,進而引發疼痛。針對風寒侵襲、經絡不暢等常見問題,治療原則以疏風散寒、溫經通絡、調和氣血為主軸。想知詳情,請瀏覽本文圖片或 https://cutt.ly/UrFgCghx

#中國醫館 #創辦人黃天賜 #治未病 #中醫健康服務 #中醫 #以痛為腧 #治病必求治本 #養生

【生活養生小百科  #廿四節氣 之  #立秋】立秋,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但此時暑氣未盡,天氣其實仍然炎熱!除了不宜穿太多衣服,運動亦不宜過於激烈,以免出汗過多,邪氣趁虛而入。詳情可看看本文的圖片~ #中國醫館  #創辦人黃天賜  #治未病...
07/08/2025

【生活養生小百科 #廿四節氣 之 #立秋】
立秋,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但此時暑氣未盡,天氣其實仍然炎熱!
除了不宜穿太多衣服,運動亦不宜過於激烈,以免出汗過多,邪氣趁虛而入。詳情可看看本文的圖片~

#中國醫館 #創辦人黃天賜 #治未病 #中醫健康服務 #中醫 #以痛為腧 #治病必求治本 #養生

【為什麼夏天特別容易失眠?】失眠除了跟個人情緒壓力有關,天氣亦是一大影響因素。從中醫理論角度分析,夏季屬火,對應五臟中的心,而「心主神明」,主宰人體的精神意識活動。當外界環境溫度過高,人體陽氣隨之浮越,導致陰陽失衡,陰氣相對不足,無法有效制...
30/07/2025

【為什麼夏天特別容易失眠?】
失眠除了跟個人情緒壓力有關,天氣亦是一大影響因素。從中醫理論角度分析,夏季屬火,對應五臟中的心,而「心主神明」,主宰人體的精神意識活動。當外界環境溫度過高,人體陽氣隨之浮越,導致陰陽失衡,陰氣相對不足,無法有效制約陽氣,從而引發心神不寧、難以入眠的症狀。

失眠的典型症狀包括入睡困難、易醒及多夢。由於夜間睡眠品質不佳,患者白天常感到疲憊不堪,工作效率下降。要安神及改善睡眠質素,便要先辨識個人體質,詳情請瀏覽本文圖片或 https://cutt.ly/DrUjgmy9

#中國醫館 #創辦人黃天賜 #治未病 #中醫健康服務 #中醫 #以痛為腧 #治病必求治本 #養生

【生活養生小百科  #廿四節氣 之  #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在炎熱的天氣下,食慾普遍會欠佳,但切記要少吃辛辣油膩食物,凍飲亦要適度,避免腸胃受損。即看本文圖片,了解大暑時的宜忌!  #中國醫館  #創辦人黃天賜  #治未病  ...
23/07/2025

【生活養生小百科 #廿四節氣 之 #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在炎熱的天氣下,食慾普遍會欠佳,但切記要少吃辛辣油膩食物,凍飲亦要適度,避免腸胃受損。即看本文圖片,了解大暑時的宜忌!

#中國醫館 #創辦人黃天賜 #治未病 #中醫健康服務 #中醫 #以痛為腧 #治病必求治本 #廿四節氣 #養生

【夏季濕熱點算好?】 夏季又濕又熱,當人體無法有效排出多餘的水分與熱氣時,便容易形成濕熱體質,中醫認為濕會阻礙氣血運行,影響脾胃功能,進而引發一系列不適症狀,例如容易疲倦、食慾明顯下降等。 夏季氣溫高加上都市人在炎夏喜飲冷品、吃水果,易損傷...
15/07/2025

【夏季濕熱點算好?】
夏季又濕又熱,當人體無法有效排出多餘的水分與熱氣時,便容易形成濕熱體質,中醫認為濕會阻礙氣血運行,影響脾胃功能,進而引發一系列不適症狀,例如容易疲倦、食慾明顯下降等。

夏季氣溫高加上都市人在炎夏喜飲冷品、吃水果,易損傷脾陽,脾陽受損則水濕停滯,日久化熱,形成濕熱之症。想知如何透過食療祛濕清熱,以及從日常習慣如何改善濕熱體質?請看本文圖片或瀏覽 https://cutt.ly/RrUqq9Ap

#中國醫館 #創辦人黃天賜 #治未病 #中醫健康服務 #中醫 #以痛為腧 #治病必求治本 #養生

Address

香港九龍深水埗元州街62-64號地下
Kowloon
000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中國醫館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