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0/2025
【唱着歌陪伴她在院舍離開⋯⋯】
梁先生的媽媽早年入住院舍,當時她的認知障礙症已進入末期,不時需要進出醫院,進行各樣治療及檢查。這些顛簸過程,不但令長者痛苦,看在家人眼中,亦感心力交瘁。「其實媽媽較早前已簽署了預設醫療指示,拒絕進行創傷性急救。」
後來梁先生參加了賽馬會安寧頌「安寧在院舍」計劃,這計劃除可讓梁媽媽留在院舍進行安寧護理,免卻再不斷穿梭醫院,她更於臨終前一星期,被安排入住院舍特設的「安寧房間」。
這段期間,家人可以在房間長時間陪伴:梁媽媽想吃的時候,家人便親自餵食;她不想吃,便由得她。家人甚至可以在梁媽媽耳邊細訴心聲,在床邊誦經。房內負責照顧的護士,又保持跟家人聯絡,讓家人得悉梁媽媽的情況。當梁媽媽接近彌留,家人們兩小時前已抵達院舍,一起在梁媽媽身邊唱着歌,陪伴她離開⋯⋯
自去年6月政府修訂《死因裁判官條例》,安老院舍院友只要符合三個條件:生前如被診斷患有末期疾病、離世前14日內曾接受一名註冊醫生診治,且死因證明書註明死於自然,他們在院舍離世,便無需呈報死因庭。
這法例讓不少長者可以在熟悉的環境終老,不用在臨終前進出醫院,也方便了家人,可以更長時照顧及陪伴臨終的長者。然而要實際執行,尤其中國人對死十分忌諱,院舍及家人要面對的挑戰,也真不少。
賽馬會安寧頌「安寧在院舍」計劃,正正就是為長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晚期照顧服務,在院舍提供專業紓緩治療及全面支援服務,讓病患按個人意願選擇合適的安寧護理,有尊嚴地渡過生命的最後階段。 此計劃舉辦10年,參與的院舍增加至現在的96間,還有更多院舍繼續加入。
參與此計劃的院舍,特設「安寧房間」,讓進入瀕死期又不想再次入院的長者入住。此房間不單允許家人24小時陪伴,更配備專業醫療設備,也有醫生巡診及護士照顧,確保臨終的長者得到合適的照料。整個安排不僅保障了臨終者的私隱,也減少對其他院友和家屬的影響。
期間,院舍職員會協助家人,例如處理殯儀等方面的安排。他們也接受過專業培訓,懂得如何照顧臨終者的身心,以及妥善地處理遺體,讓安寧離世成為一個有尊嚴的過程。
雖然現時法例提供更多「在居處離世」的選擇,但每個人適合的照顧和離世地點各有不同,並無標準答案。如果可以提升臨終照顧的品質,相信不論對臨終者以及家人,都是好事。
🎥相關短片請看留言
#老治號 #香港老人科醫學會 #老人 #長者 #老人科 #善終 #晚期照顧 #在居處離世 #生死教育 #死因裁判官條例 #末期疾病 #賽馬會安寧頌 #安寧在院舍 #香港老年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