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9/2025
【忽然腳腫原來血管出事】
上文提到,李太因為幾年前做完膝關節置換手術後,出現了深層靜脈血栓(DVT),令她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現靜脈曲張。這個深層靜脈血栓又是什麼一回事?大家平時聽到的血栓(即血塊),多數出現於動脈,令心臟或腦部血管閉塞。但原來血栓也會在靜脈中形成,形成的地點,則是大家毫不在意的小腿⋯⋯
這種血栓雖然不會導致中風和冠心病,但血栓一旦脫落,有機會隨血液流入肺部,導致一種可能致命的疾病——肺動脈栓塞(PE)。
為什麼會深層靜脈會出現血栓?
1. 血流變慢: 例如長時間坐着或臥床,血液循環減慢,容易在靜脈內形成血塊。
2. 血管內壁損傷: 手術、創傷、打針、甚至嚴重發炎,都會損害血管壁,引發血液凝固。
3. 血液高凝狀態: 身體本身容易凝血,原因包括某些疾病(如癌症)、遺傳性凝血問題、藥物、甚至懷孕等。
上文所說的李太,就是因為手術後長時間不動,加上年紀較大,血管彈性減退,三個條件都符合,血栓就悄悄在她的小腿裏形成。
另一個例子,就是癌症患者坐了幾小時飛機後,出現下肢腫脹,甚至劇痛。由於癌症患者的血液是高凝狀態,飛機上又沒多走動,腿部血流減慢,血栓就容易形成。
由於飛機上活動受到限制,不多乘客幾小時坐着不動,特別容易出現深層靜脈血栓,因此它又稱為「經濟艙症候群」。
深層靜脈血栓很多時形成的血塊細小,沒有明顯症狀。但若然單邊腿部突然腫脹、疼痛(感覺抽筋、痠痛、或者劇痛)、皮膚發熱、發紅或變色、行走時疼痛加重,都必須立即求診。
因為一旦拖延病情,有可能會導致血栓剝落,並隨血液流回心臟後到達肺部動脈,因而容易造成肺動脈栓塞(PE)。這時患者會有血壓低、心口痛、氣喘等症狀,如不及時救治,嚴重者更會死亡。
不過,DVT是有方法預防,關鍵是保持活動!特別是長者、手術之後、癌症患者、行動不便、或者長途車/機乘客:
- 多走動,避免長時間坐臥不動。即使不能走很多步,可多做腳部運動 。
- 手術後或坐長途機可適當使用彈力襪,促進血液回流。
- 手術時醫生或會處方抗凝血藥物控制血栓,減少併發風險。
- 注意喝水和保持血液流動。
#老治號 #香港老人科醫學會 #老人 #長者 #老人科 #靜脈曲張 #深層靜脈血栓 #小腿腫脹 #壓力袜 #肺動脈栓塞 #經濟艙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