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齋

清風齋 清風齋(中醫診所)專頁
本頁提供預約,及查詢服務
診所醫師負責中醫內? 中醫診所(李漢威中醫師 LEE HON WAI)

戒口亦即食療診室間,很多人問食療,而客人們要求的食療,是「加法」,即是吃多一點什麼好;但是我的食療,是「減法」,即是吃少一點什麼好有人會說李醫師胡說八道,不吃哪能叫食療。呀,等一等,我沒有叫人「不吃」,而是叫人「少吃」。什麼也不吃是絕食,我...
02/09/2025

戒口亦即食療

診室間,很多人問食療,而客人們要求的食療,是「加法」,即是吃多一點什麼好;但是我的食療,是「減法」,即是吃少一點什麼好

有人會說李醫師胡說八道,不吃哪能叫食療。呀,等一等,我沒有叫人「不吃」,而是叫人「少吃」。什麼也不吃是絕食,我也不主張

想想看,人每天都會吃,尤其在香港,通常是煩惱在吃什麼,也煩惱在不吃什麼,為什麼要選擇呢?因為人呢,每餐每天的攝取量有限,就要取捨,現在我主動幫你捨棄,那麼你便多了限額可以吃自己喜歡和可以吃的,這是因減得加,於我來說,就是食療:吃對自己無害的食物,提供所需原料給身體恢復

好了,如果是建議你多吃某一類食物,但身體攝取有限額,那麼客人就要自行決定捨棄一部分種類食物或數量,或者乾脆不捨棄,全部都吃。這都是高風險的情況,往往身體吃不消然後出現問題,就是很多「健康食品」吃了很滯的原因

在網絡上有很多教人吃什麼食物,甚至是藥材,說有什麼功效,「可以多吃」。這個「可以」,我覺得是危險。受眾觀眾那麼多,有老有幼,有強有弱,有男有女,有病有不病,一條底褲都要分男女老幼,有功效的食材就不用講究?起碼要講究一下份量,飲用量,但很多時都是放下幾句功效,加多少水,飲完就短片完結,非常粗略。細心想想,你真的敢試嗎,敢信嗎?

就算是貓糧,也有份幼貓一天吃多少,成貓一天吃多少,唐貓吃哪一種糧,英國短毛吃哪一種糧。如果不辨別的話,也可以,就是貓會生病。人也一樣,不細心留意,就會生病

有人說,人很粗生,以前還不是那樣生存。這可能是幸存者偏差,病的死的,你不會看得見。遠在孔子的著作,就說「不時不食」,在各種醫籍之中,也用不少篇幅去說明辨別飲食為預防疾病。如果飲食可以不慎,西方何以有營養學之發展呢?中醫也有食物營養之概念,不過兩者相距有所出入

回到正題,戒口遠比多吃來得容易。有時我正經絡予建議,客人反而說很難做到。例如北海道的一見鍾情米,夢美人米,法國礦泉水,新鮮豬肉,新鮮本地手切牛肉,本地新鮮三黃雞肉,燕窩,鮮帶子,鮮青口,本地有機蔬菜等,個個聽完都說荷銀包做不到,那就去戒口吧

過食的胃疾有位新客人回來覆診,見病歷上一次是6月9日,今日是7月22日,差不多七星期,我問吃了藥的反應如何?她說素來的胃部不適已經有改善,然後我看看處方,心想:嗯?加味逍遙散,應該不是會是藥效令胃得舒…她接著說:「依你所言,戒掉了蕃薯,烚蛋...
02/09/2025

過食的胃疾

有位新客人回來覆診,見病歷上一次是6月9日,今日是7月22日,差不多七星期,我問吃了藥的反應如何?

她說素來的胃部不適已經有改善,然後我看看處方,心想:嗯?加味逍遙散,應該不是會是藥效令胃得舒…

她接著說:「依你所言,戒掉了蕃薯,烚蛋,麥皮等,胃部就舒服了。」

我心想這才合理,戒掉消化負擔,胃部才有喘息的時機
胃部不適時,常見的有咽中有痰,這症狀也不見了,然後舌頭上一次很乾,今次也變得有水分,睡眠因熱而醒的困境也解決了

因吃變好,睡變安,脈象也由弱轉強,不用什麼補藥,正常就好

我在想,假如她沒有戒口,應該我也會投降,沒法醫治。因為病源在於食,我沒有方法在別人一路去廁所時我維修廁所…減少廁所的負擔,第一步就要在門口立牌說明,維修中請勿入內

有些人很怕維修一輩子,我心想是不是被嚇傻了,變幻才是永恆,人能變好,亦能變壞,人能生病,亦能治癒,維修戒口怎會是一輩子,除了體質過敏,這是基因使然,不關後天事,天生花生過敏西醫如此先進也沒有方法去處理,中醫也沒有,這就是你,你就是你,雖坦承接納

接納這個納,與胃部受納食物的納,同一意思。接受不了自己當下,身體也接不受不了太多的奇怪食物,勉強吃了,只是放置,沒有接納,更惶論消化

所以有些人的進食,只是放進去而已,好運的就是排出來,不好運的就卡住不能出來,變得腐爛而生毒素,日漸成疾病

胃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身體部分,真是令之正常可安天下

吉隆坡遊記第一次到馬來西亞吉首都吉隆坡(首都好像正在轉移到布城),記錄一下見聞1) 食物菜系使用豐富香料和油,但其使用的配搭及用量明顯與香港吃到的車洋菜不同,或許此就為「正宗。」之南洋文化。一般在香港看到南洋菜,就會覺得很熱氣,很油,很滯,...
31/08/2025

吉隆坡遊記

第一次到馬來西亞吉首都吉隆坡(首都好像正在轉移到布城),記錄一下見聞

1) 食物菜系使用豐富香料和油,但其使用的配搭及用量明顯與香港吃到的車洋菜不同,或許此就為「正宗。」之南洋文化。一般在香港看到南洋菜,就會覺得很熱氣,很油,很滯,然而在這數天不斷吃喝下,腹中舒暢,二便正常。很多是歸因於用料新鮮,點到即止。香港很多都是求形上相似,而用預製的醬料包,但換來是防腐劑令腸胃負擔增加,吃下去的味道也沒靈魂

2) 氣候上,四季如春,雨水多,氣候偏濕,但一日之中有變化。相較於香港夏天,雖同樣是熱,但不悶。毛孔有途徑可散汗,對皮膚的負擔不會太大

3) 口味上,馬來西亞偏甜,尤其盛產椰糖,椰奶,都是甘溫生熱之品,甜度比台南更甜上十倍。加上又是榴槤之鄉,到處都是糖,因甜而生濕的情況應該不罕見

4) 天氣熱而到處都是冷飲以降溫,偶以為之本為正常,但長用這方法很容易令寒飲殘留在肺,為鼻敏感與咳之緣

5) 此處以回教為主流,豬肉菜式會比較少,但於中餐與日式餐館仍能吃到

6) 環境整潔,很多餐廳都非常乾淨。廁所普遍也整潔

7) 市民友善,不過聽說治安不穩,常有盜竊,要小心財物

8) 道路上對行人不友善,地區地面損壞,狹窄,馬路交通燈都是壞。馬路經常壅塞,有時候要靠塞車才有空檔去過馬路...

9)華人菜式好好吃,時光好像回到1980年代,又有英殖遺風,難怪不少香港人會移居於馬來西亞。最為感動是吃點心,一咬下去,好像回到三十年前的酒樓一樣。不是以前的才好,而是現在的千篇一律且平淡,於酒店吃點心又覺奢華不踏實

10) 很多客人都去過馬來西亞,回來後都明白其魅力於何處,我會建議有時間應該遊一遊。兌錢不用太多,用信用卡比東京還方便

夢的一二(此篇為自己臨床的初步假說,每位醫師分析不一,謹作參考分享,日後學術漸進,應會再有更改)在問診的一環,會問睡眠的質素,能不能入睡,會不會醒,也會問有沒有夢。夢的記載在《黃帝內經》已有描述,不過今篇我想略說一下自己的臨床體會第一,究竟...
07/08/2025

夢的一二

(此篇為自己臨床的初步假說,每位醫師分析不一,謹作參考分享,日後學術漸進,應會再有更改)

在問診的一環,會問睡眠的質素,能不能入睡,會不會醒,也會問有沒有夢。夢的記載在《黃帝內經》已有描述,不過今篇我想略說一下自己的臨床體會

第一,究竟睡覺時「有發夢」好些,還是「無發夢」好些?以身體負擔角度言,無夢之漆黑是較好。凡有夢都會動心神(或魂魄意志四者)。不過夢的功用之一是疏解平日不通之思慮,並非無用

第二,若有夢,會分為「記得」與「不記得」。若是「不記得」,其類近無夢,對身體負擔較少

第三,記得夢境,又會再分為開心,驚嚇,忙碌,無聊等等:

開心夢:上等且稀有的情況,有益身心,笑住醒為福氣

驚嚇:平素思慮太多,未能表達或解決,頻頻於夜中擾其神,考慮心肝有火且鬱,腎偏虛。嚴重者會嚇醒,坐起來心跳,胸中悸動片刻

忙碌:日間用神太過,時間不夠用,心肝火偏旺

無聊:雜事之思慮於日間猶而未決,可慮考脾及膽有無不順暢之症狀

第四,有一種是夢境連連,如同連續劇,有客人會說一晚會發六七個夢,精彩非常,但早上就非常疲累。更甚是中途醒上,再入睡會再夢續前緣。此為心肝腎火大盛,有些很棘手,有些就尚能受控

第五,有些是夢中去廁所小解而尿床,有些被鬼責床,都需留意血之狀況,血虛致心神不定,肌肉控制不良

第六,清明夢,即夢見自己浮越於身體之上,或清楚聽到自己夢中說話。有些人是在修煉則無需作處理,有些是不想見到此情況,安神之餘,會顧及肝肺兩者狀態,因為兩者藏之魂與魄

第七,夢遊,即人在睡夢中,但無意識地起床活動,又稱為「遊魂」,魂藏於肝,肝又受制於肺,而精神未能受腎所收,即肺肝腎三者都需考慮,而活動屬陽,故要審視此三者之陰有無不足

在以上種種情況,我愛用加味逍遙散試探其虛實,因為此方以治理肝血及心肝火為主軸,在其後覆診的變化上,再看看清熱,安神,養陰,行氣,健脾何者需要加強。但對於睡夢有異者,多牽連及血分,即是人體較深入的位置,治療起上來,務必有耐心及告知客人,需時矯正以達正向循環之境地

外遊休息李醫師8月10~15休診,外遊大阪8月16(六) 開診一天8月17~22 休診,外遊吉隆坡虛寒體弱者,記得去找Cindy 艾灸腹部積聚者,亦可推腹
05/08/2025

外遊休息

李醫師8月10~15休診,外遊大阪

8月16(六) 開診一天

8月17~22 休診,外遊吉隆坡

虛寒體弱者,記得去找Cindy 艾灸
腹部積聚者,亦可推腹

飲水之前錄影關於水的Zoom將在明天結束,說一件有趣的實驗,我也從中得益話說有位師妹很捧場,參加了這場講座,聽到了水的用處,就跟我說,一直用為自己用補氣藥,補血藥,好像效果不明顯,又才發覺自己少飲清水,就想試試正士地計算自己每天飲水的量,飲...
01/08/2025

飲水

之前錄影關於水的Zoom將在明天結束,說一件有趣的實驗,我也從中得益

話說有位師妹很捧場,參加了這場講座,聽到了水的用處,就跟我說,一直用為自己用補氣藥,補血藥,好像效果不明顯,又才發覺自己少飲清水,就想試試正士地計算自己每天飲水的量,飲夠每天兩公升

然後過了約一個月有多,又與師妹聊起,她高興地說,飲了水,體力上升,氣血水平恢復有所突破,番工也精神了。然後我問她,你說飲水易有胃脹之類,怎麼解決?她說有依我說去買日本的礦泉水飲,不過每一款都飲後有難消化感,然後在網上找到兩款法國水,飲用這兩款就身體沒有難吸收的感覺,體力恢復效果就隨之而來

不過這樣買水不便宜,但我們都異口同聲地說,比錢買水,就番工定放假,一定會飲哂,好過飲藥啦

所以飲那一種牌子的水,我沒有公論,需要去尋覓,但一定有分別,不只是H2O與一氧化二氫能草草帶過的

該課堂錄影應該之後會隔一段時間放在Patreon 上,到時有興趣就去看看吧

中藥茶班品鑑小記這一晚的茶班有六位學員,怕天熱而冷氣不夠,上限就是六位。今晚大家也很開心的品藥的氣與味,我也在愉快中渡過了一晚這一晚特別的是,學員喝到中間的龍眼肉後(只是一粒),視物清楚了,再飲陳皮,更為清楚,頭腦清醒。這種清醒又不像提神飲...
01/08/2025

中藥茶班品鑑小記

這一晚的茶班有六位學員,怕天熱而冷氣不夠,上限就是六位。今晚大家也很開心的品藥的氣與味,我也在愉快中渡過了一晚

這一晚特別的是,學員喝到中間的龍眼肉後(只是一粒),視物清楚了,再飲陳皮,更為清楚,頭腦清醒。這種清醒又不像提神飲品般亢奮,像回復到應有的精神狀態與視力一樣

這種明顯的反應,就是藥力。今晚每一種藥茶都是只喝一點點,不過品質是用藥標準,所以效果不錯。先飲花類通茶,葉類升提,再用龍眼肉補充血氣,陳皮健脾運化清陽,最後用黃柏黃連收尾,大家就開始有睡意,愉快的踏上回家的路途

不過一堂說十多種藥的確頗趕,之後會修訂一下時間長度與內容,同時也請一些中醫師幫手開課講講,為大家介紹更多好醫師!

中藥茶班這是一次新嘗試,於診所小班分享一下中藥材,伴以泡飲的方式去介紹,所以選取的藥品都是容易出味的種類,而這種感受藥材方式是以前到師兄藥房參觀時啟發我的有些人對藥材都覺得藥味大,不好喝,故今次選材以甘味及香味為主,伴以兩味苦藥,平衡一下味...
25/07/2025

中藥茶班

這是一次新嘗試,於診所小班分享一下中藥材,伴以泡飲的方式去介紹,所以選取的藥品都是容易出味的種類,而這種感受藥材方式是以前到師兄藥房參觀時啟發我的

有些人對藥材都覺得藥味大,不好喝,故今次選材以甘味及香味為主,伴以兩味苦藥,平衡一下味蕾衝擊,學員飲後覺得苦也頗好喝,應該沒有人生那麼苦吧,以及苦也有不同的種類,有點像品茶與酒

這次的Menu 是:
玫瑰花茶兩種
菊花
桂花
枸杞子
生甘草兩種
淡竹葉
紅棗
龍眼肉
陳皮兩種
黃連
黃柏

由1930聊到2100多,是充實愉快的一課。席間會問及同學這是補還是瀉,是寒還是熱,這才是用茶帶出的重要資訊,分不清就不要飲

7月31 還有一班,尚有少許位置,有興趣可以來參加,之後應該主力拍片多,茶班或實體班偶會有一場,視體力如何再舉辦!

建議記錄處方的習慣對於市民向中醫求診,通常不會只看一個,有時會因地理之便在住家或工作附近求診,或者因親朋介紹而求診,能夠向幾位相熟的醫師獲取意見,這是一種好習慣,因為沒有一種醫師能具有所有角度去審視病情,需要互補在遇到樽頸治療效果時,轉換求...
25/07/2025

建議記錄處方的習慣

對於市民向中醫求診,通常不會只看一個,有時會因地理之便在住家或工作附近求診,或者因親朋介紹而求診,能夠向幾位相熟的醫師獲取意見,這是一種好習慣,因為沒有一種醫師能具有所有角度去審視病情,需要互補

在遇到樽頸治療效果時,轉換求診醫師,無需覺得有任何背叛感,身體的治療效果才是求診的初心

對於曾其他地方求診的客人,都會問有沒有之前求診處方呢?如果有,可以在處方上得到不少助力:例如有效,無效,或者有副作用,都可以指導本次求診的方向。有效的可以加以參考,無效的可以避開相類似的治療方針,減少浪費求診的珍貴資源,始終每次求診都是需時及耗用金錢

然而,遇到的客人都是將處方放在家中,或者沒有留低。當然這是正常的做法,所以我會建議將所有收到的處方紀錄好,現在最為方便的,是用智能手提電話的相機拍下,然後放在一個資料夾中,這樣即使正本丟棄,也容易整理。加上現在的電話有雲端備份(CLOUD BACKUP)和圖片文字識別功能(OCR),這種整理既有私隱,又有系統,翻查非常容易

所以無論醫師的療效如何,請務必記錄好你的處方。如果該醫師未能印發處方,在現今香港法律規下,此為不容許之事,所以請善用求診人之權益,整理好求診後的資料,對日後的求診將有很大用處

風之一體兩面風在中醫來說,一體兩面,有好亦有壞,視乎其多少,但以本質而言,是世界與人體必不可少的元素常說風邪,就是由外界引起人體不適的一種原因。日語「風邪」就直接指感冒, 而「風邪」與「風」的日語發音也相同,與上句提到好風與邪風本為一體吻合...
22/07/2025

風之一體兩面

風在中醫來說,一體兩面,有好亦有壞,視乎其多少,但以本質而言,是世界與人體必不可少的元素
常說風邪,就是由外界引起人體不適的一種原因。日語「風邪」就直接指感冒, 而「風邪」與「風」的日語發音也相同,與上句提到好風與邪風本為一體吻合

風邪通常會聯合一種元素而致病,在臨床來說,風寒,風熱,風濕三者多見,風燥於香港為秋天季節限定,除非生活與工作環境常常濕度極低及大風而引發

諸等風邪的感染途徑,可以經皮膚而入,亦可經口鼻而入,平時皮膚為人體阻擋外界諸物入內,尤如大氣層包住地球,若有物突破此層,就像電影中外星人降臨,殞石墜落一樣,引起地面極大反應,這種反應就是疾病之症狀

皮膚平時會緊閉,直接透入體內的位置就是各個毛孔,所以在出汗時汗孔大開,也是最容易受風的時機。身體有些位置也是容易受風入內的弱點,例如後頸,穴位名稱「風池」,「風府」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要透出風邪,針灸上使用此穴位也可借以透出。有日本針灸師(代田文誌)認為腹中「滑肉門」是驅出風邪另一個穴位,供大家參考

以上是外風種種,至於內風,常聽說有「血虛生風」,「肝風大動」等,就是指症狀表現如風:很快,很急,或者不固定而遊走。身體對於風的管理,是由肝系統所主理,風為氣速行而生,這速行由肝的鼓動力而生,這種速度需要以肝血作平衡減速,所以肝儲藏的血越多,風就越能受控。血越少,風就會不受控而暴走,將身體營養和垃圾不按常理而到處灑,成為疾病,這就是術語「血虛生風」解釋之一

體內的風很重要,能推行身體所有東西的運行,好的壞的,若然不動就皆能致病。「風能勝濕」,是指體內有風,濕不會過多積聚。有時藥物用風藥發散風濕,或芳香行濕,辣椒的祛濕,也是此義

在外,每逢打風之後街道處處是枯枝垃圾,這也是大自然修理的一種表現,將不健康或體弱的樹木拔除,才能有空間給予下一棵健康植物成長。身體也是,舊的垃圾瘀血水濕不走,新的氣血水何以容納於此處呢?

要體內有風,不一定要服藥,也不建議靠藥。適量運量,跑步,鍛煉心肺,肺部有呼吸起伏,手足揮動,氣血行走便自然有風

後記:近日得知不少人打風時出現輕度腹瀉症狀,也是一種排污反應,人的確頗受天氣影響

形寒今日有位客人來覆診,說氣管收縮,夜晚開冷氣就咳,要關掉才能入睡,但是開風扇又覺得很熱,非常麻煩。已經吃過西藥,但未能解決,想來尋求意見這種因寒引起的咳,肺內有寒,但是要問原因,這種天熱情況,就問客人有沒有吃過冷飲冰品?客人說沒有,不敢吃...
20/07/2025

形寒

今日有位客人來覆診,說氣管收縮,夜晚開冷氣就咳,要關掉才能入睡,但是開風扇又覺得很熱,非常麻煩。已經吃過西藥,但未能解決,想來尋求意見

這種因寒引起的咳,肺內有寒,但是要問原因,這種天熱情況,就問客人有沒有吃過冷飲冰品?

客人說沒有,不敢吃很久了。的確他一路來看,是聽話沒有亂吃的類型

這就奇怪,寒從何來?我直接跟他說心中的疑問:肺受寒有兩種主因,一是形寒,一是飲冷。沒有飲冷,有受冷風嗎?

他說每晚沖完涼後身熱,便會在冷氣下降溫,然後才熄冷氣。我說這比較像肺寒的起因了,然後再追問這個天時(八號風球前的悶熱),在街上有出汗嗎?他說沒有,也不覺得冷,然後說著說著,說自己噴出來的氣也是冷的

同行的朋友跟他一起進來,的確朋友身熱有汗,他本人無汗且自如

我說應該是汗出受寒,寒氣經毛孔直入肺系,只用藥未必夠,就先改變沖涼後降溫的方式,然後有太陽就去出汗散寒,接著我處方小青龍湯合二陳湯,將肺和脾的寒氣經大小便清空配合一下

這種狀態,在古籍《臨證指南醫案》(清・葉天士及其弟子著)有記載,有人於冬天雪地經口鼻吸入寒氣後致寒咳,鼻孔內及皮膚都是肺的系統和入口,所以中醫內科認為有這種變化是合理的

說起形寒,我於診所長坐冷氣房,也會開始鼻塞流鼻水,也是肺寒的警號,所以放假就要到室外散寒,旅行多走動,踩單車等等。有一次與朋友們到泰國的烈日下,他們說很熱很辛苦,我說終於出汗了好舒服…

(近來文章會先在Patreon刊登,如果想早一點看到文可以自己join 會員,記住用web 付費先係正價)

Address

太子金都:九龍彌敦道747號金都中心10B(地鐵太子C 1出口向右轉,過馬路,見榮華餅家即是)
Kowloon

Opening Hours

Monday 10:30 - 20:00
Tuesday 10:30 - 20:00
Wednesday 10:30 - 20:00
Thursday 10:30 - 20:00
Friday 10:30 - 20:00
Saturday 10:30 - 20:00
Sunday 10:30 - 20:00

Telephone

+852 92110972

Website

https://freedomcmcbooking.as.me/, http://patreon.com/freedomcmclinic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清風齋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清風齋: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