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來自身心靈的平衡

健康來自身心靈的平衡 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根。 覺醒的力量|我們的身體之所以存在,是樹木、雲朵、土壤和每個生命體共同成就的。我們除了是自己,還有著一個角色,就是身體的照顧者。當我們開始更多關注身體,我們就可以更好的覺察身體,感受身體,就可以更好地呵護我們的身心靈。

24/07/2025

《古人過夏天,有個補天真元氣的方法》

夏季是生長的旺季,但對根基不穩的人來說,也是元氣耗散最凶猛的一季。

氣血耗散在外,陽氣榮散在體表,五臟空虛;
夏天出汗過多,也容易津液虧空。
心慌、氣短、燥熱、困乏,都是有原因的,因為,這是易陰虛,也易陽虛的季節。

古人在這種暑夏,有一種補天真元氣的方法。

且看李杲《內外傷辨惑論》:

夫脾胃虛弱之人,
遇六七月霖雨,
諸物皆潤,人汗沾衣,
身重短氣,更逢濕旺,助熱為邪,
西北二方寒清絕矣,
人重感之,則骨乏無力,
其形如夢寐間,朦朦如煙霧中,
不知身所有也。
聖人立法,
夏月宜補者,補天真元氣,
非補熱火也,夏食寒者是也。
故以人參之甘補氣,
麥門冬苦寒,瀉熱補水之源,
五味子之酸,清肅燥金,名曰生脈散。
孫真人雲: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補五髒之氣,亦此意也。

這裡提到一個叫《生脈散》的小方,可以補天真元氣。

生脈飲最早出現是在孫思邈的《千金方》,生脈的“生”,取生發之意,血脈生生不息,生命也會旺盛。主要功效是益氣復脈,養陰生津。

夏天做了一些耗費體力、傷神的事情以後,可以喝生脈飲來補充虧損的氣血。

聖人說,夏天最應該補得就是元氣,來看生脈飲的配方︰人參、麥冬、五味子。

汗為心液,出汗太多會大耗元氣。人參的作用就是大補元氣,而且能直接補元氣的也只有人參這麼一個藥。

麥冬,利水生津,清心經的煩熱,使陰血充盈;

五味子,五行皆備,所以可補五臟。

它還有一個功效比較突出,就是固澀收斂。夏天陽氣總想向外,而五味子就能收斂精氣,這樣,補的氣血就不會亂跑。

一個補元氣,一個生陰血清煩熱,一個收斂氣血。配合默契,缺一不可。

生脈飲就是最應該在夏天喝的小補茶。

生脈飲最適合的是氣陰兩虛的人,就是那種既氣虛又陰虛的。

其實,我們東方人的體質,大多都偏氣虛,暑夏又加重了陰虛。

所以,生脈飲在夏天適用度還挺廣的,一旦你被濕熱的夏天逼得︰
身重、氣短、心慌、心煩、骨乏、無力,口渴,或者出汗過多,燥熱感強,
那就請來一杯吧。

氣虛、血虛、陰虛的人都怕精血耗散,只要不是痰濕體質,都可以在夏天快把人逼瘋的時候喝一杯回血回神。

痰濕體質的人,喝生脈飲要搭配祛濕清濁的,例如,和香薷飲一起飲,或和二陳湯一起飲。

文章轉貼自《溫暖中醫》

大暑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廿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十五天後就是立秋了。古人云「一夏無病三分虛」。夏天雖熱,但陽氣在表,陰氣在裡,所以要多吃暖胃的薑。「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師開藥方」,清晨之時,人的胃氣有待升發,吃點薑可以健脾溫胃,鼓...
22/07/2025

大暑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廿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十五天後就是立秋了。

古人云「一夏無病三分虛」。夏天雖熱,但陽氣在表,陰氣在裡,所以要多吃暖胃的薑。「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師開藥方」,清晨之時,人的胃氣有待升發,吃點薑可以健脾溫胃,鼓舞陽氣升騰。

大暑節氣亦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時機,有陽虛體質的客人在首次見面時會同我分享,說喜歡做三伏灸,認為多做灸療可以養陽氣,按常理來説,陽虛就該補陽,於是在外面各種補陽的方法都試遍,然而效果卻不盡理想。何解?
我靜靜聽她講完發現,其實這背後隱藏着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真相:補陽固然重要,但有時通陽比補陽更關鍵。

補陽與通陽: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補陽,就像是往一個容器裏添加水,是一種直接的補充行為,旨在增加人體陽氣的總量。

而通陽,則側重於疏通陽氣運行的通道,就好比清理河道中的瘀塞物,讓河水能夠順暢流動。它解決的是陽氣被阻滯、無法正常通行的問題。在我們的身體𥚃陽氣就像一股充滿活力的能量流,需要在經絡、臟腑之間自由穿梭,發揮其温養全身的作用 。
然而,現實生活中,因各種原因,例如外感寒濕之邪、情志不暢導致氣滯血瘀、體內痰濕阻滯等 ,陽氣的運行通道常常會被堵塞。就像交通要道遭遇了嚴重的堵車,陽氣無法順利抵達它該去的地方,此時,單純地補陽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為即使補充了再多的陽氣,如果通道不通暢,陽氣也無法發揮作用,就像一輛裝滿貨物的卡車,即使動力再強,道路被封也無法前行 。只有打通這些阻礙,讓陽氣的運行恢復暢通,才能真正讓身體恢復活力,使陽氣的各種功能得以正常發揮 。

通陽在很多情況下比補陽更為重要。在人體中,只有保證陽氣的順暢運行,才能使補陽的效果得以充分體現,否則,補進去的陽氣也只是 “無用武之地”,甚至還可能因無法流通而在體內積聚,產生火熱之邪,導致上火等不良反應 。所以,在面對陽虛症狀的客人時,我們不會一味地補陽,而應先審視其身體的陽氣運行狀況,看看是否存在阻滯,如果有,那麼通陽才是當務之急。

正如我們做的古法三伏灸一樣,我們會先在背部做通陽火罐,目的是打通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如果這裡不通暢,寒/濕/之氣是排不出去的,通陽火罐需時大約二十分鐘,然後才正式做扶陽灸療。所以我們的古法三伏灸,都是需時一個鐘的,但這一個鐘卻可讓身體得到深度的調理 。近廿年的職業生涯中我見證過不少客人,在外面看過不少醫生吃過不少藥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卻在這暖暖的灸療中慢慢痊愈了。這看似神奇,但我知道,這一切都是在「因緣俱足」的狀況下才能發生的。

* * * * * * * * * * * * * *

關於大暑,古人云︰“大者,乃炎熱之極也”。也許我們眼中的大暑就是濕熱蒸煮,但其實在濕熱的背後,是人們在酷熱下的一種修行。

大暑之後,就是立秋。夏天變成秋天,炎熱變成清涼。就連樹上的蟬,也會慢慢沉寂下來。

陰陽輪轉,四季更替,沒有什麼是永恆的。
萬物有生有死,有各爭其時,就有各安其命。
這是生命的實相,是你我都需要接受的現實。
人生面對生活的紛繁複雜,要不斷接受考驗。
學會尊重自然,敬畏天道,人生才能真正去除浮華,淡然灑脫。

【大暑保健食療-咸檸檬水鴨冬瓜湯】材料(三至四人份量)水鴨‧‧‧‧‧‧500克冬瓜‧‧‧‧‧‧500~800克咸檸檬‧‧‧‧‧‧1個薑‧‧‧‧‧‧2片陳皮‧‧‧‧‧‧3克薏米‧‧‧‧‧‧10克做法:水鴨切塊出水,去掉肥油和皮。冬瓜刮去最外面...
22/07/2025

【大暑保健食療-咸檸檬水鴨冬瓜湯】

材料(三至四人份量)
水鴨‧‧‧‧‧‧500克
冬瓜‧‧‧‧‧‧500~800克
咸檸檬‧‧‧‧‧‧1個
薑‧‧‧‧‧‧2片
陳皮‧‧‧‧‧‧3克
薏米‧‧‧‧‧‧10克

做法:
水鴨切塊出水,去掉肥油和皮。冬瓜刮去最外面一層薄皮。
所有材料(除咸檸檬外)煲約1個半到2小時。
咸檸檬在最後15分鐘才下。
切開咸檸檬可挖掉瓤和核,只留檸檬皮,這樣湯就不會變苦了。如果喜歡有微微甘苦的味道入湯,就只去核留下瓤。
舀湯之前還可以加兩片新鮮檸檬,取其清香。

功效:解虛勞、清熱毒、養陰津、補元氣。

咸檸檬是特別適合今年炎夏,平日喝點咸檸檬泡水,可以化痰火、潤喉、清熱。鴨肉是最適合夏天的肉類,是民間公認的清補好藥,養陰而不助濕,補疰夏的身體虛勞。
這個湯咸鮮味濃郁,帶著一點點咸檸檬的酸澀味,溶甘、咸、苦、酸為一味,直入心脾,把炎夏五臟所需調適得恰到好處,民間智慧太強大了!
(留意,此湯感冒時不適合)

22/07/2025

今日大暑,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期。炎炎暑熱𥚃,願你如夏豐盈,似秋從容。大暑,夏已遲暮,清涼會有期,美好終有時。祝君安康四季,喜樂相隨。

15/07/2025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的疾病一方有經驗治。

一個喜歡蒔弄花草的人,生活不會太差人養花一時,花養人一世種下的是喜歡,養的是心境養花,其實是一種修行煙熏火燎的日子裡,沾染花草的靈氣就能把一顆浮躁的心,養的平靜而温和遇事不再慌張,精神也會更鬆弛花草雖沉默不語,卻最能撫慰人心花養好了,心也就...
14/07/2025

一個喜歡蒔弄花草的人,生活不會太差
人養花一時,花養人一世
種下的是喜歡,養的是心境
養花,其實是一種修行
煙熏火燎的日子裡,沾染花草的靈氣
就能把一顆浮躁的心,養的平靜而温和
遇事不再慌張,精神也會更鬆弛
花草雖沉默不語,卻最能撫慰人心
花養好了,心也就養好了。

一個人磁場乾淨的十個表現,看你擁有幾個:1. 很少涉足酒吧、夜店等場合;2. 社交圈子單純;3. 心地善良,不傷害他人,也不佔他人便宜,凡事有利他之心;4. 時常親近大自然;5. 小動物、小朋友喜歡靠近你;6. 不追求外在的虛榮,注重內心的...
09/07/2025

一個人磁場乾淨的十個表現,看你擁有幾個:

1. 很少涉足酒吧、夜店等場合;
2. 社交圈子單純;
3. 心地善良,不傷害他人,也不佔他人便宜,凡事有利他之心;
4. 時常親近大自然;
5. 小動物、小朋友喜歡靠近你;
6. 不追求外在的虛榮,注重內心的成長;
7. 情緒穩定,遇事不慌;
8. 熱愛極簡的生活,樸素有品味,不跟風,不隨波逐流;
9. 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有規劃、有目標,能全心投入當下正在做的事情;
10. 面對他人的成功,也能真心地給予祝福。

#磁場 #人生 #運氣

2025年三伏灸時間表伏前灸:7月10日-7月19日初伏灸:7月20日-7月29日(10天)中伏灸:7月30日 - 8月8日(10天)末伏灸:8月9日 - 8月18日(10天)加強灸:8月19日-8月28日三伏灸是指在夏季人體陽氣最旺盛、氣...
06/07/2025

2025年三伏灸時間表

伏前灸:7月10日-7月19日
初伏灸:7月20日-7月29日(10天)
中伏灸:7月30日 - 8月8日(10天)
末伏灸:8月9日 - 8月18日(10天)
加強灸:8月19日-8月28日

三伏灸是指在夏季人體陽氣最旺盛、氣血最暢通之時,通過艾灸特定穴位,將艾草的純陽之力引入體內。藉助這股温熱之力,能達到温通經絡、散寒除濕、調和氣血、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把潛藏在體內的寒濕之邪驅趕出去,為秋冬的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

P.S
今年的三伏期
剛好遇上Yuki家中要搬屋+大裝修
往年三伏灸我會主動給熟客作通知提醒
只要一通知,很快就預約爆滿
這個王牌項目咁多年一直深受大家喜愛
今年冇通知主要是擔心熟客嚟約期
而自己又私事繁忙俾唔到期人,尷尬呀
所以還是保持佛系作風,隨緣吧🙏🏻
熟客如果想做古法三伏灸
不妨試吓打嚟睇睇約唔約到期
若您剛好需要,而我又正好有閒
因緣際會之下
就可以成就一埸美好的療癒嘍🥰

熱在三伏,民諺有「小暑過,每日熱三分」。天氣越來越熱,暑氣蒸騰,萬物浮躁。而白居易卻說︰“散熱由心靜”,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盛夏時節,貴在心靜。心靜,與身體的溫度無關,而與心靈的溫度有關。安安靜靜地坐,浮躁的心便冷卻下來。心靜了,身...
06/07/2025

熱在三伏,民諺有「小暑過,每日熱三分」。

天氣越來越熱,暑氣蒸騰,萬物浮躁。

而白居易卻說︰“散熱由心靜”,

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盛夏時節,貴在心靜。

心靜,與身體的溫度無關,而與心靈的溫度有關。

安安靜靜地坐,浮躁的心便冷卻下來。心靜了,身也就清涼。

人們常說的“心靜自然涼”,並非真的“心如止水”的靜,而是不憂不懼。

讓寧靜的心意,供養我們自己。
覓一心清淨來應對這炎炎熱浪,耐心處事,平和處身;

享受每一時旺盛的生命,感悟每一刻美好的當下。

【小暑|風動荷生香 暑氣漸盈窗】小暑是廿四節氣中第11個節氣。暑,是炎熱的意思。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説。此時初伏將至,在日勝一日的炎風熱浪中,荷花怒放、流螢飛舞、蟬鳴陣陣,萬物用熱情禮讚生命的美好。夏天是體內除濕的最好時機南方的夏...
06/07/2025

【小暑|風動荷生香 暑氣漸盈窗】

小暑是廿四節氣中第11個節氣。暑,是炎熱的意思。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説。此時初伏將至,在日勝一日的炎風熱浪中,荷花怒放、流螢飛舞、蟬鳴陣陣,萬物用熱情禮讚生命的美好。

夏天是體內除濕的最好時機

南方的夏天驕陽似火。進入小暑節氣,高溫、高熱、高濕的天氣就像開啟“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所以對於體力勞動者、戶外工作的人員來說,多飲水常喝綠豆湯等都可預防中暑。

天氣高溫酷熱,於是大家都喜歡躲在冷氣房裡涼爽,但夏天長時間躲在冷氣房,就會造成身體“外熱內寒”的症狀。這也造成了俗稱的冷氣病,因為「陽氣未宣發,反而在體表生出寒氣」,而一分寒氣,常伴有一分濕氣。

體內聚集的濕氣沒有排出去:表現為畏冷不適、疲乏無力、四肢肌肉關節酸痛、頭痛腰痛等各種痛症。女性如果長期體寒,還會造成體內循環系統無法正常運行,身體被各種疾病侵擾,更有可能因宮寒而導致不孕不育。

如何才能驅寒祛濕,趕走吹冷氣造成的內傷寒?這就要運用到老祖宗的哲學了。中國人講究冬病夏治,春夏養陽,而今是小暑節氣,入伏的季節,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是一年一度做艾灸最黃金的季節。

古中醫認為,溫補莫過於灸法,能壯人陽氣,益人真陰。
「針所不為,灸之所宜」。
灸法,虛寒者能補,鬱結者能散,有病者能治,無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

經過了秋天的涼、冬天的寒、春天的濕,到了夏天,身體陽氣已被壓抑了半年以上,累積許多寒氣、濕氣。此時我們可以透過穴位火罐幫身體祛濕排毒,再在任督二脈上做上艾灸,讓末梢的微循環打開,幫助體內順利地排出這些久積的寒與濕。

灸法有調和陰陽、溫通經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回陽救逆的功效,其防病保健、強身益壽的治療作用經久不衰。
《醫學入門》曰︰
「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氣也;
實者灸之,使實邪隨火氣發散也;
寒者灸之使其氣復溫也;
熱者灸之引郁熱外發也。」
所以無論我們的身體寒熱虛實,都可以用灸來治療,只要時機恰當,操作適宜,自然正氣得復,邪去病除。

值得留意的是,拔罐/ 艾灸雖然看似簡單,但它們用起來都是有講究的。它們就像一把快刀,高手可用之削木切菜,享盡方便;而庸者卻胡用爛砍,最後傷了自己的手指。若想收到最佳的養生療效,還是找專業人員幫手吧。

* * * * * * * * * * * * * * *

|小暑保健茶飲及湯水|
-藿香薑棗飲
材料︰薑片5克、紅棗5顆、藿香25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材料分別洗淨;煲內放適量的水,放入薑片、紅棗煲15分鐘;再放入藿香葉,繼續煲10分鐘;最後放入適量冰糖攪拌均勻即可飲用(糖尿病人不建議放糖)。

功效︰益脾胃,適用於脾胃虛寒嘔吐、食欲不振等人群

-黃芪石斛麥冬湯
材料:黃芪15克,石斛15克,百合30克,燈芯草5扎,麥冬10克,紅蓮子20克,豬脊骨半斤,紅棗4顆,生薑2片。
做法:所有材料沖洗乾淨,石斛、燈心草、麥冬一起裝入湯料袋內,袋口紮緊;紅棗去核;豬脊骨洗淨後飛水。所有材料放入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左右(約10碗水分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慢煲1.5小時,進飲時加入適量食鹽即可。

功效:益氣滋陰,養心安神。其中黃芪補心氣,紅棗、紅蓮子養心血,石斛、麥冬滋心陰,燈心草和百合清心火、安心神,生薑則能溫心陽。

30/06/2025

今天是7月1日星期二,也是香港的公眾假期日。早安!願下半年所有的努力都有收穫,心有所期,忙而不茫,願笑𥚃全是坦蕩,未來萬丈光芒,願所有的美好,都能如期而至。

【夏至  ∣ 夏有涼風,心有靜處】2025年6月21號,是日夏至。夏至是廿四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也是夏天的第4個節氣。夏至是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自然界陽氣在夏至這天強盛到極點。盛極必衰,陰陽轉換,陰氣也從這一天開始滋長,所以亦...
21/06/2025

【夏至 ∣ 夏有涼風,心有靜處】

2025年6月21號,是日夏至。
夏至是廿四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也是夏天的第4個節氣。夏至是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自然界陽氣在夏至這天強盛到極點。
盛極必衰,陰陽轉換,陰氣也從這一天開始滋長,所以亦有“夏至一陰生”之説。
夏至和冬至是一年裡兩個關鍵節氣點,如果夏至不能很好地潛陽歸元、冬至不能讓陽氣順利生發,這一整年都會受影響。

夏至的陽光,恍如古老的哲學語言。陽光南來北往,大地寒暑易節,生命陰陽消長。這陽光的往返,亦如季節、生命與時間的輪回,花開花謝,春去春來。

古諺語:夏至有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過後,天氣正式進入高溫潮濕炎熱模式!此時萬物繁茂生長需雨水滋潤,雨季來臨因此常有雷陣雨,驟來疾去。到了夏至,夏天正好過了一半,並在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進入伏天。伏天也稱三伏,為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它分為三個階段,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古人認為天屬陽,地屬陰,因為“冬至一陽生”,所以古代帝王在冬至日要祭天(天神);相應地,“夏至一陰生”,帝王在夏至日要祭地(地神)。

養生講究天人合一,順應天序,人與自然相應,人的生命依據自然界的陰陽消長變化而變化,通常在四時陰陽之氣變動劇烈之際,也是年老、體弱、虛衰的人群加重病情、誘發宿疾或易生新病的時期。後人據《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的原則設立了“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防治思路。

夏至節氣陽氣極盛,所以,從夏至開始至三伏期間是扶補人體陽氣的最佳時機。在夏至施以重灸,療效會比冬至施灸要好,因為極盛的陽氣加上艾草的藥性及火力,節氣艾灸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說,「治療」宜在夏至左右,「補養」應在冬至前后(即所謂“冬至進補”)。但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對於較為嚴重的患者來說,什麼時候發現,就在什麼時候治療,以不延誤病情為原則。

夏至節氣灸的保健作用
☘️扶正祛邪
☘️培補脾胃
☘️助陽散寒
在冬季除了呼吸系統病高發以外,還有一類疾病的發病率也不容小覷,那就是陽虛証和頸肩腰腿痛。和呼吸系統疾病一樣,在冬季寒氣盛的時候,人們感受了寒邪而產生的疾病,在冬季不能夠從根本上消除,只有到了盛夏季節,人體本身的陽氣充盛了,才可以更好地驅散體內的寒邪。而夏至節氣灸正是這樣一種可以激發人體經氣,防病治病的好方法。

根據《黃帝內經》可以知道在夏天我們體內的陽氣是大量往外生發的,多處於外熱內虛,上熱下寒的狀態,因此夏季養生應注意以下事項:
_首先生冷寒涼盡量少吃或不吃﹔謹防受寒,尤其是平時就是虛寒濕的虛弱體質,氣血兩虧容易疲累者,容易感冒,手腳怕冷者,鼻敏感,鼻炎,哮喘等患者。

_進入冷氣房要注意保暖,沒必要的話冷氣風扇盡量少用或不用,讓人體順應夏天陽氣生發旺盛的自然狀態,也適當發發汗,以排出體內的寒濕邪氣。

食療保健|炒麥芽生薑薏米飲(純素)
材料:炒麥芽20克,生薑20克,薏米30克,山藥20克,菊花5克,枸杞15克,綠豆30克,黑糖適量,煲水飲。
功效:補腎降心火,健脾解暑
———————————————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悠然自得、無拘無束、返璞歸真的自己。世間的每個日子都可以是不同的,決定它的不在別人別處,而在我們自己的內心。當你的心充滿祥和,去到哪裡都一樣歡喜自在;當你的心充滿智慧,一花一草都令你見到真理。

Address

Mong Kok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健康來自身心靈的平衡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