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0/2025
中醫的治療 #肺癌 方法與對應策略 #曾偉恒醫師
中醫治療極度強調 「辨證論治」,會根據患者當時的體質和症狀表現來制定個人化方案。主要治療手段包括中藥內服、針灸、食療等。
1. 中藥治療
中藥的運用會根據疾病的不同階段和患者接受的不同西醫治療而動態調整。
輔助手術期:
術前:以扶正為主,增強體質,為手術/ 放療/ 化療做準備。
術後:重點在於恢復元氣、補益氣血、促進傷口癒合,並減輕術後常見的氣短、乏力、多汗等症狀。常用方劑如「六君子湯」「生脈飲」等。
輔助放化療期(這是最常見的應用場景):
減毒:這是中醫最大的優勢之一。針對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食慾不振,中醫認為是脾胃損傷,常用「六君子湯」加減來健脾和胃。針對放療引起的口乾、咽痛、放射性肺炎,中醫認為是熱毒傷陰,常用「沙參麥冬湯」、「養陰清肺湯」等滋陰潤肺的藥物。
增敏:一些研究表明,部分中藥可以增加癌細胞對放化療的敏感性,提高療效。
保護骨髓功能:通過補益氣血、肝腎的藥物(如黃耆、當歸、枸杞子、女貞子等),幫助提升白血球、血小板和紅血球,減少輸血需求。
與 #標靶/ #免疫治療 配合:
針對標靶藥常見的皮疹、腹瀉、肝功能損傷等副作用,中醫透過清熱解毒、健脾祛濕、疏肝利膽等方法進行調理。
中醫的「扶正」理念與免疫治療激活自身免疫系統的思路有異曲同工之妙。中藥可以幫助調節免疫環境,可能使免疫治療效果更好,或減輕其免疫相關性副作用(如肺炎、腸炎、皮炎等)。
鞏固期與晚期姑息治療:
控制病情、防止復發:在西醫治療結束後,使用中藥調整體內環境(「改變土壤」),讓癌細胞不易生長和復發。
帶瘤生存:對於晚期無法根治的患者,中醫目標是「人瘤共存」。透過扶正與祛邪相結合,在抑制腫瘤生長速度的同時,極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如減輕疼痛、改善呼吸、增強體力、穩定體重,實現長期帶瘤生存。
2. #針灸 與艾灸
針灸:常用於緩解癌性疼痛、噁心嘔吐、疲勞乏力、氣喘等症狀。也能調節免疫功能,改善患者情緒和睡眠。
艾灸:透過溫熱刺激穴位,起到溫通經絡、補益元氣的作用,特別適合體質虛寒、氣血虧虛的患者。
3. 飲食調養(食療)
根據中醫理論和患者體質,建議合適的飲食。
滋陰潤肺:針對乾咳、口乾,可食用梨、銀耳、百合、山藥。
健脾益氣:針對乏力、食慾差,可食用薏仁、茯苓、黃耆(燉湯)、山藥。
化痰散結:可適量食用川貝、浙貝、海帶等。
--------------------------------
預約診症:
#必應中醫診所:
北角炮台山 七海商業中心152號舖
電話 : 24559622
WHATSAPP: 54964694
#中醫 #癌症 #腫瘤 #肝癌 #原位癌 #曾偉恒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