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醫王俊華痛症常識分享 Dr. Antonio Wong Chiropractic Sharing

脊醫王俊華痛症常識分享 Dr. Antonio Wong Chiropractic Sharing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脊醫王俊華痛症常識分享 Dr. Antonio Wong Chiropractic Sharing, Chiropractor, North Point.

29/07/2025

Dr Wong 已經到達尖沙咀診所
建議病人,先考慮安全
再與診所聯絡,安排預約時間

26/07/2025
【LINE TODAY / 新城健康+ 】香港註冊脊醫 王俊華 Dr. Antonio Wong旅行時枕頭不當致頸痛 脊醫推3急救方法睡眠是維持脊椎健康的重要環節,當我們躺下休息時,脊椎得以從日間直立時承受的重力壓力中解放,讓椎間盤得到舒緩...
24/07/2025

【LINE TODAY / 新城健康+ 】香港註冊脊醫 王俊華 Dr. Antonio Wong

旅行時枕頭不當致頸痛 脊醫推3急救方法

睡眠是維持脊椎健康的重要環節,當我們躺下休息時,脊椎得以從日間直立時承受的重力壓力中解放,讓椎間盤得到舒緩。若選用不合適枕頭可導致頸椎受壓,引起頸痛、頭痛,甚至手麻痺,尤其在旅行時,陌生的睡眠環境,更易誘發這些症狀。

凌晨機飛日本酒店枕頭過高頸痛
有位50歲太太經常與丈夫旅行,不止長假期必出埠,平常亦會請週五週一假期外遊,有次放工坐凌晨機飛日本,落機即刻去玩,當晚回到酒店已非常疲累,即使發覺枕頭太高,也沒有要求更換倒頭大睡。第二天醒來,發覺頸痛頭痛,她相信是落枕(俗稱「瞓捩頸」)所致,於是幾天旅程都是痛著來渡過。

回港後,頸痛頭痛依然不消,而且更有手麻痺,於是求助脊醫,檢查證實頸椎第五、六節出現關節功能性問題。這位太太從事文職,工作對電腦,頭經常過度前傾,早已有肩頸酸痛問題,旅行舟車勞動,加上酒店枕頭不適合導致落枕,終於引發痛症。

落枕3急救方法
脊醫王俊華表示,人體的頸椎具有自然的生理弧度,理想的枕頭應能支撐這一弧度,讓頸部肌肉放鬆並保持脊椎的自然對齊。對於旅行時,因枕頭不當導致落枕,他有以下建議幫助緩解症狀。

1.輕度伸展:緩慢進行頸部伸展運動,有助放鬆緊張的肌肉,促進血液循環。如輕輕轉動頭部或側傾頸部,避免過度用力。
2.熱敷與冰敷結合:用溫熱毛巾敷於頸部10至15分鐘,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僵硬;若疼痛劇烈,可用冰袋敷於患處10分鐘,減輕炎症和抽筋感。建議先熱敷後冰敷,效果更佳。

3.調整睡姿:若枕頭不合適,可用毛巾或衣物摺疊成適當高度,臨時充當枕頭,確保頸椎保持自然弧度。

頸痛手麻痺持續1週要正視
脊醫王俊華指出,大多數落枕症狀會在數天內自行緩解,若頸痛或麻痺持續超過一週,甚至出現嚴重頭痛、眩暈、視力模糊或平衡問題,可能是頸椎或其他神經系統問題,應及早診治以防惡化。

經常頭痛,需要頻繁服用止痛藥,劑量更是逐漸增加,千萬不可忽視!脊醫王俊華指出,持續性頭痛若由頸椎問題引起,單靠止痛藥無法根治,甚至可能因延誤治療而導致頸部肌肉鈣化,不僅限制頸部活動,使頭痛與頸痛加劇,...

【晴報 Sky Post】香港註冊脊醫 王俊華 Dr. Antonio Wong健康警號丨小學教師常低頭致頸椎痛 脊醫警告勿輕視: 可失禁、癱瘓工作勞損引致脊椎問題,不一定發生在年長人士身上,年輕人也有機會出現。一名25歲的小學教師,因為要...
24/07/2025

【晴報 Sky Post】香港註冊脊醫 王俊華 Dr. Antonio Wong

健康警號丨小學教師常低頭致頸椎痛 脊醫警告勿輕視: 可失禁、癱瘓

工作勞損引致脊椎問題,不一定發生在年長人士身上,年輕人也有機會出現。一名25歲的小學教師,因為要遷就小學生的高度,所以長期低頭向着他們,早前發現慢性頸椎間盤突出。

這位25歲女教師,來求診時表示自己很喜歡小朋友,所以教書特別投入,時常蹲下身、頭傾前,方便了解學生的學習及功課問題。每天在學校都維持這個姿勢,加上課後長期低頭在書枱前工作,日積月累,她開始感到頸痛、肩痛,甚至經常頭痛。
起初她以為只是睡眠不足,欠缺休息所致,於是她抽時間做運動,以及多點休息,但情況仍然未有改善,某天一覺醒來,發覺頸部劇痛僵硬,頭部不能轉動。骨科醫生安排她去照磁力共振(MRI),檢查發現頸椎第六及第七節慢性椎間盤突出。她總覺得自己年輕,想不到會出現這種與脊椎退化有關的問題。
超聲波消炎消痛
椎間盤突出此痛症治療需時,近年有年輕化趨勢,故不容忽視。椎間盤是脊骨關節之間的啫喱狀軟組織,是有吸震作用,人們行路或跳動時身體所承受的震盪,就是由椎間盤吸走,避免震盪傷吸關節。
而人體最重要的關節是脊椎,支撐整個身體以及保護中央神經線,脊椎共有23個椎間盤,6個在頸椎,12個在胸椎,5個在腰椎。椎間盤突出是指椎間盤裏面的纖維環破裂,如啫喱狀軟組織從破裂處突出,壓迫脊骨周邊的神經線,假如壓着坐骨神經便會腰痛、腳痛,壓着手部神經便會手痛和手麻痹,嚴重情況如壓着中樞神經更可能會失禁、癱瘓。
年輕女教師患的是頸椎間盤突出,因而出現頸痛、肩痛、頭痛、手麻痹等徵狀,脊骨神經科以超聲波消炎消痛,並以手法矯正及頸椎牽引方法,矯正有問題的頸椎,減低椎間盤突出所受的壓力,使從椎間盤裏面的纖維環破裂出來的軟組織,避免壓迫神經線。經多次治療後,以上痛楚已消除,但提醒她需留意平日姿勢,並多做伸展運動。

瑜伽療癒導師黎樂欣提醒,多做伸展。
但請注意,如果您感到任何不適或疼痛,或者已有知道的頸椎/脊骨問題,應該先與醫生討論。

#晴報健康 #筆痛筆癢 #脊醫王俊華 #脊醫

工作勞損引致脊椎問題,不一定發生在年長人士身上,年輕人也有機會出現。一名25歲的小學教師,因為要遷就小學生的高度,所以長期低頭向着他們,早前發現慢性頸椎間盤突出。Sick問識答|頸緊膊痛頻瞓捩頸 中醫

【星島頭條】香港註冊脊醫 王俊華 Dr. Antonio Wong35歲健身男揭患椎間盤突出 專家教做3階段伸展動作 增強核心護脊椎|附詳細步驟來源網址 : 35歲健身男揭患椎間盤突出 專家教做3階段伸展動作 增強核心護脊椎|附詳細步驟|星...
23/07/2025

【星島頭條】香港註冊脊醫 王俊華 Dr. Antonio Wong

35歲健身男揭患椎間盤突出 專家教做3階段伸展動作 增強核心護脊椎|附詳細步驟

來源網址 : 35歲健身男揭患椎間盤突出 專家教做3階段伸展動作 增強核心護脊椎|附詳細步驟|星島頭條

就算運動充足、體魄過人,也可能會出現椎間盤突出問題。本港註冊脊醫王俊華接受《星島頭條》訪問分享病例,一名35歲健身男子突然腰痛難當,自覺運動期間並沒有受傷,卻被診斷出椎間盤突出,竟是平日2個習慣惹禍。瑜伽療癒導師黎樂欣分享3個動作有助增強核心肌群,椎間盤突出患者也適合做,幫助紓緩及修復。

35歲男常健身 2習慣致椎間盤突出

脊醫王俊華分享指,一位35歲健康男士,一向有健身,練得壯健體魄,無論在香港或海外公幹仍保持運動不鬆懈,堅持一星期七天不同的運動。

早前,由於他公司的澳門酒店,因為演唱會等項目,工作量大增,所以被派到澳門協助。當然,他也如常做Gym。某天突然感到腰痛非常,但澳門脊醫註冊立法不久,而且只有幾位。只好就算再痛也無奈要先完成工作,之後立即回港求助,檢查發現是椎間盤突出。

他注重健康,自覺身手靈活甚少受傷,對於弄致腰傷也感到意外,他回想起,應該與酒店床褥太軟,同時也懷疑,平常健身比較常練胸肌、手臂,忽略了核心肌肉,最近腰酸甚多。

一天他工作過後,到健身室做運動,第二天早上起來已感到少許腰痠背痛,但也如常跑步舉重。就是可能因為熱身、伸展不足,在舉重之時,突然感到腰很痛。結果診斷證實,他椎間盤突出。

甚麼是椎間盤突出?有甚麼症狀?

脊椎是人體重要支柱,脊椎共有23個椎間盤:6個在頸椎、12個在胸椎、5個在腰椎。椎間盤是於脊骨關節之間的啫喱狀軟組織,從X光片看到關節之間的空隙就是椎間盤位置,每個椎間盤厚薄不一,胸椎的較薄,頸椎的較厚,腰椎的最厚,所以頸和腰的活動幅度較大。我們行路或跳躍時身體會承受不同程度的震盪,而啫喱狀的椎間盤便可吸走這些震盪,保持骨骼健康。

萬一身體遭受突如其來的撞擊,又或快速的大動作如彎曲、側屈、旋轉身子,迅速改變脊椎負荷,椎間盤於壓力下便會脫出脊骨之間,裡面的纖維環破裂,如啫喱狀的軟組織從破裂處凸出,壓迫脊骨周邊的神經線如坐骨神經、腳部神經等,因而引發腰痛、腳麻痹的徵狀。由於這位男性患者腰椎間盤突出,所以其時腰痛相當劇烈。

不同位置的椎間盤突出徵狀相差甚大,進行診斷檢查,按程度接受合適治療,較輕者可以脊骨神經科治療紓緩受壓的神經,消除痛楚,嚴重者需要骨科手術來切除椎間盤突出部分。

瑜伽導師教3招增強核心肌群 預防/紓緩椎間盤突出

瑜伽療癒導師黎樂欣(Zora)提醒,椎間盤突出者,需要避免做深層的後彎動作,當然也要清楚知道自己是哪一節椎間盤突出,從而調整運動動作的選項。椎間盤突出者,很需要做一些有效有效增強核心肌肉的動作,從而改善脊椎的穩定性,並促進良好姿勢,減少椎間盤的壓力。

她推介側身平衡訓練去協助椎間盤患者去鍛鍊肌肉。此系列動作有不同的程度,側身平衡雖看似很困難及需要很多平衡力量,但其實可以調校難度的深淺,初學者也是可以做到的,加上動作性質不是後彎動作,椎間盤突出者也適合。

側身平衡動作指引以及注意事項:

先坐在地下,然後側身,右手曲手踭,手掌心向地留意肩膊和手踭垂直成一條直線,再留意手踭,盆骨和腳踭是一條直線,整個人為一條直線。
手指平均地打開,指頭用力按地,感覺在推走地板,令到力點可以平均分在上整個手臂,這可避免力量完全集中在手腕,減少手腕受傷的機會。
吸氣時,感覺前手臂手踭同時用力向下推,把盆骨力點向上升起,保持動作。
Zora指,如果感覺在任何一個程度時,身體因沒力震抖,請你減一個程度去做,做回上一階。找到適合自己的程度後,保持動作3-5次腹式呼吸,最後有控制地落地。

側身平衡訓練能提高身體靈活性,促進血液循環,協助修復受損組織。她表示可學習以下3組簡單的側身平衡動作。建議患者在專業指導下進行這些運動,以確保安全和效果。

側身平衡初級版本可以再分以下3個階段,建議都用手踭支撐開始,不同程度的分別在於腿部,上半身是完全一樣的。

一階程度|側身平衡動作:

紓緩椎間盤突出 側身平衡動作一階程度


一階程度動作:

近地下的腳可曲膝,把小腿完全放在地下
上面的腳伸直,勾腳掌,但腳掌不用踩地。
二階程度|側身平衡動作:

紓緩椎間盤突出 側身平衡動作二階程度


二階程度動作:

雙腿伸直,勾起腳掌,但是不用貼在一起,兩隻腳前後有距離。
兩個腳踭和手踭的支撐力點會在地面形成一個三角形,這樣的力點容易平衡。
三階程度|側身平衡動作:

紓緩椎間盤突出 側身平衡動作三階程度


三階程度動作:

雙腳伸直,勾起腳掌,雙腳貼在一起。
亦可把上腳的腳趾公扣著下腳的腳趾公,令雙腳的力更合一。
當可以輕鬆完成一至三階,曲手踭的部份可以轉做直手,再重新感受身體的程度。
要留意,做直手時手指頭的方向,右手的話手指頭請向右邊。除了脊骨有傷患要小心做之外,手腕手踭受傷也要留意,在進行側身平衡動作時,建議在專業指導下進行,以確保正確的姿勢和技巧,避免進一步損傷。

專家履歷:

王俊華 Dr Antonio Wong:香港註冊脊醫

黎樂欣Zora:瑜伽療癒導師

來源網址 : 35歲健身男揭患椎間盤突出 專家教做3階段伸展動作 增強核心護脊椎|附詳細步驟|星島頭條
https://www.stheadline.com/exercise/3474637

#脊醫王俊華 #脊醫

就算運動充足、體魄過人,也可能會出現椎間盤突出問題。本港註冊脊醫王俊華接受《星島頭條》訪問分享病例,一名35歲健身男子突然腰痛難當,自覺運動期間並沒有受傷,卻被診斷出椎間盤突出,竟是平日2個習慣惹禍。瑜伽...

【東網脊字筆提】香港註冊脊醫 王俊華 Dr. Antonio Wong目測姿勢 可知潛在痛症?有說目測姿勢,可一眼識別潛在痛症,究竟是否可信?答案是肯定的,但需強調,這僅屬於初步評估,而非最終診斷。目測檢查均是診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例如...
22/07/2025

【東網脊字筆提】香港註冊脊醫 王俊華 Dr. Antonio Wong
目測姿勢 可知潛在痛症?

有說目測姿勢,可一眼識別潛在痛症,究竟是否可信?答案是肯定的,但需強調,這僅屬於初步評估,而非最終診斷。目測檢查均是診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例如中醫的「望聞問切」,「望診」便是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態,獲取初步健康資訊;而脊醫是專注於觀察患者的姿勢及步態,有助評估關節功能是否有潛在問題。

通過目測,從正面及側面觀察他人姿勢,推測是否潛在痛症。例如有寒背,可能與頸椎或肩部問題相關;下半身異常,則可能有坐骨神經痛或腰背痛的問題。

上半身:寒背與上交叉綜合症

觀察上半身側面,正常情況下,耳廓與肩膀中心應呈一直線,若耳廓前移,則可能存在寒背,這通常與上交叉綜合症有關。

上交叉綜合症涉及兩組肌肉的不平衡,頸前肌群及中下斜方肌過弱,頸後肌群、上斜方肌及胸肌過緊,形成交叉的肌肉張力模式。患者常表現為肩膀微聳且前傾,頭部前傾,下巴突出。

此現象在長期使用電腦或低頭使用手機的人身上常見,長期寒背可導致頸椎弧度變直,甚至壓迫神經,限制活動範圍,引發肌肉繃緊、疼痛或麻痹。若不及時矯正,嚴重者可能出現肌肉萎縮。

下半身:坐骨神經痛與下交叉綜合症

觀察下半身側面,髖關節中心、膝關節中心及踝關節(腳眼)應呈一直線。若此直線偏離,則可能為坐骨神經痛的高風險徵象,與「下交叉綜合症」相關。

下交叉綜合症同樣涉及肌肉不平衡,大腿前側四頭肌及背肌過強,大腿後側肌群及腹肌過弱,形成交叉的肌肉張力模式。患者步行時臀部可能不自覺抬高,步態類似鴨行,在久坐且缺乏運動的人身上常見。

此類姿勢異常可能導致腰椎軟骨受壓,增加椎間盤突出風險。觀察正面,若肩膀或骨盆左右不平衡,或存在傾斜角度,則進一步提示腰椎出現問題。此外,步態分析中,若發現單側外八字腳,或雙腳腳尖指向角度不一致,都反映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或腰椎有潛在問題。

脊醫的專業姿勢評估 包含解剖學、神經學

脊醫在專業訓練中,通過系統的解剖學、神經學及復康運動課程,建立對姿勢與痛症關係的深入理解。其中,「姿勢評估」是一門核心課程,學員通過觀察步態及體態,記錄異常並與導師討論,這些觀察並非單憑經驗,而是基於解剖學、神經學及科學數據的綜合分析,以評估姿勢問題可能涉及到關節、肌肉與神經。

為確保診斷準確,脊醫會按需要進一步進行影像學檢查,如X光或磁力共振,以及神經傳導測試,以精確定位問題根源,並制訂針對性治療方案。

原文網址:目測姿勢 可知潛在痛症? | on.cc東網 | 繽FUN星網 https://hk.on.cc/hk/bkn/cnt/entertainment/20250722/bkn-20250722120057080-0722_00862_001.html

#脊醫 #脊醫王俊華 #脊字筆提 #望聞問切

有說目測姿勢,可一眼識別潛在痛症,究竟是否可信?答案是肯定的,但需強調,這僅屬於初步評估,而非最終診斷。目測檢查均是診斷

10/07/2025
【星島頭條】香港註冊脊醫 王俊華 Dr. Antonio Wong姿勢不良易拉傷腰椎神經 更恐致陽痿/月經失調?專家教2招預防坐骨神經痛/腰痛來源網址 : 姿勢不良易拉傷腰椎神經 更恐致陽痿/月經失調?專家教2招預防坐骨神經痛/腰痛|星島頭...
03/07/2025

【星島頭條】香港註冊脊醫 王俊華 Dr. Antonio Wong

姿勢不良易拉傷腰椎神經 更恐致陽痿/月經失調?專家教2招預防坐骨神經痛/腰痛

來源網址 : 姿勢不良易拉傷腰椎神經 更恐致陽痿/月經失調?專家教2招預防坐骨神經痛/腰痛|星島頭條
https://www.stheadline.com/exercise/3468180

坐姿或站姿不良,不只容易傷到腰椎神經,每日被劇痛糾纏,更可能導致陽痿或月經失調!本港註冊脊醫王俊華接受《星島頭條》訪問,解構腰骨受傷的嚴重影響,並建議應注意2大徵兆,及早診治。瑜伽療癒導師黎樂欣則教授2組瑜伽動作,增加脊椎靈活度,預防痛症。

姿勢不良易拉傷腰椎神經 恐致陽痿/月經失調?

註冊脊醫王俊華表示,經常腰痛,其中一個可能是腰椎問題所致。根據病例,不少女性患者有腰痛,同時有月經失調問題。有些個案,經期日子,腰痛更加劇烈,兩者似乎甚有關連。

王俊華分享指,曾經有個特殊個案,有位28歲女病人,因為半年前撞車引致頸痛,一直沒處理,痛楚慢慢增加而求助。為她檢查後,發現除了出現頸椎功能性問題,亦發現盆骨問題,X光顯示腰脊第三及第四節輕微滑脫。病人堅持,撞車只拉傷了頸,腰其實痛得比頸少,亦已經痛了幾年,應與撞車沒有關係,不會比頸嚴重。

細問之下,她說工作所需,要穿很高的高跟鞋,並且經常出外見客,整天穿著高跟鞋行來行去十多小時,回到辦公室又喜歡翹腳坐,下班時常常要服食止痛藥減少腰痛。這樣便不難明白她的腰痛成因,腰椎在長期受壓下,以止痛藥逃避問題,日積月累,加上之前的撞車,出現更嚴重問題。

王俊華以手法矯正為她治理腰脊,她回來覆診時表示,經上次診治後,突然出現經痛。原來她受停經問題困擾差不多兩年,婦科醫生一直找不到原因,一直無計可施,但接受脊醫治療後,意外地,她的經期慢慢回復正常。

腰椎受傷恐致陽痿/停經?2徵兆自測病情

坊間常說腰骨受傷可致不育,而且不分男女。從脊醫角度看,脊骨神經支配著全身各器官及組織運作,假如脊骨出現問題壓著神經,神經線所通往的器官便受到影響,其功能會減弱甚至喪失。腰椎第三及第四節神經線影響生殖器官,男性嚴重者可導致陽痿,女性會出現月經失調。

穿高跟鞋兼翹腳坐,不良的站姿和坐姿可導致脊椎及盆骨問題,腰痛之餘,亦有機會出現長短腳。若發現拉褲頭時左右有一高一低,而長褲又有一隻腳經常踩到褲腳,便要留意了。盆骨傾斜走路時身體側重一邊,連帶令到足部關節磨損,活動能力受到影響,久坐或久站都會感到腰痛腳痹。故此,應正視問題,求醫治理,並且改善日常姿勢,避免翹腳坐,盡量減少穿高跟鞋。

必做2組瑜伽動作 提升靈活度/紓緩痛症

瑜伽療癒導師黎樂欣(Zora)為大家示範以下兩個瑜伽動作。臀部的伸展可舒緩和預防坐骨神經痛,扭腰動作,則增強脊椎靈活度,激發腸胃內臟器官幫助消化,加速血液循環,新陳代謝。腿內垮的伸展則能夠幫助暢通腹股溝淋巴,預防生理期不適,加速下半身血液循環。

她提醒,但如果有膝、臀、腰或其他傷患,最好在進行這類動作之前先諮詢適當的專業建議:

動作1. 後顧式:先坐在地上,左腳曲膝踩在右腳外側的地上,雙手抱貼左腳,然後右手抱左腳,扭腰向左,左手按地。保持深長呼吸3-5次。

動作1. 後顧式:進階者可把右手放在左腿前,扭腰時,推開左腳。




瑜伽伸展動作1. 後顧式

步驟:

先坐在地上,左腳曲膝踩在右腳外側的地上,雙手抱貼左腳,此時會感覺到左腳外側臀大肌有伸展,如果感覺強烈可以停留在此。
下一步,右手抱左腳,扭腰向左,左手按地。保持深長呼吸3-5次。
每一個呼氣都令自己扭腰多一點,心口和眼睛方向轉向左邊多一點,感覺脊骨扭動。
進階者可把右手放在左腿前,扭腰時,推開左腳。深長呼吸,保持姿勢約5個呼吸。然後慢慢回正釋放姿勢,換另一邊重複以上動作。
此動作除了可以伸展腿部肌肉和臀部的肌肉,特別是臀大肌,扭動時,亦可增加脊骨靈活度,幫助按摩內臟,增加腸道蠕動,釋放胃氣。

動作2. 鴿子式:先右膝彎曲盡量成90度直角,左腿向後伸展。

動作2. 鴿子式:檢查骨盤是否正位,上半身慢慢向前向地,貼向地面的順序會是先想像盆骨想靠近地面,然後是肚皮,最後才是心口。




瑜伽伸展動作2. 鴿子式

步驟:

右膝彎曲盡量成90°直角,左腿向後伸展。
初階者請用瑜伽磚或厚的咕𠱸墊高右邊(前腳)大腿和臀部,減輕難度。
檢查骨盤是否正位,上半身慢慢向前向地,貼向地面的順序會是先想像盆骨想靠近地面,然後是肚皮,最後才是心口。
同時,右腳(前腳)感受到臀部外側和大腿的伸展感,左腳感受到腿內跨位置伸展。
深長呼吸,保持姿勢約5個呼吸。然後慢慢回正釋放姿勢,換另一邊重複以上動作。
進階者可以不用瑜伽磚或厚的咕𠱸墊高右邊大腿。

腿內垮的伸展能夠幫助暢通腹股溝淋巴,預防生理期不適,加速下半身血液循環。

來源網址 : 姿勢不良易拉傷腰椎神經 更恐致陽痿/月經失調?專家教2招預防坐骨神經痛/腰痛|星島頭條
https://www.stheadline.com/exercise/3468180

#脊醫王俊華 #脊醫

坐姿或站姿不良,不只容易傷到腰椎神經,每日被劇痛糾纏,更可能導致陽痿或月經失調!本港註冊脊醫王俊華接受《星島頭條》訪問,解構腰骨受傷的嚴重影響,並建議應注意2大徵兆,及早診治。瑜伽療癒導師黎樂欣則教授2....

【東網脊字筆提】香港註冊脊醫 王俊華 Dr. Antonio Wong生蛇可與椎間盤突出痛感相似「疲勞腰背痛」有位五十歲女士因持續的腰背痛及胸口痛,懷疑自己患上腰椎間盤突出,於是求助脊醫,檢查發現患者背部出現單側紅疹,並伴隨燒灼感,確診為帶...
02/07/2025

【東網脊字筆提】香港註冊脊醫 王俊華 Dr. Antonio Wong

生蛇可與椎間盤突出痛感相似「疲勞腰背痛」

有位五十歲女士因持續的腰背痛及胸口痛,懷疑自己患上腰椎間盤突出,於是求助脊醫,檢查發現患者背部出現單側紅疹,並伴隨燒灼感,確診為帶狀疱疹,俗稱「生蛇」。脊醫王俊華指出,生蛇可與椎間盤突出的痛感很相似,均是沿着神經線發出痛楚,沒細心留意皮膚變化,有機會混淆兩種完全不同治療方法的病症。

沿神經線發出來的痛

這位中年女士因家傭要回鄉,於是向公司請假數天,照顧兒子及丈夫起居飲食,豈料放假第一天行樓梯跌倒,導致左腳踭骨裂,要入院治療打石膏,最後要丈夫請假反過來照顧,使她心情大受影響。

腳傷需要打石膏三星期,由於公事繁忙,即使病假在家也工作一整天,三星期快過去,她突然感到極度疲累,左邊胸口隠隠作痛,正擔心是否心臟出問題,緊接着背部亦開始痛,她曾患椎間盤突出,於是馬上求醫。

檢查時,發現她的背部有一大片紅疹,正是背痛的位置,脊醫作為一線醫護人員,診斷證實背痛是生蛇所引起,並非脊骨關節問題,需要轉介西醫把握治療的黃金時機,在病發初期服用抗病毒藥,減低病徵帶來的創傷。

免疫力下降水痘病毒爆發

脊醫王俊華指出,帶狀疱疹是沿着身體神經線生長出來,面部三叉神經、頸椎、胸椎及腰椎都有機會生蛇,由於身體免疫力下降,把潛伏了的水痘病毒爆發出來,破壞神經系統導致生蛇。

以下為高危人士:

•五十歲以上,不分男女

•欠缺運動,壓力過大

•患病致免疫力下降

個案中的五十歲女士,平常少運動,腳傷後在家工作,連上下班的步行也沒了,加上家庭及工作壓力,致免疫力下降,把兒時患的水痘病毒引發出來。

疼痛放射至橫膈膜令胸口痛

女患者為何感到胸口痛?脊醫王俊華解釋,帶狀疱疹的疼痛主要由病毒侵襲神經引起,病毒沿特定神經節段(如胸椎神經第一至第十二節)活動,導致單側、帶狀分布的疼痛,當病毒影響胸部或腹部神經時,疼痛可能放射至橫膈膜區域,令人誤以為是心臟問題。

把握黃金72小時及早求醫

脊醫王俊華指出,雖然生蛇傳染性的機會非常之低,但個案女患者家中有幼童,仍然需要特別小心,患處的紅疹隨後形成水泡,若水泡破裂,其分泌物可能經由接觸傳播病毒給他人。女患者因及早就醫並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有效減輕症狀並縮短病程,若錯過症狀出現後的72小時黃金治療期,抗病毒藥物的療效將顯著下降。

原文網址:生蛇可與椎間盤突出痛感相似「疲勞腰背痛」 | on.cc東網 | 繽FUN星網 https://hk.on.cc/hk/bkn/cnt/entertainment/20250701/mobile/bkn-20250701120027473-0701_00862_001.html

#脊醫 #脊醫王俊華 #脊字筆提 #生蛇

有位五十歲女士因持續的腰背痛及胸口痛,懷疑自己患上腰椎間盤突出,於是求助脊醫,檢查發現患者背部出現單側紅疹,並伴隨燒灼感

【東方日報】美國註冊臨床營養學家香港註冊脊醫 王俊華 Dr. Antonio Wong專家拆解飲料減肥真係Work?暑假臨近,又係陽光與海灘騷身材的候,不少人減肥都會編製營養餐單,其實日常飲料也能成為瘦身的一大助力。美國註冊臨床營養學家兼香...
01/07/2025

【東方日報】美國註冊臨床營養學家
香港註冊脊醫 王俊華 Dr. Antonio Wong
專家拆解
飲料減肥真係Work?

暑假臨近,又係陽光與海灘騷身材的候,不少人減肥都會編製營養餐單,其實日常飲料也能成為瘦身的一大助力。美國註冊臨床營養學家兼香港註冊脊醫王俊華指出,牛奶、水等不同飲料若配合均衡飲食與適量運動,可有效控制熱量攝取,達致持續減肥的效果。

護脊書包|書包過重恐影響學童健康 脊醫教挑選護脊書包4大要點【書包過重/護脊書包/脊醫】書包是學童每天上學的必需品,對家長來說,如何為孩子挑選一個既實用又舒適的書包,絕對是一門學問。除了外觀是否「夠有型」,更重要的是,它是否真正能保護孩子的...
30/06/2025

護脊書包|書包過重恐影響學童健康 脊醫教挑選護脊書包4大要點
【書包過重/護脊書包/脊醫】書包是學童每天上學的必需品,對家長來說,如何為孩子挑選一個既實用又舒適的書包,絕對是一門學問。除了外觀是否「夠有型」,更重要的是,它是否真正能保護孩子的脊椎健康。香港脊醫學會會員、脊醫王俊華指出,如果書包過重或使用不當,會對學童造成不良影響,王俊華更教大家挑選護脊書包4大重點!

▲ 香港脊醫學會會員、脊醫王俊華。(陳慧安攝)
護脊書包|書包過重對孩子身體造成負擔
不少家長都聽過「書包太重會影響發育」這句話,這並非沒有根據,因為脊醫王俊華表示,脊骨本身就像一條彈弓,用來吸收和分散壓力。但當書包過重,小朋友往往會出現寒背、頸椎前傾等姿勢問題,導致頭部重心前移,壓迫頸部神經線,甚至引發手麻、腰痛等症狀。長期下來,還可能造成脊椎側彎或骨盆前傾,影響日後成長。
護脊書包|揀書包最重要是「親身試」
王俊華指出,選書包不是單靠肉眼看,最重要是帶孩子親身試上身,他說:「肩帶各方面設計都非常重要,簡單來說,如果是很幼的肩帶,好像繩一樣,但很重地勒住膊頭,有神經線經頸椎到膊頭經胸肌落手部,如果一個很大的力量,但幼身的物料壓落膊頭,壓到神經線的話,即時會有手麻痺。」
背上書包後,還要留意肩帶夠不夠寬厚、物料舒不舒服、是否可以調較高低、會不會有安全扣扣住,而且學童跑動的時候,不要左搖右擺兼要緊貼背部。
護脊書包|「9點式力學型結構」能有效支撐脊椎
現代書包設計的確愈來愈講究力學與人體工學,Tiger Family書包便獲得香港脊醫學會推薦,它採用「9點式力學型結構」,能有效支撐脊椎、減少書包下墜,並獲得多項專業認證,肩部壓力可減少高達66%,而防水物料則讓孩子在雨天也無後顧之憂。
▼點擊圖片放大

+10

護脊書包|書包設計細節藏貼心巧思
孩子最愛的貼心設計相信是書包直立式大開口設計,讓書包穩穩站立不易倒下;FIDLOCK磁扣設計,一觸即開,單手也能輕鬆整理書本,還榮獲德國專利與耐用測試認證。Tiger Family 書包不僅設計時尚,更注重環保與情感連結。品牌推出的 Go Green 和 Go Ocean 系列,採用回收 PET 塑膠瓶與海洋廢塑膠製成,讓孩子從小培養環保意識。
更窩心的是,書包內設有「快樂成長卡」專屬收納格,家長可放入鼓勵字句,讓孩子每天打開書包時,都能感受到來自家人的愛與支持。
Tiger Family現聯乘TOPick送出 Tiger Family® Back to School禮品包1份(價值逾$2000),禮品包非常豐富,包括:
* Tiger Family超輕量護脊書包
* Fun Time 2-in-1 筆袋
* Tiger Family水樽
* Fun Time銀包
* Tiger Family F4 功課袋 2個
* Tiger Family 書包防雨罩
* Funtime/Kanga輕盈背包

護脊書包|書包過重恐影響學童健康 脊醫教挑選護脊書包4大要點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967669?r=cpstni

====================
想緊貼重要港聞、親子、健康及休閒生活資訊及相關影片,,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s://onelink.to/hket_app_download_t

全文:topick.hket.com/article/3967669
【追蹤 TOPick親子 】揀啱書包真係好重要!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APP即用:
https://topschool.hket.com
TOPick親子facebook登場:fb.com/hket.topickparenting

#書包過重 #護脊書包 #脊醫

Address

North Point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脊醫王俊華痛症常識分享 Dr. Antonio Wong Chiropractic Sharing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