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son Leung 關節SIR

Calson Leung 關節SIR 從事物理治療及體適能行業逾20年,仍然對人體結構和解剖學充滿好奇,深?

繼續努力
15/05/2025

繼續努力

「冇醫學證據嘅擔心,我哋是之為偏見」
15/05/2025

「冇醫學證據嘅擔心,我哋是之為偏見」

04/12/2024
緣份讓我們連接起來⋯⋯你台上說的每一句是感人的,也感染別人🥹🥹👉🏻 你爬多久,我們便撐多久🫂 pt.st_official
01/12/2024

緣份讓我們連接起來⋯⋯
你台上說的每一句是感人的,也感染別人🥹🥹

👉🏻 你爬多久,我們便撐多久🫂
pt.st_official

06/09/2024

先問「拗過柴」的朋友,有冇試過以下情況?。
1️⃣ 一拗再拗
2️⃣ 剩返啲腫好難完全消退
3️⃣ 踎到最低,腳腕硬係有啲卡住
4️⃣ 行路覺得怪怪地,硬係有啲唔自然
5️⃣ land 唔到,又跳唔起。

👣拗柴這個話題,每一次處理這些病人都有啟發。之前我會以宏觀把整個下肢結構從盆骨、髖、膝頭哥、腳腕和腳掌的力學為分析的層面,也試過以上半身重心分佈影響下身的重心作為重點。
大家有興趣可以翻查我在IG 2022 年或2021 Facebook有關拗柴文章ssss⋯⋯。

👉🏻這一次我會極微觀的步態重心分布、轉移和腳掌每塊骨頭間的相對活動幅度和轉向作為解說。簡單來說就是當我們步行時,大多數人都會以腳踭着地,接著足弓承受體重令腳掌接近地面,及後前腳掌發力,尤其腳趾,把我們向前推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Heel -Ball-Toe。身體的重心/體重從腳踭慢慢地傳往至前腳掌的腳趾公下方。

🦶🏻當我們腳踭着的一刻,腳跟𠄘受和接收(Absorb)我們的體重和動能。步行周期的站立期,整個腳板承受我們的體重及儲存身體的動能。當腳趾把我們向前推動一刻,並把我們的體重往前推進和釋放所儲存的動力,為下一步作準備。

🦵🏼不同階段的步態周期,足部結構每一個關節也參與其中,但角色不一樣。由於這些動作極為微細,我們平時很少會察覺。
詳情請觀看以下短片。
今次先給大家一個概念,下一貼文會教導大家如何自我評估和腳攻擊活動能力和一些自救運動。

29/08/2024

一閃再閃⋯⋯腰

肩膊活動力不足間接導致腰痛,這個話題之前已探討過一次。還記得上次我們以表面皮膚和肌筋膜張力作解釋的基礎,當中提及中軸的腰胸筋膜在筋膜結構層面上把背闊肌和臀大肌連在一起,任何一端增加張力,也會把相關連接結構的張力提升。這是以軟組織張力作為理解的重點,如果要處理這類型的腰患,必得紓解和改善肌筋膜的張力。

不要忘記骨骼結構的位置也會影響肌筋膜張力。
今次我們以骨頭形狀和位置解說腰痛的成因,就以腰胸筋膜覆蓋的範圍再看一次,但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事情。兩者並沒有相沖,只是觀看的層面不同。正如不同治療師會有不同的見解,就會有不同的手法,兩者的終極目標都是為你帶來良好的治療效果。

腰胸筋膜的覆蓋範圍就是胸椎、肋骨和骨盤。當我們舉高雙手或進行任何上肢動作時,胸骨和肋骨需要上提,肩胛骨才能在肋骨後方依照正常軌跡滑動。
若胸骨,上胸腔和上肋骨缺乏擴張或壓縮的能力,肩胛並失去了正常活動軌跡,那麼只能透過下肋骨外翻或更多的骨盆前傾達致相應的活動幅度。

這樣的關節活動模式,除增加下腰的壓力,也導致整個肩關節及上身結構出現結構性失衡。

🏋🏻 如果你舉高手攞嘢,或者任何Overhead的運動或推舉時候整親腰骨,或頸椎,那麼要先看你的上下肋骨活動如何了

👉🏻👉🏻👉🏻詳情睇片

📍中上環物理治療
💻 網上預約 link in bio
📲 查詢或預約 :6980-8787

10/08/2024

轉身射個3分波……之後……閃了腰👉🏻可能係型嘅。 彎腰綁鞋帶……之後……閃了腰 👉🏻可能有啲「🐽」兩種情況的「 @閃了腰」,給你兩種感覺,受傷時的動作表面上不一樣,實際上他們受傷的成因「皆一樣」,就是身體的關節缺乏了相對的活動度和連動性,大大降低了身體整體的活動能力🤔。 當你站立向前彎腰時,大多數人以為是測試大腿後方的膕繩肌的柔韌度。 👉🏻對,這是部份正確。 部份人士會說是下腰和髖關節活動度才是關鍵。 👉🏻對,這也沒有錯。 小弟想大家視這個動作為「從頭到腳趾尾」都關事的動作,我會把重點放在「中間」,即胸腔。當中脊椎的胸椎佔整條脊骨差不多½,倘若胸椎失去活動能力或弧度出現改變,會導致相應的肋骨結構活動也受限制,這些局部限制會影響身體的整體活動能力。尤其當下肋骨過度外翻,必定影響軀幹前屈的幅度,感覺腹肌難於發力。常見的例子便是進行捲腹運動時,無論如何收復或盆骨後傾,也感覺不到腹肌用力和有效參與動作。 另一方面,我們要跳出肌肉收縮和放鬆的相對二維空間思維模式來看待肌肉骨骼結構。大家幻想一下肌肉並不是一張A4紙那麼薄,肌肉是有相對的厚度,除了有拉長縮短的特性外,也有擴張和壓縮的情況。再者,關節的活動也可以理解為「打開閂埋」,我們嘗試以空間擴張壓縮的概念去看身體的活動性。一些空間不能擴張,肌肉便不能完全伸展;一些空間不能壓縮,肌肉便不能發力。 #肩頸痛以下的短片是要令大家明白胸椎和肋骨的局部對性對身體整體的影響。當中有自我評估和一個簡單的家居運動,希望能幫助大家預防及舒緩腰痛 #物理治療 #運動治療 #腰痛

29/07/2024

要處理任何上肢痛症,首要處理縱軸結構,即是胸椎、肋骨,胸骨和盆骨結構 。 這個運動就是把胸腔肋骨擴張,這有利胸骨和肩胛及鎖骨的活動。動作看似簡單,要做出神髓一點也不容易。 #肩頸痛 #肩周炎 #核心肌群 #物理治療 #運動治療

27/07/2024

生物力學!?🤔人類在地球上生存,必定受兩股外在勢力影響並無一倖免,一是地心吸力,二則是磁場。這兩個是暫時未被動搖的物理學狀態,要身體內外健康,任何治療概念必定要依從及符合這兩個條件才能奏效地心吸力👉🏻我們發力及其反作用力,很大機會影響我們的肌肉骨骼系統和內臟的張力,誘發重心和身體力學的改變,才導致後期關節疼痛的毛病。磁場,影響比較虛無飄渺,因為你肉眼看不到,你便以為不存在。「他」實際影響著我們很多身體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作用,小弟認知的是我們身體的微電流或細胞的電子數量,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身體有沒有足夠的「電」,身體細胞沒有足夠的電子和電壓便會功能失效,有所不知,肌筋膜要有一定的電子才能正常的彈性。磁場亦都影響我們身體內帶有正負極的份子的旋轉方向和其導引的生理反應。「講返人話」,我們必須依從特定的物理學原則才能有效解決在地球上的肌肉骨骼痛症問題,例如要有效把力量從近端傳至遠端,該力量(力線)途經的動力鏈所有關節必須「對齊」且皮膚肌肉筋膜張力均等才能成功。要令關節的近端穩定可靠,那麼縱軸的肋骨和盆骨一定要對齊。這就是有效治療的基石。只有肋骨和盆骨對齊,其相連的肩胛和上肢,髖關節及下肢才能合乎物理學原理。以下的短片是要令大家明白中軸前方其中一塊骨頭(胸骨)位置不正確或缺乏活動力所帶來的影響。當中有自我動作評估和一些簡單的家居運動,希望能幫助大家改善肩頸膊頭和上肢的痛症👉🏻👉🏻👉🏻詳情睇片📍中上環物理治療💻 網上預約 link in bio 📲 查詢或預約 :6980-8787

12/07/2024

有「心事」?
👉🏻遇疑難,話我知👌🏻
這是近期診症經驗分享😎
❤️個心有事,可大可小,生命攸關,建議先詳細檢查心臟健康狀況和其他相關器官的疾病。
如果檢查完都毫無頭緒,未能找出真正原因,我們嘗試從另一個角度看看心口唔舒服的另一因素。

小弟臨床經驗,發現胸口唔舒服,有機會跟胸骨、胸椎和肋骨的活動力有關,令胸腔擴張能力降低,亦加大了內裏的壓力(😅再頭盔一次:性命攸關,先替心臟及其他相關器官進行詳細檢查)

你有沒有遇過以下情況?
1️⃣ 發現很難進行深呼吸,成日「唞唔到大氣」,覺得心口「頂住頂住」
2️⃣ 做帶氧運動期間,覺得很容易「上氣唔接下氣」
3️⃣ 「岳高頭」的時候,覺得頸前和胸口的皮膚很拉扯
4️⃣ 肩頸肌肉時常繃緊(想了解為何胸骨肋骨不郁動,容易導致肩頸肌肉緊張,可以短訊給我們)

除了內科問題和肌肉骨骼結構問題外,情緒和心理因素也會令到你有喘不過氣的感覺。若情況持續,亦建議尋找專業人士諮詢一下👌🏻

📍中上環物理治療
💻 網上預約 link in bio
📲 查詢或預約 :6980-8787

25/05/2024

昨日的我不需要打到今天的我

思維上的進展,是一個進程
思維上進步了,身體才有機會接觸新的方法

一提起腰骨痛,你必然會聯想到椎間盤移位及坐骨神經痛,以下三點是節錄於小弟三四年前一篇有關腰骨痛的文章,有興趣可以Facebook重溫。

1. 呼吸模式錯誤或失衡
導致與橫隔肌結構相連的腰肌張力增加,間接降低了第一至三節腰椎關節的活動力,繼而導致第四及第五節腰椎壓力加大。除此以外,胸椎和腰椎的交接位,即T12L1 TL junction,及第五腰椎和骶骨的交接位,即Lumbosacral Junction 的壓力也增加了。連同第七頸椎和第一胸椎的交接位,即CT junction 。若這三個交接位的lock 死咗,整條脊椎的活動力便大大降低。簡單而言,呼吸做得唔好,有好大機會影響脊椎的活動力。
2. 髖關節旋轉肌群繃緊
這一組部分肌肉可能被拉長或置短及缺乏肌力。旋轉肌群共六組肌肉,較「出名」的便是梨狀肌。這些肌肉會隨着髖關節的屈曲個度而充當來內旋或外旋的角色,這情況會影響髖關節的內外旋能力,也可能是你pat pat時常感覺深層「冤痛」的原因之一。其次,這些深層肌肉的彈性和肌力多寡也改變了髂骶關節可活動的空間,或出現不對稱的情況。這些都會間接增加腰椎壓力。

3. 髂骶關節失衡:此關節位於髂骨和骶骨的交接面,左右各一且支撐你的體重。失衡可以是左右位置不對稱或活動力不一,通常重心腳一側的髂骶關節較為僵硬,導致左右腳負重𣎴是50/50,或失去重心左右轉移的能力。失衡也可是左右的髂骶關節活動不協調,由於當中的關節動力學十分複雜,不在此解說。💦簡單來說,就是步行時左右髂骶關節應該有逆向但相約角度的活動。順帶一提,由於髖關節跟髂骨關係密切,若髖關節活動的不足,髂骶關節便要補其不足,例如髖失去後伸能力,髂骶關節便須向前傾來補不足,這也可是腰痛成因之一。

🆕🆕🆕小弟這一年有新的看法,以下是精華出來的重點
1️⃣關節面有沒有良好的相對活動幅度
2️⃣肋骨和盆骨有沒有對齊
3️⃣遠端和近端的關節有沒有「對點」及「對線」
4️⃣呼吸模式是否正確
5️⃣身體重心能否有效在你的base of support隨意轉移

除了以生物力學角度處理肌肉骨骼結構的腰骨痛外,我們必須以生物化學或生物物理學的方式處理才能令你得到全面的治愈,

3. 👉🏻若你腰痛是有以下情,這個運動可能幫到你1️⃣早上起床想轉身時,骨盤後方疼痛2️⃣腰痛時不能單腳站立「換褲」,「着襪」3️⃣

30/04/2024

手踭痛,大多數人都認知為🎾網球肘或⛳️哥爾夫球肘。
大家要有概念關節疼痛不一定「只是」發炎,也可以是關節生物力學出現錯誤,令到肌肉筋膜不能有效伸長縮短,關節相對活動度不足而導致關節卡住,影響活動能力

建議大家處理關節痛症時從三方面思考
1️⃣生物力學
2️⃣生物化學
3️⃣ 生物物理

短片三四為重點

Address

Sheung Wan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20:00
Tuesday 09:00 - 20:00
Wednesday 09:00 - 20:00
Thursday 09:00 - 20:00
Friday 09:00 - 20:00
Saturday 09:00 - 16: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Calson Leung 關節SIR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Calson Leung 關節SIR: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