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心理服務黃玫芳

願.心理服務黃玫芳 十九年臨床經驗。以人為本,相信只要有意願改變,每個人都能夠擺脫情緒

10/03/2024

這是我2016年在眾多青少年自殺後寫的。然而世界似乎還未改變...

(請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爸爸媽媽:

我想寫這封信給你們,因為我快要過不下去了。

我知道你們在我還是幼兒的時候已很緊張我,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請工人姐姐帶我到處上playgroup學東西。有些我當然喜歡,有些我一點也不喜歡。我曾經扭計發脾氣,告訴你們我不喜歡我不要上堂,我想和小朋友到公園玩,但你們說這是為我好,這樣令我容易入到好學校。我聽你們話,最後我只好放棄自己喜歡做的事。

在我還不知錢為何物時,你們告訴我為了能夠令我住得好著得好讀得好,你們要上班賺錢。我看見你們很辛苦,但其實我只想和你們一起玩一起笑,告訴你們今天發生了甚麼新奇有趣的事,可是我等不及你們回來我已睡著了。最後我只好放棄與你們建立深厚的關係。

從小我都要面對很多挑戰,有很多時候我都感覺應付不了,功課的艱深,學校的要求,朋輩相處的壓力。我需要很多讚賞才能夠保持信心,可是很多時候我只會聽到還差一點還未夠你可以做得好點嗎,我的信心一點一點失去。最後,我放棄了信任自己。

到我大一點,你們一下班回來,便趕著和我對功課,還告訴我要專心溫書。我想告訴你們我讀書讀得很辛苦很累,但你們說這都是為了我有美好的將來,不需像你們返工那麼辛苦,所以現在才要朝八晚八讀書。還說所有人都是這樣,沒有辦法。連你們都沒有辦法幫我,我怎可能有?我亦不忍心你們失望,最後我只好放棄自己的身體健康。

有時,我想告訴你們我與朋友吵架。你們會安慰我說這是小事不用難過。可我真的感到傷心。獨自傷心的感覺很難受。最後我只好放棄(表達)自己的感覺。

我曾經相信你們努力幫我構築的美好的願景,可一天一天過去,我看不見盡頭,每一天都過得很辛苦。我看見的,是明天,後天,下個月,下一年都只會重覆相同的日子。最後我只好放棄自己的希望。

當我放棄了喜歡做的事,與你們的聯繫,身體的健康,自己的感受,生存的希望,我的人生只需要一個小小的打擊便會分崩析裂...

爸爸媽媽,你們的愛,是希望將來我不會受苦,生活得比你們好。你們的愛很無私,做甚麼都是為我好,可是我想要的愛只是得到你們的了解,肯定及包容,令我可以勇敢面對 ′現在′。我需要選擇的空間,心靈的交流,衷心的認可。如果我連 ′現在′ 也面對不了,怎會有 ′將來′?

你們,可以救救我嗎?

(這不是一封真正的信。作為一個臨床心理學家,筆者執筆的目的是希望讀者在青少年放棄所有之前能夠有所警覺。自殺是終極的放棄,希望一切來得及。有需要請尋求專業協助。)

31/10/2023

青少年,為甚麼要自殺?

因為家庭、感情、學業問題嗎?是和不是。這些原因是最後的稻草而已。否則所有有這些問題的人將不復存在。他們面對及處理不來生活所帶來的負面情緒才是關鍵。

因為懦弱嗎? 不是。很多自殺的人很多時已受到情緒病如抑鬱症影響,才會出現自殺念頭。

因為想死嗎?不是。只是,活著實在太痛苦,他們沒有辦法面對這些痛苦,而亦不覺得身邊的人能夠幫助他們,才會選擇自殺一途作為終極的逃離。

因為過得太好,未經歷過風浪嗎?不是。自殺和生活是否富裕溫飽沒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它們有必然的關係,我們不會看見生活富足的人也會自殺。

因為抗壓能力不夠嗎?是。但抗壓能力及面對/處理負面情緒的能力要由家長協助建立。沒建立過又如何會有?

#青少年自殺

Address

Room 4B, 22-24 Valiant Commercial Building, Prat Avenue
Tsim Sha Tsui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願.心理服務黃玫芳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