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7/2023
🔺又到了汗皰疹常發生的夏季,特別最近一下子天氣炎熱,一下子又鋒面大雨,這種潮濕、悶熱的天氣,皮膚很容易出問題。最近診間也開始有個案提到手指、手掌會長小水泡,癢到不行,正是汗皰疹的典型症狀。今天來分享如何預防汗皰疹發作及中醫如何治療:
🔺 #汗皰疹 是什麼?
汗皰疹雖然有「汗」字,但跟汗腺無關,它是一種體質性的濕疹,好發在季節交替(常見於春夏),初發時會在手掌、手指側面或是腳掌、腳趾側面,出現紅疹或者一顆顆小水泡,奇癢無比,水泡乾了之後會形成小圓圈狀的脫皮。如果是經年不癒的汗皰疹,皮膚會變得粗糙、變厚、色素沈澱,甚至出現龜裂、疼痛。
🔺汗皰疹會傳染嗎?
汗皰疹病名雖然有「皰疹」,但其實是一種濕疹,不是病毒感染,水泡破掉不會傳染給其他人。
🔺汗皰疹的病因?
目前汗皰疹的確切病因仍不清楚,常見的誘發因素有:
1. 環境濕度、溫度改變
2. 生活壓力、情緒
3. 異位性皮膚炎病史
4. 體質對金屬(鎳、鈷、鉻)過敏,包含:
🔹接觸到金屬配件,常見:項鍊、眼鏡、耳環、皮帶扣等
🔹吃到相關的食物:罐頭、豆類、麵條、麵包、巧克力、起司、咖啡、茶葉、堅果、菇類、洋蔥、牡蠣等
5. 接觸到酒精、清潔劑、化學物品等刺激物質。
🔺中醫怎麼治療汗皰疹?
中醫理論中, 這種有紅疹兼夾小水泡的皮膚表現,屬於「濕熱」的範疇。一般在急性期使用清熱袪濕的藥物,像是:金銀花、苦參、薏苡仁、滑石等。如果是反覆發作,則要看體質傾向,常見是濕氣較重的人,容易有腸胃症狀,像是解便比較黏、脹氣、水腫等,這時會加強健脾袪濕的藥物,像是蒼朮、白朮、茯苓、陳皮等。
如果局部皮膚因反覆發作而出現乾燥、龜裂時,除了上面的治療,還會添加養血潤燥的中藥,幫助皮膚修復。
🔺注意事項:
1. 避免過度搔抓。不要把水泡戳破,以免造成細菌感染,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2. 清潔時水溫不要很燙,使用溫和的清潔產品,避免過度清潔。
3. 皮膚乾燥、脫皮、脫屑時,使用溫和保濕產品加強保濕。
4. 對金屬過敏者,應避免接觸。
5. 規律作息。有的人會因為熬夜、晚睡而皮膚症狀加重。
6. 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酒精、清潔劑、染劑等。
7. 如果工作需要戴手套的話,可以在內層穿戴棉質手套。
8. 能夠幫助夏季清熱袪濕的食材有:綠豆、薏苡仁、四神湯、荷葉、酸梅湯、冬瓜、苦瓜等,可以在日常飲食中加入。
汗皰疹容易反覆發作,做好上述的事項,能夠減少發作,順利度過這個濕熱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