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悅診所糖尿病、慢性病專科醫療院所

芯悅診所糖尿病、慢性病專科醫療院所 提供糖尿病、慢性病疾病相關的正確相關健康資訊~

23/10/2025
抽菸壞處多多即便是電子煙或加熱菸也是一樣喔~😩🚭除了傳統紙菸外, 電子煙、加熱菸也和傳統紙菸一樣會讓人上癮、損害肺部、甚至影響大腦發展 。👨‍⚕️吸菸壞處多 除了肺癌 頭頸癌風險亦大增 。吸菸除了可能導致肺癌與心血管疾病,也大幅增加罹患口腔...
23/10/2025

抽菸壞處多多即便是電子煙或加熱菸也是一樣喔~😩

🚭除了傳統紙菸外, 電子煙、加熱菸也和傳統紙菸一樣會讓人上癮、損害肺部、甚至影響大腦發展 。
👨‍⚕️吸菸壞處多 除了肺癌 頭頸癌風險亦大增 。
吸菸除了可能導致肺癌與心血管疾病,也大幅增加罹患口腔癌、口咽癌及鼻咽癌等頭頸癌的風險,研究顯示即使一天抽不到3支菸,風險也會增加50% 。

👩‍⚕️加熱菸無法減害,還含有毒性物質 。
加熱菸與傳統紙菸一樣都是菸草製成 ,除含有尼古丁易讓人成癮外,也含有焦油、甲醛、乙醛等有毒及致癌物質 且加熱菸的聚合物濾材在加熱到約攝氏90°C時,就會釋出急毒性與高毒性物質「甲醛氰醇(formaldehyde cyanohydrin)」

🧑‍⚕️想要戒菸 找專業協助最有效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腎臟功能不良時,排泄廢物及水份、造血功能降低、血壓控制不良,造成血中廢物及水份堆積,因而出現種種不適症狀。腎臟病程固定而漸進,飲食需配合不同病程而作不同的調整。🧑‍⚕️初期慢性腎臟病飲食原則~ 🍗適量蛋白質人體在攝取蛋白質後,經過新...
16/10/2025

👨‍⚕️腎臟功能不良時,排泄廢物及水份、造血功能降低、血壓控制不良,造成血中廢物及水份堆積,因而出現種種不適症狀。腎臟病程固定而漸進,飲食需配合不同病程而作不同的調整。

🧑‍⚕️初期慢性腎臟病飲食原則~

🍗適量蛋白質
人體在攝取蛋白質後,經過新陳代謝會產生尿素的廢物,需要透過腎臟來排出。腎臟功能不好時,過多的尿素堆積在血中,引起尿毒症。因此會建議慢性腎臟病腎友應攝取比一般人較少的蛋白質,以延緩腎臟功能的衰竭,但若攝取過少也會造成腎功能的下降,並非越低越好,建議應向專業營養師諮詢,適量攝取蛋白質食物。

🧂 低鈉飲食
「鈉」的攝取量每天不超過2000毫克最佳,相當於5克鹽。
適量鹽分攝取調味品如食鹽、味精、醬油等需按照建議量攝取。高鹽份的食物應避免食用(列如:湯品、醃製類、肉類加工品),以避免高血壓及水腫,若能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更好,不僅對血壓控制有幫助,也有助改善水腫,可以將腎功能控制得更好。

🫗 水份
慢性腎臟病一般來說不必特別限水,足夠的水(約1500-2000CC)也有助腎臟排除體內廢物,因此飲水量就和健康人無差別。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台灣慢性腎臟病臨床指引

13/10/2025

流感疫情飆升!😲😲😲
疾管署10/7日公布最新監測,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超過15萬人次,較前一週上升13.5%。疾管署長羅一鈞指出,今年流感疫情提早進入流行,按此趨勢10月份將是難得一見流感高峰期。羅一鈞示警,除流感,其他如新冠、呼吸道融合病毒等病毒群魔亂舞的時代已經來臨,提醒民眾做好預防、接種疫苗。

🧑‍⚕️尚未施打流感疫苗的民眾應盡快施打~

原文網址: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3046272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代謝症候群是什麼?對健康有什麼影響?👨‍⚕️代謝症候群是指:腰圍過粗、血壓和血糖偏高、血脂異常健康危險因子的總稱。有代謝症候群的人未來得到「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分別是一般健康民眾的 6、4、3、2...
09/10/2025

😯代謝症候群是什麼?對健康有什麼影響?

👨‍⚕️代謝症候群是指:腰圍過粗、血壓和血糖偏高、血脂異常健康危險因子的總稱。
有代謝症候群的人未來得到「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分別是一般健康民眾的 6、4、3、2倍,因此如果能及早發現代謝症候群警訊,才能為健康把關。

👩‍⚕️代謝症候群的原因?誰是好發族群?
得到代謝症候群的主要原因:不良的生活型態約佔 50%,遺傳因素約佔 20%
不良的生活型態:
●低纖、高糖、高油脂飲食習慣
●過量飲酒習慣
●壓力造成內分泌失調
家族相關病史遺傳:
●家族中有人有 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 的人更容易得到代謝症候群

🧑‍⚕️生活方式的改變是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關鍵!
只要記住以下口訣:三低一高多運動,預防代謝症候群!
飲食均衡,三低一高:
●低油:飲食減少紅肉和過多的飽和脂肪
●低鹽:飲食避免過度調味、加工食品
●低糖:避免過多精緻澱粉、含糖加工食品
●高纖:攝取充足的膳食纖維,建議每天至少攝取20~35公克

❤️資料來源: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
https://health.gov.taipei/cp.aspx?n=C46485C73B29A7AE

祝大家中秋佳節愉快~
03/10/2025

祝大家中秋佳節愉快~

01/10/2025

⚠️⚠️流感疫苗開打囉~

👨‍⚕️什麼是流感疫苗?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傳染力強,可能造成重症或死亡;最常見併發症為肺炎,其他還可能併發腦炎、心肌炎等。長者、幼童、孕婦與慢性病患者是重症與死亡的高風險族群。

👩‍⚕️為何需接種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數十年的使用歷史已證明其安全性。研究顯示接種流感疫苗有下列好處:
1.接種流感疫苗可預防感染流感,或減少感染時的病情嚴重程度,也
可以降低與流感相關的住院和死亡風險。
2.對於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病人來
說,感染流感會使原本慢性疾病惡化,因此疫苗是一項重要的預防
措施。
3.接種疫苗可降低同住家人感染的機率,特別是未滿6個月之嬰兒照
顧者,因嬰兒尚無法接種流感疫苗,建議照護者均應接種。

👨‍⚕️為何每年都要接種流感疫苗?
由於流感病毒極易產生變異,幾乎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會稍有不同,疫苗對不同抗原型之病毒保護效果會明顯降低,即使病毒未發生變異,疫苗成分相同,接種4-6個月後保護效果即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超過1年,因此建議每年均須接種1次,是全球一致性的作法。接種後大約需兩週可產生足夠抗體。

👩‍⚕️本診所備有自費流感佐劑疫苗及細胞型疫苗,也有提供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施打,各位民眾快點一起來施打吧~😊

❤️參考資料:衛福部疾管署
影片醫師為黃立民教授 (國內兒童感染症研究權威,現任臺灣大學醫學院小兒科暨臺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

🌟 不用日行萬步!7,000步就能守護健康 長久以來,「日行萬步」被認為是維持健康的黃金準則,但最新研究顯示,每天7,000步就能達到與1萬步相近的健康效益。👨‍⚕️澳洲雪梨大學分析多國研究,發現每天走7,000步可讓死亡風險降低47%、心...
25/09/2025

🌟 不用日行萬步!7,000步就能守護健康

長久以來,「日行萬步」被認為是維持健康的黃金準則,但最新研究顯示,每天7,000步就能達到與1萬步相近的健康效益。

👨‍⚕️澳洲雪梨大學分析多國研究,發現每天走7,000步可讓死亡風險降低47%、心血管疾病風險降25%、失智症降38%、跌倒風險降28%。相比之下,1萬步的額外好處有限。

👩‍⚕️健康改善的關鍵點落在5,000~7,000步之間;即使只是從2,000步提升到4,000步,也能有明顯益處。對大部分人來說,7,000步是一個更容易實現的目標。

✅ 記住:重點不是追求數字,而是每天保持適度活動,走路也能大幅提升健康! 🚶‍♀️🚶‍♂️

❤️資料全文: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9/15/n14594963.htm?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_fb_txtlink&utm_campaign=2025-09-18&fbclid=IwZnRzaAM4gW5leHRuA2FlbQIxMQABHhAMOfQudWYNWyG65-imhjvShrGdTma0HVSQDyRwDcDnZud6WIsFxV7xiR2o_aem_IUaruBn3e8IfRw_FhGnAQw

Address

蘆竹鄉吉林路37號1樓
Namkham
338

Opening Hours

Monday 08:00 - 12:00
18:00 - 21:00
Tuesday 08:00 - 12:00
13:30 - 16:00
Wednesday 08:00 - 12:00
Thursday 08:00 - 12:00
Friday 08:00 - 12:00
Saturday 13:30 - 16:00

Telephone

03-3228908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芯悅診所糖尿病、慢性病專科醫療院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芯悅診所糖尿病、慢性病專科醫療院所: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