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2022
亲爱的,你不用活得和父母一样。
你可以 是你自己 💙
#辛苦你了
#你可以下班了
#讓我重新雕塑自己
1。
小時候不曾消化好的童年傷害,
很多時候都沒有消失,反而內化。
2。
什麼是內化?
小時候,你媽媽罵你笨,
長大後,你會罵自己笨。
小時候,你爸爸瞧不起你,
長大後,你會瞧不起自己。
小時候,你媽媽常打你,
長大後,你會常打自己。
這就是內化。
有些大人們,不僅內化當年的傷害,
而且還會複製。
3。
什麼是複製?
小時候,你媽媽罵你笨,
長大後,你會罵孩子笨。
小時候,你爸爸瞧不起你,
長大後,你會瞧不起孩子。
小時候,你媽媽常打你,
長大後,你會常打孩子。
這就是複製。
把你自己不要、不喜歡的事,
不由自主傳了下去。
4。
不管是把傷害內化,還是複製,
你要是看見了自己也有這種現象,
我想邀請你問一下自己:
~ #我是否可以複製另一種新的行為來內化、來counter react 這童年傷害?
說的再簡單一點,那就是:
~ #我是否允許自己的選擇是可以和爸媽的選擇不一樣?
5。
說一個例子給你聽。
我媽媽擔心我不成材,小時候常和我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即便我小時候每到年底都拿了很多獎盃回家,我媽媽依然沒有覺得什麼。
她散發了一種氛圍:「不管怎麼樣,你在我眼裡,還是不夠好。」
我沒有看過她為我努力而得來的成果開心過,更不要說為我慶祝。
長大後,每次我自己做了很棒的事,我會情不自禁稱讚自己,我會聽見一把內化媽媽的聲音說:「不要以為自己很厲害。」
我當下的興奮及喜悅就立即被剝奪了。
說起來很誇張,不過這是事實。
我發現即便媽媽去世了,她身教所散發的氛圍很深遠,決定了我長大後怎麼看我自己。
6。
這就是 Self Esteem 了。
自我價值感,不難懂。
好多老師都說我們的痛苦和我們的 Self esteem 有關。
#我怎麼看我自己,就是自我價值感。
太多成年人的自我價值感建立在童年時爸媽怎麼看他。
如果小孩長期被羞辱,
長大後會把羞辱內化或複製。
如果小孩長期被指責,
長大後會把指責內化或複製。
所以,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還是有不少成年人(如我)內心其實是千瘡百孔。
因為,自我價值感因童年堆疊的創傷受損了。
7。
繼續說我的例子。
長大後,我常用右手打自己的後腦勺。
這也是媽媽在我童年時常有的動作。
其實媽媽不是每次都打我,我發現她打我的時刻都是在她很焦慮、很有壓力的狀況。而且逼不得已,她就出手了。
長大後的我也是如此。我並不是常打自己的後腦勺,逼不得已,壓力過大,而且很生氣自己一直把事情做不好的時候,那把內化媽媽苛刻的聲音再一次浮現:「你為什麼怎麼做都做不好。你太差了!」
這種氛圍裡,我就不停用我右手打我自己後腦勺。有時候太嚴重的時候,我的右手是打到紅腫的。證明力度有多大。
這種內化,如果不說出來,還真的可以藏的很深呢。如今,可以說出來了。
8。
愛自己是對自己一生的承諾。
不管怎樣,就是決定要愛自己了。
其中愛自己的一種方式之一就是: #溫柔地告訴那一把內化媽媽苛刻的聲音說:「辛苦你了,你可以下班了,我自己會handle。你放心。」
我不抗拒也不打算把那把聲音消滅。
畢竟它也陪我很久了。
這麼久了,無非就是想要我再好一點。
是有功能的,不過傷害力也很大。
9。
謝謝那把內化媽媽苛刻的聲音,辛苦他了,他可以下班了。
有那麼一次,正當我的右手準備要打我的後腦勺,我的左手抓住右手,sayang(秀秀)右手,我對著右手說:「辛苦你了。你可以下班了。讓我來。」
我第一次對自己笑了。很詭異。可是也很真實。呵呵呵。
我不再打我自己的後腦勺了。
這個動作,它消失了。而且也消化好了。
10。
我終於第一次實現了我的選擇是可以和媽媽的選擇不一樣的。
我要到四十多歲才做到。這十多、二十多年的努力耕耘,一直都是值得的。
我允許。
我允許自己和媽媽不一樣。
我也允許媽媽和我不一樣。
我都允許。
11。
接下來的日子,繼續不停複製新的動作,
讓它再內化。
這樣做,我們就可以重新塑造更是自己的自己了。
12。
父母所給我們的學習,
功能良好的,讓我們一同去內化及複製。
功能不佳的,讓我們重新學習,內化及複製新的學習。
會很累、也很難,
不過,值得。
謝謝大家。謝謝自己。
祝福大家。祝福自己。
以量
10/04/2022
《你背負了誰的傷》.紙書
博客來:https://bit.ly/3xXN85a
#馮以量
#你背負了誰的傷
照片摘自網路
Spiderman Bus M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