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sis Care 绿洲关怀

Oasis Care 绿洲关怀 我们是Oasis Care 绿洲关怀服务中心,是一个自发性关怀团体。
分享心理健康小知识和文章,我们提供免费的线上/线下陪谈关怀服务,若您需要我们的陪谈,关怀以及聆听服务,欢迎与我们联系预约时间。

你知道每个妈妈都一个很特殊的超能力吗?妈妈除了有三头六臂能够分身乏术做很多事情以外他们还有一个专属的超能力就是「影响孩子」在过去的母亲节我们绿洲Oasis kids举办了亲子活动请到了心理营养家庭治疗师 Jordan Fong来跟我们分享 ...
13/05/2025

你知道每个妈妈都一个很特殊的超能力吗?

妈妈除了有三头六臂
能够分身乏术
做很多事情以外
他们还有一个专属的超能力
就是「影响孩子」

在过去的母亲节
我们绿洲Oasis kids举办了亲子活动
请到了心理营养家庭治疗师 Jordan Fong
来跟我们分享 「Super Woman」

孩子的未来成就如何
取决于妈妈的影响力

Jordan老师也分享了
妈妈对孩子的四个影响力
这四个影响力只有妈妈有
就连爸爸或许也没办法做到的呢

如果您也希望成为一个好妈妈
欢迎你们来加入每个月一次的「家长补习班」

这个活动是免费的
主要目的是在于帮助父母
可以更好的建立孩子和亲子关系

想参加的
马上联系我们报名吧

爱情变淡了,其实不是不爱了,而是“关系破窗”没修好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两个人的疏远,不是从吵架开始的,而是从一句‘算了’开始。”一开始,你说“我今天不太开心”,他没听见,你想想也就算了。后来,你说“你能不能陪我多说说话”,他敷衍了几句,...
23/04/2025

爱情变淡了,其实不是不爱了,而是“关系破窗”没修好

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两个人的疏远,不是从吵架开始的,而是从一句‘算了’开始。”

一开始,你说“我今天不太开心”,
他没听见,你想想也就算了。

后来,你说“你能不能陪我多说说话”,
他敷衍了几句,你心里有点失落,但没说。

再后来,你什么都不说了。

不是没情绪,是你觉得说了也没用。

感情从来不是一夜冷掉的,而是一点点被忽视、误解和委屈蚕食。

你以为只是少了一句“我在乎你”,但其实,你们的关系玻璃已经裂了,只是还没碎。



01

关系的“破窗效应”,你经历过吗?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破窗效应”:

一扇窗户破了,如果没人及时修补,它就可能被更多人打碎,直到整栋楼荒废。

感情也是如此。

- 第一次争吵后没人哄,默默冷战一周

- 第一次忘记纪念日,没道歉也没补救

- 第一次情绪崩溃,对方只说“你太敏感了”

你告诉自己没关系,可其实,那就是关系里的第一扇“破窗”。

从那一刻起,你们之间的空气开始变稀薄。

不是不爱了,而是你开始一个人处理两个人的情绪,开始越来越不敢“麻烦对方”。



02

成年人谈感情,最怕的不是争吵,是“无感”

你发现没有,
吵架,说明我们还在乎彼此的想法;
冷战,说明我们还指望对方能先低头。

最怕的,是你越来越平静。

他说什么,你不反驳了;
他迟到,你也不生气了;
你对他所有的情绪,变成了一句:“哦。”

这不是成熟,这是你在默默退出情感投入。

因为你心里知道——

我表达的东西,没有回应;
我在乎的人,好像不那么在乎我了。



03

感情冷却的背后,是一场双向的“情感荒漠化”

不是只有一方有错。

感情死掉,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努力不够,而是两个人都选择了放弃维护。

一个人开始闭嘴,另一个人开始放任;
一个人忍着情绪,另一个人沉浸在忽略。

你以为对方变了,
可你也不再表达爱了。

你以为“他不理解我”,
可你也没再给他机会去理解。

到最后,你们像两棵各自长歪的树,
越长越远,谁也靠不近谁。



04

要想“补窗”,需要三件事

感情不是破了就完了,关键在于——你们愿不愿意修。

一、说出第一个“真实的感受”,而不是“控制的话术”

比如不是说“你为什么不陪我”,而是说“我今天特别想你”。

情绪的表达,不是批评,而是邀请。

说出你的渴望,而不是你的愤怒。

二、在对方“有回应”的时候,给予正反馈

有时候,对方不是不在意,而是怕自己做了也没用。

所以哪怕只是他主动说了句“你还好吗”,请你一定要告诉他:“谢谢你,我真的很需要你这样关心我。”

关系能维持,不是靠偶尔的热烈,而是细水长流的双向回应。

三、建立“感情仪式感”的小习惯

每周一次深聊(不谈工作),
一个只属于你们的晚安手势,
一个共同写下的“感谢清单”……

别小看这些小事,
它们就是感情的润滑剂和修复贴。



05

写在最后

真正走得远的感情,不是从不出问题,而是出问题能一起修。

两个人过日子,总会有低谷期、厌倦期、误解期。

但只要你还愿意说一句“我们一起解决”,而不是“随你了”,这段感情就还有得救。

感情的“破窗”,不是最可怕的。
最怕的是:窗裂了你不修,
风吹进来了你不挡,
等到整栋楼塌了,才后悔当初没早点补救。

愿你在遇见裂缝的时候,有勇气修复;
也愿你在对方跌倒时,愿意伸手拉他一把。

爱情,终究是两个人的事。
没有人,能靠独角戏撑起一场长久的亲密关系。

点个【在看】,愿你的关系都能在裂缝前,学会修补。

————————————
我们是Oasis Care 绿洲社区关怀服务中心,是一个自发性关怀团体,我们提供线上/线下陪谈关怀服务,若您需要我们的陪谈,关怀以及辅导服务,欢迎与我们联系。
#树洞 #解忧 #陪伴 #陪谈 #情绪疗愈 #心理健康小贴士 #自我成长 #情绪管理 #压力释放 #自我关怀 #内在平静 #正念练习 #疗愈心灵 #积极心理学
#亲密关系沟通 #倾听的力量 #情绪表达 #如何建立安全感 #情感陪伴 #家庭与自我平衡 #职场心理健 #友谊与支持 #有效沟通技巧 #治愈系谈心

有些人不是不爱你了,而是“感情死机”了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你哭他不安慰,你笑他不回应,你在情绪的风暴中心,他像个局外人,仿佛什么都感受不到。你说他冷漠,他却说:“我没什么感觉。”你质问他变了,他却一脸茫然:“我就是不想说话。”很多人以为...
21/04/2025

有些人不是不爱你了,而是“感情死机”了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

你哭他不安慰,
你笑他不回应,
你在情绪的风暴中心,他像个局外人,仿佛什么都感受不到。

你说他冷漠,他却说:“我没什么感觉。”
你质问他变了,他却一脸茫然:“我就是不想说话。”

很多人以为,这是不爱了。
可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更深的心理现象:情感“冻结”或“死机”状态。



01

他不是不想回应,而是“回应无能”

当一个人陷入情绪冻僵状态时,他的反应不是“拒绝你”,而是“连自己都连不上了”。

就像手机卡顿、电脑死机——
不是你按得不够多,而是系统已经处理不过来了。

比如有个女孩说:

“我男朋友以前特别体贴,可最近我在他面前哭,他居然低头继续看手机。
我问他是不是不在乎我了,他说不是,就是不知道要怎么反应。”

不是不想安慰你,而是情绪回路断了。

你说“你为什么不懂我的难过?”
可他自己也不懂,为什么明明看到你哭,心里却毫无波澜。



02

很多“冷淡型伴侣”,都是情绪受过伤的人

人一旦长期生活在以下几种环境中,就特别容易进入“情感死机”状态:

1)从小被要求“别哭、别闹”的家庭
• 男孩不能脆弱,女孩不能任性;
• “乖”才是被爱的标配,
• 所有情绪都必须压下去。

于是他们学会了一个生存法则:
“表达情绪=麻烦”,
“闭嘴不哭=安全”

久而久之,他们就忘了情绪的使用方法。

2)长期压抑需求的人

比如总把别人放在第一位的人、总是习惯性“懂事”的人。

他们擅长照顾别人,却不会照顾自己;
总是先满足别人,最后麻木了“我到底想要什么”。

时间久了,连“渴望”这件事都变得陌生。



03

感情冷淡不是“坏人”的标签,而是一种心理疲惫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不想接电话,不想见人,
被爱人说“你好冷淡”,却懒得解释。
明明知道对方在等你的回应,
可你就是提不起劲、挤不出情绪。

不是你不爱,而是你太久没有被好好爱了。

一个总被情绪透支的人,最后就会学会节流。
最省力的办法,就是:“别感觉了。”



04

如何修复“感情死机”?

如果你是那个“冷淡的人”:

1)停止自责,承认“我现在状态不好”

情绪的恢复不靠骂自己,而靠理解自己。

允许自己低电量,允许自己现在“不想交流”,
但也提醒自己:这不是终点,而是一段修复期。

2)建立“情绪日常锻炼”
• 每天写下3个此刻的感受
(“焦虑”“无聊”“安静”也都可以)
• 每周约1次自己喜欢的人聊天,不谈工作,只谈生活
• 用身体唤醒情绪:运动、散步、画画、洗碗……都行!

情绪像肌肉,不用就会萎缩,用了才能重新长回来。

3)学会向安全的人敞开

找一个真正愿意听你说话的人——
不是评判你的人,不是教训你的人,
是那个你说“我什么都不想说”也不会走开的人。

情绪的归属感,从“被允许说废话”开始。



如果你是那个“被冷淡对待的人”:

1)不要试图“唤醒”,先别打扰

你越逼他回应,他越会逃;
你越情绪激烈,他越锁死自己。

他现在不是关着门,是系统死机。
你硬敲只会让他崩溃更快。

2)用“表达需求”代替“表达情绪”

少说“你都不在乎我”,多说“我今天真的希望你能抱抱我”。

对方现在接收不了情绪,但可以处理清晰的任务。

表达清楚、语气柔和,胜过质问十句。

3)照顾好你自己,别把自己交给“回应”

他现在给不了回应,但你可以不让自己耗尽。

找朋友聊天、做你喜欢的事、写日记、听歌……
你是完整的,不是被回应定义的。



05

写在最后

人最深的孤独,不是没人陪,而是被人爱着,却感受不到。

情绪冷漠不是“懒得爱”,而是“失去了感受爱的能力”。

有时候,最需要被爱的那个人,恰恰表现得最冷。

他不是不在乎,而是“感受系统”坏掉了。
就像一只冻僵的猫,不是不想撒娇,只是太久没人抱过它。

所以,别急着责怪,也别急着“拯救”。

你能做的,是温柔地靠近,坚定地照顾好自己,然后,静静地等——

等他一点点,重新从情绪的冬天里醒来。



如果你也曾经历过“感情死机”,
欢迎在评论区说一说:“你是怎么走出来的?”

点个【在看】,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

有些爱,不吼不叫,但一直在。

————————————
我们是Oasis Care 绿洲社区关怀服务中心,是一个自发性关怀团体,我们提供线上/线下陪谈关怀服务,若您需要我们的陪谈,关怀以及辅导服务,欢迎与我们联系。
#树洞 #解忧 #陪伴 #陪谈 #情绪疗愈 #心理健康小贴士 #自我成长 #情绪管理 #压力释放 #自我关怀 #内在平静 #正念练习 #疗愈心灵 #积极心理学
#亲密关系沟通 #倾听的力量 #情绪表达 #如何建立安全感 #情感陪伴 #家庭与自我平衡 #职场心理健 #友谊与支持 #有效沟通技巧 #治愈系谈心

情感冷漠:当你不再想哭,也不再想笑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别人结婚你没有喜悦,别人失恋你也感受不到难过;你越来越不想社交,聊天只谈工作,心里觉得——“说这些干嘛?”甚至连自己难过的时候都不会哭了,只剩下一个念头:“没感觉。”这不是你变冷血了,而...
18/04/2025

情感冷漠:当你不再想哭,也不再想笑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

别人结婚你没有喜悦,
别人失恋你也感受不到难过;
你越来越不想社交,聊天只谈工作,心里觉得——“说这些干嘛?”
甚至连自己难过的时候都不会哭了,只剩下一个念头:“没感觉。”

这不是你变冷血了,而是你正在经历一种情感冷漠(Emotional Blunting)。



01

情感冷漠,是灵魂的静音模式

情感冷漠不是“我今天心情不好”,
也不是“我本来就性格内向”,
它是一种更深层的心理隔离:
• 你很少有情绪波动,
不管开心还是伤心,好像都打不到你的内心。
• 别人倾诉时你无法共情,
不是不想安慰,而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 你越来越回避亲密关系,
越是需要情感的人,越让你感到疲惫。

有位来访者这样形容自己:“别人说我冷漠,我知道他们说得没错,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热起来。”



02

那些把你“冷”下来的时刻,其实都藏着故事

你不会无缘无故变得冷淡,
情感冷漠,大多是被一点一点“关掉”的。

一些典型的成因:
• 童年缺爱:
从小在忽视、打压中长大,
你学会了不表达,因为每次表达都换来嘲笑或指责。

“小时候我哭,爸妈就说‘矫情’;
长大后我笑,他们也说‘虚伪’。
那我干脆,不笑也不哭了。”

• 创伤保护机制:
经历过重大打击(如亲人离世、感情背叛),
你关掉情绪,是为了活下去。
• 职场长期压抑:
医生、警察、老师、社工……
“不能情绪化”成了职业标签,
你习惯了“稳”,也忘了“情”。
• 过度使用社交媒体:
朋友圈点赞取代真实交流,
刷短视频代替了自我体验,
你逐渐丧失了“真实情感反应”。



03

它对生活的影响,远比你以为的大
• 自我认知混乱:
你不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
别人问你:你快乐吗?你说不出来。
• 感情关系困难:
爱人说你像个“机器人”,
你也觉得自己“谈恋爱太累”。
• 社交越来越困难:
同事觉得你“难接近”,
你也觉得别人“太情绪化”。

最可怕的是——
你连“痛苦”都感觉不到了。
你不是熬过了低谷,你是已经钝化了悲伤。



04

但它不是终点,情感是可以慢慢“回暖”的

如果你正在经历情感冷漠:
• 从身体感受重新连接自己:
比如每天花10分钟静坐,
感受自己的呼吸、心跳、身体的温度。
• 写“情绪日记”:
每天写3个词,描述自己现在的状态。
比如:疲惫、平静、烦躁——
情绪无法被觉察,就更难被处理。
• 练习“表达性行为”:
你可以试试画画、写诗、弹琴、跳舞……
不是为了技巧,而是唤醒情绪的通道。
• 从“小社交”开始:
不用强迫自己去party,
可以从和宠物互动、和邻居打个招呼开始。
• 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或CBT可以帮助你重新识别情绪、恢复联结。
如果服用了抗抑郁药,感觉情绪麻木,也可以和医生沟通调整。



如果你正面对一个“情感冷漠”的伴侣或亲人:
• 第一步:别逼问,先接纳
“你怎么这么冷血?”
这句话,只会让他们退得更远。
• 第二步:用“事实”沟通,而非“情绪指责”
比如你可以说:“明天是我生日,我希望你在家。”
而不是:“你每次都不记得我生日,太让人失望了。”
• 第三步:别试图“唤醒”,先保护好自己
你无法拯救一个不想被拯救的人,
但你可以选择不让自己掉进“情感空洞”里。



写在最后

心理学家荣格说:“情感的复苏,往往始于允许自己再次脆弱。”

你不是没感情的人,
你只是曾经有太多来不及表达的痛。

慢一点,暖一点,重新把自己带回来。

从不批评自己的冷淡开始,
从对他人的真诚回应开始,
从一个深呼吸、一次眼神交流开始……

情绪从不需要你“热烈”,
只需要你,慢慢靠近它。



如果你曾有过这样的冷感、麻木、社交疲惫,不妨点个【在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故事:

“你曾经‘关掉情绪’吗?
你又是怎么慢慢‘开回来’的?”

你不是孤独的,我们一起走出来

————————————
我们是Oasis Care 绿洲社区关怀服务中心,是一个自发性关怀团体,我们提供线上/线下陪谈关怀服务,若您需要我们的陪谈,关怀以及辅导服务,欢迎与我们联系。
#树洞 #解忧 #陪伴 #陪谈 #情绪疗愈 #心理健康小贴士 #自我成长 #情绪管理 #压力释放 #自我关怀 #内在平静 #正念练习 #疗愈心灵 #积极心理学
#亲密关系沟通 #倾听的力量 #情绪表达 #如何建立安全感 #情感陪伴 #家庭与自我平衡 #职场心理健 #友谊与支持 #有效沟通技巧 #治愈系谈心

可怕的父母,往往只中了这12个字想不开、拎不清、舍不得、稳不住。这12个字,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可几乎90%的父母,都中招了。他们说这是“爱”,可孩子的内心,只觉得“窒息”。⸻01想不开:什么都要管,孩子的人生成了你的延长线认识一个17岁的...
16/04/2025

可怕的父母,往往只中了这12个字

想不开、拎不清、舍不得、稳不住。

这12个字,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
可几乎90%的父母,都中招了。
他们说这是“爱”,
可孩子的内心,只觉得“窒息”。



01

想不开:什么都要管,孩子的人生成了你的延长线

认识一个17岁的女孩,成绩不错,性格沉默寡言。

有天,她突然崩溃,对着妈妈喊了一句:
“你到底什么时候能放过我?”

她妈妈愣住了,反问:“我做错了什么?我都是为你好!”

但她根本没意识到,从孩子穿什么衣服、剪什么发型,到交哪个朋友、报哪个专业,她都有话要说。

孩子手机里,连一张自拍都不敢存,怕妈妈翻。

她一边说“我只是想你过得好”,
一边把孩子的人生塞进自己设计好的剧本里。



控制孩子的父母,不是在“教养”,是在剥夺。

剥夺选择权,剥夺自我感,最后连情感都疏远了。

我们总说孩子不听话、叛逆,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只是被逼得想逃。



02

拎不清:什么都帮孩子做,掏空了孩子的能力感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孩子:

上了大学,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连快递都不会自己去取;
一遇到困难就打电话找妈妈,出了点问题就哭天喊地。

说实话,不是孩子没长本事,
是有些父母把他们“养废了”。

我有个邻居,儿子读初中,每天书包都是妈妈背,饭菜热好了端到桌上,连衣服都是妈妈给他一件一件叠好放床上。

妈妈说:“我舍不得让他累,他一个人多可怜。”

可是你看这个孩子,情绪脆弱,独立能力几乎为零,
妈妈一晚没回家,他甚至不会自己热个饭。



父母代劳太多,孩子就失去了“练级”的机会。

成长是需要试错和碰壁的过程,
不是在温室里养成的玻璃花。

你越舍不得放手,孩子将来越没法好好站起来。



03

舍不得:怕孩子吃苦,反而让他输在“抗压能力”上

有个20岁的男孩,在面试中被拒了几次,
在微博上写了一段让人心疼的话:

“我真的好想回到小时候,哪怕只是假装过得好。”

原来,这个男孩从小在“蜜罐”里长大,
爸妈不让他干家务、不让他出远门、不让他参加夏令营。
怕他晒着了、饿着了、累着了……

他一度觉得自己“活得像个王子”,
可一离开父母,面对现实生活,才知道什么叫“寸步难行”。

找工作碰壁,受点挫折就崩溃,
心态像纸糊的一样,风一吹就垮。



真正的保护,是让孩子慢慢学会面对风雨,而不是一辈子躲在屋檐下。

适度的挫折,是孩子的养分。
让他知道:你不是无敌的,但你是能站起来的。



04

稳不住:总拿情绪发泄孩子,养出另一个暴躁的大人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

小时候总是被父母吼骂的孩子,
长大了也容易变得情绪不稳定、容易暴怒。

有个女孩说,她小时候最怕妈妈情绪不稳:

妈妈有时早上起床情绪还不错,但只要爸爸一句话没说好,妈妈立马变脸,接着就把情绪全部撒到她身上。

“你怎么还不起床!”
“你作业写了吗?又在磨蹭!”
“饭都不吃干嘛?有病是吧?”

每句话都像一把小刀,
不流血,但会伤很深。

现在她成年了,却发现自己也变得很“像妈妈”——
心情不好时控制不了脾气,习惯用吼的方式表达,
最亲近的人反而最容易被她伤害。



孩子不是父母的情绪垃圾桶,
情绪失控的父母,是伤孩子最深的利器。

而且孩子会学,他可能长大后也变成同样的样子。
所以你以为是在“教”,其实是在“复制”。



一句话总结:

“想不开”会毁掉孩子的自由,
“拎不清”会毁掉孩子的能力,
“舍不得”会毁掉孩子的抗挫力,
“稳不住”会毁掉孩子的情绪调节力。

每个看似“好心”的行为,
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伤孩子最狠的刀”。



所以,一个不“可怕”的父母,应该学会:
• 把孩子的人生,还给孩子自己;
• 把学习、生活、责任,还给孩子自己;
• 把眼泪、挫折、情绪体验,还给孩子自己;
• 把鼓励、支持、稳定的情绪,留给自己。



写在最后:

我们这一代人,太多父母都是“辛苦的好人”,
却不知不觉在养孩子的过程中,失去了方向。

但幸运的是,觉察就意味着改变的开始。

父母成长一小步,孩子的人生就可能更宽广一大步。

点个“在看”,也许这篇文章正好帮一个家慢慢变好。
如果你愿意,也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你在哪个字上,曾经“中招”过?
你又是怎么走出来的?

————————————
我们是Oasis Care 绿洲社区关怀服务中心,是一个自发性关怀团体,我们提供线上/线下陪谈关怀服务,若您需要我们的陪谈,关怀以及辅导服务,欢迎与我们联系。

#树洞 #解忧 #陪伴 #陪谈 #情绪疗愈 #心理健康小贴士 #自我成长 #情绪管理 #压力释放 #自我关怀 #内在平静 #正念练习 #疗愈心灵 #积极心理学
#亲密关系沟通 #倾听的力量 #情绪表达 #如何建立安全感 #情感陪伴 #家庭与自我平衡 #职场心理健 #友谊与支持 #有效沟通技巧 #治愈系谈心

吼老公、吼孩子的女人,真的很讨厌吗?其实,她是这个家最累的那个人。表面上是最凶的——实际是最顾家的、最操心的。厨房油烟里她一边做饭,一边提醒老公晾衣服;书桌前辅导作业时,她一边喊孩子认真,一边气自己讲了十遍也没讲明白。她吼,是因为没人回应;...
14/04/2025

吼老公、吼孩子的女人,真的很讨厌吗?
其实,她是这个家最累的那个人。

表面上是最凶的——
实际是最顾家的、最操心的。

厨房油烟里她一边做饭,一边提醒老公晾衣服;
书桌前辅导作业时,她一边喊孩子认真,一边气自己讲了十遍也没讲明白。
她吼,是因为没人回应;
她凶,是因为太爱这个家。

她的脾气里藏着太多的委屈,
她的怒气背后,是没人替她分担的焦虑。

心理学上说,所有的愤怒,都是表达无效后的无力呐喊。
没人理解,只好提高音量;
没人分担,只能独自扛下。

你说她刀子嘴,
可她真的豆腐心。
她骂你多喝热水,可她在厨房煲汤;
她嫌你不学习,但她在熬夜查资料。
她的“狠话”一出口,后悔的是她自己。

情绪失控,不代表她不爱这个家。
她只是太累了,
没被看见,也没被听见。

一个总是被忽视、被透支的人,
是会吼出来的。

但一个幸福的家,
从来不是靠一个人维系,
而是一起经营。

如果你听过她吼,
请也试着听听她的沉默。
她不说话的时候,不代表她不委屈。

她不是暴躁,是心太累。
她不是强势,是没人撑她。

如果你真心爱她,
请别总等她崩溃后才安慰,
别总等她喊了十遍才动手。

哪有什么天生爱发脾气的女人?
她只是想有个安心的家,有个能让她不再硬撑的肩膀。

吼,是一种求助。
但理解,是最温柔的回应。

给她一个可以放松的环境,
她也会变得温柔又安静。

让更多人明白:
吼,是爱的另一种语言;
而支持,是爱的最好回音。

————————————
我们是Oasis Care 绿洲社区关怀服务中心,是一个自发性关怀团体,我们提供线上/线下陪谈关怀服务,若您需要我们的陪谈,关怀以及辅导服务,欢迎与我们联系。

#树洞 #解忧 #陪伴 #陪谈 #情绪疗愈 #心理健康小贴士 #自我成长 #情绪管理 #压力释放 #自我关怀 #内在平静 #正念练习 #疗愈心灵 #积极心理学
#亲密关系沟通 #倾听的力量 #情绪表达 #如何建立安全感 #情感陪伴 #家庭与自我平衡 #职场心理健 #友谊与支持 #有效沟通技巧 #治愈系谈心

人为什么要结婚?不是为了热恋时的浪漫不是为了朋友圈的婚纱照不是为了孩子房子和柴米油盐而是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你知道,有人和你并肩能熬 能等 也能抱着你一起哭婚姻不是童话故事的终点而是平凡生活的起点是你一碗泡面的时候有人递来了一双筷子杨绛先生说...
11/04/2025

人为什么要结婚?

不是为了热恋时的浪漫
不是为了朋友圈的婚纱照
不是为了孩子房子和柴米油盐

而是
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
你知道,有人和你并肩
能熬 能等 也能抱着你一起哭

婚姻
不是童话故事的终点
而是平凡生活的起点
是你一碗泡面的时候
有人递来了一双筷子

杨绛先生说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但真挚的婚姻
在时光里,会越磨越亮

婚姻不是终结浪漫
而是让浪漫换一种方式存在
是有人记得你年轻的模样
也愿意看着你慢慢变老

从青丝到白发
从朝阳到黄昏
一起数皱纹
也一起看落日

婚姻不是自由的终点
而是另一种自由的开始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
真正的自由
是拥有承担责任的勇气

当你愿意为一个人
放弃一些选择
你才会发现
你的生命开始辽阔

就像一只飞鸟
自愿栖息在一棵树上
不是失去了天空
而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片苍穹

#03
婚姻真正的意义
不是柴米油盐
也不是对错输赢

而是
我们愿意走进一段关系
学习如何在亲密中
保持自己的样子
也学习如何
在生活的苟且中
给彼此腾出一寸浪漫

婚姻,是两个完整个体的相遇
一起承担人生的风雨
也一起笑着晒衣服、煮晚饭

人为什么要结婚?

因为生命太长
总要有人见证
你哭的时候有多小声
你笑的时候有多张扬

因为生活太快
总要有人收藏
你说过的话、吃过的饭、
走过的路、发过的疯

你不是非结不可
但当你遇见那个
愿意为你留灯、为你守门的人
你会想
这一生,真好还有一个人

婚姻不是束缚
是真正让你在另一个人面前
可以完全做自己

是有人为你拧开瓶盖
也替你顶住生活的风雪

所以,别再问“结婚到底有什么用”
它不会让你永远快乐
但会让你
在委屈的时候
有人抱你
在迷茫的时候
有人拉你

这份“有人在”等你回家的确定感
值了

点个【在看】
给还在为婚姻犹豫的人一份温柔的答案
也欢迎你来评论区说说
你对婚姻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愿你不再恐惧亲密
愿你,遇见那场值得你共度一生的婚姻

————————————
我们是Oasis Care 绿洲社区关怀服务中心,是一个自发性关怀团体,我们提供线上/线下陪谈关怀服务,若您需要我们的陪谈,关怀以及辅导服务,欢迎与我们联系。

#婚姻的真相 #为什么要结婚 #成年人的亲密关系 #婚姻不是终点 #婚姻里的浪漫 #情感共鸣 #人生伴侣的意义 #从恋爱到婚姻 #愿你遇见对的人 #婚姻心理学 #亲密关系治愈 #成年人也需要爱 #爱是生活中的细节 #情感自媒体 #婚姻里的小事最动人

焦虑、易怒、烦躁?那不是你脾气差是你的身体在报警了⸻你是不是最近也这样:白天硬撑,晚上崩溃一到夜里,情绪像洪水冲垮自己明明没发生什么大事就是莫名烦躁、心慌、易怒甚至对亲近的人也没耐心了你以为是你太敏感但真相是:你的身体已经快撑不住了⸻01长...
09/04/2025

焦虑、易怒、烦躁?
那不是你脾气差
是你的身体在报警了



你是不是最近也这样:

白天硬撑,晚上崩溃
一到夜里,情绪像洪水冲垮自己
明明没发生什么大事
就是莫名烦躁、心慌、易怒
甚至对亲近的人也没耐心了

你以为是你太敏感
但真相是:
你的身体已经快撑不住了



01
长期焦虑,是身体过劳的信号

压力太久没有疏解
身体会出现隐形报警:
• 睡不着、醒太早
• 吃不下、吃不停
• 心跳加快、全身无力
• 易怒、易哭、容易失控

这些不是你情绪太多
而是你太久没好好照顾自己了



02
你不是玻璃心,是太久没人心疼你了

你对每个人都说“没事”
对自己却从来没说过“辛苦了”

总是压着累、忍着痛
你不是不坚强
只是你也需要一个出口



03
当身体发出情绪的信号
别再用忍耐当解决方法

你要知道——
压抑情绪,不是成熟
放过自己,才是清醒



给正在撑着的你一个提醒:

别再用力过猛去扛所有的事
别再假装“我没事”
你不是机器人
也该有情绪,有脆弱



如果你也正在情绪的沼泽里挣扎

欢迎预约我们提供的【线上免费陪谈服务】
你不需要一个人扛
我们陪你,一起慢慢走出来

————————————
我们是Oasis Care 绿洲社区关怀服务中心,是一个自发性关怀团体,我们提供线上/线下陪谈关怀服务,若您需要我们的陪谈,关怀以及辅导服务,欢迎与我们联系。
#树洞 #解忧 #陪伴 #陪谈 #情绪疗愈 #心理健康小贴士 #自我成长 #情绪管理 #压力释放 #自我关怀 #内在平静 #正念练习 #疗愈心灵 #积极心理学
#亲密关系沟通 #倾听的力量 #情绪表达 #如何建立安全感 #情感陪伴 #家庭与自我平衡 #职场心理健 #友谊与支持 #有效沟通技巧 #治愈系谈心
#焦虑情绪
#压力释放
#情绪疗愈
#内耗崩溃
#我们陪你一起撑过去
#绿洲社区心理陪谈服务

幸福不是运气是一种能力有些人工资不高、婚姻普通、生活忙碌却活得松弛、有光他们不是比你幸运而是有一种能力活出幸福幸福的人,不纠结没钱就省着花被误会也不争人走了就让他走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他们早就明白情绪不能当饭吃,内耗只能拖垮自己能走出来的痛...
07/04/2025

幸福不是运气
是一种能力

有些人
工资不高、婚姻普通、生活忙碌
却活得松弛、有光
他们不是比你幸运
而是有一种能力
活出幸福

幸福的人,不纠结
没钱就省着花
被误会也不争
人走了就让他走
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

他们早就明白
情绪不能当饭吃,内耗只能拖垮自己
能走出来的痛,就别死磕

幸福的人,会说“够了”
别人做了一点好事,不会感动到飞起
别人做了一点错事,也不会恨得咬牙切齿
他们懂得保持距离,不把希望全押在一个人身上

不是冷漠,是不依赖
不是不信任,是学会自保

幸福的人
活得很松弛

他们知道
生活不会完美
但只要今天能吃饱、睡好、心安
就是好日子

不为不值得的人崩溃
不为不重要的事耗尽

幸福,是一种能力
不是你运气好
是你看穿了生活的本质
还愿意保持柔软
不强求,不苛责
活得干净,也活得通透

所以,别再羡慕别人活得轻松
人家的幸福
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运气
是一步一步,自己练出来的能力

愿你也练出这份能力
不靠谁也能活得温暖明亮
不讨好也能拥有一份笃定踏实的幸福

需要陪伴吗?
如果你正在经历情绪低落、关系混乱、内心困顿
可以预约我们的【线上免费陪谈】
你不需要一个人扛
我们在这里,陪你一起度过

#树洞 #解忧 #陪伴 #陪谈 #情绪疗愈 #心理健康小贴士 #自我成长 #情绪管理 #压力释放 #自我关怀 #内在平静 #正念练习 #疗愈心灵 #积极心理学
#亲密关系沟通 #倾听的力量 #情绪表达 #如何建立安全感 #情感陪伴 #家庭与自我平衡 #职场心理健 #友谊与支持 #有效沟通技巧 #治愈系谈心 #幸福是一种能力
#心理边界 #自我关怀 #树洞计划 #绿洲陪伴

《学会设界限:为什么会拒绝的人,活得更轻松?》01. 你是不是总是不好意思拒绝?✔ 同事找你帮忙 你明明很忙 还是不好意思说不✔ 朋友让你借钱 你不想借 但又怕关系变尴尬✔ 家人让你做额外的事 你不情愿 但还是答应了如果你经常处于 “不想答...
04/04/2025

《学会设界限:为什么会拒绝的人,活得更轻松?》

01. 你是不是总是不好意思拒绝?

✔ 同事找你帮忙 你明明很忙 还是不好意思说不
✔ 朋友让你借钱 你不想借 但又怕关系变尴尬
✔ 家人让你做额外的事 你不情愿 但还是答应了

如果你经常处于 “不想答应 但又无法拒绝” 的状态
那你可能 缺乏边界感

心理学研究发现——
越是不会设限的人 越容易被消耗
而那些 敢于设限的人
不仅更受尊重 在职场上晋升的速度也比含糊其辞者快3倍!

02. 什么是边界感?

边界感 并不是让你变得冷漠自私
而是让你清楚知道——

✅ 我可以接受什么
✅ 我不可以接受什么
✅ 别人怎样对待我 是我允许的

边界感 其实是 人际关系的“护城河”
让你在保护自己的同时
也让别人更尊重你

03. 你不设界限 会发生什么?

🌿 案例:小王的职场困境

小王在公司工作5年
能力出众 但始终得不到晋升
因为他 太好说话了

每次同事让他帮忙 他都 不好意思拒绝
自己的工作反而一拖再拖
最终 错失了晋升机会

后来 在心理咨询师的建议下
他开始 学会设定界限
当同事再来求助时 他说:
“抱歉 我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完成”

起初 同事们不适应
但时间久了 他们开始 尊重小王的选择
最终 小王成功完成了项目 拿到了晋升

学会拒绝 你的时间和精力才真正属于自己

04. 为什么有界限的人 反而更受尊重?

心理学研究发现
设限=给自己赋权

当你敢于说“不”
你其实是在传递一个信号——

“我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我的时间和精力 需要被珍惜”

这种 清晰的自我认知
不仅让你更有自信
也会让他人更加尊重你

05. 4步练习 让你学会设立界限

✅ 第一步:明确自己的底线
问自己:什么是你无法接受的?
比如:
✔ 不加无偿的班
✔ 不接受不尊重的言语
✔ 不被他人情绪勒索

✅ 第二步:勇敢说“不”
当别人要求你做 超出界限的事情
尝试直接拒绝——

❌ 错误示范:
“呃……其实我也不是不想帮你……”
(结局:你又不好意思拒绝了)

✅ 正确示范:
“抱歉,我现在没有空。”
“不好意思,这件事我无法帮忙。”
(结局:对方知道你有自己的边界)

✅ 第三步:保持一致性
设定界限后 就不要轻易妥协
否则 别人会觉得 你只是在“客气”

✅ 第四步:尊重别人的界限
边界感是双向的
你希望别人尊重你
你也要 学会尊重别人的界限

06. 设限不是冷漠 而是更好的关系

很多人害怕设限 是因为 怕影响关系
但事实恰恰相反——
真正的关系 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之上的

学会设限
你不仅不会失去朋友
反而会收获更健康的人际关系

敢于说“不”
你的世界才真正属于你!

————————————
我们是Oasis Care 绿洲社区关怀服务中心,是一个自发性关怀团体,我们提供线上/线下陪谈关怀服务,若您需要我们的陪谈,关怀以及辅导服务,欢迎与我们联系。
#树洞 #解忧 #陪伴 #陪谈 #情绪疗愈 #心理健康小贴士 #自我成长 #情绪管理 #压力释放 #自我关怀 #内在平静 #正念练习 #疗愈心灵 #积极心理学
#亲密关系沟通 #倾听的力量 #情绪表达 #如何建立安全感 #情感陪伴 #家庭与自我平衡 #职场心理健 #友谊与支持 #有效沟通技巧 #治愈系谈心
#学会拒绝 #边界感 #如何设立界限 #提升自我价值 #人际关系技巧

《长期被纠错的孩子 14岁前会经历三次“精神死亡”》01. 纠错型父母 真的能让孩子更优秀吗前几天 去朋友家她正在陪孩子写作业孩子字写错了 她吼:“又写错了 擦掉重写”数学计算步骤不对 她喊:“一天到晚脑子在想什么”孩子还没写完 她就逼着孩...
02/04/2025

《长期被纠错的孩子 14岁前会经历三次“精神死亡”》

01. 纠错型父母 真的能让孩子更优秀吗

前几天 去朋友家
她正在陪孩子写作业

孩子字写错了 她吼:“又写错了 擦掉重写”
数学计算步骤不对 她喊:“一天到晚脑子在想什么”
孩子还没写完 她就逼着孩子先改正

孩子终于忍不住了 怒怼:
“还让不让我安静地写作业了?”
然后 直接把妈妈推出房间 反锁了门

很多父母习惯在孩子做事时 不停纠错
他们觉得 这样能帮孩子减少错误 更加优秀
但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 “过度校正效应”
当错误被过度关注时 反而会形成负向强化

北京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调查发现
大多数青少年抑郁的个案中 都存在“过度纠错型父母”

长期被纠错的孩子 在14岁前 会经历三次“精神死亡”
一次次被打击 一点点丧失自信

02. 第一次精神死亡 3-6岁 孩子的创造力被扼杀

3岁开始 孩子有了自己的思维
他们用各种方式去探索世界
但如果父母不断打断纠正 孩子的大脑会慢慢懒惰

常见的4种打压方式:

❌ “不要这么做” → 让孩子不敢尝试
❌ “你错了” → 让孩子害怕失败
❌ “我来教你” → 让孩子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
❌ “太糟糕了” → 让孩子觉得努力也没用

清华校长曾说:
“未来需要的是有创造力的孩子 而不是只会做题的孩子”

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
中国3-8岁儿童的创造力比美国同龄人高25%
但到高中 反而落后20%

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标准化教育
把孩子的灵性一点点消耗殆尽

03. 第二次精神死亡 6-10岁 孩子变得自卑

知乎上 有个问题
“小时候因为一个无心的错误被父母责骂的孩子有多少?”

❝ 写错题 妈妈就一巴掌拍过来 让我重写
❝ 扫地没扫干净 妈妈在一旁骂“什么事都做不好”
❝ 吃饭吃慢了被催 吃快了被骂没素质 怎么做都错

当父母频繁纠错 其实是在传递一个信息:
“你这不对 那也不对 你哪里都不好”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
6-10岁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期
这一阶段 如果孩子经常被否定
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够好 变得 自卑 内向 敏感

北京市某重点小学的心理健康普查显示
68%的焦虑症学生家长 存在过度纠错行为

太过“完美”的父母
带给孩子的 是没有温度的枷锁
让孩子一直活在自我否定里

04. 第三次精神死亡 10-14岁 孩子价值感缺失

一个真实案例

一个男孩小时候摔了一跤
父母嘲讽 “活该 叫你不听话”

小学时 忘带作业
母亲冷笑 “看吧 现在长记性了吧”

考试没考好
妈妈讽刺 “一天就知道玩 成绩能好吗”

10岁 他踢球受伤
父母还是冷嘲热讽 “吃苦头才知道长记性”

12岁 这个孩子被确诊 中度抑郁

父母疑惑:“怎么会这样?我们明明没做什么”

他们确实 “没做什么”
但他们一次次否定孩子 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最终 孩子完全失去了价值感

到了青春期
他们可能变得 极端叛逆 处处对抗
也可能陷入 严重的精神内耗 甚至抑郁

05. 纠错型父母 会让孩子活得越来越累

很多父母追在孩子身后 不断纠正
但你要知道——

❌ 纠正孩子的作业 不如让他自己总结错题
❌ 纠正孩子的习惯 不如给他时间去试错
❌ 纠正孩子的选择 不如相信他能承担后果

与其不停灭火
不如 给孩子一点喘息的空间

06. 允许孩子犯错 让他学会成长

🌱 孩子犯错后 依然要给予爱
孩子已经知道自己做错了
这时候的父母 应该用 温柔的方式 引导他改正

🌱 让孩子尝试 而不是一味挑剔
“天才少年”张霁 年薪201万进华为
他的父母 从小让他自己做决定
失败了 也不责备 只让他自己去总结经验

🌱 不做灭火型父母
不要每件事都想控制孩子
不要用情绪去“碾压”孩子

给孩子价值感 让他觉得 自己是有用的
让他学会 对自己负责 而不是依赖父母纠错

07. 教育的意义 不是纠正 而是培养孩子独立面对世界的能力

不要急着纠正孩子
不要总想让他变得“完美”

给他时间 让他经历该经历的事情
只有当他自己 真正意识到错误
才会真正地 成长

————————————
我们是Oasis Care 绿洲社区关怀服务中心,是一个自发性关怀团体,我们提供线上/线下陪谈关怀服务,若您需要我们的陪谈,关怀以及辅导服务,欢迎与我们联系。

#树洞 #解忧 #陪伴 #陪谈 #情绪疗愈 #心理健康小贴士 #自我成长 #情绪管理 #压力释放 #自我关怀 #内在平静 #正念练习 #疗愈心灵 #积极心理学
#亲密关系沟通 #倾听的力量 #情绪表达 #如何建立安全感 #情感陪伴 #家庭与自我平衡 #职场心理健 #友谊与支持 #有效沟通技巧 #治愈系谈心
#教育方式 #家庭影响 #纠错型父母 #如何培养自信的孩子 #允许孩子犯错 #真正的成长需要试错

《童年缺爱的人 一生都在戒这3种瘾》01.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父母不让吃零食 长大后拼命吃小时候不让买玩具 长大后疯狂收集小时候没新衣服穿 长大后天天买买买小时候缺爱 长大后在感情里拼命付出或者索取那些童年缺失的东西 成了我们一生的...
31/03/2025

《童年缺爱的人 一生都在戒这3种瘾》

01.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小时候父母不让吃零食 长大后拼命吃
小时候不让买玩具 长大后疯狂收集
小时候没新衣服穿 长大后天天买买买
小时候缺爱 长大后在感情里拼命付出或者索取

那些童年缺失的东西 成了我们一生的执念
于是 长大后有能力了
就拼命想满足小时候的自己

心理学上 这叫 “童年报复性补偿”
我们以为自己早就放下了
其实那些缺失 已经深入骨髓

02. 童年缺爱的人 一生都在戒这3种瘾

🌿 第一种:物质瘾

小时候东西少 现在疯狂买买买
买衣服 买包包 买好吃的
哪怕家里堆满了 还是忍不住下单

但买完的快乐 只有几秒
接着就是 空虚和自责

🌿 第二种:社交瘾

小时候缺少陪伴 长大后拼命社交
害怕被忽视 害怕被抛弃
即使累到透支 也不敢拒绝聚会

但越是拼命维系关系
心里反而越孤独

🌿 第三种:情感瘾

小时候不被重视 长大后在关系里拼命证明自己
对谁都掏心掏肺 但总是被辜负
付出再多 也无法真正填补内心的匮乏

以为自己在爱 其实是 在用爱交换存在感
但越是用力去爱 越容易失去自己

03. 为什么我们拼命补偿 却还是不快乐

因为童年缺失的 不是物质 而是爱

那些买不完的东西 参加不完的聚会 付出不完的感情
并不能真正治愈童年的遗憾

有些人一辈子 都在试图用外在填补内心
却一直填不满 因为真正的空缺 在心里

04. 想要和过去和解 你要学会4件事

🌿 第一 允许自己有这种需求
你小时候缺过 所以现在想补偿 没问题的
但你要明白 满足物质 不是解决内心问题的唯一方式

🌿 第二 看到真正的缺失
你真正缺的 不是东西 而是 被看见 被爱 被珍惜的感觉
问问自己 你需要的 真的是这些吗

🌿 第三 适当放过自己
不要用“我小时候没得到 所以现在必须补回来”来绑架自己
你已经是大人了 你可以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 第四 提升自我价值感
学会 自己照顾自己
让自己变得更有力量 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依靠

05. 过去无法重来 但未来可以选择

如果有一天 能回到小时候
请抱抱那个无助的小孩 告诉她——

“别怕 你长大后会好好爱自己”

虽然我们回不到过去
但我们可以 从今天开始 重新温柔地对待自己

————————————
我们是Oasis Care 绿洲社区关怀服务中心,是一个自发性关怀团体,我们提供线上/线下陪谈关怀服务,若您需要我们的陪谈,关怀以及辅导服务,欢迎与我们联系。

#树洞 #解忧 #陪伴 #陪谈 #情绪疗愈 #心理健康小贴士 #自我成长 #情绪管理 #压力释放 #自我关怀 #内在平静 #正念练习 #疗愈心灵 #积极心理学
#亲密关系沟通 #倾听的力量 #情绪表达 #如何建立安全感 #情感陪伴 #家庭与自我平衡 #职场心理健 #友谊与支持 #有效沟通技巧 #治愈系谈心
#童年创伤 #如何治愈自己 #童年缺爱 #报复性补偿 #学会爱自己 #成为自己的靠山

Address

16 Jalan Mutiara Emas 5/3
Johor Bahru
8110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Oasis Care 绿洲关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Oasis Care 绿洲关怀: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