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0/2025
#教學時示範動作好還是不好?
我有個原則,教學時盡量少做示範。以下是老師們更喜歡在教學時進行示範的一些原因:
他們的一些學生是視覺學習者。
有些學生是初學者,不知道姿勢的名稱。
有些學生是初學者,對身體的意識很差。
老師發現這比用 20 種不同的方式說同一件事要容易得多,直到學生最終明白他們要做什麼。
許多人在看到他們被要求展現的動作的視覺圖像時,會「表現」得更好。但是……我們真的希望學生「看表演」嗎?還是我們想創造一個空間,讓他們沉浸在自己的體驗中?我認為聆聽結合口令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很多人是視覺學習者,這是事實!但還有很多人只是還沒有學會如何將語言提示與他們的體驗連結,我認為花時間教他們這一點非常值得。
瑜珈初學者當然不會知道體位法的名稱!但是……我們的工作不是應該慢慢地、仔細地教導學生嗎?沒錯,向身體意識薄弱的人教授動作很有挑戰性。但我認為,這些學生尤其能從我們的關注中獲益,而不是從我們的示範中獲益。向學生演示我們希望他們做的事情比在描述中發揮創造力要容易得多。但是……我們應該只因為更容易就去做嗎?
我補充幾點我認為老師經常依賴示範教學的無意識原因:
它可以幫助老師避免因身體靜止不動時帶來的尷尬和脆弱。
讓某人複製形狀比向他們描述要容易得多。
#無需示範的教學可以發揮以下幾點重要作用
它迫使我們發揮創造力,更清晰地運用語言。一開始可能會很艱難,但隨著練習會越來越好。你運用語言的能力越嫻熟,你就能成為越優秀的老師。
它教導學生如何將語言與他們的運動體驗結合起來,我認為這有助於他們在墊子外獲得更具體的體驗。
當學生觀看我們示範時,他們的注意力會從個人經驗中轉移出來。我們需要學生的注意力向內,才能創造出我們所期望的那種深刻而有意義的改變。
如果我們用身體來教學,學生就會錯誤地認為姿勢最重要的是它的外觀。
在教學過程中,走動、坐下、蹲下和跪下比跳進和退出姿勢對我們的身體來說更健康。
我並不是說示範沒有價值。我是說它的價值遠低於實際使用的頻率。我不是嚴格的老師,也不是那種非黑即白的人,所以我永遠不會說像是(口頭提示)總是好的,而某些東西(動作示範)總是壞的。我想說的是,我認為很多老師過度使用肢體,而沒有充分使用清晰的語言提示,這就是為什麼她們不擅長口頭提示;他們練習得不夠。向學生展示動作而不是描述動作,這變成了他們的一種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