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erArt Therapy Studio

InnerArt Therapy Studio 一处回到内在赤子之心 自由安全涵容的艺术空间。
A sanctuary for revisiting the innocent core within,
an artistic realm that cradles freedom and security.

兩周前與夥伴們一起深入探索失落議題 #歷程性繪畫創作
27/08/2025

兩周前與夥伴們一起深入探索失落議題
#歷程性繪畫創作

工作坊活動紀錄: 三小時的藝術療癒體驗,每個人都帶走了一份獨一無二的「安心小夥伴」。在創作中,練習靜心與覺察,慢慢體會:安心,其實可以由自己守護。今天有位年輕女孩,家人提前把這場工作坊當作她18歲的生日禮物送給她。當她完成作品時,眼神閃爍著...
25/08/2025

工作坊活動紀錄:

三小時的藝術療癒體驗,
每個人都帶走了一份獨一無二的「安心小夥伴」。
在創作中,練習靜心與覺察,
慢慢體會:安心,其實可以由自己守護。

今天有位年輕女孩,
家人提前把這場工作坊當作她18歲的生日禮物送給她。
當她完成作品時,眼神閃爍著喜悅,
那一刻,能感受到:
藝術,不只是創作,更是一份心意的陪伴。

感謝從遠方趕來的夥伴們,
感謝每一位願意敞開心、靜下心的人,
因為有彼此的參與與陪伴,
這份療癒才更顯珍貴。

願安心與祝福,
安穩自在,
繼續在我們生命中流動、延伸。

Ps: 感謝海燕的邀請,為這次回馬最後一場工作坊劃上完美的句點。感恩🙏

#自我安頓 #安心小夥伴 #藝術療癒

 #自殺不是想死,  #而是想結束痛苦最近馬來西亞頻頻傳出自殺事件,讓人心疼。很多時候,有自殺念頭的人,真正想結束的並不是生命,而是內心深深的痛苦。自殺背後的心聲自殺念頭往往源自強烈的絕望感。有人可能因為生活壓力過重,有人可能因為人際孤立,...
21/08/2025

#自殺不是想死, #而是想結束痛苦

最近馬來西亞頻頻傳出自殺事件,讓人心疼。很多時候,有自殺念頭的人,真正想結束的並不是生命,而是內心深深的痛苦。

自殺背後的心聲
自殺念頭往往源自強烈的絕望感。有人可能因為生活壓力過重,有人可能因為人際孤立,也有人感到自己的存在是一種負擔。對他們而言,死亡看似是「逃離痛苦」的出口。 但事實上,他們真正渴望的,是「有人理解、有人陪伴」;是找到一個能讓痛苦減輕的方法。

媒體效應: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
當媒體或社群過度渲染自殺事件,或以細節化、浪漫化的方式報導時,可能會引起所謂的「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這種「模仿效應」會讓一些心理狀態脆弱的人,覺得自殺是一種「被理解」或「被看見」的方式,進而增加風險。

因此,我們更需要以謹慎的態度面對自殺報導,把焦點放在如何幫助需要的人,而不是在事件的細節上。

漣漪效應:留下來的人的痛苦

自殺帶來的影響,絕不僅限於當事人。家人、朋友、同學、同事,甚至社區,都會深受衝擊。他們可能陷入內疚、自責、憤怒與哀傷,這些都是「漣漪效應」的一部分。也因此,每一起自殺,都是整個社會需要一起面對與療癒的創傷。

我們能做的:
- 傾聽,先陪伴,不急著批判
- 主動關心身邊的人
- 鼓勵尋求專業協助
- 打破沉默,談論心理健康不是軟弱

請記得: #你並不孤單。 #勇敢求助, #就是一種力量。

#馬來西亞的自殺防治與心理求助資源

Befrienders KL
热线:03-7956 8144 / 03-7956 8145
时间:每天24小时

檀香爱心福利中心
热线:03-7971 5300 / 03-7981 5301
时间:星期日至五 8pm to 10pm

马来西亚生命线协会
热线:15995
时间:星期一至六 9:30am-1:30am(每天16小时)

Talian Kasih / 儿童防虐
热线:15999
时间:每天24小时

文桥辅导室
热线:017-203 9497
时间:星期一及五 9am-12pm, 1pm-4pm

马佛青心灯
热线:03-2022 5505
时间:星期一、四 8pm - 10pm,星期六 3pm - 6pm

马来西亚博爱辅导中心
热线:03-7785 5955
时间:星期二至六 9am-6pm

天熙关怀与辅导中心
热线:03-7727 7300
时间:星期四及五 12pm-2pm

把這些資訊傳給需要的人,或許能在最黑暗的時刻,帶來一線光 🌱

PS: 由于有些update的资料修改,所以特意整理了新的图,供大家收藏及分享。欢迎各大机构提供最新时间及资料,方便修改及UPDATE.

最新update資訊日期 :
21.08.25 - v1 , 23.08.25 - v2

資訊圖资料:中國報

社會愈浮躁,你越要安心。安心,不只是情緒的歸位,也是靈魂找到呼吸的節奏。拿起筆、沾上色彩、捏一塊黏土,把喧囂交給創作去消化,把心安放在能被自己擁抱的地方。
13/08/2025

社會愈浮躁,你越要安心。
安心,不只是情緒的歸位,
也是靈魂找到呼吸的節奏。

拿起筆、沾上色彩、捏一塊黏土,
把喧囂交給創作去消化,
把心安放在能被自己擁抱的地方。

《聽見沒說出口的愛》 哀傷失落藝術療癒三部曲  #工作坊記錄:  #用藝術, #傾聽心裡沒說出口的話在生命的起伏中,失落與哀傷往往猝不及防。愛來得熱烈,卻有時來不及說出口;道歉想開口,卻常卡在喉嚨裡;而告別,更是許多人最難面對的一課。以藝術...
05/08/2025

《聽見沒說出口的愛》
哀傷失落藝術療癒三部曲 #工作坊記錄:


#用藝術, #傾聽心裡沒說出口的話
在生命的起伏中,失落與哀傷往往猝不及防。
愛來得熱烈,卻有時來不及說出口;道歉想開口,卻常卡在喉嚨裡;而告別,更是許多人最難面對的一課。

以藝術創作作為媒介,為這段旅程打開一扇溫柔的門。 透過繪畫、書寫、手作與身體感知,讓每一份難以言說的情緒,有機會被承接、被看見。在安全的空間裡,你可以不用解釋,也無需完美,只需允許自己真實表達,並慢慢看見內在的力量與可能。

。 。 。 。 。 。 。 。 。 。 。。

道愛:愛,要說出口嗎?

炭筆開啟愛的表達。
濃烈的黑與柔和的灰,
像極了未說出口的情感:
有些厚重如壓抑的牽掛,
有些輕盈如溫柔的擁抱。
在創作的過程中,愛終於有了形狀,也有了出口。


道歉:對不起,能換來什麼?
關係修補與寬恕練習

面具創作,
觸碰關係中的裂痕與未竟的道歉。
有人將愧疚與羞恥放進色彩裡,
有人終於對自己說了第一聲抱歉。
當情緒被放進作品裡,
道歉不再只是沉重的負擔,
而是修復與擁抱自己的契機。

道別:告別的練習

安心盒 安放思念與遺憾。
未盡的話語、無法放下的名字,
被安全地放進作品中。
當盒蓋合上的那一刻,
心中出現了一絲空間:
可以想念,但也可以繼續生活下去。

#療癒的意義

藝術療癒的重點,
不在作品的美感,
而在於創造一個承接情緒的空間:
一個允許靜默、允許流淚、
允許安靜陪伴自己的地方。

藝術讓情緒能被溫柔看見,
也讓生命有繼續前進的力量。

Ps: 感謝 富貴集團 生命咖啡馆 Life Cafe 的邀約及三場參與的夥伴,與大家共度了三場心與心愛的連結 。也謝謝fui wah 及月圓的協助。

#聽見沒說出口的愛 #哀傷療癒 #藝術療癒 #道愛 #道歉 #道別 #情感陪伴 #失落療癒 #用藝術陪伴自己 #療癒空間 #生命教育 #生命咖啡馆

今天早上沒有課,走到草地上,脫下鞋,赤腳踩在微濕的草上,腳底的觸覺被喚醒。涼意、粗糙、柔軟交織,提醒著身體與大地的連結。一些研究指出,接地氣(Earthing)有助於降低壓力、調節身體的自律神經,讓緊繃的情緒慢慢舒展,甚至能改善睡眠與增強免...
31/07/2025

今天早上沒有課,
走到草地上,
脫下鞋,赤腳踩在微濕的草上,
腳底的觸覺被喚醒。
涼意、粗糙、柔軟交織,
提醒著身體與大地的連結。

一些研究指出,接地氣(Earthing)有助於降低壓力、
調節身體的自律神經,
讓緊繃的情緒慢慢舒展,
甚至能改善睡眠與增強免疫。

這是一種簡單卻溫柔的療癒方式,
讓心安靜,
讓身體找到自己的節奏。

早安,夥伴們,
今天也給自己一份踏實的連結。

#接地氣 #傾聽身體的聲音 #身心調頻

✨ 兩天實體【 #兒童藝術育療陪伴初階課程】圓滿完成 ✨這兩天除了理論與實務教學分享外,我們也透過體驗式活動,讓夥伴們在創作與對話中,練習 覺察自己的感受,並 嘗試同理他人的情緒與需要。當每一個筆觸、色彩、線條與形狀落下,不只是技法的練習,...
30/07/2025

✨ 兩天實體【 #兒童藝術育療陪伴初階課程】圓滿完成 ✨

這兩天除了理論與實務教學分享外,
我們也透過體驗式活動,讓夥伴們在創作與對話中,
練習 覺察自己的感受,並 嘗試同理他人的情緒與需要。

當每一個筆觸、色彩、線條與形狀落下,
不只是技法的練習,而是一次次與自己對話、
也與他人的世界輕輕相遇。

兩天的共學,是一場 教學相長的旅程,
在創作與傾聽中,我們看見彼此的用心與願意靠近的勇氣。

謝謝每一位夥伴的真誠投入與細膩感受,
讓這堂課,不只是一場學習,更是一段溫柔的療癒經驗。

課程結束時,看著大家帶著屬於自己的小作品與微笑離開,
那種靜靜流動的暖意,像一盞燈,
提醒我們: 陪伴的力量,其實一直都在。

Ps:感謝大家對藝術育療的支持與熱情,
進階班明年一定會繼續安排,期待與你再次相遇。

#藝術育療 #兒童陪伴 #覺察與同理 #藝術療癒 #陪伴的力量 #教學相長 #療癒之旅

長時間的傾聽與陪伴,使他習慣成為別人的支撐,卻也逐漸忘記,自己同樣需要被擁抱、被照顧。當情緒如潮水般湧上時,他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期待著:要堅強、不掉淚、永遠能給出力量。這一刻的覺察提醒他,「允許」是生命正在教他的課題:允許自己的軟弱,允許...
24/07/2025

長時間的傾聽與陪伴,使他習慣成為別人的支撐,
卻也逐漸忘記,自己同樣需要被擁抱、被照顧。

當情緒如潮水般湧上時,他才發現,
原來自己一直期待著:
要堅強、不掉淚、永遠能給出力量。

這一刻的覺察提醒他,
「允許」是生命正在教他的課題:
允許自己的軟弱,允許自己被接住,
也允許別人還沒有準備好允許的部分。

因為擁抱自己,不只是善待自己,
更是對世界最溫柔的開始。

#助人工作者的覺察
#擁抱內在小孩

回到馬來西亞後,陸續與幾位長年耕耘於輔導與心理治療領域的朋友見面,每一次的交流都帶來豐富的啟發,亦促使我重新思考自身在助人專業中的位置與責任。前日與一位十多年前那時我還在marketing & advertising行銷與活動企劃領域共事的...
17/07/2025

回到馬來西亞後,陸續與幾位長年耕耘於輔導與心理治療領域的朋友見面,每一次的交流都帶來豐富的啟發,亦促使我重新思考自身在助人專業中的位置與責任。

前日與一位十多年前那時我還在marketing & advertising行銷與活動企劃領域共事的舊識重逢,當年我們在市場與創意專案中協作,如今他已轉向心理助人領域。從他多年前個人生命的轉折經驗出發,走進社會服務的第一線。他的轉變歷程與堅持投入,令人敬佩,也讓我深深感受到專業轉向背後所蘊含的生命動能。

這次的會面,亦有另外兩位他的朋友,其中一位為華小輔導老師。我們深入討論了馬來西亞當前教育現場的心理健康挑戰,從輔導制度、資源配置,到學生心理困境的表現與介入策略。這場對話意識到,自己對本地教育體系與實務處境仍有許多理解上的空白,也提醒我,跨文化的助人工作必須建立在對在地脈絡的尊重與學習上。

過程中,我們彼此分享在不同助人領域中的實務經驗,包括學校輔導、遊戲治療、藝術治療與社區介入等。這場對話不僅是經驗交流,更是專業間的知識融合與視野擴展,也再次印證:心理健康促進的實務工作,需要不同專業之間的互相支援與合作。

離開前去參觀了這位朋友目前設置的療癒空間「藝遊療室」。這是一個融合藝術與遊戲治療的場域,承載著對兒童主體的高度尊重與對治療關係的深刻理解。他分享如何透過創意遊戲結構,引導孩子表達未竟情感、整合內在經驗,進而重建安全感與自我效能。

在他的敘述與實務分享中,我感受到的不僅是介入技巧,更是一種深層的專業態度:敏銳的觀察力、對情緒訊號的回應力、以及穩定溫和的陪伴姿態。這些都讓我再次體認到:當藝術與遊戲被置於一個具備結構與情感承載力的療癒場域中,它們不僅是表達的媒介,更是情緒調節、關係重建與心理修復的有效容器。

作為心理助人者,我們持續在關係中學習,以尊重與回應去接住每一份情緒與故事。藝術與遊戲讓那些語言尚未能觸及的情感得以具象化,讓療癒過程變得柔韌、深刻且充滿人性。真正的療癒力,來自專業知能的持續精進,也來自療癒關係中,那份以生命回應生命的真誠相遇。

P.S. 當天也收穫一份溫暖的小禮物:一隻小恐龍🦖。簡單卻真摯,彷彿映照著孩子在治療關係中感受到的安全與信任,那是無聲卻深刻的連結與承接。

#兒童 #陪伴 #藝術治療 #遊戲治療

15/07/2025

這是多年前帶領的一場哀傷與失落的藝術療癒工作坊。
在兩天的陪伴中,我們一起連結那份尚未說完的愛,
一段延續的旅程。。。。

哀傷需要一個空間,
一個被看見、被聽見,能被輕輕觸碰的空間。
讓那些停滯的情緒與未竟的對話,有機會再次流動,重新被整合。

#陪你走在失落海岸線
#喪親藝術撫慰工作坊
#藝術撫慰
#連接哀傷連接愛


P.S. 影片片段為第一天的「啟航」時段:
夥伴們懷抱著愛與思念,緩緩航向那片名為「失落」的海域,
讓思念流動,讓哀傷找到方向……

影片已得到夥伴們的允許刊登— Raymous Wong . Art Therapist 黃俊勇 藝術治療師

~~~~~~~~~~~~~~~~~~~~~~~~~~~~~~~~~~~~~~~~~~~~~~~~~~
以下是與哀傷失落探索有關的工作坊
歡迎把資訊傳給有需要探索的朋友(無需藝術創作基礎)

1.《 #听见没说出口的爱》 #哀伤失落艺术疗愈三部曲
3场工作坊
7月20日 - 上午 10am - 1pm
8月2日 - 下午2pm - 5pm
8月3日 - 下午2pm - 5pm
對象:喪親者半年以上,想探索生命中的失落哀傷
地点:吉隆坡富贵生命馆 Nirvana 2
报名链接: https://forms.gle/LWgQaFyaVgSgG2Pd6

2. Inner Peace Centre《 #失落療遇》 #歷程性繪畫工作坊
日期:16/08 - 17/08(2天)
時間:9.30am-4.30pm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16733697261456&set=a.442861221315376
對象:以歷程性繪畫探索生命中的失落哀傷

【AK Express✈️】香港工作坊場次
#歡迎來自香港的朋友加入, #也歡迎大家分享給可能有興趣的朋友喔!

3.《 #在流沙中唱著歌》 #體驗工作坊 🇲🇾🇭🇰
日期:29.08.25(星期五)
時間:6.45pm-9.45pm
地点:Dream Impact (九龍長沙彎道760號4樓C室)

4. 《 #失落一角: #失落哀傷藝術探索》 #實務工作坊 🇲🇾
日期:30.08.25(星期六)
時間:2.00pm-5.00pm
地点:Dream Impact (九龍長沙彎道760號4樓C室)
报名资讯: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G5FWeM9x1/
查詢及報名:FB/IG 鄺文傑 KWONG Man Kit, Aleck - 表達藝術治療師 Expressive Arts Therapist

Address

2-2, Level 2, Jalan Kuchai Maju 10, Kuchai Entrepreneurs Park, Off Jalan Kuchai Lama Kuala Lumpur
Kuala Lumpur
5800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InnerArt Therapy Studio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InnerArt Therapy Studio: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