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纪念馆

天马纪念馆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天马纪念馆, Funeral service & cemetery, Jalan Seri Ehsan 9 Bandar Kepong, Kuala Lumpur.

天马纪念馆🐎

全马规模最大并可媲美五星级酒店的一站式殡仪服务中心、追思纪念馆和骨灰塔,毗邻吉隆坡甲洞义山,占地约5英亩,永久地契地段,建筑面积达120万平方尺 🏗️🌇

✨楼高15层
✨包含三层可容纳1000个停车位的室内停车场
✨14间各可容纳近300位宾客的豪华追思礼堂,
✨一层祈福大堂
✨两座9个楼层的灵骨塔

天马纪念馆秉持“人人可负担”的优质殡葬服务理念,也打破对殡葬服务刻板印象,创造结合人文教育的甲洞新地标。🤵🏻🤵🏻‍♀️

地藏王菩萨已经飘扬过海来到了天马纪念馆!经过数十天技工们用心合力组建,巧在地藏王菩萨诞辰日前一天完成!感恩☺️🙏今天是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王菩萨的诞辰。这个日子并非指菩萨降生于人世的具体日期,而是佛教为了纪念这位发下宏大誓愿的菩萨而设立的殊...
21/09/2025

地藏王菩萨已经飘扬过海来到了天马纪念馆!经过数十天技工们用心合力组建,巧在地藏王菩萨诞辰日前一天完成!感恩☺️🙏

今天是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王菩萨的诞辰。这个日子并非指菩萨降生于人世的具体日期,而是佛教为了纪念这位发下宏大誓愿的菩萨而设立的殊胜日,更是对一种伟大精神的纪念和赞颂。

地藏王菩萨的名字本身就蕴含了他的大愿:
“地藏”意为如同大地一样,含藏着无量善根种子和功德宝藏,能救度一切众生。

他的尊号是“大愿地藏王菩萨”,与观音菩萨的“大悲”、文殊菩萨的“大智”、普贤菩萨的“大行”并称。

地藏菩萨的前世之一:婆罗门女救母
这个故事出自佛教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地藏菩萨宏大誓愿最著名的体现之一。
1. 背景: 在久远劫前,有一婆罗门女(地藏菩萨的前世),她聪慧善良,虔诚信仰三宝。然而,她的母亲却不信因果,常常讥讽诽谤佛法。
2. 变故: 母亲死后,因其生前罪业,魂堕无间地狱。婆罗门女知悉后,悲痛欲绝。她变卖了所有家产,用这些钱财广泛供养佛寺、佛像,为母亲祈福积德。
3. 至诚感天: 她的孝心与虔诚感动了佛。有一天,她在佛寺供养时,佛现身指引她,告诉她若想知母亲去处,需回家端坐念佛名号。
4. 神游地狱: 婆罗门女依教奉行,以无比的至诚心念佛,其神识竟因此来到了地狱业海。她遇到一位鬼王(无毒鬼王),鬼王被她感动,告诉她因为她的至孝和功德,她的母亲以及其他地狱罪人已经脱离地狱,转生天道。
5. 发下大愿: 亲眼目睹地狱众生所受的无量苦难后,婆罗门女在佛前立下震撼宇宙的宏大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这就是地藏王菩萨最根本、最核心的誓愿。他发愿要救度一切苦难众生,尤其是地狱中的众生,只要还有一个众生在受苦,他就永不成佛。

所以,地藏菩萨诞辰的核心,在于纪念他那“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无私大愿和“婆罗门女救母”所体现的至孝精神。

#地藏王菩萨诞辰
#天马纪念馆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的鬼节或七月半。中元节的节名来源于道教,佛教称为盂兰盆节,尽管有着浓厚的道、佛两教色彩,但中元节的最初来源,却带有深刻的儒家印迹。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日。它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是古代...
06/09/2025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的鬼节或七月半。中元节的节名来源于道教,佛教称为盂兰盆节,尽管有着浓厚的道、佛两教色彩,但中元节的最初来源,却带有深刻的儒家印迹。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日。它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是古代的“孝亲节”,偏重于情感上对祖先感谢与追思。

古代在孟秋即农历七月时,天子以新收成的五谷,进献于宗庙,称之为“尝新”、“秋尝”、“荐新”,以报答神鬼与祖先的荫庇。后来在南北朝时,随佛教盂兰盆会和道教地官赦罪说法的盛行,逐渐变成超度、施食孤魂野鬼的鬼月、鬼节。

佛教徒在佛欢喜日供养众僧,以功德回向父母,称为盂兰盆法会,后来这天就有了盂兰盆节的名称。这天在道教又是中元地官宝诞,是地官大帝赦罪的日子,除原有的祭祖习俗外加入祈求地官大帝赦免祖先亡魂之罪,并由个人的祖先扩大至一切亡魂。道教为祖先及亡魂祈求赦罪与佛教作功德令累世父母祖先解脱的仪式目的相似,且同样符合东亚传统的孝道,于是佛、道的习俗结合起来。

由于道教的地官赦罪日同时也是祭祀一切亡灵的日子,佛教法会中的施众僧又被演变为施饿鬼仪式,后来民间就相传那一天地府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被释放出来,由冥间大神面燃大士管理。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到家中神主牌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四处徘徊找食物。基于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惠及众鬼的思想,人们纷纷在七月,举行设食祭祀、诵经作法等“普渡”、“施孤”布施活动,以普遍超渡孤魂野鬼,防止祂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这一天会有普渡的习俗,称为中元普渡,后来民间更发展为盛大的祭典,同时结合佛教、道教思想和仪式,称为盂兰盛会、盂兰胜会、中元法会、中元建醮等 。

捣衣惊此月,乡梦起秋砧。
况值盂兰节,谁无寸草心。
金钱资佛曾,香钵趁禅林。
复想家堂荐,遥遥泪满襟。
中元节过长寿庵感怀 明·李之世

#天马纪念馆
#中元节

马来西亚🇲🇾独立68周年🎉Wishing all Malaysians a meaningful Merdeka Day.May the values of unity, integrity, and progress guide us f...
31/08/2025

马来西亚🇲🇾独立68周年🎉
Wishing all Malaysians a meaningful Merdeka Day.
May the values of unity, integrity, and progress guide us forward.

祝愿,我们的国家国泰民安、繁荣昌盛;人民团结一致,幸福安康。

From all of us at TIANMA ❤️

#天马纪念馆
#国庆日

30/08/2025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是民间俗称的“鬼节”。在这一天,许多地方都会举行普渡的仪式,祭拜好兄弟,祈求平安。小时候我对普渡充满好奇,总觉得既神秘又庄重。✨✨🪷🪷

普渡的那天,家家户户会准备丰富的供品,水果、饼干、饭菜,还有成堆的纸钱。大人们把桌子摆到门口,点上香火和蜡烛,然后把供品一一摆好。看着桌子上五颜六色的水果和糕点,我总觉得像是一场特别的宴会,只是宴会的宾客我们看不见。🍎🍊🍌🙏🏻🙏🏻

在祭拜的过程中,大人们会焚香祈祷,请好兄弟来享用供品,也祈求他们不要打扰阳间的人。等到仪式结束,纸钱会被焚烧,火焰腾起时,映照着夜色,就像是送去给另一边的世界。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庄严与神秘,仿佛真的有一条看不见的通道,把我们的心意送到阴间。🙏🏻🙏🏻🙏🏻🪷🪷

随着年龄增长,我慢慢理解了中元普渡的意义。它不仅是对好兄弟的安抚,更是一种劝人行善的方式。普渡是布施,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分享。虽然受益的对象是无形的孤魂野鬼,但背后传达的是“好事与人同分享”的精神。🪷🪷🪷

如今,每到中元节,我依然会和家人一起准备供品。看着香烟袅袅升起,我心中充满了宁静。中元普渡让我明白,尊重与感恩不仅是对祖先的怀念,也是对世界的一份善意。‼️‼️🪷🪷🪷

中元节普渡,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提醒我们,即使面对看不见的世界,也要怀着善念,懂得布施与感恩。这份温情与庄重,将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中元节 #普渡 #普渡众生 #天马纪念馆 #合家平安 #生意兴隆

天馬紀念館🪷 打椿與地基工程✅ 三層的停車場🅿️工程完成✅五層的群樓水泥與鋼結構工程✅第六樓層水泥與鋼結構工程施工中🏗️請大家一起来見證天馬紀念館的進展,期待’人人可負擔‘的星级殡葬服務。 #天馬紀念館 集“殯儀服務、追思紀念館和靈骨塔”為...
21/08/2025

天馬紀念館🪷

打椿與地基工程✅
三層的停車場🅿️工程完成✅
五層的群樓水泥與鋼結構工程✅
第六樓層水泥與鋼結構工程施工中🏗️

請大家一起来見證天馬紀念館的進展,
期待’人人可負擔‘的星级殡葬服務。

#天馬紀念館 集“殯儀服務、追思紀念館和靈骨塔”為一體,總樓高15層。🌇

#天馬紀念館
#天马纪念馆
#城市室内塔葬墓园

#甲洞義山
#殯葬服務

Address

Jalan Seri Ehsan 9 Bandar Kepong
Kuala Lumpur
521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天马纪念馆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天马纪念馆: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