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堂中醫診所 Holistic Wellness TCM Centre

健康堂中醫診所 Holistic Wellness TCM Centre 台灣資深中醫師團隊親自看診
婦科可預約女醫師
遠道民眾電話預約,可免?

中醫內科 診治項目
呼吸系統:
感冒、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哮喘、慢性咽炎、咳嗽。
腸胃消化系統:
胃痛、腹脹、慢性腹瀉、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便秘、痔瘡、食慾不振、腹痛、便血。慢性肝炎、肝硬化、肝機能異常。
泌尿系統:
水腫、急慢性腎炎、頻尿、尿失禁、血尿。
心臟血管系統:
高血壓、末稍循環障礙、心悸、心臟無力等。
內分泌系統:
糖尿病、甲狀腺機能障礙、高血脂、肥胖、骨質疏鬆、發育不良、代謝症候群。
風濕免疫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痛風等。
神經系統:
頭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煩躁、顏面神經麻痺、眩暈、耳嗚、中風後遺症。
癌症:
西醫放射線療法或化學療法後輔助治療以及體質調理。

中醫婦科 診治項目
經:
月經提前或量少、月經延後或量多、月經週期不規則、閉經、痛經、崩漏、 經前症候群等。
帶:
白帶、骨盆腔發炎等。
胎:
不孕症、安胎、產前諮詢等。
產:
坐月子、產後乳汁不足、產後諮詢等。
其他:更年期障礙、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多囊性卵巢、乳房腫瘤、乳腺炎、 陰部搔癢、子宮脫垂、美容保健等。

中醫美容、減重、塑身。

中醫兒科 診治項目
呼吸系統:
感冒、流行性感冒、腸病毒、咳嗽、氣喘、過敏性鼻炎。
消化系統:
口瘡、口臭、嘔吐、便秘、腹痛、營養不良、肥胖、腹瀉、厭食。
腎泌尿系統:腎病症候群、急慢性腎炎、急慢性腎衰竭、水腫、頻尿、遺尿、夜尿等。
其他:
多汗症、夜啼、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濕疹、風疹塊、發育遲緩、 體弱多病、注意力不集中、青春痘等。

三伏貼:
小兒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氣喘、異位性皮膚炎之穴位敷貼。


中醫 (皮膚) 外科 診治疾病項目範圍
青春痘、濕疹、皮膚癬、疔瘡腫毒、香港腳、黑斑、白斑、肝斑、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皮膚炎、蕁痲疹、脂漏性皮膚炎、汗疱疹等等。
本院以內服中藥為主,但亦備有外治法之純中藥藥膏(如:紫雲膏)以及方便的即飲包,嘉惠不方便在家熬煮煎劑的民眾。

針灸科 診治項目
疼痛症:
關節炎、風濕痛、頭痛、牙痛、肩痛、五十肩、腕痛、手足麻木、腰痛、 急性扭傷、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其他神經肌肉痛、扭傷、落枕等。
耳鼻喉疾患:
耳鳴、耳聾、急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急性扁桃腺炎、慢性鼻竇炎等。
呼吸系統疾患:
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氣管炎、咽喉炎、氣喘等。
消化系統疾患:
胃灼熱感、腹瀉、便秘、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胃痛、胃下垂、十二指腸潰瘍、食慾不振等。
神經精神疾患:
失眠、神經衰弱、焦慮、顏面神經麻痺等。
心臟血管疾病:
中風後遺症、高血壓、心悸、心律不整等。
皮膚疾患:
青春痘、脂漏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皮膚搔癢症、乾癬等。
婦科疾患:
痛經、閉經、陰道炎、子宮脫垂、月經不調、白帶、不孕症等。
泌尿系統:
攝護腺肥大、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

其他:夜尿、減肥、戒菸、戒酒、假性近視

急慢性扭挫傷:
踝扭傷、膝挫傷、腰扭傷、落枕、腕扭傷、指關節挫傷等。
肌腱炎:
網球肘、高爾夫球肘、媽媽手、腱鞘炎、腕隧道症候群等。
關節病變:
退化性關節炎、痛風、五十肩、滑液囊炎及各種關節疼痛等。
疼痛症:
急慢性腰痛、急慢性背痛、腰椎間盤突出、頸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頸椎綜合症、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肋間神經痛及運動傷害、慢性肌肉勞損等。

 #旋前圓肌症候群前臂疼痛難忍,拇指麻木感越來越嚴重,握力也越來越弱。”一名45歲、慣用右手的女性行政助理,因右前臂進行性不適6個月就診。她描述疼痛為前臂近端掌側(前部)的深部酸痛感,反覆進行旋前和旋後運動(例如,使用螺絲起子、從重鍋中倒水...
01/09/2025

#旋前圓肌症候群

前臂疼痛難忍,拇指麻木感越來越嚴重,握力也越來越弱。”

一名45歲、慣用右手的女性行政助理,因右前臂進行性不適6個月就診。她描述疼痛為前臂近端掌側(前部)的深部酸痛感,反覆進行旋前和旋後運動(例如,使用螺絲起子、從重鍋中倒水)會加劇疼痛。她也自訴拇指、食指和中指出現麻木和感覺異常(刺痛)。
最近,她發現自己在完成一些需要精細運動技能的任務時出現了顯著困難,例如扣襯衫紐扣和寫字。由於握力下降,她曾多次掉落咖啡杯。她否認頸部疼痛、近期外傷或對側手部類似症狀。

風險因素:
重複性內旋/外旋:她的工作涉及大量資料輸入和頻繁歸檔厚重的裝訂手冊,這需要強大的內旋運動。
解剖變異:(理論上的,但一種常見的 RF)淺屈肌的潛在纖維帶或緊密的腱弓。
肌肉肥大:由於重複使用,旋前圓肌本身可能會肥大。

身體檢查:
檢查: 與左手相比,右手的魚際隆起有輕微但明顯的萎縮。
觸診:前臂近端旋前圓肌肌腹深部觸診有壓痛。腕掌側橫紋處(腕管上方)無壓痛。

鑒別:PTS 與 CTS - 萎縮、麻木和關鍵區別因素
本案例展現了旋前圓肌症候群 (PTS) 的典型表現,並凸顯了其與更常見的腕隧道症候群 (CTS) 的關鍵差異。兩者之所以容易混淆,是因為兩者都涉及正中神經受壓,但受壓部位不同。

1. 關鍵的解剖學差異:
CTS:腕部僵硬的腕管內發生壓迫
PTS:壓迫發生在前臂近端,通常位於旋前圓肌或淺屈指肌纖維弓下。

2. 疼痛的性質和刺激動作:
旋前圓肌症候群 (PTS) 疼痛:疼痛,局部位於前臂近端,並因反覆旋前/旋後而加劇。旋前肌壓縮試驗等激發試驗呈陽性,而腕部 Phalen 試驗和 Tinel 試驗呈陰性。

3. 運動參與:
CTS:僅影響手腕遠端的肌肉(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短屈肌淺部)。
旋前圓肌症候群 (PTS):也可能影響旋前圓肌(儘管無力可能被旋前方肌掩蓋)、橈側腕屈肌、淺指屈肌,以及受前骨間神經支配的肌肉(拇長屈肌、食指/中指深指屈肌、旋前方肌)。

#治療
1, 疼痛管理
活動調整與休息:避免重複內旋、抓握和手肘屈曲;工作場所人體工學。
夾板:長臂夾板(肘部 90°,前臂中立),尤其是在夜間或在加重任務期間。
2, 物理/職能治療:
方式:超音波、離子電滲透療法、軟組織動員。
伸展:旋前圓肌和前臂屈肌。
加強:疼痛消退後,肩膀/肩胛骨穩定器。
3, #中醫針灸治療
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 中醫認為,旋前圓肌症候群是因局部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所致。針灸可以刺激相關穴位,如手三里、曲池、合谷等,從而疏通經絡,促進局部氣血循環,減輕肌肉和神經的壓力。
放鬆肌肉,緩解痙攣: 針刺旋前圓肌及其周圍的阿是穴(痛點),可以使緊張的肌肉得到放鬆,減輕對正中神經的壓迫。這有助於緩解疼痛和麻木感。
消炎止痛,調節神經功能: 灸法(如艾灸)和電針可以產生溫熱效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並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此外,針灸還能調節神經功能,幫助受損的神經恢復正常傳導功能。
4, 藥物治療
用於緩解疼痛/發炎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皮質類固醇注射(診斷+治療)。

14/08/2025

全新英文養成課|連結在評論區👉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針對六種常見蟹類(花蟹、藍花蟹、青蟹、松葉蟹、大閘蟹、皇帝蟹)進行分子分析,並從64位蟹過敏患者的血清中識別出11種致敏原,其中8種為首次發現。主要致敏原: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與精胺酸激酶(Arg...
28/07/2025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針對六種常見蟹類(花蟹、藍花蟹、青蟹、松葉蟹、大閘蟹、皇帝蟹)進行分子分析,並從64位蟹過敏患者的血清中識別出11種致敏原,其中8種為首次發現。

主要致敏原: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與精胺酸激酶(Arginine kinase)在所有蟹類中普遍存在,致敏率高。

特異性過敏:部分患者僅對特定蟹類過敏,顯示蟹過敏具有個體差異。

皇帝蟹獨有致敏原:蘋果酸脫氫酶(Malate dehydrogenase),已註冊為Para c 11,致敏率達41.4%。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international/2025/07/28/750192?fbclid=IwY2xjawL0Ok1leHRuA2FlbQIxMABicmlkETE1WUM5V1RlNTZRTzVwM016AR4soa9y14ZgaLTqmIzURCe16a3JpVqYYly7RAmbHpV6TBRxUzf_1Zeqh22kdA_aem_qe8j3opjvE1kRU3KlHKjmg

(香港28日讯)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周一公布最新研究,分析市面上6种最常食用的蟹,测试出11种与蟹过敏相关的致敏原,其中8种致敏原更是首次发现。相关研究可助海鲜过敏患者避免进行不必要的接戒口行为。香港中通社报导...

27/07/2025

🍠 抗性澱粉是什麼?
抗性澱粉是不易被小腸消化吸收的澱粉類,會進入大腸被微生物發酵,產生有益的短鏈脂肪酸(如丁酸)。
✅ 抗性澱粉的主要優點
💡 改善腸道菌群
📉 穩定血糖
📏 提升飽足感、幫助控制體重 延緩胃排空,減少胰島素波動
🔬 促進胰島素敏感性,抗發炎、保護腸道黏膜
🧠 類型簡介與飲食來源
RS1 | 被植物細胞壁包住,不易消化 | 全穀、小米、粗糧 |
RS2 | 本身結構抗酶分解 | 生馬鈴薯、青香蕉 |
RS3 | 加熱後冷卻澱粉重組 | 回鍋飯、冷麵包、冷義大利麵 |
RS4 | 化學改造澱粉 | 特殊工業澱粉(多見於加工食品) |
抗性澱粉備餐流程
食材選擇 → 加熱煮熟 → 放涼冷藏 → 溫和回溫食用
Choose Ingredient → Cook/Boil → Cool & Refrigerate → Gently Reheat
↓ ↓ ↓ ↓ ↓ ↓ ↓ ↓ ↓ ↓ ↓ ↓ ↓ ↓ ↓ ↓ ↓ ↓ ↓ ↓
Step 1️⃣: 選擇含抗性澱粉的食材
Select Resistant Starch-Rich Foods
▸ 白米、馬鈴薯、糙米、青香蕉、麵包、燕麥
Step 2️⃣: 加熱熟化澱粉
Cook to Gelatinize Starch
▸ 蒸、煮、烘烤均可,但需完全煮熟
Step 3️⃣: 冷藏促進重組
Cool & Promote Retrogradation
▸ 放涼後冷藏至少12小時,生成RS3抗性澱粉
▸ 確保密封、避免水分回滲
Step 4️⃣: 溫和加熱享用
Gentle Reheat Before Consumption
▸ 微波1分鐘以內、隔水加熱、烤箱低溫回溫
▸ 避免高溫濕蒸破壞結構
Step 5️⃣: 配餐建議
Meal Pairing Tips
▸ 配搭蛋白質/脂肪 → 降血糖波動
▸ 可加入益生菌(如優格)→ 腸道友善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Omega-6 是人體必需脂肪酸之一,但現代飲食中往往攝取過多,可能導致發炎反應。建議 Omega-6 與 Omega-3 的攝取比例維持在 4:1 或更低。
18/07/2025

Omega-6 是人體必需脂肪酸之一,但現代飲食中往往攝取過多,可能導致發炎反應。建議 Omega-6 與 Omega-3 的攝取比例維持在 4:1 或更低。

12/07/2025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data from May 2025, the predominant circulating COVID-19 variant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cluding Malaysia, are JN.1 and B.1.1.529 (Omicron sub-variant).

The symptoms caused by these new variants are generally similar to other Omicron sub-variants, primarily affecting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Common symptoms include:
* Fever
* Coughing
* Sneezing
* Runny nose
* Headaches
* Sore throat
* Fatigue
* Muscle aches
* Loss of taste or smell
* Nausea or vomiting
* Diarrhea

Seek immediate medical attention if you experience severe symptoms such as:
* Difficulty breathing or shortness of breath
* Chest pain or pressure

While most people infected with the COVID-19 virus will experience mild to moderate respiratory illness, older individuals and those with underlying medical conditions lik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abetes,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and cancer are more likely to develop serious illness.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12/07/2025

根據2025年5月的最新資料,在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西太平洋地區,目前主要的COVID-19流行病毒株為 JN.1 和 B.1.1.529 (Omicron 亞變種)。

這些新變種病毒株引起的症狀與其他Omicron亞變種大致相似,主要影響上呼吸道。常見症狀包括:
* 發燒 (Fever)
* 咳嗽 (Coughing)
* 打噴嚏 (Sneezing)
* 流鼻水 (Runny nose)
* 頭痛 (Headaches)
* 喉嚨痛 (Sore throat)
* 疲勞 (Fatigue)
* 肌肉痠痛 (Muscle aches)
* 味覺或嗅覺喪失 (Loss of taste or smell)
* 噁心或嘔吐 (Nausea or vomiting)
* 腹瀉 (Diarrhea)

如果出現以下嚴重症狀,請立即就醫:
呼吸困難或氣促 (Difficulty breathing or shortness of breath)
胸痛或胸口緊迫 (Chest pain or pressure)

雖然許多人感染COVID-19後症狀輕微至中度,但老年人及患有基礎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癌症)者更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請立即前往醫療院所尋求進一步治療。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09/07/2025
🧓 老人心衰的常見症狀心悸、氣短:稍微活動即喘,心跳不穩臉色蒼白或黯淡:陽虛血弱所致四肢冰冷、怕冷:心陽不足,血液循環差下肢浮腫、臍下悸動:水氣停滯,腎陽虛弱夜間咳嗽、不能平臥:水飲上逆,肺心功能失調
09/07/2025

🧓 老人心衰的常見症狀
心悸、氣短:稍微活動即喘,心跳不穩
臉色蒼白或黯淡:陽虛血弱所致
四肢冰冷、怕冷:心陽不足,血液循環差
下肢浮腫、臍下悸動:水氣停滯,腎陽虛弱
夜間咳嗽、不能平臥:水飲上逆,肺心功能失調

08/07/2025

2025年度 三伏日
初伏:7月20日
中伏:7月30日
末伏:8月09日
2025年 夏季三伏貼 日期
1、伏前預熱灸 時間:2025年7月13日- 7月19日
2、初伏灸 時間:2025年7月20日- 7月29日
3、中伏灸 時間:2025年7月30日- 8月08日
4、末伏灸 時間:2025年8月09日- 8月19日
5、伏後加強灸 時間:2025年8月20日- 8月29日
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異位性皮膚炎或是容易反覆感冒的患者,都可以接受三伏貼的治療。病人若在對的時間點進行三伏貼,臨床上約有8成病人可以獲得症狀改善。
三伏貼需要每年至少敷貼3~5次,連續敷貼3年;因中藥溫和,從臨床經驗發現,連續3年敷貼可以讓減緩孩童過敏症狀的效果較好,推測可能長時間保養有助調節免疫力。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https://www.msn.com/zh-tw/health/topic/%E5%90%83%E9%8C%AF-%E8%B1%86%E8%85%90-%E7%86%B1%E9%87%8F%E5%8A%A0%E5%80%8D-%E9%86...
07/07/2025

https://www.msn.com/zh-tw/health/topic/%E5%90%83%E9%8C%AF-%E8%B1%86%E8%85%90-%E7%86%B1%E9%87%8F%E5%8A%A0%E5%80%8D-%E9%86%AB%E9%BB%9E%E5%90%8D7%E5%9C%B0%E9%9B%B7%E6%B8%9B%E8%82%A5%E5%88%A5%E5%90%83-%E9%80%99%E7%A8%AE%E8%B1%86%E7%9A%AE%E4%B9%9F%E4%B8%8A%E6%A6%9C/ar-AA1HEtu9?ocid=socialshare

豆腐的熱量不高、有飽足感,也是優質蛋白來源,是減重時的好選擇,但若選錯種類小心吃到熱量地雷。醫師黃煜晏指出,減重的飲食原則是「越少加工越好」,因此豆漿、豆花、嫩豆腐、板豆腐、豆乾,都是不錯的減重食材,...

Address

No. 76, Jalan SS 2/72
Petaling Jaya
47300

Opening Hours

Tuesday 09:00 - 12:00
15:00 - 20:00
Wednesday 09:00 - 12:00
15:00 - 20:00
Thursday 09:00 - 12:00
15:00 - 20:00
Friday 09:00 - 12:00
15:00 - 20:00
Saturday 09:00 - 12:00
15:00 - 20:00
Sunday 09:00 - 15:00

Telephone

+60379316998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健康堂中醫診所 Holistic Wellness TCM Centre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健康堂中醫診所 Holistic Wellness TCM Centr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

Our Story

中醫內科 診治項目 呼吸系統: 感冒、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哮喘、慢性咽炎、咳嗽。 腸胃消化系統: 胃痛、腹脹、慢性腹瀉、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便秘、痔瘡、食慾不振、腹痛、便血。慢性肝炎、肝硬化、肝機能異常。 泌尿系統: 水腫、急慢性腎炎、頻尿、尿失禁、血尿。 心臟血管系統: 高血壓、末稍循環障礙、心悸、心臟無力等。 內分泌系統: 糖尿病、甲狀腺機能障礙、高血脂、肥胖、骨質疏鬆、發育不良、代謝症候群。 風濕免疫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痛風等。 神經系統: 頭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煩躁、顏面神經麻痺、眩暈、耳嗚、中風後遺症。 癌症: 西醫放射線療法或化學療法後輔助治療以及體質調理。 中醫婦科 診治項目 經: 月經提前或量少、月經延後或量多、月經週期不規則、閉經、痛經、崩漏、 經前症候群等。 帶: 白帶、骨盆腔發炎等。 胎: 不孕症、安胎、產前諮詢等。 產: 坐月子、產後乳汁不足、產後諮詢等。 其他:更年期障礙、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多囊性卵巢、乳房腫瘤、乳腺炎、 陰部搔癢、子宮脫垂、美容保健等。 中醫美容、減重、塑身。 中醫兒科 診治項目 呼吸系統: 感冒、流行性感冒、腸病毒、咳嗽、氣喘、過敏性鼻炎。 消化系統: 口瘡、口臭、嘔吐、便秘、腹痛、營養不良、肥胖、腹瀉、厭食。 腎泌尿系統:腎病症候群、急慢性腎炎、急慢性腎衰竭、水腫、頻尿、遺尿、夜尿等。 其他: 多汗症、夜啼、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濕疹、風疹塊、發育遲緩、 體弱多病、注意力不集中、青春痘等。 三伏貼: 小兒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氣喘、異位性皮膚炎之穴位敷貼。 中醫 (皮膚) 外科 診治疾病項目範圍 青春痘、濕疹、皮膚癬、疔瘡腫毒、香港腳、黑斑、白斑、肝斑、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皮膚炎、蕁痲疹、脂漏性皮膚炎、汗疱疹等等。 本院以內服中藥為主,但亦備有外治法之純中藥藥膏(如:紫雲膏)以及方便的即飲包,嘉惠不方便在家熬煮煎劑的民眾。 針灸科 診治項目 疼痛症: 關節炎、風濕痛、頭痛、牙痛、肩痛、五十肩、腕痛、手足麻木、腰痛、 急性扭傷、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其他神經肌肉痛、扭傷、落枕等。 耳鼻喉疾患: 耳鳴、耳聾、急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急性扁桃腺炎、慢性鼻竇炎等。 呼吸系統疾患: 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氣管炎、咽喉炎、氣喘等。 消化系統疾患: 胃灼熱感、腹瀉、便秘、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胃痛、胃下垂、十二指腸潰瘍、食慾不振等。 神經精神疾患: 失眠、神經衰弱、焦慮、顏面神經麻痺等。 心臟血管疾病: 中風後遺症、高血壓、心悸、心律不整等。 皮膚疾患: 青春痘、脂漏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皮膚搔癢症、乾癬等。 婦科疾患: 痛經、閉經、陰道炎、子宮脫垂、月經不調、白帶、不孕症等。 泌尿系統: 攝護腺肥大、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 其他:夜尿、減肥、戒菸、戒酒、假性近視 急慢性扭挫傷: 踝扭傷、膝挫傷、腰扭傷、落枕、腕扭傷、指關節挫傷等。 肌腱炎: 網球肘、高爾夫球肘、媽媽手、腱鞘炎、腕隧道症候群等。 關節病變: 退化性關節炎、痛風、五十肩、滑液囊炎及各種關節疼痛等。 疼痛症: 急慢性腰痛、急慢性背痛、腰椎間盤突出、頸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頸椎綜合症、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肋間神經痛及運動傷害、慢性肌肉勞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