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告 fù gào] 也叫 讣文 又叫 讣闻 是人死后报丧的凶讯 讣”原指报丧告丧 也指死者亲属向亲友及有关方面报告丧事用的文书的意思, “告”是让人知晓 讣告就是告知某人去世消息的一种丧葬应用文体, 它是死者所属单位组织的治丧委员会或者家属向其亲友 同事 社会公众报告某人去世的消息, 讣告要在向遗体告别仪式之前发出 以便让死者的亲友及时做好必要的安排和准备,如准备花圈、挽联等。讣告可通过专业的网络媒体发布,还可登报或通过电台向社会发出,以便使讣告的内容迅速而广泛地告知社会
[马来西亚华人丧礼习俗&文化]
当人逝世后,最后的仪式就会是葬礼,死者的家属就会把葬礼办得妥妥当当。完整的葬礼也代表着让死者安然的与世界道别,我们也好好的送死者最后一程。众所周知,我国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文化国家。主要的种族是马来人、华人以及印度人。当然还有卡达山人、伊班人、巴乔人等其他种族。我国主要的宗教有伊斯兰教
、佛教、印度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其他宗教。各个民族和宗教之间都有着不同的文化与传统。各个民族和宗教的思想以及信仰价值观都大有不同。因此,马来西亚的丧葬文化和礼仪也出现了不同的文化和礼仪。
马来西亚政府并没有全权监管我国的丧葬服务官方单位和法规,所以各种族的丧礼文化都是以宗教为主。因此,每个宗教都会以不同的方法和文化安葬死者。在马来西亚最常见的葬礼方式就是土葬和火葬,死者的安息场都会在墓地、骨灰塔、佛堂或者家属们会选择把骨灰撒入海里等其他安息场。基本上,当家中的亲人逝世后,亲人会委托殡葬服务,给死者护理和入殓。殡葬服务者会给死者安排祭奠和安葬仪式。死者亲属还会去政府有关部门申办死亡证明和会安排治丧的地点。另外,如果死者是自然死亡,家属可以先办理死亡证书、办理埋葬或火化许可证、入殓和领尸。如果死者是非自然死亡必须先通过法医的验尸查明死因才能去办理那些证书。接下来就来和大家分享马来西亚各种丧葬礼仪吧。
国葬礼仪 – 马来西亚国葬最崇高的荣誉葬礼。通常只匹配于国家元首、统治者和一些伟大的政治家。在进行国葬礼仪时,全国或州的国旗都必须降半旗致哀,而且必须禁止全国或州的一切娱乐活动。通常葬礼那一天将会列为特别假日,好让公众前往吊唁。此外,国葬礼仪还有分成准国葬以及公葬。通常公葬是用于警察、军士及特命全权大使
华人丧葬礼仪 – 马来西亚华裔族群有分为广东、福建、客家、广西、潮州和海南等,一般上的葬礼他们会聘请熟悉有关方言和习俗的僧侣或道士前来为死者超度。华人丧葬礼仪的第一步就是必须为遗体净身化妆,穿上几件寿衣,并把陪葬品放进棺木内。而且亲近的家属会披上麻袋孝守遗体,晚辈必须 24 小时轮流守着遗体。期间死者家属能够通知亲朋戚友逝者的葬礼详情。葬礼流程分为小殓、报丧、奔丧、停灵、守灵、大殓、出殡与下葬。在举殡后,华人尚需“做头七”、“百日忌”、“对年” “三年” “合炉”和“拾金”礼仪,这样葬礼才能算完成
丧葬仪式的意义?为什么一定要做葬礼仪式?
我们身处匆忙变迁的时代,一切都在改变,除了身边的家人依然是自己最熟悉的模样。我们生活时,给彼此仪式感;我们分离时,应当好好告别。
这是,葬礼仪式的必要
很多人明明白白知道要在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等重要节日为自己心里最重要的那个人带去自己的赤忱心意。鲜少有人明白葬礼仪式的意义。
一场丧事耗去不少钱财,更是伤神伤心。即便我们会因为不了解葬礼流程需要跟着专业殡葬服务人员的引导进行,但通常我们不会被解释为什么要做仪式。
◇灵堂搭设完成,由长子请遗像,点蜡烛,燃长明灯,上大香。这是供像奉灵仪式。
“生前看证件 身后有灵位 灵位是逝者身份的代表,也是逝者在阴间的通行证 供像奉灵是葬礼仪式的开端,“点蜡、燃灯、敬香”这些看似常规的习俗却有它独有的蕴意,既祈望逝者能无牵无挂地走好身后的路,又忍不住传递对逝者的爱意与怀念。需要注意的是,敬香时通常由逝者长子上第一柱大香,有香火不断的寓意。
◇出殡前一晚在灵堂追思亲人,向亲人道别,是家奠追思仪式。
人性群居,没有人是绝对的孑然一身,同时每个人又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独一无二的人生。家奠追思仪式主要讲述逝者的生平事迹,既表达了感恩勿忘之情,同时也弘扬了优秀的家族文化。此仪式中需要特别注意供饭,对逝者而言,这是他/她生前的最后一顿饭,对家属而言,古有“亡人不食饭,家财少一半”之说,因此供饭是尤为重要的。
从灵堂前往殡仪馆时做的是出殡仪式
出殡仪式是在家里治丧的最后一场仪式,完成后就开始前往殡仪馆,可以说,出殡仪式就是家属送别逝者的最后一程。出殡仪式中包含很多传统礼俗,比如敬香拜别、恭请灵位、摔碗、倒头纸等等,这些礼俗让逝者能安心地上路。这里的跪拜礼与其他场合的跪拜礼有很大的差别,为了表达对逝者的敬重,孝子/女贤孙们需要向逝者行三跪九叩之大礼。
◇在殡仪馆做的是告别仪式。
告别仪式即尊体追悼会,让亲友最后瞻仰逝者的遗容,是亲友对于逝者的最后记忆,也是家属与逝者的最后告别。家属可邀请前来吊唁的亲友诵读对逝者的悼词,向逝者表达哀悼、缅怀与敬意。
丧礼里每一场仪式,都是我们接受亲人离去的事实,感恩亲人在世时彼此点滴相处,是向亲人好好道别的重要过程。因此不仅要全程参与,更要认真去面对 去表达
亲人离世后怎样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从接受亲人的离世开始,从每一场葬礼仪式时慢慢将他/她珍藏在心里。
治丧流程 : 如下所示,一般由初终、入殓至举殡为止的
初终:当亲友过世时,家属开始联络殡葬业者、领尸、办理死亡证、安排治丧地点和协调治丧事宜;如有必要的话,则成立治丧委员会。
入殓:由殡葬业者协助死者洗身、穿衣、化妆和安置在棺木内谓“小殓”,择时放入随葬品、封钉和盖棺谓“大殓”,家属要决定是否进行防腐或冰存。
示丧:在丧宅门外吊灯笼、为邻人门口挂红和发讣闻通知亲友,马来西亚华人有“报红不报白”的风气,所以一般是在报章上刊登启事:
停灵:由初终至举殡为止,棺柩一般停放 3-5天 [或者更短 或者更长] 年幼 未婚和不满60岁的独身者 可能只会停灵1天
停灵期间由家眷负责捧饭、守灵和烧脚尾钱
作功德:延聘僧道开设坛场,做功德法事。
烧灵屋:家属焚化衣箱、纸钱、灵车、灵屋、佣人、电器等纸扎品,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享用。
奠礼:奠礼也称为“告别式”,是举殡前公开让亲友、同事和社团代表祭奠的场合,俗称为“致祭”
举殡:移送灵柩前往埋葬地或火化场。
西式丧礼的流程略有不同,停灵期间的法事改成追思、祷告和唱圣歌的仪式;从殓房直接出殡的案件,则省略停灵期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