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al Healing Centre 绿林中医

Herbal Healing Centre 绿林中医 -有需要过来看病的,需要提前预约哦-
只限于 五✅六✅日✅
FB Messenger appointment
目前没有开放给直接登门者
NO walk in without appointment
(1)

绿林中医联合诊所创办于2007年,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史里肯邦安区(SERI KEMBANGAN,SELANGOR),是一家提供全中医治疗的中医诊所。

中医内科、针灸治疗及徒手调整复位是我们这里的强项。

预知详情,请至少一天前在面子书留言预约。


Herbal Healing Centre was founded in 2007 and located at Seri Kembangan, Selangor, Malaysia. Using the unique and powerful knowledge of TCM practices, our centre offers a wide range of treatments, therapies and medication to assess, medicate and avoid illnesses. Specialized in:
(1)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2)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3) Freehand Correction

For more details, please leave a FB message here at least one day to make an appointment.

最近看了《中国报》一篇关于【足底筋膜炎】的健康文章,文中提到许多人走路时脚后跟像被针扎般疼痛,甚至连上楼梯都像在“受刑”。这类痛,不仅仅是“脚的问题”,从中医角度来看,其实是身体整体失衡发出的信号。文章中提到,足底筋膜炎是因为压力过大、长时...
26/10/2025

最近看了《中国报》一篇关于【足底筋膜炎】的健康文章,文中提到许多人走路时脚后跟像被针扎般疼痛,甚至连上楼梯都像在“受刑”。这类痛,不仅仅是“脚的问题”,从中医角度来看,其实是身体整体失衡发出的信号。

文章中提到,足底筋膜炎是因为压力过大、长时间站立、鞋子支撑不足所造成的发炎。其实,中医则认为,这种疼痛多与筋脉受伤、气血瘀阻有关。
📍例如:
👉久站或长时间走动 → “劳损伤筋”,气血不畅。
👉超重 → 脾虚生湿,湿重阻滞经脉,导致足底疼痛。
👉鞋子不合脚 → 足弓受压,气血运行不顺。
👉早晨起床第一步最痛 → 多属“寒湿阻络”,夜间气血不行,晨起一动则痛。

当身体长期“劳伤筋骨”,或是 久站、久行、体重过重、气血循环不畅 时,筋膜容易出现 微细损伤与气滞血瘀,这就会造成我们所说的“筋结”“筋痛”。
所以,中医会把足底筋膜炎视为一个“整体平衡失调”的结果,而不仅仅是脚底发炎。

💡中医调理思路
在临床上,治疗足底筋膜炎,中医常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 活血通络: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疏通经络,缓解筋膜紧绷。
2️⃣ 祛湿散寒:若足部出现冰冷或疼痛加剧,将会进行艾灸或热敷,达到气血流畅。
3️⃣ 补气健脾:对于超重或体虚者,通过中药与饮食调理,减少湿气、增强肌肉张力。
4️⃣ 筋膜放松:徒手理筋,改善足弓支撑及肌肉弹性。

读后感:
很多人以为“脚痛只是脚的问题”,但从中医角度来看,每个疼痛点都反映着全身的失衡。
脚底筋膜炎,不只是筋膜发炎,更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们:
“你站太久了,走太急了,休息太少了。”

疼痛,其实是身体最诚实的语言。
若能倾听身体的“诉苦”,配合正确调理,就能避免更深层的伤害。
“痛的地方,不一定是根本的地方。”
脚痛,可能反映脾虚、湿重、气滞等,
调整体质、放慢脚步,往往比单纯止痛更重要。

📍蔡医师温馨提醒:
若你最近出现早晨起床脚痛、久走后足底发酸、脚后跟刺痛等症状,
请及时调整鞋具、减少负重、并寻求专业中医师评估,
早期处理,恢复也更快。

#绿林中医 #足底筋膜炎

图片来源:中国报

20/10/2025

脚背疼痛,问题不在脚背!😱

近期遇到了一宗特殊个案,病人自诉脚背疼痛,检查了脚背功能及结构正常,没有发现任何的发炎或肿胀,不过病人一直诉说脚背疼痛,走路时非常不舒服。

经过一番的检查,终于发现病人的病因原来是【脚趾骨错位】导致!

脚趾由趾骨(phalanges)与跖骨(metatarsals)连接组成,
两者之间的关节叫作跖趾关节(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当这些小关节出现微错位、半脱位或排列不正时,就会造成:

💡关节受力不均
👉 部分关节被压得太紧,部分拉得太松
👉 脚背的关节囊与肌腱附着处被拉扯
👉 产生钝痛、酸痛、甚至刺痛

💡脚背肌腱紧张与发炎
错位后,为了稳定脚趾,
脚背的伸趾肌群(趾长伸肌和趾短伸肌)会被迫持续用力。
时间一久,这些肌腱在脚背表面会出现肌腱炎或筋膜紧绷感。

此外,当脚趾错位、脚背受压时,
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脚底筋膜也会跟着被拉紧,甚至脚底、脚背一起痛。

这时候,单单的按摩脚底/脚背,或敷药在相关部位是没用的,
治疗上,就必须把【脚趾位置】先调回去,
整条筋膜链才会真正放松,疼痛才能缓解及消除。

🙏 总结:
有时候,疼痛不是单一部位的问题,
问题可能牵涉到脚趾、足弓、脚背等,
这时候,就必须来个多单位的适当调整,疼痛才会自然慢慢的离开。

#绿林中医 #脚背痛 #脚趾骨错位

【膝盖痛?问题不一定出在膝盖!】👀上星期,有一位男中学生来找蔡医师求诊。他说最近爬楼梯、打球、甚至走路时膝盖都会隐隐作痛,尤其是蹲下再站起来时更是酸痛不已。父母亲以为他是不是“膝盖发炎”或“运动伤到”,结果经过详细检查后,蔡医师发现都不是“...
14/10/2025

【膝盖痛?问题不一定出在膝盖!】👀

上星期,有一位男中学生来找蔡医师求诊。
他说最近爬楼梯、打球、甚至走路时膝盖都会隐隐作痛,尤其是蹲下再站起来时更是酸痛不已。

父母亲以为他是不是“膝盖发炎”或“运动伤到”,结果经过详细检查后,蔡医师发现都不是“膝盖发炎”或“运动伤到”,真正的祸首既然是它!
👉 真正的原因不是膝盖出了问题,而是 股四头肌太虚弱!

🔍 什么是股四头肌?
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侧,是负责“伸直膝盖”的主要肌肉。
当这块肌肉变得虚弱时,膝盖在走、跑、跳的过程中就会承受过多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以下问题:

👉膝盖酸痛
👉下楼梯疼痛
👉站久或蹲久不舒服
👉甚至“卡卡”的感觉

🩺 在此,蔡医师特别提醒大家:
青少年时期正是骨骼与肌肉发育的重要阶段,
过度久坐、缺乏运动,都会让股四头肌“偷懒”变弱,
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膝盖周围力量不平衡,造成膝盖疼痛!
所以在治疗膝盖痛时,
不只要“治疗膝盖”,更要“勤力练大腿”!
双管齐下的治疗原则才能治愈膝盖痛。

有时候,膝盖痛不一定代表老化或受伤,
而是你的股四头肌太懒惰了,所以平时大家要
动一动、练一练,让肌肉有力气的撑起膝盖,
膝盖疼痛自然就会离你远一点!

注明:原创照片来自网络。

#绿林中医 #膝盖痛 #股四头肌

09/10/2025

🚨🚨🚨 通告:应对流感高发期❗❗❗

近期根据媒体报道,雪兰莪州学校及社区出现流感感染病例急剧上升,一周内确诊病例增长超过 80%!!!(资料来源:https://www.nst.com.my/news/nation/2025/10/1289707/selangor-influenza-spike-hits-schools-cases-surge-over-80pct-week-watch )。
在此,为了更好地保障大众健康,特此发布以下通告与防护建议,敬请各位留意并认真采取防范措施:

🚨🚨🚨 绿林中医重要通告:

👉加强防疫措施
绿林中医将增强清洁与消毒频次,尤其是门把手、等候区座椅、诊室、洗手间等处。所有进入室内的人士,请配戴口罩并配合手部消毒。

👉预约制度与分流就诊
为减少交叉感染,我们鼓励有症状者(如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乏力等)提前预约,并在非高峰时段就诊。

👉健康筛查与问诊加严
预约或就诊时会询问近期有无接触流感病患、是否近期有旅行史或出现呼吸道症状等。如有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明显症状,可能建议先行做基础筛检或转诊。

👉优先服务高风险人群
对于儿童、老人、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群体,如需就诊,请提前告知以便优先安排或提供较为安全的治疗环境。

👉中医调理建议
我们将根据个体体质和症候特点,提供中医辨证调理治疗方案,如清热解表、化痰止咳、扶正固表等,同时建议配合饮食与生活调养。

🚨 对不同人群的特别建议:
✅儿童:流感在学校环境中易传播,应避免集体聚集活动。若出现发热、咳嗽,要早期就医并进行中西医结合调理。
✅ 老人及慢性病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暖、加强营养。若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尽早就医并告知慢性病病史,防止病情加重。
✅ 孕妇:应谨慎使用中草药,若需要中医治疗,务必在有经验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同时更要注意做好日常防护与增强体质。
✅上班族 / 经常外出者: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上要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适当通风,并尽量减少与有症状者近距离接触。

🙏 我们希望通过通告和建议,能帮助大众提高警觉、做好预防、及时应对。中医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重、愈后防复”,在此流感高发期,希望大家多加留意、悉心保养。如有任何健康疑问或需要中医辅助调理,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在此祝大家身体健康、平安度过流感高峰期!

👧✨【小朋友眼中的中医铜人】✨最近,小朋友看病时都会去“欣赏” 我看诊室里的中医铜人。仔细的看了又看,不懂看了多少遍,对中医铜人特别的好奇。小朋友(指着铜人,好奇地瞪大眼睛):“咦?做什么这个人全身都是小点点?是长痘痘了吗?😂” 其中一位小...
03/10/2025

👧✨【小朋友眼中的中医铜人】✨
最近,小朋友看病时都会去“欣赏” 我看诊室里的中医铜人。仔细的看了又看,不懂看了多少遍,对中医铜人特别的好奇。

小朋友(指着铜人,好奇地瞪大眼睛):
“咦?做什么这个人全身都是小点点?是长痘痘了吗?😂” 其中一位小朋友好奇的问道。

其实,大家常常在中医馆看到那尊全身布满小点点的“铜人”吗?🤔
它可不是装饰品,而是 一千多年前的医学“高科技”!

👉【中医铜人的来历】
这个中医铜人一千多年前就有了,当时主要用来教学生及弟子们针灸。
最著名的是宋代仁宗天圣年间(约公元1026年),针灸学家王惟一奉诏制作了两具“针灸铜人”。
铜人全身按经络穴位分布刻上文字,并在穴位处打孔。
当时针灸考试时,老师会用蜡封住这些小孔,把铜人灌满水或水银,如果考生针刺得准,液体就会流出,否则不会流出。这样就能准确检验考生的针灸水平。
这般操作,就像一千年前的“AI智能检测”,非常严格,也非常科学。

如今,当你在中医馆里看到的铜人的时候,虽然大多是仿制品,但它不仅仅是个模型,更重要的是 【中医智慧与传承】的象征。
下次大家见到铜人时,记得记得它代表的不只是“雕像”,而是一段【中医传奇】!🌿

#绿林中医 #中医铜人

🎾🏸⚽ 单边运动,会不会让脊椎歪掉?🙄很多人喜欢打羽毛球、乒乓球、高尔夫球、甚至篮球。这些运动都很健康,但有人担心:长期做单边运动,会不会导致脊椎错位或侧歪?👉 其实,答案是:不会马上歪掉,但长期可能造成隐患!🔹 为什么?1. 肌肉不平衡o...
23/09/2025

🎾🏸⚽ 单边运动,会不会让脊椎歪掉?🙄

很多人喜欢打羽毛球、乒乓球、高尔夫球、甚至篮球。
这些运动都很健康,但有人担心:长期做单边运动,会不会导致脊椎错位或侧歪?

👉 其实,答案是:不会马上歪掉,但长期可能造成隐患!

🔹 为什么?
1. 肌肉不平衡
o 羽毛球/乒乓:持拍手一侧肩颈更发达,另一边相对较弱。
o 高尔夫:长期向同一方向旋转,容易拉扯腰椎。

2. 代偿性歪斜
o 脊椎为了配合身体用力,可能轻微偏斜。
o 这不是严重的「脊柱侧弯」,但可能让人感觉酸痛、僵硬。

3. 微小关节移位
o 长期偏用一边,脊柱小关节可能轻微受限,导致活动不顺畅。

🔹 风险排行榜(由低到高)
✅ 篮球:动作较多方向,风险低。
✅ 乒乓球:单边为主,但幅度小。
⚠️ 羽毛球:爆发力大,偏向单边。
⚠️ 高尔夫:大幅度旋转,单边风险最高。

🔹 如何保护脊椎?
✔️ 运动后做伸展(肩颈、腰背)。
✔️ 平时加强核心训练(平板支撑、桥式)。
✔️ 尽量做一些对称性的运动(跑步、游泳)。
✔️ 如果长期疼痛或偏歪,请找专业医师检查。

📌 结论:
单边运动不会马上让脊椎歪掉,但 长期偏向一侧、缺乏平衡训练,真的会增加脊椎负担。

喜欢打球的你,记得要让身体「左右平衡」,脊椎才会更健康!💪

#绿林中医 #单边运动

日前,一名仅20岁的外国女大学生因长期低头滑手机,导致颈椎弧度消失。影像学检查发现,她的颈椎退化程度竟已接近中老年人,消息令人震惊。与此同时,在马来西亚,年轻族群的颈椎健康问题也逐渐浮现。本应属于中老年人的颈椎退化,如今却频频出现在二十出头...
18/09/2025

日前,一名仅20岁的外国女大学生因长期低头滑手机,导致颈椎弧度消失。影像学检查发现,她的颈椎退化程度竟已接近中老年人,消息令人震惊。与此同时,在马来西亚,年轻族群的颈椎健康问题也逐渐浮现。本应属于中老年人的颈椎退化,如今却频频出现在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身上,情况不容忽视。我在临床上也发现,年轻人出现颈椎病的病例逐步增加。

📱 长期低头,颈椎承受巨大压力
现代人离不开手机,不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社交,长时间低头看屏幕几乎成为生活常态。然而,低头姿势会让颈椎承受远高于正常的重量:
• 正常头部重量约为 5-6 公斤;
• 当头低至 30 度,颈椎承受的重量相当于 18 公斤;
• 当头低至 60 度,颈椎承受的重量更高达 27 公斤。
长期如此,颈椎弧度(俗称“颈椎C弧”)会逐渐变直甚至反弯,进而引发颈椎退化。

⚠️ 年轻化的颈椎病迹象
在马来西亚,越来越多年轻患者因以下症状走进诊所:
• 经常性肩颈酸痛、僵硬;
• 偶尔头痛、头晕;
• 手臂麻木、无力;
• 长时间学习或使用手机后,颈部明显疲惫。
这些症状正是颈椎退化的早期信号。若不重视,未来可能发展成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变,甚至影响神经系统。

🧠 生活习惯是关键
其实,颈椎退化年轻化的主因并非基因,而是 不良生活习惯:
1. 长时间低头滑手机、玩游戏或追剧;
2. 长时间久坐学习或工作,缺乏运动;
3. 姿势不良,如弯腰驼背、盘腿坐;
4. 缺乏颈肩部的伸展与肌肉锻炼。

🔔 总结
颈椎退化年轻化,已经成为马来西亚年轻族群的新健康危机。手机及平板电脑虽方便,但过度依赖却可能让20岁的颈椎提前“变老”。至此,健康的生活习惯、正确的姿势,以及适度的运动,才是守护颈椎的关键。

#绿林中医 #颈椎退化年轻化

图片及相关资料来源:星洲网

你以为蔡医师的徒手调整,就是随便按一按、推一推,几分钟“咔咔”两下就结束了吗?🚨其实完全不是这样!蔡医师的徒手调整是一种非常、非常、非常严格的【治疗】。这里必须特别强调——这是【治疗】【治疗】【治疗】,而不是一般的【舒缓】或【缓解】疼痛。👉...
10/09/2025

你以为蔡医师的徒手调整,就是随便按一按、推一推,几分钟“咔咔”两下就结束了吗?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蔡医师的徒手调整是一种非常、非常、非常严格的【治疗】。这里必须特别强调——这是【治疗】【治疗】【治疗】,而不是一般的【舒缓】或【缓解】疼痛。

👉 既然是治疗,就必须有完整而严谨的流程:
• 第一步:诊断 ——找出错位、疼痛或肿胀的根本原因;
• 第二步:评估 ——结合病人的体质与生活习惯;
• 第三步:方案设计 ——量身定制适合病人的徒手调整方案。

👉 蔡医师的徒手调整主要针对三个层面:
1. 肌肉层——松解紧绷、纠正失衡;
2. 筋膜层——改善黏连、恢复弹性;
3. 筋骨层——调整骨骼序列、恢复关节功能。

👉 这种治疗属于短期疗程,通常只需 一至两个疗程 即可结束。
没有所谓的长期配套、经济配套,更没有任何的“签约式治疗”。
如果是【永久性受损、结构性损坏、长期伤害并发症】,那才需要长期的复健来缓解或维持,而这种情况徒手调整并不适合。

👉 因此,请不要再问:“蔡医师有没有长期或经济配套?” 答案很明确:这里没有配套,治疗完成后就是结束。
除非遇到意外(如跌倒、车祸)或姿势不良(如骨盆调整结束后又长时间翘二郎腿),才可能需要再次回来治疗。

🆙 严格来说,徒手调整不能与整脊、物理治疗、推拿或按摩划上等号。它是独立的一种治疗方式,需要精准的诊断和专业的操作。

👉为什么肥胖者的徒手调整更困难?
最近几个月,来了不少体重过重或肥胖的患者。
他们的调整过程往往耗时更长、消耗更多体力。蔡医师一天帮几位病人做下来,流的汗水几乎等于跑了10公里,甚至下班后还会肌肉酸痛几天。

👉这是因为:
• 脂肪层过厚:吸收和分散了大部分的施力;
• 深层组织错位更难处理:要透过肌肉层、筋膜层才能触及到骨关节;
• 需要额外体力:为了确保效果,必须比平时投入更多力气,直达深层矫正。

因此,蔡医师的徒手调整,与市面上所谓的“调整”完全不同。
这里的每一次治疗,都是专业、严格、精准的治疗。

❤️ 一点小提醒 ❤️
蔡医师非常珍惜每一位前来寻求帮助的病人,也感谢大家的信任。
但由于徒手调整的治疗过程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SEPTEMBER目前已满额,暂时无法接收新的个案。

🙏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也请相信:🙏
✅蔡医师宁愿“少接病人”,也要把现有病人的治疗做到最好。
✅这是对每一位患者的负责,也是对专业的坚持。

#绿林中医 #徒手调整

为什么肥胖的人更容易腰酸背痛?🤔很多人以为腰酸背痛只是“劳累”或“年纪大”的问题,其实 体重过重 也是一大原因!👉 以下5个原因,让你更容易中招:🫣1️⃣ 负担太重当体重增加时,脊椎、骨盆和下肢关节需要长期承受额外的压力。久而久之,腰椎间盘...
07/09/2025

为什么肥胖的人更容易腰酸背痛?🤔
很多人以为腰酸背痛只是“劳累”或“年纪大”的问题,其实 体重过重 也是一大原因!

👉 以下5个原因,让你更容易中招:🫣
1️⃣ 负担太重
当体重增加时,脊椎、骨盆和下肢关节需要长期承受额外的压力。久而久之,腰椎间盘、小关节和韧带会过度受压,容易导致慢性酸痛和疲劳,甚至加快脊椎退化。

2️⃣ 脊柱弯曲改变
肥胖者腹部脂肪较多,身体的重心会往前倾。为了保持平衡,腰椎被迫过度前凸(腰椎前弯),让腰背肌肉时刻紧绷。长时间维持这种姿势,不仅会造成腰部酸痛,还可能让姿势越来越不良。

3️⃣ 肌肉力量不足
肥胖往往伴随运动不足,腹肌和背肌等“核心肌群”力量较弱。这些肌肉原本像护腰带一样保护脊椎,一旦无力,就无法有效分担脊椎的压力。这样一来,稍微用力或久坐,就可能引起腰背疼痛。

4️⃣ 体内慢性炎症
肥胖的人体内脂肪细胞会分泌炎症因子,形成“慢性低度发炎”的状态。这种隐形的炎症会让腰背的肌肉、韧带和关节更容易出现酸胀不适,同时也会影响身体的修复能力,使疼痛反复发生。

5️⃣ 生活习惯影响
肥胖常和久坐、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有关,这些习惯都会让腰背部的血液循环变差,肌肉僵硬。再加上肥胖会增加椎间盘突出或退化的风险,结果就是腰酸背痛更频繁,也更难恢复。

✨ 重点:肥胖不仅影响外观及身体灵活度,还让脊椎“超负荷”,久而久之就出现腰酸背痛。临床上也发现,10位肥胖且伴有腰酸背痛者,6位检查中出现了脊椎退化。

✅ 在此,蔡医师叮咛大家,改善腰酸背痛问题除了要减重,还可以配合:
• 做一些核心肌群运动(例如平板支撑、桥式)
• 适度拉伸(瑜伽、普拉提)
• 改善坐姿、站姿和睡姿
这样,大家腰背更轻松,身体更有力!💪

#绿林中医 #肥胖者腰酸背痛

🚑 下楼梯摔伤了怎么办?一篇实用急救小知识!日常生活中,像图里这样走楼梯一不小心滑倒,其实很常见。尤其穿高跟鞋、抱东西、或是楼梯太滑时,风险更高。摔倒后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以下分享几个简单急救步骤,让大家遇到这种情况时不慌...
30/08/2025

🚑 下楼梯摔伤了怎么办?一篇实用急救小知识!
日常生活中,像图里这样走楼梯一不小心滑倒,其实很常见。尤其穿高跟鞋、抱东西、或是楼梯太滑时,风险更高。摔倒后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以下分享几个简单急救步骤,让大家遇到这种情况时不慌乱……👇

🛑 1. 先别急着爬起来
摔倒后先停下来,确认自己有没有头部、颈部、腰背或四肢的剧痛。贸然起身可能让伤势加重。

🦵 2. 检查受伤部位
💡 脚踝或膝盖弯曲异常、肿胀、无法着地 → 可能骨折、韧带受伤、肌肉拉伤
💡 手撑地后手腕疼痛 → 常见骨折、骨关节错位、肌肉擦伤
💡 头部撞击 → 要注意是否有头晕、呕吐、意识模糊、精神错乱

❄️ 3. 立即冰敷
如果只是肿胀或扭伤,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患处 15–20 分钟,减少出血和肿胀。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可用毛巾包着。

🚷 4. 不要强行活动
若怀疑骨折或严重扭伤,千万别硬撑走路或揉按。可以用毛巾、布条等简单固定,避免受伤部位再移动。

🏥 5. 尽快就医
👉骨头明显变形、疼痛剧烈、无法承重 → 向周围人求助,立即送医院
👉 轻微扭伤 → 观察并冰敷,但若几天内仍肿痛不退,建议去绿林中医/骨科/急诊检查

✅ 在此,蔡医师叮咛大家:
‍🚶‍♀️‍➡️下楼梯时不要低头看手机 👌
🚶‍♀️‍➡️扶好扶手,尤其穿高跟鞋或抱东西时 👌
🚶‍♀️‍➡️鞋底防滑很重要,定期检查磨损情况 👌

💡总结:
👉 生活中难免会有意外,但学会正确处理,就能减少伤害、缩短恢复时间。
👉 万一不幸下楼摔伤了,至少知道如何即刻处理。

希望这篇急救小知识对大家有帮助。🙏

#绿林中医 #下楼梯摔伤 #急救篇

最近,看诊时遇到一位长期饱受头晕困扰的病人。病人描述自己常常在转头或低头时,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有天旋地转的感觉;同时伴随颈部酸痛、肩膀僵硬。起初他以为是【耳石症】或【耳水不平衡】问题,但经过多次检查,耳鼻喉专科并未发现明显异常。👉诊断过程...
28/08/2025

最近,看诊时遇到一位长期饱受头晕困扰的病人。
病人描述自己常常在转头或低头时,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有天旋地转的感觉;同时伴随颈部酸痛、肩膀僵硬。起初他以为是【耳石症】或【耳水不平衡】问题,但经过多次检查,耳鼻喉专科并未发现明显异常。

👉诊断过程
在详细问诊和检查后,发现病人的眩晕往往与颈部姿势或颈椎活动有关,而不是典型耳源性眩晕(如耳石症那样在特定体位诱发强烈旋转感)。
• 触诊发现病人上颈椎(尤其是寰椎 C1 与枢椎 C2)附近肌肉僵硬紧张。
• 颈椎活动时,病人明显头晕加剧。
• 影像学检查显示寰椎与枢椎左右不等宽,同时左侧变狭窄。
• 结合病史与症状,这是一种颈源性眩晕(cervicogenic vertigo)。

👉 病症机理分析
颈源性眩晕的产生与寰椎、枢椎关系密切:
1. 椎动脉供血受影响:寰椎错位压迫椎动脉,导致小脑、脑干短暂供血不足,从而产生眩晕。
2. 本体感觉紊乱:当寰椎位置异常时,会向大脑传递错误的“身体姿势”信息,造成平衡系统混乱。
3. 神经刺激:颈椎C1C2异常刺激交感神经,导致头昏、耳鸣、眼花 (病人都有这些反应)。

👉 病人的影响范围
这种病症不仅仅是“头晕”这么简单:
• 病人经常因为眩晕而不敢开车,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
• 长期颈肩僵硬伴随头晕,造成焦虑和心理负担。
• 睡眠质量下降,容易疲倦,生活质量明显受损。

👉 治疗方案:高级徒手调整与治疗
由于治疗C1C2颈椎错位的风险比C3-C7高出许多(这个区域紧邻延髓、椎动脉,以及重要的神经通路,还有血管绕行C1、C2提高了治疗上的风险)。在经过深思后,治疗方案选择了【高级徒手调整配合针灸疗法】来处理病人的问题。
治疗方案的操作包括了以下三个大方向:
1. 放松颈肩软组织:通过松解手法,减轻颈部肌肉+筋膜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 矫正寰枢椎错位:以轻柔(蜻蜓点水手法)、不带强力扭转的高级徒手调整,让颈椎C1、C2恢复自然的排列,减轻对椎动脉与神经的刺激,大大的减低治疗上的风险。
3. 配合针灸治疗:针灸风池、百会、颈夹脊等穴位,帮助疏通经络、改善眩晕症状,同时解决颈部出现粘连的部位。

经过3次的治疗后,病人的头晕明显减轻,颈部僵硬也得到缓解,日常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完成8次的治疗后,病人诉说已经没有头晕了,可以像往常驾车去上班了。

💡在此,蔡医师给大家的建议:
• 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维持同一姿势。
• 适度做颈部伸展运动,保持颈肩灵活。
• 出现反复头晕时,不要只依赖药物,应检查颈椎问题是否为根源。

✨ 结语
✅ 颈源性眩晕常被误以为是耳部问题,但其实与颈椎,特别是寰椎与枢椎关系密切。
✅ 在这次的临床上,通过中医辨证与高级徒手调整,成功帮助病人找出病因并改善症状,让生活重回正轨。😊

19/08/2025

【耳鸣】也可以用😍针灸和高级徒手调整😍治愈!

对!你真的没有看错,也没有听错。【针灸+高级徒手调整】可以治愈顽固的耳鸣。
最近,治愈了顽固耳鸣的病人。病人完成5次的治疗后,再也没有耳鸣了。彻底跟耳鸣say BYE BYE~~~

病人来找我治疗前,诉说看了数位西医专科,还有中医,服用了几个月的中药和一些西药都没有见效,就来我这里试一试。

病人从今年一月开始经常熬夜加班导致颈项时常酸痛,还有头晕头痛,严重时会有作呕现象。

🚨检查和诊断🚨
经过我仔细的帮这位病人检查和诊断,病人颈椎出现错位,伴随局部肌肉紧张,导致神经受压与血流受阻,头部左右活动受限;在触诊方面,病人C1横突按压明显疼痛,C3C4 右侧也是一样出现压痛明显。同时,病人X-ray 张口片也显示第一颈椎间封左右不对称,明显歪斜。从颈椎侧位片子也看到病人颈椎出现生理曲度变直。
总结:这是【颈椎错位引起的耳鸣】。

🚨针灸配合高级徒手调整治愈耳鸣的原理 🚨
明确了 “颈椎错位引起的耳鸣” 病因后,在治疗方案上,我特地为病人“量身定制” ,提供了【针灸治疗+高级徒手调整】来治疗病人的(1)颈部、(2)头部和(3)肩膀。
👉 针灸治疗:缓解相关局部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让僵硬的颈部和肩膀肌肉快速放松,达到消炎消肿,起到镇痛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大大的减少调筋正骨时出现的不舒服。
👉 高级徒手调整:纠正颈椎的序列,从而减轻神经压迫,改善神经的传导功能。另外,通过手法缓解颈椎压迫,改善内耳的循环,从而治疗因供血不足导致的耳鸣。

🫖治疗期间需要服用中药吗?💊🥬🌿
由于是颈椎错位引起的耳鸣,并不是肾虚、肝肾不足、阴虚火旺等造成的耳鸣,所以治疗上不需要服用中药(对症治疗很重要❗)。
再加上,针灸配合高级徒手调整就可以治愈耳鸣。

说真的,这次治疗,中药没有机会出场。 🤣🤣🤣

#绿林中医 #耳鸣 #针灸配合高级徒手调整治愈耳鸣

Address

5-3, Jalan SP 2/2, Taman Serdang Perdana
Seri Kembangan
43300

Opening Hours

Tuesday 12:30 - 20:00
Wednesday 12:30 - 18:00
Thursday 12:30 - 20:00
Friday 12:30 - 18:00
Saturday 12:30 - 20:00
Sunday 12:30 - 15:30

Telephone

+60389438534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Herbal Healing Centre 绿林中医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