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6/2025
2015年,一位台湾朋友雅慧带来了石宏老师翻译的《鼻尖上的觉知》。那是我第一次接触老师的译作,也悄悄埋下了一颗缘起的种子。
当时我正沉浸在《瑜伽经》的学习中。后来,朋友欣悦邀请石宏老师来到马来西亚新山讲授《瑜伽经》,我便欣然前往。那场讲座让我深受触动,明白了瑜伽中那句流传已久的智慧:“当你准备好了,老师就会出现。”
瑜伽的学习,不只是向外寻求知识,而是一场向内的探索——认识自己的心,看见自己的心,尊重心的选择,诚实面对自己的心。
这些年来,我偶尔翻阅《薄伽梵歌》,却始终未曾深入。直到今年因缘俱足,我第一次踏上台湾,参加由台湾喜马拉雅传承瑜伽举办的三天两夜工作坊——《生命炼金术》。
这次的学习以《薄伽梵歌》第二章第54至72节为核心,被称为“定慧者章”。Arjuna 向 Krishna 提出问题:
“定慧者的内在状态是怎样的?他如何说话?如何安坐?如何行走?”
在石宏大哥的引领下,我们跟随 Swami Veda Bharati 生前的讲解,何谓“定慧者”。
定慧者(Sthita-prajña)不是远离尘世的苦行者,而是一位内心安住、清明自在的人。他在动荡中持守觉知,在复杂中不失明净,在生活中真实地行走,也能于心中保持宁静。
这趟旅程,也让我与姐和两位台湾朋友久别重逢。他们的热情招待让我们感动不已,还特别带我们前往新竹老街茶馆,品尝当地的擂茶。不同于马来西亚咸香的版本,台湾的擂茶带着微甜,如绿豆汤般温润。
工作坊地点在新竹的麻布山林,一个被自然拥抱的山林之地。正值梅雨季节,蝉鸣阵阵,草木繁茂。我们使用天然护肤产品,享用纯净食材用心烹煮的膳食,让身心逐渐沉静、敞开。
每天的课程里,我们在廷宇老师柔和深沉的引导下练习瑜伽睡眠,在佩君老师稳健的带领下练习哈达瑜伽。瑜伽不再只是动作或静坐,而成为一种真实的生活方式,一种把觉知带入每一个当下的练习。
《薄伽梵歌》是一部超越宗教的智慧宝典,也是一面照见人心的镜子。表面上,它讲述一场战役,实则,它道出我们每日面对的内在冲突与抉择。
Krishna 是内在的导师,是“真我”的声音;Arjuna,是每一个站在生命十字路口、心生疑惑的“我”。
敌人不在外,而在内。我们所面临的,是恐惧、情绪、执着,是惯性、亲情、角色认同……
在两难之间,我们该如何抉择?逃避?抗争?还是穿越?如何面对?
“这场战争,每天都在我们心中上演。瑜伽,是一场心理革命。”
——Swami Rama,《薄伽梵歌 ——— 永恒的心理学》
这部经典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教你如何赢得战争,而是指引我们:
如何在混乱中安住,如何在挑战中定慧,如何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成为一个觉醒者。
如何在“闻、思、修”之后,真正证得内在的清明与自由。
感谢喜马拉雅瑜伽的老师与团队,感谢石宏大哥的翻译与分享,感谢每一位同行者,
更感谢这片被大自然祝福的大地,成为我们转化的容器。
✨✨✨✨✨✨✨✨✨✨✨✨✨✨✨
21天的冥想陪伴营明天开始啦!
日期:12/6-2/7
时间 :9.45pm-10.45pm
报名链接:https://form.jotform.com/250861711163452
#21天冥想陪伴营
#瑜伽与冥想
#瑜伽与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