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arepa Meditation Village 靈鷲山密勒日巴禪修中心

Milarepa Meditation Village 靈鷲山密勒日巴禪修中心 Founded by Master Hsin Tao. Offering meditation & lodging. 鄰近密勒日巴山洞與龍樹菩薩說法地,由心道師父成立以保護聖地,推廣禪修,提供旅宿服務
(1)

🦷✨【牙齒亮晶晶|321刷牙行動中!】🪥😁密勒日巴禪修中心今天好熱鬧!來自台北醫學院牙醫系的大哥哥大姊姊們👩‍⚕️👨‍⚕️,遠從台灣來到這裡,為來自寺院與學校的孩子們,帶來一場充滿樂趣與知識的牙齒保健義診活動! 📌 活動精彩亮點🪥 每人一支...
30/07/2025

🦷✨【牙齒亮晶晶|321刷牙行動中!】🪥😁
密勒日巴禪修中心今天好熱鬧!
來自台北醫學院牙醫系的大哥哥大姊姊們👩‍⚕️👨‍⚕️,遠從台灣來到這裡,
為來自寺院與學校的孩子們,帶來一場充滿樂趣與知識的牙齒保健義診活動!

📌 活動精彩亮點
🪥 每人一支牙刷,從「怎麼挑」到「怎麼刷」一次搞懂
🖼️ 圖解說明+大牙模型教學
📄 每人一張「321刷牙步驟表」教你刷對每一顆牙:

➊ 擠黃豆大小的牙膏 🫘
➋ 刷牙至少3分鐘 ⏱️
➌ 每天早晚+飯後刷牙 😁✨

大家跟著數拍節奏:「1⃣ 2⃣ 3⃣ 4⃣ 5⃣ 6⃣ 7⃣ 8⃣ ~~」
👄 嘴形成先「一」再「O」~門牙、後牙都不放過,整齊刷起來🌀!

🩺 接著是牙齒檢查時間!
✔️ 沒蛀牙的超開心~笑得更自信!
🦷 有蛀牙的也別擔心,三位專業牙醫師現場補起來,速度快、品質佳,
讓每個笑容都更安心!

🌟 這不只是一場健康活動,
更是愛心與善心的交流,
來自不同國家與背景的人們,透過牙齒保健這件小事,傳遞著溫柔的關懷與教育的力量。

因為愛,我們學會照顧自己;
因為善,我們也想守護別人。

願這些刷牙的節奏,成為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日常;
願每一次張口的笑容,都是被尊重、被照顧的證明。

💛 因為關懷,所以我們聚在一起。
🦷 從牙齒開始,從「齒」守護彼此的健康與笑容。

🦷✨【Sparkling Smiles | The 321 Brushing Mission Begins!】🪥😁
It was a lively day at the Milarepa Meditation Villege
A group of enthusiastic dental students from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 👩‍⚕️👨‍⚕️
traveled all the way from Taiwan to bring a fun and educational dental care outreach
to children from local monasteries and schools.

📌 Activity Highlights
🪥 Each participant received a toothbrush—learning not just how to choose the right one,
but also how to brush properly!
🖼️ Illustrated guides + demonstrations with a giant tooth model
📄 And everyone got a "321 Brushing Steps" handout to learn how to clean every single tooth:

➊ Use a pea-sized amount of toothpaste 🫘
➋ Brush for at least 3 minutes ⏱️
➌ Brush every morning, evening, and after meals 😁✨

Everyone brushed together in rhythm:
"1️⃣ 2️⃣ 3️⃣ 4️⃣ 5️⃣ 6️⃣ 7️⃣ 8️⃣ ~"
👄 Mouths shaped first into a line, then into an "O" — front teeth, back teeth, no spot left behind!🌀

🩺 Then came dental check-ups!
✔️ Kids with no cavities were all smiles and full of confidence 😄
🦷 For those with cavities—no worries! Three skilled dentists provided on-site treatment,
working quickly and carefully to restore every smile.

🌟 But this was more than just a health activity.
It was a heartfelt exchange of love and compassion.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backgrounds came together—
sharing kindness and the power of education,
through something as simple as teaching kids how to brush their teeth.

💛 Because of love, we learn to take care of ourselves.
💛 Because of kindness, we want to care for others.

May the rhythm of brushing become a daily part of these children’s healthy growth.
And may every smile be a sign of dignity, care, and connection.

💛 It’s love and care that brought us together.
🦷 And it all begins with the teeth—with every smile we help protect.

#健康檢查 #靈鷲山密勒日巴禪修中心 #台北醫學院 #愛心出診 #敦親睦鄰 #健康從齒開始 #陪伴就是最好的治療

《好命狗不流浪》密勒日巴禪修中心中文志工老師 李民安 第一次把在尼泊爾街上拍到的狗照片,分享給在台灣做流浪狗救助的朋友,她立馬問我:「尼泊爾人會不會善待動物?」「有沒有人疼愛牠們?」還說了一堆「看了好心疼」的話。 也因為她的掛念,我開始留意...
29/07/2025

《好命狗不流浪》
密勒日巴禪修中心中文志工老師 李民安
第一次把在尼泊爾街上拍到的狗照片,分享給在台灣做流浪狗救助的朋友,她立馬問我:「尼泊爾人會不會善待動物?」「有沒有人疼愛牠們?」還說了一堆「看了好心疼」的話。
也因為她的掛念,我開始留意在尼泊爾遇見的狗,也想要知道牠們有沒有被虐待,結果發現好像不曾看過被狗鏈牽著的狗,也沒見過遛狗的人。
朋友說,尼泊爾是亞洲最貧窮的五個國家中的第三名,人都活得很辛苦了,哪會有餘糧給狗吃?所以認定我看見的都是流浪狗,而且牠們不但身上的毛髮髒亂,而且都睡到大街上了,也不見有人關心一下牠們的狗身安全,
那麼就此判定牠們真的都是流浪狗嗎?感覺好像也不是。
對尼泊爾狗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在從中心下去桑窟鎮的路上,看到好幾隻隨便睡在馬路上的狗,不是馬路「邊」喔,是堂而皇之的橫躺在馬路上,不管來往車輛行經時喇叭聲此起彼落,還是行人高聲談笑走過,這些狗連眼皮都不會抬一下,非常「處變不驚」,而不管車輛還是行人都會小心的閃過牠們,感覺這些貌不驚人的狗似乎十分「大牌」,所以我很懷疑牠們流浪的身份。
尼泊爾有很多狗,禪中心也有一隻當家狗,名喚「喜悅」,聽說牠曾經有過一個叫「善解」的姊姊,只不過在中心草創階段,晚上被黑豹叼走了;話說喜悅逐漸步入老年,每天還是會跟著保安巡山,但行動已現老態,雖還不到步履蹣跚的地步,但反應各方面都略顯遲緩,活力也大不如前,因此員工們開始思索要再領養一兩隻小狗,日後好逐步接替喜悅的工作;後來聽說帕平(Pharping)菩薩寺的母狗生了一窩小狗,那裡的法師答應割愛兩隻,於是就帶回了哥哥「樂樂」和妹妹「心心」。
樂樂和心心是藏獒和德國羅威那的混種,雖然才幾個月大,但是看爪子的尺寸,就可以想見日後體型會非常驚人。自從牠們來到中心之後,一日兩頓有廚師打理,雖是素食,但餐餐米飯雞蛋牛奶蔬菜一樣不少,還有24小時的保安給牠們當「鏟屎官」、美容師,和運動教練,更有來往的訪客住客隨時陪玩,偌大的園區是可供奔跑嬉戲的活動範圍,且因正值長牙階段,不時肆意摧殘花草樹木的行徑,也被眾人百般寬容,堪稱是附近社區裡最好命的狗。
山後的小黃,每天早上總是在龍樹菩薩說法處,等著去上香點燈的我們,然後不是陪著妙桂掃地,就是守著佳慧打八段錦,牠偶爾也會越界到園區內出沒,如果被「守土有責」的喜悅看到,少不了一通狂吠和驅趕;中心的員工對小黃沒有好感,因為牠會隨處大小便,不像喜悅那樣「有教養」,我相信對小黃來說,只要奔跑所及的地方就都是牠的「處」,所以發自天性的行為,跟教養完全無關。
不管在金剛亥母廟,還是猴廟,抑或三大皇宮廣場,和各大佛塔,都可以見到放鬆安然,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睡得天昏黑地的大小狗狗,後來經過當地人的解釋,我們才明白,很多尼泊爾人每天都會在住家或者廟宇附近,給動物留些玉米粒或者米飯、稻穀這些吃食,因為深受宗教影響的他們,相信三世輪迴,認為這一世自己有幸生而為人,給這些動物餵食,那麼,萬一來世轉生成其他的動物,也會有別人給自己食物享用。從這一件小事情上也可以看出,尼泊爾人的日常生活跟宗教是如何緊密結合的。
到了我們要離開尼泊爾的時候,還是沒有辦法斷定那些隨處遇見的狗是不是所謂的「流浪狗」,畢竟牠們看起來可以跟隨自己的意願,選擇在街上、田間、廟裡、山邊活動,沒有人會惡意傷害牠們,這些狗的目光平和,沒有一般流浪狗從眼神流露出的惶惑和淒涼,更沒有源於不安而產生的自我防衛與咆哮攻擊,也不會餓肚子,我想或許稱牠們為「自由狗」更恰當些,雖然或許髒了一點。

圖片說明:
1. 盡心看守中心大門的「喜悅」
2. 陪佳慧打拳的小黃
3. 中心保全Narlan將喜悅、樂槳、心心視如己出地照顧著
3. 跟來訪仁波切撒嬌的樂樂(左)和心心(右)
4. 在路上睡得四仰八叉舒服不已的狗狗
5. 7. 在各個景區都可以看到睡成一片的狗狗

🌱 淨山日!我們出動了,青春也出動了!每月一次的社區清潔行動,這次特別熱鬧~不只有社區的叔叔阿姨熟門熟路,Shree UGRATARA Secondary School(黑度母中學) 的學生們也熱血加入,青春的能量爆棚!💥📍從禪修中心一路走...
26/07/2025

🌱 淨山日!我們出動了,青春也出動了!

每月一次的社區清潔行動,這次特別熱鬧~
不只有社區的叔叔阿姨熟門熟路,Shree UGRATARA Secondary School(黑度母中學) 的學生們也熱血加入,青春的能量爆棚!💥

📍從禪修中心一路走到金剛亥母廟,沿途撿寶特瓶、搬垃圾,
💪 有區長、有校長,還有阿公阿嬤、小朋友,甚至還有好奇猴子也來湊熱鬧 🙊

🧹 婦女拿掃把掃樓梯,孩子也跟在一旁有樣學樣
🌲 壯丁整身鑽進樹叢拖出藏在裡頭的垃圾
👟 學生們則是邊喘邊笑,爬樓梯、搬垃圾、撿瓶子,樣樣來!

👣 有年輕的腳步,也有堅持不懈的雙手
🧤 一袋袋的垃圾,換來的是一座清新的山、一條更乾淨的路

🌿 我們做的,不只是清潔,更是一次對土地的敬意

謝謝每一位揮汗參與的人
也謝謝這群青春的孩子,讓我們知道——
環保,其實是每個年齡層都能參與、都能驕傲的事。

🌱 Cleanup Day in the Mountains — We showed up, and so did the youth!

Our monthly community cleanup was extra lively this time!
Not only did our experienced local uncles and aunties know the drill,
but students from Shree UGRATARA Secondary School (Black Tara School) also jumped in with youthful energy! 💥

📍 From the meditation center all the way up to the Vajravārāhī Temple, we picked up plastic bottles and bags of trash along the trail.
💪 We had the Ward chairman, the principal of Ugratara school, local elders, kids—and even some curious monkeys joined the fun! 🙊

🧹 Women swept the stairs with brooms, while children followed along, learning by example
🌲 Strong hands dove deep into bushes to drag out hidden trash
👟 Students climbed up and down, panting and laughing, collecting bottles and hauling garbage—all in a day's work!

👣 Young footsteps, persistent hands
🧤 Bag after bag of trash removed, in exchange for a mountain of fresh, clean air 🍃

🌿 This wasn’t just about picking up litter—
It was an act of respect for the land we walk on.

Big thanks to everyone who joined and sweat it out,
And to all the young participants—
you showed us that caring for the environment is for every age, and something to be proud of.


#社區淨山 #淨山 #愛地球 #靈性生態
#清潔一小步改變一大步

《掉進染缸的節日》密勒日巴禪修中心中文志工老師 李民安 星期四下課的時候,坐在第一排的賈敏娜很認真的看著我說:「老師,你知道下個星期四我們沒有課吧?!」生平第一次被學生告知要停課,感覺有點錯愕。 她見我沒有反應,就更嚴肅的說:「那天是國定假...
22/07/2025

《掉進染缸的節日》
密勒日巴禪修中心中文志工老師 李民安
星期四下課的時候,坐在第一排的賈敏娜很認真的看著我說:「老師,你知道下個星期四我們沒有課吧?!」生平第一次被學生告知要停課,感覺有點錯愕。

她見我沒有反應,就更嚴肅的說:「那天是國定假日,如果妳要上課,我保證沒有一個人會來上課的。」其他學生也紛紛點頭附和。來尼泊爾快一個月了,猶記第一堂課就被某個不知道是什麼節的颱風尾掃到,吃了一個大悶虧,全班只來了三個學生,教訓猶新,我當然知道不要跟尼泊爾的節假日死磕的硬道理,否則一定會死得很難看。
原來,一周後是灑紅節(HoliDay)。灑紅節是印度教日曆中12月的月圓日,是春天第一個滿月日,相當于印度的新年,是印度和尼泊爾的重要節日,最早雖然富有宗教色彩,但是演變到現在,已經是不分教派人種的全國狂歡節,甚至也流傳到世界其他的國家,尤其受到年輕人的喜愛;當天街上識與不識的人,會互相潑灑五顏六色的顏料,追逐打鬧,慶祝新年的到來,與對來年美好的期許。

入境要問俗,要融入當地的生活,這也是我們此行對自己的期許,既然知道灑紅節是如此重要的大日子,這樣的熱鬧當然一定要去湊一下;我們先去買了一件白色的T-shirt,表示參與活動的意願,因為如果沒有穿白色的衣服,大家手裡的色粉就會禮貌的「放過你」。

很多人問我,尼泊爾是不是跟印度一樣,還有種姓制度,人跟人會不會因為天生的階層不同,高尚的永遠高尚,低賤的一世低賤?

尼泊爾的種姓制度是一直是存在的,最主要的四個種姓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這個系統在十八世紀還曾經制度化,但是1962年政府通過一項法律,將種姓歧視列為不合法,所以照法律的層面來說應該是沒有種姓制度,過去婆羅門是不可以被判死刑的,但現在犯了法也「與庶民同罪」,而且教育也免費開放給所有的種姓,隨著教育的影響,種姓也不若過去那樣僵化,但是社交上的歧視還是在所難免,只不過不能攤在陽光下罷了。在過去,婆羅門的人在路上遇見首陀羅,因為後者身份低賤不潔,是要馬上回去洗澡的,但是現在他們或許不再關心,就算心中仍有芥蒂,在遇見之後也只會在身上灑灑水,意思一下。

現代的尼泊爾人也被迫越來越能接受這個現實,記得中心的台籍工作人員曾經說過,有一次他請某位保全人員去臨時清潔一下廁所,雖然對方最後去了,但是整個過程表現出來很扭捏、很不情願的態度,次日才告訴他,自己是剎帝利,像他這種高種姓的人,「照道理」是不應該去掃廁所的,也無怪乎他平日跟其他的尼泊爾員工說話時,總習慣性高人一等的語氣不善,時常被投訴。但如今,究竟是要死守著種姓的藩籬餓死呢?還是能屈能伸賺錢填飽一家人的肚子?相信比人強的「形式」會幫今天的尼泊爾人做出正確的選擇。

我們坐帕卡斯的計程車下山,一路上看到路邊的小孩,拿著裝了彩色水的水槍,瘋著喊著笑著跑著,彼此狂射,全身濕淋淋。在巴克塔普爾(Bhaktapur)的陶馬迪(Taumadhi)廣場,年輕人擠得裡三層外三層,臉上、身上,和頭髮上都是五顏六色的,他們帶了大小鼓,死勁兒的敲著,周圍的人跟隨著鼓點,一邊嘶吼一邊跳躍,好像身體裡有用不完的精力。忽然聽到佳慧尖叫一聲,原來一個調皮的小孩,出其不意砸了一個粉紅色的水球,正中她背後,然後一溜煙的跑了。

有很多東西方的觀光客,像我們一樣來湊熱鬧,不少旅行社也以能參加一年一度的灑紅節來做行程的號召;大街小巷到處都有賣色粉的小販,聽說不同的顏色有不同的意義,紅色自然是主色調,代表變化,橘色表示幸福,綠色則是純潔;放眼望去,大家的頭上臉上身上都是亂七八糟的顏色,被水槍和水球一輪攻擊後,全部的顏色混合在一起,都透著紅的藍紫色,驚人的一致,誰還看得見下面白色的T-shirt,誰還分得出你是外來客還是當地人?

我想,這或許才是灑紅節真正的意義,就是不管你出生的地位和種姓是什麼,不管你是高鼻子綠眼睛,還是金頭髮黑皮膚,大家在灑紅節這一天,都集體掉進染缸裡,真正的不分彼此,完全平等。

不需要圖片說明的圖片集,希望能讓讀者感受到灑紅節的絢爛與熱鬧。

第三期中文課程在滿滿的感動中結業了, 請看影片...社區中文班成人會話班兒童會話班The third term of the Chinese course has concluded with overwhelming emotions. ...
18/07/2025

第三期中文課程在滿滿的感動中結業了, 請看影片...

社區中文班
成人會話班
兒童會話班

The third term of the Chinese course has concluded with overwhelming emotions. Please watch the video...
Community Chinese Class
Adult Conversation Class
Children's Conversation Class

❤️ 愛心健檢來啦!靈鷲山 × 國防醫學院|我們在尼泊爾做健康檢查🌿7/16-17 連續兩天,我們在密勒日巴禪修中心熱鬧開診!由靈鷲山佛教教團發起,聯手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榮總的醫師及學生們,為當地居民、小朋友和寺院僧眾,送上一場溫暖的...
18/07/2025

❤️ 愛心健檢來啦!
靈鷲山 × 國防醫學院|我們在尼泊爾做健康檢查🌿

7/16-17 連續兩天,我們在密勒日巴禪修中心熱鬧開診!由靈鷲山佛教教團發起,聯手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榮總的醫師及學生們,為當地居民、小朋友和寺院僧眾,送上一場溫暖的健康檢查與衛教派對 💪🩺

👩‍⚕️👨‍⚕️ 這次有眼科、皮膚科、內科三位醫師親自駐診,還有一群超有愛心的國防醫學院學生,在現場不只幫忙檢查,還當起小老師,帶著孩子們玩健康互動遊戲:
🦷 怎麼刷牙才不會蛀牙?
🧘 怎麼拉筋才不會腰酸背痛?
🧕 女孩怎麼保護自己?

來參加的有:
-菩薩寺可愛的小沙彌們
-Karina Buddhist Centre 氣質優雅的沙彌尼
-Trungram Dhakten Ngyinjeling Monastery 的仁波切和喇嘛們
-Junkiri 公立學校活潑的學生
-還有很多附近街坊鄰居~

結果發現:
👀 小朋友視力普遍超讚!
😬 但蛀牙不少(牙刷先發一波)
🌾 農忙的居民們則說最近腰很酸(貼心醫師幫開藥+衛教指導)

這兩天,我們不只做檢查,也種下了一顆顆關懷的種子。讓大家知道:健康不只是看病,更是從日常生活做起 ❤️

謝謝每一位付出的醫師與學生,還有熱情參與的居民朋友們,我們明年再見~✨

❤️【The Loving Care Health Check is Here!】
Lingjiu Mountain × 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University|We are offering health check-ups in Nepal🌿

On July 16-17, we held a lively clinic for two consecutive days at the Milarepa Meditation Village! Initiated by the Lingjiu Mountain Buddhist Community,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University, Tri-Service General Hospital, and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doctors and students provided a warm health check and health education party for local residents, children, and monks💪🩺

👩‍⚕️👨‍⚕️ This time, we had three doctors specializing in ophthalmology, dermatology, and internal medicine, along with a caring group of 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not only assisted in check-ups but also became little teachers, engaging children in fun interactive health games:
🦷 How to brush your teeth to prevent cavities?
🧘 How to stretch to avoid back pain?
🧕 How can girls protect themselves?

Attendees included:
-The adorable little novice monks from Bodhisattva Temple
- The elegant novice nuns from Karina Buddhist Centre
-🙏 Rinpoche and lamas from Trungram Dhakten Ngyinjeling Monastery
-Energetic students from Junkiri Public School
- and some villagers from our neighborhood~

Findings showed:
👀 Most children have excellent eyesight!
😬 However, many have cavities (time for a brushing demonstration!)
🌾 Now is busy farming season and some hard working villagers feeling back pain (thoughtful doctors prescribed medication + provided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Over these two days, we not only conducted check-ups but also planted seeds of care. Letting everyone know: health is not just about seeing a doctor, but also about starting with daily life ❤️

Thanks to every doctor and student who contributed, and to the enthusiastic local residents. See you again next year! ✨

#健康檢查 #靈鷲山 #國防醫學院 #愛心出診 #敦親睦鄰 #享尼

《大哉問》密勒日巴禪修中心中文志工老師 李民安我們學生班的成員,絕大多數來自離中心不遠的三所公立學校,其中兩所在山下的桑窟市區,一所在比金剛亥母廟還要高的地方,叫「黑度母」。由於開課第一天只來了三個學生,所以中心的法師特別帶著我們三個老師,...
15/07/2025

《大哉問》
密勒日巴禪修中心中文志工老師 李民安

我們學生班的成員,絕大多數來自離中心不遠的三所公立學校,其中兩所在山下的桑窟市區,一所在比金剛亥母廟還要高的地方,叫「黑度母」。由於開課第一天只來了三個學生,所以中心的法師特別帶著我們三個老師,到學校去拜訪校長,希望見面三分情,讓校長也從旁發功出力,督促同學們要來上課。

拜了碼頭大概還真的有用,第二次上課的時候來了九個學生,雖然還停留在個位數,但一想這課是開課日那天人數的三倍,倒也可以用阿Q的精神來自我安慰一下。

平常上課的時間是從下午四點半上到六點,學校四點放學,從山下桑窟市區走過來,總共需要最少三十分鐘,其中包括一段頗爲陡峭的「好漢坡」階梯;如果是山上黑度母學校的學生,她們下山也要經過一段滿是大小碎石,粗細車轍痕跡,及大坑小洞不等的山路,大概也需耗時半個小時。

開始的時候,對於學生們的遲到和缺席,都會令我抓狂,因為這讓我無法一氣呵成,按照計劃教完當天的課程,而且他們好像回家都不會複習,所以開始的那一兩週,這一班舊生我幾乎用了全部的時間來複習,然後每次下課後都跟妙桂抱怨:「怎麼學了一學期,你我他這三個字還認不全呢?!」;為此,妙桂非常心急,她總督促著我要趕快開始教新的一課,她的理由是:「否則,對吉文和斯內哈這幾個程度好的學生不公平,而且按照妳這個速度,最後怎麼能教完五課?」

一聽妙桂又提「教完五課」的目標,我也急眼了:「這種程度的學生,你讓我怎麼教嘛!」畢竟在我的觀念裡,如果大部分的學生,對之前的生字和課文都還不能掌握,怎麼能往下教呢?後來妙桂說,那天她聽了我的抱怨,一個晚上愁得睡不著覺。

第二天我們又無法迴避的面對「繼續複習」還是「教授新課」的問題;爭執未果,妙桂冷不丁問了我一個問題,她說:「民安,妳是不是從來沒有教過弱勢的孩子?」我當場愣了一下,她繼續說:「弱勢的孩子就是這樣,他們可能受限於家庭環境,或許在家沒有人重視他們的學習,或許家庭需要他們在課餘做零工補貼家用,導致他們沒有時間或精力放在課業上,這就是弱勢的現實。」

回想過去教書的經驗,我的確從來沒有接觸過「弱勢」的學生。曾經任教的學校,是一所私立高中,學生要經過考試才能入學,而且這所高中,從1997建校開始,標榜的就是,將當時所有能用到的先進手段,用在教育上,學校裡老師學生和電腦的比例是一比一,沒過幾年,淘汰了每間教室裡的固定電腦設備,取而代之的,是全校的學生和教職員,一人一台筆記型電腦,所有的上課教材、功課、跟使用的輔助資源,都放在校內的封閉式網路上,高中十年級的暑假,還由老師帶領,安排他們去所學的外語國家,交換訪問兩至三個星期;這些學生穿戴皆是名牌,父母接送開的都是豪車。
而尼泊爾在亞洲最貧窮的五個國家中,位列第三,每年每人的GDP只有1336美元左右,比非洲都窮;所以我面對的教書環境,可以說是從一個極端,到了另外一個極端。

妙桂的這一問,讓我瞬時人間清醒,既然所處的現實無法改變,那就讓我來調整吧;這些初高中生沒人有電腦,甚至連手機都付諸缺如,為了幫助他們認字,我給每個學生做字卡,教他們怎麼用字卡學習;成人班的學生有手機,班級同學有群組,我就在課後給他們發語音,讓他們回家可以練習,也幫他們在手機上裝中文輸入法,沒事就發幾條簡單的中文短信,讓他們熟悉教過的生字。

知道我去尼泊爾教中文的朋友,不止一個人問過:「你們為什麼要在尼泊爾教中文,他們會有用到中文的機會嗎?」好像覺得在尼泊爾那個貧窮落後的地方教中文,根本就是一件實屬多餘的事,畢竟你投注了這麼大人力和時間的成本,卻好像在短期是看不到回報的。

對於這個問題,我其實想反問的是:「佛陀成道後,說法四十九年,他有想過回報嗎?」他給予世人珍貴的佛法,有多少人願意聽?能聽進去多少?能實踐的又有幾何?

我明白這些學生,絕大多數的人,或許窮其一生都不會踏出尼泊爾,甚至有很大的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離開桑窟這個小城鎮,就像面對所有的弱勢族群一樣,我們能給予的只是一個機會,一個可能;「中文」或許是他們打開窗戶,看到世界另一邊風景的鑰匙,我的工作,只不過是竭盡所能打好這把鑰匙,至於他們會不會用?和怎麼用這把鑰匙?就不是我該操心執著的啦。

照片說明:
1.第一天上完課,跟著法師去學校「拜碼頭」
2.「妙桂,我該怎麼教下去啊?」
3.4. 沒有「電」的教學輔具,那就用「紙」的吧
5.6.7.學生使用字卡片熟悉生字、練習造句,和玩遊戲。

N✈️2025 尼泊爾聖地禪七__第二場報名中!‼️限額26名,報名從速!聖地能量、禪修指導、寧靜環境、簡單生活7日禪七+4日禪旅中英雙語🌼日期:2025/11/7~11/18🌱行程:     🌿聖地禪七:密勒日巴禪修中心完整七日禪修   ...
11/07/2025

N✈️2025 尼泊爾聖地禪七__第二場報名中!
‼️限額26名,報名從速!
聖地能量、禪修指導、寧靜環境、簡單生活
7日禪七+4日禪旅
中英雙語

🌼日期:2025/11/7~11/18
🌱行程:
🌿聖地禪七:密勒日巴禪修中心完整七日禪修
🌿禪修行腳:佛陀誕生地藍毗尼朝聖行腳與聖地禪修
🌿滿願回向:博達大佛塔繞塔與迴向
🌿報名:https://reurl.cc/G5L6eZ

📞連絡電話:
台灣:+886-2-2499-4422 分機3900
尼泊爾:+977-9801-800-690

✈️Nepal Scared Meiditation Retreat
Rediscover Your True Self
‼️ Limited to 26 slots, register quickly!

Sacred Energy、Meditation Guidance、Serene Environment、Simple Living
7-Day Meditation Retreat + 4-Day Meditative Journey
Bilingual in Chinese and English

🌼Dates:November 7-18, 2025
 🌿 Sacred Land Zen Seven: Complete seven-day meditation retreat at Milarepa Meditation Center
 🌿 Meditation Pilgrimage: Pilgrimage walking to the Buddha's birthplace in Lumbini and sacred land meditation
 🌿 Wish Fulfillment Dedication: Circumambulation around the Great Bodha Stupa and dedication
 🌿 Registration: https://reurl.cc/G5L6eZ

📞Contact:
Taiwan +886-2-2499-1100 ext.3900
Nepal +977-9801-800-690
Organizer: Milarepa Meditation Village


《尼泊爾英文》密勒日巴禪修中心中文志工老師 李民安出發前在台灣參加講習的時候,有一些志工老師擔心大家都不懂尼文,怎麼教他們中文呢?而另一些有海外教學經驗的老師則指出,用中文教中文應該是最好的辦法,畢竟讓學生在特定的語言語境中學習該語言,是所...
08/07/2025

《尼泊爾英文》
密勒日巴禪修中心中文志工老師 李民安

出發前在台灣參加講習的時候,有一些志工老師擔心大家都不懂尼文,怎麼教他們中文呢?而另一些有海外教學經驗的老師則指出,用中文教中文應該是最好的辦法,畢竟讓學生在特定的語言語境中學習該語言,是所有語言教師認為最理想的方式。

可惜,最理想的,卻不一定是可行的,這還真應了那句話「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

必須坦白的是,我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要用中文來教中文,因為能這樣做是要有條件的,最重要的幾個必要條件:一是必須能頻繁的上課,二是得沒有進度的壓力,而且這種方法只有用在不會產生混淆的器物學習,以及介紹簡單語法時最有用。

而我們在尼泊爾的現實客觀條件是:首先,一個星期只上兩次,而且兩次來的學生還不一定一樣;其次,這個中文班缺乏課業與學習的外在強制約束力,只能靠學生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偏偏這又是一般尼泊爾人普遍最缺乏的能力;更不要說妙桂還給我規定了,在這二十堂課裡,要教完第五課,再扣掉最後準備成果發表的時間,一課大概在最多只能用三堂課來教,更別說,加開的成人班還是從零開始,得先學拼音,所以我早早就決定一定要用英文來做教學語言,好節省時間。

尼泊爾人普遍都會說一點英文,學校也從很小就有英文課程,但是從到尼泊爾的第一天,我就發現,自己過去所學的英文,跟尼泊爾人說的英文,似乎是兩個語種。

看過一篇報導,指出普通話能說得標準的人,對英文的發音就沒有太大的困難,因為不管是捲舌音,還是唇齒音,或鼻腔音,這兩種語言都有相當多的共同處,但是「反之」卻沒有「亦然」,在教中文的經驗中,我發現英文說得好的人,卻不一定能把中文的發音掌握好,畢竟中文的四個聲調,對那些沒有「musical ear」的人來說,根本聽不出二聲跟四聲有什麼不同,就算聽得出也念不出。

而因為尼泊爾語中,沒有中文的捲舌音,所以「之,吃,師,茲,次,斯,日」對他們來說,是很有挑戰性的,就像我們年紀太大了才開始接觸一門新的語言,覺得「舌頭硬了」,尼泊爾人說中文,給你第一個感覺,就是舌頭有點硬。

除此以外,他們的b,p,t,發出來通通是b,尤其有困難的是得用上牙齒,咬住下嘴唇來發的f。「咖啡」念出來會變身為「嘎比」,好一點的會是「嘎批」。

如果我之前看的那篇關於「說標準中文的人,較能掌握英文發音」的研究是正確的,你便可以想像尼泊爾人說英文時,會怎樣的讓人摸不著頭腦。

剛來尼泊爾時,見此地負責管理中心大小事務的台灣職工,把犯了錯的當地工作人員找來,口若懸河的一頓訓斥;只見他們倆一個罵得義正詞嚴,一個低頭羞愧難當,偶爾還辯解兩句,在在都表示彼此之間溝通順暢且無誤,但我卻如入五里霧中,從頭至尾完全處在「有聽沒有懂」的迷糊階段。

後來虛心請教已經在那裡待了幾年,已經有了心得的法師,他的告誡是:「你千萬不要跟他們講長篇大論的完整句子,也不必講究文法的對錯,只要蹦單子即可。」然後他給我舉了一個例子,有一次廚師姜嘎氣急敗壞的來找他,說:「Ani (尼文「法師」的意思), chesse no buy.」意思是,這個星期採買回來的東西裡面,把cheese漏掉了;「結果我脫口而出跟他說:『Okay, you go buy.』你去買。」在我們大笑之餘,法師嘆了一口氣:「我的英文,現在也被他們同化了。」

其實語言就是一種溝通的工具,只要能達到溝通的目的就好,在尼泊爾用英文教中文,讓我節省下大量比手畫腳的時間,畢竟我至今還沒有想出來,怎麼用中文教會一個沒有一點中文基礎的人,了解「畢業」「結婚」「工作」的意思。

除此以外,英文也讓我能和學生,建立在教室以外的關係和情感,走進當地的生活,了解此地的風俗習慣,並學習他們的文化民情;所以回台灣之後,在經驗交流的分享會上,下兩期的老師,對用英文上課一事頗有一些擔心和疑懼,我就這麼給他們打氣:「只要你聽得懂,而且能說you go buy,就沒有問題。」

照片說明:
語言是溝通的工具,不管用的是哪種工具,能夠達到溝通的目的,建立情感連結最重要。

《猴塞雷》密勒日巴禪修中心中文志工老師 李民安 剛到尼泊爾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在大門的警衛室窗口,放著一把彈弓,也沒有對餐廳門口的木棍多看一眼,直到工作人員說了它們的用途,我們才恍然大悟,這些都是為了尼泊爾的孫大聖準備的「防禦性武器」。 禪...
01/07/2025

《猴塞雷》
密勒日巴禪修中心中文志工老師 李民安

剛到尼泊爾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在大門的警衛室窗口,放著一把彈弓,也沒有對餐廳門口的木棍多看一眼,直到工作人員說了它們的用途,我們才恍然大悟,這些都是為了尼泊爾的孫大聖準備的「防禦性武器」。

禪中心的工作人員對我們說,猴子是非常聰明的動物,會觀察會模仿,所以晚上一定要把玻璃門關好,看到猴子來了,馬上把棍子或者彈弓拿起來,猴子就會被嚇退:「不過,女生拿棍子沒有用啦,猴子不怕女生。」聽了這話,我只想禮貌的翻一下白眼,在心裡嘟囔:「那你又何必浪費口舌?!」

中心附近的猴子真不少,妙桂第一次看到猴子的時候,還很新奇,但警衛說,看到一隻猴子也要馬上趕走,因為這是帶著「踩點」任務來的,如果放任不管,不一會兒牠就會帶來一大群猴子肆虐。園區裡面有不少果樹,比如:香蕉、桃子、木瓜、無花果,跟桑椹,等等,但大家幾乎都無緣享用到,因為根本還等不到瓜熟蒂落,就被猴子禍害光了;夏天猴子還很容易找到食物,不太會到人群居住的地方騷擾,等到冬天野外糧食緊張,猴子就會開始肆無忌憚了。

偶爾也會看到猴子在對面人家的田裡作亂,牠們一來就是一大群,一家家的搗亂,無可倖免,這樣的猴患,也讓當地居民頭痛不已,聽說有一次某家人逮到一隻猴子,把屍體剝皮掛在外面「殺猴警猴」,果然後來猴子對那家敬而遠之,不敢再去騷擾,不過這個方法聽起來都覺得十分殘忍,不夠狠是做不出來的。

齋堂外面晾曬鍋碗瓢盆的桌子外面,有一棵原本高大茂盛的桑椹樹,到了四月,不時有猴子來造訪,八成是桑椹快可以吃了;這些輪番而來的猴子,把那棵桑椹樹折騰得夠嗆,吃完了,牠們就大剌剌的坐在欄杆上,被暴力折斷的樹枝,無力的垂掛在那裡,整棵樹幾乎變成禿頂的狀態。

有一天邊門忘了關,一隻猴子就那麼登堂入室的走進齋堂,廚師姜嘎在廚房裡聽到我示警的聲音飛奔而出,猴子一見他,立刻返身往外逃;只見姜嘎追到門邊,順手抄起大木棍,奮力向猴子擲去,猴子熟練的閃身躲過,一溜煙兒就跑進樹林裡;我覺得姜嘎和猴子約莫都是老熟人了,同樣的戲碼,應該已經不知道上演過多少次,一追一逃一氣呵成,動作流暢自然。

斯瓦揚布納特(Swayambhunath)的佛塔,是來尼泊爾必繞的三大佛塔之一,因為附近猴子眾多,所以也被觀光客稱為「猴廟」,我們也在那裡目睹了一隻調皮猴子的潑辣行徑。

在山頂的佛塔旁,遇見一位盛裝微笑著的尼泊爾姑娘,後面跟著一個捧著一束花的靦腆小伙;過了一會兒,妙桂跟我們說:「我覺得他有告白成功喔。」於是,我跟佳慧看到的是,一個雙手空空的小伙,跟在一位捧著一束花微笑著的盛裝尼泊爾姑娘後面走著。

我們三個心照不宣的繼續繞塔,忽然聽到一聲尖叫,人群奔跑退散,轉頭看去,一隻猴子捧著一束花,正把花朵摘下放進嘴裡,然後覺得好難吃,便立馬呸的吐出來,又把殘破的花束用力丟在地上,而那個盛裝但花容失色的姑娘,正獨自一人站在不遠處。

佳慧搖搖頭說:「這個男的不Okay喔!」「何以見得?」我跟妙桂問。她說:「猴子發起攻擊的時候,他第一時間自己跑掉了,事後也沒有過來陪伴安慰一下她,這絕對是無法共患難的證明,很不Okay!」希望這個女生心眼放亮一點,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腦。

人們說,斯瓦揚布納特的猴子,是文殊菩薩的頭髮幻化而成的,但當牠搶人家漂亮姑娘的花時,我覺得這個說法真是褻瀆了文殊菩薩,但聽了佳慧的一番分析,又認為這猴子的舉動,或許還真帶有菩薩的深意在其中呢!

教學生們「小猴子」的兒歌,問他們怎麼用尼文說「猴子」,我學舌了半天,怎麼都抓不到發音的訣竅,一直被他們譏笑。最後,腦子最靈光的斯內哈想了想對我說:「老師,你跟著我念。」
斯:「mother」我:「mother」
斯:「father」我:「father」
斯:「bather」我:「bather」

全班同學不約而同高聲的用中文說:「對了。」
我想我會永遠記得怎麼用尼文說「猴子」,也會一直記得這些可愛的學生。

照片說明:
1.「我是猴子,我最大。」上車頂調皮如入無人之境的猴子。
2.「還敢來?小心我用石頭射你!」雜貨店主拉開架勢對猴子說。
3.「小猴子,這是我敢跟你保持的最近距離。」妙桂說。
4.在欄杆上遊走,十分囂張的猴子。
5.在猴廟搶了漂亮女生花束的肇事者。
6. 最人畜無害、最可愛的猴子,是在鏡頭裡的。
7. 金剛亥母廟裡旁若無人的猴子。

29/06/2025

🎶 淨山後回到中心,小朋友們開心地唱起中文歌,在歡笑聲中為今天的行動畫下美好句點。
謝謝每一位參與的你,讓這片土地更加清淨、美好 💛
🎶After Commnuity cleanup back to the center, the children happily sang Chinese songs they had learned, wrapping up the day’s activity with laughter and joy.



#社區淨山 #淨山 #愛地球 #靈性生態

🌿 我們相約.一起淨山!🌿每月一次的淨山日又來啦!清晨,禪修中心聚集了一群熱心的鄰居們——Sanku第八區區長、居民、還有可愛的小朋友們,全穿上亮眼的黃色背心,戴上手套,一起出發前往金剛亥母廟!💪 廟旁堆積許久的廢棄建材,在大家齊心合力下終...
29/06/2025

🌿 我們相約.一起淨山!🌿
每月一次的淨山日又來啦!

清晨,禪修中心聚集了一群熱心的鄰居們——Sanku第八區區長、居民、還有可愛的小朋友們,全穿上亮眼的黃色背心,戴上手套,一起出發前往金剛亥母廟!

💪 廟旁堆積許久的廢棄建材,在大家齊心合力下終於清理完畢,環境煥然一新。

🎶 回到中心,小朋友們開心地唱起中文歌,在歡笑聲中為今天的行動畫下美好句點。

謝謝每一位參與的你,讓這片土地更加清淨、美好 💛

🌿 Let’s Do a Community Cleanup Together! 🌿
Our monthly community cleanup day is here again!

Early in the morning, a group of warm-hearted neighbors gathered at the meditation center — including the ward chairman of Sanku District 8, local residents, and lovely children. All of them put on their bright yellow vests and gloves, and set off together for the Vajrayogini Temple!

💪 With everyone working as one, the piles of discarded building materials beside the temple were finally cleared away. The environment was refreshed and renewed.

🎶 Back at the center, the children happily sang Chinese songs they had learned, wrapping up the day’s activity with laughter and joy.

Thank you to everyone who joined us — your presence made this land cleaner and more beautiful. 💛


#社區淨山 #淨山 #愛地球 #靈性生態

Address

8 Bajra Yogini Road, Shankharapur-Sankhu,
Kathmandu
4460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Milarepa Meditation Village 靈鷲山密勒日巴禪修中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Milarepa Meditation Village 靈鷲山密勒日巴禪修中心: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