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之茵心理師的療心室

鄭之茵心理師的療心室 聊聊心裏的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感覺,那些事情。

這是我近期看過對於情緒描繪既寫實又生動易懂的繪本了不想劇透 怕影響其他人的閱讀體驗但你/妳多少能夠猜到情緒大飯店🏨是處理安頓情緒的地方飯店經理 就是我們自己囉這個繪本描繪了很多對於情緒照顧的內涵像是…不同情緒有著不同的照顧喜好飯店經理有時候...
01/07/2025

這是我近期看過
對於
情緒描繪
既寫實又生動易懂的繪本了

不想劇透
怕影響其他人的閱讀體驗
但你/妳多少能夠猜到
情緒大飯店🏨是處理安頓情緒的地方
飯店經理 就是我們自己囉

這個繪本描繪了很多
對於情緒照顧的內涵
像是…
不同情緒有著不同的照顧喜好
飯店經理有時候忙的焦頭爛額
負面正面情緒們的來來去去

我在想諮商
也許就是當飯店經理忙不過來的時候
找另一個專業經理人
一起來幫忙打理關於情緒們的大小事吧

覺得這繪本真的很有趣😊

當孩子把成績跟痛苦串連在一起,在學習中最重要的,包括對於學習的興趣跟學好得到的成就感,將蕩然無存⋯⋯這樣的學習走不遠,走不長的而且孩子心裡還可能會有對學習的恐懼感,甚至覺得媽媽只愛考100分止自己,當沒有100分的時候,自己就是一個不值得被...
20/06/2025

當孩子把成績跟痛苦串連在一起,
在學習中最重要的,
包括對於學習的興趣
跟學好得到的成就感,
將蕩然無存⋯⋯
這樣的學習走不遠,走不長的

而且孩子心裡還可能會有對學習的恐懼感,甚至覺得媽媽只愛考100分止自己,當沒有100分的時候,自己就是一個不值得被愛的人啊🥲

看了很難受

我就不多說了,我只想提醒有在看我粉專的朋友,停止這樣教孩子英文。

頂尖的學習者就算被你這樣養出來,也會內心傷痕累累。

考試是為了讓你理解孩子懂了多少,不是拿來當作一個追求的標準,更不是拿來幫孩子貼上標籤的工具。

英文能力養成才是整個語言學習的核心,不是要求孩子一定要一百分、第一名。

學會長期自我競爭、自我成長,找到正向的學習動機,這才是真正能走到最後的學習者會有的內在組成。

為了一百分,孩子不知道會用甚麼怪異的方式念書。

等到國中、高中才發現跟不上,你覺得他內心會出現怎麼扭曲的變化?

從小訓練孩子關注自己的缺點,只看那一分,忘記那九十九分。

這像極了我前陣子推薦的書,懸崖邊的學霸,裡面的各種情境。

我教室裡面國小就通過FCE的學習者,沒有一個人是這樣長大的,他們都是找到閱讀興趣才突破的。

在坊間流傳一種關於依附關係的說法爸爸呢!形塑了孩子怎麼去面對與處理,外面的人際互動,怎麼感受自己的價值感媽媽則是形塑孩子怎麼去感受愛與被愛,以及在關係裡有無滋養能力這個說法其實沒有研究實證,但很多書籍📚不約而同地,寫出很多類似脈絡下發展的故...
05/06/2025

在坊間流傳一種關於依附關係的說法

爸爸呢!形塑了孩子怎麼去面對與處理,
外面的人際互動,怎麼感受自己的價值感

媽媽則是形塑孩子怎麼去感受愛與被愛,以及在關係裡有無滋養能力

這個說法其實沒有研究實證,但很多書籍📚不約而同地,寫出很多類似脈絡下發展的故事。

而我正在閱讀與聆聽著👂
每個生命的故事

情緒壓力,不只可能讓心生病,還會進一步增加癌細胞的發展危機啊!不少人會覺得諮商只是找個人說話,感覺上讓心情鬆綁一點而已⋯但這件事對心裏跟生理都很重要啊‼️想找這篇文獻來閱讀🧐
02/06/2025

情緒壓力,不只可能讓心生病,
還會進一步增加癌細胞的發展危機啊!

不少人會覺得諮商只是找個人說話,感覺上讓心情鬆綁一點而已⋯
但這件事對心裏跟生理都很重要啊‼️

想找這篇文獻來閱讀🧐

情緒壓力讓癌細胞「長神經」,變聰明,更危險

很多人都以為,壓力只是「心裡的事」,撐一撐就過了。但事實是,壓力沒有這麼單純。它會影響睡眠、讓我們免疫力下降,甚至讓癌細胞變得更難對付。
您沒聽錯,癌細胞也會感受到壓力,而且還會因此變聰明。

2025年刊登在《Nature Cell Biology》的研究,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壓力」和「癌症」之間關係的認知。這不是情緒病,而是一條清清楚楚、可追蹤、能被驗證的分子通道。

原來,壓力會讓癌細胞「長神經」

這項研究發現,當我們長時間處於心理壓力中(像是焦慮、害怕、過勞),我們身體的交感神經系統就會被打開,開始釋放一種叫正甲腎上腺素的壓力荷爾蒙。

這種荷爾蒙不只讓我們心跳加快、情緒煩躁,還會深入腫瘤內部,影響癌細胞的行為模式。

它會讓癌細胞裡的一種叫ALKBH5的酵素沉默,而這個酵素原本是負責「清理」RNA上的錯誤標記的。少了它,癌細胞就開始出現一堆被標記錯的RNA(我們叫它m6A修飾),而這些RNA接著被包進一種叫細胞外囊體的小小泡泡裡,送到腫瘤周邊的神經組織。
結果就是:癌細胞居然自己在叫神經長過來幫它。

這種現象叫「腫瘤神經新生」,是癌症惡化的一大幫兇。研究中,腫瘤神經密度越高的病人,復發率高、生存期短、治療難度也大。

壓力,真的會讓癌細胞變強、變兇、變難搞

這一切不是推測,而是實驗做出來的證據。小鼠在壓力下,癌症惡化速度明顯加快。ALKBH5表現下降,腫瘤神經密度上升,存活期縮短。
更令人震撼的是:人類胰臟癌的樣本也出現一模一樣的現象。

這些癌細胞不但變得「有神經」,還開始操控神經,接收營養、擴大地盤、無聲無息地變強。

天然解方:草莓、蘋果皮、紅洋蔥裡的秘密武器

聽起來很可怕,對吧?那有沒有辦法干預?
有的。研究發現一種天然植物化合物叫漆黃素(fisetin),可以阻止神經細胞接收來自癌細胞的外泌體。
也就是說,漆黃素就像在神經細胞外圍設了一道防火牆,不讓癌細胞傳來的「壞指令」進來。

而這個成分,其實就藏在我們常吃的食物裡:
草莓、蘋果皮、紅洋蔥、葡萄皮、綠茶,這些都含有豐富的漆黃素。

研究發現,給壓力中的小鼠補充漆黃素後,不但腫瘤神經密度下降,腫瘤長得慢了,連壽命也拉長了。

我們可以做的,不只是「不緊張」而已

很多人會問,那我要怎麼做?
答案其實不難,但需要從現在就開始練習。

第一,學會照顧情緒。
壓力真的不是撐過去就好,它會讓癌細胞變得更聰明、更難纏。給自己每天10分鐘靜下來的時間,無論是深呼吸、散步、冥想,還是寫下心情,都是在幫身體按下「解壓鈕」。記住,處理壓力的關鍵,不是壓抑,而是懂得釋放、學會轉換。

第二,讓食物成為身體的朋友。
每天吃進一點含漆黃素的天然食物,不需要大量保健品,也能讓身體默默有保護力。

第三,對癌症病人來說,情緒管理該納入治療流程。
不只是吃藥打針,情緒、睡眠、社會支持也應該成為癌症治療的重要一環。

壓力,是癌細胞的朋友,還是我們的敵人?取決於我們怎麼回應它

這篇研究讓我們真正看清楚,情緒並不是抽象的心理狀態,而是可以改變基因表現、影響癌細胞行為的生理現象。

我們不一定能控制外在世界,但可以選擇對自己的內在更溫柔。
練習放下焦慮,多吃幾口草莓,早一點睡覺,不只是心情好,而是真正在照顧細胞。
畢竟,如果癌細胞會因為壓力變聰明,那我們也該更聰明地生活。

Psychological stress-induced ALKBH5 deficiency promotes tumour innervation and pancreatic cancer via extracellular vesicle transfer of RNA. Nature Cell Biology. 2025.

身為一個心理師 這是真的 孩子如何感知與認識自己是透過身邊的主要照顧者長期對自己的態度與反應在孩子還未能定義自己的時候仰賴照顧者對自己的互動去定義自己是誰是什麼樣子的人若照顧者習慣批評、挑剔孩子對孩子過度嚴厲打擊孩子也會內化這樣的態度對待自...
20/04/2025

身為一個心理師
這是真的

孩子如何感知
與認識自己
是透過身邊的主要照顧者
長期對自己的態度與反應

在孩子還未能定義自己的時候
仰賴照顧者對自己的互動
去定義自己是誰
是什麼樣子的人

若照顧者習慣批評、挑剔孩子
對孩子過度嚴厲打擊
孩子也會內化這樣的態度對待自己
「我很糟糕,我永遠不夠好
很難有人真的喜歡我…」

這長期發展至成人之後
會出現兩個心智狀態的危險⚠️

1、因為長期沒有人喜歡欣賞我,我得更多愛我自己,我不能夠去看到我自己有真正需要調整的地方或問題,傾向用自戀的態度,去包裹住內在受傷或害怕的自己。

2、即使我目前有不錯的職涯發展,家庭生活,人際互動…大家都說我很好很不錯,但我自己無法從內在深處,打從心裏感覺到自己是好的,相信自己有好的地方,或是認為自己的存在有價值與意義,可能發展成大家熟悉的冒牌者症候群。

說真的,我認為要改變認知或想法,不是那麼難,然而要改變「感受」,尤其是內在對自己的感受,著實不那麼簡單。

我不敢說,諮商一定會有用。
然精神分析為基底的心智化諮商,
會在過程中,開展與發展各種感受,
幫助感受到好的/壞的感覺與自我,
能更平衡的感知自己,
進而調節與療癒。

4年多前畫的圖,到現在看到依然有種撞擊心臟的感覺。

孩子對父母的愛真的很純粹、無條件,即使我們有時會因為疲憊而發脾氣或不耐煩,但孩子卻依然願意回到我們懷裡,就好像什麼也發生過一樣⋯

所以被無條件愛著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啊🥺

延平中學的入學作文考試「那一天,我流下眼淚💧」其實會想考私立國中的家長跟孩子,這個家庭背後可能有很多的因素,考量甚至是焦慮的部分。然而,我這一篇,是想針對眼淚💧這個部分來聊聊…從這篇新聞裡的資訊看起來當考生拿到作文題目的時候,孩子們一下子想...
16/03/2025

延平中學的入學作文考試
「那一天,我流下眼淚💧」

其實會想考私立國中的家長跟孩子,
這個家庭背後可能有很多的因素,考量
甚至是焦慮的部分。
然而,我這一篇,
是想針對眼淚💧這個部分來聊聊…

從這篇新聞裡的資訊看起來
當考生拿到作文題目的時候,
孩子們一下子想不起來
上一次流著眼淚的經驗與感受是什麼?
於是紛紛開始寫一個悲慘的故事
父母離世,一定會掉眼淚的
這樣下筆絕對 文很對題的

然而…
流下眼淚💧的經驗與感受
其實有很多的豐富面向

失去所愛 傷心難過是一種
努力很久終於完成對自己重要的事是一種
得到一個很久以來想得到的禮物是一種
聽到朋友難過傷心的事是一種
與他人吵架起爭執 氣到哭是一種
把事情搞砸 對自己感到失望 無力感是一種
~有好多可能的經驗🤔

這群參加考試的孩子,會不會其實對自己的感受,是非常陌生,或很忽略的?

在諮商的領域中,已經證實一個人對自己的感情與感受的理解,並其中賦予的意義,對個人的人格與整體發展,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你離你自己感受有多遠呢?」
這是我所擔心與在意的
也是我實際在諮商中
試著一點點喚回的東西

「小孩到底在想什麼?!🤔」這其實是很多爸媽煩惱的事,然而有意思的是,人出生就充滿各種複雜的情緒與反應,一邊仰賴跟父母的互動,一邊建構自己的內在世界,孩子會把難以忍受或消化的心情投射給父母,希望在情感方面被支持或照顧,另外一方面,父母也會投射...
07/03/2025

「小孩到底在想什麼?!🤔」

這其實是很多爸媽煩惱的事,然而有意思的是,人出生就充滿各種複雜的情緒與反應,一邊仰賴跟父母的互動,一邊建構自己的內在世界,孩子會把難以忍受或消化的心情投射給父母,希望在情感方面被支持或照顧,另外一方面,父母也會投射,自己內在世界裡正向與負向情感,以及焦慮到孩子的身上。

從赫赫有名的依附理論,到近代發展的心智化,一再指出嬰幼兒其心智的豐富與發展潛力。

簡單的說,孩子從新生兒,嬰兒階段,就開始感受這個世界,擁有自己的情緒與情感經驗的噢~

也有很多研究指出,成人在為人父母時,會重新經驗,自己兒時可能早已遺忘的,那些被照顧的感覺。

也就是說,
感覺,情緒,感受,其實真的很重要‼️
從我們出生,一直到離世的時候,都一直是生命中的重要關鍵。

我覺得2024/2025正是一個世代交替的時間點上從價錢到價值從功能到內在的意義從得到什麼實體的物質到得到怎麼樣的經驗與感受「你要乖乖聽老師/爸媽/長輩的話」,到「你覺得為什麼要聽這些話?」「不聽的話,會有哪些事情發生?聽或不聽的思考在哪裡...
31/12/2024

我覺得2024/2025
正是一個世代交替的時間點上

從價錢到價值
從功能到內在的意義

從得到什麼實體的物質
到得到怎麼樣的經驗與感受

「你要乖乖聽老師/爸媽/長輩的話」,到「你覺得為什麼要聽這些話?」「不聽的話,會有哪些事情發生?聽或不聽的思考在哪裡?」從盲從到思考的變革

從傳統的孝順,忍讓為家,
到思考我個人的存在的意義價值。

從外在的,要做給別人看在他人眼中是怎麼樣的狀態,到我自己是怎麼認識與接納我自己的,我喜歡我自己嗎?

衣著打扮是為了在他人眼裡的得體,到我自己喜歡的樣子,我感覺舒適自在的。

職涯規劃也是,從求安穩安定有退休金,到我喜歡做這件事嗎?做這個事情跟工作,對我來說的意義與價值感是什麼?

從學習強調博聞強記,到認知理解,進而發散思考與自我組織以及跨界能力。

尤其是,進入AI時代之後,
我為何而存在?
以及,能不能使用AI,問適合的問題找到答案?將會是一個蠻關鍵的能力。

告別2024,進入2025年
對你/妳而言,有什麼想做的事?
有什麼新的發現?
又有什麼新的感受呢?

2024/2025 跨年倒數心中雜感
圖為OH投射牌卡

「為什麼她/他不知道自己這麼說/做,是很傷人的?」「他/她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一般而論,這種狀況的人,會被認為很沒有「同理心」;若以目前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想像&理解他人處境與情緒的能力,會被稱為「心智化能力-Mentalization」然...
30/11/2024

「為什麼她/他不知道自己這麼說/做,是很傷人的?」
「他/她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

一般而論,這種狀況的人,會被認為很沒有「同理心」;若以目前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想像&理解他人處境與情緒的能力,會被稱為「心智化能力-Mentalization」

然而,這項能力可以簡約分成兩個發展方式,1、對外-人際互動,2、對內-對自己內在的感知。

理想上,兩個發展方向都要慢慢成熟,因為缺失任何一個方向,都有可能造成自己……或他人的情緒痛苦與壓力。

最近沸沸揚揚的職場傷害事件 有一個人再也承受不了而讓整個狀況曝光而明朗化⋯什麼時候 我們可以不再需要用生命做為昂貴的代價 也能讓 這類被錯待 被惡待的狀況 有被看見 被調整的可能 🥲
21/11/2024

最近沸沸揚揚的職場傷害事件
有一個人再也承受不了
而讓整個狀況曝光而明朗化⋯

什麼時候
我們可以不再需要
用生命做為昂貴的代價
也能讓 這類被錯待 被惡待的狀況
有被看見 被調整的可能
🥲

諮商的工作,主要是對於人內心情感或感受,那些可能被忽略或是壓抑的東西,進行探詢與修復,而時間跟意願,也在這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截圖為某日劇中,母親角色難過地回憶起,孩子在成長歷程中的情感被剝奪時,自己卻無力阻擋。)
09/10/2024

諮商的工作,
主要是對於人內心情感或感受,
那些可能被忽略或是壓抑的東西,
進行探詢與修復,
而時間跟意願,
也在這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截圖為某日劇中,母親角色難過地回憶起,孩子在成長歷程中的情感被剝奪時,自己卻無力阻擋。)

愛一個人,並不是把自己想要的,喜歡的,覺得好的,直接推薦給他,甚至強迫對方必須得直接照做,畢竟你覺得好的,不見得對於對方來說,意義跟感受是一樣的…因為對於事物的感受與解讀,都是個人非常獨特的存有,於是~愛一個人其實困難的地方是,要用對方的感...
04/08/2024

愛一個人,並不是把自己想要的,喜歡的,覺得好的,直接推薦給他,甚至強迫對方必須得直接照做,畢竟你覺得好的,不見得對於對方來說,意義跟感受是一樣的…

因為對於事物的感受與解讀,都是個人非常獨特的存有,於是~愛一個人其實困難的地方是,要用對方的感受去思考,什麼是對他好的呢?什麼是讓他可以覺得他是被愛著的?被在乎著的呢?

😊

Address

Buguey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鄭之茵心理師的療心室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