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8/2025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CcYhc75yP/
這是今天工作坊的感觸及學習:
#把愛帶回家
1。
長大後能成為「大小孩」,
是每個「小大人」的夢想。
2。
有些孩童的童年,殘酷的未必是父母,無情的未必是原生家庭。
有時候更殘酷的是生活無情的逼迫。逼著一家人要面對一連串的苦難,逼著一家又一家的小孩不得不成為「小大人」。
3。
當這些小孩擔起「小大人」這個責任之後,生活就這樣把他們扮演「小孩」這個角色給剝奪了。
同時,也剝奪了童年理應該有的純粹。
童年理應是快樂的,統統都被剝奪了。
4。
這剝奪,是一種說不出來的失落。
是童年時,沒辦法訴說的失落。
小孩童年的純粹及快樂,就這樣幻滅了。
是怎麼說,也說不清的失落。
5。
每個「小大人」都很有辦法、
也很有資源。
他們有壓抑負面情緒的耐力、
他們有漠視自己需求的忍辱、
他們有照顧大家需求的體力。
有時,在工作坊內,
我都在旁叮嚀他們,
別瞧不起過去這些能力。
別唾棄這些能力。
感恩自己擁有這些能力,
也正是自己有這些能力,
才能走過當年的苦難。
6。
當每個「小大人」走過當年的苦難,的確是鬆了一口氣。但是自己的「小孩」呢?要如何安放當年那個該成為小孩的自己呢?
7。
這也為何有不少長大後的「小大人」,動不動就流下眼淚。動不動就大發雷霆。動不動就非常焦慮。
其實他們也不想要這樣的。但是長大後的「小大人」,堆疊的情緒溢滿得很。
8。
或許這現象是好的。
畢竟創造「大小孩」這個角色本來就是要去平衡過去那「小大人」的角色。
或許這些都是需要「小大人」去經歷的過程。
9。
哭吧、
生氣吧、
對著生命宣誓奪回當初該有的純粹及快樂。
在你認為安全的空間,
盡情做一個「大小孩」。
好好經歷自己當年說不出的失落。
也好好經歷當年無法經驗的歡笑。
去吧。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成為小孩」,是每個「小大人」需要經歷的生命重大議題。
10。
當學會了照顧別人的需求時,
是時候要學會照顧自己的需求了。
所以我今天傍晚在工作坊裡才感觸地說出:
長大後能成為「大小孩」,
是每個「小大人」的夢想。
不管你現在是「大小孩」還是「小大人」,祝福你們。祝福自己。
真心希望我們大家都值得擁有快樂及幸福。
以量 送上祝福
3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