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恆中醫診所-新竹/竹北

詠恆中醫診所-新竹/竹北 許君詠醫師(詠恆中醫診所)(新竹市,竹北市),官網:fmc7.net 許君詠醫師,詠恆中醫診所,新竹,竹北

29/10/2025

💔【掐死你的溫柔不是溫柔,窒息你的愛不是愛】💔

📍最近對岸熱搜:「誰跟你在一起都得抑鬱」
孩子一回家就手抖、心悸、自殘,
媽媽卻說:「我為他洗衣煮飯,他憑什麼抑鬱?」

① 打著「為你好」的旗號,行「控制」之實 😠

「我愛你才這樣做」 ~這是糖衣包裝的操控。
逼你、限制你、奪走自由,當你崩潰反抗時,再哭訴:「我多辛苦,你為什麼不懂我?」

👉 真正的關係是互助平衡,
不是「我幫你一次,就能支配你一次」。
那不是愛,是自私。



② 父母的愛,不該變成枷鎖 ⛓️

父母養孩子,子女將來養父母,
公平的循環

「我養你、我為你好,你就該聽話。」
這是恐懼,不是愛。

但真正的愛,是給予力量,而不是設下恐懼。

佛洛姆說:「愛是讓人自由,而不是讓人屈從。」
父母的責任,不代表他們能控制子女的人生。



③ 婚姻不是主僕,而是分工 🫶

「我照顧你、替你規劃一切,你就該聽我的。」
但那是你想要的人生,不是我想要的。

真正的愛是並肩,而非支配。
當「我太愛你所以要你聽話」出現時,
那就不是愛,而是控制。

當你因崩潰而清醒想要離開時,
對方說「這一切都只因我太愛你,
求你回頭」,也是幹話,
只是想要你回來,讓他繼續操控你😅



④ 「為你好」其實是最傷人的幹話 💣

「我愛你」「你聽我的就對」
這些話的潛台詞往往是:
👉「我想繼續控制你。」

門診裡,我聽過太多荒謬故事:

妻子用自己賺的錢買了自己想蓋的高級被子,
被丈夫破口大罵;
有人為了控制孩子,偷看訊息、逼加 IG;

有人用「我照顧家」就要求對方順從。
哭訴自己辛苦,放大種種小事
甚至威脅「我就去死…」
這些都不是愛,是佔有。

有位女患者國中成積很好,
卻早早選了高職,滿18歲當天立刻離家,
隻身北上新竹工作謀生。

在新竹辛苦生存被騙被老闆壓榨,甚至被…,
我問她為何仍不回家,
她說,媽媽讓她恐慌
社會的折磨再苦,至少可以存活

可悲的是這種操控狂魔,
很少有自省、自覺的能力
永遠不知道自己正在侵犯與操控
若無極致的痛苦
誰不想待在父母、配偶、孩子身邊

⑤ 拒絕「以愛為名」的暴力 🚫

「我這麼辛苦,你為什麼不聽我的?」
這是最常見的情緒勒索。

真正的愛是:
💗「你快樂,我就安心。」

假愛是:
💀「你不照我說的,我就去死。」

學會拒絕「以愛為名」的暴力,
不再為別人的情緒負責。
因為——
🌱 愛會讓你呼吸;控制只會讓你窒息。

許君詠醫師
心情隨筆

☔️💦濕氣重的第二篇🧊這帥哥戴口罩走進來時,我就注意到這眉眼清秀高瘦的男生,應是學校萬人迷,但當他脫下口罩時,卻有嚴重的唇炎(如照片)🌾這樣別說交女朋友了,連吃飯聚餐或一般社交互動都會變得艱難。旁人也很難不投以異樣眼光🧎🕶️試過各種強效的西...
18/10/2025

☔️💦濕氣重的第二篇🧊

這帥哥戴口罩走進來時,我就注意到這眉眼清秀高瘦的男生,應是學校萬人迷,但當他脫下口罩時,卻有嚴重的唇炎(如照片)🌾

這樣別說交女朋友了,連吃飯聚餐或一般社交互動都會變得艱難。旁人也很難不投以異樣眼光🧎🕶️

試過各種強效的西藥、類固醇,卻沒有太大改善。在我們 #詠恆中醫 一個月的中藥調理後,情況明顯好轉許多。

「濕氣重」或許難用科學明確定義,但中醫「上火」從生理學來看,與身體「發炎」現象卻有高度重疊。看「炎」這個字不就是兩個「火」疊在一起,火上加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到「濕氣重」,上一篇文章的回響比我預期的還要熱烈。❤️‍🔥🎉

老實說,不要講幹話等等內容,我在診間已講了十年,只是那天剛好遇到這位讓我小不爽的病人,於是就順勢寫一篇診間故事。

沒想到,竟然引起那麼多共鳴🤣。回答比本文更好笑,還釣出「當事主」用小帳號出來對罵(後來又消失了)

人生啊,就是這麼妙⋯⋯有時候,一場偶然的不悅,反而成了觸發善意與共鳴的起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天體檢本要做心血管檢查,需用18號針打顯影,被刺穿了三次沒血管可用,只好放棄,只做Low Dose CT,隔天帶回了幾處瘀青和一份感慨。

那一刻,我深刻體會到,再多的金錢與成就,在疾病面前,都顯得那麼脆弱。

我們在餐廳,可以說:「老闆,我多給你五百,幫我再加下一杯飲料。」

但在醫院裡,卻沒有人能說:「醫師,我多給你五百,拜託求你別再刺穿我另一根血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實,有中醫師「講濕氣」並沒有對錯。只是我個人比較不愛用這種太神秘又定義不清的話術罷了。

不同醫師有不同的語言風格,病人也有不同的理解模式。能彼此聽懂、互信的醫病關係,才最重要。心理學:「治癒的力量,往往不只來自藥物,而是來自被理解的感受。」

很多關係的破裂,無論是醫病、朋友、戀人,都是因為「你說的話,他聽不懂;他想表達的,你又無法理解。」
彼此的語言不同,卻還硬要湊在一起。

就像許多感情看不開的人在苦苦糾纏,人家就TM聽不懂你在講什麼,你也無法理解對方的訴求,最後,只剩下誤會與疲憊,該放手就要放手知道嗎

(比如醫生說不會治,不收費請您離開時,就不要留下來森氣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哲學家尼采:「凡不能毀滅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補一句「凡能讓我開心的,才是真正讓我健康的。」

所以啊,人生其實很簡單:

生病時,找一個讓你覺得舒服、信任、又理解你的醫師;
難過時,找個能讓會心你微笑又安心的人
生活裡,多做讓自己快樂的事。

節省能量,不與錯頻的人爭執, 拒絕道德綁架、情緒勤索

✨「濕氣重沒關係,別讓心情也一起變得潮濕了」🤭🌦️

許君詠醫師
深夜隨筆
(靠,明天早診,
又在肝經時間爆肝發文,不應該啊🤦🏼‍♂️

【💢想聽「濕氣重」、「子宮寒」這些鬼話的,請不要來詠恆中醫】😷💦🌬️❄️今天先跟大家說聲抱歉🙏聲音沙啞、門診看到半夜,更難得的是,被一個病人罵了好幾輪。🫩😴晚上十點多,診間依然人滿為患。這位初診的中年女性,主訴「氣短、婦科問題」。這其實很好...
14/10/2025

【💢想聽「濕氣重」、「子宮寒」這些鬼話的,請不要來詠恆中醫】

😷💦🌬️❄️

今天先跟大家說聲抱歉🙏
聲音沙啞、門診看到半夜,
更難得的是,被一個病人罵了好幾輪。

🫩😴

晚上十點多,診間依然人滿為患。
這位初診的中年女性,主訴「氣短、婦科問題」。
這其實很好治,我把脈不到五分鐘就開完藥,
也有把握讓她很快見效。

但我問病史發現蠻多,加上她問題很多,
我就一耐心解釋,分析可能病因
講到連診間助理(沒醫學背景)都聽懂了。

結果她漸漸情緒激動,開罵:

「你根本不會把脈!你根本沒回答我的問題!
我看過那麼多中醫,你是最爛的那個!」

我當下沒生氣。
自己有沒有實力,我很清楚。
我只是客氣地說:「我已經詳細回答很多次囉,如果不滿意也可以另請高明。」

她這才講出真正的不滿:

「我濕氣重啊!你怎麼都把不出來!
我就是濕氣重才有濕疹啊⋯
你只會講西醫的東西!」😤😡🤬

那一刻我終於明白——
她不是想了解病因,
她只想聽那一句:「你濕氣重啦~」
沒說出那句「神奇密語」,在她眼裡我就成了「不會把脈、沒回答問題、最爛的中醫師」。

🌧️⛈️💦☔️

🌧來談談「 #濕氣重」這回事

我在清大教了10年中醫基礎理論,
要講這些,我可以講個三天三夜

「濕」是六氣之一,過度則為六淫。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因於濕,首如裹。」
濕邪有「重濁」「黏滯」的特性。

但在台灣這樣亞熱帶潮濕又壓力大的環境中,
誰沒覺得身體沈重過?誰沒感覺皮膚黏黏的?
幾乎每個人的身體都曾有類「濕氣重」的感覺
這些感覺,不是病,也不是「濕氣重」的證據。

把脈完說你「濕氣重」,
就像把脈完說你「缺錢花」一樣荒謬。

因為這句話99.9%的人都會點頭:「對耶!醫生好準!」
但那不是醫學,那叫「話術」。
👉 完全沒有任何訊息含量。

有實力的醫師,不會靠空話取信。
而我,最痛恨這種「用玄學包裝無知」的行為。

🧘🏼‍♀️❌🈲

🚫我最討厭的中醫套話

以前在連鎖體系,有講師這樣教學弟妹:

「不會看病沒關係,中醫很簡單。
女病人就說👩子宮寒、濕氣重;
男病人就說💊肝不好、腎不好。
再延申,把病人身體講的從頭爛到腳
保證病人狂點頭、業績長紅!」

我聽完真的覺得悲哀。
教醫生【恐嚇病人】當致富的鑰匙
太多醫生都是這樣,但我不是也不屑

許醫師我有實力,也有良心,
我不講這種幹話。

我最不愛講的中醫詞彙就是:
「濕氣重」、「子宮寒」。

我愛中醫,也信它的療效。
但我同時走過科研、唸完博士、寫過SCI。
我相信—:凡事能量化、能驗證,才值得被相信。

濕氣重是有多重?子宮有多寒?
體溫37度上下,身體含水量60-70%,
怎麼科學觀查「濕氣重」「子宮寒」?

更無法知道你吃了中藥之後「濕氣」減多少
就靠醫生把脈跟一張嘴胡扯嗎,
一個事件無法「量化」,就無法實驗跟驗證
那只是空話。

~

🧠再回到那位病人

我花了半小時的生命,
詳細分析了病理、檢查、情緒因素,
其實她的狀況重點在「心火炙盛、心腎不交、腎不納氣」。
(但我沒講那些名詞,那是醫生開藥的思路,不是拿來唬弄病人的)

我只是溫和地說:

「每位醫師表達方式不同。這裡靠近科學園區,我看診的表達習慣,就是用較現代的語言說明喔。」

結果她更激動大罵:

「你以為我不是科學園區上班的嗎!
不要以為住湖口就不是科學園區人!」

罵到手都在抖,嘴角也在抖

我心裡想:這就是心理學裡的「認知偏見」。
你說「你今天好美」,多數人會說謝謝
也有偏見的人會回:
「你,他媽的,是在罵我昨天很醜嗎?」🤷‍♂️

我最後提醒她:

「診間有錄音錄影,我從未講過那些話。
不需要去栽贓給我,而且,
你剛剛的許多言詞都已構成人身攻擊。
我仍保持禮貌,沒有滿意的醫療,我費用不收,
請妳改看別的醫師。」

她仍重複:「你不會把脈,你沒有回答問題,你我遇過最爛的中醫。」然後悻悻然離開。



💬給讀到這裡的你

想一想,什麼是幹話:
你問理專「為什麼我沒錢?」
理專回答:「因為你很窮。」
好像問題有了答案
你會覺得自己開悟了嗎?

同樣地~
你身體不舒服,醫師說「因為妳濕氣重」,
那只是空泛的回答,其實沒有任何幫助。

「濕氣」怎麼量化,怎麼減少?
人體恒定就是60~70%是水份,
那你是要少喝水?
還是睡除濕機旁邊?😅

真正有智慧的病人,
聽得懂邏輯、理解病因;

真正有實力的醫師,
講得出科學、治得好病。



最抱歉的是因此延誤的後面患者等到12點,也謝謝這位病人,因為我們有許多正面評論而來就診,也抱歉沒有讓妳沒有滿意的醫療,讓我三更半夜累得要死還能有感而發寫這麼多。

所以,若你只是想聽「濕氣重」、「子宮寒」這類空話,
那請不要來詠恆中醫。

我們講理,不講玄。
我們治病,不講話術。
這是我對【中醫】最深的尊重。

許君詠醫師,
深夜隨筆,

10/10/2025

「都是月亮惹的禍」,最近都不是減重友善的時間,但這幾天中秋:月餅、蛋黃酥加烤肉,這套組合拳下來,竟然多數患者回診時,仍可以變瘦或持平…原來是大家在櫃台都會先預拿【詠恆大餐懺悔包】,有的病人怕我罵還在診間不好意思開口,直到櫃台才說,你們這樣齁~~不乖啦!

05/10/2025

她,38歲。
去年在台大檢查時,
AMH:0.02、E2:小於5、FSH:71.2
月經愛來不來,幾乎像停經狀態。

潮熱、盜汗、焦慮、失眠,
更年期的症狀一一出現,
她仍不願放棄「當媽媽」的希望。

嘗試做試管,用最高劑量的荷爾蒙刺激取卵,
結果卻是~~沒有任何卵可取。
後來在生殖中心被告知:
「這輩子用自己的卵懷孕,已經不可能了,你確定只能夠「借卵」了。」

她內心哭過也絕望過。
直到走進詠恆中醫,她說:
「我想再給自己一個希望。」

我告訴她:
「🌱 希望不在數據裡,AMH0.02在我們詠恆中醫,也成功過好幾個媽媽自然受孕」

身體的氣血可以被溫潤,
心的信念,也能重新被點亮。

昨天門診,看著驗孕棒上
出現清晰的第二條線,眼眶濕了
她拭著淚說著自己的心情
一切似乎好不真實,也好難相信

她說,曾去拜聖母,神明表示
「中醫調理,明年六月,會有寶寶。」
如今,她的預產期,正是明年六月。
他說自己強烈的感覺到
這二寶就是堅定的想下來找她
💫



明天就是中秋節。
月圓人團圓的日子裡,
有的人歡笑,有的人遺憾,
而我看到的,是生命裡最動人的「希望」。

遠方的親戚,年輕、才三十出頭,
日前因腦部發炎陷入昏迷,植物狀態
人生的變化有時快得讓人措手不及。

可月亮教會我們一件事——
🌕 月亮從不會改變,只是光影不同。
新月的黑暗,是滿月的必經之路。

人生的低潮,也是一段正在「聚光」的時期。
不氣餒、不自怨,
我們終會在陰影裡,迎來屬於自己的光。

在這圓月將滿的夜裡,
願你我都能溫柔地對自己說:
「我仍在路上,我仍有希望。」

祝福大家——
中秋節快樂,闔家平安
快樂的更幸福
不快樂的,也慢慢變快樂。
願圓月的光,溫暖幸福的力量
照進詠恆患者每一顆忐忑的心 ❤️

許君詠醫師,詠恆中醫 全體員工
敬祝

提升AMH也自然受孕嘍
23/09/2025

提升AMH也自然受孕嘍

診間心情分享😔今天在櫃檯,有滿多位患者關心地問:「許醫師是不是心情不好?臉色怎麼看起來不太對?」🥺聽到這些話,我心中其實充滿愧疚。我知道,身為醫師,應該用最好的一面去陪伴患者,而不該把情緒帶進診間。🩺其實,今天確實因一些家庭事件,讓我心裡十...
23/09/2025

診間心情分享😔

今天在櫃檯,有滿多位患者關心地問:「許醫師是不是心情不好?臉色怎麼看起來不太對?」🥺

聽到這些話,我心中其實充滿愧疚。我知道,身為醫師,應該用最好的一面去陪伴患者,而不該把情緒帶進診間。🩺

其實,今天確實因一些家庭事件,讓我心裡十分沉重。但更讓我難過的,是這些情緒不小心影響到了大家的感受。羞愧到現在半夜三點仍無法入睡。

🌃
對某些人來說,家庭也許是避風港,家人是支持自己的力量,但是對另外一群人來說,可能完全相反,家卻可能是最受傷的地方,落井下石的可能是家人,當初阻止我當醫師,現在卻榨取我開業後收入的也是家人。被誤解,甚至被斷章取義地放大,家裡這些往往比外人更刺痛。
🚧

⚔️
除了家庭,社會上很多誤會,也常常來自「只取一段話,卻忽略整個脈絡」。

就像美國被暗殺的 Charlie Kirk,媒體常截取他談論【主張同性戀要用石刑】的片段,營造他仇視同性的印象;但如果把前後文完整聽完,就會發現他的本意其實不是如此。😿💔

眾所周知charlie Kirk 主張公開的辯論,邏輯理性的探討來證明他的錯誤,那是在一段訪談當中,有一位瑞秋小姐引用了聖經上19章所說「愛鄰如己」,想證明聖經中有認同「同性戀」,的文字,而查理告訴對方,在同一個章節裡面的前幾頁,卻有寫到說,如果有男人和男人發生的關係需用石頭打死。

查理接著說:「瑞秋小姐,當你要引用一本書時,可能也要看看書中前面幾個章節曾經寫到的內容,您這次舉例不是一個很好的辯論證明喔😅。」

🏨
看看Charlie 原意被扭曲成這樣,這提醒我們:真正的理解,應該是去看「對方的本意」,而不是急著放大某一句話。


溝通的難與放下的智慧🏡

溝通真的不容易,尤其是當我們並沒有惡意,卻依然被誤會時,解釋再多也可能是徒勞。😔😢

有的人,只要講一句話,對方可以體會整個篇章,但有的人,需要我們花整個篇章與巨量的時間,就只是去解釋曾經的一句話,也不會得到諒解,

🔅🌀
這也許沒有誰對誰錯,就是「不同」而已,家庭、教育、觀念、邏輯、成長。或許最好的方式,是學會把不必要的糾結放下。

🧑‍🧑‍🧒
因為我們改變不了別人的觀念,但可以選擇守護自己的心。只要心中沒有惡意,相信老天會看見我們的善意。

🧑‍⚕️
我從一個年輕時沒有飯吃、沒有房子住、還需要借錢唸書的人,到今天能夠開立診所,陪伴大家,現在有飯吃有地方住,這一切都要感謝支持我的每一位患者。🙏

🍭
你們才是我人生的第一順位,正因如此,我更要提醒自己:家庭的困擾要放下,不該影響診間的品質。

🍧
快樂需要自己去尋找,正能量需要自己去培養。我期許自己,每一天都能以更超然、更平靜的心,帶著快樂的能量來面對大家,不辜負所有患者的信任與期待。

🛀
人生中,解釋未必能換來理解。有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雲淡風輕地一笑。

🧸
今天部分患者若感受到我不佳的狀態,真的非常抱歉。未來我會更加努力,讓診所裡的空氣永遠充滿光亮與溫暖。

許君詠醫師,真誠致歉。🙏

✨【雙重驚喜.生日最美的禮物】✨這對夫妻來門診調理減重與不孕,沒想到今天照超音波,竟然在肚子裡同時發現了兩個小生命 💕 兩個胚胎都已經有了清晰的心跳。我們詠恆中醫,又成功調出一對自然受孕的雙胞胎!更巧的是,下週就是這位媽媽的生日 🎂雖然屬於...
12/09/2025

✨【雙重驚喜.生日最美的禮物】✨

這對夫妻來門診調理減重與不孕,沒想到今天照超音波,竟然在肚子裡同時發現了兩個小生命 💕 兩個胚胎都已經有了清晰的心跳。

我們詠恆中醫,又成功調出一對自然受孕的雙胞胎!更巧的是,下週就是這位媽媽的生日 🎂
雖然屬於高齡孕媽,但最珍貴的幸福不是年齡,而是寶寶們的平安健康。願她的生日,因為這份禮物而更顯圓滿。

💡前幾天聽到一句話,
很適合送給每一位正在努力的妳:
「女人最貴的衣服,就是自己的身材。」
身材到位,衣服只是點綴😅😵‍💫🔥

再漂亮的臉龐,若身形失衡,
遠遠一看,還是「大媽的身影」。
女人最高級的炫耀,
就是 「身材無敵,年齡成謎」。

除了懷孕的圓夢,
健康的體態與快樂的心境,
才是我們一生最值得追求的禮物。

很開心小週末的夜晚,又有一對夫妻快樂的回家
讓我們一起邁向
快快樂樂、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的人生。

💚詠恆中醫,與您同行。

#雙胞胎 #自然受孕 #高齡孕媽 #身材管理 #減重調理 #快樂平安健康人生 #詠恆中醫

少棒榮耀,不該是青春的盡頭最近新聞報導,我國在威廉波特少棒賽再度拿下世界冠軍,這已經是第18座冠軍,看似令人振奮感動,但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心酸。今天門診來了一位母親,帶著兩個就讀國一、國二的兒子來看診。母親身高163多,父親也有172多,...
09/09/2025

少棒榮耀,不該是青春的盡頭

最近新聞報導,我國在威廉波特少棒賽再度拿下世界冠軍,這已經是第18座冠軍,看似令人振奮感動,但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心酸。

今天門診來了一位母親,帶著兩個就讀國一、國二的兒子來看診。母親身高163多,父親也有172多,但兩個孩子卻僅有150多。進一步詢問後才知道,他們都在新竹某知名的國中少棒隊中。

我提到孩子要發育需有充足睡眠,才能分泌生長激素。但母親卻無奈地說,教練每天把孩子操練到深夜十一、十二點,隔天清晨五點又要起床練習,白天上課和訓練之外,完全沒有補眠的時間。

聽到這樣的狀況,我心裡真的很難過。台灣的少棒之所以能在國際賽場上屢屢奪冠,往往是以「過度操練、透支健康」換來的。教練贏得了榮耀,孩子卻留下病痛與長不高的遺憾。當大人們沉浸在獎牌的光芒中,有沒有想過:孩子真正得到的是什麼?

我們常自豪台灣少棒拿過18次世界冠軍,但為什麼到了青棒、成棒,戰力卻明顯下滑?為什麼真正能站上美國大聯盟的選手這麼少?若是我們過早透支了孩子的身體,把應該循序漸進的成長,變成揠苗助長的殘酷,這是應該的嗎?

睡眠是人的基本需求,更是孩子的基本人權。當我聽到母親描述孩子被迫長期缺乏休息時,我真的硬了,血管硬了,拳頭也硬了。大人的短視與急功近利,最後承擔代價的,卻是無辜的孩子們。

深夜操練、清晨早起,睡眠被犧牲,成長被壓抑。教練贏得了獎牌,孩子卻留下病痛與遺憾。

我真心希望,有更多人能看見這背後的代價。政府與社會應該重視這些孩子的健康,教育與體育不應只是追逐獎牌,而是守護下一代的未來。

真正的勝利,不是少棒場上的一時榮耀,
而是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走得更長遠。

許君詠醫師,診間隨筆
(還在拳頭硬ing~)

02/09/2025

太太線上看減重,先生來診所幫忙拿藥,櫃台告知先生未匯款付費,先先打給太太,太太說:「對耶,我忘了付$,你先幫我付麻,我回家再還你$喔~^^」。
先生付帳後,悠悠的跟櫃台說:「她每次都這樣,而且回家後她也不會給我錢…」,這~就是愛吧

今天門診裡,有兩個可愛的詠恆寶寶回來,當場讓我和護理師們都快被融化了。更特別的是,這兩位小寶貝的誕生,在外人眼中幾乎都是「不可能的任務」。其中一位媽媽,甚至是遠從基隆來的專科護理師,她罹患重度卵巢早衰,AMH 僅剩 0.1。即便走進生殖中心...
30/08/2025

今天門診裡,有兩個可愛的詠恆寶寶回來,當場讓我和護理師們都快被融化了。更特別的是,這兩位小寶貝的誕生,在外人眼中幾乎都是「不可能的任務」。其中一位媽媽,甚至是遠從基隆來的專科護理師,她罹患重度卵巢早衰,AMH 僅剩 0.1。即便走進生殖中心,也被醫師勸退,直言「你不可能自然受孕,別浪費時間,不如直接去借卵吧」。換句話說,想用自己的卵子擁有小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在詠恆中醫診所,這樣的奇蹟其實已經上演過無數次。這次更巧合的是,其中一位小寶貝,竟然和我同一天生日~3 月 30 日,牡羊座!

連髮型都神複製,頭髮直直沖天,像個小火箭,看來將來肯定也是個性十足的小姑娘。

最近睡前,我常聽YT佛經講解,雖然常常不到 15 分鐘就昏睡(聽佛法也是另一種「自然安眠曲」嘛,哈哈),但也從中得到不少醍醐灌頂的啟發。

世間一切,真的是因緣和合。許多原本以為只能「借卵」的媽媽,最後竟能在這裡如願懷上屬於自己的孩子。

看到這些小生命的到來,我再次確信:人生從來沒有絕對的不可能,只有等待的緣分。

或許我們暫時跌倒,或許前路看似無望,但只要心中不熄滅那一點點希望,奇蹟就會在某個轉角出現。就像這些詠恆寶寶一樣,帶著笑容來到世上,提醒我們

只要相信,人生總有不期而遇的美好。

許君詠醫師
診間隨筆

Address

新竹縣竹北市勝利二路119號一樓
新竹縣竹北市
302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詠恆中醫診所-新竹/竹北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詠恆中醫診所-新竹/竹北: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