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保MentalWe

心保MentalWe 以「精神心理保全」的理念守護您與家人,與心保一同守護心的健康! 更多介紹:www.mentalwe.com
LINE官方帳號:

🎯 ADHD孩子的教養挑戰不只一種! 從情緒到社交,從環境到親職理解,心保幫你一次整合 ✅🌟 全新4大影音課程上線!全站任選2堂限時七折!📘 新課亮點一覽: 1️⃣ 《孩子診斷有ADHD,父母必知的四件事》 👩‍⚕️ 講師:李旻靜醫師|讓你...
01/08/2025

🎯 ADHD孩子的教養挑戰不只一種!
從情緒到社交,從環境到親職理解,
心保幫你一次整合 ✅

🌟 全新4大影音課程上線!全站任選2堂限時七折!
📘 新課亮點一覽:
1️⃣ 《孩子診斷有ADHD,父母必知的四件事》
👩‍⚕️ 講師:李旻靜醫師|讓你不再被診斷兩字嚇到
2️⃣ 《哭鬧、尖叫、不講理?教你有效穩定小小孩的情緒對策》
🧠 講師:謝明慧心理師|從情緒看懂孩子真正的需求
3️⃣ 《親子收納心理學:5堂課讓孩子愛上整理的祕訣》
🧺 講師:林維君心理師|打造孩子「主動整理」的收納力
4️⃣ 《跨越社交困難,五堂課提升孩子人際關係》
🤝 講師:嚴眉鈞心理師|幫孩子走出人際孤島,建立友誼橋樑

💥 即日起~8/31 限時七折!
只要任選2堂以上課程
🛒 結帳輸入折扣碼:SUMMER70
📺 全站直播/影音課程皆適用!

📌 不用一次解決所有問題,
但你可以一步一步成為懂孩子的大人💗
🔗 點此進入課程頁面👉https://reurl.cc/z5rq10

#孩子情緒管理 #收納心理學 #親子關係 #社交練習 #心理師開課了 #線上課程推薦 #教養不孤單

【如何跟孩子親近對話:教出安全依附的孩子】【關於課程】方式:線上課程直播課程時間:2025/8/21(四) 12:00-13:00【講師介紹】李依親 臨床心理師IEQ心理師團隊發起人新田心理治療所副所長桃園市特教專業團隊巡迴心理師學歷: 台...
27/07/2025

【如何跟孩子親近對話:教出安全依附的孩子】

【關於課程】
方式:線上課程
直播課程時間:2025/8/21(四) 12:00-13:00

【講師介紹】

李依親 臨床心理師

IEQ心理師團隊發起人
新田心理治療所副所長
桃園市特教專業團隊巡迴心理師

學歷: 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臨床心理碩士
經歷: 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資深臨床心理師

立即報名>
https://empower.mentalwe.com/courses/live_course_2025_08_21/

注意事項
直播課程會全程錄影,做為後續公開播放及媒體使用。學員若過程中有文字或開麥克風提問則視為同意內容可被使用,若您不想公開請避免提供個人資訊等訊息。

當談到ADHD孩子的教養時,家長常常感到束手無策。孩子無法專注於任務、難以控制衝動行為、經常忘記事情,這些挑戰讓家長倍感壓力。然而,ADHD孩子並非不能培養出好習慣,只是他們需要更多的指導與支持。這時候,行為治療技巧便成為了家長們的一大助力...
23/07/2025

當談到ADHD孩子的教養時,家長常常感到束手無策。孩子無法專注於任務、難以控制衝動行為、經常忘記事情,這些挑戰讓家長倍感壓力。
然而,ADHD孩子並非不能培養出好習慣,只是他們需要更多的指導與支持。這時候,行為治療技巧便成為了家長們的一大助力。行為治療是一種實證基礎的心理治療方法,通過調整外在環境和強化行為,來幫助孩子建立正向行為模式並改善不良習慣。
這堂直播課程將由專業 #朱倍毅心理師帶領,探討如何運用行為治療的技巧,幫助ADHD孩子克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像是如何設定具體可達成的行為目標? 如何積極強化的方式鼓勵孩子?我們都將提供實用的策略和範例,讓家長能夠輕鬆地將這些方法應用在家庭生活中。
無論您是剛剛開始面對ADHD孩子的教養挑戰,還是已經嘗試了多種方法但效果不顯著,這堂課程將為您帶來方向。
課程資訊

方式:線上課程
直播課程時間:2025/07/24(四) 20:00-21:00

即刻報名
>https://reurl.cc/7KaQ2Q

講師介紹
朱倍毅 臨床心理師
具備10幾年臨床心理師經歷,心動家族協會熱門講師,為過動症或泛自閉症兒童青少年提供個別與團體課程,訓練孩子們的自我控制與社交情緒能力。

哭鬧、尖叫、不講理?教你有效穩定小小孩的情緒對策⭐【課程簡介】⭐當小小孩子情緒崩潰,該如何引導他停止哭鬧好好表達呢?每一次的拳打腳踢、哭鬧失控,都是孩子無法表達內心需求的表現。在《哭鬧、尖叫、不講理?教你有效穩定小小孩的情緒對策》中,我們將...
20/07/2025

哭鬧、尖叫、不講理?
教你有效穩定小小孩的情緒對策

⭐【課程簡介】⭐
當小小孩子情緒崩潰,該如何引導他停止哭鬧好好表達呢?每一次的拳打腳踢、哭鬧失控,都是孩子無法表達內心需求的表現。
在《哭鬧、尖叫、不講理?教你有效穩定小小孩的情緒對策》中,我們將帶領家長理解孩子情緒的根源,掌握如何平穩處理情緒風暴,幫助語言表達尚未成熟的幼童建立健康的情緒調節能力,進而改善親子關係。

⭐【課程亮點】⭐
🌟 科學理解情緒根源:掌握大腦運作與情緒爆發的核心機制。
💡 五大核心單元引導:由淺入深拆解情緒管理的具體步驟。
🔄 實用技巧與反覆練習:學會共振技巧、安撫活動與情境引導。
🎯 情緒平衡與停損技巧:教你如何設立停損點,避免情緒失控擴大。
🛠️ 建立孩子的情緒自我調節力:透過反覆練習與引導,幫助孩子學會情緒平衡,逐步建立自我情緒控制力。

⭐【適合對象】⭐
📌面對幼小孩童情緒崩潰無力招架的父母
📌希望建立親子情緒溝通的家庭
📌想幫助孩子提升情緒管理能力的家長

⭐【講師介紹】⭐
謝明慧 臨床心理師
宇寧身心診所臨床心理師
基隆市特殊教育專業團隊督導
前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

立即加入課程>>
https://empower.mentalwe.com/courses/early_childhood_emotions/

當談到ADHD孩子的教養時,家長常常感到束手無策。孩子無法專注於任務、難以控制衝動行為、經常忘記事情,這些挑戰讓家長倍感壓力。然而,ADHD孩子並非不能培養出好習慣,只是他們需要更多的指導與支持。這時候,行為治療技巧便成為了家長們的一大助力...
18/07/2025

當談到ADHD孩子的教養時,家長常常感到束手無策。孩子無法專注於任務、難以控制衝動行為、經常忘記事情,這些挑戰讓家長倍感壓力。

然而,ADHD孩子並非不能培養出好習慣,只是他們需要更多的指導與支持。這時候,行為治療技巧便成為了家長們的一大助力。行為治療是一種實證基礎的心理治療方法,通過調整外在環境和強化行為,來幫助孩子建立正向行為模式並改善不良習慣。

這堂直播課程將由專業 #朱倍毅心理師帶領,探討如何運用行為治療的技巧,幫助ADHD孩子克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像是如何設定具體可達成的行為目標? 如何積極強化的方式鼓勵孩子?我們都將提供實用的策略和範例,讓家長能夠輕鬆地將這些方法應用在家庭生活中。

無論您是剛剛開始面對ADHD孩子的教養挑戰,還是已經嘗試了多種方法但效果不顯著,這堂課程將為您帶來方向。

課程資訊
方式:線上課程
直播課程時間:2025/07/24(四) 20:00-21:00

即刻報名
>https://reurl.cc/7KaQ2Q

講師介紹
朱倍毅 臨床心理師
具備10幾年臨床心理師經歷,心動家族協會熱門講師,為過動症或泛自閉症兒童青少年提供個別與團體課程,訓練孩子們的自我控制與社交情緒能力。

【親子收納心理學:5堂課讓孩子愛上整理的祕訣】🌟【課程簡介】🌟家庭,是我們的堡壘,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場所。然而,隨著生活中的物品日益增多,雜亂無章的空間不僅影響心情,更讓親子互動變得緊張。在《親子收納心理學:5堂課讓孩子愛上整理的祕訣》中,...
16/07/2025

【親子收納心理學:5堂課讓孩子愛上整理的祕訣】
🌟【課程簡介】🌟
家庭,是我們的堡壘,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場所。然而,隨著生活中的物品日益增多,雜亂無章的空間不僅影響心情,更讓親子互動變得緊張。

在《親子收納心理學:5堂課讓孩子愛上整理的祕訣》中,維君老師不只是專業心理師,也是專業居家整聊師,她將心理學運用在親子收納的活動中,根據孩子不同年齡的發展,帶領孩子從事整理、收納到親子共同建立空間秩序,教你如何透過正確有效的收納策略,打造溫馨有序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學會管理物品、珍惜擁有,也讓家庭關係更加和諧。

🌟【課程特色】🌟
🧐專業整理技巧:
由專業心理師也是整聊師,傳授不同角度的收納與空間管理的秘訣。
👨‍👩‍👦親子共同學習:
以心理學為基礎,親子一起動手,建立適齡的收納習慣與空間,增進互動關係。
⏱長期維護策略:
學習設計持久的家庭收納系統,不再回到雜亂無序。
🥰實用心法教學:
從減少物品到物品流動,讓居家管理變得輕鬆愉快。
⭐真實案例分享:
實務整理案例,提供最實用的解決方案。

🌟【適合對象】🌟
🟧想要與孩子一起提升居家收納與空間管理的父母
🟧希望孩子學會物品管理、建立整理習慣的家庭
🟧需要特別針對[適齡]規劃的親子收納法,且生活品質與親子關係深受影響的家長

🌟【講師介紹】🌟
林維君 臨床心理師
柳營奇美醫院 血液腫瘤科
居家整聊室合約居家整聊師

馬上加入課程
>https://empower.mentalwe.com/courses/organizing_with_kids/

【關於罰寫的愛與愁】作者:心動家族協會理事長 陳錦宏教授一般而言,父母與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常用的方法是給予增強或減弱,對好的行為就增強,讓這種好行為越來越多,對不好的一個行為就減弱,希望它將來越來越少出現,這就是行為治療常說的「增強」與...
10/07/2025

【關於罰寫的愛與愁】

作者:
心動家族協會理事長 陳錦宏教授

一般而言,父母與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常用的方法是給予增強或減弱,對好的行為就增強,讓這種好行為越來越多,對不好的一個行為就減弱,希望它將來越來越少出現,這就是行為治療常說的「增強」與「處罰」。但是,很多親師們都會發現,為什麼他們希望增強的行為往往都沒有被增強,希望削弱的行為卻越來越多?

俗語說:「嚴官府出厚賊」就是這樣的道理,而在ADHD的教養中最常見的就是罰寫這件事。

孩子們常被罰寫的原因不外乎是字寫錯了或寫不好看,所以要把「寫錯字」這一件事情給減弱,所以就讓他多寫一點。另一種常見的情況就是孩子做錯事,比如說沒寫作業或沒帶作業,老師希望他以後不要再發生這種事,但又因為現在不太能夠體罰,就用罰寫來處罰他。

先說寫錯字這件事情。基本上透過罰寫這個動作讓孩子多寫、多練習,從學習的角度來看似乎是有一點道理。

過去幾年非常多的研究在探索神經可塑性的觀念,這部分也被運用在學習理論中,基本概念就是勤能補拙,當你練習越多,大腦的某一條神經線路就像鍛鍊肌肉一樣,經過訓練就會越來越發達,所以你下次再做同樣一件事的時候,效果就會越來越好,像是練習投籃、學騎腳踏車、彈鋼琴等等都是如此。

只是,為什麼實際上很多罰寫的效果卻沒有想像的那麼好呢?首先,重點在於人類不是機器,他不是只是被訓練用來做事的容器。人類有一種叫做「情感」的東西,「情感」會影響到「動機」,所以如果罰寫這件事情,觸發了負面的、不舒服的感覺,反而會讓他減少寫字的動機。

「想要讓自己變好」的這個動機,因為負面感受而越來越低,因此不但想練習的功效沒有達到,排斥這件事情的情感卻蔓延出來,這就是為什麼這種學習理論常常不見得有效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一堆父母要小孩勤練鋼琴,但最後卻變成小孩索性放棄的原因。因為情感、動機和持續性行為往往是連結在一起的,如果忘了強調動機與喜歡的感受,這就成為教育中強調「不斷練習」的一個陷阱。

再來,從行為治療的概念來講,行為治療中去減弱行為或處罰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個是給負面的東西,一個是收回正面的東西。

簡單來說,若要讓他減少某一個行為(比如減少寫錯字或減少忘了帶作業),我們是給一個東西來做,代表給的就是一個「負面」的東西,那罰寫就是「給」的過程,所以代表你定義了寫字這件事情是件負面的事情,這就是罰寫為什麼用「罰」這個字的來源。

所以當你給出這樣的指令時,你也傳遞了一件事情:寫字是件負面的事,所以原本你是希望他透過更多地練習寫字來改善字體,就剛好是相反的邏輯了。所以,孩子一段時間後甚至連罰寫都不寫了、出現更多的說謊逃避的行為、開始告訴父母自己聯絡簿已經交給老師了、告訴老師聯絡簿放在家裡面等等,就是為了要逃避被處罰這件事情。

第三,要注意行為治療的設定,常常只是一種假設。你當然假設你的教養或教學策略會達到你要的目標,好的行為被增強,壞的行為被減弱,但要特別記得:這個策略只是假設。所以當你發現你給予介入,孩子實際上並沒有進步時,你就必須要修改原本的假設。

然而很多想用這個方法幫孩子行為改變的人,並不了解這件事情,所以我診間就非常多的孩子,持續被大人用這個教養方式結果情況越來越糟。

因此,罰寫,就常常成為行為介入沒有效果或反效果的例子。

更多ADHD相關知識👉🏻https://empower.mentalwe.com/blog/

【孩子診斷有ADHD,父母必知的四件事】一場剛開始的旅程,不必獨自摸索當孩子第一次被診斷為ADHD,家長的心中往往充滿困惑甚至感到、焦慮、甚至自責 「他真的需要吃藥嗎?」 「是不是我教不好?」 「還是只是太活潑?」這堂課,就是為了這樣的你而...
04/07/2025

【孩子診斷有ADHD,父母必知的四件事】

一場剛開始的旅程,不必獨自摸索
當孩子第一次被診斷為ADHD,家長的心中往往充滿困惑
甚至感到、焦慮、甚至自責
「他真的需要吃藥嗎?」
「是不是我教不好?」
「還是只是太活潑?」

這堂課,就是為了這樣的你而設計。由臨床第一線的專業兒童心智科醫師 #李旻靜醫師 親自授課,用科學知識解答你的疑問,幫助你從驚慌中冷靜下來,踏出安心照護孩子的第一步。

⭐⭐由臨床兒童心智科醫師親授,安心有依據⭐⭐
你將聽到的是來自第一線醫療現場的專業解釋,李旻靜醫師以多年照顧ADHD孩子與家庭的經驗,幫助你用有根據的醫學知識,走出網路上碎片化資訊帶來的焦慮與誤解。

⭐⭐從「診斷標準」回到「孩子的日常」,幫你聽得懂、做得到⭐⭐
診斷標準搭配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例子解說。你不需要有醫學學背景,也能完全理解孩子的這些行為表現。

⭐⭐解答「要不要吃藥」、「要吃多久」等真實家長面臨的難題⭐⭐
使用清楚、科學的方式,帶你一步步理解吃藥與不吃藥的差異和影響,以及藥物介入的時機。

最重要的是:這堂課不教你「矯正」孩子而是幫你理解、接住他,我們的目的不是讓孩子變「乖」,而是讓你透過正確的知識,更有力量去陪伴ADHD的孩子。

現在就加入課程>>
https://empower.mentalwe.com/courses/adhd_parentsguide/

面對數位時代,孩子接觸3C產品早已成為日常,但當ADHD孩子遇見3C,挑戰卻悄悄升級!3C對ADHD孩子有甚麼的影響?3C怎麼用才不傷親子關係?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使用習慣?家長又該如何陪伴與調整心態?♦️日期:2025年7月12日(六)...
22/06/2025

面對數位時代,孩子接觸3C產品早已成為日常,
但當ADHD孩子遇見3C,挑戰卻悄悄升級!
3C對ADHD孩子有甚麼的影響?
3C怎麼用才不傷親子關係?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使用習慣?
家長又該如何陪伴與調整心態?
♦️日期:2025年7月12日(六)
♦️時間:9:00~12:00 (9:00-9:10報到)
♦️講師:陳錦宏 教授級醫師
♦️主持人:梁歆宜醫師
♦️演講地點: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復健大樓1樓 第一會議廳
(桃園市龜山區復興街5號)

演講中陳醫師將透過具體案例與腦科學證據
協助家長與教師了解數位時代下的孩子行為背後的神經機制

並提出可行的家庭與校園因應策略
讓照顧者與教育者在混亂的科技環境中
仍能成為孩子堅實的支持力量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uX889L3EiAn9k37q6

在數位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3C產品(手機、平板、電腦)深刻地改變了兒童與青少年的大腦及生活方式,對於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疾患(ADHD)的孩子更是一大挑戰。本場講座「當 ADHD 遇見 3C」,將結合臨床經驗與科學研究,陳錦宏教授醫師將深入剖析...
20/06/2025

在數位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3C產品(手機、平板、電腦)深刻地改變了兒童與青少年的大腦及生活方式,對於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疾患(ADHD)的孩子更是一大挑戰。本場講座「當 ADHD 遇見 3C」,將結合臨床經驗與科學研究,陳錦宏教授醫師將深入剖析3C產品對ADHD孩子的影響,特別是在注意力、執行功能、情緒穩定與社交發展等層面的關鍵問題。透過具體案例與腦科學證據,我們將協助家長與教師了解數位時代下的孩子行為背後的神經機制,同時提出可行的家庭與校園因應策略,讓照顧者與教育者在混亂的科技環境中,仍能成為孩子堅實的支持力量。

🧭課程內容包括
1. **ADHD 現代科學新知介紹**
2. **數位時代的孩子:3C 對 孩子 的影響**
- 對大腦發展、注意力、社交、情緒、睡眠、勢力、成績影響
3. **照顧者支持與行動策略**
- 協助孩子合理3C使用指南(4M/3C/9指引)
- 建立學校與家庭共育系統
4. **成功案例實際策略分享**
- ADHD+3C 孩子如何從「沉迷學生」轉變為「氣質兒童」
5. **陳錦宏醫師新研發ADHD照顧小工具系列1**介紹
6. **互動Q&A與資源分享**
- 實用數位課程、家長社群、衛教平台介紹
錯過這次,不知下次是何時,場地名額有限,立即報名。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ChvWWuvbzG2UAS618

‼️線上直播方式‼️
⚠️務必!務必!確認您已加入心動全台灣並使用期限未到期⚠️
僅限已加入「心動全台灣」且課程權限於使用期限內學員參加(前一週E-mail 提供連結)
(如不確定是否已加入或已到期,請連繫專員)

心動全台灣1對1專員 Line: :
https://lin.ee/P7msf8t

Address

雲林縣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心保MentalWe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心保MentalW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