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致錕醫師/減重代謝專科/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國際醫療典範獎得主/國家新創獎得主/國際代謝手術卓越聯盟主席/亞太首位國際減重代謝手術卓越中心認證

  • Home
  • Taiwan
  • 雲林縣
  • 黃致錕醫師/減重代謝專科/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國際醫療典範獎得主/國家新創獎得主/國際代謝手術卓越聯盟主席/亞太首位國際減重代謝手術卓越中心認證

黃致錕醫師/減重代謝專科/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國際醫療典範獎得主/國家新創獎得主/國際代謝手術卓越聯盟主席/亞太首位國際減重代謝手術卓越中心認證 中國附醫減重代謝外科主任
中國附醫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及國際醫療中心院長
中國醫藥大學外科臨床副教授
臺灣肥胖醫學會理事

🌟 術友支持團體聯誼會想與陳老闆面對面交流,或了解更多手術知識、成功案例的朋友,別錯過!📅 114/10/25(六)13:00 – 17:00📍 安南醫院 第一醫療大樓 11樓 國際會議廳💰 費用:免費👉 活動報名:https://www....
29/09/2025

🌟 術友支持團體聯誼會
想與陳老闆面對面交流,或了解更多手術知識、成功案例的朋友,別錯過!

📅 114/10/25(六)13:00 – 17:00
📍 安南醫院 第一醫療大樓 11樓 國際會議廳
💰 費用:免費

👉 活動報名: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CnPF6vUcE/?mibextid=wwXIfr

#縮胃曠腸手術 #健康減重 #術友支持

在這個明媚的星期天早上,「中區外科減重論壇」於台中裕元花園酒店隆重舉行,匯聚中部地區多位臨床專家,共同探討肥胖治療的最新趨勢與挑戰。論壇我先跟大家報告了台灣目前肥胖治療中常見的困境與治療缺口,除了社會與保險制度對肥胖內外科治療的歧視,也談了...
21/09/2025

在這個明媚的星期天早上,「中區外科減重論壇」於台中裕元花園酒店隆重舉行,匯聚中部地區多位臨床專家,共同探討肥胖治療的最新趨勢與挑戰。

論壇我先跟大家報告了台灣目前肥胖治療中常見的困境與治療缺口,除了社會與保險制度對肥胖內外科治療的歧視,也談了現實臨床中病患往往面臨長期藥物減重不易、疾病控制不足,與外科手術接受度等挑戰。

高湘涵醫師分享「肥胖藥物治療」的現況與未來發展,特別聚焦於 GLP-1 類藥物與新世代複合治療的應用,帶給現場醫療同道最新的臨床視野。

在手術治療方面,辛明哲醫師以多年臨床經驗,深入剖析「肥胖與代謝手術」的角色,並以台灣醫學會統計資料證實縮胃合併小腸繞道手術 #縮胃曠腸 對糖尿病與合併症控制的長期價值。

隨後,吳宜樺醫師報告「協同多種治療的成果」,指出藥物、胃鏡減重,手術與生活方式調整多種結合,能為患者帶來更全面的療效。

最後,蘇冠賓醫師則以「飲食疾患與治療」為題,提醒聽眾在減重治療過程中必須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特別是憂鬱,暴食症與壓力性飲食問題,並分享實際案例。

在最後的座談環節,林建華醫師擔任座長,帶領五位講者深入討論,從治療瓶頸、跨領域合作、到未來減重外科醫療的趨勢,交流熱烈且具啟發性。

本次論壇不僅提供了最新的藥物與手術治療知識,更強調跨領域合作與心理照護的重要性。透過與會專家的分享與交流,與會醫師與同儕收穫豐富,也為未來中部地區肥胖治療的發展指引了明確方向。

Be Proud 永遠自豪!
21/09/2025

Be Proud 永遠自豪!

【持續國際交流 ✈️ 讓台灣走向世界】這一週受邀前往英國,參加第六屆 IBC Oxford Meeting,並於會中發表專題演講 :為何亞洲需要  #縮胃曠腸與  #縮胃繞腸 手術〈Why Sleeve Plus in Asia〉,同時受邀...
14/09/2025

【持續國際交流 ✈️ 讓台灣走向世界】

這一週受邀前往英國,參加第六屆 IBC Oxford Meeting,並於會中發表專題演講 :為何亞洲需要 #縮胃曠腸與 #縮胃繞腸 手術〈Why Sleeve Plus in Asia〉,同時受邀擔任 Innovation & AI 創新與人工智慧未來演講環節主席 (Chair)。

牛津IBC Oxford Meeting 是國際減重與代謝外科的重要國際會議,每年都會齊聚世界各地專家學者,交流最新臨床成果與研究趨勢。
在演講中我分享了縮胃曠腸與縮胃繞腸Sleeve Plus 創新術式在亞洲病人族群的臨床優勢與研究數據,並探討這個手術在全球肥胖治療的未來影響。
每年受邀國際演講的次數不下十次,可以代表台灣發表專題,不僅是對中國附醫減重代謝外科臨床與研究實力的肯定,更彰顯台灣醫療在全球發展趨勢中的重要角色。

🌍 我們都將持續努力,把最先進的治療理念與技術融入台灣,造福更多需要的病人。

🔹 我在會中演講了「縮胃曠腸與縮胃繞腸手術在亞洲病人的十個優勢」,以下列舉五個給大家參考。

1️⃣ BMI 分布差異:亞洲糖尿病病人多屬於輕中度肥胖(BMI 27–35),縮胃繞腸對這類病人糖尿病改善效果更佳。
2️⃣ 糖尿病比例高:亞洲族群糖尿病盛行率高,這二個手術在血糖控制上的效果優於單純袖狀胃切除。
3️⃣ 胃癌風險考量:縮胃手術不像胃繞道手術隔絕一部分的胃,手術後並每年持續胃鏡檢查,符合亞洲胃癌高發地區的需求。
4️⃣ 營養吸收平衡:避免傳統胃繞道手術的傾倒症或是潰瘍問題,手術後生活品質更好。
5️⃣長期營養安全性:因為保留完整腸胃道吸收路徑,縮胃曠腸手術的營養併發症更少,明顯低於傳統胃繞道手術

這30年外科手術的進展,是醫療史上令人振奮的突破。傳統剖腹手術雖能完成複雜治療,但都得伴隨較大創傷與漫長恢復。腹腔鏡微創手術的出現,讓傷口縮小、疼痛減輕、復原加快,掀起微創醫療革命。然而,腹腔鏡仍會受限於器械剛性、角度不足,以及醫師長時間操...
10/09/2025

這30年外科手術的進展,是醫療史上令人振奮的突破。
傳統剖腹手術雖能完成複雜治療,但都得伴隨較大創傷與漫長恢復。腹腔鏡微創手術的出現,讓傷口縮小、疼痛減輕、復原加快,掀起微創醫療革命。然而,腹腔鏡仍會受限於器械剛性、角度不足,以及醫師長時間操作的體力負擔。

機器手臂手術正好彌補這些不足。透過放大倍率的三D立體視野、超越人手的靈活多關節器械,以及手臂的穩定性,讓醫師能以更高精準度完成複雜分離與縫合,讓手術更安全,也讓病人受益於在小傷口的恢復。

在 #減重代謝手術 上,機器手臂展現了特別的優勢。這類手術(如 #縮胃繞腸 或 #縮胃曠腸 手術)往往需在厚實腹壁與深層的腹腔內進行胃腸道吻合,傳統的腹腔鏡對醫師的手腕控制力是極大挑戰。
機器手臂則能提供靈巧的操作角度,讓縫合更穩定、吻合更精準。同時,外科醫師的操作更符合人體工學,減少手術帶來的疲勞,提升專注力。

機器手臂不只是工具,它象徵著外科的未來。特別在減重手術領域,正引領病人與醫師走向更安全、更智慧的醫療新時代。

手術要選內視鏡還是機械手臂?內視鏡已經用了好幾十年,但聽說 機械手臂是更新一代,更精準也更安全?到底差別在哪裡?哪一種才是未來手術的主流?讓中國附醫 黃致錕醫師,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帶你了解:機械手臂與內視....

縮胃曠腸的所有疑問早在3年多前就已經解釋過了。
03/09/2025

縮胃曠腸的所有疑問早在3年多前就已經解釋過了。

就在七月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中心黃院長與醫院醫療菁英率團至古晉與馬來西亞砂勞越大學UNIMAS聯合舉辦了先進醫療論壇。會中黃院長演講了目前減重手術的最新進展,與  #縮胃曠腸 的大幅應用,並讓大家了解臺灣在亞洲族群肥胖醫療的努力...
01/09/2025

就在七月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中心黃院長與醫院醫療菁英率團至古晉與馬來西亞砂勞越大學UNIMAS聯合舉辦了先進醫療論壇。
會中黃院長演講了目前減重手術的最新進展,與 #縮胃曠腸 的大幅應用,並讓大家了解臺灣在亞洲族群肥胖醫療的努力。

「機器手臂輔助縮胃曠腸手術」結合了縮胃與腸道繞道的雙重優勢,並導入機器手臂輔助操作,大幅提升手術的精準度與安全性。 #縮胃曠腸 手術引進台灣超過10年,手術核心原理,在於降低胃飢餓感,並縮短小腸,藉此促進腸道腸泌素荷爾蒙的分泌,除了提高進食...
26/08/2025

「機器手臂輔助縮胃曠腸手術」結合了縮胃與腸道繞道的雙重優勢,並導入機器手臂輔助操作,大幅提升手術的精準度與安全性。

#縮胃曠腸 手術引進台灣超過10年,手術核心原理,在於降低胃飢餓感,並縮短小腸,藉此促進腸道腸泌素荷爾蒙的分泌,除了提高進食後的飽足感,並進一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與血糖控制。

相較於傳統的胃繞道或袖狀胃切除手術,這項新技術具備多項顯著優勢:
減重效果更持久。
.代謝改善更顯著(如血糖、血壓、血脂)。
.副作用較低、不易復胖。
.更能保留腸胃營養吸收功能。

根據這十年國內約4500例縮胃曠腸手術病人的臨床經驗,患者平均可減去約 30-40% 的體重。
對於嚴重肥胖者,不僅體重大幅下降,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也會出現明顯改善。

現代人飲食西化、生活久坐,肥胖與第二型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成為健康隱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中心院長暨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黃致錕醫師指出,針對中重度肥胖與代謝疾病患者提供「機器手臂輔助縮胃曠...

昨晚我們與亞洲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Surgical Society (TUGSS) 國際上消化道學會一起舉辦了一場精彩的   「袖狀胃合併小腸繞道」的線上會議。1個半小時的時間,來自世界各地的 80 多位外...
24/08/2025

昨晚我們與亞洲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Surgical Society (TUGSS) 國際上消化道學會一起舉辦了一場精彩的 「袖狀胃合併小腸繞道」的線上會議。
1個半小時的時間,來自世界各地的 80 多位外科醫師全程參與,互動熱烈。
感謝主辦單位以及所有優秀的講者們的付出。
無論身在何處,我都很享受與大家共度的每一刻。

關於 Sleeve Plus 名稱的由來
我2015年提出這個名稱的時候,是希望能讓大家更清楚地理解這類手術的核心概念:
「在標準的 Sleeve Gastrectomy(袖狀胃切除術)之外,額外再加上小腸繞道,來加強代謝效果與減重成效。
這個名稱簡潔易懂,既保留了 Sleeve 的基礎手術,又凸顯了其延伸與創新,因此目前已廣受國際醫師社群認同並沿用至今。

#縮胃曠腸 與 #縮胃繞腸 都是這個手術的其中一種

22/08/2025

最近有關減重手術風險很受到大眾的關注,今天想跟大家談談:
「減重手術去哪裡做最安全?這裏教你選擇醫院的六大關鍵」

1. 醫院是否具備完整醫療團隊
• 減重手術不只是外科手術,還需要多學科的協作與支援:
• 麻醉科醫師
• 精神科、新陳代謝內科、胸腔科、心臟科、腎臟科等專科醫師
• 營養師與體適能師
• 確認醫院是否有這些科別可以隨時提供協助。

2. 24 小時值班的內外科醫師
• 手術後若發生出血、感染或滲漏,必須立即處理。
·雖然罕見,但若是出現心肌梗塞,靜脈栓塞都需要有 24 小時值班的內外科醫師,甚至放射科介入醫師,能在緊急狀況下及時處理,降低風險。

3. 24 小時急診室與加護病房
• 減重手術後偶爾會有併發症;醫院是否有 24 小時急診室、加護病房(ICU)是安全的基本條件。

4. 必要的高階醫療設備
• 例如血庫、心導管室、電腦斷層影像檢查設備等,可應付突發出血、心臟或血管或腹部深入檢查問題。
• 大型醫院通常配備齊全,能提供更安全的手術環境。

5.手術經驗多的醫師,併發症風險更低。
• 研究建議外科醫師每年操作至少 50 例減重手術,技術最穩定。國際卓越中心認證的要求每年中心手術量應有200例以上。
• 手術量低的醫師或小醫院,遇到複雜病例時,安全性可能降低。

6. 術後追蹤與長期管理
• 減重手術成功只是第一步,長期術後管理同樣重要:
• 定期回診追蹤體重、血糖、血壓
• 補充維生素與蛋白質
• 心理支持與運動建議
• 完整追蹤系統可降低併發症與體重反彈風險。

🔖 貼心提醒
減重代謝手術是治療肥胖與代謝疾病的有效方式,但與所有手術一樣,仍可能伴隨出血、感染、營養不良等風險。
術前務必與減重代謝手術專科醫師充分討論,了解不同手術方式、可能併發症及術後追蹤計畫,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 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 提供全方位個人化減重代謝治療方案,協助您或家人一起逆轉慢性病、邁向健康人生。
📩 歡迎私訊與我們聯繫!

【中心據點與掛號連結🔗 】

台中中國附醫 癌症中心大樓6樓 https://www.cmuh.cmu.edu.tw/OnlineAppointment/DymSchedule?table=42300A

台南安南醫院 第一醫療大樓2樓 https://www.tmanh.org.tw/OnlineAppointment/DymSchedule?table=42300A&flag=seco

⋯⋯

13/05/2025

減重治療時偶見的肌少症不容忽視。

Address

雲林縣
40447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黃致錕醫師/減重代謝專科/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國際醫療典範獎得主/國家新創獎得主/國際代謝手術卓越聯盟主席/亞太首位國際減重代謝手術卓越中心認證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黃致錕醫師/減重代謝專科/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國際醫療典範獎得主/國家新創獎得主/國際代謝手術卓越聯盟主席/亞太首位國際減重代謝手術卓越中心認證: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