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7/2025
車禍或是中風造成的腦部神經受損,中西醫結合,針灸治療可以達到加倍的效果。尤其是黃金時期3-6個月內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7DsniyY5q/?mibextid=wwXIfr
「阿源,你可以走得這麼好,真是太棒了!」
28歲的阿源穿過一排商店騎樓,他看起來和一般人沒什麼不同,但是麵包店的老闆一見到他,就舉起大拇指稱讚。原來,他在半年前發生一場車禍,昏迷指數3,被判定為植物人,回想起這段遭遇,媽媽還是會忍不住落淚。
阿源讀研究所的時候,有一天從學校回到住處,半路上被一輛突然急轉的汽車撞到。撞擊力道很大,他的頭部著地,當場失去了意識,被送到醫院急救。阿源還是昏迷不醒,直到車禍後第14天,阿源終於微微睜開雙眼,媽媽太高興了。但是,再經過將近1個月的觀察,他可以睡,可以醒,但是對周遭的事物卻沒有感受,這種情況很令人擔心。
「這是植物人的狀態,有可能持續下去……」醫生對媽媽說,請她要有心理準備。
「他真的沒有希望了嗎?」媽媽的一顆心沉到了谷底,然而醫生也沒有辦法保證,阿源的情況只能繼續觀察。「如果真的沒有辦法,我也要把他接到離家比較近的醫院。」他們家離花蓮慈院不遠,平常生病都會去那裡看醫生,而且聽說 #中西合療的效果不錯,說不定會有好轉的希望。
阿源被送到醫院時,他昏迷不醒,立刻由林院長啟動中西合療。林院長非常肯定地告訴媽媽,「只要耐心接受中西醫合療,一定有機會可以恢復。」
何醫師幫阿源針炙,他熟練地拿起一支針,先從頭皮針開始下針,原本對周遭事物沒反應的阿源,竟然大叫一聲,接著罵三字經。媽媽很緊張又很尷尬,連忙向何醫師說對不起。
「這是好現象,不用道歉啦!」何醫師微笑著,繼續為阿源針灸,從頭部的百會、印堂、神門,到後頸大椎,再到前胸的華蓋、膻中,以及腿部的合谷、三里,以及通腦髓的絕骨穴等,整個過程行雲流水,順利完成了第一次的針灸治療。
接下來阿源持續接受每個禮拜三次針灸治療, #才第1個月就已經看見療效了,他可以離開輪椅,利用輔助器走路,並回應簡單的話語。 #又再治療兩個月,他除了右手、右腳偶爾不太靈活,其他的身體表現與一般健康的人一樣, #根本看不出來他差一點成為植物人。
他的奇蹟式復原,鄉親們都感到不可思議,媽媽每次走在路上,都有許多人問她到底是哪一位醫師治好的。
「這是醫師的名片,你參考看看。」因為問的人實在太多了,她乾脆跟何醫師的助理要了很多名片,只要有人問,她就發名片給對方。
恢復健康的阿源,繼續回到學校完成學業,同時他也在準備考公務員。每個禮拜他都還是會請何醫師針灸1次。想起媽媽告訴他第一次針灸竟然罵三字經的這件糗事,就感到相當不好意思,還是忍不住要向何醫師道歉。
何醫師爽朗地笑著說:「沒事的,我根本忘了,而且 #昏迷中的病人表現出對下針有疼痛的感覺,我高興都來不及呢!」
對於何醫師的感謝,阿源感覺用任何的言語都無法完全表達,只能以靦腆的笑容,回報他的仁心仁術。
.中醫行醫筆記:
古人很早就知道從 #頭皮穴道進行針刺, #可以治頭部的疾病,以及身體相關部位的疾病。 #中醫認為頭部聚集大量的氣,頭皮針即是利用針來刺激大腦外側的皮質區,來調節氣的流動與循環。
#以針炙治療腦傷的病人, #愈早期介入的效果愈好,只要「有刺激,就有希望」,其實中醫在早期可扮演積極角色,經由望聞問切診治後,配合針灸醒腦開竅,刺激腦部活動,搭配活血化瘀的中藥,該補的補,該瀉的瀉,便能充分發揮中西醫合療照護的優勢。
#精選閱讀
(本文出處康健雜誌,文 /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中醫部吳立萍 .出處 / 經典雜誌出版社 .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本文為經典雜誌出版社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