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煒醫師 無痛人生

林煒醫師 無痛人生 生生優動 診所暨物理治療所-板橋分院院長
疼痛專科/神經科專科/輔助醫學專科/ECFMG認證/Certified Interventional Pain Sonologist
專長
疼痛治療、再生醫學、周邊神經阻斷術、骨骼肌肉超音波、動作障礙疾病、功能營養醫學、中風輔助治療、頻率共振微電流治療

告別九年,感恩前行🥰​10/28是我在田中仁和醫院服務的最後一天。懷著既感傷又不捨的心情,我想向這九年的時光,以及在這裡相遇的每一個人,致上最深的謝意。​九年的歲月,是我職涯中極為重要的篇章。回想當初加入時的懵懂,到如今在專業上的積累與成長...
05/11/2025

告別九年,感恩前行🥰

​10/28是我在田中仁和醫院服務的最後一天。懷著既感傷又不捨的心情,我想向這九年的時光,以及在這裡相遇的每一個人,致上最深的謝意。

​九年的歲月,是我職涯中極為重要的篇章。回想當初加入時的懵懂,到如今在專業上的積累與成長,這一切都歸功於院方的栽培與提供的寬廣平台。

​我最想感謝的,是身邊這群並肩作戰的夥伴。我們一同經歷了高低起伏,共同面對了無數挑戰,也分享了患者康復的喜悅。是你們的支持、包容與團隊精神,讓我在高壓的醫療環境中得以不斷前行。我很榮幸能成為這個秉持「仁和」精神的大家庭的一份子。

​雖然即將展開新的旅程,但這九年的點點滴滴,都將是我心中最寶貴的資產。衷心祝福田中仁和醫院未來發展蒸蒸日上,也祝福各位同事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感謝大家長久以來的照顧,珍重再見!🖖

😱 **肩膀卡住動不了?深入了解「冰凍肩」(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Adhesive Capsulitis)** ❄️💪大家好!我是林煒醫師,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常見但讓人非常困擾的肩部問題:「五十肩」。--- # # # 什麼是五十肩?(Adhe...
05/11/2025

😱 **肩膀卡住動不了?深入了解「冰凍肩」(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Adhesive Capsulitis)** ❄️💪

大家好!我是林煒醫師,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常見但讓人非常困擾的肩部問題:「五十肩」。

---

# # # 什麼是五十肩?(Adhesive Capsulitis 簡介)

**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Adhesive Capsulitis)**,俗稱「冰凍肩」或「五十肩」,是一種難以捉摸的病症。

它的主要特徵是**主動和被動的肩盂肱關節活動度(ROM)在多個平面上出現疼痛、漸進性且致殘性的喪失**。

冰凍肩的發病率約為 **2% 到 5%**,通常發生在 **40 歲到 70 歲**之間的成年人中,且女性的發病率較高。

---

# # # 冰凍肩的致病因素與高風險族群

雖然許多患者會回想起一些輕微的損傷,但典型的「五十肩」通常並非由創傷引起。

**💡高風險族群與相關病症:**
* **糖尿病 (Diabetes)**:有顯著關聯。
*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Hypothyroidism)**:有顯著關聯。
* **其他相關情況**:包括高血壓、巴金森氏症、杜普伊特倫氏攣縮症 (Dupuytren’s disease),以及心臟手術後。

值得注意的是,在患有這些共病症的患者中,冰凍肩通常更嚴重、持續時間更長,且對治療的反應可能較為頑固。

---

# # # 冰凍肩的典型症狀與分期

冰凍肩通常會經歷一系列的階段:

1. **「疼痛期」(Painful / Preadhesive Stage)**:患者開始出現輕微肩痛和關節活動度下降。此階段疼痛可能非常劇烈,且**夜間疼痛**常會中斷睡眠。
2. **「冰凍期」(Freezing Stage)**:滑膜增生持續,活動度損失變得更加嚴重且持續,這是由於**密集的纖維化瘢痕形成**。
3. **「僵硬期」(Frozen / Stiffness Stage)**:關節囊內的沾黏減少了關節內的容積和順應性,導致肩盂肱關節活動度明顯損失。此時疼痛傾向於穩定或減輕。
4. **「解凍期」(Thawing / Recovery Stage)**:肩部功能和活動度開始漸進性改善。

這些階段的總時程可能長達 **15 到 24 個月**。

**診斷的關鍵特徵:**
* 患者通常發現**難以將手伸到背後**,這是由於內旋功能逐漸受限。
* 體檢時,最典型的限制模式是**囊樣限制模式 (capsular pattern of restriction)**:**外旋 (Lateral Rotation) 受限最嚴重**,其次是外展 (Abduction),內旋 (Medial Rotation) 則受限最少。
* 診斷常基於**手臂在中立位時被動外旋活動度的喪失**,並配合正常的X光片以排除其他病因。

從病理學角度看,這種收縮最嚴重發生在關節囊的**前部**,特別是在**肩袖間隙**和**喙肱韌帶 (coracohumeral ligament)** 周圍。

---

# # # 治療與復健策略

針對冰凍肩的治療沒有單一的通用方法,通常採用**多模式方法**。

# # # # 1. 復健與運動 (Rehabilitation & Exercise)
* **教育是關鍵**:患者應了解其病情的自然病程和慢性特點,並理解復健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 **循序漸進**:應在症狀容許的範圍內,保持或改善活動度。
* **避免激進伸展**:**過度、疼痛性的伸展**通常耐受性差,並可能**加劇滑膜病變和隨後的纖維化**。
* **低強度自體伸展**:有助於減輕疼痛、誘發肌肉鬆弛並改善活動度。

# # # # 2. 藥物與介入治療 (Medication & Interventions)
* 對於疼痛高度敏感的患者,可考慮使用物理止痛(如電刺激、冷療)。
* 皮質類固醇注射(通常與麻醉劑一起注射)對於**早期階段**的患者可能更有益,因為它對滑膜病變可能具有治療作用。

# # # # 3. 手術治療 (Surgical Options)
* 對於保守治療無效的頑固病例,可以考慮**麻醉下手法鬆動(俗稱授動術Manipulation Under Anesthesia, MUA)**或**關節鏡下關節囊鬆解術**。
* 關節囊鬆解術最常透過關節鏡進行,可以選擇性鬆解沾黏。特別是**鬆解肩袖間隙和喙肱韌帶**已被證明可以顯著增加肩盂肱關節的外旋活動度。

---

# # # 長期預後

雖然傳統觀念認為冰凍肩會在 **1 到 3 年內**自行緩解,但研究報告指出,有 **20% 到 50%** 的患者會經歷**長期的活動度不足**,甚至可能持續 **10 年以上**。其中,**外旋**是最容易長期受限的動作。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面臨冰凍肩的困擾,請務必尋求專業醫師或治療師的協助,制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以最大程度地恢復肩部功能!

\ #冰凍肩 \ #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 #肩部疼痛 \ #復健醫學 \ #疼痛科 \ #物理治療

**🚨 緊急公告!手術後的你,血糖控制了嗎? 🚨**各位關心自身健康的粉絲們,無論您是經歷了膝關節置換、肩關節穩定手術,或是處理複雜的腳踝骨折,請注意!如果您同時患有糖尿病(Diabetes),那麼您的復健之路需要特別的「客製化」照護!**...
01/10/2025

**🚨 緊急公告!手術後的你,血糖控制了嗎? 🚨**

各位關心自身健康的粉絲們,無論您是經歷了膝關節置換、肩關節穩定手術,或是處理複雜的腳踝骨折,請注意!如果您同時患有糖尿病(Diabetes),那麼您的復健之路需要特別的「客製化」照護!

**糖尿病對術後修復的影響,絕對超乎想像:**

1. **癒合速度變慢,風險大增!**
* 糖尿病患者已知患有**血管疾病**,因此他們的傷口或骨折通常**比非糖尿病患者癒合得更慢**。
* 特別是針對患有足部或腳踝創傷的**神經病變患者**(例如糖尿病患者),由於癒合緩慢,加上足部和腳踝感覺不靈敏,可能導致**毀滅性的併發症**,甚至有時會**需要截肢**。
* 針對這類神經病變的足部和腳踝創傷患者,建議採取**更緩慢的復健**、**更長時間的固定**和**非負重活動**。有些醫學文獻甚至建議將**固定和非負重期延長一倍**!這強調了謹慎處理的重要性。

2. **關節僵硬與神經問題的警訊!**
* 在肩關節復健中,**沾黏性關節囊炎**(俗稱「五十肩」) 與**糖尿病**存在著顯著的關聯。這種情況在患有糖尿病或甲狀腺疾病的個體中,通常是雙側發生的。
* 沾黏性關節囊炎是一種以疼痛、漸進性及致殘性喪失主動和被動關節活動度為特徵的疾病,**糖尿病或甲狀腺疾病患者**更容易發生。
* 此外,一些神經壓迫症候群,例如**橈神經感覺神經炎**(Wartenberg's syndrome,腕部放射狀神經痛) 的常見病史中,就包含壓迫性損傷和**糖尿病等代謝紊亂**。糖尿病也與**局部神經壓迫病變**(Focal entrapment neuropathies)有關。

**💡 我們的建議(超級重點):**

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且正在進行骨科手術後復健,請務必將您的**血糖控制視為復健成功的關鍵要素!**

* **主動告知醫療團隊**:確保您的外科醫師和復健治療師了解您的糖尿病狀況,以便他們可以為您制定更安全、更審慎的復健計劃。
* **耐心是黃金**:特別是腳踝或足部手術後,務必遵守延長的非負重和固定時間,這是預防嚴重併發症的關鍵。

** #血糖管理等於復健加速器 #糖友術後復健加油 #骨科照護 #醫療新知** 💪💉

🌟【IHC 2025頭痛年會最新消息】🌟2025年國際頭痛學會(IHC)強調最新臨床與基礎科學突破,帶來單株抗體(mAb)療法與臨床及基礎科學應用的突破!💉 **mAb療法為偏頭痛帶來革命性進展**  IHC 2025邀集超過150位國際頭...
13/09/2025

🌟【IHC 2025頭痛年會最新消息】🌟

2025年國際頭痛學會(IHC)強調最新臨床與基礎科學突破,帶來單株抗體(mAb)療法與臨床及基礎科學應用的突破!

💉 **mAb療法為偏頭痛帶來革命性進展**
IHC 2025邀集超過150位國際頭痛領域專家,分享最尖端研究成果。單株抗體精準針對CGRP及其受體,顯著降低偏頭痛頻率,減輕痛苦,並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多場大會講座及研討會深入探討從基因、病理機制到臨床應用,展示mAb在治療偏頭痛及其他頭痛疾病上的卓越成效。

📊 **會議亮點摘要**
- 對抗偏頭痛的新型生物標記和治療靶點揭示
- mAb臨床試驗展現持久穩定療效,副作用低
- 結合AI和大數據,提升治療準確性和個人化方案
- 探討mAb與其他療法如肉毒桿菌素的協同效果

✨ **給偏頭痛患者和醫療同行的呼籲**
單株抗體療法已成為偏頭痛預防治療的明日之星,想瞭解mAb最新的科學證據與臨床可行性,讓我們幫助您遠離頭痛困擾,擁抱無痛生活。

📩 現在私訊了解如何透過專業指導,定制個人化偏頭痛治療計劃!

***

讓IHC 2025的醫學前沿技術,成為您健康管理的強大後盾!

#偏頭痛 #單株抗體 #頭痛治療 #神經科學 #無痛生活 #先進療法

[資料來源:IHC 2025官方網站,國際頭痛學會2025年會議程與內容整理]

13/09/2025

在聖保羅逛早市的經驗讓人印象深刻。走在熱鬧的街道上,遠遠就能看到一個大型白色帳篷,上頭掛著「EVENTO MULTICULTURAL GASTRONÔMICO INSTITUTO JECA TATU」的布條。旁邊還有「ESPORTE É REMÉDIO」的標語,充滿健康與活力之感。街角則標示著「Glória」路牌,顯示地點就在這個社區熱鬧的十字路口。

# # # 早市氛圍

活動現場人來人往,大家三五成群,有的帶著小朋友,有的與朋友暢談。帳篷前方設有圍欄,等候和交流的人們坐在長椅上,氣氛十分輕鬆自在。現場可見各種文化背景的人聚集一堂,體現出夜市的多元與包容。

# # # 美食與活動

帳篷屬於「Instituto Jeca Tatu」,這是一個強調多元美食與文化交流的活動。夜市提供多樣化的料理選擇,從傳統巴西料理到國際美食應有盡有,吸引了大量民眾前來品嚐和體驗當地風情。

# # # 社區參與與公益

現場除了美食外,也強調體育與健康。橫幅上「Esporte é remédio」(運動就是良藥)標語,傳達出活動重視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此外,夜市活動結合了公益機構與地方社群,讓整個活動不僅美味有趣,也兼具教育與參與意義。

總體來說,聖保羅的夜市不僅是美食饗宴,更是一場文化、健康與社區交流盛會。這裡的人情味和多元氛圍讓人印象深刻,是來聖保羅不可錯過的精彩體驗。

06/09/2025

哈囉,各位粉絲!👋 有沒有常常覺得手臂、肩膀或脖子總是麻麻的、沉重或感到無力?特別是在高舉過頭的活動後,這些症狀若隱若現,讓你摸不著頭緒?這可能不只是單純的疲勞喔!

這很可能是「**胸廓出口症候群 (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TOS)**」在作祟!😮

**什麼是胸廓出口症候群?**
胸廓出口症候群是一種病症,指從頸部到腋窩的神經血管束(包括臂神經叢和鎖骨下血管)在經過鎖骨、第一根肋骨及周圍肌肉形成的狹窄空間時,受到壓迫。這個壓迫可能發生在三個主要區域:斜角肌之間、鎖骨與第一根肋骨之間,或胸小肌肌腱後方。

**誰是高風險族群?**
雖然症狀表現多樣,但舉手過頭的運動員,例如棒球投手、高爾夫球手、划船者、舉重選手、網球運動員和排球運動員等,都是高風險族群。

**常見症狀有哪些?**
* **神經性症狀 (約佔90-97%)**:通常表現為整個上肢的感覺異常 (paresthesias),例如麻木或刺痛,而非僅限於單一神經分佈區域。這些症狀常在進行舉手過頭活動時發生或加劇。
* **血管性症狀 (動脈或靜脈,約佔2-5%)**:可能引起上肢疲勞或沉重感,尤其在使用上肢進行活動後。

**診斷的挑戰:**
由於症狀表現廣泛且不一致,TOS的診斷通常是一個排除其他疾病的過程。沒有單一的測試可以明確診斷這個複雜的問題。臨床上會結合多項檢查,如Adson氏測試、鎖骨肋骨測試、Roos測試和Wright測試等。重要的是,測試結果為陽性不僅僅是脈搏消失,還必須同時出現症狀再現。

**治療方式:**
幸運的是,許多TOS患者透過保守治療能獲得顯著改善!
**保守治療**通常包括:
* **相對休息**:避免引起症狀的活動,讓受壓迫的組織有時間恢復。
* **改善姿勢**:駝背姿勢可能減少神經血管通過的空間。
* **物理治療**:
* **強化肩胛骨穩定肌群**:由於肩胛骨周圍肌肉疲勞或無力可能導致肩胛骨位置不良,進而引起壓迫,因此需要強化這些肌群。
* **伸展運動**:改善胸小肌、鎖骨下胸肌、斜角肌和斜方肌等頸部肌肉的柔韌性。例如「角落伸展」已被證明能有效增加胸小肌的柔韌度。
* **注射治療**:改善關節囊、胸小肌、鎖骨下胸肌、斜角肌和斜方肌等頸部肌肉的柔韌性。

#如果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才會考慮**手術治療**。

如果您或身邊的親友有類似的困擾,建議尋求專業評估。在「**生生優動**」與「**竹北英爵診所**」,我們透過精準的物理治療和復健計畫,幫助您找回無痛的活動能力,重返健康生活!💪

#胸廓出口症候群
#肩頸痛
#手臂麻
#運動傷害
#物理治療
#疼痛醫學
#生生優動
#竹北英爵

02/09/2025

**告別疼痛,精準醫療從「視」開始:林煒醫師帶您探索疼痛與神經解剖學的奧秘!**

您是否正與難纏的疼痛搏鬥?無論是急性或慢性痛,**了解疼痛的根源——我們體內精密的「神經網路」**,是邁向有效治療的第一步。今天,林煒醫師將帶您深入探索這些神秘的通道,並介紹超音波如何讓疼痛治療變得更精準、更安全!

---

# # # 🔍 疼痛的「地圖」:神經解剖學基礎

我們的身體遍布著錯綜複雜的神經系統,它們就像是通報疼痛的「電線」。了解這些神經的構造和走向,是醫師診斷和治療疼痛的關鍵。

* **周邊神經:** 在超音波影像中,正常的周邊神經在短軸方向呈現出**「蜂窩狀」**外觀,由多個圓形低回音區(神經束)在均勻的高回音背景中構成。在長軸方向,則呈現**「線條狀」**,由多條平行的高回音與低回音帶組成,類似電纜線。超音波是一種廣泛用於評估周邊神經病變、創傷後變化、壓迫症候群、發炎或腫瘤性病變的新興影像模式。

* **脊髓節段與神經叢:** 神經根從脊髓的特定節段(如C5、L4)發出。這些神經根進一步交織成複雜的網絡,形成**神經叢**(Nerve Plexus),例如支配上肢的臂神經叢和支配下肢的腰骶神經叢。

* **皮節 (Dermatome) 與肌節 (Myotome):** 皮節是由單一脊髓神經根支配的皮膚感覺區域,而肌節則是由單一脊髓神經根支配的骨骼肌群。這些概念幫助醫師判斷疼痛或無力的來源。

* **重要腦神經:**
* **三叉神經 (Trigeminal nerve)**:負責臉部感覺和咀嚼肌運動,腦膜中動脈是其主要供應血管。

* **迷走神經 (Vagus nerve)**:涉及多種生理功能。

* **副神經 (Accessory nerve)**:椎動脈和枕動脈是其重要的供應血管。

# # # 🤕 常見疼痛症狀與神經根源解析

許多疼痛症狀都與特定的神經受損或壓迫有關:

* **腕隧道症候群 (Carpal Tunnel Syndrome):** 由於腕部**正中神經**受到壓迫所引起。

* **莫頓氏神經瘤 (Morton’s Neuroma):** 由於趾間神經增厚,常發生在腳部第二和第三趾蹼空間,由神經在趾骨間韌帶下受到壓迫和刺激引起。

* **坐骨神經痛 (Sciatic Nerve Pain):** 涉及**坐骨神經**,其路徑中可利用**坐骨大切跡** (greater sciatic notch) 作為地標進行評估。
* **股外側皮神經痛 (Meralgia Paresthetica):** 股外側皮神經受到卡壓引起,在診斷時需留意解剖變異。

* **枕神經痛 (Occipital Neuralgia):** 涉及**大枕神經**和**小枕神經**,頸椎第二節棘突是重要的解剖地標。

* **肩部疼痛 (Shoulder Pain):** 例如**肩胛上神經阻斷術**可用於手術前後止痛及慢性肩痛管理,超音波引導的後方入路會以肩胛棘和肩峰為地標。

* **肘部疼痛 (Elbow Pain):** **肱骨外上髁/內上髁**附近的**伸肌/屈肌肌腱病變**,可透過超音波引導進行注射治療。

* **膝關節疼痛 (Knee Pain):** 包括骨關節炎、貝克氏囊腫、髂脛束症候群和髕骨肌腱病變等,超音波可用於評估髕上隱窩、貝克氏囊腫、髂脛束及其滑囊、以及髕骨肌腱。

* **髖關節疼痛 (Hip Pain):** 超音波引導可用於**臀中肌與臀小肌的附著點及滑囊注射**,並評估髖關節疼痛的相關肌肉和韌帶。

* **薦髂關節疼痛 (Sacroiliac Joint Pain):** 可透過**薦椎外側分支阻斷術**進行治療。

* **腰椎與頸椎內側分支阻斷術:** 用於治療**椎間盤小面關節疼痛**,超音波引導可提高準確性並縮短手術時間。

* **豎脊肌平面阻斷術 (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 一種新興的平面阻斷技術,用於治療胸部神經性疼痛以及臂神經叢和腰神經叢的鎮痛。

# # # 💡 超音波:疼痛治療的「透視眼」

在過去的15年中,**超音波引導的疼痛介入治療**取得了快速發展。超音波不僅是**診斷工具**,能動態評估軟組織病變,還能提供**即時的影像引導**,大幅提升疼痛治療的精準度和安全性。

* **精準定位:** 醫師可透過超音波清晰看見神經、血管、骨骼等周邊結構,這使得針頭能夠被精確引導到目標位置,減少了盲打的風險。
* **避開危險:** 透過**彩色都卜勒 (Color Doppler)** 功能,醫師可以清楚辨識血流方向和速度,有效避開血管,降低注射的出血風險。
* **即時動態評估:** 超音波是唯一能夠對肌肉骨骼系統相關軟組織進行**動態評估**的影像模式,且**無游離輻射暴露**。
* **優勢多多:** 超音波快速、便攜、成本相對較低,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生生優動
#竹北英爵
#超音波導引
#神經科
#慢性疼痛
#精準醫療

30/08/2025

嘿,各位戰勝腰痛的朋友們!👋 剛經歷完腰椎手術,是不是有點不知道該怎麼動才好?別擔心!林煒醫師今天就來帶你解鎖術後黃金復健計畫,讓你安全又有效地重拾活力,甚至重回運動場!🚀

**為什麼術後復健這麼重要?💡**
術後復健不僅能幫助你更快地減輕疼痛、改善功能,還有助於預防血栓形成,以及許多術後可能發生的不適!更棒的是,目前的研究顯示,**適當的復健運動並不會增加再次手術的風險喔**! 整個運動計畫應包含脊椎穩定、活動度練習和心血管運動。

這裡提供您根據術後時間點劃分的運動建議:

**🗓️ 術後第 1 到 6 天:保護與輕度活動期**
這是身體初步癒合的關鍵時期,目標是啟動活動、保護傷口、管理疼痛。
* **步行訓練:** 鼓勵每天進行 1 到 3 次的步行練習,依身體耐受度逐步增加時間和距離。步行是腰椎手術後,醫師最推薦的首要活動。
* **日常活動:** 術後第 2 天起,嘗試獨立完成上下床、坐站、如廁等基本活動。
* **傷口保護:** 避免彎腰和提重物,直到傷口癒合。
* **疼痛管理:** 透過醫師開立的藥物和冰敷來減輕疼痛。
* **核心意識:** 若術前有學過,可以輕柔地進行「中立脊椎」、「中立骨盆」以及「腹橫肌收縮」的練習。

**🗓️ 術後第 3 到 8 週:強化核心與功能恢復期**
這個階段的目標是逐步回歸輕度工作和日常生活活動 (ADLs),並在平坦地面上能夠無限制地步行。
* **核心穩定訓練:** 持續進階「腹橫肌」和「多裂肌」的練習。強健的核心肌肉,特別是腹橫肌和多裂肌,能為脊椎提供關鍵的穩定性。持續且專一的訓練有助於多裂肌恢復功能,有效管理腰背疼痛。運動時應著重於慢速、受控的動作,並增加腹橫肌的收縮時間以提升耐力。
* **臀肌與髖外展肌強化:** 進階臀肌(如橋式)和髖外展肌的強化練習。
* **低衝擊心肺運動:** 開始進行非衝擊性的下肢心血管運動,例如固定式腳踏車、游泳(若傷口已完全癒合)。心血管運動能增加血流量和肌肉氧合,改善情緒與專注力,並調整免疫系統,對慢性疼痛患者尤其有益。
* **溫和的關節活動度練習:** 躺臥姿勢(仰臥)下的運動,因為能減少椎間盤壓力,對術後患者很有益。可以嘗試:
* **單膝抱胸:** 有助於伸展髖關節和腿後肌群。
* **骨盆傾斜:** 可作為術後早期安全、舒適地啟動腰椎活動的方式。
* **疼痛教育:** 了解疼痛的生理機制,能幫助您減少對運動的恐懼,避免因害怕疼痛而過度保護,導致活動減少的惡性循環。

**🗓️ 術後第 9 週以後:進階期 — 重返運動與全面強化**
若醫師評估允許且您有重返運動的意願,便可逐步進行更具挑戰性的活動。
* **循序漸進的運動:** 在醫師許可下,可以開始溫和且漸進式的阻力訓練。
* **跑步與阻力訓練:** 若醫師允許,可依循「慢跑計畫」逐步回歸慢跑,並開始進行阻力訓練。
* **核心穩定再進階:** 持續進階腹橫肌與核心穩定訓練。
* **功能性與全身性運動:** 增加全身性的功能性運動,提升整體活動能力。
* **重要提醒:** 進行運動時,請務必**避免或修改**會引起疼痛的動作,特別是**反覆的腰椎過度伸展和旋轉**。這些動作是造成腰椎滑脫的風險因素。在腰椎滑脫的個案中,腰椎的屈曲通常能減輕症狀,而伸展和旋轉則可能引起不適。

**🌟 小叮嚀:**
以上運動建議僅供參考,每個人的恢復狀況都是獨特的!在你開始任何新的運動計劃之前,**務必諮詢你的醫師或物理治療師**,他們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提供最專業的建議和復健計畫。安全、有效地重拾健康,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腰椎手術 #術後復健 #核心力量訓練 #生生優動​

---
**👨‍⚕️ 林煒醫師 關心您的脊椎健康**

最近真的治療了不少肩頸痠痛的朋友,有些是肩膀沾黏(大家常說的五十肩),也有遇到頸椎問題或頸動脈異常造成的肩頸痛。治療久了,愈來愈覺得——疼痛真的不能拖,盡早處理才不會讓生活品質變差!根據研究與臨床經驗,像五十肩這類的問題,保守治療(例如物理...
06/08/2025

最近真的治療了不少肩頸痠痛的朋友,有些是肩膀沾黏(大家常說的五十肩),也有遇到頸椎問題或頸動脈異常造成的肩頸痛。治療久了,愈來愈覺得——疼痛真的不能拖,盡早處理才不會讓生活品質變差!

根據研究與臨床經驗,像五十肩這類的問題,保守治療(例如物理治療、局部注射、肩關節擴張術、伸展訓練等)都證實可以有效緩解疼痛、改善關節活動角度和肩部功能。不少文獻指出,如果只靠自我等待「自然好」,五十肩病程很可能長達兩三年,還可能留下活動受限的後遺症,所以一定要及早尋求專業治療。

另外,針對頸椎退化或頸動脈異常引發的肩頸痛,研究發現除了姿勢矯正、核心運動、專業的物理治療之外,找到正確病因非常重要。只要及時介入、針對原因治療,大多可以擺脫長期頑固的肩頸痠麻、甚至心悸、頭暈等轉移症狀。

總之,身體的疼痛常常是健康出問題的警訊。千萬不要因為忙、怕麻煩就忽略不理,幫自己及早把痠痛處理掉,人生會輕鬆很多!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通通遠離肩頸痠痛。

#生生優動

#林煒醫師
#疼痛專科醫師

男人的肩痛找不到原因?原來關鍵在「男性荷爾蒙」! # # # 故事來自一個真實案例阿強是一位熱愛運動的上班族,卻因右肩反覆疼痛,舉手時甚至「喀喀」作響,長期無法正常健身。求診多位醫師,嘗試過類固醇、玻尿酸、PRP等多種注射治療,疼痛總是一下...
30/07/2025

男人的肩痛找不到原因?原來關鍵在「男性荷爾蒙」!

# # # 故事來自一個真實案例

阿強是一位熱愛運動的上班族,卻因右肩反覆疼痛,舉手時甚至「喀喀」作響,長期無法正常健身。求診多位醫師,嘗試過類固醇、玻尿酸、PRP等多種注射治療,疼痛總是一下好一下壞,甚至開始影響到工作和生活。

後來,他遇到專業的林醫師,細心檢查後發現,阿強的肩峰鎖骨關節韌帶有鬆弛現象,導致肩膀的穩定性變差,旋轉肌夾擠(俗稱棘上肌夾擠),讓整個肩關節常常發炎、疼痛。林醫師發現:阿強其實也出現了容易疲勞、肌肉無力、晚上失眠等狀況,於是建議他檢查男性荷爾蒙。

# # # 令人意外的結果

抽血報告顯示:阿強的睪固酮顯著低下!原來,男性荷爾蒙不僅是「性功能」的象徵,更參與維持肌肉、骨骼、軟組織(如韌帶)的健康。荷爾蒙不足,會讓韌帶更容易鬆弛、肌肉力量變差,自然增加肩關節反覆受傷、不穩定的機會。

# # # 轉機的開始

經過林醫師專業規劃,除了針對韌帶受損處進行精準「增生療法」注射外,更建議阿強補充適量男性荷爾蒙,雙管齊下。結果不到三個月,阿強的肩膀疼痛明顯改善,關節穩定,運動表現也回來了,長期困擾的肩痛沒再復發!

# # 🏅 男性健康TIPS

- **肩膀反覆疼痛、治療沒效,不妨檢查男性荷爾蒙!**
- **韌帶鬆弛、關節不穩定,可能源自荷爾蒙失衡**
- **增生療法配合荷爾蒙補充,有效強化韌帶、改善關節健康**
- **男性荷爾蒙檢查與補充須由專業醫師規劃監控!**

# # # 你也有這樣的困擾嗎?歡迎私訊預約林醫師,找回健康有力的肩膀!💪


#疼痛專科醫師
#林煒醫師
#生生優動

24/07/2025

天啊!為什麼玻尿酸膝關節注射會痛?三大重點疼痛專科醫師報你知!

# # # 1. 為什麼玻尿酸膝關節注射會疼痛?

- **膝關節退化與變形**:骨關節炎的膝蓋常因軟骨磨損、關節腔變狹窄,進針時很容易刺激到骨頭或敏感組織,引發疼痛感受。
- **發炎・關節腫脹**:發炎時關節腫大、腔內壓力升高,注射過程因壓力與進針刺激,都會加劇不適。
- **傳統注射較不精確**:無影像協助的「盲扎」手法,可能需要多次調整角度、進出針,產生額外痛楚,且不一定能將藥劑真正注入關節腔內。

# # # 2. 定期注射玻尿酸的好處,有實證支持!

- 2012年BMJ出版的系統性回顧分析了29個隨機對照試驗,發現玻尿酸對輕中度膝骨關節炎患者,能有效減輕疼痛、改善關節功能。
- 2022年發表於《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期刊的國際專家共識,建議高分子量玻尿酸能有效改善症狀,部分患者效果可維持3-6個月以上。
- 台灣及國外相關臨床觀察指出,定期注射可減緩症狀惡化速度,有助延後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時點,大幅提升患者活動力與生活品質。
- 美國骨科醫學會(AAOS)指引納入玻尿酸注射作為中度骨關節炎輔助治療選項,特別適合無法或不適合手術的患者。

# # # 3. 「超音波導引」就是頂級治療,效果與舒適感再升級!

- **定位最精準**:超音波即時顯影,醫師可確切看清膝關節結構,精準找出最佳進針位置,把藥劑正確送進關節腔內。
- **疼痛大幅降低**:研究顯示,接受超音波導引注射者,疼痛感遠比傳統盲刺低(準確率97-99%),減少反覆進針的痛覺與失敗率。
- **副作用最少**:注射精準降低藥劑外漏、感染或結構傷害的風險,是歐美日骨科的首選標準。
- **值得信賴**:2021年《Pain Physician Journal》及歐美疼痛醫學會均強調,超音波導引顯著提升治療成效與病人滿意度,是現今關節注射療程的黃金標準。

# # # # 疼痛專科醫師提醒您

膝關節退化、骨關節炎患者想要舒適、有感改善疼痛及活動力,注射玻尿酸是臨床上有效的非手術選項。選擇**「超音波導引」**技術,由專業疼痛專科醫師操作,讓治療效果、精準度與安全性全面提升,真正達到高品質的關節照護!

如有相關問題,歡迎諮詢合格疼痛專科醫師,獲得最適合您的個人化治療建議。

參考資料:

- Bannuru RR, et al. "Viscosupplementation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J. 2012.
- McAlindon TE, et al. "OARSI guidelines for the non-surgical manage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Osteoarthritis Cartilage. 2022.
-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AAOS). "Managemen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Non-Arthroplas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2021.
- Lamplot JD, et al. "Are risk factors for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use of injections for musculoskeletal pain?" Pain Physician Journal, 2021.

16/07/2025

# # # 【骨裂不再煎熬,Sportvis精準修復】

王小姐是一位熱愛沙灘排球的運動高手,一場比賽中卻因踩空,導致腳外側第五趾骨局部骨裂。劇烈疼痛,讓她舉步維艱、生活品質大受影響。你是否也有類似的困擾?

# # # # ★ 骨裂疼痛,不必再忍!

身為疼痛專科醫師,我深刻感受到每一位患者被骨裂折磨的痛苦。傳統治療方式往往需要長時間固定、休息,甚至動輒幾週或更久才能恢復活動,非常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

# # # # ★ Sportvis治療 打破骨裂困境

全新【Sportvis】治療,以運動醫學為基礎,專為局部骨裂設計。強調:

- 局部注射,精準作用於受傷骨裂點
- 促進骨裂自癒,減輕疼痛、加速修復
- 減少固定時間,生活回歸更快

經我實證臨床經驗,王小姐接受Sportvis治療後,疼痛大幅緩解,逐步恢復行走,重返她熱愛的球場。

# # # # ★ 適用族群

- 沙灘排球、籃球、跑步等運動傷害造成的局部骨裂
- 機車、自行車等意外導致的骨裂
- 各種骨裂疼痛難忍、渴望早日恢復者

# # # # ★ 別再忍受骨裂煎熬!

骨裂不是只有忍耐、靜養一途,現在就預約【Sportvis局部骨裂專業治療】諮詢,讓專業替您找回行動力!

#生生優動 #英爵診所 #林煒醫師 #疼痛專科

#林煒醫師


#疼痛專科醫師
#生生優動
#英爵診所

Address

文化路一段142號
Banqiao District
22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林煒醫師 無痛人生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