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6/2025
看書聊芳療_玩精油可以很專業很安全,因為探究了所以不害怕有底氣!
在英語系國家,芳香療法(Aromatherapy)分為不同領域,有美容芳香療法、全人整體芳香療法、臨床芳香療法、氣味芳香療法。他們通常會以塗擦在皮膚表面、吸聞的方式來使用,常常會用按摩的方式來完成芳香療法,這種療法又稱為Anglo-Saxon aromatherapy。
芳香療法在當時被認為不是科學性的療法,在科學至上的西方文化中,其他走能量靈性領域的芳香療法,比如精微芳香療法、芳香能量學等,更是備受批判及爭議。
要以科學觀點來解釋芳香療法為什麼有效? 必須要考慮許多不同的作用機制。芳香療法最核心的假設之一,精油能透過皮膚吸收,大部分精油分子脂溶性強(非極性),少部分為水溶性(極性),皮膚構造最上層為角質層,角質層上面有一層皮脂膜(為非極性),角質層有百分之85的角蛋白為親水極性,也有部分為脂肪組織,因為精油非極性與角蛋白極性互斥的關係,因此精油分子主要是透過細胞間的間隙進入。皮膚細胞含有新陳代謝酶,表示精油到達皮膚時就開始進行代謝。
容易揮發的精油分子(常是香氣前調),容易被皮膚吸收,但也容易在塗抹皮膚的當下就流失到空氣當中;大分子吸收慢,因為揮發慢卻可以停留在皮膚上久一點。
Fewell在2007年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探討甜橙精油進行芳香按摩後,是否能在客戶的血液中偵測到右旋檸檬烯(limonene),發現與施用的劑量相比,血液中只有不到百分之10的右旋檸檬烯,吸收的量太低不到0.008μg/ml。(小白鼠動物實驗右旋檸檬烯血液含量要到0.28μg/ml才會有藥理效果)
資料整理到這,我想到之前與一位朋友線上聊天,他疑問為什麼我給小朋友用的藥膏裡有小朋友禁用的精油成分? 我跟他說這個禁用的精油分子,我並不是高濃度很純的使用,它在精油當中還有其他成分分子一起存在,並且我還添加了其他植物油、蜂蠟等材料下去混合,這個禁用的精油分子在總比例當中還是在安全的範圍內。那為什麼要加這個禁用的分子呢? 因為它雖然危險(會影響神經系統或形成半抗原),但效果還是很優秀的。再來就是剛剛資料上面所說的,透過皮膚吸收能夠到達血液當中的分子減少了,我的藥膏用在皮膚上是想要消腫消炎,急性受傷時局部使用的,並不是長時間用在全身,所以安全是有考量到的。
Title:破解精油**Jennifer Peace Rhind
#香水 #設計 #接案 #精油 #香氣設計 #芳療師 #安全 #有效 #按摩 #精油按摩 #馨樂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