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03/2025
看到過度片面對應的
號稱中醫資訊要小心看待
常常有邏輯謬誤存在
似是而非。
胸悶痛 呼吸氣短 可以是
心氣虛 心氣滯 心氣滯血瘀 心血虛 心外感 心陽虛 心熱痰 心寒飲 ,
或是脾胃食積 脾胃傷食 脾胃氣滯血瘀 脾陽虛 脾氣虛等等的 鑑別診斷,
或是更複雜的複合病機。
切莫以為一個症狀只有一個原因
現在是資訊爆炸時代,很多醫學相關資訊在網路上隨手可得,甚至會主動跳出來,然而其中有不少資訊含有邏輯的謬誤,需要讀者慧眼辨識。
比方早上臉書跳出一篇廣告贊助文章如附圖,以此為例來說說可能的邏輯謬誤在哪裡?有興趣讀者可以先看看附圖的內容,再往下看。
———
文中說到「氣胸的主要症狀是胸痛(悶)、呼吸困難、氣短、心跳加速」,然後直接說在古中醫來說這就是心臟力量虛弱的標準症狀。
問題在哪裡?
氣胸的主要症狀是oooo
心臟虛弱的主要症狀也是oooo
僅憑症狀相似就把兩者做上連結,邏輯有大問題。
實際上兩者機轉完全不同,這樣書寫容易誤導讀者。
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篇談的是治療胸悶痛等等症狀沒錯,但胸悶痛等症狀有不一樣的可能情形,這其中是否包含氣胸,其實還有待商榷。經過這奇怪的邏輯一串,胸痹心痛篇講的就是治療標準氣胸病了?
況且,胸痹心痛篇講的也不全是治療心臟虛弱無力的胸悶痛。
文中的寫法容易讓人覺得氣胸就是中醫說的心臟虛弱無力。當然,復發性氣胸的慢性病程,根據個體狀況或許有機會用上強心的治療方式,但並不代表所有的氣胸都該如此。
試想一個場景,一個心臟本無問題的人因為意外造成急性的氣胸送急診,有人看了這篇文章跟急診醫師說中醫說這是心臟力量虛弱,這只會讓人訕笑,讓中醫更加被污名化。
温醫師物理系畢業的,對邏輯有一點點潔癖,有時候看到這種謬誤,又會影響到中醫整體形象的,實在有點不吐不快。
寫這篇只是想跟有緣讀者分享,資訊爆炸時代,閱讀接收資訊時,還是要很小心,中醫相關的內容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