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8/2025
👀 血糖、發炎與眼睛:最新研究帶來的警訊
近年來,糖尿病在台灣的盛行率持續攀升。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的資料,台灣大約 每十位成年人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而且還有 將近三成的人屬於糖尿病前期。這代表許多人雖然還沒被診斷,但其實血糖已經悄悄出現異常。
為什麼糖尿病會一直增加呢?
其實我們的生活型態是最大元兇:
• 含糖飲料和精緻澱粉攝取太多 🥤🍞
• 坐得多、動得少
• 睡眠不足、壓力過大
• 飲食西化、都市生活帶來的不良習慣
長期下來,血糖忽高忽低,胰島素功能下降,最終演變成糖尿病。
👓 為什麼糖尿病會傷害眼睛?
很多人以為糖尿病只是「血糖高」,其實真正的問題是 血管受損。當血糖長期不穩定,會讓全身微血管逐漸退化,其中最容易出事的器官之一,就是眼睛。
•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的小血管滲漏或堵塞,導致出血、黃斑水腫,視力逐漸模糊,甚至失明。
• 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患者的發生率比一般人高得多。
也就是說,糖尿病會「偷走你的視力」。這正是為什麼血糖控制與眼睛保養,必須一起談。
2025 年一篇發表於 Nutrients 的綜述指出,幾種天然營養素與植物化合物,可能同時具備 降血糖、抗發炎、保護眼睛血管 的作用:
• Omega-3 脂肪酸(深海魚、亞麻籽、堅果) 🐟
• 維生素 D3(陽光、鮭魚、蛋黃) ☀️
• 多酚類(綠茶、藍莓、葡萄) 🍇
• 小檗鹼 Berberine(黃連成分) 🌿
• 槲皮素 Quercetin(洋蔥、蘋果、花椰菜) 🧅🍏🥦
這些營養素可能藉由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發炎反應,來減少糖尿病患者眼睛微血管的損傷。雖然研究還需要更多大型臨床試驗支持,但至少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明確的方向:天然食物中的營養,確實能在疾病預防與保養上發揮作用。
另一篇 2025 年發表於 Scientific Reports 的流行病學研究,則分析了 美國 NHANES 資料庫中 1999–2018 年的糖尿病患者,結果顯示:
• 每增加 1 分「飲食發炎指數(DII)」分數,中風風險就增加 13%。
• DII 最高組的人,相比最低組,中風風險高出 78%。
什麼是 DII 呢?簡單來說,就是用來評估飲食對身體發炎傾向的指標:
• 🔺偏「促發炎」飲食 → 紅肉、加工食品、含糖飲料、精緻碳水。
• 👍偏「抗發炎」飲食 → 蔬菜、水果、全穀、深海魚、堅果。
這項研究提醒我們:不只血糖高會傷身,飲食本身的「發炎特質」更會加速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損壞,提升中風風險。
🔑 日常生活可以怎麼做?
1. 避免血糖大起大落
• 少吃白飯、白麵包、甜食,改選全穀雜糧 🌾
• 減少含糖飲料,改喝無糖茶或白開水
2. 增加抗發炎飲食
• 多吃深綠蔬菜(菠菜、羽衣甘藍)、莓果、堅果
• 選擇橄欖油、魚油等健康脂肪
3. 規律運動
• 餐後散步 15 分鐘 🚶♂️
• 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
4. 控制體重與好習慣
• 減少 5–10% 體重,即可明顯改善血糖
• 戒菸 🚭、規律睡眠 🛌、降低壓力
糖尿病是一個「血糖+血管+發炎」的三重問題。
它不僅影響全身,更可能偷走你的視力,甚至讓中風風險大幅上升。
最新的兩篇研究同時告訴我們:
• 天然營養素(Omega-3、維生素 D、多酚、槲皮素…)可能是保護眼睛與血管的重要輔助。
• 不良飲食型態(促發炎飲食)會讓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災難提早到來。
👉 換句話說,吃什麼、怎麼生活,絕對會決定你未來的眼睛與腦血管健康。
現在就從 少喝含糖飲料、多吃蔬果堅果、規律運動 開始,給眼睛和血管多一份保護吧!✨
大家早安,歡迎分享喔❤️
⸻
📖 參考文獻
1. Saeedi P, Rahimlou M, Asbaghi O, Naeini F, Tan SC, Larijani B, et al. Nutraceuticals 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potential mechanisms and future directions. Nutrients. 2025;17(2):318. doi:10.3390/nu17020318.
2. Sun J, Wu Y, Chen X, Zhang L, Li M, Zhao Y, et al. 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 and risk of stroke among US adults with diabetes: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NHANES 1999–2018. Sci Rep. 2025;15(1):2169. doi:10.1038/s41598-025-021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