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鍾玉軒醫師 - 脊椎內視鏡 x 微創

  • Home
  • 骨科鍾玉軒醫師 - 脊椎內視鏡 x 微創

骨科鍾玉軒醫師 - 脊椎內視鏡 x 微創 骨科專科醫師
專長:骨質疏鬆症、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脊椎退化、脊椎內視鏡及微創手術

🔎 脊椎內視鏡手術後,椎管會不會又變窄?這是許多病友和家屬最關心的問題今天又被問了好幾次 我想說找找文獻看看🤔根據2022年發表的臨床研究(追蹤126位病友超過2年大部分的人都不用擔心「再狹窄」的問題👌📊 研究發現什麼?🎯 所有接受脊椎內視...
26/08/2025

🔎 脊椎內視鏡手術後,椎管會不會又變窄?

這是許多病友和家屬最關心的問題
今天又被問了好幾次 我想說找找文獻看看🤔

根據2022年發表的臨床研究(追蹤126位病友超過2年
大部分的人都不用擔心「再狹窄」的問題👌

📊 研究發現什麼?

🎯 所有接受脊椎內視鏡減壓手術的病患症狀都明顯改善

🎯 手術後椎管立刻變寬
雖然6個月時可能稍微縮小一點
但一年後大部分會重新擴張

📈 病友的恢復情況分成四種:
• A型(28%):一直維持寬敞 ✨
• B型(40%):中間稍微變窄,後來又變寬 📈
• C型(24%):慢慢越來越寬 📊
• D型(8%):少數仍較緊,但症狀還是改善了 💪

🌟 最重要的是:96%的病患都覺得手術效果很滿意

✅ 簡單來說: 就算MRI看起來好像又變窄了,其實多半是暫時的疤痕組織,絕大多數病友的症狀都不會再回來
內視鏡手術的效果是值得信賴的

💡 醫師小提醒: 有時候影像檢查和實際感受不完全一樣,最重要的是疼痛有沒有改善?生活品質有沒有提升?這才是我們最在乎的🙏

👨‍⚕️ 如果您對脊椎內視鏡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諮詢討論

參考研究:Kim HS, Wu PH, et al. Diagnostics. 2022

拜李明依所賜 💫大家關注到頸椎人工椎間盤這項技術現實是——它真的很貴 💸動輒一節就要約25-30萬健保在有限財務下,也只能「精準給付」優先給付臨床上最具效益的病人(C4/5或C5/6節段且高度未降低)每次限用1顆,還需排除骨質疏鬆問題這次前...
24/08/2025

拜李明依所賜 💫
大家關注到頸椎人工椎間盤這項技術
現實是——它真的很貴 💸
動輒一節就要約25-30萬

健保在有限財務下,也只能「精準給付」
優先給付臨床上最具效益的病人
(C4/5或C5/6節段且高度未降低)
每次限用1顆,還需排除骨質疏鬆問題

這次前往真正的先進國家——新加坡🇸🇬
參訪主題就是這顆「貴鬆鬆」的頸椎人工椎間盤

在國立大學醫院,我見識到他們的MMSU團隊
(Motion preserving Minimal invasive Spine Unit)
Prof. Dennis Hey 及 Dr. Shuxun Lin 的精湛技術
前晚的學術講座、兩天的刀、隔天再轉往馬來西亞
參加第二屆頸椎人工椎間盤圓桌會議

來自美國🇺🇸、法國🇫🇷、馬來西亞🇲🇾、印度🇮🇳、香港🇭🇰
以及我們四位台灣醫師齊聚一堂 大概六十人
從適應症、併發症到椎間盤設計材質
每個議題都讓我大開眼界 🤯
這些在台灣很少被深度討論的知識
讓我收穫滿滿!

三天觀摩三台手術,總共「十顆」椎間盤 😳
醫療制度差異讓新加坡公立醫院的醫師
專注於「如何最好地治療病人」
而非「費用考量」
所以能將手中武器發揮到最大效能

這與我的理念完全契合:
『脊椎融合手術絕非最佳選擇』✋

透過脊椎內視鏡進行神經減壓
結合人工關節置換已損壞的關節
完整重建脊椎的三大核心功能:
承重 + 活動 + 神經保護
這才是真正的「完整治療」🙏

回台後更堅定信念
要持續為病人爭取更好的治療選擇
學習路上永不止步 💪
讓我們一起為台灣脊椎醫療努力!」​​​​​​​​​​​​​​​​ #脊椎微創手術 #脊椎狹窄 #椎間盤突出 #微創手術 #脊椎內視鏡 #頸椎人工椎間盤

學習永遠是甜蜜的負擔 💪當我們停止學習的那一刻也就是停止成長的開始而停止成長,生命也就失去了它該有的活力✨這次有幸來到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觀摩了兩位頸椎人工椎間盤的頂尖專家  - Dr. Hey 和 Dr. Lin 的精彩手術!真的是大開眼界...
22/08/2025

學習永遠是甜蜜的負擔 💪
當我們停止學習的那一刻
也就是停止成長的開始
而停止成長,生命也就失去了它該有的活力✨

這次有幸來到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
觀摩了兩位頸椎人工椎間盤的頂尖專家
- Dr. Hey 和 Dr. Lin 的精彩手術!
真的是大開眼界 👨‍⚕️

一直以來,我都有個堅持:脊椎不該被「釘」起來
雖然融合手術能帶來穩定
但同時也犧牲了珍貴的活動度 🤔
融合後的脊椎,再也不是那個天生靈活的脊椎了
內視鏡手術雖然能精準減壓
但對於已經失去的活動度卻愛莫能助...

但這次學習讓我豁然開朗! 💡
「Motion Preserving Surgery」- 動作保留手術
就像膝蓋退化時
我們會選擇人工膝關節
讓膝蓋重新擁有彎曲和承重的能力
那麼脊椎為什麼不能也是這樣呢?

這個觀念真的讓我很興奮!🔥
也許未來我們不只是做內視鏡減壓手術
更能讓患者重新擁有靈活的脊椎
這才是真正的「治療」啊!

期待把這些新的想法和技術帶回來
為更多患者帶來更好的選擇 🚀

接下來前往馬來西亞😂

#脊椎微創手術 #脊椎狹窄 #椎間盤突出 #微創手術 #脊椎內視鏡 #人工椎間盤

🚀 3D脊椎內視鏡手術:更快、更安全的微創新世代🚀在一般的脊椎內視鏡手術中醫師需要看著電視 只依靠2D平面影像進行操作深度感不足導致空間判斷困難😓對新手來說學習曲線非常陡峭想想我以前剛開始學習脊椎內視鏡的時候真的很辛苦 因為所有東西都看起來...
15/08/2025

🚀 3D脊椎內視鏡手術:更快、更安全的微創新世代🚀

在一般的脊椎內視鏡手術中
醫師需要看著電視
只依靠2D平面影像進行操作
深度感不足導致空間判斷困難😓
對新手來說學習曲線非常陡峭
想想我以前剛開始學習脊椎內視鏡的時候
真的很辛苦
因為所有東西都看起來一樣平啊!
大家記得看3D電影的真實感跟立體感嗎?

我們最新的臨床研究
比較了 使用3D 與 2D 脊椎內視鏡的差異
結果非常驚人

📈 主要數據比較

指標 2D 3D 差異
手術總時間 1.10 小時 0.73 小時 ⬇ 約 34%
皮膚切開到鑽削 7.74 分 4.74 分 ⬇ 約 39%
黃韌帶移除時間 1.02 小時 0.67 小時 ⬇ 約 34%
平均失血量 58.7 ml 53.1 ml 輕微減少
平均住院天數 2.4 天 2.2 天 略減少

🔍 為什麼 3D 會更好?
• 立體深度感:更容易分辨組織層次與重要神經結構
• 更佳空間感:器械操作更直觀,減少誤傷
• 提高手術效率:減少無謂的操作時間
• 學習曲線更平順:新手也能更快掌握技巧

💡 臨床成果
• 62 位患者全部在 72 小時內出院
• 0 例硬膜破裂或重大併發症
• 100% 完成率,所有手術計畫皆順利達成

這項研究已在 PASMISS 國際會議發表
並計畫發表於國際期刊😳
期望為脊椎微創領域提供全新臨床證據

📌 我的目標很簡單
用更安全、更精準的方式
幫助患者減輕痛苦、縮短恢復時間
讓脊椎內視鏡手術真正發揮它的價值🙏

#脊椎微創手術 #脊椎狹窄 #椎間盤突出 #微創手術 #脊椎內視鏡

身為一個純血客家人,「付清」對我來說一點都不困難 🤣但當父親這件事我卻一直在學習而且至今仍覺得困難重重🫣雖然昨天才是父親節,但是父親今天才有機會po文😅看看三寶從幼稚園帶回來的這些畫作,畫得實在太傳神了!精準地捕捉到父親那空洞無神的眼神,那...
09/08/2025

身為一個純血客家人,
「付清」對我來說一點都不困難 🤣
但當父親這件事
我卻一直在學習而且至今仍覺得困難重重🫣

雖然昨天才是父親節,
但是父親今天才有機會po文😅
看看三寶從幼稚園帶回來的這些畫作,
畫得實在太傳神了!
精準地捕捉到父親那空洞無神的眼神,
那是長期處於「一直爆氣之後無力」狀態的經典表情 💀

不過說真的
每當看到他們睡著時那天使般的模樣 😇
瞬間覺得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
但...半夜被小孩壓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祝大家父親節快樂

#父親節快樂 #育兒日常 #客家爸爸 #三寶人生 #累並快樂著

『神經需要的是減壓,而不是更多的融合器』三個月前一位86歲的阿公來到診間告訴我他越來越不能走路雙腳只要走久一點就開始酸麻痛甚至會走一走突然雙腳無力雖然核磁共振影像顯示他身上有多處狹窄,『但往往真正造成症狀的節段只有一個』透過一個約一公分的傷...
07/08/2025

『神經需要的是減壓,而不是更多的融合器』

三個月前
一位86歲的阿公來到診間
告訴我他越來越不能走路
雙腳只要走久一點就開始酸麻痛
甚至會走一走突然雙腳無力

雖然核磁共振影像顯示他身上有多處狹窄,
『但往往真正造成症狀的節段只有一個』

透過一個約一公分的傷口,
『精準』且『真正』地將壓迫神經的位置鬆解開來,
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三個月過去了
阿公症狀都改善了 行走距離顯著增加
兩隻腳只剩左邊還有點麻麻的
我請阿公務必讓我幫他安排核磁共振再看看🙏

**正確的事情,用對的方法好好做 結果自然就會好。**😊

-----

每個病人的症狀都需要個別評估
如有類似困擾請務必尋求專業醫療建議
感謝阿公願意配合且讓我分享

#脊椎微創手術 #脊椎狹窄 #椎間盤突出 #微創手術 #脊椎內視鏡

最常被問到的問題針對擔心骨質疏鬆的亞健康族群該怎麼營養補充呢? 最強復健醫學 專家中的專家 吳醫師幫我們整理了最新醫學期刊的建議我這邊節錄關於營養補充:- 鈣每日800-1200mg- 維生素D每日800-1000|U 為建議標準- 骨折預...
03/08/2025

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針對擔心骨質疏鬆的亞健康族群
該怎麼營養補充呢?
最強復健醫學 專家中的專家 吳醫師
幫我們整理了最新醫學期刊的建議

我這邊節錄關於營養補充:

- 鈣每日800-1200mg
- 維生素D每日800-1000|U 為建議標準
- 骨折預防鈣和維生素D聯合用時最有效!
單獨使用的益處證據有限
- 蛋白質攝取每公斤體重至少1g
老年人與肌少症者建議至1.5g/kg
- 維生素K對於骨鈣素的活化重要
在骨質疏鬆治療中仍存在爭議

『精實到不行的一週』有一種人會讓我感到很無力就是比你厲害的人比你還要努力🥲這一週就從北美脊椎外科醫學會台北站開始接著兩位新加坡的醫師來訪為了不漏氣 特地安排了五台脊椎內視鏡手術一台鄰近節減壓、一台雙側減壓、一台經椎間孔減壓一台兩節對側減壓以...
02/08/2025

『精實到不行的一週』

有一種人會讓我感到很無力
就是比你厲害的人比你還要努力🥲

這一週就從北美脊椎外科醫學會台北站開始
接著兩位新加坡的醫師來訪
為了不漏氣
特地安排了五台脊椎內視鏡手術
一台鄰近節減壓、一台雙側減壓、一台經椎間孔減壓
一台兩節對側減壓以及一台頸椎減壓手術
最後在晚上一點把全部手術結束🥲
花了兩天 只有看門診 喘口氣
禮拜六報名了大體工作坊
是目前最先進的機械手臂🦾+導航🧭+內視鏡融合手術
真心覺得要學的還有太多太多
短暫的進入國際賽的層級
只覺得時間不夠
絕對不是我荒廢粉專經營的藉口😅

每次出來學會學習看到這種成本分析的投影片就覺得我是在第三世界國家工作🥲在美國一個胸腰椎的病例 平均住院的花費是35000「美金」然後講者的主題是機器人手臂的脊椎手術…
26/07/2025

每次出來學會學習
看到這種成本分析的投影片
就覺得我是在第三世界國家工作🥲

在美國一個胸腰椎的病例
平均住院的花費是35000「美金」
然後講者的主題是機器人手臂的脊椎手術…

🔍【小鏡頭,大作戰!】🔍帶你認識脊椎內視鏡的祕密等了足足一年多,終於等到這兩支來自德國真正頂級的脊椎內視鏡一隻就要一台國產車😳這不是奢侈品😂是我們對病人安全與效果的堅持。你知道嗎?這支小小的內視鏡裡其實藏著「手術的秘密基地」👇🔹工作通道:醫...
17/07/2025

🔍【小鏡頭,大作戰!】🔍
帶你認識脊椎內視鏡的祕密

等了足足一年多,終於等到這兩支
來自德國真正頂級的脊椎內視鏡
一隻就要一台國產車😳
這不是奢侈品😂
是我們對病人安全與效果的堅持。

你知道嗎?這支小小的內視鏡裡
其實藏著「手術的秘密基地」👇

🔹工作通道:醫師透過這裡操作器械,進行神經減壓
🔹光源及鏡頭:把脊椎深處照得一清二楚,像鎂光燈一樣
🔹影像通道:即時傳回畫面到螢幕上,讓醫師「眼到手到」
🔹進/出水口:邊沖邊吸保持手術視野乾淨、安全又清楚!

這樣頂規的脊椎內視鏡
讓我們在處理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時
可以做到更清楚、更精準
也幫助病人更快復原、更少疼痛。



🦴 手術精密,工具當然不能馬虎
這兩支鏡子是等了超過一年
從德國原廠直接引進
感謝院方支持😳😳😳
每一刀都是為了更安全的明天

💬如果您或家人有腰痛、坐骨神經痛、脊椎退化問題
或脊椎內視鏡相關的問題。歡迎私訊或留言
本人親自解答關於微創內視鏡手術的疑問
#但是請不要找我線上看診

#脊椎內視鏡 #微創手術 #腰痛 #椎間盤突出 #骨科醫師 #軒骨科 #健康新選擇 #疼痛救星 #脊椎微創手術 #脊椎狹窄

Address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7:00
Tuesday 09:00 - 17:00
Wednesday 09:00 - 17:00
Thursday 09:00 - 17:00
Friday 09:00 - 17:0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骨科鍾玉軒醫師 - 脊椎內視鏡 x 微創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骨科鍾玉軒醫師 - 脊椎內視鏡 x 微創:

  • Want your practice to be the top-listed Clinic?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