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士維院長 - 微創機器人手術權威 消化道 疝氣 專家 - 秀傳醫療體系

  • Home
  • Taiwan
  • Changhua
  • 黃士維院長 - 微創機器人手術權威 消化道 疝氣 專家 - 秀傳醫療體系

黃士維院長 - 微創機器人手術權威 消化道 疝氣 專家 - 秀傳醫療體系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黃士維院長 - 微創機器人手術權威 消化道 疝氣 專家 - 秀傳醫療體系, Medical and health, 中山路一段542號, Changhua.

醫師、創業者、微創機器人疝氣手術專家。秀傳醫療體系總院長,專精微創腹腔鏡、達文西與Hugo機器人手術,擅長疝氣、腹股溝疝氣及高階切口疝氣修復與胃食道逆流。惟二獲選日本內視鏡醫學會榮譽院士的台灣醫師,同時身為 IRCAD 國際微創手術教學中心亞洲區院長 與微創手術講師。致力於手術教育、醫療外交、醫療AI手術、醫材創新與台灣醫療產業人才的培養。以最低復發率和最精準技術為國際知名,也守護咱台灣人的健康。

預約諮詢:https://lihi.cc/KENiH

「生命的決策 ,不該只在乎短暫的便利,更要重視生命長遠的尊嚴。」醫療決策以及醫病共同討論所面對的生命難題應該是決策中最困難的一項,因為他不關於利益,而是關於生命、生活,關於你自己與家人。因為醫師的日常,這樣生命決策的練習不斷,我也常見到兩條...
03/08/2025

「生命的決策 ,不該只在乎短暫的便利,更要重視生命長遠的尊嚴。」

醫療決策以及醫病共同討論所面對的生命難題應該是決策中最困難的一項,因為他不關於利益,而是關於生命、生活,關於你自己與家人。

因為醫師的日常,這樣生命決策的練習不斷,我也常見到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條是追求即時便利,另一條則著眼於長遠效益。

便捷往往誘人,但真正的價值通常需要時間與耐心來證明甚至體會。價值跟價格不一樣,價格是一時的資訊與情緒,但價值會在日常重複的生活中產線,就像一時的放縱享受與長久的運動規律,只有走入生活日常中,才會感受到重要的價值。

#腹股溝疝氣懶人包https://health.doctorally.tw/topic/2025/inguinal-hernia-2/「醫生,我肚子那裡有腫塊,怎麼辦?」很多患者會這樣問我。今天,就來好好聊聊常見的外科問題——腹股溝疝氣。腹...
01/08/2025

#腹股溝疝氣懶人包
https://health.doctorally.tw/topic/2025/inguinal-hernia-2/

「醫生,我肚子那裡有腫塊,怎麼辦?」很多患者會這樣問我。今天,就來好好聊聊常見的外科問題——腹股溝疝氣。

腹股溝疝氣發生在大腿根部,通常是腸子或脂肪組織從腹壁薄弱的地方突出,形成腫塊。這個問題很常見,但許多患者在早期往往忽視它的徵兆,直到問題加劇才就醫。今天這篇懶人包將帶你一次了解!

✅ 腹股溝疝氣常見症狀
1. 大腿根部或陰囊處有腫塊
2. 腫塊可能在躺下時縮回或消失
3. 壓迫到腸道會引起脹氣、噁心或便秘

✅ 哪些人容易得腹股溝疝氣?
1. 有腹壁薄弱的人(例如:年長者、肥胖者)
2. 長期咳嗽、便秘、搬重物等腹部壓力增加的人
3. 曾經接受過腹部手術的人

✅ 腹股溝疝氣怎麼檢查?
1. 視診與觸診:醫師會觀察並觸診腹股溝區域,看是否有腫塊,並請病人站立或咳嗽來確認。
2. 超音波檢查:能清楚顯示腫塊是否為疝氣,特別適用於小疝氣。
3. CT掃描:用於深層或難以確認的疝氣位置,提供更精確影像。

✅ 腹股溝疝氣術後護理重點
1. 傷口照護:保持乾燥清潔,按照醫師指示更換敷料,避免摩擦與感染。
2. 活動限制:術後1到2週避免提重物或激烈運動,減少腹部壓力。
3. 飲食調整:食用高纖維食物,避免便秘,降低腹部壓力。

想了解完整內容嗎?請點擊連結查看完整資訊!有任何腸胃健康問題都歡迎追蹤我,和我聊聊喔!

https://health.doctorally.tw/topic/2025/inguinal-hernia-2/
若連結無法點選時,歡迎點擊個人頁面的連結

#轉傳分享給需要的家人朋友!
#秀傳醫療體系中部區院長
#黃士維醫師

 #疝氣手術後可以運動嗎? #手術後漸進運動好得更快談到  #疝氣手術後運動 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有非常多的疑慮,我知道大家對於手術後是否還能運動感到擔心又困惑,所以今天就來談談, #疝氣手術後到底能做哪些運動?🏃‍♂️ #疝氣手術後的復健運...
29/07/2025

#疝氣手術後可以運動嗎?
#手術後漸進運動好得更快

談到 #疝氣手術後運動 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有非常多的疑慮,我知道大家對於手術後是否還能運動感到擔心又困惑,所以今天就來談談, #疝氣手術後到底能做哪些運動?🏃‍♂️
#疝氣手術後的復健運動不僅是可能的,更是必要的!

適當的運動能幫助傷口癒合、增強腹部肌肉力量,並降低復發風險 💪。目前醫學研究證實,循序漸進的運動計畫能有效幫助患者重返正常生活,但關鍵在於選擇正確的運動類型和時機。以下這些適合的復健運動包括:

1️⃣深呼吸運動🫁:這是最基礎也最重要的復健運動!
手術後初期,深呼吸運動能夠:
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栓形成,增強橫膈膜和腹部深層肌肉的協調性,減少術後肺部併發症的風險。

很多人小看了呼吸運動的重要性,但這是所有復健的基礎!建議每小時進行10次深呼吸,吸氣時腹部輕微凸起,吐氣時緩慢收縮。記住,不要憋氣,保持自然流暢的呼吸節奏。

2️⃣漸進式步行運動🚶‍♀️:溫和但有效的全身復健方式
我們經常忽略的是,簡單的步行其實是 #疝氣手術後最佳的復健運動:手術後24-48小時就可以開始短距離步行,從室內5-10分鐘開始,逐漸增加到戶外30分鐘,步行速度要緩慢,避免大步跨越或快速變換方向。

這個運動看起來簡單,但對促進腸胃蠕動、預防血栓、維持心肺功能都有重要作用!👀 步行時要穿著支撐性好的鞋子,選擇平坦的路面,避免上下坡或不平整的地形。

3️⃣溫和的核心肌群訓練💪:重建腹部力量的關鍵
很多人不知道,術後2-4週後就可以開始溫和的核心肌群訓練:
骨盆傾斜運動:平躺時輕微收縮腹肌,讓下背部貼緊床面 膝蓋向胸運動:單腿輪流將膝蓋緩慢拉向胸部 側躺抬腿:側躺時緩慢抬起上側腿部

記住,這些動作都要在無痛的範圍內進行,一旦感到不適就要立即停止!建議每個動作重複5-10次,每天進行2-3組,循序漸進增加強度。

4️⃣低衝擊有氧運動🏊‍♂️:安全重返運動生活
手術後6-8週,經醫師評估後可以開始低衝擊有氧運動:
1.游泳:水中浮力能減少腹部壓力,是理想的復健運動
2.固定式腳踏車:坐姿騎乘,避免腹部過度用力
3.橢圓機運動:全身協調但衝擊力低的有氧選擇

最近研究發現,這些低衝擊運動不僅能改善心肺功能,還能逐步重建腹壁強度。當患者能夠無痛完成30分鐘低強度有氧運動後,通常表示復原狀況良好。

記住,預防勝於治療!遵循醫師指示、循序漸進進行復健運動,避免提重物和高強度訓練,是確保 #疝氣手術成功復原的最佳策略🛡️!

重要提醒:每個人的復原情況不同,開始任何運動前都應該先諮詢您的主治醫師,確保運動計畫適合您的個人狀況。
如果還有其他問題,也都歡迎來找我喔!

#轉傳分享給需要的家人朋友!

「為弱勢發聲,讓台灣更有韌性面對世界與環境的變化挑戰!」身處全球化的時代,台灣面臨越來越多來自國際的挑戰。在醫療領域服務多年,我深刻體會到:一個社會的韌性,不是看它最強的部分,而是看它如何對待最弱勢的群體。當我們將優質醫療資源帶到偏鄉,不只...
27/07/2025

「為弱勢發聲,讓台灣更有韌性面對世界與環境的變化挑戰!」

身處全球化的時代,台灣面臨越來越多來自國際的挑戰。在醫療領域服務多年,我深刻體會到:一個社會的韌性,不是看它最強的部分,而是看它如何對待最弱勢的群體。

當我們將優質醫療資源帶到偏鄉,不只是在幫助個別病患,更是在強化整個台灣的社會網絡。當我們關注醫療資源分配的公平性,不只是在追求數字上的平等,更是在培養社會面對危機的應變能力。

前幾年COVID-19疫情讓我們看到,健康不分貧富,病毒不問身分。唯有確保每個角落的人都能獲得適當照護,社會才會變得堅韌。這不僅適用於醫療,也適用於教育、經濟等各個層面。

為弱勢發聲,是為整個台灣的未來投資。讓台灣能以更強韌的姿態,面對全球化浪潮中的各種挑戰。

#胰臟切除懶人包https://health.doctorally.tw/topic/2025/pancreatectomy/最近有位患者因為持續的腹痛和消化不良,經過多次檢查後,被診斷出患有慢性胰臟炎,最後決定進行胰臟部分切除手術來改善他...
25/07/2025

#胰臟切除懶人包
https://health.doctorally.tw/topic/2025/pancreatectomy/

最近有位患者因為持續的腹痛和消化不良,經過多次檢查後,被診斷出患有慢性胰臟炎,最後決定進行胰臟部分切除手術來改善他的病情。

雖然這樣的手術聽起來很嚴重,但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患者的恢復速度大大提升,術後的生活也能逐步恢復正常。

這篇文章帶你了解胰臟切除的微創手術流程、優缺點,以及術後生活調整,幫助你更順利渡過康復期!

胰臟手術主要分為三大類型,每種的複雜度和風險都不同:
1. 胰尾切除:切除胰臟尾部,是最常見的微創術式
2. 胰頭十二指腸切除:切除胰頭和部分十二指腸,技術難度最高
3. 全胰臟切除:切除整個胰臟,影響最大

✅微創手術的優點:
1. 傷口小、恢復快
2. 失血量少
3. 住院時間短
4. 併發症較少

💡術後需要注意的事項:
1. 飲食調整:選擇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分多次進食。
2. 血糖管理:需定期檢測血糖,並可能需要胰島素治療。
3. 酵素補充:術後需按醫師指示服用消化酵素來幫助消化。
4. 定期回診:定期追蹤健康狀況,及早處理任何併發症。
5. 傷口照護:注意引流管護理,觀察是否有異常分泌物
6. 活動限制:術後6-8週避免提重物,防止腹壓過高
7. 感染預防:如有切除脾臟,需特別預防細菌感染
8. 急診指標:出現高燒、劇烈腹痛、黃疸應立即就醫

想了解完整內容嗎?請點擊連結查看完整資訊!有任何腸胃健康問題都歡迎追蹤我,和我聊聊喔!

胰臟切除手術雖然是有效的治療方式,但術後的管理非常關鍵!記得與醫師保持良好的溝通,遵循醫療團隊的建議,確保康復過程順利。

https://health.doctorally.tw/topic/2025/pancreatectomy/

若連結無法點選時,歡迎點擊個人頁面的連結

#轉傳分享給需要的家人朋友!
#秀傳醫療體系中部區院長
#黃士維醫師

 #生活常見致癌物-黃麴毒素 #肝臟刺客黃麴毒素談到  #黃麴毒素 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有非常多的疑慮,我知道大家對這個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毒素感到好奇又害怕,所以今天就來談談, #黃麴毒素到底藏在哪些地方?🔍 #黃麴毒素是由某些黴...
22/07/2025

#生活常見致癌物-黃麴毒素
#肝臟刺客黃麴毒素

談到 #黃麴毒素 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有非常多的疑慮,我知道大家對這個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毒素感到好奇又害怕,所以今天就來談談, #黃麴毒素到底藏在哪些地方?🔍

#黃麴毒素是由某些黴菌產生的毒素,長期攝入可能導致肝癌等嚴重健康問題 🚫,目前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讓身體自行分解這種毒素,一旦累積就會對肝臟造成慢性傷害。而這些黃麴毒素的來源包括:

1️⃣穀物與堅果類食品🌽🥜:這是最常見的 #黃麴毒素來源!特別是在溫暖潮濕環境中儲存不當的花生、玉米、大米和小麥等。當這些食物受潮或儲存條件不佳時,黴菌就會產生 #黃麴毒素。我要說,黴菌可能肉眼看不見,但毒素已經產生!建議購買時注意包裝完整,儲存於乾燥通風處,並定期檢查是否有異味或發霉。

2️⃣果乾與香料🍅🌶️:我們經常忽略的是,許多果乾和香料也是 #黃麴毒素的溫床:乾燥的水果、辣椒粉、胡椒粉等香料如果在加工或儲存過程中受潮,很容易滋生黴菌。這些產品表面看起來可能完全正常,但已經被 #黃麴毒素污染!👀 選購時要挑選正規廠商生產的產品,避免購買散裝且無日期標示的香料。

3️⃣木質砧板與廚具🔪:很多人不知道,我們日常使用的木質砧板其實可能是 #黃麴毒素的溫床: 木質砧板表面的刀痕和裂縫 🪓:容易藏匿食物殘渣和水分 清洗不徹底 導致黴菌在縫隙中生長。
建議大家定期用漂白水或醋溶液徹底清洗木質砧板,充分晾乾後再存放,避免長時間泡水,可以降低黃麴毒素的風險!最好定期更換有明顯刀痕和裂縫的舊砧板。

4️⃣動物性食品的間接污染🥩🥛:最近研究發現,某些肉類和乳製品也可能間接含有黃麴毒素。當牲畜食用了被 #黃麴毒素污染的飼料後,這些毒素可能通過食物鏈轉移到動物產品中。以下因素可能增加風險: 非標準化養殖環境、飼料儲存不當、缺乏嚴格檢測制度 這種間接污染雖然濃度較低,但長期攝入同樣需要認真對待!選購時優先考慮有品質保證的產品,減少風險。

記住,預防勝於治療!定期清理廚房,正確儲存食物,避免購買可疑來源的食品,是抵禦 #黃麴毒素的最佳策略🛡️!
如果還有其他問題,也都歡迎來找我喔!

#轉傳分享給需要的家人朋友!

「傾聽,讓彼此的生命有交融共鳴的機會。」在醫院的日常中,我時常想起自己大學低潮期曾與心理醫師交談的經歷。那時,我感受到被真誠傾聽的力量,也正是這段經歷,讓我明白了傾聽不只是醫者的技能,更是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連結方式。(這也是我曾經想過走身心...
20/07/2025

「傾聽,讓彼此的生命有交融共鳴的機會。」

在醫院的日常中,我時常想起自己大學低潮期曾與心理醫師交談的經歷。那時,我感受到被真誠傾聽的力量,也正是這段經歷,讓我明白了傾聽不只是醫者的技能,更是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連結方式。(這也是我曾經想過走身心科的原因)

現在身為作為能直接在手術中治療病患的外科醫師,我知道我的雙手可以治療疾病與問題,但我始終記得當時那位醫師給我的提醒與感受。「唯有真誠的傾聽,才能走進病患的內心世界。真正的療癒。」

當我們學會傾聽,不只聽到言語,更感受到言語背後的情緒與需求時,醫病關係就會從單向的給予變成雙向的交流與共鳴。

🔎 疝氣是什麼?你該知道的症狀、自我檢查與治療選擇https://health.doctorally.tw/topic/healthcare/2025/hernia-etiology/ 疝氣(Hernia)是腹壁或其他組織薄弱處出現破口,導...
18/07/2025

🔎 疝氣是什麼?你該知道的症狀、自我檢查與治療選擇

https://health.doctorally.tw/topic/healthcare/2025/hernia-etiology/

疝氣(Hernia)是腹壁或其他組織薄弱處出現破口,導致內臟或脂肪組織異常突出,最常見的位置包括腹股溝與臍部。它看似只是小腫塊,實則潛藏嵌頓、絞窄等嚴重併發症風險。

📈 根據研究,75 歲以上族群約有 50% 出現過疝氣問題,疝氣不只是「老人病」,也與遺傳、膠原蛋白代謝異常、職業勞動等因素有關。

🧠 疝氣的早期症狀與自我檢查重點
許多患者初期並無明顯不適,但以下症狀應提高警覺:
• 腹股溝或肚臍周圍出現間歇性腫塊
• 用力(如咳嗽、搬重物)時腫塊明顯,平躺後縮小或消失
• 局部脹感、壓痛、灼熱感
✅ 自我檢查小提醒:
於站立或咳嗽時觀察是否有突起;以指腹輕觸腫塊部位,評估其是否可推回、是否伴隨疼痛。

📍 常見疝氣類型:腹股溝與臍疝氣
• 腹股溝疝氣:
- 發生於腹股溝管,男性比例遠高於女性(約 8:1)
- 與腹壁肌腱區結構弱點有關
- 常見於從事體力勞動、慢性咳嗽、便秘或曾經接受過腹部手術的族群
• 臍疝氣:
-好發於新生兒及多胎妊娠女性
-起因多為臍環閉合不全或妊娠導致腹壓上升
-成人臍疝常伴隨腹直肌分離及膠原蛋白組織異常

❓ 疝氣會自己好嗎?
除了部分嬰兒的臍疝有機會自然癒合外,成人疝氣不會自行痊癒。
🔬 一項對 720 名腹股溝疝患者進行的研究顯示,僅觀察不治療者中,每年有 1~2% 出現嵌頓或急性併發症,需緊急手術。

🔬 疝氣形成原因與風險因子
• 膠原蛋白代謝異常:I型與III型膠原蛋白比例失衡
• 基因因素:包括 COL3A1、MMP-2、TIMP-2 多態性
• 生活型態:抽菸、肥胖、慢性便秘或咳嗽
• 職業風險:長期搬重物、劇烈運動或姿勢不良

⚠️ 何時該就醫?
以下狀況請盡快就醫評估:
• 腫塊持續不回縮或無法推回
• 疼痛劇烈、區域皮膚變色
• 合併發燒、噁心、嘔吐(可能為絞窄性疝氣)

🏥 疝氣的診斷與治療方式
🔍 診斷工具:
• 身體檢查(如 Malaligned、Howship-Romberg 等體徵)
• 超音波(敏感性高,適用於隱匿性疝氣)
• MRI、立式 CT(適合複雜腹壁疝)
🔧 治療選擇:
• 保守方式: 疝氣帶可暫時舒緩症狀,但無法根治
• 手術方式:
 - Lichtenstein 無張力修補術(復發率低於 1%)
 - 腹腔鏡修補術(術後疼痛較少,恢復快)
 - 機器人輔助修補術(精準度提升,但手術時間稍長)

✅ 日常生活管理建議
• 控制體重(BMI 建議低於 30)
• 高纖飲食預防便秘,避免腹壓升高
• 控制慢性咳嗽、避免長時間提舉重物
• 術後應遵從醫囑復健,避免劇烈活動

📌 疝氣雖非立即致命,但放任不管將可能演變為醫療急症。
✅ 提早認識、及時診斷、規劃適當治療,是保障健康的關鍵。
🔗 想了解更多治療選擇?立即點擊下方連結!⬇ https://health.doctorally.tw/topic/healthcare/2025/hernia-etiology/

#疝氣 #健康知識 #自我檢查 #腹股溝疝氣 #臍疝氣 #微創手術 #日常健康管理

很榮幸與北醫生醫加速器執行長陳兆煒深度對談,分享台灣醫療新創從臨床現場走向國際舞台的心路歷程。歡迎大家點擊閱讀,這篇專訪記錄了我們在醫療創新路上的思考與實踐,希望能為更多有志於醫療創新的夥伴提供一些參考。讓我們一起為台灣醫療的國際競爭力,也...
17/07/2025

很榮幸與北醫生醫加速器執行長陳兆煒深度對談,分享台灣醫療新創從臨床現場走向國際舞台的心路歷程。

歡迎大家點擊閱讀,這篇專訪記錄了我們在醫療創新路上的思考與實踐,希望能為更多有志於醫療創新的夥伴提供一些參考。
讓我們一起為台灣醫療的國際競爭力,也為每一位病患的福祉而努力。

秀傳醫療體系中部院區總院長黃士維、北醫生醫加速器執行長陳兆煒,共同針對醫療新創如何從需求出發,進入國際市場的法規、臨床與通路策略進行深入對談。「從本地痛點到全球市場」,闡述的是當本地痛點與國際需求之間...

 #肝癌自我檢查 #肝癌4症狀肝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確實讓人感到擔憂。但其實,我們的身體常常會發出一些警訊,只是我們沒有留意到而已。今天就來告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觀察到的4種肝癌徵兆!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內臟器官,負責代謝、解毒等重要功能...
15/07/2025

#肝癌自我檢查
#肝癌4症狀

肝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確實讓人感到擔憂。但其實,我們的身體常常會發出一些警訊,只是我們沒有留意到而已。今天就來告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觀察到的4種肝癌徵兆!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內臟器官,負責代謝、解毒等重要功能 🔍。當肝臟出現嚴重問題時,身體會透過各種外部表現發出警訊。以下是4種可能與肝癌相關的身體徵兆:

1️⃣黃疸—最明顯的肝病信號 💛
黃疸是肝功能異常最直觀的表現!
🔴 #眼白發黃 💉:照鏡子時特別觀察眼白部分,正常應該是純白色
🔴 #皮膚發黃 🦠:特別是在耳後、腋下等處,膚色會呈現淡黃色
🔴 #尿液顏色異常 🔬:小便呈深茶色或可樂色,即使大量喝水也不會變淡

特別是如果發現自己的眼白開始發黃,皮膚顏色較平時深黃,且尿液顏色異常深,就要立即就醫,不要拖延!

2️⃣蜘蛛痣與肝掌—特殊的皮膚變化 👐
這些特殊皮膚表現與肝功能密切相關:
蜘蛛痣:像小蜘蛛網狀的紅色血管擴張,常見於胸部、頸部和面部
肝掌:手掌中央(特別是大拇指根部和小指側)呈現異常潮紅
毛細血管擴張:鼻翼、臉頰出現持續性紅血絲

這些變化與肝病造成的血管活性物質代謝異常有關。當你照鏡子時,不妨仔細檢查一下面部是否有蜘蛛痣;洗臉時,觀察手掌是否變得異常紅潤。

3️⃣腹水與身體水腫—體液分佈異常 🌊
肝功能受損會導致體液調節失衡:
腹部無故脹大:腰帶、褲子突然變緊,但其他部位沒有明顯肥胖
下肢水腫:雙腳踝部位按壓後會留下明顯凹陷,晚上脫襪子時有明顯壓痕
體重突然增加:短期內體重快速增加,但非因飲食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腹水通常是肝病晚期徵兆,但有些人可能在早期就出現輕微水腫。每天早上量體重並記錄,是一個簡單但有效的自我監測方法。如果發現短期內體重突然增加超過2公斤,尤其伴隨腹部脹大感,應盡快就醫!

4️⃣全身性症狀—身體的整體反應 😴
肝癌患者常見的全身性症狀包括:
疲倦乏力:即使充分休息也感覺疲憊,尤其是下午時段
食慾不振:對平時喜愛的食物失去興趣,特別是肉類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在沒有刻意減肥的情況下,3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10%
發熱:間歇性低燒,夜間盜汗

對於高風險族群(如B肝、C肝帶原者、長期酗酒者),即使沒有明顯症狀,也應該定期檢查,因為及早發現的肝癌治癒率可高達80%以上!
關注身體的細微變化,搭配必要的醫學檢查,才能守護好我們的肝臟健康!
如果還有其他問題,也都歡迎來找我喔!

#轉傳分享給需要的家人朋友!

「降低就醫環境差異,就是一種公平正義。」醫療的不應是特權,而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然而,現實中的醫療資源卻常因地理位置而造成不平等。城市居民可輕易獲得的醫療服務,對偏鄉民眾來說卻可能遙不可及。這種不平等不只是統計數字,而是關乎實際生命機會的差...
13/07/2025

「降低就醫環境差異,就是一種公平正義。」

醫療的不應是特權,而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然而,現實中的醫療資源卻常因地理位置而造成不平等。城市居民可輕易獲得的醫療服務,對偏鄉民眾來說卻可能遙不可及。

這種不平等不只是統計數字,而是關乎實際生命機會的差距。當一位長者因就醫不便而延誤治療,或一個家庭必須舟車勞頓只為尋求基本醫療時,公平正義便顯得如此遙遠。

 #腹水的四個主因 #腹水很多人在家人或自己被診斷出腹水時,常會問:「為什麼會有腹水?」「腹水一定是癌症嗎?」我理解這種擔憂,因為腹水確實讓人感到害怕和困惑。今天就讓我來告訴大家,腹水到底是怎麼形成的,以及有哪些常見原因。腹水是指腹腔內異常...
08/07/2025

#腹水的四個主因
#腹水

很多人在家人或自己被診斷出腹水時,常會問:「為什麼會有腹水?」「腹水一定是癌症嗎?」我理解這種擔憂,因為腹水確實讓人感到害怕和困惑。今天就讓我來告訴大家,腹水到底是怎麼形成的,以及有哪些常見原因。

腹水是指腹腔內異常積液,當這些液體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腹部腫脹、不適甚至呼吸困難 🔍。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

1️⃣ 肝硬化🥽
肝硬化是造成腹水的首要原因!當肝臟纖維化嚴重,會導致:
🔴 #門靜脈高壓 💉:肝內血管受壓,血液回流受阻
🔴 #低白蛋白血症 🦠:肝合成功能下降,血中白蛋白減少
🔴 #腎臟鈉離子滯留 🔬: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失調

這三大因素形成「完美風暴」,使血管內液體滲漏至腹腔。我要強調的是,肝硬化腹水初期可能無明顯症狀,但隨著病情進展,病人可能出現腹圍增加、體重驟增、臍疝突出,甚至呼吸困難!早期發現肝病,並遵循醫囑戒酒、按時服藥,可顯著降低腹水形成風險。

2️⃣ 心臟衰竭💗
心臟功能不佳也是腹水的常見元兇! 尤其是右心衰竭:心臟無法有效泵血,導致靜脈壓力升高,血液回流受阻,液體滯留在腹腔和下肢常伴隨下肢水腫、頸靜脈怒張等症狀
心臟衰竭引起的腹水通常伴有呼吸急促、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和雙側下肢水腫。好消息是,透過適當控制心臟疾病,包括藥物治療、低鹽飲食和規律運動,腹水症狀可得到明顯改善!

3️⃣ 癌症相關腹水 🎗️
癌症確實是腹水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
🔴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婦科腫瘤
🔴胰臟癌、大腸癌等消化道腫瘤
🔴肝癌或轉移性肝腫瘤

癌性腹水形成機制包括腫瘤細胞直接侵犯腹膜、淋巴回流受阻或腫瘤分泌促進血管通透性的因子。這類腹水往往發展較快,伴隨體重減輕、食慾下降、疲勞等全身症狀。早期發現癌症,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才能有效控制腹水症狀,提高生活品質。

4️⃣ 感染性腹膜炎 🦠
腹腔感染也會導致腹水形成:
結核性腹膜炎: 結核桿菌感染腹膜
細菌性腹膜炎: 常見於肝硬化病人
寄生蟲感染: 在特定地區較為常見

感染性腹水特點是腹痛明顯,常伴有發熱、腹部壓痛,有時可見腹水呈混濁或膿性。及時使用抗生素或抗結核藥物治療,多數患者腹水可獲得緩解。

💡 腹水的治療需要找出根本原因! 不同病因的腹水治療方法差異很大:記住,腹水並非「絕症」,很多腹水在找到病因並積極治療後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如果發現腹部腫脹、體重短期內無故增加,請不要害怕,應該及時就醫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健康之路才能走得更順利!

如果還有其他問題,也都歡迎來找我喔!

#轉傳分享給需要的家人朋友!

Address

中山路一段542號
Changhua
5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黃士維院長 - 微創機器人手術權威 消化道 疝氣 專家 - 秀傳醫療體系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黃士維院長 - 微創機器人手術權威 消化道 疝氣 專家 - 秀傳醫療體系: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