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學之光-中西醫結合文摘

  • Home
  • 中華醫學之光-中西醫結合文摘

中華醫學之光-中西醫結合文摘 山東中西醫結合大學臨床醫學系
山東醫科大學解剖教研部結業
大同技術學院連鎖超商負責人
嘉義縣大林老人養護中心
嘉義市鍼灸學會理事長
鍼灸學會義診委員會委員
中西醫結合輔導匯篇著作

淺談三叉神經痛之中醫針灸辨治與平衡觀-臨床整體調理策略探析嘉義市鍼灸學會理事長 馬効舜引言:重思針灸於神經性疾病之定位尊敬的學會先進、同道好友:今日有幸與各位探討針灸治療三叉神經痛之臨床策略與整體調理思維,期以拋磚引玉,共論中醫學於神經性疾...
24/05/2025

淺談三叉神經痛之中醫針灸辨治與平衡觀-臨床整體調理策略探析
嘉義市鍼灸學會理事長 馬効舜

引言:重思針灸於神經性疾病之定位
尊敬的學會先進、同道好友:
今日有幸與各位探討針灸治療三叉神經痛之臨床策略與整體調理思維,期以拋磚引玉,共論中醫學於神經性疾病治療中之角色。三叉神經痛乃臨床常見之頑固性面痛,其痛如刀割、電擊,驟然發作,多因輕觸而誘發,嚴重影響患者日常起居與生活品質。西醫治療雖能迅速緩解症狀,然其副作用、藥物依賴性及高復發率,常令患者深以為苦。吾輩當深思:中醫針灸,能否為此疾提供一條從根本調理之治道?

一、中西醫對照:病機與治法之異同
西醫視三叉神經痛多源於神經傳導異常、髓鞘脫失病變或血管壓迫神經根。其治療以抗癲癇藥物(如carbamazepine)或手術介入為主,雖奏效迅速,然風險不容小覷。
中醫則將其歸屬於「面痛」、「頭風」範疇。《諸病源候論》有云:「頭面諸痛,多因風寒客絡、氣血不暢所致。」臨床所見,常見病機辨識如下:

風寒襲絡,氣血凝滯:陽氣受遏,經絡痺阻,不通則痛。
肝陽上亢,火擾經絡:肝失疏泄,氣鬱化火,循經上擾清竅。
氣虛血瘀,經絡失養:氣虛無力推動,血行遲緩,經絡失濡。
腎精虧耗,腦髓空虛:腎虛不能生髓,腦失所養,虛極生痛。

辨證立法:總以疏風通絡、調和氣血、滋陰潛陽、補益肝腎為治療大綱。

二、臨床選穴與手法應用
辨證選穴乃針灸治療之精要。《靈樞·官能》有言:「知病之所起,則治之所及也。」針刺部位,需依病機選取相應經脈之穴位,並結合局部循行與功效。

1. 風寒襲絡,氣血不和者
選穴原則:疏散風寒,通利經絡,活血止痛
穴位:頭面部、手足陽明經、頸項部腧穴
手法:平補平瀉,佐以溫針或艾灸,疏風通絡

2. 肝陽上擾,陰虛火旺者
選穴原則:滋陰潛陽,平肝熄風
穴位: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頭項鎮靜穴
手法:瀉肝火、補肝腎,針刺緩入緩出

3. 氣血虧虛,經絡失養者
選穴原則:補益氣血,濡養經絡
穴位:足陽明胃經、任脈、督脈、面部局部取穴
手法:以補法為主,佐以艾灸,扶正氣、溫經通絡

註:痛勢劇烈者,可加用阿是穴與電針法,以迅速止痛。

三、臨床案例分享
案例一:58歲男性,右側面部劇痛三年。西醫診斷為三叉神經痛,服用carbamazepine後出現嗜睡、暈眩等副作用。中醫辨為風寒客絡、氣血瘀阻。針刺相應穴位,配合疏風止痛湯內服,三月後症狀顯著改善,西藥劑量減半,精神狀態轉佳。

案例二:90歲婦人,左側間歇性抽痛,夜間失眠。辨為腎虛血瘀,治以溫補腎陽,針刺相應經脈並施以溫針。三週後夜眠改善,疼痛穩定,生活品質提升。

四、針灸調理之重要性:標本同治,調其根本
三叉神經痛的針灸治療,完美詮釋中醫「標本同治」的智慧。臨床上可依「辨位—辨機—辨質」三步診斷法,掌握病灶所在、病機演變與體質特性。治療上,強調「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固本防復」三階層次,不僅迅速止痛,更能調整臟腑、氣血,預防復發。

定期針灸調理有助於:
穩定神經興奮閾值
活化經氣循環
減少藥物依賴
安定心神,改善情志

此整體調節、因人制宜之模式,正是針灸在現代疼痛醫學中的獨特價值所在,不僅對症,更從根本改善體質,提升整體健康。

五、結語:以調為道,以人為本
中西醫結合絕非僅止於技術之拼湊,而應立基於對「人」之整體觀與平衡觀。針灸治療三叉神經痛,不僅可迅速止痛,更能調氣和血、扶正祛邪,順應自然之規律,合於中道之理。
吾等應共同推廣以「平衡觀」為核心之中醫整體調理模式,使針灸之精髓,於現代醫學領域中綻放更大光芒,惠澤更多病患。

淺談H5N1流感變異及預防治療        嘉義市鍼灸學會副理事長馬効舜     流感病毒抗原結構經歷多次亞型變異,約每3-5年出現抗原漂移,每10-15年出現抗原轉變如(H5N1)。防治方法包括隔離病人、環境消毒、疫苗接種(單價疫苗,減...
16/02/2025

淺談H5N1流感變異及預防治療
嘉義市鍼灸學會副理事長馬効舜

流感病毒抗原結構經歷多次亞型變異,約每3-5年出現抗原漂移,每10-15年出現抗原轉變如(H5N1)。防治方法包括隔離病人、環境消毒、疫苗接種(單價疫苗,減毒活疫苗效力一年,兒童不宜)、抗病毒藥物(金剛烷胺、嗎淋雙弧)及干擾素,中藥亦有預防作用。
流感病毒依血凝素及神經氨酸酶分類,抗原會漂移或轉變,預防方法包含隔離、疫苗及藥物。冠狀病毒結構複雜,高重組率致抗原變異。預防方式著重衛生及避免接觸。中藥方面有貫眾、滿山香、黃芩、七葉一枝花、黃皮葉及桑菊飲、銀翹散、玉屏風散等方劑,對流感有預防作用。

-15年發生抗原轉變。
#1933-1946原A型(HON1)。
#1946-1957(H1N1)。
#1957-1968(H2N2)。
#1968-(H3N2)。
#1988-(H7N9)。
#1997-(H5N1)抗原轉變。

12/02/2025
01/02/2025

小編祝福中華醫學之光-中西醫結合文摘 好友們新年快樂。事事如意。感謝 粉絲們對專頁的支持與鼓勵。謝謝大家。

淺說鍼灸醫學基礎講座        嘉義市鍼灸學會副理事長馬効舜  鍼灸是一門需要深入了解和練習的學科,並且在許多方面都有其獨特的療效和應用。以下是學習鍼灸學的關鍵點經絡與腧穴:經絡:氣血運行的通道,包括經脈和絡脈。腧穴:氣血輸注體表的特定...
19/01/2025

淺說鍼灸醫學基礎講座
嘉義市鍼灸學會副理事長馬効舜

鍼灸是一門需要深入了解和練習的學科,並且在許多方面都有其獨特的療效和應用。以下是學習鍼灸學的關鍵點

經絡與腧穴:
經絡:氣血運行的通道,包括經脈和絡脈。
腧穴:氣血輸注體表的特定部位,具有局部和全身調節作用。

配穴原則
本經配穴:同經絡內選穴,如胃脘痛取梁門、足三里。
表裡配穴:選取互為表裡經絡腧穴,如外感咳嗽取合谷、列缺。
前後配穴:胸腹與背部腧穴相配,如遺尿取中極配膀胱俞。
上下配穴:對應上、下肢選穴,如面癱可選對側地倉、頰車。

針刺與艾灸
針刺:包括進針、留針、出針,以及得氣、補瀉技術(如捻轉、提插)。艾灸:常用艾柱灸、艾條灸、溫針灸等,用於溫經散寒、補陽固脫、防病保健。

常見適應症
內科疾病:中風、頭痛、胃痛、腰痛、不寐等。
婦科與兒科疾病:痛經、胎位不正、遺尿。
外科與急症科:痄腮、扭傷、暈厥、急性疼痛。
五官科疾病:耳鳴、鼻淵、牙痛、咽喉腫痛。
注意事項
辨證施治:靈活用穴,避免損傷。
艾灸操作:防止燙傷,適當運用。

針灸不僅在中醫中佔有重要地位,還能在現代醫療中發揮補充拓展使之促進中西醫結合發展的趨勢。

和中華醫學之光-中西醫結合文摘                淺說麻疹病毒(meales virus)        麻疹病毒(meales virus)是麻疹的病原體,屬副粘病毒科,麻疹為小兒最常見的一種急性傳染病。麻疹病毒特性型態結構是...
15/01/2025

和中華醫學之光-中西醫結合文摘
淺說麻疹病毒(meales virus)
麻疹病毒(meales virus)是麻疹的病原體,屬副粘病毒科,麻疹為小兒最常見的一種急性傳染病。麻疹病毒特性型態結構是一種有包膜的RNA病毒,形態與流感病毒類似,病毒似球形,直徑120〜250nm,大小不一,核心為完整的單股負鏈RNA,核衣殼為螺旋對稱,包膜上有刺突,有血凝素和溶血素組成,無神經氨酸酶。血凝素能凝集猴紅細胞,而溶血素能使猴紅細胞溶解。
麻疹病毒培養特性是在人胚腎和人羊膜細胞中生長,造成細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細胞,胞核及胞漿內均可出現嗜酸性包涵體。麻疹病毒抵抗力只有一個血清型。抵抗力弱,對熱敏感,56℃15分鐘即被滅活,經日光照射或乾燥短期內即可死亡,4℃時能活數週,-40℃或凍乾可存活一年以上,易被紫外線照射和一般消毒劑滅活。
麻疹病毒致病性與免疫性:麻疹病毒的傳染性很強,易感染者接觸後90%以上可發病,其傳染源主要是病人。病人從潛伏期後幾天到出疹期內均有傳染性,特別是出現皮疹前2〜3天,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病毒從病人鼻咽部及眼分泌物中排出,通過飛沫傳播,也可通過塵埃,用具和玩具傳染。病毒侵入呼吸道或眼結合膜,在侵入部位的上皮細胞中增殖,隨後進入血流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此時病人可有高熱,結合膜充血,流涕,咳嗽,以及在咽頰黏膜處出現灰白色外繞紅暈的口腔黏膜斑(即Koplik斑)等症狀與體徵。病毒隨血流侵入淋巴組織和單核吞噬細胞系統,並在細胞內增殖。隨後再度進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並擴散至全身,因而在發病第四天左右,全身皮膚相繼出現紅色斑丘疹。皮疹出全後,體溫逐漸下降,皮疹相繼消退,若無併發症,可自然痊癒。但由於麻疹患者抵抗力低,常伴有細菌或其它病毒的繼發感染,引起中耳炎、支氣管炎或肺炎等。少數病人,在麻疹病毒感染後,病毒可長期存在於中樞神經系統,呈持續的慢病毒感染,引起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SSPE)。病毒侵入機體後第二週,體內已有中和抗體和致敏淋巴細胞,細胞免疫有利于麻疹的恢復。麻疹病毒感染後可獲得持久的免疫力,血清的中和抗體起著重要作用。 6個月以內的嬰兒,可從母體獲得抗體,很少患麻疹,6個月後,嬰兒體內抗體逐漸消失,易感性增強,感染後幾乎均為顯性感染。從6個月至5歲的兒童發病最多。
中草藥治療使用紫草根煎劑、綠豆、赤小豆煎劑以及五粒回春丹等有預防麻疹的作用。目前尚無特異的治療方法。近年由於普遍使用麻疹疫苗進行免疫,其發病率已明顯降低。

祝福大家新年快樂。吉祥如意。小編馬効舜      恭賀
01/01/2025

祝福大家新年快樂。吉祥如意。

小編馬効舜 恭賀

淺說以中西醫結合辨證同症狀之對照為例                 嘉義市鍼灸學會馬効舜
30/11/2023

淺說以中西醫結合辨證同症狀之對照為例
嘉義市鍼灸學會馬効舜

書名:中西醫結合輔導匯編暨論文集作者:馬効舜推薦本書作者的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4972097094&mibextid=ZbWKwL緬懷尊敬的醫學大學校長 王...
09/09/2023

書名:中西醫結合輔導匯編暨論文集

作者:馬効舜

推薦本書作者的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4972097094&mibextid=ZbWKwL

緬懷尊敬的醫學大學校長 王顯明教授

1994年効舜參加夏威夷大學入學面試。期間在香港聯招會也錄取山東濟南中西醫結合醫學院。開始了就讀山東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系求學路程。

醫學教授 王顯明是內地著名的中西醫結合專家,1945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1956至1959年,參加由衛生部舉辦的西醫學習中醫的第一屆上海中醫研究班,是最早從事中 西醫結合工作者之一。 於80年代初,編著最早、字數最多的一部中西醫結合專著《中醫內科辨證學》。相繼又編著《實用內科綜合治療學》。並組織專家編著出版了全國唯一的《高等院校中西醫結合系列教材》,幾十年來王顯明教授,編著出版中西醫結合專著七本,共達400餘萬字,是編著中西醫 結合專著最多者之一,為發展中西醫結合教育做出了貢獻。
尊敬的 王校長在2015年去世享年93歲。而教授生前就已簽署將大體捐贈出來讓更多優秀的醫學生與醫師進行臨床的研究。

給無語良師的獻詞

當我們面對這一位位無語良師,除了深深鞠躬,甚至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語言表達內心的震撼與敬畏,正如我們不知道他們在決定將自己捐出的那刻,該有怎樣的勇氣和堅持!我們知道的是,這是感天動地的大善與大愛,這是流芳千古的崇高與壯舉!

  深鞠一躬,以生命的名義。人,固有一死,您用大愛告訴我們,死亡不僅僅只是謝幕,而已昇華為“愛與善”的生命循環的開始。人生最後的晚霞也可如此絢爛!

  深鞠一躬,以文明的名義。生命終結,魂歸何處?天葬、土葬、海葬、火葬…您選擇絢爛至極的“醫葬”,用破陳出新的勇敢詮釋文明,用唯物主義的信仰支持科學。我們都聽到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有您的吶喊,您的音符!

  深鞠一躬,以醫學的名義。健康所繫、性命相託。人們把健康與生命託付給了醫者,而醫者要尊您為“無語良師”。您用一己之軀帶我們探知人體的奧秘,試問,哪一位精誠大醫不是起步在您用骨骼、肌肉、血管、神經織就的搖籃裡?您可知,我們珍惜您,敬重您,理解您,虔誠落下的每一刀都飽含感恩、感動與敬意……

  深鞠一躬,以常人的名義。何嘗不知,您也為人父母、為人子女,做這個決定時,您一定最先說服了深愛您的家人。不捨又不捨,淚水復淚水,堅持再堅持。您是我們心中的英雄啊,允許我們與您偉大的親人一起,訴說對您的哀思……

  無論深眠還是歸去,您的心願終以成真,您的靈魂終將安息!
  無論沉寂還是溫馨,您的夙念永遠閃爍,您的精神永遠延續!
  無論澹然還是燦爛,您的本心無怨無悔,我的哀思不離不棄!

即日起本書正式上架販售或可至郵局匯款在各大超商取書服務。免運費。

Address

嘉義市

60072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中華醫學之光-中西醫結合文摘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 Want your practice to be the top-listed Clinic?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