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威診所 酸痛out 微創針刀 增生療法 結構調整

  • Home
  • Taiwan
  • Chiayi
  • 和威診所 酸痛out 微創針刀 增生療法 結構調整

和威診所 酸痛out 微創針刀 增生療法 結構調整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和威診所 酸痛out 微創針刀 增生療法 結構調整, Medical Center, 中正路112-2號, Chiayi.

專注於身體各種疼痛治療 微創針刀 浮針療法 眼針 火針 台灣八卦頭針 日本山元式新頭針療法 增生注射 結構調整 板機指 五十肩
腕隧道症候群 踝管綜合症 肘管綜合症 偏頭痛 肩頸綜合症 頸椎病 頸因性眩暈 腰椎椎間盤突出 深臀綜合症 梨狀肌症候群 顳顎關節紊亂 中風後遺症 手術後遺症
腰椎滑脫 坐骨神經痛 扭拉挫傷 關節錯位 骨盆調整 胃食道逆流

114年11月份門診公告🏖門診異動注意:📣📣小幫手溫馨提醒您💗慢簽患者請注意回診拿藥💗初診患者請至現場掛號💗現場掛號請於結束門診前30分到診💗若有影像學資料請攜帶(若無資料可用超音波診斷)。💗可視性無痛微創針刀,增生注射療法,配合超音波診斷...
24/10/2025

114年11月份門診公告
🏖門診異動注意:

📣📣小幫手溫馨提醒您
💗慢簽患者請注意回診拿藥
💗初診患者請至現場掛號
💗現場掛號請於結束門診前30分到診
💗若有影像學資料請攜帶(若無資料可用超音波診斷)。
💗可視性無痛微創針刀,增生注射療法,配合超音波診斷治療
🏠嘉義市東區中正路112-2號
☎️電話:05-2712511❤️
❤️ - - - - - - - - - - - - - - - - ❤️
✨和威診所 中西醫整合疼痛門診✨
👉超音波導引/經皮穿刺韌帶鬆解術/腕橫韌帶鬆解術/肩關節鬆解術
👉台灣八卦頭針
--
👉專長: 無痛微創針刀、浮針療法、整脊治療(徒手、AMCT槍療、頓壓技術、骨折整復)、針灸(頭皮針、耳針、眼針、火針)、放血、增生注射治療、PRP。
👉主治: 中西醫及慢性病、久年筋骨痠、痛、麻治療(頸肩腰腿)、頸椎病、腰椎滑脫、椎間盤突出、乾眼症、偏頭痛、過敏性鼻炎、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痛風、五十肩、板機指、腕隧道症候群、手術後遺症、疤痕鬆解。

 #針刀  #浮針  #退化性關節炎  #膝部疼痛  #髕下脂肪墊症候群  's cyst  's syndrome  # OA knee🌍57歲簡小姐左膝上下樓梯不舒服,左膝下蹲起身無力約2個月,Hoffa's test:positive...
06/10/2025

#針刀 #浮針 #退化性關節炎 #膝部疼痛 #髕下脂肪墊症候群 's cyst 's syndrome # OA knee

🌍57歲簡小姐左膝上下樓梯不舒服,左膝下蹲起身無力約2個月,Hoffa's test:positive,經診斷:左膝1.髕下脂肪墊症候群 2.股四頭肌損傷 3.貝克氏囊腫壓迫脛神經,經針刀治療數次,囊腫抽吸2次痊癒。​

🌎78歲游小姐平日身體健康,已退休,多年志工為善,近半年左膝無力,膝前側疼痛,膝眼腫脹,被動屈膝膝髖時角度正常,但膝蓋靠近胸前時,膝疼痛明顯,腰臀部也有明顯壓痛點,Hoffa's test:positive,診斷1.左膝髕下脂肪墊症候群 2.左側股四頭肌損傷(VMO尤甚) 3.左側臀中肌損傷,經針刀治療後改善。​

🌏72歲張小姐,跌倒數月,走路無力,右膝內側及髕骨周圍疼痛,腫脹感,Hoffa's test:positive,後側膕繩肌及腓腸肌內側頭壓痛,經診斷:1.右膝髕下脂肪墊症候群 2.右膝內側副韌帶損傷 3.右側腓腸肌損傷 4.右側膕繩肌損傷,經針刀治療,平衡張力點後改善。​

🏥近日門診遇不少患者關節前側痛,患者都是抱怨膝關節無力,上下樓梯困難,腫脹感,到醫院骨科常被診斷為膝部退化性關節炎(OA knee),但是會發現這些患者的共同點就是膝關節活動度正常,有些患者X光可見明顯髕骨外翻,但是膝關節間隙還只是1~2級的退化性關節炎(共分5級),若還不到換關節手術,或者患者本身不想開刀,可以透過不動刀處理(針刀/浮針)得到改善,當然比較嚴重患者並不是只有處理膝關節就好,必須有平衡針刀觀念,從腰臀甚至處理頸胸的張力才會有比較明顯的療效。

114年10月份門診公告🏖門診異動注意:雙十國慶10/10正常看診。10/17星期五晚上休診。10/18--10/23公休(醫師進修)。📣📣小幫手溫馨提醒您💗慢簽患者請注意回診拿藥💗初診患者請至現場掛號💗現場掛號請於結束門診前30分到診💗若...
19/09/2025

114年10月份門診公告
🏖門診異動注意:
雙十國慶10/10正常看診。
10/17星期五晚上休診。
10/18--10/23公休(醫師進修)。

📣📣小幫手溫馨提醒您
💗慢簽患者請注意回診拿藥
💗初診患者請至現場掛號
💗現場掛號請於結束門診前30分到診
💗若有影像學資料請攜帶(若無資料可用超音波診斷)。
💗可視性無痛微創針刀,增生注射療法,配合超音波診斷治療
🏠嘉義市東區中正路112-2號
☎️電話:05-2712511❤️
❤️ - - - - - - - - - - - - - - - - ❤️
✨和威診所 中西醫整合疼痛門診✨
👉超音波導引/經皮穿刺韌帶鬆解術/腕橫韌帶鬆解術/肩關節鬆解術
👉台灣八卦頭針
--
👉專長: 無痛微創針刀、浮針療法、整脊治療(徒手、AMCT槍療、頓壓技術、骨折整復)、針灸(頭皮針、耳針、眼針、火針)、放血、增生注射治療、PRP。
👉主治: 中西醫及慢性病、久年筋骨痠、痛、麻治療(頸肩腰腿)、頸椎病、腰椎滑脫、椎間盤突出、乾眼症、偏頭痛、過敏性鼻炎、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痛風、五十肩、板機指、腕隧道症候群、手術後遺症、疤痕鬆解。

 #枕下肌群鬆解術  #睫狀神經節刺激術  #視力模糊  #頭痛  #頭暈目眩🏖55歲李小姐於今年9月中來診,自述右側上眼皮無力,沉重感,視力也受到影響,睜眼困難約3~4個月,晨起尤甚,去附近藥局拿慢性藥時,藥師介紹來和威診所治療,經何醫師...
19/09/2025

#枕下肌群鬆解術 #睫狀神經節刺激術 #視力模糊 #頭痛 #頭暈目眩
🏖55歲李小姐於今年9月中來診,自述右側上眼皮無力,沉重感,視力也受到影響,睜眼困難約3~4個月,晨起尤甚,去附近藥局拿慢性藥時,藥師介紹來和威診所治療,經何醫師問診檢查發現李小姐右側枕下肌群緊繃,建議用針刀處理 :1.枕下肌群鬆解術 2.右側睫狀神經節刺激。經處理後當下,李小姐自覺眼睛一亮,十分舒暢,預約下星期回診,過4天來電自述已經完全好了,十分感謝,顯效案例,一次治癒,感謝信任。​

圖片來源:Trans‐obliquus inferior capitis course of the greater occipital nerve: A potential cause of occipital neuralgia?​
Clinical Anatomy September 2024 38(7):786-790 DOI:10.1002/ca.24226
🏝枕下肌群鬆解術
是以針刀為工具,透過微創穿刺、切割、剝離等方式,鬆解枕下肌群的沾黏與過高張力,解除組織間的異常沾黏,降低肌群的張力,以達到治療頸部慢性疼痛、頸源性眩暈等症狀的目的。
適用症狀
1.頭、頸、背部疼痛。​
2.頭暈(包括眩暈、腦鳴、腦霧)​
3.不明原因的心慌、胸悶、血壓不穩、心率及心律失常等交感神經異常症狀,需排除器質性病變。​
4.頭面五官症狀:臉肌痙攣、顏面神經失調、三叉神經痛、眶上神經痛、視物不清、飛蚊症、過敏性鼻炎、灼口綜合症、耳鳴等,須排除器質性病變。
🏖睫狀神經節刺激術
可改善眼疾(青光眼、近視)
近視與睫狀肌痙攣的關係
造成近視的一大原因,其實和眼睛裡的一條肌肉──睫狀肌有關。
當這條肌肉因為神經受到壓迫、血液循環不好或發炎等影響時,會變得過度緊繃(痙攣)。一旦睫狀肌長時間收縮,眼睛就會出現對焦困難,焦點落在視網膜前面,形成近視。

神經與血液循環的角色
睫狀肌是由動眼神經的副交感神經來控制。
當這些神經受到壓迫或缺血,就會發出過多異常訊號,使睫狀肌一直處於緊繃狀態。
同時,若眼眶內壓力升高(例如因為血液或體液循環不良),也會導致眼球前後徑拉長,進一步加深近視。

針刀治療的原理

針刀治療主要是透過針刀鬆解一些關鍵部位的卡壓與粘連,改善眼睛和大腦的血液循環:

頸椎 C1–C3 神經出口:這裡常見交感神經卡壓,治療後可讓腦部與眼睛血流恢復正常,減少動眼神經受壓。

顴弓上緣附近(睫狀神經節位置):放鬆這裡的壓迫,可讓副交感神經功能恢復正常,減輕睫狀肌痙攣。

頸上交感神經節:處理這裡的粘連、瘢痕或堵塞,可改善血液與體液循環,降低眼眶內壓,讓眼球長度恢復正常。

治療的效果

透過這些方式:
改善血流,減少神經受壓
降低眼窩內壓,縮短眼球前後徑
解除睫狀肌痙攣
最終能讓焦點重新正確落在視網膜上,達到改善或治療近視的目的。

114年09月份門診公告📣📣小幫手溫馨提醒您💗慢簽患者請注意回診拿藥💗初診患者請至現場掛號💗現場掛號請於結束門診前30分到診💗若有影像學資料請攜帶(若無資料可用超音波診斷)。💗可視性無痛微創針刀,增生注射療法,配合超音波診斷治療🏠嘉義市東區...
26/08/2025

114年09月份門診公告

📣📣小幫手溫馨提醒您
💗慢簽患者請注意回診拿藥
💗初診患者請至現場掛號
💗現場掛號請於結束門診前30分到診
💗若有影像學資料請攜帶(若無資料可用超音波診斷)。
💗可視性無痛微創針刀,增生注射療法,配合超音波診斷治療
🏠嘉義市東區中正路112-2號
☎️電話:05-2712511❤️
❤️ - - - - - - - - - - - - - - - - ❤️
✨和威診所 中西醫整合疼痛門診✨
👉超音波導引/經皮穿刺韌帶鬆解術/腕橫
韌帶鬆解術/肩關節鬆解術
👉台灣八卦頭針
--
👉專長: 無痛微創針刀、浮針療法、整脊治療(徒手、AMCT槍療、頓壓技術、骨折整復)、針灸(頭皮針、耳針、眼針、火針)、放血、增生注射治療、PRP。
👉主治: 中西醫及慢性病、久年筋骨痠、痛、麻治療(頸肩腰腿)、頸椎病、腰椎滑脫、椎間盤突出、乾眼症、偏頭痛、過敏性鼻炎、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痛風、五十肩、板機指、腕隧道症候群、手術後遺症、疤痕鬆解。

114年08月份門診公告📣📣小幫手溫馨提醒您💗慢簽患者請注意回診拿藥💗初診患者請至現場掛號💗現場掛號請於結束門診前30分到診💗若有影像學資料請攜帶(若無資料可用超音波診斷)。💗可視性無痛微創針刀,增生注射療法,配合超音波診斷治療🏠嘉義市東區...
27/07/2025

114年08月份門診公告

📣📣小幫手溫馨提醒您
💗慢簽患者請注意回診拿藥
💗初診患者請至現場掛號
💗現場掛號請於結束門診前30分到診
💗若有影像學資料請攜帶(若無資料可用超音波診斷)。
💗可視性無痛微創針刀,增生注射療法,配合超音波診斷治療
🏠嘉義市東區中正路112-2號
☎️電話:05-2712511❤️
❤️ - - - - - - - - - - - - - - - - ❤️
✨和威診所 中西醫整合疼痛門診✨
👉超音波導引/經皮穿刺韌帶鬆解術/腕橫
韌帶鬆解術/肩關節鬆解術
👉台灣八卦頭針
--
👉專長: 無痛微創針刀、浮針療法、整脊治療(徒手、AMCT槍療、頓壓技術、骨折整復)、針灸(頭皮針、耳針、眼針、火針)、放血、增生注射治療、PRP。
👉主治: 中西醫及慢性病、久年筋骨痠、痛、麻治療(頸肩腰腿)、頸椎病、腰椎滑脫、椎間盤突出、乾眼症、偏頭痛、過敏性鼻炎、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痛風、五十肩、板機指、腕隧道症候群、手術後遺症、疤痕鬆解。

 #巨大椎間盤突出  #腰椎椎間盤突出    #不開刀  #保守治療🏖當民眾面對自己腰椎椎間盤突出是否需要手術時,常常不知所措,甚至病急亂投醫。🏕了解手術優缺點及手術必要性是絕對需要的,此篇文獻提供保守治療不開刀的患者一個方向。🧭的確,當患...
20/07/2025

#巨大椎間盤突出 #腰椎椎間盤突出 #不開刀 #保守治療
🏖當民眾面對自己腰椎椎間盤突出是否需要手術時,常常不知所措,甚至病急亂投醫。
🏕了解手術優缺點及手術必要性是絕對需要的,此篇文獻提供保守治療不開刀的患者一個方向。
🧭的確,當患者決定不開刀時仍需要積極治療,尋求專業的不開刀醫師,物理治療師,針灸,針刀,浮針都能幫得上忙,也需要時間讓突出的椎間盤吸收。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Gia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linical Study in 409 Cases

📝 研究概況

作者與發表資訊

作者:Ma Z., Yu P., Jiang H., 等人,來自中國蘇州及南京中醫藥大學。
發表:Pain Physician 雜誌,2021 年,24 卷,第 E639–E648 頁。
研究設計

回溯性觀察研究,總計 409 例「巨大型」(≥ 50% 突出率)腰椎椎間盤突出(LDH)患者。
所有患者自願且尚未有持續神經惡化或馬尾症候群症狀
🔍 治療與分組

保守治療組:320 人(78.2%),包括中藥口服、72 人行針灸、NSAIDs(初期 celecoxib)及物理療法。
手術組:89 人(21.8%),因保守治療無效或出現神經惡化等。
手術指標:3–6 個月 JOA 分數 < 16 或改善率 < 25%,或出現進行性神經症狀/馬尾症候群,且 MRI 未見改善或惡化 。

📊 成效評估

JOA 功能分數

保守組:由 10.22±3.84 提升至 24.88±5.69,平均改善率 74.3%;84.1%的患者達「優秀」療效。
MRI 突出比例

平均由 70.1% 減至 31.7%,其中 59.1% ≥ 30% 吸收,25.3% ≥ 50% 吸收。
自發吸收時間

最快 1 個月,最長 8 年;40.7% ≤ 6 個月,27.0% 在 6–12 個月,32.3% 在 12 個月後出现。
🔑 預測因子

突出比例越大,越可能顯著吸收。
MRI 增強成「bull’s‑eye 環形高亮」信號,代表突出的血管灌注與巨噬細胞浸潤,是良好吸收指標。
⚠️ 限制與風險

單中心、回顧性設計,非隨機對照,無雙盲。
患者背景(如 中醫療法、物理治療方式)較為雜多,無統一標準。
若有進展性神經惡化或馬尾症狀,仍應考慮手術介入 。
✅ 臨床意涵

安全性高:無重大神經惡化案例,保守為首選(3–6 個月內療效不佳或惡化者需轉手術)。
功能恢復顯著:大多患者能顯著減輕疼痛並恢復日常生活。
自發吸收明顯:MRI 可見突出組織自然縮減,尤其有環形增強的病灶。
治療時間因人而異:部分患者需等待 ≥1 年,故療效評估不宜過早做結論。
🧩 結語與建議

本研究證實,無馬尾症候群或進展性神經受損的巨大型 LDH 患者,保守治療(中醫、西藥、物理、針灸)能在多數情況下取得優異療效,且突出吸收率高。
建議臨床進行 分期治療與追蹤:治療 6 週至 6 個月,若症狀改善好轉並無神經惡化,建議持續;反之考慮手術。
MRI bull's‑eye 標誌可作為吸收預測因子,建議納入評估流程。
有興趣了解全文者,可參考以下論文

參考資料:《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Gia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linical Study in 409 Cases》(Pain Physician 2021; 24:E639–E648)

15/07/2025

#手術後遺症 #腰椎融合手術 #微創針刀 #術後沾黏 #腰椎狹窄
🏖69歲蔡小姐約去年(2024年)左腿麻痛,到醫院檢查後發現有腰椎狹窄合併椎間盤突出,接受醫師建議做了腰椎融合手術,手術後左大腿後側及小腿仍然痠麻痛,甚至麻到左腳底,有回醫院確認是否還有可以改善的空間,醫院說手術很成功,再觀察一陣子,配合復健即可。2025年農曆過年時,蔡小姐兒子因為來治療網球肘痊癒,建議母親來和威診所治療,但是蔡小姐聽兒子說是做針刀治療,聽到刀就心生恐懼,畢竟年前才開過刀效果有限,就這樣又多痛了3個月,終於2025年5月由兒子帶來就診,經何醫師診斷後,告知患者其實腰椎手術還是有效的,解除了腰椎狹窄壓迫神經,還要考慮1.胸腰筋膜/髂腰肌/腰方肌/深臀肌群張力過大導致的麻痛 2.術後再次產生的沾粘,經解釋後蔡小姐做了第一次針刀治療,發現沒有想像中的疼痛與不適,下治療床發現麻感有減輕,最後總共接受4次針刀治療,說左腿的痠麻痛感減輕8成以上了,十分滿意,治療過程蔡小姐一直跟兒子說怎麼不早點帶她來治療,雖然建議蔡小姐持續治療到完全不痛,但她似乎覺得治療到這樣就很棒了,於是囑咐她不要太勞累,如果有任何不舒服就回診治療。
筆者在臨床上常見患者因為腰椎問題疼痛難忍,的確會很快就接受開刀治療,許多人開刀痊癒,值得開心,但是如果開刀完效果不是很滿意或者有其他不舒服也不要灰心,好好配合醫師或物理治療師做復健,如果還是不滿意,可以尋求專業的針刀治療,臨床上一般都有顯著改善。
🌋若出現腰椎馬尾症候群(cauda equina syndrome,CES),就不是微創針刀適應症,應即刻轉診神經外科,症狀包括:
嚴重的下背疼痛
單腿或雙腿疼痛、麻木或無力
從臀部、大腿內側、腿後側漸漸麻痹
排尿或排便困難,或失禁
突然出現性功能障礙
🏔以上內容經患者同意後分享衛教使用。
🏔治療效果依個人病情深淺不同而有差異。
🏛台灣針刀醫學會針刀專科醫師019號
🏛依醫療法第9、61、84、85、86、87 條,衛署醫字第0940203047號公告,衛部醫字第 1031660048 號函,衛部醫字第1051667434A號函,衛部醫字第1041668111號令,只能做為衛教宣導,恕不回覆相關醫療諮詢

專注於身體各種疼痛治療 微創針刀 浮針療法 眼針 火針 台灣八卦頭針 日本山元式新頭針療法 增生注射 結構調整 板機指 五十肩
腕隧道症候群 踝管綜合症 肘管綜合症 偏頭痛 肩頸綜合症 頸椎病 頸因性眩暈 腰椎椎間盤突出 深臀綜合症 梨狀肌症候群 顳顎關節紊亂 中風後遺症 手術後遺症
腰椎滑脫 坐骨神經痛 扭拉挫傷 關節錯位 骨盆調整 胃食道逆流

  position  #腰椎椎間盤突出  #復健🏖腰椎椎間盤突出患者開始痛的急性期(三個月內),患者除了配合醫院保守拉腰的復健治療外,可以尋求微創針刀的治療,當然還要日常配合腰椎椎間盤突出的復健動作(修正反向對側軸向旋轉姿勢,MRCAR)...
15/07/2025

position #腰椎椎間盤突出 #復健
🏖腰椎椎間盤突出患者開始痛的急性期(三個月內),患者除了配合醫院保守拉腰的復健治療外,可以尋求微創針刀的治療,當然還要日常配合腰椎椎間盤突出的復健動作(修正反向對側軸向旋轉姿勢,MRCAR),加上微創針刀調整腰椎骨盆結構的方式,讓突出的髓核有機會被吸收回復,在短期內達到不會痛的腰椎椎間盤突出患者。
接受微創針刀治療的患者,可在醫師或物理治療師確認下學習
"修正反向對側軸向旋轉姿勢(MRCAR)"
🧭什麼是「MRCAR姿勢」?
• 對側軸向旋轉 + 同側側彎 + 屈曲組合
• 重點:向「無痛側」側躺,軀幹轉向對側
• 腰椎產生側開與旋扭張力,協助擴大椎間孔
此姿勢結合腰椎軸向旋轉、側彎與屈曲,分別發生於水平、額狀與矢狀面。
🏞透過 3D 電腦斷層掃描確定的神經根減壓姿勢:
一種適用於腰椎椎間盤突出患者的「修正反向對側軸向旋轉(MRCAR)姿勢」Ahmed Raffet 等人發表於《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20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要
背景
腰椎椎間孔(LIVF)神經根壓迫是根性症候群的一項典型特徵。針對可用於保守治療的肢體姿勢與運動對於減壓效果的爭論一直存在。
目的
本研究旨在使用三維電腦斷層(3D-CT)掃描,即時觀察特定軀幹三維定位對於腰椎椎間孔(LIVF)橫截面面積(CSA)的影響,評估其對單側腰椎椎間盤突出併發坐骨神經痛患者之療效。
方法
研究納入90位年齡介於20至40歲的男性,依據椎間盤突出的層級分為三組:
• A組:L3/L4,
• B組:L4/L5,
• C組:L5/S1。
每位患者接受三次影像檢查:
1. 仰臥中立位
2. 修正的反向對側軸向旋轉姿勢
3. 經48小時持續維持該姿勢治療後測量各階段 LIVF 的橫截面面積(CSA)與直腿抬高測試(SLR)角度。
結果
兩因子混合設計 MANOVA 分析顯示,與基準影像相比,Image 2 中所有組別的 LIVF CSA 與 SLR 角度均顯著增加(P = 0.001);Image 3 效果更顯著(P = 0.001)。
結論
修正的反向對側軸向旋轉(MRCAR)姿勢可即時改善單側腰椎椎間盤突出患者的神經根壓迫,具有臨床應用潛力。
🏛有興趣了解完整論文資訊參考以下資料,自行查詢。
參考資料 :
J Orthop Surg Res. 2025 Apr 17;20(1):386.
doi: 10.1186/s13018-025-05762-8.
A nerve root decompression position identified by 3D CT scan: the modified reversed contralateral axial rotation position for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prolapse
PMID: 40247336 PMCID: PMC12007341 DOI: 10.1186/s13018-025-05762-8

依醫療法第9、61、84、85、86、87 條,衛署醫字第0940203047號公告,衛部醫字第 1031660048 號函,衛部醫字第1051667434A號函,衛部醫字第1041668111號令,只能做為衛教宣導,恕不回覆相關醫療諮詢

 #腰椎椎間盤突出  #微創針刀  #不開刀    # nerve root compression38歲周先生114.02.17就診,主訴右大腿外側到小腿痛,痛了約2個月才來就診,3年前患者曾因為右腿外前側麻感來就診,當時診斷是右腿骨外側...
11/07/2025

#腰椎椎間盤突出 #微創針刀 #不開刀 # nerve root compression
38歲周先生114.02.17就診,主訴右大腿外側到小腿痛,痛了約2個月才來就診,3年前患者曾因為右腿外前側麻感來就診,當時診斷是右腿骨外側皮神經卡壓造成,經針刀鬆解治療後痊癒。這次來就診理學檢查後發現右臀中肌、臀小肌壓痛明顯,筆者當下認為是臀小肌其附近相關深層臀肌損傷損引起的假性坐骨神經痛,治療三次改善;過了二星期回診(114.03.25)卻跛行進診所,症狀加重,疼痛從右臀-->右大腿外後側-->右小腿外側-->右腳掌外側,而原來的壓痛點卻不明顯,經了解這兩個星期周先生因為症狀加重,有尋求復健科幫助,照了MRI(如圖),診斷:HIVD, L5-S1, right paramedian protrusion with thecal sac and right S1 nerve root compression,這樣的診斷給我們的幫助很大,明顯的L5-S1椎間盤突出,壓迫S1神經根;和周先生目前的症狀相符,針刀的治療策略就必須要改變。
於是針刀治療的方式開始不同,就是處理L345S1的穩定肌(多裂肌和迴旋肌),L345橫突間肌,兩側髂腰韌帶,目的就是要讓壓迫的腰椎有空間,讓有症狀的HIVD轉變成無症狀的HIVD(讓髓核有機會吸收,解除對神經根的壓迫);處理一次針刀後,跛行有改善,並配合骨盆腰椎的結構調整,針刀治療第五次後,患者感受到明顯改善 (一般急性期建議一周2次,但患者住處離診所稍遠,所以折衷一周一次,何醫師教導周先生配合椎間盤突出的復健動作,MRCAR) ,處理到第九次之後,周先生自覺完全沒症狀了,於是請他就平常復健動作繼續保養,讓突出的髓核繼續吸收,並避免彎腰等會傷害腰椎的動作(到目前114年7月無復發)。
對於腰椎椎間盤突出的患者,痛起來的神經痛真的是無法忍受的痛,患者常無法忍痛,加上做復健不積極,無法配合,或者已經認真復健拉腰三個月了,如果效果不好,常常最後還是選擇開刀,手術好壞見仁見智,患者如果要開刀,筆者也建議要多看至少另一位手術醫師,一定要了解自己手術的優缺點,避免手術後期待不如預期,多了解,再做決定。
當然如果是一開始痛的急性期,患者除了配合醫院保守拉腰的復健治療外,可以尋求針刀的治療,當然還要日常配合腰椎椎間盤突出的復健動作(修正反向對側軸向旋轉姿勢,MRCAR),加上針刀調整腰椎骨盆結構的方式,讓突出的髓核有機會被吸收回復,筆者臨床上許多患者因此免於手術,而且能藉由這一次病痛好好了解自己身體,重獲健康。
🌋若出現腰椎馬尾症候群(cauda equina syndrome,CES),就不是微創針刀適應症,應即刻轉診神經外科,症狀包括:
嚴重的下背疼痛
單腿或雙腿疼痛、麻木或無力
從臀部、大腿內側、腿後側漸漸麻痹
排尿或排便困難,或失禁
突然出現性功能障礙
🌍以上內容經患者同意後分享衛教使用。
🌏治療效果依個人病情深淺不同而有差異。
🏛台灣針刀醫學會針刀專科醫師019號
🏛依醫療法第9、61、84、85、86、87 條,衛署醫字第0940203047號公告,衛部醫字第 1031660048 號函,衛部醫字第1051667434A號函,衛部醫字第1041668111號令,只能做為衛教宣導,恕不回覆相關醫療諮詢

07/07/2025

今日正常看診,有需要的民眾可來電先預約確認,颱風日,平安健康。

 #浮針療法  #腕隧道症候群  #腕橫韌帶鬆解術  #微創針刀 案例:40歲李先生半年前,右手掌麻木無力,夜間嚴重,於本院治療,針刀治療(腕橫韌帶鬆解術),治療後完全改善,因工作需搬重物,近一個星期夜間右手掌會麻,到醫院做神經傳導,診斷輕...
30/06/2025

#浮針療法
#腕隧道症候群
#腕橫韌帶鬆解術 #微創針刀
案例:40歲李先生半年前,右手掌麻木無力,夜間嚴重,於本院治療,針刀治療(腕橫韌帶鬆解術),治療後完全改善,因工作需搬重物,近一個星期夜間右手掌會麻,到醫院做神經傳導,診斷輕微的腕隧道症候群,考慮之前已用針刀治療過,建議用浮針保養治療,不需打麻藥,幾乎無痛,治療一次後,近幾晚麻感不適減輕許多,建議繼續治療完善。
🌎浮針療法建議一次療程建議一周治療三次。一般2個療程內會有顯著療效。
114.07.04回診自述只有治療完第一天還會麻,目前並無任何麻痛,但還是回診保養。
🏛依醫療法第9、61、84、85、86、87 條,衛署醫字第0940203047號公告,衛部醫字第 1031660048 號函,衛部醫字第1051667434A號函,衛部醫字第1041668111號令,只能做為衛教宣導,恕不回覆相關醫療諮詢

Address

中正路112-2號
Chiayi
60042

Opening Hours

Monday 08:30 - 12:00
15:00 - 20:30
Tuesday 08:30 - 12:00
15:00 - 20:30
Thursday 15:00 - 20:30
Friday 08:00 - 12:00
15:00 - 20:30
Saturday 08:30 - 12:30

Telephone

+88652712511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和威診所 酸痛out 微創針刀 增生療法 結構調整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和威診所 酸痛out 微創針刀 增生療法 結構調整: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