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9/2025
如同文章所述 我們想要怎樣的關係 將影響著我們之後的行為
發現彼此的想法不同時 歇著並想想 怎樣的關係是我期待的🌱
改變能改變的 無法改變的 或許能試試站在對方的角度
我們能夠如何協調及看見對方的想法
我相信 這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但也邀請大家👐
在日常時刻 面對關係的挑戰時 也試試這麼做吧
#位移 #接納 #溜編
0806 《remove》
有常言改變能改變的,#接納 無法改變的同時也要能評估及區辨,知道什麼是能改變,什麼是不能改變的,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都希望事事順心如意,但現實總是會出一些意料之外的狀況,想要改變他人是免強不來。
期望他人照著自己的想法去做,這是控制。
我們生活中很常有各種控制,就像我自己洗碗的過程中會關水龍頭,看到水一直在流,心裡總有種“好浪費”的想法冒出來,所以會希望別人也能關水多好啊。這個「也這樣做的話該有多好啊」的想法是種期待,會驅使我洗碗中不會一直讓水流是我內在的價值觀與感受,即使我知道這是我的並不是對方的,卻還是很容易會因為我關、你不關而有情緒。
之前看電視時有種 #普同感,先生是廚師在做料理及洗碗的過程中習慣讓水一直流,而太太經過時就會開口要先生關掉。那一幕讓我有感,但令我驚訝的是被要求及要求的兩方在這過程中並為顯露不悅的情緒,而是很自然的就在他們互動的過程中發生。
#習慣,總有不同,重要的不是誰要回應誰的期望,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幫助自己 #位移,從不接納的位子轉換到能接納的位子,同時也能共同協調。
對我來說,電視中的老夫妻兩人面對生活習慣的不同,他們選擇做自己,因為那是個人核心的價值與相信,但是在這同時我相信關係對他們來說絕對無比重要!也正因為如此才能在家庭與職場都能在一起,雖然我個人認為適當的距離是美好的。
#關係 絕對是關鍵,我們想要怎樣的關係會影響我們後續的行為,當發現對方與自己的想法不同時,不仿停下來,想一下,我想要的是怎樣的關係?
‘永遠回到關係中“這是我的相信,這幫我我能夠remove很多事情,而我很同意麗娟老師所說自我悅納是身心健康之根本!畢竟越能接納就越能跟自己的情緒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