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恆醫師 Dr. Hsu 復健專科

徐子恆醫師 Dr. Hsu 復健專科 預約與其他:https://linktr.ee/painprofessor

疼痛職人診所院長
雙和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衛生福利部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

專治頑固型五十肩、周全性肩部治療、疼痛治療、再生注射、運動傷害、退化性關節疾病

ACL前十字韌帶 重建後重返運動-LSI 指標真的可靠嗎?目前常用LSI(四肢對稱指數)≥90% 來判斷 ACL 重建後是否能安全回到運動場。Simonsson et al. (2025) 最新研究 給出了不一樣的結論:LSI不論用 cu...
15/07/2025

ACL前十字韌帶 重建後重返運動-LSI 指標真的可靠嗎?

目前常用
LSI(四肢對稱指數)≥90%
來判斷 ACL 重建後是否能安全回到運動場。

Simonsson et al. (2025) 最新研究
給出了不一樣的結論:

LSI不論用 cut-off(如 ≥90%)、連續值,還是對稱差,都無法區分是否再次受傷、誰不會。
甚至,LSI 較高者受傷率可能更高!?

如垂直跳躍 LSI 較高或所有測驗 ≥80–85% 的人,與「較低」的安全重返運動機率相關。

可能解釋…
這些運動員通常回到更高強度的運動,風險也相對增加。

因此,
單靠 LSI 不足以決定是否能安全回場。

門診常評估患者時,除了自身功能,患者目標也非常重要

因此,臨床上不應將 LSI 作為唯一放行指標,而需結合運動強度、運動種類、心理準備度及關節動態控制測驗,才能確保 回到場上 安全性。

#運動醫學
#徐子恆醫師

「阿基里斯腱有傷?這樣做,你能恢復得更好!」最近太多打籃球的選手阿基里斯腱附著點病變(Insertional Achilles tendinopathy)到我門診,而這類型的和一般比起肌腱中段病變更難治療。傳統的運動治療附著點病變效果有限,...
01/07/2025

「阿基里斯腱有傷?
這樣做,你能恢復得更好!」

最近太多打籃球的選手阿基里斯腱附著點病變(Insertional Achilles tendinopathy)到我門診,
而這類型的和一般比起肌腱中段病變更難治療。
傳統的運動治療附著點病變效果有限,甚至約 50% 患者最後仍需手術。

你也是這樣的患者嗎?
根據最新2025發表的研究,或許可以讓你減少開刀的機會~

根據頂級期刊BJSM的研究:

把42 位運動慢性附著點阿基里斯肌腱病變患者
分組:
1. 低壓縮復健組(LTCR)、限制腳踝背屈、教育患者避免拉伸,加上使用鞋跟墊(heel lift)
2. 高壓縮復健組(HTCR)、運動時完全背屈、每日拉小腿、不使用鞋跟墊

兩組皆進行 8–12 週的漸進式腱負重訓練。

研究結果發現:

低壓縮復健組(LTCR)比起 高壓縮復健組(HTCR):

1. VISA-A 分數在 12 週與 24 週時皆顯著改善
2. 滿意度:95%(LTCR) vs 58%(HTCR)
3. 返回運動率:95%(LTCR) vs 74%(HTCR)
4. 活動與彈跳測試疼痛:LTCR 組較少
5.腱厚度:僅 LTCR 組顯著減少,代表肌腱結構可能獲得修復

由此可推論=>

限制背屈、避免過度拉伸、使用鞋跟墊復健效果可能更好
(疼痛、功能,增加返回運動的機率)甚至結構復原。

如果你也是這類患者,你一定要試試!

#運動醫學
#疼痛職人診所
#疼痛職人
#徐子恆醫師

一個運動醫學醫師,多熱愛運動?很多人問我,身為運動醫學醫師,每天看診這麼忙,還會想運動嗎?其實不只是喜歡運動,更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場上盡情揮灑,不要因為唸書被剝奪運動的權利~所以今天,我舉辦了這場比賽——新北大三蘆杯國中籃球公開賽。其實學生...
28/06/2025

一個運動醫學醫師,多熱愛運動?

很多人問我,身為運動醫學醫師,每天看診這麼忙,還會想運動嗎?

其實不只是喜歡運動,更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場上盡情揮灑,不要因為唸書被剝奪運動的權利~

所以今天,我舉辦了這場比賽——新北大三蘆杯國中籃球公開賽。

其實學生們,每天最期待放學後背著書包、帶著球鞋,趕到球場上打球。
他們或許沒有專業的球衣,沒有最好的場地,但他們有對籃球最純粹的熱愛。

因此我辦一場比賽,給他們一個舞台,
讓他們知道,除了讀書之外,還可以因為自己的努力與隊友的羈絆,而感到驕傲。

在診間,我最常問病人:「這個傷,你最想做什麼?」
有人說:「能跑步就好。」
有人說「能走路就好。」
但我心裡總有個答案:
「我的目標是讓你能回到場上比賽。」

辦這場比賽沒有收入,甚至還要貼錢、貼時間,但我覺得值得。

一個運動醫學醫師,多愛運動?
愛到,我不只是希望自己能打,還希望每個孩子都能繼續打下去。

感謝 #新北市體育局、 #蘆洲區李倩萍議員、 #台信慈善基金會、 #台信建設機構、 #新北市集賢獅子會、 #新北市三蘆區中小學家長協會、 #疼痛職人診所、 #蘆洲國中、 #蘆洲區體育會
提供比賽用水、場地、比賽獎金、比賽用球、服務人員。

27/06/2025

你有肩膀痛到要去急診的經驗嗎?
追蹤加留言私訊教你分辨肩膀痛!

23/06/2025

【又是無碰撞倒地-Halliburton 傷勢解析】

今天比賽,Halibuton 無碰撞倒地。
從影片來看,正好右腳起步;也是他第五戰傷到的位置。

《傷勢預估》

運氣好的話小腿 比目魚肌、腓腸肌 撕裂傷
運氣不好 阿基里斯腱斷裂

哈利在第五戰受傷後,並沒有復原就回到場上;
臨床觀察,約10-20%患者若提前回場,會導致後續撕裂傷。
因此,過去常提醒病人,就算是一級拉傷,都要先復原再上。

本季最後一場,還是希望未來復原順利。

#運動醫學

18/06/2025

「上廁所,腳麻該怎麼做?」追蹤加留言私訊你! #疼痛職人 #徐子恆醫師 #腳麻

「你的膝蓋常常寒風刺骨嗎?」「醫生,我真的非得換膝蓋嗎?沒有別的方法了嗎?」這是我不只一次在門診聽到的提問。一位 67 歲的阿姨,走路會痛,坐久也不舒服,本來喜歡爬山,越來越走不動…。和許多患者一樣,玻尿酸/PRP都嘗試過,卻不得好轉。「非...
11/06/2025

「你的膝蓋常常寒風刺骨嗎?」
「醫生,我真的非得換膝蓋嗎?沒有別的方法了嗎?」

這是我不只一次在門診聽到的提問。
一位 67 歲的阿姨,走路會痛,坐久也不舒服,本來喜歡爬山,越來越走不動…。

和許多患者一樣,玻尿酸/PRP都嘗試過,卻不得好轉。

「非得換膝蓋嗎?」

很多人膝關節退化,想說擺著會好,等到嚴重時,才想要打玻尿酸/PRP/運動訓練但常為時已晚,搞到受不了才動刀。

在過去,會者常常接受止痛針到不行,跑去開刀;
然而,針對一些反覆疼痛不想開刀的患者,

=近年臨床上開始出現一種新的策略=
⚠️膝蓋骨內注射。

以前我們對膝關節退化常聽到「軟骨磨損」,
但越來越多研究指出,其實「軟骨下骨(subchondral bone)」才是許多深層疼痛的來源。

徐醫師常在診間「你也有寒風刺骨的感覺嗎?」
患者常常點頭如搗蒜「沒錯就是這樣」

為什麼,徐醫師會算命嗎?聽我娓娓道來。

當骨髓水腫出現、骨內壓升高,就會反覆刺激關節疼痛,因為這個傷口通往骨內,患者往往會感覺痛得很深層、變天很刺激,確摸不著痛點。
最後影響走路與活動。

現在,我能把大家熟知的 PRP 或 更新的骨髓濃厚液 不只注射進關節腔,也打入軟骨下的骨內,目的是要同步改善「骨與軟骨的環境」,從源頭降低疼痛、改善結構。

臨床上,一些中重度退化(KL III–IV)的患者,在傳統治療效果無效情況下,透過骨內注射能帶來更穩定、更持久的改善。

至少在開刀前,還有一個選擇,而許多患者在這樣的治療計劃下,膝蓋也延長了好幾年呢。
當然,若關節已經重度變形、骨刺過多,仍需評估是否需進一步處理。
對於還在掙扎「要不要換人工膝」,或影像上出現明顯骨髓水腫的患者,這確實是值得討論與嘗試的新選項。

至於安全性,如果是使用PRP,務必清楚來源,使用合格試管
(過去不少患者使用極低價格的試管,結果其實是非法試管產生許多蜂窩性組織炎的案例。)
或是技術許可,更好的方式使用骨髓濃厚液BMAC,達到更好的效果。

最後,骨內注射是介於保守治療與手術之間的一個選項,讓我們有更多彈性照顧那些還沒準備好開刀的患者。

這樣的治療,能幫一位患者多爭取幾年不開刀甚至未來免除開刀好走路的時間,那就值得繼續努力。

#膝蓋退化 #膝蓋 #疼痛職人 #徐子恆醫師

注意‼️這件事可能 比運動和看醫生還重要?最新研究:這兩個運動時間點,最能防癌!👉看看是否你也這樣做?最新研究發現,早上8點、晚上6點運動最能降低大腸癌風險?!根據2024年研究發現,分析超過8萬名英國人的運動習慣,發現:1. 運動時間集中...
08/06/2025

注意‼️這件事可能 比運動和看醫生還重要?
最新研究:這兩個運動時間點,最能防癌!

👉看看是否你也這樣做?
最新研究發現,早上8點、晚上6點運動最能降低大腸癌風險?!

根據2024年研究發現,

分析超過8萬名英國人的運動習慣,發現:

1. 運動時間集中在早上(約8點)與傍晚(約6點),罹患大腸癌的相對風險下降約11%。
2. 整天活動量平均,也能降低大約6%的風險。
3. 只在深夜或中午活動的人,沒有明顯降低癌症風險。

為什麼時間會有差?

根據推測,早晚各運動一次能:
1.控制血糖與胰島素,降低癌症相關風險
2.減少慢性發炎反應
3.可能提升代謝效率

健身教練&運動員建議:
1.嘗試將運動安排在早上與傍晚兩個時段(如08:00、18:00)
2.不一定要高強度~快走、瑜伽、跑步都可以
3.持之以恆

分享給你運動的好夥伴~

#運動醫學

07/06/2025

追蹤加分享,給你「讓長輩年益壽的好運動」 #徐醫師 #徐子恆醫師 #疼痛職人

專門寫給可能五十肩的你-「我手可以舉起來,應該不是五十肩吧?」如果你還這樣以為,那你一定要看下去。真正的五十肩,不一定是完全不能抬手,常看到反而是抬到某個角度就痛得受不了,動也不敢動。🔎 研究怎麼說?-根據 國外研究初期五十肩患者中,只有約...
06/06/2025

專門寫給可能五十肩的你-「我手可以舉起來,應該不是五十肩吧?」

如果你還這樣以為,那你一定要看下去。

真正的五十肩,不一定是完全不能抬手,
常看到反而是抬到某個角度就痛得受不了,動也不敢動。

🔎 研究怎麼說?
-根據 國外研究
初期五十肩患者中,
只有約 25~30% 在早期就會呈現明顯的活動受限制。
-另有研究指出,一半的人被診斷五十肩之前,症狀已經持續超過 3 個月,
多數人都曾以為「只是太累或拉傷」。

你40~60 歲嗎?
這族群最容易發生五十肩,
生活中有太多「以為只是睡錯覺」的小痛,
其實可能是關節囊正在發炎、正在逐漸沾黏。

你是否也曾出現以下情況?
1.換衣服手抬不起來
2.女生背內衣勾扣時一陣刺痛
3.開車倒車轉身拉手煞車時肩膀拉到一半就痛
4.洗頭、梳頭忽然卡住痛一下

這些都可能是五十肩的前兆哦。

👉 你身邊也有家人「手抬到一半會痛」嗎?
👉 分享這篇文,讓他們早點發現、早點改善

#五十肩 #徐子恆醫師 #疼痛職人

不要再說「五十肩放著就會自己好」了-大多數不懂五十肩的錯誤觀念許多人沒治療、求偏方,想放著自己好,最後後遺症一堆…這句話被斷章取義,讓很多人錯過治療,留下後遺症。到底問題出在哪?根據過去研究,完全不治療的五十肩:-大約有 50% 的人多年後...
01/06/2025

不要再說「五十肩放著就會自己好」了
-大多數不懂五十肩的錯誤觀念

許多人沒治療、求偏方,想放著自己好,最後後遺症一堆…

這句話被斷章取義,
讓很多人錯過治療,
留下後遺症。

到底問題出在哪?

根據過去研究,完全不治療的五十肩:
-大約有 50% 的人多年後仍有後遺症,包括不適、會痛、卡住手舉不了。
-其中約有 6%~11% 的人,會有嚴重後遺症,例如梳頭、穿衣、拿高處東西、洗澡時手抬不起來,連睡覺翻身都會痛醒。

那幾年後會比較不痛…嗎?

-近一半的患者,疼痛指數達 VAS 3 分

這是什麼意思?

這等級疼痛,往往和吃止痛藥沒好、或一開始的疼痛差不多,也就是了對許多患者來說等於根本沒好。

所以不治療五十肩,大約只有一半的人會好,就跟躑硬幣一樣,五成左右有後遺症,這樣還要說擺著就會好嗎?

因此,遇到五十肩應 不求偏方、正確就醫;

別再講「五十肩會自己好」這種話了。

#五十肩

「你不知道的運動醫學小知識-耳朵也可以看出運動過度」研究指出有超過 33% 的耐力運動員,在過度訓練期出現耳鳴與睡眠障礙,伴隨 HRV(心率變異性)明顯下降,這可能是副交感神經功能受抑、身體無法進入恢復模式。長期如此,恐造成慢性疲勞、心率偏...
30/05/2025

「你不知道的運動醫學小知識-耳朵也可以看出運動過度」

研究指出
有超過 33% 的耐力運動員,
在過度訓練期出現耳鳴與睡眠障礙,
伴隨 HRV(心率變異性)明顯下降,

這可能是副交感神經功能受抑、身體無法進入恢復模式。

長期如此,恐造成慢性疲勞、心率偏快、免疫力下降,甚至運動表現下滑。

#運動醫學

Address

Chungho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徐子恆醫師 Dr. Hsu 復健專科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