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林職能治療所

樂林職能治療所 樂林職能治療所
Loving Occupational Therapy Clinic
提供您專業的幫助!! 地址:斗六市南陽街120-6號

最近評估了幾位小學中年級的孩子,這些孩子告訴我,自己有過動的症狀~觀察下來,他們在學習上的動機不高、社會參與也比較少,自我理解與表達能力仍在發展中。過程中,也發現這些孩子的家長常會疑惑:「職能治療在孩子成長中,到底能幫助什麼?」🌱 在兒童時...
04/09/2025

最近評估了幾位小學中年級的孩子,這些孩子告訴我,自己有過動的症狀~
觀察下來,他們在學習上的動機不高、社會參與也比較少,自我理解與表達能力仍在發展中。
過程中,也發現這些孩子的家長常會疑惑:「職能治療在孩子成長中,到底能幫助什麼?」

🌱 在兒童時期,職能治療強調「從做中學」,讓孩子在遊戲與活動中:
✨ 建立學習動機 —— 在有趣、有意義的活動裡找到挑戰與樂趣
✨ 練習自我表達 —— 知道自己能說什麼、怎麼說,逐步建立自我認識
✨ 發展情緒覺察 —— 學會察覺「我現在生氣了」、「我很難過,我需要先休息一下」
✨ 建立調適策略 —— 不只是爆發,而是能嘗試冷靜、調整,甚至自我表露

💡 每個個題特質不同、人生階段的目標不同
孩子是一個正在學習、正在成長、正在發現自己的獨特個體。
職能治療在遊戲中,幫助孩子建立學習動機、練習表達、覺察情緒。
職能治療,陪孩子走的就是這一段「不會 → 嘗試 → 能做到」的過程,
這也是最珍貴的成長歷程。

04/09/2025

【家庭支持活動】柚香之旅親子活動
淡淡的秋意、柚子熟了,邀請您和孩子與我們一起了解斗六在地農特產品,認識這片土地的用心與美好。從果園到家庭,我們將柚子變身為天然防蚊液、清爽飲品,玩中學、學中做,親子共享香氣滿滿的美好時光!

📋活動時間:114年9月20日(六)

🕘 活動時間
第1梯次:09:00–10:30(08:50–09:00完成報到,逾時不候)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PadEnLzoiReufDpu5

第2梯次:10:30–12:00(10:15–10:30完成報到,逾時不候)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4dSsCSTCDr6YZrrW6

👨‍👩‍👧‍👦 報名人數
每梯次限 5組家庭(請勿與親子館的名額重複報名)

📍 活動地點
斗六親子館 多功能教室

🎯 活動對象
3–6歲幼兒及其家長(以本據點服務對象為優先錄取)

☀️合作單位:斗六親子館

斗六區兒童發展社區療育據點
台灣自立生活復能協會
#雲林縣政府、 #雲林縣政府社會處
#衛福部社家署、 #公彩盈餘補助
#斗六親子館

當孩子衝動控制不好,靠「怕被罵/怕被處罰」暫時表現出來的乖,是短暫的,不是長出真正的自我控制。研究也一再指出:恐懼或體罰驅動的管教不利於內化自我規範,甚至和孩子未來更差的情緒調節、更退化的行為問題有關。想要孩子有衝動控制,應該怎麼做?1)先...
29/08/2025

當孩子衝動控制不好,靠「怕被罵/怕被處罰」暫時表現出來的乖,是短暫的,不是長出真正的自我控制。

研究也一再指出:恐懼或體罰驅動的管教不利於內化自我規範,甚至和孩子未來更差的情緒調節、更退化的行為問題有關。

想要孩子有衝動控制,應該怎麼做?

1)先覺察,再規範
幫孩子把身體與情緒連起來:「你手好快、心也急了;好像影響到你的情緒了,我們是不是可以先慢下來?」
家長如教練一樣,幫助孩子自我覺察與互動,可以更提升的孩子行為的自我調節。
https://premium.parenting.com.tw/article/6000509

2)用「自然/邏輯後果」取代懲罰
讓孩子經驗行為—結果的合理連結(畫到桌面→一起清理;先讓孩子自己整理書包,如果孩子忘記帶作業→事後討論下次怎麼做),
比單純罰站更能促進規範的內化與責任感。
selfdeterminationtheory.org

3)邊界+溫度=權威式/恩威並重型教養(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清楚規則、穩定情緒、願意協商的家長,孩子在學業、行為與心理健康的長期表現更佳;
相反地,威嚇式(靠控制、恐懼)與嚴厲管教,和更多外化/內化問題相關。
參考資料:https://parentingscience.com/authoritative-parenting-style/?utm_source=chatgpt.com

4)把「衝動」變成可以練的技能

先說出身體訊號:你是不是想贏!手很想搶?
設「暫停鍵」:還是我們練習深呼吸×3、數到5、握拳放鬆。
換一個動作:把【想搶】,改成『開口先問、等輪到我!』。
事後回顧 30 秒:下一次我可以怎麼做,會更好?

為什麼不要靠打罵?
體罰與嚴厲責罰和更差的行為、情緒健康及大腦功能變化相關,且沒有帶來更好的功能發展和長期效果。

WHO【孩童體罰與健康關係】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orporal-punishment-and-health?utm_source=chatgpt.com

——————————————————————————————
🎯 給家長的小任務(選一天就開始):
挑一件孩子「最容易衝動」的情境,和他一起:
1) 找身體訊號
2) 約定暫停鍵(方法或策略)
3) 寫下一個可替代的行為
4) 約好事後30秒回顧。
連續練習一週,一起觀察變化!

#情緒教練 #自我控制 #不靠恐懼的教養 #有界限也溫柔

樂林職能治療所❤️雲林斗六
聯繫表單:https://forms.gle/M7gUm6dSmzm1pNLm9

🎒 開學倒數計時:作息調整大作戰!暑假玩得開心,但開學快到了,孩子的作息可能需要提早調整,避免開學症候群出現!早上起不來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情緒容易波動起伏 💥📌 建議家長這週開始:1️⃣ 逐步調整:每天提早 15–30 分鐘睡覺與起床...
20/08/2025

🎒 開學倒數計時:作息調整大作戰!

暑假玩得開心,但開學快到了,孩子的作息可能需要提早調整,
避免開學症候群出現!

早上起不來 😴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
情緒容易波動起伏 💥

📌 建議家長這週開始:
1️⃣ 逐步調整:每天提早 15–30 分鐘睡覺與起床,慢慢拉回學期規律。
2️⃣ 早晨儀式:固定一個開學前的「早安任務」(整理床舖、吃早餐、畫畫或是讀一本書吧!)。
3️⃣ 縮短螢幕時間:晚上改成繪本、桌遊或聊天,幫助大腦穩定。
4️⃣ 親子演練:模擬「開學日」流程,讓孩子熟悉任務與節奏。

用穩定的節奏,幫助彼此順利切換!
👉 「穩定的節奏+陪伴,就是彼此最好的開學禮物!」

【孩子在進步,家長也要一起成長】孩子每天都在長大、變化。他們正在學著如何走得更穩、講得更好、也試著自己解決問題。但我們的互動方式,有沒有也「跟著孩子進步呢」?阿德勒的正向教養提醒我們:✅ 孩子需要被看見,但不是被控制✅ 孩子渴望自我價值,而...
12/08/2025

【孩子在進步,家長也要一起成長】

孩子每天都在長大、變化。他們正在學著如何走得更穩、講得更好、也試著自己解決問題。
但我們的互動方式,有沒有也「跟著孩子進步呢」?

阿德勒的正向教養提醒我們:
✅ 孩子需要被看見,但不是被控制
✅ 孩子渴望自我價值,而不是全靠別人幫助
✅ 我們的陪伴,應該是賦能,不是綁住

💬 當孩子自己倒水、扣釦子、解決和朋友的小衝突時,
他正在告訴你:「我想試試看,我做得到。」

但很多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卻是——
「我幫你好了」「你這樣會弄髒」「快一點啦!」
這些反應,無形中讓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

🌟 家長可以這樣調整互動方式:
跟著孩子一起共享成功與成就:
「你完成了!我們一起來慶祝這一刻!」

放手讓孩子負責一些小任務:
「這件事交給你,我相信你可以。」

接納而非完美:
「做不好沒關係,我跟你一起試試看~」

因為當孩子的努力被尊重、能力被信任,他會真正感受到——
✨「我是有貢獻的,我是有價值的。」✨

👣 孩子在進步,家長也要跟上,
學會放手、學會信任、學會一起慶祝,
讓孩子在安全又被尊重的環境中,長出屬於他自己的力量。

#共享成就 #價值感從家庭開始 #不過度保護

父滿幸福,父滿愛。Full of happiness, full of love.不論是「新手爸爸」或是老司「父」~溫柔回顧也感謝這個角色的自己,父親節快樂❤️
08/08/2025

父滿幸福,父滿愛。
Full of happiness, full of love.

不論是「新手爸爸」或是老司「父」~
溫柔回顧也感謝這個角色的自己,父親節快樂❤️

給即將入學國小一年或是已經是國小的孩子 🌞假期過一半了,你和孩子創造了什麼「一起完成」的記憶呢?暑假不是只有休息和作業,也是「體驗生活、培養能力」的絕佳時間。在這個沒有考試壓力的期間,跟孩子一起——🔍 放慢腳步,看見孩子的好奇心🎒 一起規劃...
30/07/2025

給即將入學國小一年或是已經是國小的孩子
🌞假期過一半了,你和孩子創造了什麼「一起完成」的記憶呢?

暑假不是只有休息和作業,
也是「體驗生活、培養能力」的絕佳時間。
在這個沒有考試壓力的期間,跟孩子一起——
🔍 放慢腳步,看見孩子的好奇心
🎒 一起規劃、一同參與,讓生活就是學習!

📌 以下這些活動不需要出國或大筆花費,
只需要一點陪伴+一點參與:
一場由孩子主導的家庭小旅行
一次親子廚房挑戰(從採買到收拾都一起完成)
一次森林戶外的昆蟲觀察記錄(帶筆記本,讓孩子當小小研究員)
一次給家人的「親子故事時間」(讓孩子當講故事的人)
一次由孩子設計的「玩一天」時程安排計畫表

這些親子互動,不只是遊戲,而是讓孩子:
✅ 學習規劃 ✅ 嘗試表達 ✅ 練習合作 ✅ 建立自信

每一次的陪伴,都是孩子成長的養分。
在這個暑假,學習當孩子的生活夥伴,而不只是監督者。

📣 家長小提醒:
「放手讓孩子參與、犯錯、再嘗試,才是最珍貴的學習禮物。」

#體驗式學習 #生活即學習
#從參與中長大 #陪伴的力量

18/07/2025

社會情緒學習(SEL,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是一生的功課,並非學一次就終身適用,需要時時練習。
社會情緒學習由美國「課業、社交與情緒學習組織」(CASEL)於1994年提出,幫助學生發展五大面向,包含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技巧與承擔決定。

SEL包含哪些面向?
🧷自我覺察:識別情緒、價值觀及其影響,評估自己的優勢和局限,保持成長心態與自我效能感。

🧷自我管理:具備調節情緒、設定與完成目標的能力,展現自我激勵、恆毅力與任務執行力。

🧷社會覺察:傾聽同理、包容多元、辨識危機,理解社會規範,善用家庭、學校、社區的資源與支持。

🧷人際技巧:建立正向關係、團隊合作、抵抗不適當的社會壓力,具有效溝通、解決衝突與設立界線的能力。

🧷負責任的決定:能評估行為後果,依道德與社會規範,做出有益自身與他人福祉的負責任選擇。

👣情緒教育不只存在課本裡,也不是上完一堂課就完成,它需要生活中的一次次練習與陪伴!
2025是台灣『兒童情緒教育元年』!
教育現場終於把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放進更多日常生活裡。

我們都知道:
分數會被遺忘,但理解自己、說得出心情、和人好好相處的能力,會陪我們一輩子。

家中孩子要升小一或已經是國小生,
我們幫您整理了一份簡單又實用的文章,

邀請成人跟孩子一起練習情緒調節、自我管理~
社會情緒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喔~📚☀️
按讚點連結👉https://reurl.cc/NxZll5

18/07/2025
孩子臨界2歲左右,口語表達少,眼神停留在他人臉上也比較少,一遇到挫折就哭、習慣身體往後仰、黏著大人...【面對這樣的孩子,給主要照顧者的小提醒】✔️ 先陪伴、辨識情緒:「我知道你生氣,好難過,好生氣,沒關係啊,在試試看。」✔️ 成人可以給安...
16/07/2025

孩子臨界2歲左右,口語表達少,眼神停留在他人臉上也比較少,
一遇到挫折就哭、習慣身體往後仰、黏著大人...

【面對這樣的孩子,給主要照顧者的小提醒】
✔️ 先陪伴、辨識情緒:
「我知道你生氣,好難過,好生氣,沒關係啊,在試試看。」
✔️ 成人可以給安全,但不搶著做:
別急著幫忙,別急著給擁抱、先鼓勵他『再』做做看。

這樣的孩子,大腦對壓力的感受比較敏感,
大腦感覺『被要求了』、『有點壓力了』,就習慣放棄、逃避、耍賴....

「安全感可以給,但要讓孩子了解『先試試看』,再來滿足需求』,
讓『滿足需求』放在『孩子有嘗試完成』之後。」

發展比較慢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或失敗時,
最常用的方式是:放棄、逃避、要抱抱。
因為他知道「我退一步,爸媽就來保護我」。

這時候,孩子需要的,不是只有抱抱,而是引導他『再試一次,並經歷成功經驗!』

🌟 當孩子知道:
「原來我可以做到!我可以自己!我可以,我會!」
他心裡的安全感與勝任感,就會越來越穩。
大腦的學習舒適圈也會擴大,更能調適學習壓力。

這個階段,鼓勵孩子『多努力一下』,不是冷漠,
而是教會他:遇到難題可以先試試看!
肯定『孩子的願意嘗試與學習模仿』,而非肯定孩子的逃避與放棄~

樂林職能治療所❤️雲林斗六
聯繫表單:https://forms.gle/M7gUm6dSmzm1pNLm9

🧷有任何問題歡迎加line@詢問id:

🧦 圖形配對,藏著多少大腦的小秘密?在看似簡單的配對遊戲裡,孩子正在練習的是:✔️ 觀察力:看得清楚花色差異✔️ 視覺辨識:把相似卻不同的圖案正確配對✔️ 專注力:一個一個持續地完成配對✔️ 手眼協調:剪紙、拿取、轉出口紅膠、貼黏都需要小肌...
10/07/2025

🧦 圖形配對,藏著多少大腦的小秘密?

在看似簡單的配對遊戲裡,
孩子正在練習的是:
✔️ 觀察力:看得清楚花色差異
✔️ 視覺辨識:把相似卻不同的圖案正確配對
✔️ 專注力:一個一個持續地完成配對
✔️ 手眼協調:剪紙、拿取、轉出口紅膠、貼黏都需要小肌肉動作控制

利用簡單的生活物件,陪孩子建立「看見細節」、「專注當下」的能力!
也練習了在遊戲裡和夥伴一起討論、互相觀察的社交小技巧。

小配對,大世界,
每個細小的練習,都是孩子大腦發展的養分喔!🌱

檔案連結如下,按讚本文,就可自行下載列印喔!
https://reurl.cc/nYz8De

Address

雲林路一段128號2樓
Douliu
64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樂林職能治療所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Practice

Send a message to 樂林職能治療所:

Sha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Reddit Share via Email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Instagram Share on Telegram